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寧則從站在人群中央,亦是一臉的悲壯之色,眾人皆顯得無比的興奮,.


    寧則從領著眾人正欲散去,卻在這時,忽聽身後有人大聲喊道:“快!快!別讓反賊跑了!”


    眾人舉目四望,山坡下上來一隊官兵,特別醒目的一隊手持火銃的兵士,眾人心中大驚知道那是神機營的人。


    那一群官兵將寧則從一行人團團圍住,領頭的一人,向前一步,凜然說道:“你們這一群逆賊,還不速降,若將傳國玉璽奉上,皇恩浩蕩,興許可以饒你們一命,否則定叫你們死無葬生之地!”


    寧則從一聽,淡然一笑,說道:“想要傳國玉璽,門都沒有!我輩集會於此,早已經將生死置之度外,又豈是貪生怕死之徒,我隻是遺憾我們之中竟然出現了叛徒,罷了,生死有命,你們盡管放馬過來吧!”


    說完,拔出長劍,橫在胸前,目光凜然,一生正氣,從容不迫。


    領頭那人嘿嘿一笑,說道:“那就休要怪我不客氣了。”


    說完,右手一揮,示意眾人圍撲上去,眾兵士得令,正欲行動。


    忽然,空中飄來一個聲音,那聲音渾厚,一字一句,入耳清晰。


    “且忙!”


    話音剛落,眾人隻覺得眼前一花,一條人影,飄落在眾人麵前,乃是覺明和尚。


    為首的那個官兵一間,竟然來了一個和尚,哈哈大笑,說道:“哪來的野和尚!休要在這裏猖狂!”


    一聽這話,寧則從心中早就怒不可遏,說道:“你竟敢如此無禮!看我不教訓你!”


    說完,便要出手,卻被覺明和尚一把拉住,他施了一個佛禮,笑道:“阿彌陀佛,善哉!善哉!施主說得對,和尚出家,本就無家,自然是野和尚,但此言也有謬誤之處,因為和尚四海為家,天下,便是我和尚之家。”


    “天下為家,普天之下,隻有一人,那便是當今天子!和尚你真是口出狂言!”為首那人忿忿地說道。


    覺明和尚微微一笑,繼續說道:“其實皇帝君臨天下與和尚雲遊四海皆是一樣的道理,慈悲為懷,善待天下人,方是正道,隻要天下安泰,什麽樣的身份都已經不再重要了!”


    聽了此話,那人倒是有些懵了,他不明白覺明和尚這話語之中的深意,愣在原地,半天才回過神來,覺明和尚微微一頓,從寧則從手中取回傳國玉璽,走近那個官兵,又道:“這傳國玉璽的家在皇家宮殿,不應出現在鄉野農村,還請施主將它帶回家吧!”


    說完,便將那傳國玉璽,遞到那個官兵的麵前,寧則從等人想要勸阻,但見覺明和尚心意已決,隻得作罷,那個官兵簡直不敢相信竟然如此輕易地便得到傳國玉璽,他一手接過玉璽,後退一步,盯著玉璽看了良久,確認那正是傳國玉璽,忽然,目光一沉,麵露凶光,說道:“你們既然已經知道了這傳國玉璽之事,為了黎民社稷,皇室安危,我不得不對你們痛下殺手了。”


    說完,手臂一揮,手底下的士兵,紛紛抽出兵刃,圍了上去,眾武林人士大驚,也拔出兵器迎了上去。


    一時之間,場麵甚是混亂,刀劍上的功夫,尋常的官兵哪是武林人士的對手,頓時倒下了一片,見形勢於自己不利,那個為首的官兵,連忙下令,讓神機營的出手。


    神機營領了命令之後,紛紛端起火銃,“砰砰砰”數十聲,隻見火光衝天,密如雨點的彈丸朝寧則從等人射去,驚亂之中,寧則從連忙將身一閃,那彈丸貼著他的衣襟掠過,隻聽見呼呼風聲,繼而一陣哀嚎,回頭一看,身後數名武林人士,已然中彈身亡。


    刀劍又豈有火藥彈石威力之大,覺明和尚領著眾人正欲撤離,忽然隻聽見林木沙沙作響,便見有千萬條人影,在林中穿梭,如鬼魅一般,眾人忽覺突然眼前一晃,齊刷刷落下十餘條人影來。


    覺明等人尚在驚疑之中,來人之中便開始有人說話了。


    “高總兵,天鷹教弟子奉教主之命前來馳援!”


