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鄉村改造
議院裏的演講結束後,趙北又主持了議員宣誓儀式,雖然一些議員發了大煙癮,無法參加會議,還有一些議員扔了證章不辭而別,使得議員人數減少了近十分之一,不過到底還是湊夠了開院低人數,倒是沒有耽誤選舉各級民政長官。
按照趙北和黎元洪的約定,每個候選位置都有四名候選人,一人由湖北都督推薦,一人由湖北議長推薦,另外兩人則由地方士紳共同推舉,選舉分兩次,第一次淘汰得票數靠後的兩名,第二次選舉則勝出的兩人之間進行,得票多者即勝出,簡單多數。
趙北看來,這種選舉辦法確實太過簡陋,也有不合理的地方,不過對於這個時代的國人來說,這已經是破天荒的壯舉了。考慮到選舉出來的人未必能讓趙北滿意,而且也未必都是共和分子,所以,議院開院之前幾天,趙北已搶先組建了“督政處”,直轄於共和軍總司令部,對所有的民政長官均有法律上的監督權,而且隻對總司令一人負責,這個部門是專門用來監督官員的,表麵上是防止官員貪贓枉法,但同時是趙北的一條看門狗,負責集官員們的黑材料,必要時就能派上用場。
對於督政處的存,黎元洪等人曾表示過異議,但趙北一句“肅貪”就將所有的異議壓了下去。其實,趙北自己也不想這麽麻煩,他很想做一個軍事強人,大權獨攬,但問題於,作為一個穿越者,他很清楚這個時代革命者的口號是什麽,所以,隻能采取這種辦法來控製民政事務,或許,等他實力足夠強大的時候,就用不著這麽麻煩了。現他還是“革命先鋒”,如果硬學袁世凱,逆時代潮流而動,那麽,革命者的下一個革命對象恐怕就是他趙北了。
但另一方麵,對於地方自治,趙北卻是完全放手,由各地方軍政分府自行處理,他看來,中國地方太大,各地民情、風俗、習慣、經濟各有特點,事無巨細的舉國一盤棋是不現實的,與其摁著牛頭強飲,倒不如由他們自己去辦,辦不好是他們的過錯,辦好了利國利民,也可減少省政府的財政開支,何樂而不為?而且現基層幹部嚴重不足,僅靠軍政府派遣官員根本無法滿足地方政務需要,與其大包大攬,還不如暫時放權,擴大軍政府的統治基礎。
以縣為單位進行地方自治的嚐試,這並不是軍政府的創舉,早幾年前,清廷就已開始了類似的嚐試,但那是掛羊頭賣狗肉。
這裏頭的關鍵是要防止土豪劣紳把持地方。
自從清末廢除科舉之後,鄉村的“痞化”就已加速,“書呆子”士紳紛紛跑到城裏謀生糊口,這些人雖然迂腐,但好歹還有那麽點禮義廉恥,又沒有什麽政界背景,不敢放肆欺壓百姓,平時百姓遇到冤屈,也可請他們出麵代為申冤,這些人可稱“良紳”,他們也正是封建時代各個王朝維持基層秩序的基石,什麽時候他們消失了,什麽時候鄉村就會“盜匪”紛起,因為百姓已無處申冤,社會的頂層與底層發生斷裂,坍塌隻是時間問題了,這些良紳家境通常都不怎麽樣,唯一的發跡途徑就是科舉,科舉一廢,廩食無著,他們就隻能跑去城市謀求出路;至於那些沒去城裏謀生的士紳,因為家境好,甚至就是官宦人家,不需為衣食發愁,不需為前途奔忙,他們也就沒必要用心讀書,平日裏吃喝嫖賭抽,五毒俱全,這就是所謂的“劣紳”,這些人仗著財勢,魚肉鄉裏,橫行一方,如果地方自治權利落他們手裏,將對趙北的事業造成負麵影響,對此,不得不防。
