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7章放權與收權
江西位於長江中下遊地區,控扼長江航道,北與安徽、湖北接壤,西與湖南相望,東邊緊挨著江蘇、福建,往南過去就是廣東,這樣一個與六省接壤的省份,其戰略地位之重要性不湖北、湖南之下。
“戊申革命”之後,趙北率領共和軍從安徽一路往西橫掃,光複的第一座大城市就是江西的九江城,但由於趙北的戰略重心湖北,因此共和軍隨後的短時間裏曾對江西采取棄之不守的策略,除了吳振漢曾短暫率領後衛部隊堅守九江之外,江西大部分地區並未經曆革命的洗禮,先後由滿清勢力、北洋勢力、君憲勢力控製,直到共和軍騰出手來,這才派遣閻錫山、李烈鈞率領“東進先遣隊”,向江西掃蕩。
進入江西之後,閻錫山、李烈鈞率領部隊進軍順利,共和軍海軍炮艦的支援下,東進先遣隊迅速控製了贛北的九江、湖口等戰略要地,然後沿著鄱陽湖水係逆流而上,進一步控製了整個贛北地區。由於東進先遣隊力量有限,全靠湖北軍政府提供軍費、彈藥,因此控製了贛北地區之後未能進一步擴大戰果,贛南地區仍處於滿清勢力控製之下。
後來兩廣總督張人駿宣布“反正”,湖南、福建等省的滿清地方政權也先後垮台,贛南滿清頑固勢力失去了外援,不得不也宣布“反正”,江西君憲派勢力大增,贛南就此成為君憲派地盤。“湘黔事變”爆發之後,江西君憲派積極策應湖南、貴州君憲勢力,聯手絞殺湖南革命力量,公開背叛革命,閻錫山、李烈鈞聞訊,一麵拍發電報向共和軍政府請戰,一麵積極調動部隊做好了應戰準備,趙北就任討逆軍總司令後,立即向所有南方革命軍隊下達了討伐令,閻錫山、李烈鈞隨即率領部隊大舉南進,橫掃贛南君憲勢力,隻用了很短的時間就統一了江西全省政令,至此,江西才算是完全落入革命陣營控製之中。
不過,隨著君憲派敵人的消失,革命陣營內部的分歧開始表麵化、公開化,具體表現就是閻錫山與李烈鈞的明爭暗鬥,雖然目前兩人尚未公開決裂,可是江西的軍政府已經分成了閻派和李派,互相攻訐,互相拆台,各自向討逆軍總司令趙北拍發電報打小報告,告對方的黑狀。
趙北雖然遠武漢,可是對於江西軍政府的內部鬥爭卻也是洞若觀火,畢竟,“東進先遣隊”裏有總司令埋設的眼線,從一開始,這支部隊就是總司令放出去的“杆子”,隻是暫時借給閻錫山、李烈鈞用用,遲早要收歸總司令指揮的。
實際上,閻錫山與李烈鈞的鬥爭正合趙北的心思,這也是他一開始就定下的平衡策略,不然的話,也不會任命閻錫山為江西都督、而李烈鈞卻擔任著東進先遣隊總司令的職務了,這種任命使得閻錫山是江西名義上的軍政高首腦,但李烈鈞卻是江西省軍的實際高指揮官,而且由於李烈鈞還兼著安徽、江西巡閱使的職務,所以,兩人完全可以軍政府裏打個平手。
不過兩人都是相信實力的人,他們已開始著手組建、擴充自己的嫡係部隊,經過討逆戰爭,閻錫山已控製了一萬人的部隊,李烈鈞因為是江西人,控製得部隊多一些,但是他的部隊駐地多贛南,遠離湖北,所以戰略上不如閻錫山有優勢,而閻錫山也因為不是江西人,民心、民意上遠不如李烈鈞,如此一來,雙方暫時勢均力敵,誰也奈何不了誰。
