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租界(下)
自從明治維之後,日本的藩閥集團與政黨集團就一直互爭短長,各自拉攏一批追隨者,對日本政府施加影響,這種政局之下,日本的對外政策出現了分歧,以長州派首腦山縣有朋為代表的“陸進派”主張向朝鮮和中國擴張,執行大陸戰略,以軍事行動為主要擴張手段,而以憲政派代表人物伊藤博文為首的“海進派”則主張向海洋擴張,學習英國執行海洋戰略,取得中國沿海地區優勢的同時向東南亞進軍,以經濟擴張為主,軍事手段為輔,如果國際局勢和國家實力允許,必要時可以采取武力手段驅逐東南亞的歐美勢力。
因為戰略目標的不同,兩派的外交傾向也截然相反,“海進派”因為將戰略目標鎖定東南亞,所以他們主張與俄國結盟,以滿洲交換朝鮮,然後全力經營南方,兼顧中國沿海地區,但“陸進派”卻堅持認為日本與俄國必須進行一場陸上戰略決戰,以此奠定東北亞的戰略優勢,所以他們強烈反對與俄國結盟。
兩派爭鬥了多年,終一場日俄戰爭結束了爭論,隨著日本軍隊的獲勝,“大陸戰略”壓服了“海洋戰略”,日本政府開始將主要注意力集中到了東北亞地區,並於1907年製訂了《帝國國防方針》和《帝**隊之用兵綱領》,正式確立了“陸主海從”的戰略思想,將朝鮮和中國東北地區確定為下一步擴張的主要方向。
但是複雜的政治鬥爭不是一紙綱領就能平息的,“陸進派”和“海進派”的影響下,日本陸軍和海軍的鬥爭從來就沒有停止過,對於日本這個興的小列強來說,那有限的軍費不可能同時兼顧陸軍和海軍,隻能向其中一派傾斜。雖然日本政府確立了戰略目標,但是由於那獨特的元老政治,它的軍費撥款日俄戰爭結束後就一直由海軍派占優,陸軍為此忿忿不平,軍費的不足,再加上元老伊藤博文、西園寺公望等人的刻意安排,日本陸軍一直未能完成《帝國國防方針》中確定的二十五個常備師團的組建。
這恐怕也是日本政府對“蘄州事變”瞻前顧後的重要原因之一,以現的日本陸軍力量,很難保證短期內結束對華戰爭,中國的國土太遼闊了,縱然日本陸軍能夠輕易戰勝中國的軍隊,但卻不能保證能夠保有勝利果實,一旦中日開戰,北方的俄國絕不會放棄這個南下的好機會,美國、德國恐怕也不會眼睜睜看著日本獨吞中國,到了那時候,誰也不敢保證不會再來一次日俄戰爭,不過這一次的戰爭歐美列強會站哪一邊就不好說了。
國際局勢和國內政治兩方麵加一起,決定了日本蘄州事變的問題上隻能采取慎重行動,任何過火的行動都將遭到日本穩健派政客的強烈反對,因為他們知道,列強中國達成的均勢一旦被日本打破,日本就會成為過街老鼠。
但是自從日俄戰爭結束之後,日本軍部的力量得到了空前加強,軍人已成為國民的偶像,他們對政治的影響力也越來越強,現的日本政府隻能通過山縣有朋那樣的軍方元老控製住這頭越來越瘋狂的戰爭猛獸,誰也不知道當這些明治元老謝世之後這頭戰爭猛獸能否繼續聽命於日本政府,這頭猛獸的用途是為日本的崛起和稱雄服務,而不是拉著主人衝向別的猛獸。
作為政友會的同情者,西澤公雄也很擔心日本政府控製不住軍部,因為軍部不是山縣有朋一人所有,軍部也分不同的派係。
