卻說,公孫瓚退出冀州之後,黑山軍麵對袁、曹聯軍獨木難支,便也暫時將兵馬撤到了太行山南麓。
正在這時,黃巾軍攻掠兗州,先入濟北國。濟北國相鮑信兵弱不敵,退走兗州治所東郡廩丘城。隨即,劉岱打算領兵迎擊,鮑信則勸其暫且固守城防,以避敵軍鋒芒;等袁紹與曹操的援兵趕來之後,再行出戰。劉岱依從鮑信之言,暫且按兵不動。
隨後,黃巾軍轉道南下,攻掠任城國。任城形勢告急,國相鄭遂趕忙差人突圍前往劉岱處求救。此刻,曹操的援兵已趕至廩丘數裏之外,於是劉岱急急率軍前往任城援救。
然而,等劉岱趕至任城地界之時,城池早已被攻破,鄭遂也被黃巾軍攻殺了。而後,黃巾軍將領管亥率眾迎戰。由於部隊一路急行數十裏,還沒有來得及休整,因而劉岱所部被管亥以逸待勞設伏擊破,劉岱臨陣戰死。
是時,曹操與鮑信率兵趕來,二人見劉岱已戰死,便沒有立即對敵軍發起進攻。隨後,二人經過一番休整,便各自率領千餘步騎趁夜襲擊敵軍營寨,打算以奇兵破敵。然而讓人未曾想到的是,他們卻反中了敵軍的埋伏,結果鮑信力戰而死。曹操逆戰不利,隻得領兵退走。
袁紹率兵趕到後,得知劉岱已死,便當即委任曹操為代理兗州刺史。而後,黃巾軍又率眾來攻,兩軍在東平國交戰。袁紹、曹操聯合設伏,連破敵軍數陣。黃巾軍因屢戰不利,隻得率眾退出了兗州。
朝廷得知劉岱被黃巾軍殺死,便任命金尚為兗州刺史。但是當金尚趕赴至東郡地界的時候,卻為曹操率兵迎擊。金尚戰敗,逃奔南陽投奔袁術。
於此之前,朝廷又派出使者張種前往招撫董卓舊部。但是董卓的女婿牛輔不願歸降,且命人將張種擒殺。此事引起了朝廷的極度重視,但大臣們的意見卻不統一。
奉先我二人都認為應當下一道詔書,將牛輔等一幹董卓舊將盡數誅殺,以免他們打著為董卓報仇的借口起兵叛亂。
王允則不以為然,他認為那些人當初都隻是聽從董卓的命令行事罷了,不能算是有罪。如今反抗也是為了自保,亦屬情有可原。因而隻要下詔予以赦免,自能消除他們的防備之心。
於是,朝廷又頒布詔書,大赦天下。然而,這道詔書卻沒有說明董卓的舊部也在赦免之列,這不免依舊使得一眾涼州將領感到疑慮不安。
對於王允的決定,奉先隱隱感到有些擔心。在散朝之後,他私下裏對我表達了他的憂慮,卻說:“賢弟,我覺著王司徒的決議,顯然是在給朝廷留下禍患;沒有幾人能比你我更了解董卓屬下那些人的脾性,他們絕不會就此善罷甘休的;此事若不能盡快解決妥當,我擔心牛輔會聚眾發動叛亂;不知賢弟可有什麽好的應對之策?”
我點頭說:“嗯,辦法倒是有一個。”
奉先忙說:“賢弟快說來聽聽。”
我說:“我們可以先發製人,派遣一支精銳部隊前往陝縣攻打牛輔;隻要能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將其斬殺,涼州軍的軍心勢必會因此離散;屆時要將他們擊破或者收降,卻是輕而易舉的事情。”
奉先點了點頭,又問:“嗯,賢弟分析的極是,為兄也覺著此計甚妙。”
然而,我卻突然又說:“不過,計劃雖然是能行的,但是我估計王允未必會同意,隻因當務之急是安頓民生;雖說安頓民生的事宜很急迫,可若要將涼州軍的問題放著不解決,真正的麻煩遲早會來臨。”
奉先聽了我的分析,不禁沉吟著點了點頭,又道:“若是這樣,那可怎個辦才好?”
