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已經培養出一批初、中級教師像大樹分**樣的壯大,鄧時鋒目前已經不再教授基礎教育和初級教育的課程,轉而教授高級課程和部分中級課程,特別是已經開始出現高等數學、物理、化學等這些高級課程,一個班也許也就是就是這麽十幾個人甚至更少……
不過今天鄧時鋒要上的課程是屬於麵對中、高級教育中通類的自然課程,自然課程裏麵涵蓋了地理、生物、植物、人體、氣象、甚至初級物理化學介紹等等可以說是涉及麵非常廣泛的課程,因此可以容納兩百六十多人的階梯大教室座位是座無虛席,這已經是教育中心最大的教室,但依舊不能滿足曰漸增多的中、高級教育學生的數量。
因為缺乏甚至是沒有相應的課本,鄧時鋒也隻能根據手頭上僅有的部分資料一邊授課一邊整理內容,然後根據學生們的反應情況逐步編寫出新的教材,並最終印成書本成稿。但是今天,大家依舊還是像往常一樣拎著自己的筆記本坐在教室裏,一邊聽一邊記……
和其它沒能進入教室裏的學生一樣,曾若亦站在門口邊上聆聽通過擴音設備傳出來的各種新鮮有趣的東西,原本曾若亦認為這裏上課會和外麵的私塾一樣搖頭晃腦不斷苦讀苦背,但是在這裏,她聽到更多的,是鄧時鋒幽默風趣而又生動的講解和學生們傳出來的陣陣笑聲……
隻是和其它學生不同,鄧時鋒所講述的大部分內容中,由於沒有經過初級教育的基礎部分做墊底,曾若亦隻能聽懂一小部分,但就這一小部分就已經讓曾若亦感到很多都是屬於顛覆姓的東西……例如身邊無時無刻不存在的各種微生物細菌,地球重力,為什麽保溫壺是雙層玻璃才能保溫,如何利用空氣來進行隔熱和散熱等等……甚至是關於地理方麵鄧時鋒都能清晰的在黑板上劃出中國大概的版圖和東南亞一帶的主要島嶼……和外麵那些出口酸文詩作的才子們相比,他沒有那種出口成章順口成詩的才情,可這樣近乎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博學的見識再次讓曾若亦感覺自己所讀的那些詩文像個垃圾一樣的無用……
由於自然課涵蓋知識較為寬廣,再加上教材還未徹底編寫定稿,在講解完前麵的備稿之後,鄧時鋒接下來的時間更多的是來解答學生們的各種問題。這些問題有剛剛對新教授內容的不解,也有對此前教材中內容的延伸思考,不過在最後,鄧時鋒按照慣例,在最後一段時間裏,取出了幾封信念給了大家聽。
這幾封信是幾位老師在各地實際教學中所出現的一些集中問題的求助信,對於這些在實際工作中所產生的教學問題鄧時鋒都是很重視的,不過他不可能一一回信去解答,同時為了避免其它的學生也遇到類似的問題,因此他會把這些問題集中在這種大課上,通過授課解答的形式,在教授其它學生這些新內容的同時,也會由專門負責記錄的學生分別將鄧時鋒新的補充解釋內容給郵寄回提問者。
而今天鄧時鋒解答的最後一封信裏的內容,信中的內容並不是對學術上的東西進行詢問,但它所提及的東西卻是引起了所有人的高度關注。
信件來自在古田教書的幾位老師,他們在當地開設的學校教書過程中,當地百姓對新**oss開設學堂普及免費教育還是很歡迎的,但問題是出自在當地的幾位老學究身上,這些老者其實是就是當地原本少有的秀才,還有就是以前在永寧州謀事的遺留下來的一些非要職文人,稱他們為老學究隻是從年齡上對他們的尊重罷了。這些人前兩年山村剛占領時是惶惶不可終曰,生怕這些亂民會找他們的麻煩,但鄧時鋒並沒有找這些人的麻煩,在小心翼翼的蟄伏一段時間後,他們發現這些花皮並沒有想象中的那樣蠻橫,便該幹啥幹啥去了……
這幾位老學究在失去原本府衙的職務後有人開始私塾傳課,一開始也有一些家庭還能送自己的孩子去求學,但是隨著山村的免費教育進入之後,山村的學校上課內容既輕鬆好玩又簡單,還不要錢糧而且還包兩餐飯……這種義務普及教育的出現當即把私塾的學生全部給搶走,有免費書讀誰還去要交學費的地方啊!!對於這種搶飯碗的行為,這些人是有心咒罵但卻無力斥責……
不過當他們發現,學校的教學內容不僅已經摒除了四書五經這些傳統的酸文,而且在文字上還大量的采用了草書中的簡化字就已經讓這些從小接受他們所謂正統教育的老學究們難以忍受;更讓他們抓狂的,是他們發現學校裏教授的自然課程中有很多內容不僅他們不能理解,更是屬於離經叛道的範疇類,這一來這些老學究們為了所謂文化的正統,開始了對學校的大肆攻擊……
當然以他們那點手無縛雞之力的老身板是不可能使用啥暴力手段的,而且他們敢用當地民衛可以輕易收拾他們,因此他們采取的手段無外乎是上門撒潑攔著學生不讓進學校這種手段,但這種手段能有用嗎?且不說學校附近嚴禁喧嘩,光是攔著學生不給讀書那就意味著學生每天無法享受兩餐免費的夥食,那些學生的家長就第一個不爽這些鳥人了,如果不是不好動手,早就有人想抽人了!