但目前來說,趙北還沒找到合適的方法去阻止劣紳把持鄉村,數千年的宗法製度已將底層百姓變得麻木不仁,民智不開,就無法指望百姓與鄉紳對抗,“鋤社”雖已幾個試點建立起來,但目前還無法承擔改造農村的任務。現暫時隻能寄希望於快將時政宣講員派到鄉村,以便將社會底層與頂層重連接起來,使得下情能夠上達,改變清末以來那種“瞞上欺下”的局麵。
一個農業社會,向工業化邁進的時候,必然會出現許多醜惡現象,作為穿越者,所能做的就是將其限製低程度,不使其腐蝕社會肌體,徹底消滅是不現實的,那隻會使人走火入魔。地方自治作為一種應急手段,必然有它的缺點,但瑕不掩瑜,地方自治所帶來的好處也是必須考慮的,軍政府的統治基礎需要擴大,必須將鄉村裏的縉紳力量吸收進軍政府,因為他們才是這個時代鄉村力量的代表,他們不僅控製著鄉村的全部政治資源和經濟資源,同時也控製著全部的社會資源,某種意義上說,他們就是鄉村的“民心”。
僅有一個省議院是不夠的,各縣自治會也必須組建起來,用這個政治工具將鄉紳綁上共和軍的戰車,現北方的袁世凱打著地方自治的幌子收買人心,這場人心爭奪戰中,趙北絕不允許自己落下風。
地方自治可以,但是兵權和司法權必須掌握軍政府手裏。
趙北很清楚自己曆史中的地位,明白還有大的挑戰等著他,一想起那個東邊的島國,以及那個島國近代給中國帶來的痛苦,他就壓抑不住心頭的衝動,想一步登天,帶領中國跑步進入工業社會,但理智告訴他,那是不現實的,做人要踏踏實實,還是先解決了鄉村問題,再來討論工業化吧。
但是僅靠一幫保守的鄉紳是不可能改造鄉村的,也不可能依靠他們去實現國家的快速工業化,這個任務隻能也必須由時代的革命者去完成!
所以,主持了議院的開院儀式之後,趙北立即接見了張激揚組建的一個鄉村武裝工作隊,這個工作隊將作為第一批深入鄉村的時政宣講員中隊去實踐趙北“鄉村開化”的理想,如果一切順利,他們帶給鄉村的不僅是嶄的文化,也是嶄的生活方式和思維方式,為了保證工作的順利展開,工作隊的每一位男女隊員都接受過嚴格的射擊訓練,工作隊裝備著精良的步槍,而且,每一名隊員都配備了兩顆手雷,比共和軍的單兵裝備都好,由此也可看出總司令對鄉村工作的重視。
這支工作隊目前的首要任務就是宣傳軍政府的稅收政策,雖然軍政府早已廢除了清末的苛捐雜稅,將田稅降到了農民可以忍受的程度,但據反饋來的可靠情報來看,許多地方的鄉民並不清楚現已經改朝換代,還向那些土豪、稅吏、地保、族長交納捐稅,那些稅收全都落進了那幫蛀蟲手裏,不僅嚴重損害了鄉民利益,也同樣削弱了軍政府的威信,對此,必須堅決進行反擊!
趙北一點也不敢掉以輕心,現是虎口奪食,不遭惡虎反噬是不可能的,曆代王朝的統治都是隻到縣為止,鄉村實際上一直是由地頭蛇代為統治,工作隊即將麵對的是一幫已統治鄉村數千年的巨大的地頭蛇集團,稍不小心就會被吞噬。
“諸位同誌,此行絕不是一次普通的宣傳演講,你們很可能遭到惡毒的對待,甚至是殺戮!必要時,你們必須拿起手裏的步槍,與鄉村守舊勢力進行戰鬥!你們即將麵對的是一個思想的戰場,是一個硝煙彌漫的戰場!鄉村代表著什麽?守舊、頑固、愚昧、反動,你們的敵人很可能不僅僅隻是那些腦滿腸肥的豪紳、土財,民智未開的鄉民也完全有可能走到你們的對立麵,對此,你們也必須保持高度警惕!幾千年養成的陋習不是幾句話和幾台文明戲就可以改變的,這是長期的鬥爭,你們必須一手拿槍一手拿筆,用辛勞、汗水、鮮血甚至是生命去改造這個時代!”
