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8章騎牆派


    安徽是“戊申革命”首義之省,趙北就是安慶參加的革命,他的共和軍也崛起安徽,隻是由於趙北的戰略重心湖北,所以安徽終沒有成為革命勢力強盛的省份,而是成了北洋的勢力範圍,成了袁世凱的南方前哨。


    袁世凱向清廷發動兵諫並拍發“年通電”之後,安徽巡撫朱家保隨即附和袁世凱的立憲倡議,毅軍總統官薑桂題也隨聲附和,不久之後,安徽正式宣布“光複”,袁世凱親信朱家保出任安徽軍政府都督,但椅子還沒坐熱,就趕上“湘黔事變”,原江蘇都督湯化龍改任湖南都督,江蘇都督出缺,考慮到該省戰略地位重要,是南北雙方對峙的前沿,需要可靠的人鎮守,袁世凱便將朱家保調到了江蘇,接任江蘇都督,而安徽都督的位子也就此空缺下來。


    按說朱家保離開安徽之後,有資格接任安徽都督的是薑桂題,他不僅是安徽本省人氏,而且也與袁世凱關係密切,是袁世凱小站練兵時的舊人之一,重要的是,他的毅軍主力就安徽,由他做安徽都督似乎合適。


    薑桂題心裏也是這麽想的,所以他立即開始了表演,請了一幫安徽縉紳耆老,向中樞上書請願,叫嚷著要“皖人治皖”,請袁世凱任命薑桂題做安徽都督。


    但這隻是薑桂題的一相情願,實際上安徽都督的人選還涉及到另一個問題,那就是權力的平衡。


    雖然薑桂題曾做過袁世凱的部下,與北洋軍也有淵源,但是他現畢竟是毅軍主帥,袁世凱不太放心。


    毅軍雖然與北洋軍同出一門,都是“淮軍餘孽”,但是畢竟不是北洋嫡係,而且實力比較雄厚,袁世凱對這支部隊並不放心,他采取的手段就是分化瓦解,正因這個緣故,毅軍悍將趙倜才被提拔為河南都督,隻這一步妙棋,毅軍就分裂成了兩部。


    僅這個原因還不足以讓袁世凱安徽都督的任命一事上猶豫不決,真正使他猶豫的還於徐世昌的態度。


    因為徐世昌也舉薦了一個人做安徽都督,這個人就是倪嗣衝。


    倪嗣衝也是安徽人,這個背景足以堵住那幫安徽縉紳耆老“皖人治皖”的嘴,而且此人與袁世凱關係密切,倪嗣衝的叔父曾袁府做過西席,是袁克定、袁克文的老師,借著這層關係,倪嗣衝才得以入幕袁府,後又輔佐袁世凱練兵,很是立了些汗馬功勞,徐世昌出任東三省總督時,袁世凱將倪嗣衝推薦給他,倪嗣衝又跟著徐世昌去了東北,參讚機務、討伐土匪,為徐世昌鞍前馬後,很得徐世昌的器重,革命之後,徐世昌東三省宣布“保境安民”,這其中也有倪嗣衝的功勞,袁世凱對這個人是很信任的。


    現,“安徽都督”的人選有兩個,一個是薑桂題,另一個是倪嗣衝,兩個人選中,袁世凱傾向於後者,畢竟倪嗣衝是徐世昌推薦的,不能駁了老友的麵子,另外,倪嗣衝正值不惑之年,年富力強,比薑桂題這個花甲老翁能應對南方局麵,所以,袁世凱僅僅任命薑桂題做了安徽鎮守使,而那幫為薑桂題吹吹打打抬轎子的縉紳耆老也被中樞下文訓斥了一番,指責他們“妄議樞機”。


    得知袁世凱有意任命倪嗣衝為安徽都督,薑桂題急了,召集手下商議,有人給他出了個主意,叫他聯絡“安徽江西巡閱使”李烈鈞,雙方定個君子協定,兩人聯手,把倪嗣衝擠走,然後由李烈鈞擔任一段時間的安徽都督,等倪嗣衝另謀高就之後,薑桂題再從李烈鈞手裏接過都督大印,出任安徽都督。


    其實這就是演一場戲,薑桂題是導演,幕後策劃,李烈鈞是主角,有好處可拿,薑桂題開出的價碼是五十萬兩銀子,所以李烈鈞很是動心,他很想用這筆銀子擴充他的部隊,購買多的步槍。


    所以,李烈鈞同意出演這出戲,但是正當他化好了裝準備上台唱戲的時候,趙北巡視江西了,聽說共和軍總司令、聯合陣線委員長過來了,薑桂題派來的這兩個特使一合計,覺得如果拉上總司令來一起唱戲的話,這出戲似乎可以唱得好,於是他們便要求與總司令見一麵。


    李烈鈞雖然覺得這麽做有些多此一舉,但考慮到他的那個“安徽江西巡閱使”的頭銜也是總司令給的,而這個頭銜隻得到了製憲會議的認可,卻沒有得到袁大總統的認可,所以分量不足,還離不開總司令這座靠山,於是終同意為趙文愷、丁香玲引見,這才有了這煙水亭之會。


    明白了趙文愷和丁香玲的來意,趙北淡淡一笑,說道:“兩位,這個忙我很想幫,但是現我不能幫。”


    “總司令此話怎講?”趙文愷問道。


    “此事由李協和出麵就可以了,我如果出麵的話,隻會使北洋方麵對薑翰卿誤會深,誤以為他投靠了我。”趙北淡淡幾句,就將其中的利害關係挑明。


    但那趙文愷卻不以為然的搖了搖頭,說道:“來之前薑大人特意叮囑過,若是‘聯合陣線’肯收薑大人入夥,薑大人也不介意做個黨員,再說了,安徽也有幾個小黨,現沒有加入聯合陣線,若是薑大人做了安徽都督,那些小黨也完全可以加入聯合陣線。”


    “哦?薑翰卿這麽說的?”