見這招撒潑手段沒用,幾位老學究們又想了另一個辦法,那就是向所有學生家長和其它人敘說學校裏教授的東西都是離經叛道的東西,屬於妖言惑眾的神巫之說,不過這種辦法也不算太有用,因為基礎的識字教育和數學教育其實普通百姓都想學,要不然上街隻能看幌子識認店鋪,買個東西不懂算術而被坑了找誰要?!
見前麵的兩招都沒能起到效果和作用,幾位老學究們終於學精了,在經過深思熟慮和對山村普及教育的內容進行研究之後,他們打出了正統教育的旗號,宣稱隻有經過私塾的正統教育才能學到修身齊家治國安邦之道,而花皮的學校所教授的,是屬於奇巧**技之術,他們最終的目的是教授孩子習學這些東西之後進入到各個工坊中幹活、做苦力!而隻有到私塾裏去讀正統之書,才能稱之為讀書,才能真正出人頭地,就像那句話說的: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
不得不說,幾個老學究這一招總算是捅到了正點上,普通民眾對於讀書人的最大看法一是有學問,第二就是能考取功名並最終為官正裏出人頭地,而如果學習山村學校裏的東西不能考取功名……那學下去又有何用呢?因此很多人在學完基礎課程之後便不打算再送自己的孩子到學校就學,這段時間,學校學生的出課率明顯的出現了下降的趨勢……
聽完鄧時鋒將信件中的內容給念完,整個教室是一片死靜,雖然大家心中對山村有著極大的好感,可以說是已經基本是屬於擁戴的情緒狀態聽不得出現反對山村的壞話和阻撓,但那幾個老學究這次打出的學習何用的這手牌的確是一手好牌,讓這些學生既有心反駁又不知道該從哪裏開始,隻能憋在心裏堵得慌……
而在外麵的曾若亦也被這個問題所吸引,因為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她接受的是老學究那樣的傳統教育,在站位上應該屬於捍衛所謂正統教育;但在山村的這幾天,她所看到、感受到和體悟到的東西卻讓她開始在心中對這些所謂的正統教育出現了不應該有的懷疑,從內心裏,她有了糾結和矛盾的地方,她不禁往前靠了靠,想聽的更清楚一點,想看鄧時鋒是如何回答這個很關鍵的問題……
“都聽到了吧……其實這個問題,並不屬於咱們教學上的實質內容,但是卻是屬於教育根本的問題――學為何用?”
“這個問題之所以在外麵出現,卻沒在山村內出現,這是因為我們山裏一開始就是屬於文化上的空白區,在這裏除了我們之外沒有這些老學究們,就像是一張白紙我們想怎麽弄就怎麽弄;但是,隨著我們今後治下領地的逐漸擴張,勢必會開始進入到這些傳統文化教學的固有領地,我們這種新學和他們所維護的這種傳統舊學就勢必要發生衝突和碰撞……這個我不奇怪,如果沒有碰撞的話,那早就天下太平了……”
“不過這幾位老秀才老學究還算是笨的了,前前後後折騰這麽久才算是找到了問題的關鍵,如果我們在柳州城裏開設這樣的學校,我相信用不了一個月,柳州城裏的那些遺官進士文人墨客就能打出這張學為何用的好牌……”
鄧時鋒麵帶微笑,不知道是誇讚還是嘲諷的輕鬆話語讓底下的學生們揪緊的心頭略微放鬆,底下的學生都對自己的老師有一定的了解,當看到他帶著這種輕鬆的微笑時就知道沒有什麽事能難得了他……(未完待續。)
手機用戶可訪問wap..tw觀看小說,跟官網同步更新.