這就是目前江西的局勢,閻錫山控製贛北,李烈鈞控製贛南,本已統一起來的江西政令又麵臨著分裂的危險。
這正是趙北此次巡視江西的主要原因,解決了湖南、貴州的共進會勢力之後,江西已成了總司令下一個要吞並的省份,閻錫山、李烈鈞的對峙有利於總司令實現他的戰略企圖,所以,總司令借著為國會選舉拉選票的機會趕到了江西。
剛才趙北借著閻錫山拍馬屁的機會將話題引向了棄軍從政的方麵,結果閻錫山立即表明了他的立場,而坐一邊的李烈鈞卻對此頗為不屑,歪了歪嘴,這個小動作落趙北眼裏,使他對於兩人之間的齟齬有了進一步的認識。
雖然建議閻錫山去競選國會參議員,但是趙北確實不打算把閻錫山趕出軍隊,至少目前不行,畢竟他閻某人也是日本陸軍士官學校的軍校生,軍事人才,現正是共和軍厲兵秣馬的時候,軍事人才當然是多多益善,不僅閻錫山要留軍隊裏,李烈鈞也應該留軍隊裏,為總司令效犬馬之勞,為總司令打江山。
但是這種亂局之下,人心不靖,凡是有一點實力的人都做夢趁亂撈上一筆,趙北、袁世凱就是這些人裏的代表人物,閻錫山、李烈鈞的實力雖然遠遠比不上這兩位,但是他們也是有雄心的。
當初趙北之所以放手讓閻錫山、李烈鈞江西鬧騰,隻是為了策應湖北、四川兩省的革命事業,現大局已定,總司令決定把放出去的軍權再收回來,而且考慮到江西全省已經由閻錫山、李烈鈞兩人控製,軍政大權集中他們兩人手裏,他們正試圖擺脫共和軍的影響,所以,趙北決定此時果斷出手,趁他們羽翼未豐之前將江西的軍隊控製自己手裏。
當初趙北是放權,現,他想收權。
閻錫山和李烈鈞都想做“江西王”,但是總司令不會讓他們得逞,對於這兩個人,總司令另有安排。
“伯川,我隻是跟你開個玩笑而已,你不必緊張。就算是你自己打算去競選國會參議員,我也不會讚成的,你是軍事幹才,協和也是軍事幹才,讓你們去從政,那才是大才小用了呢。現革命事業雖然取得了一些進展,但是距離我們革命軍人的目標還很遠呢,此時此刻,你們怎麽能離開軍隊呢?”
見閻錫山一副戰戰兢兢的模樣,趙北笑著站起身,拍了拍他的肩膀,示意他坐了回去。
就這時,這艘畫舫慢慢停了下來,眾人舉目望去,那甘棠湖中間的煙水亭已近眼前,畫舫正靠岸。
“總司令請看,那就是煙水亭的船廳了。”
李烈鈞站起身,指著那小碼頭為趙北做著介紹。
“這甘棠湖是由廬山泉水匯聚而成,湖水清澈,風景秀麗,早一千多年前就是文人墨客遊覽勝地,這煙水亭相傳始建於唐朝元和年間,距今已有一千一百餘年,曆經戰火,原來的唐朝建築基本上已蕩然無存,隻有這船廳碼頭還保留著唐朝遺跡,那碼頭上有一塊石碑,就是當年用來栓船的船樁,那上頭還刻有詩文,不過年代久遠,碑麵斑駁不堪,隻能看見‘元和’等寥寥幾個字,詩文內容卻是猜想不出了。”
閻錫山、李烈鈞陪同趙北先行登上碼頭,那石碑前稍做駐足。
等趙北將注意力從那石碑上挪開,發現兩個陌生人正恭候一邊,均是青衣小帽,看不出是幹什麽的。
李烈鈞急忙走上前,將那兩人領到趙北跟前,由他們做自我介紹。
“鄙人趙文愷,現為毅軍全軍督操官。”
“鄙人丁香玲,現為毅軍中路翼長。”
趙北有些奇怪,看了眼李烈鈞,問道:“這兩位可是薑翰卿的部下?”
