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義貞沒想到王旁會這麽說,忙起身拜謝:“如此甚好,王爺能如此在下真是感激不盡,可是,王爺你為什麽這麽做呢。”


    王旁當然是希望大理將精力都放在自治上,他笑著答道“問的好,我這麽做自然有我的道理,想你楊兄回大理若是和高兄攜手治國,發展經濟,自然對邕州是有利的,楊兄也知道,我來邕州所做的一些事,這個就不用我再多說了吧。”


    “當然知道,鎮南王到邕州,建銀行,碼頭,榷場,發展商貿,如不是這樣這些地方官員知道我是大理來貿易的,怎麽會如此行方便之門呢。”


    王旁笑著點點頭:“楊兄,你是聰明人。”這楊義貞和高智升兩個人截然不同,高智升是看似文弱,卻有骨子倔勁;而楊義貞看著粗狂,確是外粗內細心思很縝密的一個人,跟高智升說話,王旁不用多動腦筋,而和楊義貞說話,王旁不用多說,


    聽到王旁的讚譽,楊義貞自信的說道“若是我有機會,怎麽會比高智升差,鎮南王現在想辦的事,我也猜到幾分,大宋太子出使大理是其次,主要還是為了看看你的邕州,莫非王爺你真的希望將來借大理之助……”


    聽著楊義貞的推測,王旁哈哈笑了起來,看來自己如果不提要求,楊義貞恐怕腦子轉得太快,以為自己將來要借大理反宋,看著王旁大笑,楊義貞說道:“隻要我楊義貞能東山再起,一定相助賢弟你。”這家夥野心也夠大的,


    “楊兄你誤會了,我此次去大理主要是為了通商之事,還有就是我打算在邕州建立公共交通係統,現在隻能借助馬車。”


    “什麽是公共交通係統。”楊義貞茫然的問道,


    “就是固定時間,固定路線運送邕州各州城府縣的人到各地榷場,方便百姓的事。”


    “哦~我真是佩服王爺能處處為百姓著想,現在我明白了,不就是馬嗎,我士兵卸甲,騎兵卸馬,這馬出了再出些腳力,剩下都給你邕州。”


    王旁一拍桌子“痛快,有多少。”


    “騎兵一千,馬我留三百,怎麽樣,七百馬換我幾千弟兄平安回家,幹的過。”楊義貞用手比這三七,眼睛盯著王旁,


    “好,一言為定。”王旁舉起酒杯,


    楊義貞是越來越覺得,王旁這個人坦誠,想法不同常人,他心裏也很清楚,到現在王旁至少能有兩次抓住自己的機會,可王旁沒想通過抓住楊義貞來跟大理去談什麽條件,這也無意中讓楊義貞十分欽佩,一次是有人質在手,楊義貞不怕,而這第二次純粹是因為聖德帝駕崩了,自己和這幫兄弟都不知道要保誰,他也想回大理但關隘難過,抱著自投羅網的心裏來找王旁的,卻沒想到王旁真的幫了他的大忙,他還在乎什麽馬嗎,


    不過他又怎麽能知道,對於大理的事,王旁頭腦中的概念並非外邦,隻是一個州縣而已,這種理解是與生俱來的,不管王旁將來會不會反宋,他的霸心與能力在某些方麵越來越顯現,而這種霸心絕非血淋淋的戰爭,而是他想要去做的同化,


    不說楊義貞回去如何說服自己的手下,如何安排大家準備分批回大理;當王旁告知高智升楊義貞要同行,並且是準備被招安的時候,高智升仍是將信將疑,當然他心裏還是希望徹底剿滅了楊義貞,不過王旁幾句話便能打消他的想法:“既然你知道趙頊就是太子,不如你問問趙頊,君王最忌大臣做什麽。”


    這些高智升不問也知道,恃權驕縱,功高蓋主,獨攬大權,而眼下段思廉也擔心的是高智升有此心,


    “那你說怎麽辦,難道讓我就這麽將楊義貞帶回去嗎。”高智升憤憤的說道,


    王旁根本不在乎他是否憤憤:“第一,楊義貞是你招安的你對朝廷有功,而且可以打消皇上顧慮;第二,關外的那麽多大理士兵,難道不是你大理人,非要全部剿滅嗎,上天有好生之德,更何況你大理當今皇上信佛;第三,你可答應過,如果我預言對了,你就要聽我的。”


    “再怎麽說我高智升也是大理國相,君子一言即出駟馬難追;隻不過,這麽輕易讓他回去,我不甘心啊。”


    王旁拍了拍高智升的肩頭:“高兄,你怎麽了,當初你們是各為其主,向己不為偏嗎,再說,你忘了,楊義貞也能幫你。”


