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章再入四川
震耳欲聾的轟鳴聲幾乎蓋住了一切聲音,即使麵對麵說話,也必須用力喊。
這裏是漢陽兵工廠子彈分廠車間,沿著車間一溜兒排開幾十台裝藥機,一半機器是人力驅動,另一半機器是電力驅動,無論是哪種動力,都發出單調而枯燥的噪聲,如果不把耳朵用棉花塞起來的話,這裏呆上一整天之後,基本上就跟聾子差不多了。
兵工廠督辦劉慶恩站一台電力裝藥機旁,正指揮幾個工友檢修機器,現共和軍對彈藥的需求很迫切,兵工廠是人歇機器不歇,一天三班倒的趕工,其結果就是機器經常罷工,不是電機過熱燒了線圈,就是刀具磨損導致工料報廢,作為兵工廠裏不多的幾個技術骨幹,劉慶恩不得不將住宿地點搬到工廠,以便就近指導工人修理機器,保障共和軍的後勤供應。
這台裝藥機是電機燒毀,不是什麽大故障,隻要換個電機就好了,這前些時候不容易,但現很容易,自從趙北與德國領事的“黃州陰謀”成立之後,漢口德國租界實際上已經取消了貿易歧視,雖然表麵上仍然與列強保持一致,但暗地裏卻開始縱容德國商人向軍政府走私軍用物資,德國西門子公司的電機就這麽價廉物美的囤積了兵工廠的倉庫裏,劉慶恩終於可以長噓口氣了,隻要德國放鬆了物資禁運,兵工廠的原料來源就不會像前些日子那麽窘迫了。
趁著這工夫,劉慶恩一口氣吃下了德國商人鄂庫存的一大半,並了部分機器,發電機、蒸汽機都換成了式德國機器,大量兵工物資源源不斷從各處匯聚到武漢,僅硫磺一項就可維持數月生產,尤其是漢陽兵工廠目前尚無法自製的機關槍子彈頭,囤積量已足夠共和軍打幾場較大規模戰役。
指揮工人卸下發生故障的電機,劉慶恩正欲親自檢查一下電線,一個工友匆匆跑到他身邊,俯下身向蹲地上的劉慶恩喊道:“劉頭,馮技正哪裏?”
馮技正就是剛從美國回國的馮如,由於他美國就幹過幾年技術工人,技術很不錯,再加上現飛機廠正籌備,沒有開工,馮如整天無事可做,便自告奮勇到兵工廠幫忙,劉慶恩便讓他做了“技正”,帶著十幾個已出師的學徒工,專門仿製一些簡單的機器,以便進一步提高兵工廠的產量。現德國答應出售的多數機器尚未運回國,兵工廠隻能因陋就簡,自己想辦法製造機器,好技術力量是現成的,鋼鐵也不缺,一些簡單的機器還是能夠自製的。
劉慶恩頭也不抬,隻是揚了揚手,指指外頭,說道:“模具車間。”
那工友急忙轉身跑去,一轉眼就不見了蹤影,片刻之後,馮如興衝衝跑到劉慶恩身邊蹲下,拿起一塊棉紗,擦了擦油膩膩的手,大聲喊道:“劉頭,對不住了,那幾台機器我不能幫你造了。”
“啥?”劉慶恩仰起頭,馮如的廣東話口音太重,他沒聽懂。
馮如拿出筆記本,用鉛筆寫下幾行字,劉慶恩這才明白他要說什麽,接過筆記本,與他筆談。
“為何不能造了?”劉慶恩問道。
“總司令準備再次入川,調我去四川,組建飛行隊,西征滿清頑固派。”馮如興高采烈的寫道。
劉慶恩頗感詫異,又問道:“總司令要再入川西征?日本人他不管了?你的飛行隊不是要去九江偵察日本艦隊麽?”