我則輕笑了下說:“其實,最讓人防不勝防的麻煩,並非是城外那些的董卓舊部,而是城內的這些董卓舊部。”
奉先似乎若有所思,卻問:“賢弟的意思是,先前歸降的董卓舊將會臨陣倒戈?”
我點點頭說:“嗯,沒錯。”
奉先不由說:“若是這般,確實讓人防不勝防;但又不能為了圖一時的省事,而將他們殺掉;這事還真是有點不好辦啊。”
我則說:“這又怎會難辦的;隻要賞賜一些財貨給他們,就可以把問題給解決了。”
奉先不禁恍然道:“對啊,我怎個差點忘了那些人是可以用財貨來收買的;不過,隻賞賜財貨給他們的話,恐怕會引起公卿大臣們的不滿,要賞就連同此次誅殺董卓有功的大臣及將校都一並賞賜。”
我點頭說:“嗯,可以,這樣多少可以讓他們的心裏平衡一些。”
雖然這兩條建議都還比較切實際,但我知道王允肯定是不會同意的。而後在上朝開會的時候,奉先依次將這兩條建議提出,果然都沒有得到他的同意。
雖說奉先具有跟王允一同執掌朝政的權力,但事情商議的結果,卻最終還是由王允這個司徒做決定。所以說隻要王允不同意,我們都是無可奈何的,即使是劉協也不能說些什麽。別看王允心裏頭很是忌憚我在朝中的名望,該利用職務之便予以排擠的,還是會毫不客氣的。
說起來,在董卓被誅殺之後,荀攸的死罪就被免除了。我知道他也是個比較有才智的人,因而就推薦他做了議郎,為朝廷出謀劃策。
此刻,荀攸見王允不肯采納奉先提出的建議,心下了然這人是在排斥異己。於是,他就適時提出了自己的建議,可任命我為車騎將軍,率軍駐紮在陝縣以朝廷的名義來招撫董卓舊部,以防他們找借口發動叛亂。
荀攸的這個建議,不論對於朝廷,還是對於奉先我們來說,都可謂是比較有利的。若是任命我為車騎將軍去招撫董卓舊部,憑我當初在董卓手下的威望,必然是可以招降那些涼州軍的。而如此以來,我的手中就會擁有強大的兵權,屆時朝政之事也將不再完全由王允來做主了。
然而,王允又怎能不知個中利弊呢?所以,他也當即拒絕了這個看似正確的建議。而他的理由則是:“關東諸將是心向朝廷的;倘若再將大軍留駐陝縣,雖然安撫了涼州人,但卻會使諸將心生疑慮;故而,此舉是行不通的。”
荀攸不禁暗自搖頭,卻又進行了一番分析:“關東諸將能生什麽疑慮?他們若真的心向朝廷,就不會自相攻伐了;更何況即使他們心生疑慮又能如何,如今董賊已被誅除,他們還敢率兵攻打朝廷不成?”
對於荀攸的這番分析,不少大臣都點頭表示讚同。然而不管怎麽說,王允卻始終沒有同意荀攸的提議。而後,王允與士孫瑞等尚書台的大臣們商議了一番,決定頒下詔書讓那些人解散部眾各自回家。
要讓他們解散部眾各自回家?開什麽玩笑,那些人能聽你的才怪了咧。對於王允的決策,不以為然的並不止我一個,但所有人都無可奈何。
等到散朝了之後,荀攸又特意來找奉先我們倆商議對策。隻見他略帶歎息地說:“溫侯,衛將軍,公達以為王司徒此番決議,實在有些欠妥;倘若不及時想出應對之策,恐怕將要生出禍亂的啊。”
奉先我二人不禁相視一望,而後都笑著搖了搖頭。
對此,荀攸不解道:“二位為何發笑啊,是公達說錯了什麽嗎?”