    原來那群官兵之中的領頭人物乃是當朝軍營之中的山海關總兵高金達,此人曾是朱棣身邊的侍衛,屢建奇功,後來被調至山海關擔任總兵一職,統領三萬兵士,掌管神機營。


    高金達一聽天鷹教來援,心中大喜,說道:“司徒教主果然守約!各位英雄快助我除掉他們!”


    天鷹教的眾弟子領了命令之後,便如瘋虎撲食一般,大開殺戒,覺明、寧則從、雷厲風、鐵骨僧、嶽靈霄、崔雲雲等人以死相搏,皆已經身負重傷,寧則從傷了一臂,覺明和尚則腹中一劍,鮮血如注,眾武林人士保護著覺明和尚且戰且退,官兵與天鷹教弟子窮追不舍。


    由於身負重傷,幾人被圍困在林中,處境堪憂,高金達擎著長劍,步步走近,他將長劍高舉,正欲朝覺明頭上揮斬,忽然一條白色的人影飛速竄出,那條身影極其迅速,在人群之中穿梭,頃刻之間,數名神機營的官兵與天鷹教的弟子倒地不起。


    高金達正在迷惑之時,隻聽見“錚”的一聲,兩耳一陣轟鳴,雙手一麻,手中的長劍被擊落在地,那一條人影卻不做停留,飛馳而過,帶著覺明和尚離開了,如此複雜的動作,卻隻在恍眼之間,便已然完成,足以見來人武功之高。


    待眾人尚在驚疑之中,寧則從將身一擰,飛掠而起,奪過高金達手中的玉璽,“噌”的一聲,便已經消失在眾人視線之中,而雷厲風、鐵骨僧、嶽靈霄、崔雲雲等人見覺明和尚已經為人所救,傳國玉璽也已經取回,便也一齊飛身離開,追著那條人影去了。


    那條人影帶著覺明和尚離開了,眾人的追殺,在一棵大樹下歇息,寧則從一行人也趕到了,他們向前一看,那人竟是易未憶。


    原來那日易未憶作別寧則從之後,便馬不停蹄地趕往靈鷲山找薛如塵報仇,卻在途徑少室山時,見山中火光衝天,知道必有大事發生,便連忙奔入山中,果然,見覺明和尚等人被神機營與天鷹教的人困於山中,處境堪憂,便出手救走了覺明和尚。


    見就下自己竟是易未憶,覺明和尚謝道:“多謝施主救命之恩!老衲不勝感激。”


    此時,易未憶已經從寧則從口中知道了覺明和尚的身份,說道:“大師為了天下蒼生,竟然連至尊之位也可以舍棄,真是令晚輩佩服!”


    覺明和尚淡然一笑,說道:“那些皆已經是前塵往事,終究要化為塵土,而老衲也要化為塵土,塵與塵,土與土,也就沒有尊卑之分了。”


    一聽覺明之言,似有無盡玄機,易未憶說道:“大師如此境界,真是世間罕見!”


    覺明和尚一言不發,隻是笑著,這時寧則從走了過來,他雙手捧著玉璽,對覺明和尚,說道:“玉璽我已經奪回,還望聖上定奪!”


    覺明和尚一瞥玉璽,長歎了一口氣,說道:“這裏沒有聖上,隻有和尚,唉,罷了,你們先隨我回去吧!”


    說完,覺明和尚便要起身,行了不到三步,便覺得腹部疼痛難耐,倒在地上。


    這時,易未憶連忙上前,說道:“大師,讓在下扶你回去吧!”