趙北的“春分通電”很大的提升了兵工廠工人的工作積極性,就連劉慶恩也激動得幾夜沒睡好,這些天來加班趕製武器彈藥,眾人心裏多半存著的心思是與日本決一死戰,出出庚子國變之後積聚胸中的這口氣,差不多快把四川的趙爾巽給忘了。
工友們忘了趙爾巽,可是日理萬機的總司令卻沒有忘記四川,自從“蘄州慘案”之後,四川的戰事已停頓了近二十天,利用這段時間,共和軍已重慶囤積了足夠的軍用物資,足以保證川西戰役的順利進行,另一方麵,由於總司令的強烈反英、反日立場,英國已開始對趙爾巽進行軍事援助,來往於長江與川江之間的那些英國小軍艦這段日子裏一直充當著運輸船的角色,大批英國步槍、彈藥正源源不斷的武裝著趙爾巽的部隊,而且英國漢口領事頻繁的往來於四川、湖北之間,袁世凱也往武漢拍了電報,示意共和軍可以放緩征川腳步,種種跡象表明,英國政府似乎是撮合袁趙合流,以此打壓共和軍勢力。
所以,川西戰役的發起日期已不能再往後拖了,多拖一天,共和軍的進軍阻力就多增加一分。
當然,這些軍事決策不是劉慶恩這個技術專家可以過問的,正因如此,他才會對總司令突然做出再次入川的決定感到奇怪。
“日本政府立場軟化,德國、美國、法國、奧國都來調停,日本艦隊已退回長江口了,中日關於‘蘄州慘案’的交涉已正式開始。”馮如寫道。
劉慶恩覺奇怪,前幾天日本還報紙上叫囂要大舉出兵東北,怎麽現突然就退走了?
不止是劉慶恩覺得奇怪,當租界出版的外文報紙將日本艦隊退回長江口的聞報道出來之後,幾乎所有人都覺得奇怪,變化無常的國際外交讓他們有些無所適從。
隻有趙北沒覺得奇怪,因為這本來就是德國領事答應他的事情,由德國領頭,聯合美國、奧匈帝國出麵進行調停,以便快結束這場紛爭畢竟,以共和軍目前的實力,確實不足以對抗日本,這一點,趙北心裏比誰都清楚,而德國領事也同樣清楚,如果共和軍這個抱著強烈“反英情緒”的地方實力派被日本幹掉的話,將對德國的遠東利益造成損害,所以,德國很有必要出麵調停。
德國人看來,共和軍就好比是一隻跳蚤,雖然咬不死英國,但至少能讓它癢得難受,這隻有用的“跳蚤”絕對不能輕易被人捏死,如果有可能的話,德國人還打算將它喂得強壯些,以便將英國咬得難受,而且,這隻跳蚤不僅可以用來咬英國,也可以用來咬袁世凱,隻不過,對於袁世凱來說,這是一隻特大號的跳蚤,被它咬上一口的話,那後果就不好說了。
總司令的反英表演畢竟隻是一場做秀,適可而止的道理他也是懂的,德國也不希望好不容易遠東找到的反英小跳蚤被拴著英國狗鏈的日本狼狗捏死,於是雙方一拍即合,決定適時收手。
德國聯合歐美強國出麵調停,日本政府也隻能服從。
這就是國際政治,談判桌上都是有教養的紳士,但談判桌下卻是你踢我一腳,我還你一腿,挨了打還不能叫出聲,否則就是對國際“正義”的藐視。
日本還不敢公然藐視這種“國際正義”,因為它實力不足,雖然它曾經擊敗過中國,也擊敗過俄國,但那都是列強支持下的行動,離開了列強的支持,它什麽也不是,日俄戰爭的勝利固然讓日本舉國上下精神振奮,但同時也引起了列強的警惕,一個強大的俄國不是西方需要的,一個強大的日本也不是西方需要的,對於列強來說,遠東地區絕不能出現一個亞洲霸主,無論是俄國還是日本,隻要挑戰了這個底線,就等於和列強走上了對抗道路,那麽誰也不能保證不會再爆發一次日俄戰爭,而這一次,西方列強支持的就不會是日本了。