奉先搖頭說:“不,你說的沒錯;然而王司徒剛愎自用,怎個都不肯聽取他人的建議;即使我們可以想出對策,隻怕他也不會聽的。”
荀攸不禁沉吟了下,卻說:“難不成,真要眼睜睜地看著朝廷毀在他的手中嗎?”
我則說:“那倒也不至於,最壞情況也不過就是跟西涼軍打一仗罷了。”
荀攸便說:“既然始終還是要打一仗,何不先發製人呢?”
奉先聞言不禁神色一動,忙問:“喔?公達言下之意是?”
荀攸回道:“可請求天子下一道詔書,隨即派遣一名驍將為使者,率兵前往陝縣詔殺牛輔;倘若牛輔不肯伏法,便率軍發動襲擊,將其攻殺。”
對於荀攸的這番提議,我心下覺著是可以的。既然王允覺得忠言逆耳,那我們就幹脆不跟他商議了,也許能達到出其不意的效果。看來這個荀攸確實挺有戰略眼光的,難怪在未來會助曹操一臂之力,立下不小的功勞。
此刻,奉先頗為讚同地點了點頭說:“嗯,我覺著公達的提議很不錯,賢弟以為呢?”
我也點頭說:“可以,就按照公達提議的去做,由我親自率軍去誅殺牛輔。”
奉先便說:“好,我這就入宮覲見天子,請他下一道討賊詔書。”
我不禁說:“先不急,等王允將解散涼州軍的詔令頒布了以後,看看結果再說。”
奉先點頭說:“如此也好。”
對於我二人能夠如此輕易地接受這番提議,讓荀攸的心裏感到很是高興。在此時的他看來,倘若以後能在奉先或是我的手下效力的話,必然會是前途一片光明的。然而,事實上雖然也確實如此,但未來的路卻不一定是我們所能掌控的,隻能走一步看一步了。(未完待續。)
手機用戶可訪問wap..tw觀看小說,跟官網同步更新.
正在這時,黃巾軍攻掠兗州,先入濟北國。濟北國相鮑信兵弱不敵,退走兗州治所東郡廩丘城。隨即,劉岱打算領兵迎擊,鮑信則勸其暫且固守城防,以避敵軍鋒芒;等袁紹與曹操的援兵趕來之後,再行出戰。劉岱依從鮑信之言,暫且按兵不動。
隨後,黃巾軍轉道南下,攻掠任城國。任城形勢告急,國相鄭遂趕忙差人突圍前往劉岱處求救。此刻,曹操的援兵已趕至廩丘數裏之外,於是劉岱急急率軍前往任城援救。
然而,等劉岱趕至任城地界之時,城池早已被攻破,鄭遂也被黃巾軍攻殺了。而後,黃巾軍將領管亥率眾迎戰。由於部隊一路急行數十裏,還沒有來得及休整,因而劉岱所部被管亥以逸待勞設伏擊破,劉岱臨陣戰死。
是時,曹操與鮑信率兵趕來,二人見劉岱已戰死,便沒有立即對敵軍發起進攻。隨後,二人經過一番休整,便各自率領千餘步騎趁夜襲擊敵軍營寨,打算以奇兵破敵。然而讓人未曾想到的是,他們卻反中了敵軍的埋伏,結果鮑信力戰而死。曹操逆戰不利,隻得領兵退走。
袁紹率兵趕到後,得知劉岱已死,便當即委任曹操為代理兗州刺史。而後,黃巾軍又率眾來攻,兩軍在東平國交戰。袁紹、曹操聯合設伏,連破敵軍數陣。黃巾軍因屢戰不利,隻得率眾退出了兗州。
朝廷得知劉岱被黃巾軍殺死,便任命金尚為兗州刺史。但是當金尚趕赴至東郡地界的時候,卻為曹操率兵迎擊。金尚戰敗,逃奔南陽投奔袁術。
於此之前,朝廷又派出使者張種前往招撫董卓舊部。但是董卓的女婿牛輔不願歸降,且命人將張種擒殺。此事引起了朝廷的極度重視,但大臣們的意見卻不統一。
奉先我二人都認為應當下一道詔書,將牛輔等一幹董卓舊將盡數誅殺,以免他們打著為董卓報仇的借口起兵叛亂。
王允則不以為然,他認為那些人當初都隻是聽從董卓的命令行事罷了,不能算是有罪。如今反抗也是為了自保,亦屬情有可原。因而隻要下詔予以赦免,自能消除他們的防備之心。
於是,朝廷又頒布詔書,大赦天下。然而,這道詔書卻沒有說明董卓的舊部也在赦免之列,這不免依舊使得一眾涼州將領感到疑慮不安。