趙北站幾口彈藥箱搭成的演講台上,向著這些工作隊員仔細叮嚀,回憶著曆史上的鄉村改造運動,並加入自己的理念。
“中國是一個農業國,隻有鄉村得到改造,國家才能得到改造,隻有農民思想開化,國民思想才能開化!這個道理我已對你們講過多次,想必你們已經理解。此次深入鄉村,你們隻需要宣傳軍政府的捐稅政策和文化就可以了,對於‘耕者有其田’的主張,暫時不要公開宣講,因為現的時機還不成熟,目前的首要任務是打倒滿清,土地問題過於敏感,各地的土地占有情況也不相同,土地問題關係到整個革命成敗與否,不能莽撞行事。
我知道,諸位多是出身貧寒的,對於這種‘富者田連阡陌,貧者無立錐之地’的現狀早已不滿,不少人參加革命也是衝著同盟會的‘平均地權’一句而來,但心急吃不了熱豆腐,有些事情還是需要從長計議,理想雖好,但現實往往是殘酷的,革命初起,還是應穩重為好。你們必須分清楚誰是你們的敵人,誰是你們的盟友,縉紳中也分良紳和劣紳,你們所要做的就是團結良紳,依靠他們的幫助和理解開展工作。”
千叮萬囑,與這些男女隊員合影之後,趙北親自將他們送上船,站碼頭上目送蒸汽船向東駛去。
按照他的計劃,這個工作隊是東路工作隊,主要負責黃州府、武昌府、漢陽府、德安府的鄉村工作,他們將一個村一個村的走訪,一個村一個村的宣講,將的文化和思想甚至是娛樂方式帶到鄉村,這是一件艱辛而漫長的工作,或許,下次再見到他們的時候,已經是一年之後了。
議院裏的演講結束後,趙北又主持了議員宣誓儀式,雖然一些議員發了大煙癮,無法參加會議,還有一些議員扔了證章不辭而別,使得議員人數減少了近十分之一,不過到底還是湊夠了開院低人數,倒是沒有耽誤選舉各級民政長官。
按照趙北和黎元洪的約定,每個候選位置都有四名候選人,一人由湖北都督推薦,一人由湖北議長推薦,另外兩人則由地方士紳共同推舉,選舉分兩次,第一次淘汰得票數靠後的兩名,第二次選舉則勝出的兩人之間進行,得票多者即勝出,簡單多數。
趙北看來,這種選舉辦法確實太過簡陋,也有不合理的地方,不過對於這個時代的國人來說,這已經是破天荒的壯舉了。考慮到選舉出來的人未必能讓趙北滿意,而且也未必都是共和分子,所以,議院開院之前幾天,趙北已搶先組建了“督政處”,直轄於共和軍總司令部,對所有的民政長官均有法律上的監督權,而且隻對總司令一人負責,這個部門是專門用來監督官員的,表麵上是防止官員貪贓枉法,但同時是趙北的一條看門狗,負責集官員們的黑材料,必要時就能派上用場。
對於督政處的存,黎元洪等人曾表示過異議,但趙北一句“肅貪”就將所有的異議壓了下去。其實,趙北自己也不想這麽麻煩,他很想做一個軍事強人,大權獨攬,但問題於,作為一個穿越者,他很清楚這個時代革命者的口號是什麽,所以,隻能采取這種辦法來控製民政事務,或許,等他實力足夠強大的時候,就用不著這麽麻煩了。現他還是“革命先鋒”,如果硬學袁世凱,逆時代潮流而動,那麽,革命者的下一個革命對象恐怕就是他趙北了。