雖然日本海軍方麵一直否認蘄州事變是蓄意挑起的,但日本陸軍卻一直懷疑這次事變可能是軍部裏的“海進派”發起的一次反擊,目的是報複“陸進派”“八八艦隊”問題上的掣肘。
正因如此,代表陸軍勢力的山縣有朋等人才對此事持強硬立場,試圖將“海進派”打壓下去,借此事件顯示陸軍力量,從內閣爭取多的軍費,進一步加強對朝鮮和南滿地區的控製。
作為局外人,西澤公雄無力介入陸軍與海軍的鬥爭,他隻關心漢冶萍問題,如果不能解決這個問題的話,他的仕途就算是結束了,自從共和軍總司令趙北宣布停止向日本八幡製鐵所供應大冶鐵礦石的消息傳回日本,日本的鋼鐵價格就開始上漲,為此抱怨的人可不僅僅隻有海軍將領,現的日本鐵礦石進口額中,相當大的數目來自於中國。
“可是現是個很好的機會啊,如果帝國以此為借口采取果斷行動,日本的華優勢將得到加強。現清國……支那內戰,歐洲局勢緊張,波斯尼亞危機仍未緩解,列強無暇東顧,正是帝國確立華優勢地位的良機,如果錯過,就太可惜了。”
聽到川島浪速的歎息,有些走神的西澤公雄苦澀一笑。
“川島君,你可能還沒看的報紙吧?波斯尼亞危機正逐步平息,德國為了拉攏奧匈帝國,向親德的奧斯曼帝國政府施壓,另一方麵,英國為了避免局勢惡化,並不支持俄國的強硬立場,巴爾幹的斯拉夫人已經不可能得到強有力的外部支持,所以,用不了多久,波斯尼亞和黑塞哥維那將正式並入奧匈帝國版圖,其實這不過是補辦一個領土接管手續而已,畢竟,奧匈帝國已經‘代管’這兩個巴爾幹小國三十年了。”西澤公雄不緊不慢的說道。
“這可真是一個弱肉強食的時代啊。”
川島浪速隻是稍微驚訝了一下,隨即長歎口氣,說道:“隻可惜日本的維晚了二十年,不然的話,現的支那可能已經是帝國的獨占殖民地了吧,那麽我們就不用看歐美列強臉色行事了。”
“川島君,想不到你也會做這種夢。”西澤公雄不以為然的搖著頭。
“沒有美國的黑船艦隊,日本人怎麽可能從夢中驚醒?沒有維誌士的長期努力,倒幕戰爭怎麽可能取得勝利?我們不應該歎息維太晚,而應該慶幸清國人覺醒的比日本人晚,如果清國人覺醒了,無論如何也不是日本可以單獨對付的。”
“所以我們要想一切辦法,讓清國人……不,是支那人,讓他們繼續沉睡下去。”川島浪速頗有同感。
“而讓他們沉睡的好辦法,就是幹掉那些有可能喚醒他們的人或勢力。我看來,共和軍就是那個可能喚醒支那國民的勢力,帝國應該趁他們羽翼未豐之時將他們徹底的消滅。”
西澤公雄無奈的歎道:“英雄所見略同。本來帝國可以利用蘄州事件進行幹涉,但是,英國公使堅決反對帝國采取擴大化方針,美國任國務卿諾克斯已經向帝國駐美大使遞交外交備忘錄,對帝國海軍的莽撞行事表示擔心,美國的報紙也正利用蘄州事件煽動仇日情緒。”
“美國人的手伸得太長了。”
“美國商界滿洲鐵路和商業問題上碰了鼻子,當然不會善罷甘休,而且由於美國歧視亞洲學生的舉措遭到日本強烈反對,日美關係已降至冰點,此次美國搶各國前頭與共和中國建立外交關係,未必沒有借此向日本示威的目的,德國也緊隨美國,這兩個國家的相互靠攏是不利於帝國的。根據帝國情報機關的報告,美國奉天領事館已經組織了一個團體,專門從事反日宣傳,經費來源很充足,可以認為是美國商界提供的,雖然現這個團體還毫無影響力,但誰也不知道他們會不會利用蘄州事件大做文章。內閣擔心,如果蘄州事件不能妥善解決,很可能會使‘野蠻人’的帽子又回到日本人頭上,這是誰也不想看到的,所以,帝國隻能謹慎處置,不能給任何敵對國家以口實。”