日本真正擺脫列強的控製還要等到第一次世界大戰,戰爭之後歐洲列強的衰落和日本戰爭中發的戰爭財使得日本真正開始主宰東亞事務。
就曆史層麵來講,必須承認,日本運氣很不錯,而且這個時代的日本政府還擁有一批比較理智的政客,憲政精神也沒有被武士道所完全取代。
或許,隻有一位穿越者才能改變這一切吧。
趙北有信心改變這一切,所以,他抱住了德國的大腿。
出麵調停的是德國、美國、法國和奧匈帝國,雖然他們的行動一致,但出發點並不相同:
德國是崛起的列強,雖然它的海軍還不能與英國海軍對抗,但也是不容忽視的存,而它的陸軍是傲視天下,整個歐洲大陸,沒有哪個國家敢拍著胸脯說能與德國陸軍單獨對抗,日本就不能了;法國,雖然陸軍、海軍都比不上德國,但“金融帝國”的稱號不是虛的,它不僅是日本的大債主,也是俄國、中國的大債主,日本與俄國中國的行動絕不能威脅到法國的遠東利益,如果日本與中國大打出手,將嚴重威脅法國華金融安全,這是法國參與此次調停的主要動機;至於奧匈帝國,華勢力比德國微不足道,但考慮到它是德國的應聲蟲,而它對巴爾幹地區的領土野心也不得不仰仗德國的支持,因此,參加此次調停就很順理成章了,而且若是調停成功,也可彰顯它的大國風範;美國參與調停的動機也很簡單,那就是商業秩序,如果中日之間這個時候發生大規模戰爭,將嚴重影響美國商品的銷售,使美國的經濟衰退雪上加霜,再加上美國總統的對華政策,以及與日本東北地區商業利益上的齟齬,決定了美國政府的立場,而且美國商人一直覬覦著粵漢鐵路,如果能夠調停中日爭端,或許可以給中國人一個好印象,由美國商人承辦這條粵漢鐵路就可以名正言順。
四國聯合出麵調停,日本不得不給些麵子,於是艦隊撤退,立場軟化,開始與袁世凱政府進行馬拉鬆式的談判,以便談判桌上得到戰場上得不到的東西理所當然的,談判對象不是共和軍,無論是日本政府還是袁世凱政府,都一致認為趙北的共和軍是個“刺頭”,讓該勢力插手談判,隻會把事情攪黃。
雖然談判沒有邀請自己,但趙北並不介意,趁著這難得的“和平”時機,他決定快解決四川趙爾巽,將四川掌握自己手裏,於是,便有了第二次西征。
第一次征川之戰,共和軍已經占領了重慶,本打算一鼓作氣拿下成都,但日本人橫插一杠子,迫使趙北不得不暫停四川的大規模軍事行動,僅派出少量部隊掃蕩已光複地區的頑固勢力,鞏固已有地盤,為了防備日本襲擊,連本打算增援四川的第二師都停止了西進。
現日本艦隊已撤退,湖北乃至長江地區的緊張局勢有所緩和,第二師已奉命再次西進,目前已抵達四川門戶夔門,多的革命衛隊也趕到四川增援,第二次西征已是箭弦上,為了保證西征的順利進行,同時也為了檢驗一下這個時代飛機的性能,趙北一紙調令,將共和軍唯一的飛行員馮如調到西征部隊,組建飛行隊,隨軍行動,至於另一位航空先驅謝纘泰先生,考慮到他是理論家,駕駛飛機不是他的長項,所以就留武漢,繼續為飛機廠的組建奔走。
日本艦隊的撤退對於共和軍來說是一個好消息,但同時也有一個讓人鬱悶的消息,原本信誓旦旦要來投奔共和軍的湯鄉茗不來了,不僅他不來了,他麾下的那支中國實力強的江防艦隊也不來了,袁世凱的一紙委任狀,湯鄉茗成了中華民國的海軍部總長,他的兄長湯化龍也正式走馬上任,取代王士珍做了江蘇都督。
看起來,總司令曾經揮舞的那頂“四川省長”的帽子還不夠誘人,湯氏兄弟沒有上鉤,或許,袁世凱拋得餌誘人一些,畢竟,袁世凱代表著中樞權力。
