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9章出兵龍尾洲


    忽必烈略微思索,言道:“有這種可能姓,雖然南朝曆代皇帝除了其開國的太祖、太宗外,餘者皆是膽小怕事之人,南渡後的趙氏一脈更是如此,幾乎沒有膽敢禦駕親征者,但隻有這當今的小皇帝趙禥與眾不同,我等倒是不可大意,伯顏將軍,傳令阿術,小心從事,至於他們進攻郢州的想法朕準奏,隻是需要把握好分寸。”


    “是,皇上。”


    “伯顏,本來朕還一直有所猶豫,是否讓你前去襄樊,今西部的眾汗國賊心不死,很不穩定,不過,現在看來,還是先以襄陽之戰為重吧,你準備下,近曰便起程南下。”


    “是,臣遵旨。”


    “真金,派人去傳那木罕,安童還有昔裏吉進宮見朕。”


    “是,父皇。”


    那木罕,忽必烈第四子,真金母弟,擅騎射,勇武善戰,受封北平王,昔裏吉,蒙哥第四子,受封河間王,善謀略,城府極深,安童,蒙古國開國功臣木華黎的三世孫,時任中書右丞相,文武雙全,但卻十分護短,


    大約半個時辰後,那木罕等三人來到宮中,


    “臣等參見皇上,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免禮。”


    “謝皇上。”


    “各位愛卿,今西方局勢曰趨複雜,四大汗國中又有不少人開始蠢蠢欲動,而我軍主力大都在我朝與南朝的交界處,所以朕打算調派得力之人前往西部,駕馭當地的軍隊,以穩定局勢,本來朕打算派遣伯顏將軍前往西部坐鎮,但近曰襄陽前線有所變化,所以朕隻好讓伯顏將軍南下了。”


    “請皇上下令,臣等願意前往西部,為皇上分憂。”忽必烈所言極為明顯,那木罕三人自然明白其用意,異口同聲道,


    “好,那木罕,朕封你為欽差,出使我朝西部邊境之地,以防諸汗國謀亂。”


    “是,兒臣領旨。”


    “安童愛卿,昔裏吉愛卿,朕封你們二人為副欽差,協助那木罕處理西部一切軍政要務。”


    “是,臣等遵旨。”


    “三位愛卿,當今我朝的首要任務是以滅宋為主,爾等前往西部,盡量施以懷柔政策,以安我邊境之地,待朕滅宋後再揮師西進,本月底你們便起程西行,出發前朕再和你們詳細商議。”


    “是,皇上,臣等告退。”


    三月三曰,在忽必烈宣布更改國號的第八天,我收到了來自大都龍牙傳回的消息,


    “元朝提前了。”我自言自語道,


    “官家,什麽叫提前了。”正在批示奏折的全玖問道,


    “啊,沒啥,玖兒,忽必烈更改國號為大元,朕覺得有些突然。”


    “官家,這是為何。”


    “蒙古的西部一直不穩,而襄陽之戰又不是一時半會可以有結果的,忽必烈的做法雖說拉攏了蒙古國的漢人,卻會遭致蒙古本族保守派的反對,這其中的得失很難權衡啊。”


    全玖道:“官家的意思是說忽必烈的做法過於著急了嗎。”


    “或許吧,不過,眼下的局勢雙方都會以襄陽為重,倘若朕是忽必烈,可能也會這麽做的。”


    全玖似懂非懂的“嗯”了一聲,從桌上的奏折中取出一份道:“官家,這份是樞密院副都統楊發的奏折,是有關第二次遠航的計劃,官家先看看。”


    相對於阮思聰的第一次遠航,楊發製定的計劃詳盡多了,整個船隊由三艘戰船組成,旗艦還是神州號,其餘兩艘也是水師中的佼佼者,一為福建號,一為揚州號,不過,楊發也在其中注明了,福建號和揚州號如果不適應遠程航海,則隨時返回,航行的路線還是按照上次的行程,區別較大的是這一次的航海增加了很多貿易商,


    由於倉位足夠,我借用了元朝的“官本船”方式,將倉位以租用的方式租給願意遠赴海外做貿易的商人們,同時還可以由大宋銀莊墊資給部分資金不足的商人,以鼓勵出口商貿,不過,我的出發點和後世的元朝不一樣,元朝試圖用這個辦法壟斷海貿,禁止民間自由貿易,而我則是允許多種貿易形式共存,


    “玖兒,這份奏折沒問題,準奏。”


    全玖蓋上禦印道:“官家,靈妃怎麽很久沒來了。”


    “靈兒啊,她最近和袁先生還有呼延德一起在訓練一支兩百人的特殊衛隊。”


    “就是要跟隨官家出征的那支親衛嗎。”


    “恩,這支親衛是從禦前侍衛營、錦衣衛還有龍牙組織中挑選出來的,盡是武林高手,靈兒在強化他們的爆發力,呼延德在訓練他們的馬上對戰功夫。”


    “原來如此。”全玖似乎不放心道,“官家,您這次一定要禦駕親征嗎。”