李烈鈞點了點頭,說道:“正是薑翰卿的部下。他們前幾天我府上做客,對總司令一向仰慕得很,聽聞總司令巡視江西,於是跟我一起過來了,我安排他們這煙水亭恭候總司令大駕。”
薑翰卿就是薑桂題,此人是安徽亳州人氏,早年加入過撚軍,後來投靠了科爾沁親王僧格林沁,轉而與撚軍為敵,積功升至管帶,後被毅軍統領宋慶調入麾下,從此成為毅軍將領,參加過中日甲午戰爭,因戰敗被革職,袁世凱小站練兵時,曾將他短暫調入軍之中,但不久之後薑桂題又回到毅軍,歸直隸總督榮祿指揮。
“庚子國變”之後,因為護送兩宮回鑾有功,薑桂題加封太子少保銜,不久之後,毅軍老將宋慶去世,毅軍主帥出缺,薑桂題與另一毅軍宿將馬玉昆進行了一番明爭暗鬥,終馬玉昆勝出,成了毅軍第二任主帥,薑桂題則遭到排擠,黯然調離北方,率領八營毅軍約兩千人南下浦口,編練江防軍,去年年底,毅軍總統官馬玉昆病死,薑桂題順利接任毅軍總統官,成了毅軍的第三任主帥,隨後就趕上了“戊申革命”,奉命率領毅軍南下作戰,攻擊熊成基部起義軍,這之後就一直率軍駐紮安徽。
按理說薑桂題是鎮壓革命的劊子手,與革命黨人是兩條道上的人,這樣一個人卻派了兩個心腹,到江西跟革命軍的將領李烈鈞聯絡,也難怪趙北會覺得奇怪。
“兩位到江西來,不會是來看風景的吧?”趙北向那兩人打量了幾眼。
趙文愷、丁香玲向李烈鈞望去。
李烈鈞向一名副官嘀咕了幾句,那個副官急忙招呼趙北帶來的軍官去煙水亭翠照軒小坐。
等閑雜人等離開,李烈鈞才向另一個方向指了指,對趙北說道:“總司令,那就是鏡波樓,那裏風景好,總司令不如移步鏡波樓,咱們到那裏說話。”
趙北點了點頭,率領衛隊跟了過去,不過由於衛隊長田勁夫中暑,未能跟來,所以這貼身保鏢又多加了幾個人。
等上了鏡波樓,吩咐人端上茶水、點心,李烈鈞這才將趙文愷、丁香玲的來意做了一番簡單的介紹。
這兩個薑桂題的心腹是來請李烈鈞去安徽做官的,做安徽都督。
這很奇怪,薑桂題請一位革命黨人去做安徽都督,不知底細的人恐怕會誤以為薑桂題也加入了革命黨。
但是薑桂題確實沒有加入任何黨派,他依舊是毅軍的總統官,他來邀請李烈鈞去做安徽都督,是另有打算。
江西位於長江中下遊地區,控扼長江航道,北與安徽、湖北接壤,西與湖南相望,東邊緊挨著江蘇、福建,往南過去就是廣東,這樣一個與六省接壤的省份,其戰略地位之重要性不湖北、湖南之下。
“戊申革命”之後,趙北率領共和軍從安徽一路往西橫掃,光複的第一座大城市就是江西的九江城,但由於趙北的戰略重心湖北,因此共和軍隨後的短時間裏曾對江西采取棄之不守的策略,除了吳振漢曾短暫率領後衛部隊堅守九江之外,江西大部分地區並未經曆革命的洗禮,先後由滿清勢力、北洋勢力、君憲勢力控製,直到共和軍騰出手來,這才派遣閻錫山、李烈鈞率領“東進先遣隊”,向江西掃蕩。
進入江西之後,閻錫山、李烈鈞率領部隊進軍順利,共和軍海軍炮艦的支援下,東進先遣隊迅速控製了贛北的九江、湖口等戰略要地,然後沿著鄱陽湖水係逆流而上,進一步控製了整個贛北地區。由於東進先遣隊力量有限,全靠湖北軍政府提供軍費、彈藥,因此控製了贛北地區之後未能進一步擴大戰果,贛南地區仍處於滿清勢力控製之下。
後來兩廣總督張人駿宣布“反正”,湖南、福建等省的滿清地方政權也先後垮台,贛南滿清頑固勢力失去了外援,不得不也宣布“反正”,江西君憲派勢力大增,贛南就此成為君憲派地盤。“湘黔事變”爆發之後,江西君憲派積極策應湖南、貴州君憲勢力,聯手絞殺湖南革命力量,公開背叛革命,閻錫山、李烈鈞聞訊,一麵拍發電報向共和軍政府請戰,一麵積極調動部隊做好了應戰準備,趙北就任討逆軍總司令後,立即向所有南方革命軍隊下達了討伐令,閻錫山、李烈鈞隨即率領部隊大舉南進,橫掃贛南君憲勢力,隻用了很短的時間就統一了江西全省政令,至此,江西才算是完全落入革命陣營控製之中。