    “他一個叛賊能幫我什麽,。”高智升不屑的說道,


    “你們大理事我是不便參與,不過你別忘了,還有兩人呢,這兩個人對楊義貞來說實在沒什麽用……”王旁點到即止,他心裏清楚,以自己現在的身份地位,以及手下這些幹將,如果想要誰的命想做什麽,那很容易,隻不過大理的人,大理的事還得讓他們自己解決,


    “對啊。”高智升臉上有了笑容,王旁說的兩個人便是賈慶和玄青,這兩個人對楊義貞來說還真是沒什麽用,起碼人品上楊義貞就看不慣,大理朝中自己同僚也不缺這樣兩個人,對於高智升來說,讓楊義貞出麵解決這兩個人更是再好不過了,


    楊義貞果然很給王旁提氣,拎著玄青和賈慶的兩個人頭來見,口稱如果皇上怪罪,他願一人承擔,當然玄青賈慶勾結吐蕃,私通叛匪肯定是楊義貞有證據才敢這麽做,高智升是徹底的無話可說了,不但不能再追究楊義貞,而且還要按照聖意對他相敬,


    王旁命瓦壯和韓德容,清點馬匹,帶部分士兵負責將馬分批送一部分回邕州,並且寫信給知府著手組織人力,盡快打造馬車公共交通的路線,盡快完成公共道路交通的建設,承諾的話又辦到了一件,王旁對未來邕州的建設越來越有信心,


    隊伍再次啟程,又過了幾日一行人終於來到下關,下關位於蒼山和哀牢山之間長的山穀之出口,是大理的天然屏障,天氣已經進入九十月份,入口處兩山狹窄,中間成槽形,吹進去的風會產生上竄下跌,有時還會回旋,進了下關,就看見了迎接高智升的隊伍,即有官員也當然有在此等候高智升侍衛隊伍,應大容暫時代替折克雋成了帶隊的主帥,後麵的行程就由高智升來安排,待眾人在管驛住下安頓好,高智升馬上派人提前到羊苴咩的都城去報信,


    進了下關楊義貞稍稍鬆了口氣,看在王旁的作用下,高智升對自己並無太大的敵意,心裏更加感激王旁,而趙頊則是十分興奮,這是他第一次出使外邦,住進館驛沐浴更衣之後,便興衝衝的來找王旁,一進門便見王旁,高智升與楊義貞正無比和諧的坐在一起喝茶聊天,


    “王兄,你們在聊什麽。”一進門趙頊就興衝衝的問道,


    高智升麵帶笑容,終於回到大理帶著又賈慶玄青的人頭,有王旁相助終於可以重新得到大理皇上的信任,現在他的心情當然好了很多:“我們在聊風花雪月。”


    “哈哈哈”趙頊也坐了下來:“幾個大男人聊什麽風花雪月啊。”


    高智升和楊義貞不約而同相視一笑,同時又看了看王旁,剛剛他們正是在說這些,不得不服的是王旁無所不知,


    王旁笑著說道:“太子有所不知這風花雪月正是說的大理美景,大理上關是一片開闊的草原,鮮花鋪地,姹紫嫣紅,人稱‘上關花’;下關則是一個山口,清風徐來,舒爽愜意,人稱‘下關風’;雄偉壯麗的蒼山橫亙大理境內,山頂白雪皚皚,銀妝素裹,人稱“蒼山雪”;洱海風光秀美,每到月夜,水色如天,月光似水,人稱‘洱海月’。”


    趙頊聽的興趣盎然:“那我倒是要好好看看,剛才確實感覺大理的風可是不同,迎風的時候帽子不朝後麵掉,而是朝前麵掉。”他的話說的眾人都笑了起來,


    幾個人正在說笑,張平從外麵走了進來:“啟稟王爺,這裏收到一封府上的快信,請王爺過目。”


    王旁站起身來,接過信看了看:“果然不出所料。”


    趙頊朝王旁問道:“王兄,又是什麽事應了你的天機妙算。”


    見王旁不回答,楊義貞站起身來:“高國相,估計王爺收到信和他府上有關,咱們先回避一下,我也很久沒回故地,不如咱們出去走走。”高智升回答著好,二人辭別王旁並肩走了出去,


    趙頊看著兩個人背影說道:“王兄,你這是使了什麽妖法,竟然讓這兩個人敵為友了。”


    “他們也是各有所需,不說他們了,仲針你看看這封信。”王旁說著將信遞到趙頊手上,


    趙頊接過信,一看嚇了一跳:“啊,王兄,你真的斷出來會有人行刺,幸好你放出風去,邕州眾人皆知太子生病,所以刺客知道真太子在王府,這迷惑人的辦法也就是你想的出,隻不過……”他看了看王旁,後半句的聲音卻是極小,“隻不過,不知道秦敏學傷勢如何了。”


    手機用戶可訪問wap..tw觀看小說,跟官網同步更新.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爭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金坐佳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金坐佳並收藏爭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