艦隊不來就不來吧,總司令並不太意,畢竟,海軍是貴族軍種,以共和軍政府現的財力,很難保持一支強大陸軍的同時也保持一支大規模海軍,而且現的戰略重點西南方向,海軍也沒什麽大的用處,唯一有些遺憾的就是那幾艘式炮艦,它們可是長江裏的霸王,如果有人願意,總司令並不介意用“海琛”號去換幾艘炮艦耍耍。
“海琛”號是巡洋艦,長江裏基本上隻能作為炮台使用,總司令現想要的是兩種武器,一種是飛機,另一種就是淺水炮艦。
震耳欲聾的轟鳴聲幾乎蓋住了一切聲音,即使麵對麵說話,也必須用力喊。
這裏是漢陽兵工廠子彈分廠車間,沿著車間一溜兒排開幾十台裝藥機,一半機器是人力驅動,另一半機器是電力驅動,無論是哪種動力,都發出單調而枯燥的噪聲,如果不把耳朵用棉花塞起來的話,這裏呆上一整天之後,基本上就跟聾子差不多了。
兵工廠督辦劉慶恩站一台電力裝藥機旁,正指揮幾個工友檢修機器,現共和軍對彈藥的需求很迫切,兵工廠是人歇機器不歇,一天三班倒的趕工,其結果就是機器經常罷工,不是電機過熱燒了線圈,就是刀具磨損導致工料報廢,作為兵工廠裏不多的幾個技術骨幹,劉慶恩不得不將住宿地點搬到工廠,以便就近指導工人修理機器,保障共和軍的後勤供應。
這台裝藥機是電機燒毀,不是什麽大故障,隻要換個電機就好了,這前些時候不容易,但現很容易,自從趙北與德國領事的“黃州陰謀”成立之後,漢口德國租界實際上已經取消了貿易歧視,雖然表麵上仍然與列強保持一致,但暗地裏卻開始縱容德國商人向軍政府走私軍用物資,德國西門子公司的電機就這麽價廉物美的囤積了兵工廠的倉庫裏,劉慶恩終於可以長噓口氣了,隻要德國放鬆了物資禁運,兵工廠的原料來源就不會像前些日子那麽窘迫了。
趁著這工夫,劉慶恩一口氣吃下了德國商人鄂庫存的一大半,並了部分機器,發電機、蒸汽機都換成了式德國機器,大量兵工物資源源不斷從各處匯聚到武漢,僅硫磺一項就可維持數月生產,尤其是漢陽兵工廠目前尚無法自製的機關槍子彈頭,囤積量已足夠共和軍打幾場較大規模戰役。
指揮工人卸下發生故障的電機,劉慶恩正欲親自檢查一下電線,一個工友匆匆跑到他身邊,俯下身向蹲地上的劉慶恩喊道:“劉頭,馮技正哪裏?”
馮技正就是剛從美國回國的馮如,由於他美國就幹過幾年技術工人,技術很不錯,再加上現飛機廠正籌備,沒有開工,馮如整天無事可做,便自告奮勇到兵工廠幫忙,劉慶恩便讓他做了“技正”,帶著十幾個已出師的學徒工,專門仿製一些簡單的機器,以便進一步提高兵工廠的產量。現德國答應出售的多數機器尚未運回國,兵工廠隻能因陋就簡,自己想辦法製造機器,好技術力量是現成的,鋼鐵也不缺,一些簡單的機器還是能夠自製的。
劉慶恩頭也不抬,隻是揚了揚手,指指外頭,說道:“模具車間。”
那工友急忙轉身跑去,一轉眼就不見了蹤影,片刻之後,馮如興衝衝跑到劉慶恩身邊蹲下,拿起一塊棉紗,擦了擦油膩膩的手,大聲喊道:“劉頭,對不住了,那幾台機器我不能幫你造了。”
“啥?”劉慶恩仰起頭,馮如的廣東話口音太重,他沒聽懂。
馮如拿出筆記本,用鉛筆寫下幾行字,劉慶恩這才明白他要說什麽,接過筆記本,與他筆談。
“為何不能造了?”劉慶恩問道。
“總司令準備再次入川,調我去四川,組建飛行隊,西征滿清頑固派。”馮如興高采烈的寫道。
劉慶恩頗感詫異,又問道:“總司令要再入川西征?日本人他不管了?你的飛行隊不是要去九江偵察日本艦隊麽?”