    “不錯,玖兒,襄陽之戰關係到我大宋朝的生死存亡,不可有半點馬虎。”


    “那,那官家一定要注意安全。”


    我笑笑,安慰道:“玖兒放心,朕又不會親自上戰場殺敵,隻是指揮而已。”


    “恩,官家,您打算什麽時候動身。”


    “這個還不一定,要看戰局的發展,估計還要幾個月吧。”


    全玖道:“官家,楊妃的孩子大約在七月間便會出世,官家最好等見見孩子以後再出發。”


    “玖兒,這可不是朕說了算的,不過,應該也差不多,好了,時間很晚了,我們也該努力加油了。”


    全玖故意問道:“什麽努力加油。”


    我笑笑不語,抱起一臉嬌羞的全玖,徑直向臥室走去,


    襄陽帥府,


    “龍尾洲。”呂文德收到阿刺罕派兵進駐龍尾洲的消息後道,“阿刺罕是什麽意思。”


    “大帥,可能姓有三。”呂文煥看著桌上的沙盤道,


    “老二,說來聽聽。”


    “大帥,前一陣,劉整率軍意圖在灌子灘的漢水中設置欄柵,但被我水師逐走,這次阿刺罕派出一千人駐紮在龍尾洲一帶,有繼續在漢水中設置欄柵的可能,此為其一;其二,蒙古人在瞄著襄陽與郢州之間的宜城縣;第三種可能就是想引誘郢州出兵。”


    呂文德想了想道:“第二種可能我覺得首先可以排除,宜城縣極小,且無城廓可守,如果被我郢州軍及水師合圍,蒙古人隻會是死路一條,宜城非兵家所爭之地,第一種情況,倒是可能存在,至於第三種情況嘛,對了,會不會和禦林軍的到達有關。”


    呂文煥道:“禦林軍的出現一定會讓蒙古阿術有所猜測,大帥說得對,有可能是他們想試探下陛下會不會在郢州。”


    “恩,師孟,將此消息上報陛下並通知郢州王安節將軍。”


    “是,父帥。”


    郢州城依山而築,以石建城,矢石皆不能近,雖不如襄陽城堅固,卻也是易守難攻,在收到呂文德的來信時,王安節也知道了蒙古先鋒阿刺罕派其千戶嗦都率領一千人馬駐紮在龍尾洲,並有繼續南下的趨勢,


    目前,郢州的兵力近兩萬人,主要是駐紮在城北東、西兩營的吳鬆含部,駐紮在城內的張世傑部以及城西的水師,


    “將軍,何不將這一千名蒙古軍吃掉。”從城外趕回來的吳鬆含一進屋便建議道,


    王安節看著牆上的地圖,頭也不回道:“等李曾伯將軍和張世傑將軍到了後我們一起商議下,這阿刺罕也太膽大了,竟敢隻以千人之數便離開鹿門山大營。”


    “是啊,將軍,所以末將建議將其拿下,以滅其威風。”


    “但阿刺罕的目的何在呢。”


    “將軍,不管其目的何在,我軍隻需以數倍於其的兵力襲之即可。”


    王安節點點頭道:“恩,如果不行就立即回撤,那一帶的地形我十分熟悉,蒙古人也不可能在龍尾洲一帶設伏的。”


    若論職務,在郢州的將領中,當以李曾伯為最,隻是水師的地位一直不如陸軍,而且張世傑身為禦林軍師長,盡管軍銜不高,卻是皇上的親軍,所以王安節也希望和眾人一起商議,畢竟朝廷沒有指定郢州軍的最高統帥,


    一刻鍾後,李曾伯和張世傑一前一後來到王安節的臨時指揮所,四人略作寒暄,王安節道:“李將軍、張將軍,剛剛接到前方細作傳回的消息,蒙古千戶嗦都率領一千人馬進駐龍尾洲,目的不明,襄陽軍區製置使呂文德大人也來信證實了這點,在你們前來時,我和吳鬆含將軍商議,我軍是否要出兵,消滅這支蒙古千人隊。”


    李曾伯首先道:“龍尾洲離此雖說還有段距離,但對於騎軍來說,三百多裏的路程一曰可至,我讚同王將軍之提議,先給蒙古人來個下馬威,以壯我軍之勢。”


    “王將軍,末將也讚同。”張世傑道,


    王安節道:“好,既然兩位沒有意見,那就如此決定,吳將軍,你來說說具體計劃。”


    吳鬆含起身道:“各位將軍,我臨安軍區第二、第三廂擁有的騎軍人數乃是最多的,各有兩個軍的騎兵,因此,這次戰役我軍會出動第三廂所轄的第十七軍、第十九軍,合計五千騎軍前往龍尾洲,根據陛下的指示,我軍不可與敵野戰,此次戰役我軍會以偷襲的方式進行攻擊,一擊之下,不管成與不成,均立刻撤軍。”


    手機用戶可訪問wap..tw觀看小說,跟官網同步更新.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穿越之帝王傳奇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菜無心不活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菜無心不活並收藏穿越之帝王傳奇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