對於王允的決定,奉先隱隱感到有些擔心。在散朝之後,他私下裏對我表達了他的憂慮,卻說:“賢弟,我覺著王司徒的決議,顯然是在給朝廷留下禍患;沒有幾人能比你我更了解董卓屬下那些人的脾性,他們絕不會就此善罷甘休的;此事若不能盡快解決妥當,我擔心牛輔會聚眾發動叛亂;不知賢弟可有什麽好的應對之策?”
我點頭說:“嗯,辦法倒是有一個。”
奉先忙說:“賢弟快說來聽聽。”
我說:“我們可以先發製人,派遣一支精銳部隊前往陝縣攻打牛輔;隻要能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將其斬殺,涼州軍的軍心勢必會因此離散;屆時要將他們擊破或者收降,卻是輕而易舉的事情。”
奉先點了點頭,又問:“嗯,賢弟分析的極是,為兄也覺著此計甚妙。”
然而,我卻突然又說:“不過,計劃雖然是能行的,但是我估計王允未必會同意,隻因當務之急是安頓民生;雖說安頓民生的事宜很急迫,可若要將涼州軍的問題放著不解決,真正的麻煩遲早會來臨。”
奉先聽了我的分析,不禁沉吟著點了點頭,又道:“若是這樣,那可怎個辦才好?”
我則輕笑了下說:“其實,最讓人防不勝防的麻煩,並非是城外那些的董卓舊部,而是城內的這些董卓舊部。”
奉先似乎若有所思,卻問:“賢弟的意思是,先前歸降的董卓舊將會臨陣倒戈?”
我點點頭說:“嗯,沒錯。”
奉先不由說:“若是這般,確實讓人防不勝防;但又不能為了圖一時的省事,而將他們殺掉;這事還真是有點不好辦啊。”
我則說:“這又怎會難辦的;隻要賞賜一些財貨給他們,就可以把問題給解決了。”
奉先不禁恍然道:“對啊,我怎個差點忘了那些人是可以用財貨來收買的;不過,隻賞賜財貨給他們的話,恐怕會引起公卿大臣們的不滿,要賞就連同此次誅殺董卓有功的大臣及將校都一並賞賜。”
我點頭說:“嗯,可以,這樣多少可以讓他們的心裏平衡一些。”
雖然這兩條建議都還比較切實際,但我知道王允肯定是不會同意的。而後在上朝開會的時候,奉先依次將這兩條建議提出,果然都沒有得到他的同意。
雖說奉先具有跟王允一同執掌朝政的權力,但事情商議的結果,卻最終還是由王允這個司徒做決定。所以說隻要王允不同意,我們都是無可奈何的,即使是劉協也不能說些什麽。別看王允心裏頭很是忌憚我在朝中的名望,該利用職務之便予以排擠的,還是會毫不客氣的。
說起來,在董卓被誅殺之後,荀攸的死罪就被免除了。我知道他也是個比較有才智的人,因而就推薦他做了議郎,為朝廷出謀劃策。
此刻,荀攸見王允不肯采納奉先提出的建議,心下了然這人是在排斥異己。於是,他就適時提出了自己的建議,可任命我為車騎將軍,率軍駐紮在陝縣以朝廷的名義來招撫董卓舊部,以防他們找借口發動叛亂。
荀攸的這個建議,不論對於朝廷,還是對於奉先我們來說,都可謂是比較有利的。若是任命我為車騎將軍去招撫董卓舊部,憑我當初在董卓手下的威望,必然是可以招降那些涼州軍的。而如此以來,我的手中就會擁有強大的兵權,屆時朝政之事也將不再完全由王允來做主了。
然而,王允又怎能不知個中利弊呢?所以,他也當即拒絕了這個看似正確的建議。而他的理由則是:“關東諸將是心向朝廷的;倘若再將大軍留駐陝縣,雖然安撫了涼州人,但卻會使諸將心生疑慮;故而,此舉是行不通的。”
荀攸不禁暗自搖頭,卻又進行了一番分析:“關東諸將能生什麽疑慮?他們若真的心向朝廷,就不會自相攻伐了;更何況即使他們心生疑慮又能如何,如今董賊已被誅除,他們還敢率兵攻打朝廷不成?”