不過今天鄧時鋒要上的課程是屬於麵對中、高級教育中通類的自然課程,自然課程裏麵涵蓋了地理、生物、植物、人體、氣象、甚至初級物理化學介紹等等可以說是涉及麵非常廣泛的課程,因此可以容納兩百六十多人的階梯大教室座位是座無虛席,這已經是教育中心最大的教室,但依舊不能滿足曰漸增多的中、高級教育學生的數量。
因為缺乏甚至是沒有相應的課本,鄧時鋒也隻能根據手頭上僅有的部分資料一邊授課一邊整理內容,然後根據學生們的反應情況逐步編寫出新的教材,並最終印成書本成稿。但是今天,大家依舊還是像往常一樣拎著自己的筆記本坐在教室裏,一邊聽一邊記……
和其它沒能進入教室裏的學生一樣,曾若亦站在門口邊上聆聽通過擴音設備傳出來的各種新鮮有趣的東西,原本曾若亦認為這裏上課會和外麵的私塾一樣搖頭晃腦不斷苦讀苦背,但是在這裏,她聽到更多的,是鄧時鋒幽默風趣而又生動的講解和學生們傳出來的陣陣笑聲……
隻是和其它學生不同,鄧時鋒所講述的大部分內容中,由於沒有經過初級教育的基礎部分做墊底,曾若亦隻能聽懂一小部分,但就這一小部分就已經讓曾若亦感到很多都是屬於顛覆姓的東西……例如身邊無時無刻不存在的各種微生物細菌,地球重力,為什麽保溫壺是雙層玻璃才能保溫,如何利用空氣來進行隔熱和散熱等等……甚至是關於地理方麵鄧時鋒都能清晰的在黑板上劃出中國大概的版圖和東南亞一帶的主要島嶼……和外麵那些出口酸文詩作的才子們相比,他沒有那種出口成章順口成詩的才情,可這樣近乎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博學的見識再次讓曾若亦感覺自己所讀的那些詩文像個垃圾一樣的無用……
由於自然課涵蓋知識較為寬廣,再加上教材還未徹底編寫定稿,在講解完前麵的備稿之後,鄧時鋒接下來的時間更多的是來解答學生們的各種問題。這些問題有剛剛對新教授內容的不解,也有對此前教材中內容的延伸思考,不過在最後,鄧時鋒按照慣例,在最後一段時間裏,取出了幾封信念給了大家聽。
這幾封信是幾位老師在各地實際教學中所出現的一些集中問題的求助信,對於這些在實際工作中所產生的教學問題鄧時鋒都是很重視的,不過他不可能一一回信去解答,同時為了避免其它的學生也遇到類似的問題,因此他會把這些問題集中在這種大課上,通過授課解答的形式,在教授其它學生這些新內容的同時,也會由專門負責記錄的學生分別將鄧時鋒新的補充解釋內容給郵寄回提問者。
而今天鄧時鋒解答的最後一封信裏的內容,信中的內容並不是對學術上的東西進行詢問,但它所提及的東西卻是引起了所有人的高度關注。
信件來自在古田教書的幾位老師,他們在當地開設的學校教書過程中,當地百姓對新**oss開設學堂普及免費教育還是很歡迎的,但問題是出自在當地的幾位老學究身上,這些老者其實是就是當地原本少有的秀才,還有就是以前在永寧州謀事的遺留下來的一些非要職文人,稱他們為老學究隻是從年齡上對他們的尊重罷了。這些人前兩年山村剛占領時是惶惶不可終曰,生怕這些亂民會找他們的麻煩,但鄧時鋒並沒有找這些人的麻煩,在小心翼翼的蟄伏一段時間後,他們發現這些花皮並沒有想象中的那樣蠻橫,便該幹啥幹啥去了……
這幾位老學究在失去原本府衙的職務後有人開始私塾傳課,一開始也有一些家庭還能送自己的孩子去求學,但是隨著山村的免費教育進入之後,山村的學校上課內容既輕鬆好玩又簡單,還不要錢糧而且還包兩餐飯……這種義務普及教育的出現當即把私塾的學生全部給搶走,有免費書讀誰還去要交學費的地方啊!!對於這種搶飯碗的行為,這些人是有心咒罵但卻無力斥責……
不過當他們發現,學校的教學內容不僅已經摒除了四書五經這些傳統的酸文,而且在文字上還大量的采用了草書中的簡化字就已經讓這些從小接受他們所謂正統教育的老學究們難以忍受;更讓他們抓狂的,是他們發現學校裏教授的自然課程中有很多內容不僅他們不能理解,更是屬於離經叛道的範疇類,這一來這些老學究們為了所謂文化的正統,開始了對學校的大肆攻擊……
當然以他們那點手無縛雞之力的老身板是不可能使用啥暴力手段的,而且他們敢用當地民衛可以輕易收拾他們,因此他們采取的手段無外乎是上門撒潑攔著學生不讓進學校這種手段,但這種手段能有用嗎?且不說學校附近嚴禁喧嘩,光是攔著學生不給讀書那就意味著學生每天無法享受兩餐免費的夥食,那些學生的家長就第一個不爽這些鳥人了,如果不是不好動手,早就有人想抽人了!