但另一方麵,對於地方自治,趙北卻是完全放手,由各地方軍政分府自行處理,他看來,中國地方太大,各地民情、風俗、習慣、經濟各有特點,事無巨細的舉國一盤棋是不現實的,與其摁著牛頭強飲,倒不如由他們自己去辦,辦不好是他們的過錯,辦好了利國利民,也可減少省政府的財政開支,何樂而不為?而且現基層幹部嚴重不足,僅靠軍政府派遣官員根本無法滿足地方政務需要,與其大包大攬,還不如暫時放權,擴大軍政府的統治基礎。
以縣為單位進行地方自治的嚐試,這並不是軍政府的創舉,早幾年前,清廷就已開始了類似的嚐試,但那是掛羊頭賣狗肉。
這裏頭的關鍵是要防止土豪劣紳把持地方。
自從清末廢除科舉之後,鄉村的“痞化”就已加速,“書呆子”士紳紛紛跑到城裏謀生糊口,這些人雖然迂腐,但好歹還有那麽點禮義廉恥,又沒有什麽政界背景,不敢放肆欺壓百姓,平時百姓遇到冤屈,也可請他們出麵代為申冤,這些人可稱“良紳”,他們也正是封建時代各個王朝維持基層秩序的基石,什麽時候他們消失了,什麽時候鄉村就會“盜匪”紛起,因為百姓已無處申冤,社會的頂層與底層發生斷裂,坍塌隻是時間問題了,這些良紳家境通常都不怎麽樣,唯一的發跡途徑就是科舉,科舉一廢,廩食無著,他們就隻能跑去城市謀求出路;至於那些沒去城裏謀生的士紳,因為家境好,甚至就是官宦人家,不需為衣食發愁,不需為前途奔忙,他們也就沒必要用心讀書,平日裏吃喝嫖賭抽,五毒俱全,這就是所謂的“劣紳”,這些人仗著財勢,魚肉鄉裏,橫行一方,如果地方自治權利落他們手裏,將對趙北的事業造成負麵影響,對此,不得不防。
但目前來說,趙北還沒找到合適的方法去阻止劣紳把持鄉村,數千年的宗法製度已將底層百姓變得麻木不仁,民智不開,就無法指望百姓與鄉紳對抗,“鋤社”雖已幾個試點建立起來,但目前還無法承擔改造農村的任務。現暫時隻能寄希望於快將時政宣講員派到鄉村,以便將社會底層與頂層重連接起來,使得下情能夠上達,改變清末以來那種“瞞上欺下”的局麵。
一個農業社會,向工業化邁進的時候,必然會出現許多醜惡現象,作為穿越者,所能做的就是將其限製低程度,不使其腐蝕社會肌體,徹底消滅是不現實的,那隻會使人走火入魔。地方自治作為一種應急手段,必然有它的缺點,但瑕不掩瑜,地方自治所帶來的好處也是必須考慮的,軍政府的統治基礎需要擴大,必須將鄉村裏的縉紳力量吸收進軍政府,因為他們才是這個時代鄉村力量的代表,他們不僅控製著鄉村的全部政治資源和經濟資源,同時也控製著全部的社會資源,某種意義上說,他們就是鄉村的“民心”。
僅有一個省議院是不夠的,各縣自治會也必須組建起來,用這個政治工具將鄉紳綁上共和軍的戰車,現北方的袁世凱打著地方自治的幌子收買人心,這場人心爭奪戰中,趙北絕不允許自己落下風。
地方自治可以,但是兵權和司法權必須掌握軍政府手裏。
趙北很清楚自己曆史中的地位,明白還有大的挑戰等著他,一想起那個東邊的島國,以及那個島國近代給中國帶來的痛苦,他就壓抑不住心頭的衝動,想一步登天,帶領中國跑步進入工業社會,但理智告訴他,那是不現實的,做人要踏踏實實,還是先解決了鄉村問題,再來討論工業化吧。
但是僅靠一幫保守的鄉紳是不可能改造鄉村的,也不可能依靠他們去實現國家的快速工業化,這個任務隻能也必須由時代的革命者去完成!