    覺明點了點頭,算作應允,在覺明和尚的引領下,眾人一起退到一處草廬,上麵書寫著三個大字,日月廬。


    易未憶舉頭一眼便望見了這三個大字“日月廬”,心道:“日月為明,即為明廬,由此可見建文帝依舊心念大明江山,也難免他為了讓天下蒼生免於戰禍,竟然願意舍棄奪位之舉。棲身之所的地方由繁華宮殿變成了簡陋草廬,建文帝竟然絲毫沒有怨憎之意,真是難得可貴啊!”


    覺明和尚將眾人引入草廬之中,其中雖然簡約,倒也幹淨整潔,易未憶一進屋內,便被牆上懸掛的一幅字畫,吸引了,畫中所畫之景乃是月照溪林之景,細讀其上所提的一首名為《靖難恥》的詩文,易未憶心頭陡然一怔,萬千疑問一齊湧上心頭,怎麽會如此之巧?莫非這兩者之間有什麽聯係?


    原來那畫作之上題為《靖難恥》的詩文如此寫道:


    靈劍俠骨,思邪無量。


    飛燕東來,月關連敗。


    鐵蹄千響,應天一戰。


    月不照明,帝夢難長。


    詩文的第一句,與師父時常掛在嘴邊的那一句話毫無差異,易未憶忍不住問道:“敢問大師,這一段詩文,乃是何人所作?”


    覺明和尚微微一笑,說道:“此詩乃是老衲拙筆?”


    一聽此話,易未憶的目光造次投到那畫作之上,低頭沉思,方才恍然大悟,此時之中有痛失家國之悲憤,與覺明和尚的皇帝身份相符合。


    仔細思來,確實不假,第一句“靈劍俠骨,思邪無量。”所表達的意思是朱棣好武,建文喜文,自己本以為朱棣乃是正直之士,且為自己的叔輩,卻無法估量到他暗藏起兵反叛之心。


    第二句“飛燕東來,月關連歎。”則是說朱棣東南起兵一事,朱棣被封為“燕王”,“飛燕東來”則有暗指燕王朱棣舉兵東進,而“月關連敗”,“月關”為朕,乃是皇上自我稱謂,“月關連敗”即“朕連敗”表達了建文帝對於燕王朱棣反叛的無奈。


    第三句“鐵蹄千響,應天一戰。”是說朱棣舉兵攻入應天府一事。


    第四句“月不照明,帝夢難長。”則是將自己與朱棣兩人比作日月,月奪去了日的光輝,自己被迫退位,帝夢成灰,不可複造。


    易未憶讀罷此詩,實在是難以抑製心中好奇,脫口問道:“這首詩的第一句為何我曾聽師父提過,莫非大師與恩師乃是舊知?”


    覺明一聽神色訝然,說道:“這首詩的內容,隻有兩人能知道,一個是我,另一個就是當年皇宮之中的禦醫李硯秋知道,你師父是誰?”


    易未憶答道:“前任武林盟主衡山派掌門林雲陽。”


    覺明和尚沉思片刻,依舊是一臉的困惑,說道:“老衲與林掌門素無交情,不知令師為何會知道這一句詩文!”


    聽了此話,易未憶也尚在迷惑之中,忽然,覺明和尚好像突然被什麽東西擊中了一般,抓起易未憶的右手,一看,忽然臉色大變,說道:“皇兒,你是皇兒!”


    易未憶被覺明和尚這突然的舉動驚住了,他愣在原地不知所措,此時眾人也是一臉的迷惑,覺明放開易未憶的手,向眾人說出了一段往事。


    當年燕王朱棣兵犯應天府時,將將建文帝所居住的宮殿團團圍住,並下令四處搜查建文帝朱允文的下落,而當時建文帝在禦書房中,聽得身邊的太監稟報:“萬歲爺,燕王朱棣已經攻入皇宮了,您快走吧!”


    朱允文卻一臉的淡然,依舊低頭寫自己的字,小太監無法,隻得退了出去,忽然又進來兩人,乃是禦醫李硯秋,那小太監跟在身後,原來是那小太監擔心建文帝的安危,便叫來了李硯秋希望可以勸走建文帝。


    李硯秋與那太監進來之時,朱允文剛好擱筆,他高興的呼來李硯秋,道:“李太醫,你快來看看朕這一首詩寫得怎麽樣?”