西澤公雄的話讓川島浪速等人冷靜下來,雖然都很不甘心,但也不能不顧及西方國家的態度。現的日本,雖然已經被西方人視為二等強國,但實力仍然弱小,無法與歐美列強抗衡,而且,單獨對抗中國這個龐然大物,顯然有些力不從心,畢竟,這個古老的東方大國已經立國數千年,誰也不知道他的民族意識會什麽時候、以什麽借口爆發出來,此次“戊申革命”已經有人注意到了共和軍方麵刻意煽動的民族意識和國家意識,隻是尚未引起足夠的重視,畢竟,共和軍隻是一個小小的軍事集團。
“英國人為什麽不支持帝國采取行動呢?”川島浪速問道。
“大概還做著‘勢力均衡’的迷夢吧。如果日本與支那現開戰,隻會使局勢加混亂,給德國、俄國以可乘之機,擴張他們華勢力範圍,這不是英國願意看到的。而且,美國和德國的立場似乎也影響了英國人的判斷,英國並不想這個時候開罪美、德兩國。現明確支持日本的隻有俄國,其它列強都不支持日本政府的強硬立場。”
西澤公雄頓了頓,接著說道:“但是,英國與日本結盟,並不是對日本帝國有什麽好感,純粹是為了牽製俄國遠東的擴張,雖然現英俄已經締結對德協約,但遠東方向,兩國之間仍存巨大分歧,這種分歧涉及國家利益,不是輕易可以彌合的。對於英國人來說,由列強共同控製支那遠比由單獨一國控製好得多,所以,如果日本支那單獨采取擴張勢力的行動,是無法取得英國支持的,除非世界局勢發生大的變化,不然,日本的勢力範圍將局限南滿和福建一帶。”
“英國人真是耐得住性子啊,共和軍大肆煽動反英情緒,他們居然可以假裝看不見。”川島浪速歎道。
西澤公雄說道:“英國是頭強壯的蠻牛,共和軍隻不過是隻小小的跳蚤,雖然跳蚤咬了蠻牛一口,但蠻牛沒有必要反咬一口,而且,即使想咬,恐怕也不知如何下口才好。而且,英國政府現沉住氣,可以使人看到英國的大國氣度,這種氣度不論真假,對於一個國家的崛起都非常關鍵,日本也應該學習這種氣質。”
“這種氣質恐怕不是日本人可以模仿得了的,至少現學不了。日露戰爭之後,沒有得到戰爭賠款,也沒有取得俄國濱海地區,這直接導致了國內市場不振,經濟疲軟,再加上欠著列強大筆貸款,日本國民已經有些喘不過氣了。現共和軍煽動支那的仇日情緒,國內的報紙已經吵得沸沸揚揚了,叫囂著要‘膺懲暴支’,如果帝國政府再不采取強硬手段,恐怕當年的‘日比穀燒打事件’又會重演,到時候局勢如何發展,就沒人知道了。”
川島浪速的話未必沒有道理,日俄戰爭雖然以日本的勝利而告終,但是日本為此付出巨大代價,不僅軍人傷亡慘重,而且背上了近十億日元的外債,每年僅還本的利息就是政府年財政預算的兩倍,再加上這幾年的經濟不景氣,日本政府的財政已是舉步維艱,如果世界經濟狀況不能好轉的話,日本隻能對內增稅,這隻會使國內的民眾情緒進一步走向極端,本來向東亞大陸擴張可以有效的遏製民眾的憤怒情緒,但是目前的國際局勢卻不容許日本越雷池一步。
除非國際局勢發生巨大變化,否則日本不可能中國采取任何單方麵行動。
但是,國際局勢會未來幾年中發生巨大變化麽?
