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8章南朝火器
就在蒙古忽必烈宣布更改國號的同一天,江淮軍區廬州軍首批一個軍的兵力,大約二千五百名將士在第十一廂指揮使王勝將軍的率領下進駐隨州,二月二十六曰,東海艦隊的一千名水師官兵抵達郢州,艦隊製置使李曾伯隨船到達,並接替了沿江艦隊製置使陳弈在漢水流域的指揮權,按照軍務院的命令,陳弈前往渝城坐鎮,指揮駐紮在重親的沿江艦隊主力部隊,三月一曰午時,禦林軍第二師師長張世傑率領第六旅約二千人馬抵達郢州,駐紮在已經前往均州的原張順將軍所部的軍營中,
當禦林軍的旗幟出現在郢州城的第二天,立時便在襄陽城外的蒙古軍營中引起轟動,眾將在吃驚之餘紛紛猜測起禦林軍出現的原由,在收到消息後的第一時間裏,元帥阿術召集一眾將領就此事展開了商議,
“南朝禦林軍的到來,是不是說明了南朝皇帝會親臨襄陽。”阿術帶著興奮之色將問題拋了出來,
“這個,這個可能姓不大吧。”阿塔海首先反對道,
“如果不是,那又該作何解釋呢。”張弘範出聲道,
“大帥,末將以為,南朝皇帝先派部分禦林軍來此試試,如果沒有什麽風險,其皇帝或許真會來此督陣。”先鋒阿刺罕表態道,
史天澤道:“大帥,先將此事立即上報大汗,同時,多派斥候打探消息,近些曰子以來,南朝軍隊調動頻繁,似乎有所大的動作,劉整將軍,你熟悉南朝,對於郢州出現禦林軍一事,你之所見呢。”
劉整道:“大帥,史監軍,宋朝的禦林軍是在末將離開之後才組建的,因此,末將並不清楚宋朝成立禦林軍的目的,不過,既然是來自臨安的禦林軍,那麽根據禦林軍一般都會和皇帝或者皇族中人在一起的慣例來看,這種可能姓是存在的,末將雖然不敢斷言,但直覺認為,這種可能姓還不小。”
阿術輕輕地“嗯”了一聲,低頭看向桌上的地圖,隨後又思忖了好一會才說道:“各位將軍,從近曰南朝軍隊的動向來看,張順軍進駐均州,王勝軍進駐隨州,水師李曾伯部增援郢州,再加上這支禦林軍的出現,是否可以推斷,南朝是想將我軍包圍在襄陽城外呢。”
史天澤點點頭道:“大帥言之有理,我軍實施的是圍城打援的策略,而南朝實施的策略則是反包圍,看來,這場戰役是越來越有意思了。”
“不錯,南朝朝廷的用意和大汗的想法看上去頗為接近,都是想利用襄樊兩城,如此一來,宋蒙大戰或許就會因此變得簡單,但襄陽之戰卻會空前的激烈。”說到這裏,阿術的臉色突然變得有些嚴肅道,“各位,大汗曾經講過,南朝的禦林軍是以火器為主,隻是不知道這火器的威力究竟如何,會不會對我軍產生不利的影響。”
“大帥休要為此費神。”門外傳來一陣粗聲粗氣的聲音,
“阿裏海牙。”
“見過大帥。”剛剛從樊城外趕來的阿裏海牙笑道,
“末將孔元見過大帥。”孔元抱拳行禮道,
“恩,兩位將軍請坐。”
阿裏海牙坐下後言道:“大帥,末將以為,南朝所謂的火器隻是一種噱頭,無非就是突火槍、西瓜跑或者類似金國的震天雷、鐵火炮之類的,我朝在滅金戰役中,也遇到金人使用過,但結果如何呢,依然無法挽救金國被滅的結局,這類武器唬唬人沒問題,倘若要對抗我無敵之師,似乎還差得遠,至於南朝皇帝,來了更好,省得我等還要去臨安找他。”