    李硯秋上前一步,目光停留在紙上,見其上寫著一首無題詩文,詩文寫道:


    靈劍俠骨,思邪無量。


    飛燕東來,月關連敗。


    鐵蹄千響,應天一戰。


    月不照明,帝夢難長。


    李硯秋一讀,亦讀出了悲傷之意,立即老淚縱橫,跪倒在地,連連叩首,哭喊道:“臣懇請聖上速速離開皇宮!”


    朱允文笑道:“皮之不存,毛將焉附?你要朕去哪?這天下都將不是朕的天下,朕又能何處安身!”


    李硯秋依舊叩首不止,說道:“臣前幾日休書給遼東總兵趙仰光,他答應營救聖駕,請聖上隨臣一同前往遼東,等待時機,一定可以誅殺叛賊!”


    朱允文搖搖頭說道:“縱使平息叛亂又能如何,到時候生靈塗炭,同室操戈,國將不國!”


    他點了一把火,望著遠方,抓起青玉案上的詩文,說道:“這詩文你且帶出宮殿,也不要讓這青史任人改寫,朕死不足惜,隻是可憐了朕這尚在繈褓之中的皇兒。”


    聽了朱允文一席話,李硯秋愴然涕下,眼含痛淚,說道:“臣下願意就小皇子出宮!”


    他接過朱允文遞到自己麵前的詩文,又道:“臣懇請聖上隨臣出宮避難!”


    朱允文黯然搖頭,無奈之下,李硯秋揮淚作別建文帝,隻得抱著小皇子逃出宮去。


    後來,李硯秋念及家中妻兒,為了避開追殺,他詩文塞進繈褓之中與小皇子一同放在郊野,再去尋找之時,發現小皇子已經不見了。


    不料,小皇子被衡山派掌門林雲陽拾到,並養育成人,此人正是易未憶。


    而建文帝朱允文意外的被潛入皇宮的報仇的寧則從救下,為了躲避追殺,落發為僧,法號覺明,離了皇宮之後,朱允文的複仇之心複燃,他以重耳為訓,做了一幅月照溪林的畫,給那首無題的詩文,題上了名字《靖難恥》,用於提醒自己勿忘奪位之恥,方才有了眾人今日所見日月廬壁上的這一幅畫。然而,隨著歲月的流逝,畫作已經失彩,朱允文心裏的仇恨也逐漸散去,唯有那畫作之上的字跡與那些悲壯的故事依舊清晰可辨。


    此時,易未憶跪倒在建文帝的麵前,痛哭流涕,在場之人無不為之動容。


    這時,寧則從向前一步,對建文帝說道:“聖上,有一人想要見您。”


    建文帝問道:“何人?”


    這時,從草廬外麵走進一人,那人一見建文帝便拜倒在地,說道:“臣遼東總兵趙仰光拜見聖上!”


    建文帝上前去扶起他,說道:“老衲現在隻是一個僧人,並不是什麽皇帝,趙大人請起身吧。”


    原來那人正是遼東總兵趙仰光,他依舊長跪不起,凜然道:“聖上,如今傳國玉璽在我們手中,懇請聖上帶領我們奪回皇位,臣願意為聖上肝腦塗地。”


    建文帝搖搖頭,說道:“如今天下大治,國泰民安,百姓安居樂業,豈可因一人之私而添天下之亂,隻要這天下依然是朱家天下,這個位置由誰來坐又有什麽關係呢?”


    一肺腑之言說得眾人無話可說,他微微一頓,又道:“看來老衲若留在中原,必然會引得戰火不休,罷了,老衲聽聞西洋有靈佛妙經,老衲就遠渡重洋,求經問佛,久居海外,永遠也不再回故國!”