趙北的“春分通電”很大的提升了兵工廠工人的工作積極性,就連劉慶恩也激動得幾夜沒睡好,這些天來加班趕製武器彈藥,眾人心裏多半存著的心思是與日本決一死戰,出出庚子國變之後積聚胸中的這口氣,差不多快把四川的趙爾巽給忘了。
工友們忘了趙爾巽,可是日理萬機的總司令卻沒有忘記四川,自從“蘄州慘案”之後,四川的戰事已停頓了近二十天,利用這段時間,共和軍已重慶囤積了足夠的軍用物資,足以保證川西戰役的順利進行,另一方麵,由於總司令的強烈反英、反日立場,英國已開始對趙爾巽進行軍事援助,來往於長江與川江之間的那些英國小軍艦這段日子裏一直充當著運輸船的角色,大批英國步槍、彈藥正源源不斷的武裝著趙爾巽的部隊,而且英國漢口領事頻繁的往來於四川、湖北之間,袁世凱也往武漢拍了電報,示意共和軍可以放緩征川腳步,種種跡象表明,英國政府似乎是撮合袁趙合流,以此打壓共和軍勢力。
所以,川西戰役的發起日期已不能再往後拖了,多拖一天,共和軍的進軍阻力就多增加一分。
當然,這些軍事決策不是劉慶恩這個技術專家可以過問的,正因如此,他才會對總司令突然做出再次入川的決定感到奇怪。
“日本政府立場軟化,德國、美國、法國、奧國都來調停,日本艦隊已退回長江口了,中日關於‘蘄州慘案’的交涉已正式開始。”馮如寫道。
劉慶恩覺奇怪,前幾天日本還報紙上叫囂要大舉出兵東北,怎麽現突然就退走了?
不止是劉慶恩覺得奇怪,當租界出版的外文報紙將日本艦隊退回長江口的聞報道出來之後,幾乎所有人都覺得奇怪,變化無常的國際外交讓他們有些無所適從。
隻有趙北沒覺得奇怪,因為這本來就是德國領事答應他的事情,由德國領頭,聯合美國、奧匈帝國出麵進行調停,以便快結束這場紛爭畢竟,以共和軍目前的實力,確實不足以對抗日本,這一點,趙北心裏比誰都清楚,而德國領事也同樣清楚,如果共和軍這個抱著強烈“反英情緒”的地方實力派被日本幹掉的話,將對德國的遠東利益造成損害,所以,德國很有必要出麵調停。
德國人看來,共和軍就好比是一隻跳蚤,雖然咬不死英國,但至少能讓它癢得難受,這隻有用的“跳蚤”絕對不能輕易被人捏死,如果有可能的話,德國人還打算將它喂得強壯些,以便將英國咬得難受,而且,這隻跳蚤不僅可以用來咬英國,也可以用來咬袁世凱,隻不過,對於袁世凱來說,這是一隻特大號的跳蚤,被它咬上一口的話,那後果就不好說了。
總司令的反英表演畢竟隻是一場做秀,適可而止的道理他也是懂的,德國也不希望好不容易遠東找到的反英小跳蚤被拴著英國狗鏈的日本狼狗捏死,於是雙方一拍即合,決定適時收手。
德國聯合歐美強國出麵調停,日本政府也隻能服從。
這就是國際政治,談判桌上都是有教養的紳士,但談判桌下卻是你踢我一腳,我還你一腿,挨了打還不能叫出聲,否則就是對國際“正義”的藐視。
日本還不敢公然藐視這種“國際正義”,因為它實力不足,雖然它曾經擊敗過中國,也擊敗過俄國,但那都是列強支持下的行動,離開了列強的支持,它什麽也不是,日俄戰爭的勝利固然讓日本舉國上下精神振奮,但同時也引起了列強的警惕,一個強大的俄國不是西方需要的,一個強大的日本也不是西方需要的,對於列強來說,遠東地區絕不能出現一個亞洲霸主,無論是俄國還是日本,隻要挑戰了這個底線,就等於和列強走上了對抗道路,那麽誰也不能保證不會再爆發一次日俄戰爭,而這一次,西方列強支持的就不會是日本了。
日本真正擺脫列強的控製還要等到第一次世界大戰,戰爭之後歐洲列強的衰落和日本戰爭中發的戰爭財使得日本真正開始主宰東亞事務。
就曆史層麵來講,必須承認,日本運氣很不錯,而且這個時代的日本政府還擁有一批比較理智的政客,憲政精神也沒有被武士道所完全取代。
或許,隻有一位穿越者才能改變這一切吧。