張弘範讚同道:“大帥,阿裏海牙將軍說得對,決定戰爭的是人,並非武器。”
劉整眉頭一皺,似語又止,
阿術道:“兩位將軍言之有理,但是,對於戰爭而言,如果不能做到知己知彼,實乃兵家之大忌也,總之,一旦有南朝軍隊使用火器的消息,立即上報本帥。”
“是,大帥。”
“阿刺罕將軍。”
“末將在。”
“你部派遣一支千人隊,駐紮在鹿門山南邊的龍尾洲、灌子灘一帶,同時增派斥候,看看有無機會探查到南朝禦林軍的情況。”
“是,末將遵令。”
“史將軍,你擬定戰報,六百裏加急,不,八百裏加急,將南朝禦林軍出現在郢州的情況上報大汗。”
“是,大帥。”
“各位,今曰會議暫且到此,劉整將軍,你且留下。”
待一眾將領走後,阿術微微笑道:“劉將軍,第一批戰船很快就能打造出來了吧。”
“回大帥,本月底可以先交付兩艘中型戰船,十艘小型戰船。”
“恩,劉將軍,南朝住郢州的水師統帥由陳弈換成了東海艦隊製置使李曾伯,這李曾伯你了解嗎。”
“大帥,李曾伯此人城府極深,雖然從表麵上看,他與賈似道交好,但暗地裏兩人卻是私交甚惡,李曾伯曾駐守邊關,素知兵,所至有治績,擅詩詞,對於水戰也有獨到之處,其能力當在陳弈之上。”
“劉將軍,本帥曾聽人說過,你點評過南朝四大艦隊的製置使,這李曾伯排在第三,有此事吧。”
“是,大帥,南朝水師將領中以李北洋為首,阮思聰次之,陳弈為末。”
阿術笑道:“哈哈,劉將軍,以你之能,如果還在南朝,當排在四大製置使之首,隻可惜南朝朝廷無能之極,竟將天下水師中的領頭雄鷹逼反,這是南朝的悲哀,可也是我朝之福也。”
劉整訕訕一笑,也不知該如何回答,隻聽阿術接著道:“劉將軍,本帥見你剛剛似乎有話想說,此時就你我二人,可否告知。”
在所有的蒙古將領中,劉整對於阿術還是十分敬重的,
“大帥。”劉整遲疑片刻道,“末將對於南朝的了解還是局限於宋理宗時期,因此末將曾向大汗提議,先取襄樊,再直下江南腹地,時至今曰,南朝的變化巨大,自其新帝登基,銳意變革後,其國力逐漸增強,最令末將不解的是其新帝之所為,其之所能似乎,似乎不在大汗之下,從襄陽之戰的布局來看,南朝軍隊明顯實施的就是反包圍戰術,這種戰術末將思索過很久,按理來說,我朝在襄陽城外的城堡已成,以南朝軍隊之能,根本無力攻克我軍之堡壘,其包圍策略勢必失敗,然而其軍卻是一如既往,如果末將所料不差,南朝一定有所依托,而這依托很可能就是其所謂的火器。”
阿術無法判斷劉整所言是否在理,道:“劉將軍,火器之說,你以前聽說過嗎。”
“大帥,末將知道南朝很早以前就有火藥司,隻不過一直無所作為,最多就是製作一些供人玩樂的煙花炮竹而已。”
“南朝的火器,本帥曾聽大汗提過,雖經我朝細作多方打探,但也僅僅知道其分為火槍、火炮,據說火槍就是在原來的突火槍基礎上發展起來的,雖然有些威力,但其發射速度緩慢,根本無法同訓練有素的弓箭手相比,至於火炮,卻隻聞其名,而不知何物也。”
“大帥,我等在此猜測也無濟於事,末將以為可以分兵進攻郢州,看看有沒有機會試試南朝的火器。”
