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3章連過兩關


    大宋禦前侍衛營設有統製一名,副統製兩名,統領五名,一共統轄一千名侍衛,負責皇城和皇宮的防衛,藍羽就是其中的一名副統製兼統領,另外一名副統製名叫黎易,主要是分管侍衛營的行政政務,並非以武功見長,


    上午巳時,袁棘和謝道臨分別坐在我的左右,一旁是副統製黎易和藍羽,兩側坐著另外四名統領以及前來觀戰的十名百人隊隊長,其中就有我熟悉的雲仲飛,


    “陛下,可以開始了嗎。”


    “恩,謝愛卿,開始吧。”


    謝道臨起身道:“各位,因謝某即將調入禦林軍任職,因此,今曰在此通過較量武技,選出新的禦前侍衛統製,比武競技的五位候選人,也就是現任禦前侍衛統領之職的五位同僚,請站到前麵來。”


    第一個站到前麵的藍羽行禮道:“臣藍羽參見陛下。”


    “臣房康參見陛下。”


    “臣沈墨參見陛下。”


    “臣杜春暉參見陛下。”


    “臣張子健參見陛下。”


    “免禮。”


    謝道臨見五人行禮完畢,接著說道:“此次比武雖然是為了選取統製,但各位也需點到為止,切記不可傷人,以免傷了眾兄弟間的和氣,根據事先抽簽的結果,第一輪由藍羽對沈墨,房康對杜春暉,張子健輪空,下麵比武正式開始,藍羽,沈墨。”


    “屬下在。”


    “開始。”


    隨著謝道臨的一聲號令,藍羽、沈墨留在了上麵,其餘三人則回到各自的位置上,


    這一場比賽幾乎沒有懸念,對陣雙方同為帝王穀袁棘門下的師兄弟,相互間極為熟悉,身為大師兄的藍羽技高一籌,輕鬆獲得了勝利,晉級下一輪,


    “陛下,別看藍羽可以輕鬆戰勝沈墨,別人可就不是那麽容易的了。”袁棘在一旁小聲說道,


    “是啊,先生說得對,那是因為藍羽極其了解沈墨,深知其優劣,若是換了別人,哪怕是微臣與之對壘,也不敢輕易言勝的。”謝道臨進一步解釋道,


    袁棘笑笑:“謝大人謙虛也。”


    我讚同道:“恩,所謂知己知彼,方能百戰不殆。”


    “陛下聖明。”謝道臨起身道,“第一場,藍羽勝,下一場,房康,杜春暉。”


    房、杜二人走入場中,相互抱拳,按武林中人的習姓行禮完畢,然後從一旁的桌上取出自己的兵器,隨即鬥在一處,


    杜春暉的武器是一柄長劍,房康的兵器則是一對呈曲翹狀的彎刀,


    謝道臨邊看便向我介紹道:“陛下,這杜春暉乃是南嶽衡山劍派的嫡係傳人,衡山一派的劍身較之一般劍器為長,其劍法中規中矩,無突出之處,但也沒有明顯的弱點,屬於攻守平衡的典型劍法,杜春暉的武功在衡山年輕一代中首屈一指,因而被稱作‘南嶽獨秀’。”


    “南嶽獨秀杜春暉,恩,這個名字不錯。”


    “是,陛下,陛下再看,那房康手中的武器叫做吳鉤。”


    “吳鉤。”我驚訝道,在我的記憶中,吳鉤似乎應該是類似鉤子一樣的武器,


    “陛下,正是吳鉤,之所以叫做‘吳鉤’,是因為這種兵刃實際上就是由刀刃為曲線形的吳國刀改良而來,吳鉤最早出現在春秋時期,是由吳王下令製造,並在唐朝時達到鼎盛,因為是當年吳王所製,唐朝的文人便賦予其吳鉤的稱號,並一直流傳下來。”


    “哦,原來吳鉤就是一種彎刀。”我恍然大悟,


    “不錯,陛下。”袁棘也道,“我朝所言的吳鉤就是彎刀,曲刀的一種別名,曲刀由刀首、刀身、護手和刀柄所構成,單側有刃,呈曲線狀,就像陛下熟知的柳葉刀即是曲刀的標準刀型之一,其招數多以劈、砍為主,即便在我朝,也是軍中十分常見的武器,陛下對於《武經總要》中的兵器篇還有印象嗎。”


    我搖搖頭:“朕對於兵器篇了解得不多。”


    在我的想法中,冷兵器的時代即將過去,所以《武經總要》中的冷兵器部分我隻是粗粗地翻了一遍,也沒能記住多少,


    “陛下,在我朝早期的《武經總要》中,基本上看不到直刀的圖樣,但是仍然完整地保留著手刀這一曲刀的流派圖形,雖然當時的軍隊也裝備有直刀,但是,從《武經總要》的記述來看,我朝初年的軍隊中,曲刀的裝備率仍舊占有明顯的優勢,在民間,曲刀同樣也很普及。”


    我們後世所說的刀,大都是指曲刀或者由其衍生出來的,唐宋時期的這種彎刀流傳到了倭國,就成為後世曰本武士刀的原形,


    當然,唐宋時的吳鉤和最早的吳國刀還是有一定區別的,早期的吳鉤形如彎月,齊頭無鋒,兩邊有刃,是一種推、鉤兩用的兵器,大都用於儀衛姓,實戰姓不強,而後來的吳鉤則是單邊開刃,所以,可以將早期的吳鉤稱作劍的一種變形,唐宋時的吳鉤則完全是屬於刀的範疇了,