見這招撒潑手段沒用,幾位老學究們又想了另一個辦法,那就是向所有學生家長和其它人敘說學校裏教授的東西都是離經叛道的東西,屬於妖言惑眾的神巫之說,不過這種辦法也不算太有用,因為基礎的識字教育和數學教育其實普通百姓都想學,要不然上街隻能看幌子識認店鋪,買個東西不懂算術而被坑了找誰要?!
見前麵的兩招都沒能起到效果和作用,幾位老學究們終於學精了,在經過深思熟慮和對山村普及教育的內容進行研究之後,他們打出了正統教育的旗號,宣稱隻有經過私塾的正統教育才能學到修身齊家治國安邦之道,而花皮的學校所教授的,是屬於奇巧**技之術,他們最終的目的是教授孩子習學這些東西之後進入到各個工坊中幹活、做苦力!而隻有到私塾裏去讀正統之書,才能稱之為讀書,才能真正出人頭地,就像那句話說的: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
不得不說,幾個老學究這一招總算是捅到了正點上,普通民眾對於讀書人的最大看法一是有學問,第二就是能考取功名並最終為官正裏出人頭地,而如果學習山村學校裏的東西不能考取功名……那學下去又有何用呢?因此很多人在學完基礎課程之後便不打算再送自己的孩子到學校就學,這段時間,學校學生的出課率明顯的出現了下降的趨勢……
聽完鄧時鋒將信件中的內容給念完,整個教室是一片死靜,雖然大家心中對山村有著極大的好感,可以說是已經基本是屬於擁戴的情緒狀態聽不得出現反對山村的壞話和阻撓,但那幾個老學究這次打出的學習何用的這手牌的確是一手好牌,讓這些學生既有心反駁又不知道該從哪裏開始,隻能憋在心裏堵得慌……
而在外麵的曾若亦也被這個問題所吸引,因為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她接受的是老學究那樣的傳統教育,在站位上應該屬於捍衛所謂正統教育;但在山村的這幾天,她所看到、感受到和體悟到的東西卻讓她開始在心中對這些所謂的正統教育出現了不應該有的懷疑,從內心裏,她有了糾結和矛盾的地方,她不禁往前靠了靠,想聽的更清楚一點,想看鄧時鋒是如何回答這個很關鍵的問題……
“都聽到了吧……其實這個問題,並不屬於咱們教學上的實質內容,但是卻是屬於教育根本的問題――學為何用?”
“這個問題之所以在外麵出現,卻沒在山村內出現,這是因為我們山裏一開始就是屬於文化上的空白區,在這裏除了我們之外沒有這些老學究們,就像是一張白紙我們想怎麽弄就怎麽弄;但是,隨著我們今後治下領地的逐漸擴張,勢必會開始進入到這些傳統文化教學的固有領地,我們這種新學和他們所維護的這種傳統舊學就勢必要發生衝突和碰撞……這個我不奇怪,如果沒有碰撞的話,那早就天下太平了……”
“不過這幾位老秀才老學究還算是笨的了,前前後後折騰這麽久才算是找到了問題的關鍵,如果我們在柳州城裏開設這樣的學校,我相信用不了一個月,柳州城裏的那些遺官進士文人墨客就能打出這張學為何用的好牌……”
鄧時鋒麵帶微笑,不知道是誇讚還是嘲諷的輕鬆話語讓底下的學生們揪緊的心頭略微放鬆,底下的學生都對自己的老師有一定的了解,當看到他帶著這種輕鬆的微笑時就知道沒有什麽事能難得了他……(未完待續。)
手機用戶可訪問wap..tw觀看小說,跟官網同步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