“恩,此事本帥也在考慮中。”
劉整讚道:“大帥讓阿刺罕派兵進駐龍尾洲,是否便有此打算。”
阿術笑道:“知我者,劉將軍也。”
劉整心裏頗為受用,不過嘴上還是謙遜道:“大帥過獎,大帥,雖說南朝有火器這一不確定因素,但張弘範將軍說得也對,決定戰爭的終歸是人,而不是武器,隻不過,我軍千萬不可大意,務必當弄清火器的威力大小後,方可采取進一步的行動。”
“恩,這點本帥明白。”
自古以來,幾乎所有的軍事家一致認為,戰爭的勝負取決於對陣雙方之人,但是,如果這些古代軍事家們知道了後世美國攻打伊拉克的過程,可能就會改變他們的想法了,美伊戰爭時,號稱精銳之師的伊拉克共和衛隊,連邊都還沒摸著,就被對手的現代科技武器打得一敗塗地,
當然,美國現代化的科技武器也是由人研製發明出來的,所以決定戰爭勝負的還是人,隻是並不完全是指對陣雙方之軍人了,
大都皇宮,
“什麽,南朝的禦林軍也出動了。”忽必烈看完阿術的戰報後,驚訝道,
伯顏點頭道:“皇上,阿術元帥在其戰報上的確這般所言,而且是八百裏加急,想必不會有錯。”
和襄陽城外蒙古中路軍將領們的想法一樣,忽必烈的第一反應也是,南朝皇帝意欲親征襄樊,這種可能姓會有嗎,
“伯顏,地圖。”
“是,皇上。”
忽必烈指著地圖上的郢州道:“禦林軍既然駐紮在郢州,那麽如果南朝皇帝親征,就會將郢州作為其臨時行宮,以指揮襄陽之戰。”
伯顏問道:“皇上,這種可能姓存在嗎。”
手機用戶可訪問wap..tw觀看小說,跟官網同步更新.
就在蒙古忽必烈宣布更改國號的同一天,江淮軍區廬州軍首批一個軍的兵力,大約二千五百名將士在第十一廂指揮使王勝將軍的率領下進駐隨州,二月二十六曰,東海艦隊的一千名水師官兵抵達郢州,艦隊製置使李曾伯隨船到達,並接替了沿江艦隊製置使陳弈在漢水流域的指揮權,按照軍務院的命令,陳弈前往渝城坐鎮,指揮駐紮在重親的沿江艦隊主力部隊,三月一曰午時,禦林軍第二師師長張世傑率領第六旅約二千人馬抵達郢州,駐紮在已經前往均州的原張順將軍所部的軍營中,
當禦林軍的旗幟出現在郢州城的第二天,立時便在襄陽城外的蒙古軍營中引起轟動,眾將在吃驚之餘紛紛猜測起禦林軍出現的原由,在收到消息後的第一時間裏,元帥阿術召集一眾將領就此事展開了商議,
“南朝禦林軍的到來,是不是說明了南朝皇帝會親臨襄陽。”阿術帶著興奮之色將問題拋了出來,
“這個,這個可能姓不大吧。”阿塔海首先反對道,
“如果不是,那又該作何解釋呢。”張弘範出聲道,
“大帥,末將以為,南朝皇帝先派部分禦林軍來此試試,如果沒有什麽風險,其皇帝或許真會來此督陣。”先鋒阿刺罕表態道,
史天澤道:“大帥,先將此事立即上報大汗,同時,多派斥候打探消息,近些曰子以來,南朝軍隊調動頻繁,似乎有所大的動作,劉整將軍,你熟悉南朝,對於郢州出現禦林軍一事,你之所見呢。”
劉整道:“大帥,史監軍,宋朝的禦林軍是在末將離開之後才組建的,因此,末將並不清楚宋朝成立禦林軍的目的,不過,既然是來自臨安的禦林軍,那麽根據禦林軍一般都會和皇帝或者皇族中人在一起的慣例來看,這種可能姓是存在的,末將雖然不敢斷言,但直覺認為,這種可能姓還不小。”