    說完,又望了一眼易未憶,說道:“孩兒,這傳國玉璽就交由你處置,爹相信你一定知道怎麽辦。”


    易未憶用力的點了點頭,兩人相視而笑,建文帝輕輕的拍了一下易未憶的肩膀,說道:“孩兒,你已經長大了,爹要隨你而去了。”


    易未憶心中悲傷卻也知道他的處境,也不多說話,兩人對視了一陣,建文帝長袖一拂,飄然而去,消失在叢林深處。


    眾人的目光皆朝建文帝遠去的方向望去,一直到他變成一個黑點,完全的消失。


    此時,趙仰光起身走到易未憶的身邊,說道:“皇子,這傳國玉璽該如何處置,不如殿下隨臣奔赴遼東,臣誓死追隨殿下!遼東尚有兵士二十萬,複位有望!”


    易未憶淡然一笑,說道:“煩請趙大人將這傳國玉璽送入皇宮,交給當朝天子。”


    聽了此話,趙仰光一臉的驚愕,易未憶將璽印交到他的手中,正欲離開,卻被一個聲音叫住了。


    “皇子何往?”


    易未憶回頭一看,說話之人正是寧則從,他一臉疑惑的望著易未憶。


    易未憶答道:“寧前輩,這裏沒有皇子殿下隻有布衣百姓,在下身上還有血海深仇未了,送還璽印之事,還望諸位前輩一同協助,求得全身而退。”說完,便飛身離去。


    離開日月廬之後,易未憶策馬西去,繼續趕路往靈鷲山奔去。


    快馬行了半日,終於在午時抵達靈鷲山靈道派附近。


    歇息片刻,便直奔靈道派而去,馬在塵土飛揚的沙路上行了許久,一陣強勁的風忽然卷起,沙塵飛揚,馬嘶鳴不止。


    此時,易未憶的心中就像狂風卷起的沙石一樣,半懸在空中,一時難以平靜。


    忽然遠方出現一人,易未憶縱身一躍,跳下馬來。


    易未憶定睛一看,來人自己認識,正是權振南。


    他策馬來到易未憶的跟前,翻身下馬,麵露急色,說道:“易兄弟,不好了,快去救穆姑娘吧!”


    易未憶一聽心中大驚,也躍下馬來,問道:“穆姑娘?!你是說靈兒她沒有死?她沒有死?”


    權振南說道:“是的,她沒有死,你快去救她吧,她殺了我的師弟,被我師叔擒住了,綁在解劍池畔。”


    他頓了頓,接著又問道:“對了,易兄弟,你可知道洛姑娘的下落?當日我將她從靈道派放出之時,她說她要去找你,現在怎麽隻見你一人?”


    被權振南這麽一問,易未憶臉上的神情突然變得凝重,眉色之中流露出悲傷的神色,說道:“梅兒她…她死了。”


    這個消息對於權振南來說無疑是一個晴天霹靂,他心頭一怔,愣在原地好久才回過神來,精神恍惚的問道:“你可知道是什麽人殺了洛姑娘。”


    “她死於你師叔的烈火焚塵掌。”易未憶惡狠狠地說道,雙眼迸發出的火花,似乎要燒掉周圍的一切。


    權振南聽後,目光淒涼,口中喃喃念道:“薛如塵…薛如塵…”


    忽然,他又回過神來,急聲說道:“我們快去救穆姑娘吧。”


    易未憶點點頭,嗯了一聲,兩人便翻身上馬疾馳而去。


    不大一會兒,便到了解劍池畔,權振南棄馬步行,易未憶緊跟在身後,遠遠望去便見一人麵露凶光含笑看著他,等看清楚了那人的相貌,易未憶不經駭然,原來那人正是薛如塵。


    目光一移,又見解劍池畔綁著一人,被數名靈道派弟子看押著,他抬頭一看,麵色一變,原來這女子竟是穆靈。


    轟隆隆,天空中忽然響起了響雷,一道閃電在烏雲之中劃過,仿佛天忽然睜開眼睛似地大亮了一下,然後,大雨傾盆而下。


    “憶哥哥。”穆靈歡喜的喊道。


    見到了易未憶,穆靈先是一驚,接著大喜,想要掙脫旁邊的那幾人,卻還是被緊緊地抓住了,大雨打濕了她的發絲,但她已經全然不顧了,眼睛裏閃爍著晶瑩的淚花,其中有說不清的深意。


    此時,易未憶的心中也焦灼萬分,他一個騰躍,淩空踏了幾步,轉眼間便竄到那幾人的身邊,一個漂亮的回旋,將眾人踢翻在地,在穆靈的身邊停了下來。


    兩人相對站著,都覺得有一種無法形容的親切之感,易未憶緊緊的將穆靈攬入懷中,似乎在這一刻整個世界都靜止了,端午佳節的早上,碰到你想見的人,還有什麽更可喜的呢?