不過,隨著君憲派敵人的消失,革命陣營內部的分歧開始表麵化、公開化,具體表現就是閻錫山與李烈鈞的明爭暗鬥,雖然目前兩人尚未公開決裂,可是江西的軍政府已經分成了閻派和李派,互相攻訐,互相拆台,各自向討逆軍總司令趙北拍發電報打小報告,告對方的黑狀。
趙北雖然遠武漢,可是對於江西軍政府的內部鬥爭卻也是洞若觀火,畢竟,“東進先遣隊”裏有總司令埋設的眼線,從一開始,這支部隊就是總司令放出去的“杆子”,隻是暫時借給閻錫山、李烈鈞用用,遲早要收歸總司令指揮的。
實際上,閻錫山與李烈鈞的鬥爭正合趙北的心思,這也是他一開始就定下的平衡策略,不然的話,也不會任命閻錫山為江西都督、而李烈鈞卻擔任著東進先遣隊總司令的職務了,這種任命使得閻錫山是江西名義上的軍政高首腦,但李烈鈞卻是江西省軍的實際高指揮官,而且由於李烈鈞還兼著安徽、江西巡閱使的職務,所以,兩人完全可以軍政府裏打個平手。
不過兩人都是相信實力的人,他們已開始著手組建、擴充自己的嫡係部隊,經過討逆戰爭,閻錫山已控製了一萬人的部隊,李烈鈞因為是江西人,控製得部隊多一些,但是他的部隊駐地多贛南,遠離湖北,所以戰略上不如閻錫山有優勢,而閻錫山也因為不是江西人,民心、民意上遠不如李烈鈞,如此一來,雙方暫時勢均力敵,誰也奈何不了誰。
這就是目前江西的局勢,閻錫山控製贛北,李烈鈞控製贛南,本已統一起來的江西政令又麵臨著分裂的危險。
這正是趙北此次巡視江西的主要原因,解決了湖南、貴州的共進會勢力之後,江西已成了總司令下一個要吞並的省份,閻錫山、李烈鈞的對峙有利於總司令實現他的戰略企圖,所以,總司令借著為國會選舉拉選票的機會趕到了江西。
剛才趙北借著閻錫山拍馬屁的機會將話題引向了棄軍從政的方麵,結果閻錫山立即表明了他的立場,而坐一邊的李烈鈞卻對此頗為不屑,歪了歪嘴,這個小動作落趙北眼裏,使他對於兩人之間的齟齬有了進一步的認識。
雖然建議閻錫山去競選國會參議員,但是趙北確實不打算把閻錫山趕出軍隊,至少目前不行,畢竟他閻某人也是日本陸軍士官學校的軍校生,軍事人才,現正是共和軍厲兵秣馬的時候,軍事人才當然是多多益善,不僅閻錫山要留軍隊裏,李烈鈞也應該留軍隊裏,為總司令效犬馬之勞,為總司令打江山。
但是這種亂局之下,人心不靖,凡是有一點實力的人都做夢趁亂撈上一筆,趙北、袁世凱就是這些人裏的代表人物,閻錫山、李烈鈞的實力雖然遠遠比不上這兩位,但是他們也是有雄心的。
當初趙北之所以放手讓閻錫山、李烈鈞江西鬧騰,隻是為了策應湖北、四川兩省的革命事業,現大局已定,總司令決定把放出去的軍權再收回來,而且考慮到江西全省已經由閻錫山、李烈鈞兩人控製,軍政大權集中他們兩人手裏,他們正試圖擺脫共和軍的影響,所以,趙北決定此時果斷出手,趁他們羽翼未豐之前將江西的軍隊控製自己手裏。
當初趙北是放權,現,他想收權。
閻錫山和李烈鈞都想做“江西王”,但是總司令不會讓他們得逞,對於這兩個人,總司令另有安排。
“伯川,我隻是跟你開個玩笑而已,你不必緊張。就算是你自己打算去競選國會參議員,我也不會讚成的,你是軍事幹才,協和也是軍事幹才,讓你們去從政,那才是大才小用了呢。現革命事業雖然取得了一些進展,但是距離我們革命軍人的目標還很遠呢,此時此刻,你們怎麽能離開軍隊呢?”
