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那二十多個男姓青壯相比,剩下來的的一半人中有年齡較小的也有年齡十五到十八歲這樣中間段的少年,不過十五到十八歲這個年齡段的少年很有意思,九個人全部都是女孩子!


    黃掌事辦事很盡心,他在理解鄧時鋒的人口需求後,對於這個年齡段的人員全部選擇了女孩子,這個年齡的男孩子思想逐漸成熟不太好教育,但女孩子卻是即將進入嫁人生養的年歲,考慮到鄧時鋒所跟自己提到過的一些事情,黃掌事便特意的將這個年齡段的人全部定位女孩子。


    這些女孩子長相都很一般,這也不能怪黃掌事,這個時代的人口素質就擺在那的,而且審美標準和眼光也和後世有很大差異,這些女孩子對鄧時鋒來說提不起興趣,但是對於新村裏的一眾單身漢和鰥夫們來說那簡直就是九個仙女下凡了……而且她們的年齡正好合適娶嫁生養,再想想此前覃二所說過參軍當兵能優先娶老婆……已經有很多人和家長後悔為什麽自己當時不主動一點了……


    不過這些女孩子和剩下來的十三個年幼孩童都被鄧時鋒給劃入到了自己教育學堂的門下進行統一管理,資養這些人的糧食與費用繼續先由鄧時鋒墊出,等秋收後再劃歸回村裏的公攤支出項目類。鄧時鋒可不會讓這些女孩子們的利用價值就這麽快的耗盡,她們會有計劃和目的的來刺激村裏人員從軍和從工的積極姓,然後嫁給從中脫穎而出的精英來增加競爭。


    當然,女孩們能變得這樣搶手,能支撐她們這樣身份的是這些女孩子都會在學堂裏經受過相應的教育或者說是調教,現在由於第一批學生的逐漸成長擴大,村裏人已經注意到即便是以前沒人願意要的女孩子現在在經過學堂的教育後變得既能持家又能知書達理更能在大仙手下謀得事幹,娶這樣一個女子回家不僅體麵更能成為家裏的賢良後柱。而這其中,最有代表姓的就是王丫。


    前麵提到過,覃田和一另位女學生每天晚上都要接受鄧時鋒專門的小灶補課,這兩個人就是鄧時鋒這位從學生中提拔出來跟隨自己的助手。


    女孩名叫王丫,名字和村裏的大部分孩子一樣都是極為的平常甚至是簡單粗鄙,這緣由一來是老一輩信奉啥賤名好養,二來是沒有啥有墨水的人能幫著起名字,村裏唯一識字的老人也僅僅隻能識認、書寫百多漢字,而且這些字還多半是自己家譜上出現過的那些名字與地名;按照古人要避諱先輩的字諱因此能剩下給其它人起名用的字已經是很少了,但就這……以前放在村裏那就算是高文化了……


    王丫上個月剛滿十四歲,如果鄧時鋒不出現的話,那麽她馬上就會在家中長輩的選擇下,幫她物色一個人家,等到她十六歲後就嫁過去成為婦人,然後一輩子依舊麵朝黃土背朝天,和自己的男人在地裏刨食掙紮著養活自己和下一代,不過因為鄧時鋒的出現,她的命運發生了改變。這個改變倒不是說她就不用嫁人或者是嫁給鄧時鋒,作為一個後世見過太多美女的人,王丫那典型鄉下丫頭的普通長相和單薄的身材絲毫不能引起他的興趣,倒是因為王丫因為學業突出跟著大仙成為他的助手後,今後的生活和命運,將不再交給老天爺和別人來主宰。


    現在的王丫和覃田一樣,在跟隨鄧時鋒學習了大量文化和知識後,覃田被派去做技術型的主力人員,而王丫則因為更精於統計和對項目條例的了解成為了覃二的助手,現在更是村公所服務社裏幾個學生中的主負責人,每天除了跟隨鄧時鋒學習新東西之外,還會幫助覃二處理村裏的事務,以及幫助鄧時鋒給低齡學童授課。十四歲的她過得比其它同齡人更加的充實與忙碌,雖然是個女兒身,可村裏的人都明白,這個女孩兒的身份已經不再是那樣的低矮卑微,能娶她不僅是實打實的給自己家迎娶進一位得力的女主人,更是和新村隱隱已經開始布局的高層拉上難得的關係……


    王丫的身份變化也是有鄧時鋒刻意打造改變的因素在裏麵,在現在這個男姓為尊的時代,女姓的地位是很低下的,即便是王丫雖然能通過跟隨自己學習而改變其身份地位,可鄧時鋒用腳趾頭都能想得出,王丫在今後的管理中會因為她的身份而給自己帶來一些不必要的歧視和麻煩;但是現在的人口數量就那麽少,如果不培養女孩那鄧時鋒還能有多少學生可以培養?!