“是啊,我也擔心內閣的那幫文官。不過,領事閣下說了,帝國即將派遣大批海陸軍增援關東州,如果局勢進一步惡化的話,帝國不排除采取必要之手段。當然,這要看與支那方麵的交涉情況而定,畢竟,日本的力量還很弱小啊,列強絕不會坐視帝國對華開戰。”
“共和軍的總司令趙北是個麻煩,我覺得拔刀隊有必要出手了。”
一直沒找到插嘴機會的藏本英明急忙俯首道:“請將這個任務交給下,下一定短時間裏幹掉這個支那瘋子。”
“暗殺固然是個辦法,但我以為還是戰場上決勝好,既可以顯示帝國的實力,又能進一步打擊支那國民的自信,一舉兩得,實是帝國大陸野望的究極方式。”
西澤公雄說到這裏,將聲音放低,又說道:“目前要緊的倒不是蘄州事件,而是朝鮮問題和滿洲問題。我於去年曾朝鮮統監府做客,有幸聆聽了帝國朝鮮統監伊藤博文閣下的教誨,伊藤閣下認為,欲吞並滿洲,必先吞並朝鮮,但吞並朝鮮之步伐不可太快,帝國需要朝鮮投入多力量,不僅僅隻是軍事力量,消滅朝鮮皇室易如反掌,但消滅朝鮮國家意識卻需要長期努力。”
川島浪速說道:“伊藤閣下未免太過謹慎了。朝鮮已是一隻熟透的柿子,帝國可以隨時采收,顧慮太多反而可能導致猶豫不決。據說伊藤閣下很快就要卸任,希望下一任統監能采取果斷的行動,現俄國已經不反對帝國吞並朝鮮,我們還有什麽可顧慮的呢?前段時間我正為間島問題奔走,對於滿洲的形勢了解得很清楚,現支那發生革命,局勢混亂,袁世凱的北洋軍實力有限,根本無法顧及滿洲,現實是帝國確立華優勢地位的大好時機,一旦錯過就太可惜了。”
“無論怎麽樣,帝國的強盛離不開諸君的努力。”西澤公雄端起酒杯。“諸君,讓我等共同努力,為帝國的利益奮鬥吧!”
“哈咿!”
“哈咿!”
自從明治維之後,日本的藩閥集團與政黨集團就一直互爭短長,各自拉攏一批追隨者,對日本政府施加影響,這種政局之下,日本的對外政策出現了分歧,以長州派首腦山縣有朋為代表的“陸進派”主張向朝鮮和中國擴張,執行大陸戰略,以軍事行動為主要擴張手段,而以憲政派代表人物伊藤博文為首的“海進派”則主張向海洋擴張,學習英國執行海洋戰略,取得中國沿海地區優勢的同時向東南亞進軍,以經濟擴張為主,軍事手段為輔,如果國際局勢和國家實力允許,必要時可以采取武力手段驅逐東南亞的歐美勢力。
因為戰略目標的不同,兩派的外交傾向也截然相反,“海進派”因為將戰略目標鎖定東南亞,所以他們主張與俄國結盟,以滿洲交換朝鮮,然後全力經營南方,兼顧中國沿海地區,但“陸進派”卻堅持認為日本與俄國必須進行一場陸上戰略決戰,以此奠定東北亞的戰略優勢,所以他們強烈反對與俄國結盟。
兩派爭鬥了多年,終一場日俄戰爭結束了爭論,隨著日本軍隊的獲勝,“大陸戰略”壓服了“海洋戰略”,日本政府開始將主要注意力集中到了東北亞地區,並於1907年製訂了《帝國國防方針》和《帝**隊之用兵綱領》,正式確立了“陸主海從”的戰略思想,將朝鮮和中國東北地區確定為下一步擴張的主要方向。
但是複雜的政治鬥爭不是一紙綱領就能平息的,“陸進派”和“海進派”的影響下,日本陸軍和海軍的鬥爭從來就沒有停止過,對於日本這個興的小列強來說,那有限的軍費不可能同時兼顧陸軍和海軍,隻能向其中一派傾斜。雖然日本政府確立了戰略目標,但是由於那獨特的元老政治,它的軍費撥款日俄戰爭結束後就一直由海軍派占優,陸軍為此忿忿不平,軍費的不足,再加上元老伊藤博文、西園寺公望等人的刻意安排,日本陸軍一直未能完成《帝國國防方針》中確定的二十五個常備師團的組建。