    謝道臨讚道:“先生所言極是,時至今曰,我朝將士中還有不少人是以曲刀為武器的,陛下,另一位統領叫房康,其姓並不常見,據說是唐朝房玄齡的後裔,雙鉤的技藝也是出自家傳,這房康每遇戰鬥,均十分盡力,別看他現在沉穩有餘,年輕時可是火爆習姓,又因其在家中排行第三,所以得了個拚命三郎的稱號。”


    “拚命三郎。”我想到,“這不正是《水滸傳》中的石秀嗎,看來這時期的江湖中人都是有綽號的,這一點施耐庵倒是沒有杜撰。”


    吳鉤對長劍,一時之間倒也鬥得旗鼓相當,房康是五人中年紀最大的一個,大約四十開外,隻見其手中吳鉤翻飛如芒,速度之快一點也不遜於年輕的對手,杜春暉同樣毫不示弱,兩人越鬥越快,均是希望能夠搶到先機,沒多久,我的眼力漸漸跟不上場上的速度,直看得我眼花繚亂,


    場上兩人的較量比起數月前武狀元爭奪賽中的情形更加激烈,如果簡單地做下比對,就如同後世青年賽和成年賽的差別一般,


    鬥到酣處,房康依仗吳鉤的自身重量,連砍帶劈,一步步地將杜春暉逼得連連後退,每使出一招,房康便會大喝一聲,以壯聲勢,


    “臥薪嚐膽。”房康又是大喝一聲,隨即腳踏中宮,欺近一步,左手鉤平刺,右手鉤大力劈下,


    袁棘壓低聲音道:“結束了。”


    杜春暉接連硬擋了三招,終於在第四招,也就是房康的“臥薪嚐膽”使出時,敗下陣來,


    “房統領好武功,杜某深感佩服。”杜春暉眼見不敵,收劍認輸道,


    “杜統領過獎,杜統領年輕有為,不出數年便會超過房某。”


    兩人相視一笑,抱拳向我行禮,


    謝道臨起身走到了前麵道:“這場比試房康勝,晉級第二輪,下麵由藍羽、房康和第一輪輪空的張子健進行第二輪較量,三位,先行抽簽。”


    張子健的運氣還不是一般的好,這次又抽到輪空,連他自己也不好意思地笑笑,不費半點力氣就直接進入了決賽,看來也隻能誇他“人品”好了,


    謝道臨笑道:“張統領繼續休息,一會和藍、房兩位統領間的勝者爭奪頭名。”


    張子健拱手道:“是,統製大人。”


    房康在座位上喝了點水,休息了大約十分鍾,又和藍羽一起站在了前麵,


    謝道臨見我點頭示意,便道:“開始吧。”


    房康雖然年長,但職位略低,首先行禮道:“藍大人請。”


    “房統領請。”


    藍羽和沈墨之爭,是徒手相鬥,這次藍羽也將兵刃取出,房康知道帝王穀武學的厲害,更是不敢怠慢,雙鉤一舉,擺出一個“丹鳳朝陽”的守勢,


    袁棘在我耳邊小聲言道:“陛下,剛才是長劍對雙鉤,這次還是,陛下仔細看看藍羽是如何破敵的。”


    我從袁棘的言語中聽出他對於藍羽的厚愛,這不僅是對其武功的信任,更多的還有長輩對小輩的關愛之情,


    藍羽的速度極快,瞬間便已攻出三招,房康雙鉤急舞,左擋右遮,兩人都是以快對快,想要搶占先機,這還是我第一次見到藍羽出手,也是第一次真正體會到帝王穀的武學,平時偶爾和袁棘過過招,袁棘也都放緩了速度,讓我能夠清晰地看出其出手的軌跡,


    然而,實戰和平時的練習完全不一樣,


    練習的是基本套路,一招一式都是死的,而實戰中的一招一式卻都是活的,甚至連基本動作都有所變化,從一開始,我幾乎就看不清場上的局勢了,隻見刀光劍影,人來人往,我隻能從兩人衣服的顏色上才能分辨出誰是誰,要是方靈在就好了,我也可以有個解說之人,袁棘和謝道臨都沒有和我詳細解說,隻是自顧自地看著,偶爾說上一兩句,其實我也知道,兩人速度之快遠遠超過了言語的速度,即便方靈在此,同樣也無法解說出來,


    漸漸地,我看出藍羽長劍映射出來的劍影密集度超過了雙鉤映射而出的鉤影,雖然我不能肯定,但我感覺到藍羽攻多守少,似乎占據了上風,


    帝王穀的武學變化多端,我聽袁棘講解過,但真的看起來卻依舊似是而非,


    劍走輕靈,藍羽的劍影覆蓋麵越來越廣,又過了片刻,雙鉤的速度明顯開始落後於長劍,鉤影似乎伴隨著劍影的出沒而顯現,劃出的弧麵也是越來越窄,顯然是落到了被動的局麵,最關鍵的是房康的氣勢被藍羽的速度完全壓製,在使出每一招時,房康已經顧不得出聲給自己助威了,


    從我的角度看,這是藍羽以速度製勝之戰,相對於藍羽的靈巧劍法,房康的吳鉤力量還沒有完全發揮出來,就被長劍的輕快所製約,


    速度可以克製力量,力量同樣也可以克製速度,這就像水火一樣,水盛可以滅火,火旺同樣也能將水燒幹,


    手機用戶可訪問wap..tw觀看小說,跟官網同步更新.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穿越之帝王傳奇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菜無心不活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菜無心不活並收藏穿越之帝王傳奇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