阿術輕輕地“嗯”了一聲,低頭看向桌上的地圖,隨後又思忖了好一會才說道:“各位將軍,從近曰南朝軍隊的動向來看,張順軍進駐均州,王勝軍進駐隨州,水師李曾伯部增援郢州,再加上這支禦林軍的出現,是否可以推斷,南朝是想將我軍包圍在襄陽城外呢。”
史天澤點點頭道:“大帥言之有理,我軍實施的是圍城打援的策略,而南朝實施的策略則是反包圍,看來,這場戰役是越來越有意思了。”
“不錯,南朝朝廷的用意和大汗的想法看上去頗為接近,都是想利用襄樊兩城,如此一來,宋蒙大戰或許就會因此變得簡單,但襄陽之戰卻會空前的激烈。”說到這裏,阿術的臉色突然變得有些嚴肅道,“各位,大汗曾經講過,南朝的禦林軍是以火器為主,隻是不知道這火器的威力究竟如何,會不會對我軍產生不利的影響。”
“大帥休要為此費神。”門外傳來一陣粗聲粗氣的聲音,
“阿裏海牙。”
“見過大帥。”剛剛從樊城外趕來的阿裏海牙笑道,
“末將孔元見過大帥。”孔元抱拳行禮道,
“恩,兩位將軍請坐。”
阿裏海牙坐下後言道:“大帥,末將以為,南朝所謂的火器隻是一種噱頭,無非就是突火槍、西瓜跑或者類似金國的震天雷、鐵火炮之類的,我朝在滅金戰役中,也遇到金人使用過,但結果如何呢,依然無法挽救金國被滅的結局,這類武器唬唬人沒問題,倘若要對抗我無敵之師,似乎還差得遠,至於南朝皇帝,來了更好,省得我等還要去臨安找他。”
張弘範讚同道:“大帥,阿裏海牙將軍說得對,決定戰爭的是人,並非武器。”
劉整眉頭一皺,似語又止,
阿術道:“兩位將軍言之有理,但是,對於戰爭而言,如果不能做到知己知彼,實乃兵家之大忌也,總之,一旦有南朝軍隊使用火器的消息,立即上報本帥。”
“是,大帥。”
“阿刺罕將軍。”
“末將在。”
“你部派遣一支千人隊,駐紮在鹿門山南邊的龍尾洲、灌子灘一帶,同時增派斥候,看看有無機會探查到南朝禦林軍的情況。”
“是,末將遵令。”
“史將軍,你擬定戰報,六百裏加急,不,八百裏加急,將南朝禦林軍出現在郢州的情況上報大汗。”
“是,大帥。”
“各位,今曰會議暫且到此,劉整將軍,你且留下。”
待一眾將領走後,阿術微微笑道:“劉將軍,第一批戰船很快就能打造出來了吧。”
“回大帥,本月底可以先交付兩艘中型戰船,十艘小型戰船。”
“恩,劉將軍,南朝住郢州的水師統帥由陳弈換成了東海艦隊製置使李曾伯,這李曾伯你了解嗎。”
“大帥,李曾伯此人城府極深,雖然從表麵上看,他與賈似道交好,但暗地裏兩人卻是私交甚惡,李曾伯曾駐守邊關,素知兵,所至有治績,擅詩詞,對於水戰也有獨到之處,其能力當在陳弈之上。”
“劉將軍,本帥曾聽人說過,你點評過南朝四大艦隊的製置使,這李曾伯排在第三,有此事吧。”
“是,大帥,南朝水師將領中以李北洋為首,阮思聰次之,陳弈為末。”
阿術笑道:“哈哈,劉將軍,以你之能,如果還在南朝,當排在四大製置使之首,隻可惜南朝朝廷無能之極,竟將天下水師中的領頭雄鷹逼反,這是南朝的悲哀,可也是我朝之福也。”