所以,主持了議院的開院儀式之後,趙北立即接見了張激揚組建的一個鄉村武裝工作隊,這個工作隊將作為第一批深入鄉村的時政宣講員中隊去實踐趙北“鄉村開化”的理想,如果一切順利,他們帶給鄉村的不僅是嶄的文化,也是嶄的生活方式和思維方式,為了保證工作的順利展開,工作隊的每一位男女隊員都接受過嚴格的射擊訓練,工作隊裝備著精良的步槍,而且,每一名隊員都配備了兩顆手雷,比共和軍的單兵裝備都好,由此也可看出總司令對鄉村工作的重視。
這支工作隊目前的首要任務就是宣傳軍政府的稅收政策,雖然軍政府早已廢除了清末的苛捐雜稅,將田稅降到了農民可以忍受的程度,但據反饋來的可靠情報來看,許多地方的鄉民並不清楚現已經改朝換代,還向那些土豪、稅吏、地保、族長交納捐稅,那些稅收全都落進了那幫蛀蟲手裏,不僅嚴重損害了鄉民利益,也同樣削弱了軍政府的威信,對此,必須堅決進行反擊!
趙北一點也不敢掉以輕心,現是虎口奪食,不遭惡虎反噬是不可能的,曆代王朝的統治都是隻到縣為止,鄉村實際上一直是由地頭蛇代為統治,工作隊即將麵對的是一幫已統治鄉村數千年的巨大的地頭蛇集團,稍不小心就會被吞噬。
“諸位同誌,此行絕不是一次普通的宣傳演講,你們很可能遭到惡毒的對待,甚至是殺戮!必要時,你們必須拿起手裏的步槍,與鄉村守舊勢力進行戰鬥!你們即將麵對的是一個思想的戰場,是一個硝煙彌漫的戰場!鄉村代表著什麽?守舊、頑固、愚昧、反動,你們的敵人很可能不僅僅隻是那些腦滿腸肥的豪紳、土財,民智未開的鄉民也完全有可能走到你們的對立麵,對此,你們也必須保持高度警惕!幾千年養成的陋習不是幾句話和幾台文明戲就可以改變的,這是長期的鬥爭,你們必須一手拿槍一手拿筆,用辛勞、汗水、鮮血甚至是生命去改造這個時代!”
趙北站幾口彈藥箱搭成的演講台上,向著這些工作隊員仔細叮嚀,回憶著曆史上的鄉村改造運動,並加入自己的理念。
“中國是一個農業國,隻有鄉村得到改造,國家才能得到改造,隻有農民思想開化,國民思想才能開化!這個道理我已對你們講過多次,想必你們已經理解。此次深入鄉村,你們隻需要宣傳軍政府的捐稅政策和文化就可以了,對於‘耕者有其田’的主張,暫時不要公開宣講,因為現的時機還不成熟,目前的首要任務是打倒滿清,土地問題過於敏感,各地的土地占有情況也不相同,土地問題關係到整個革命成敗與否,不能莽撞行事。
我知道,諸位多是出身貧寒的,對於這種‘富者田連阡陌,貧者無立錐之地’的現狀早已不滿,不少人參加革命也是衝著同盟會的‘平均地權’一句而來,但心急吃不了熱豆腐,有些事情還是需要從長計議,理想雖好,但現實往往是殘酷的,革命初起,還是應穩重為好。你們必須分清楚誰是你們的敵人,誰是你們的盟友,縉紳中也分良紳和劣紳,你們所要做的就是團結良紳,依靠他們的幫助和理解開展工作。”
千叮萬囑,與這些男女隊員合影之後,趙北親自將他們送上船,站碼頭上目送蒸汽船向東駛去。
按照他的計劃,這個工作隊是東路工作隊,主要負責黃州府、武昌府、漢陽府、德安府的鄉村工作,他們將一個村一個村的走訪,一個村一個村的宣講,將的文化和思想甚至是娛樂方式帶到鄉村,這是一件艱辛而漫長的工作,或許,下次再見到他們的時候,已經是一年之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