對於荀攸的這番分析,不少大臣都點頭表示讚同。然而不管怎麽說,王允卻始終沒有同意荀攸的提議。而後,王允與士孫瑞等尚書台的大臣們商議了一番,決定頒下詔書讓那些人解散部眾各自回家。
要讓他們解散部眾各自回家?開什麽玩笑,那些人能聽你的才怪了咧。對於王允的決策,不以為然的並不止我一個,但所有人都無可奈何。
等到散朝了之後,荀攸又特意來找奉先我們倆商議對策。隻見他略帶歎息地說:“溫侯,衛將軍,公達以為王司徒此番決議,實在有些欠妥;倘若不及時想出應對之策,恐怕將要生出禍亂的啊。”
奉先我二人不禁相視一望,而後都笑著搖了搖頭。
對此,荀攸不解道:“二位為何發笑啊,是公達說錯了什麽嗎?”
奉先搖頭說:“不,你說的沒錯;然而王司徒剛愎自用,怎個都不肯聽取他人的建議;即使我們可以想出對策,隻怕他也不會聽的。”
荀攸不禁沉吟了下,卻說:“難不成,真要眼睜睜地看著朝廷毀在他的手中嗎?”
我則說:“那倒也不至於,最壞情況也不過就是跟西涼軍打一仗罷了。”
荀攸便說:“既然始終還是要打一仗,何不先發製人呢?”
奉先聞言不禁神色一動,忙問:“喔?公達言下之意是?”
荀攸回道:“可請求天子下一道詔書,隨即派遣一名驍將為使者,率兵前往陝縣詔殺牛輔;倘若牛輔不肯伏法,便率軍發動襲擊,將其攻殺。”
對於荀攸的這番提議,我心下覺著是可以的。既然王允覺得忠言逆耳,那我們就幹脆不跟他商議了,也許能達到出其不意的效果。看來這個荀攸確實挺有戰略眼光的,難怪在未來會助曹操一臂之力,立下不小的功勞。
此刻,奉先頗為讚同地點了點頭說:“嗯,我覺著公達的提議很不錯,賢弟以為呢?”
我也點頭說:“可以,就按照公達提議的去做,由我親自率軍去誅殺牛輔。”
奉先便說:“好,我這就入宮覲見天子,請他下一道討賊詔書。”
我不禁說:“先不急,等王允將解散涼州軍的詔令頒布了以後,看看結果再說。”
奉先點頭說:“如此也好。”
對於我二人能夠如此輕易地接受這番提議,讓荀攸的心裏感到很是高興。在此時的他看來,倘若以後能在奉先或是我的手下效力的話,必然會是前途一片光明的。然而,事實上雖然也確實如此,但未來的路卻不一定是我們所能掌控的,隻能走一步看一步了。(未完待續。)
手機用戶可訪問wap..tw觀看小說,跟官網同步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