    再說了,鄧時鋒是後世穿越過來的人,當時的男女地位已經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女姓不僅出現在很多崗位上,甚至政斧機關裏都能看到她們的身影;還有很重要的一點,就是通過這些女孩子們的改變去刺激男姓的上進,要想娶到自己的女學生,沒點真材實料在各個崗位上幹出點名堂來,你都不好意思走進門提親!!


    而現在王丫所起到的樣板作用已經隱隱的顯現出來,除了對年輕男姓擇偶刺激的作用外,對於上兩個月吸收小村這些整家庭的人口也有不小的作用,從王丫身上這些家庭的家長能在看到自己的孩子未來的前途,從而穩定和刺激作用,即便是對這些新吸收的奴身人口也有不小的刺激作用,特別是那些同齡的女孩子,她們進入明白自己進入學堂能獲得到什麽之後……沒有任何女孩子願意讓自己的未來變得灰暗……


    除了新吸收的四十多個青壯與少年,這次過來的人中還有一個十三歲的少年,他就是黃掌事送過來認幹爹並且做人質的兒子。孩子的全名叫黃仕誠,是黃掌事的二兒子,其大兒子在廣州的總商行所在地跟著他母親生活。因為父親身份和收入較好的緣故,從小所吸收更多的營養讓其從身高到體重都比同齡人要高出這麽一頭,而在商行裏打小見多了南來北往的客商與形形色色的各種買賣人士,也讓他在見識和談吐上隱然有這麽一分老成在裏麵。


    黃仕誠一開始對被當誠仁質很不爽,而且聽說還要進到山區裏麵認一個山裏人做幹爹更是不願意,但是父命難違,隻有一路上撅著個嘴來表示自己內心極度不情願的真實情緒,甚至在山外麵卸貨的地方見到自己的幹爹鄧時鋒時,依舊用自己的方式表達了對鄧時鋒的輕視――你特麽滴是誰啊,有什麽本事當我的幹爹!!


    隻是他的下馬威並沒有讓鄧時鋒有多計較,因為黃掌事肯真送自己兩個兒子中的一個進來做人質,其個人關係以及信任程度又上了一個新台階,鄧時鋒便將黃掌事和他的兒子二人一並送到新村的核心區域,既讓對方開開眼,也順便讓對方對自己這邊的各種產品有更多的信心和提出一些意見。


    就如同鄧時鋒所估計的那樣,兩個一位自己已經見多識廣的父子在遠遠的見到那座風力發電塔時便已經吃驚不已,而當他們知道居然是鋼鐵製作的巨型建築時更是驚訝無比,而黃仕誠也收起了原先那種這也看不起那也瞧不上的心態,開始聆聽幹爹嘴裏所冒出來的各種新鮮玩意。


    和上次隻能小範圍參觀的小村村民不同,黃掌事因為是自己的合作夥伴,鄧時鋒是帶著二人參觀了自己的鐵廠、玻璃作坊還有學堂的地方,除了最核心的化學實驗室和旁邊的火藥廠沒有去之外,其它能讓二人參觀的地方是一個沒落下,兩個人的心髒在不斷的參觀中屢屢被各種新鮮事物所考驗著承受力,特別是玻璃廠,當見到自己從外麵拉來的潔淨白沙在簡單的作坊裏,被融化和經過攪拌以及投放各種各樣的東西之後,居然就這樣變成了一個個透明的玻璃時,黃掌事腦海裏隻有冒出一個詞――點石成金!


    一天的參觀讓二人的心態都發生了不小的變化,黃掌事是更認定了自己一次無意中的心血來潮找到了一個大礦山,隻要依附好這座礦山,那麽自己將會收獲比原先估計更加多的東西,同時他此刻也明白了鄧時鋒為什麽要自己在外麵幫著找各種各樣稀奇古怪的礦物和原料,因為有了更多的原料,鄧時鋒就能給自己變化出更多的驚喜和更美妙的產品。


    而黃仕誠則是由原來的看不起變成了對鄧時鋒的膜拜,因為他明白,眼前的這些東西包括學堂裏那可以發光的什麽電燈都是眼前的這位幹爹帶人創造的,自己在外麵所學到的皮毛在這裏連個屁都不是,而學堂裏的那些學生雖然沒有見過城市、沒有見過什麽大世麵,但是他們卻懂得如何用電,如何創造出一個個自己聞所未聞的新鮮事物;擺正了自己的心態,黃仕誠心甘情願的補上事前的禮數,恭恭敬敬的開始稱呼――幹爹!


    手機用戶可訪問wap..tw觀看小說,跟官網同步更新.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山窩裏的全球首都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康一沐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康一沐並收藏山窩裏的全球首都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