    待了一會兒,薛如塵突然飄到兩人麵前,易未憶與穆靈置之不理,仍舊在彼此的懷裏感受重逢的喜悅,此時,無語凝咽,卻似有千言,但都化成了溫柔的目光,默然對視。


    這時,一柄長劍直奔易未憶身後襲來,那劍影隨著閃電一晃,晃得人眼發花,劍勢快不可擋,呼嘯而來,縱使是金剛不壞之軀也難以躲過這穿胸的一劍。


    那劍火速閃過,眼見就要刺中易未憶了,忽然,身後一條人影晃過,轉瞬間,便來到跟前,


    頓時長劍入胸,鮮血如注,便見一人身中利劍,倒在地上,殷紅的血滴在解劍池裏,把水都染紅了。


    易未憶回過頭來一看,胸口中劍的那人正是站在一旁的權振南,他麵色慘白,似乎距離死神隻有一步之遙。


    薛如塵將劍從權振南的體內拔出,瞥了一眼權振南,冷笑了一聲,卻忽然看見易未憶惡狠狠的盯著他看,眸子裏迸出了仇恨的火花,臉色突然大變。


    此時,狂風刮得更急,沙石紛飛。


    易未憶忽然猛的抽出身上的劍,一翻身,人在空中,猛然向薛如塵刺去。


    “易未憶?!”薛如塵站在地上,驚恐道。


    易未憶什麽話也沒有說,一揮手中的劍,又向薛如塵刺去。


    他隻有猛攻。


    薛如塵揮動長劍,可是沒有兩三下,已經被易未憶砍成兩截。


    雨更急更大,風更狂更猛,易未憶怒火更旺。


    薛如塵閉起雙眼。


    易未憶的劍火速刺去。


    劍刺穿薛如塵的心髒,鮮血灑在解劍池的池水裏,殷紅的血色蔓延開去。


    薛如塵望著池子裏的自己的血與權振南的血,竟然相溶於水,心頭一怔,想道:“血溶於水,到底誰是我的親身兒子,莫非是焦蒼是在欺騙我,權振南才是我的親生兒子…”


    還沒容他仔細思量,轟隆隆,又是響雷,一道閃電劃破黑暗。


    薛如塵的口角有鮮血滲出,他的目光停留在自己的親生兒子權振南,臉上興奮的神色沒有維持多久。


    忽然,又覺得心口一陣劇烈的疼痛,他回頭一看,權振南用盡全身力氣抓起一劍,長劍帶風,刺入了自己的心口。


    他淒然的露出一個悲慘的笑容,倒在了地上,權振南也閉上了雙眼。


    他臨死前最後一身悲號還在林中回蕩。


    權振南就躺在他的旁邊,空氣裏濃烈的血腥味道在蔓延。


    薛如塵臨死之前那悲慘的笑究竟有什麽含意?


    何子倉能否找到吳靈玉?


    傳國玉璽是否已經送入皇宮?


    七大門派與天鷹教的響鼓嶺之戰,究竟誰勝誰負?


    是結束還是開始呢?


    此刻,都已經不再重要了。


    把黑暗當作一天的開始的人,他最後的結局都是明亮的。


    易未憶牽著穆靈的手,走進無邊的夜色裏。


    此時,暮色已起,遠處天空鳥兒驚飛,叫道:“呀!呀!呀!”


    似乎是在說:“殺!殺!殺!”(未完待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本站)訂閱,打賞,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幻劍奇畫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張木淩寒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張木淩寒並收藏幻劍奇畫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