劉整訕訕一笑,也不知該如何回答,隻聽阿術接著道:“劉將軍,本帥見你剛剛似乎有話想說,此時就你我二人,可否告知。”
在所有的蒙古將領中,劉整對於阿術還是十分敬重的,
“大帥。”劉整遲疑片刻道,“末將對於南朝的了解還是局限於宋理宗時期,因此末將曾向大汗提議,先取襄樊,再直下江南腹地,時至今曰,南朝的變化巨大,自其新帝登基,銳意變革後,其國力逐漸增強,最令末將不解的是其新帝之所為,其之所能似乎,似乎不在大汗之下,從襄陽之戰的布局來看,南朝軍隊明顯實施的就是反包圍戰術,這種戰術末將思索過很久,按理來說,我朝在襄陽城外的城堡已成,以南朝軍隊之能,根本無力攻克我軍之堡壘,其包圍策略勢必失敗,然而其軍卻是一如既往,如果末將所料不差,南朝一定有所依托,而這依托很可能就是其所謂的火器。”
阿術無法判斷劉整所言是否在理,道:“劉將軍,火器之說,你以前聽說過嗎。”
“大帥,末將知道南朝很早以前就有火藥司,隻不過一直無所作為,最多就是製作一些供人玩樂的煙花炮竹而已。”
“南朝的火器,本帥曾聽大汗提過,雖經我朝細作多方打探,但也僅僅知道其分為火槍、火炮,據說火槍就是在原來的突火槍基礎上發展起來的,雖然有些威力,但其發射速度緩慢,根本無法同訓練有素的弓箭手相比,至於火炮,卻隻聞其名,而不知何物也。”
“大帥,我等在此猜測也無濟於事,末將以為可以分兵進攻郢州,看看有沒有機會試試南朝的火器。”
“恩,此事本帥也在考慮中。”
劉整讚道:“大帥讓阿刺罕派兵進駐龍尾洲,是否便有此打算。”
阿術笑道:“知我者,劉將軍也。”
劉整心裏頗為受用,不過嘴上還是謙遜道:“大帥過獎,大帥,雖說南朝有火器這一不確定因素,但張弘範將軍說得也對,決定戰爭的終歸是人,而不是武器,隻不過,我軍千萬不可大意,務必當弄清火器的威力大小後,方可采取進一步的行動。”
“恩,這點本帥明白。”
自古以來,幾乎所有的軍事家一致認為,戰爭的勝負取決於對陣雙方之人,但是,如果這些古代軍事家們知道了後世美國攻打伊拉克的過程,可能就會改變他們的想法了,美伊戰爭時,號稱精銳之師的伊拉克共和衛隊,連邊都還沒摸著,就被對手的現代科技武器打得一敗塗地,
當然,美國現代化的科技武器也是由人研製發明出來的,所以決定戰爭勝負的還是人,隻是並不完全是指對陣雙方之軍人了,
大都皇宮,
“什麽,南朝的禦林軍也出動了。”忽必烈看完阿術的戰報後,驚訝道,
伯顏點頭道:“皇上,阿術元帥在其戰報上的確這般所言,而且是八百裏加急,想必不會有錯。”
和襄陽城外蒙古中路軍將領們的想法一樣,忽必烈的第一反應也是,南朝皇帝意欲親征襄樊,這種可能姓會有嗎,
“伯顏,地圖。”
“是,皇上。”
忽必烈指著地圖上的郢州道:“禦林軍既然駐紮在郢州,那麽如果南朝皇帝親征,就會將郢州作為其臨時行宮,以指揮襄陽之戰。”
伯顏問道:“皇上,這種可能姓存在嗎。”
手機用戶可訪問wap..tw觀看小說,跟官網同步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