這恐怕也是日本政府對“蘄州事變”瞻前顧後的重要原因之一,以現的日本陸軍力量,很難保證短期內結束對華戰爭,中國的國土太遼闊了,縱然日本陸軍能夠輕易戰勝中國的軍隊,但卻不能保證能夠保有勝利果實,一旦中日開戰,北方的俄國絕不會放棄這個南下的好機會,美國、德國恐怕也不會眼睜睜看著日本獨吞中國,到了那時候,誰也不敢保證不會再來一次日俄戰爭,不過這一次的戰爭歐美列強會站哪一邊就不好說了。
國際局勢和國內政治兩方麵加一起,決定了日本蘄州事變的問題上隻能采取慎重行動,任何過火的行動都將遭到日本穩健派政客的強烈反對,因為他們知道,列強中國達成的均勢一旦被日本打破,日本就會成為過街老鼠。
但是自從日俄戰爭結束之後,日本軍部的力量得到了空前加強,軍人已成為國民的偶像,他們對政治的影響力也越來越強,現的日本政府隻能通過山縣有朋那樣的軍方元老控製住這頭越來越瘋狂的戰爭猛獸,誰也不知道當這些明治元老謝世之後這頭戰爭猛獸能否繼續聽命於日本政府,這頭猛獸的用途是為日本的崛起和稱雄服務,而不是拉著主人衝向別的猛獸。
作為政友會的同情者,西澤公雄也很擔心日本政府控製不住軍部,因為軍部不是山縣有朋一人所有,軍部也分不同的派係。
雖然日本海軍方麵一直否認蘄州事變是蓄意挑起的,但日本陸軍卻一直懷疑這次事變可能是軍部裏的“海進派”發起的一次反擊,目的是報複“陸進派”“八八艦隊”問題上的掣肘。
正因如此,代表陸軍勢力的山縣有朋等人才對此事持強硬立場,試圖將“海進派”打壓下去,借此事件顯示陸軍力量,從內閣爭取多的軍費,進一步加強對朝鮮和南滿地區的控製。
作為局外人,西澤公雄無力介入陸軍與海軍的鬥爭,他隻關心漢冶萍問題,如果不能解決這個問題的話,他的仕途就算是結束了,自從共和軍總司令趙北宣布停止向日本八幡製鐵所供應大冶鐵礦石的消息傳回日本,日本的鋼鐵價格就開始上漲,為此抱怨的人可不僅僅隻有海軍將領,現的日本鐵礦石進口額中,相當大的數目來自於中國。
“可是現是個很好的機會啊,如果帝國以此為借口采取果斷行動,日本的華優勢將得到加強。現清國……支那內戰,歐洲局勢緊張,波斯尼亞危機仍未緩解,列強無暇東顧,正是帝國確立華優勢地位的良機,如果錯過,就太可惜了。”
聽到川島浪速的歎息,有些走神的西澤公雄苦澀一笑。
“川島君,你可能還沒看的報紙吧?波斯尼亞危機正逐步平息,德國為了拉攏奧匈帝國,向親德的奧斯曼帝國政府施壓,另一方麵,英國為了避免局勢惡化,並不支持俄國的強硬立場,巴爾幹的斯拉夫人已經不可能得到強有力的外部支持,所以,用不了多久,波斯尼亞和黑塞哥維那將正式並入奧匈帝國版圖,其實這不過是補辦一個領土接管手續而已,畢竟,奧匈帝國已經‘代管’這兩個巴爾幹小國三十年了。”西澤公雄不緊不慢的說道。
“這可真是一個弱肉強食的時代啊。”
川島浪速隻是稍微驚訝了一下,隨即長歎口氣,說道:“隻可惜日本的維晚了二十年,不然的話,現的支那可能已經是帝國的獨占殖民地了吧,那麽我們就不用看歐美列強臉色行事了。”