    趙北頗感驚訝,略一思忖,已明白了薑桂題為什麽膽敢如此明目張膽的向南方革命派靠攏。


    現的袁世凱北洋集團實力有限,對於南方實力派並不占有壓倒性的優勢,這一點趙北看到了,宋教仁看到了,袁世凱自己也看到了,而處於南北實力派夾縫中的地方實力派也看到了這一點,所以,他們中的不少人都采取了騎牆觀望的立場,廣東都督張人駿、河南都督趙倜就是這些人裏的代表人物,他們既不與南方革命勢力直接對抗,也不完全放棄來自北洋方麵的拉攏,而安徽的這個薑桂題顯然也打算步他們的後塵,利用這種南北對峙的局麵為自己爭取大利益。


    或許,當看到袁世凱打算任命倪嗣衝為安徽都督後,薑桂題發現自己有被北洋拋棄的可能,於是決定為自己選擇一條後路,這條後路就是南方的革命黨,為此,他不惜冒著與袁世凱決裂的風險去爭這個安徽都督的位置。


    “薑大人就是這麽說的,小人不敢欺瞞總司令。”趙文愷信誓旦旦的保證。


    丁香玲也一邊點頭,說道:“那個倪嗣衝為人卑劣,東三省借著剿匪的名義,殺良冒功,縱兵劫掠,這樣一個人如何能做一省都督?”


    聽了這話,趙北微微一笑,倪嗣衝不是好人,難道那薑桂題就是好人麽?


    薑桂題是不是好人先不說,至少他是一個騎牆派。


    現既然要進行國會選舉,那麽就要拉攏一切可以拉攏的人,這薑桂題既然自己送上門來,那麽就不能叫他溜走,而且他是毅軍主帥,河南都督趙倜也是他的部下,偏偏兩人都是騎牆派,都有利於價值,如果利用好了,這安徽、河南兩地就熱鬧了,對於總司令的戰略是有好處的。


    “如果薑翰卿真的打算加入‘聯合陣線’,我可以介紹他加入,至於安徽都督麽,倪嗣衝確實不太合適。”


    趙北表了態,不過也沒將話說滿,畢竟這不是兒戲,一旦過火,可能激怒袁世凱,使略有緩和的南北局勢又趨緊張,所以此事還需從長計議,李烈鈞出麵挑事可以,但是總司令本人不能露麵,得找別人來給薑桂題撐腰。


    就趙北思考該找誰給薑桂題撐腰的時候,閻錫山鏡波樓下扯著嗓子喊了起來。


    “樓上諸位,接風宴已擺下,就等諸位了!總司令剛才船上說過,今日這是‘群英會’,咱們都是群英會上的英雄,今日咱們不醉不歸!”


    趙北淡淡一笑,站起身,對麵前幾人說道:“諸位,咱們今日先說到這裏,總不能叫他們久等。”


    這場接風宴一吃就是一個多小時,酒酣耳熱之際,眾人帶著幾分醉意聚桌邊指點江山,很快將話題扯到了現的南北局勢上。


    等眾人各自表演完畢,趙北才慢吞吞的站起身,用雙手做了個手勢,總司令接下去的話讓閻錫山和李烈鈞都吃了一驚。


    “現‘聯合戰線’已經正式成立了,這南方各省的革命力量和進步力量已經組織上團結起來了,下一步就是軍事上將南方各省團結起來!座的都不是外人,我就跟你們亮個底,前幾天,我以‘委員長’的身份向聯合陣線‘庶務委員會’以及製憲會議提交了一份秘密提案,建議將南方各省的軍隊統一組織起來,統一編製,統一指揮,組建一支行動一致、信念堅定的國防軍,作為表率,共和軍首先加入這支聯合部隊,依次稱‘聯合陣線第一師’、‘聯合陣線第二師’,以此類推,一共七個師,作為江西的革命黨人,閻伯川、李協和也是聯合陣線的同誌,你們二位手下各有一兩萬人的部隊,我提議,將其整編為兩個師,也編入這支國防軍中,番號分別是‘聯合陣線第八師’、‘聯合陣線第九師’,所需武器彈藥、職業軍官,共和軍將優先給予支持。昨天聯合陣線庶務委員會和製憲會議已先後回電,同意了我的這個提案,並建議快完成這項整編計劃,以便使南方的軍事力量完成統一,等國會成立之後,再開會討論將南北雙方的軍隊統一整編起來,組建國防軍。”


    閻錫山和李烈鈞麵麵相覷,酒意已醒了幾分,兩人這才意識到,總司令此次前來,似乎不是來拉選票的。


    兩人同時也意識到,無論他們現的地位有多高,他們始終是總司令一手提拔、扶持起來的,沒有總司令這位伯樂的慧眼,他們這兩位千裏馬就不會這大時代的跑馬場上飛奔,他們或許就跟當初武漢一同等待軍政府安排工作的那些人一樣,以一個普通的政府公務員的身份參與這個大時代,而不是成為叱吒風雲的革命元勳、共和功臣。


    剛才閻錫山那句話說得不錯,這場煙水亭接風宴確實是一次群英會,這裏的人都是英雄,不過,其中隻有一位真正的大英雄,他麵前,所有的小英雄都不敢仰視。


    這個大英雄就是趙北趙振華。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1908遠東狂人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丹丘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丹丘並收藏1908遠東狂人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