見閻錫山一副戰戰兢兢的模樣,趙北笑著站起身,拍了拍他的肩膀,示意他坐了回去。
就這時,這艘畫舫慢慢停了下來,眾人舉目望去,那甘棠湖中間的煙水亭已近眼前,畫舫正靠岸。
“總司令請看,那就是煙水亭的船廳了。”
李烈鈞站起身,指著那小碼頭為趙北做著介紹。
“這甘棠湖是由廬山泉水匯聚而成,湖水清澈,風景秀麗,早一千多年前就是文人墨客遊覽勝地,這煙水亭相傳始建於唐朝元和年間,距今已有一千一百餘年,曆經戰火,原來的唐朝建築基本上已蕩然無存,隻有這船廳碼頭還保留著唐朝遺跡,那碼頭上有一塊石碑,就是當年用來栓船的船樁,那上頭還刻有詩文,不過年代久遠,碑麵斑駁不堪,隻能看見‘元和’等寥寥幾個字,詩文內容卻是猜想不出了。”
閻錫山、李烈鈞陪同趙北先行登上碼頭,那石碑前稍做駐足。
等趙北將注意力從那石碑上挪開,發現兩個陌生人正恭候一邊,均是青衣小帽,看不出是幹什麽的。
李烈鈞急忙走上前,將那兩人領到趙北跟前,由他們做自我介紹。
“鄙人趙文愷,現為毅軍全軍督操官。”
“鄙人丁香玲,現為毅軍中路翼長。”
趙北有些奇怪,看了眼李烈鈞,問道:“這兩位可是薑翰卿的部下?”
李烈鈞點了點頭,說道:“正是薑翰卿的部下。他們前幾天我府上做客,對總司令一向仰慕得很,聽聞總司令巡視江西,於是跟我一起過來了,我安排他們這煙水亭恭候總司令大駕。”
薑翰卿就是薑桂題,此人是安徽亳州人氏,早年加入過撚軍,後來投靠了科爾沁親王僧格林沁,轉而與撚軍為敵,積功升至管帶,後被毅軍統領宋慶調入麾下,從此成為毅軍將領,參加過中日甲午戰爭,因戰敗被革職,袁世凱小站練兵時,曾將他短暫調入軍之中,但不久之後薑桂題又回到毅軍,歸直隸總督榮祿指揮。
“庚子國變”之後,因為護送兩宮回鑾有功,薑桂題加封太子少保銜,不久之後,毅軍老將宋慶去世,毅軍主帥出缺,薑桂題與另一毅軍宿將馬玉昆進行了一番明爭暗鬥,終馬玉昆勝出,成了毅軍第二任主帥,薑桂題則遭到排擠,黯然調離北方,率領八營毅軍約兩千人南下浦口,編練江防軍,去年年底,毅軍總統官馬玉昆病死,薑桂題順利接任毅軍總統官,成了毅軍的第三任主帥,隨後就趕上了“戊申革命”,奉命率領毅軍南下作戰,攻擊熊成基部起義軍,這之後就一直率軍駐紮安徽。
按理說薑桂題是鎮壓革命的劊子手,與革命黨人是兩條道上的人,這樣一個人卻派了兩個心腹,到江西跟革命軍的將領李烈鈞聯絡,也難怪趙北會覺得奇怪。
“兩位到江西來,不會是來看風景的吧?”趙北向那兩人打量了幾眼。
趙文愷、丁香玲向李烈鈞望去。
李烈鈞向一名副官嘀咕了幾句,那個副官急忙招呼趙北帶來的軍官去煙水亭翠照軒小坐。
等閑雜人等離開,李烈鈞才向另一個方向指了指,對趙北說道:“總司令,那就是鏡波樓,那裏風景好,總司令不如移步鏡波樓,咱們到那裏說話。”
趙北點了點頭,率領衛隊跟了過去,不過由於衛隊長田勁夫中暑,未能跟來,所以這貼身保鏢又多加了幾個人。
等上了鏡波樓,吩咐人端上茶水、點心,李烈鈞這才將趙文愷、丁香玲的來意做了一番簡單的介紹。
這兩個薑桂題的心腹是來請李烈鈞去安徽做官的,做安徽都督。
這很奇怪,薑桂題請一位革命黨人去做安徽都督,不知底細的人恐怕會誤以為薑桂題也加入了革命黨。
但是薑桂題確實沒有加入任何黨派,他依舊是毅軍的總統官,他來邀請李烈鈞去做安徽都督,是另有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