“川島君,想不到你也會做這種夢。”西澤公雄不以為然的搖著頭。
“沒有美國的黑船艦隊,日本人怎麽可能從夢中驚醒?沒有維誌士的長期努力,倒幕戰爭怎麽可能取得勝利?我們不應該歎息維太晚,而應該慶幸清國人覺醒的比日本人晚,如果清國人覺醒了,無論如何也不是日本可以單獨對付的。”
“所以我們要想一切辦法,讓清國人……不,是支那人,讓他們繼續沉睡下去。”川島浪速頗有同感。
“而讓他們沉睡的好辦法,就是幹掉那些有可能喚醒他們的人或勢力。我看來,共和軍就是那個可能喚醒支那國民的勢力,帝國應該趁他們羽翼未豐之時將他們徹底的消滅。”
西澤公雄無奈的歎道:“英雄所見略同。本來帝國可以利用蘄州事件進行幹涉,但是,英國公使堅決反對帝國采取擴大化方針,美國任國務卿諾克斯已經向帝國駐美大使遞交外交備忘錄,對帝國海軍的莽撞行事表示擔心,美國的報紙也正利用蘄州事件煽動仇日情緒。”
“美國人的手伸得太長了。”
“美國商界滿洲鐵路和商業問題上碰了鼻子,當然不會善罷甘休,而且由於美國歧視亞洲學生的舉措遭到日本強烈反對,日美關係已降至冰點,此次美國搶各國前頭與共和中國建立外交關係,未必沒有借此向日本示威的目的,德國也緊隨美國,這兩個國家的相互靠攏是不利於帝國的。根據帝國情報機關的報告,美國奉天領事館已經組織了一個團體,專門從事反日宣傳,經費來源很充足,可以認為是美國商界提供的,雖然現這個團體還毫無影響力,但誰也不知道他們會不會利用蘄州事件大做文章。內閣擔心,如果蘄州事件不能妥善解決,很可能會使‘野蠻人’的帽子又回到日本人頭上,這是誰也不想看到的,所以,帝國隻能謹慎處置,不能給任何敵對國家以口實。”
西澤公雄的話讓川島浪速等人冷靜下來,雖然都很不甘心,但也不能不顧及西方國家的態度。現的日本,雖然已經被西方人視為二等強國,但實力仍然弱小,無法與歐美列強抗衡,而且,單獨對抗中國這個龐然大物,顯然有些力不從心,畢竟,這個古老的東方大國已經立國數千年,誰也不知道他的民族意識會什麽時候、以什麽借口爆發出來,此次“戊申革命”已經有人注意到了共和軍方麵刻意煽動的民族意識和國家意識,隻是尚未引起足夠的重視,畢竟,共和軍隻是一個小小的軍事集團。
“英國人為什麽不支持帝國采取行動呢?”川島浪速問道。
“大概還做著‘勢力均衡’的迷夢吧。如果日本與支那現開戰,隻會使局勢加混亂,給德國、俄國以可乘之機,擴張他們華勢力範圍,這不是英國願意看到的。而且,美國和德國的立場似乎也影響了英國人的判斷,英國並不想這個時候開罪美、德兩國。現明確支持日本的隻有俄國,其它列強都不支持日本政府的強硬立場。”
西澤公雄頓了頓,接著說道:“但是,英國與日本結盟,並不是對日本帝國有什麽好感,純粹是為了牽製俄國遠東的擴張,雖然現英俄已經締結對德協約,但遠東方向,兩國之間仍存巨大分歧,這種分歧涉及國家利益,不是輕易可以彌合的。對於英國人來說,由列強共同控製支那遠比由單獨一國控製好得多,所以,如果日本支那單獨采取擴張勢力的行動,是無法取得英國支持的,除非世界局勢發生大的變化,不然,日本的勢力範圍將局限南滿和福建一帶。”
“英國人真是耐得住性子啊,共和軍大肆煽動反英情緒,他們居然可以假裝看不見。”川島浪速歎道。