趙北有信心改變這一切,所以,他抱住了德國的大腿。
出麵調停的是德國、美國、法國和奧匈帝國,雖然他們的行動一致,但出發點並不相同:
德國是崛起的列強,雖然它的海軍還不能與英國海軍對抗,但也是不容忽視的存,而它的陸軍是傲視天下,整個歐洲大陸,沒有哪個國家敢拍著胸脯說能與德國陸軍單獨對抗,日本就不能了;法國,雖然陸軍、海軍都比不上德國,但“金融帝國”的稱號不是虛的,它不僅是日本的大債主,也是俄國、中國的大債主,日本與俄國中國的行動絕不能威脅到法國的遠東利益,如果日本與中國大打出手,將嚴重威脅法國華金融安全,這是法國參與此次調停的主要動機;至於奧匈帝國,華勢力比德國微不足道,但考慮到它是德國的應聲蟲,而它對巴爾幹地區的領土野心也不得不仰仗德國的支持,因此,參加此次調停就很順理成章了,而且若是調停成功,也可彰顯它的大國風範;美國參與調停的動機也很簡單,那就是商業秩序,如果中日之間這個時候發生大規模戰爭,將嚴重影響美國商品的銷售,使美國的經濟衰退雪上加霜,再加上美國總統的對華政策,以及與日本東北地區商業利益上的齟齬,決定了美國政府的立場,而且美國商人一直覬覦著粵漢鐵路,如果能夠調停中日爭端,或許可以給中國人一個好印象,由美國商人承辦這條粵漢鐵路就可以名正言順。
四國聯合出麵調停,日本不得不給些麵子,於是艦隊撤退,立場軟化,開始與袁世凱政府進行馬拉鬆式的談判,以便談判桌上得到戰場上得不到的東西理所當然的,談判對象不是共和軍,無論是日本政府還是袁世凱政府,都一致認為趙北的共和軍是個“刺頭”,讓該勢力插手談判,隻會把事情攪黃。
雖然談判沒有邀請自己,但趙北並不介意,趁著這難得的“和平”時機,他決定快解決四川趙爾巽,將四川掌握自己手裏,於是,便有了第二次西征。
第一次征川之戰,共和軍已經占領了重慶,本打算一鼓作氣拿下成都,但日本人橫插一杠子,迫使趙北不得不暫停四川的大規模軍事行動,僅派出少量部隊掃蕩已光複地區的頑固勢力,鞏固已有地盤,為了防備日本襲擊,連本打算增援四川的第二師都停止了西進。
現日本艦隊已撤退,湖北乃至長江地區的緊張局勢有所緩和,第二師已奉命再次西進,目前已抵達四川門戶夔門,多的革命衛隊也趕到四川增援,第二次西征已是箭弦上,為了保證西征的順利進行,同時也為了檢驗一下這個時代飛機的性能,趙北一紙調令,將共和軍唯一的飛行員馮如調到西征部隊,組建飛行隊,隨軍行動,至於另一位航空先驅謝纘泰先生,考慮到他是理論家,駕駛飛機不是他的長項,所以就留武漢,繼續為飛機廠的組建奔走。
日本艦隊的撤退對於共和軍來說是一個好消息,但同時也有一個讓人鬱悶的消息,原本信誓旦旦要來投奔共和軍的湯鄉茗不來了,不僅他不來了,他麾下的那支中國實力強的江防艦隊也不來了,袁世凱的一紙委任狀,湯鄉茗成了中華民國的海軍部總長,他的兄長湯化龍也正式走馬上任,取代王士珍做了江蘇都督。
看起來,總司令曾經揮舞的那頂“四川省長”的帽子還不夠誘人,湯氏兄弟沒有上鉤,或許,袁世凱拋得餌誘人一些,畢竟,袁世凱代表著中樞權力。
艦隊不來就不來吧,總司令並不太意,畢竟,海軍是貴族軍種,以共和軍政府現的財力,很難保持一支強大陸軍的同時也保持一支大規模海軍,而且現的戰略重點西南方向,海軍也沒什麽大的用處,唯一有些遺憾的就是那幾艘式炮艦,它們可是長江裏的霸王,如果有人願意,總司令並不介意用“海琛”號去換幾艘炮艦耍耍。
“海琛”號是巡洋艦,長江裏基本上隻能作為炮台使用,總司令現想要的是兩種武器,一種是飛機,另一種就是淺水炮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