西澤公雄說道:“英國是頭強壯的蠻牛,共和軍隻不過是隻小小的跳蚤,雖然跳蚤咬了蠻牛一口,但蠻牛沒有必要反咬一口,而且,即使想咬,恐怕也不知如何下口才好。而且,英國政府現沉住氣,可以使人看到英國的大國氣度,這種氣度不論真假,對於一個國家的崛起都非常關鍵,日本也應該學習這種氣質。”
“這種氣質恐怕不是日本人可以模仿得了的,至少現學不了。日露戰爭之後,沒有得到戰爭賠款,也沒有取得俄國濱海地區,這直接導致了國內市場不振,經濟疲軟,再加上欠著列強大筆貸款,日本國民已經有些喘不過氣了。現共和軍煽動支那的仇日情緒,國內的報紙已經吵得沸沸揚揚了,叫囂著要‘膺懲暴支’,如果帝國政府再不采取強硬手段,恐怕當年的‘日比穀燒打事件’又會重演,到時候局勢如何發展,就沒人知道了。”
川島浪速的話未必沒有道理,日俄戰爭雖然以日本的勝利而告終,但是日本為此付出巨大代價,不僅軍人傷亡慘重,而且背上了近十億日元的外債,每年僅還本的利息就是政府年財政預算的兩倍,再加上這幾年的經濟不景氣,日本政府的財政已是舉步維艱,如果世界經濟狀況不能好轉的話,日本隻能對內增稅,這隻會使國內的民眾情緒進一步走向極端,本來向東亞大陸擴張可以有效的遏製民眾的憤怒情緒,但是目前的國際局勢卻不容許日本越雷池一步。
除非國際局勢發生巨大變化,否則日本不可能中國采取任何單方麵行動。
但是,國際局勢會未來幾年中發生巨大變化麽?
“是啊,我也擔心內閣的那幫文官。不過,領事閣下說了,帝國即將派遣大批海陸軍增援關東州,如果局勢進一步惡化的話,帝國不排除采取必要之手段。當然,這要看與支那方麵的交涉情況而定,畢竟,日本的力量還很弱小啊,列強絕不會坐視帝國對華開戰。”
“共和軍的總司令趙北是個麻煩,我覺得拔刀隊有必要出手了。”
一直沒找到插嘴機會的藏本英明急忙俯首道:“請將這個任務交給下,下一定短時間裏幹掉這個支那瘋子。”
“暗殺固然是個辦法,但我以為還是戰場上決勝好,既可以顯示帝國的實力,又能進一步打擊支那國民的自信,一舉兩得,實是帝國大陸野望的究極方式。”
西澤公雄說到這裏,將聲音放低,又說道:“目前要緊的倒不是蘄州事件,而是朝鮮問題和滿洲問題。我於去年曾朝鮮統監府做客,有幸聆聽了帝國朝鮮統監伊藤博文閣下的教誨,伊藤閣下認為,欲吞並滿洲,必先吞並朝鮮,但吞並朝鮮之步伐不可太快,帝國需要朝鮮投入多力量,不僅僅隻是軍事力量,消滅朝鮮皇室易如反掌,但消滅朝鮮國家意識卻需要長期努力。”
川島浪速說道:“伊藤閣下未免太過謹慎了。朝鮮已是一隻熟透的柿子,帝國可以隨時采收,顧慮太多反而可能導致猶豫不決。據說伊藤閣下很快就要卸任,希望下一任統監能采取果斷的行動,現俄國已經不反對帝國吞並朝鮮,我們還有什麽可顧慮的呢?前段時間我正為間島問題奔走,對於滿洲的形勢了解得很清楚,現支那發生革命,局勢混亂,袁世凱的北洋軍實力有限,根本無法顧及滿洲,現實是帝國確立華優勢地位的大好時機,一旦錯過就太可惜了。”
“無論怎麽樣,帝國的強盛離不開諸君的努力。”西澤公雄端起酒杯。“諸君,讓我等共同努力,為帝國的利益奮鬥吧!”
“哈咿!”
“哈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