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0章軍閥與政客(下)
河南,豫北,桃花峪。
由於桃花峪黃河鐵路橋的一座橋墩被撤退的北洋軍炸毀,使得整個京漢鐵路交通中斷,火車已無法通過,黃河兩岸的交通又回到了從前那種原始狀態。
木船、羊皮筏,這就是現桃花峪黃河兩岸的主要交通工具,大量的聯合陣線部隊就是利用這種落後的交通工具渡過黃河,繼續向北進軍,後勤輜重也是通過這種方式從南岸運送到北岸的,而且由於北岸的鐵路車皮嚴重匱乏,即使北岸,也必須依靠騾馬大車進行後勤保障。
現的桃花峪人喊馬嘶,一片喧鬧,因為鐵路通車而失去用途的黃河渡船再次派上了用場,那些丟掉手藝多年的船工也被召了回來,繼續著那黃河之上喊了幾千年的號子,現是汛期,黃河水流湍急,不然的話,聯合陣線甚至打算這黃河之上架設一座浮橋呢。
聯合陣線原本打算就那座鐵路橋旁邊架設一座以木船、木板為基礎的浮橋,但是當那位意大利橋梁技師得知之後,立即阻止了這一行動,他用計算公式和草圖說服了那些軍官,讓他們明白,漢江上可以架設浮橋,但並不代表著黃河上也可以這麽照葫蘆畫瓢,聯合陣線的工兵部隊嚴重缺乏歐洲軍事強國的工程設備和機器,汛期是不能蠻幹的。
現,那位意大利橋梁技師正指揮工人和技術人員鐵路橋上忙碌,這既是為了修複這座鐵路橋,同時也是為了給這位麥利那多先生掙一筆可觀的酬金,為了掙到一萬英鎊,而不是五千英鎊,這位意大利橋梁技師甚至就橋上搭了座帳篷作為自己的寢室,吃住都大橋上。
現,又到了吃午飯的時候,當那開飯的軍號聲響起之後,麥利那多先生不得不留下幾名工人看著那橋墩上剛剛澆注的混凝土,用溫度計測量混凝土的溫度,然後讓其他工人趕緊到岸上吃飯。
工人們走後,麥利那多不甘心的也離開了橋墩,上了一艘木船,負責保護他的那幾名士兵劃起船槳,將船劃向南岸。
到了渡口,那裏已擁擠不堪,麥利那多焦急的看了眼掛表,然後吩咐士兵將船劃向蘆葦蕩,他要從那裏上岸,然後再去引橋吃飯。
顯然有人與麥利那多做著同樣的打算,所以,當麥利那多的船駛進蘆葦蕩之後,另一艘木船也跟了過來,幾乎同時淺灘上擱淺。
麥利那多扭頭看了眼那艘木船,發現船上有幾個小販打扮的漢子,這與這裏的氣氛格格不入,自從南北開戰以來,這種肩挑負販的小販幾乎豫北消失了,現戰爭實際上還沒結束,這些小販怎麽有膽量到這裏做買賣呢?
作為一位意大利橋梁技師,麥利那多隻關心技術上的問題,商業問題他並不懂,所以並沒有那幾個小販身上浪費時間,上了岸後,便帶著兩個貼身保鏢向引橋方向走去,而那幾個小販也一直跟著麥利那多,直到接近引橋的時候才分開,向鐵路橋管理處方向走去。
這幾個小販到了鐵路橋管理處,立刻被士兵攔了下來,身之後被帶往渡口指揮部。
渡口指揮部司令是總參謀部派來的一個上校參謀,見了那幾個小販,隻談了幾句,便批了條子,讓一名參謀領著他們去了車站,半個小時後,一列運送輜重的火車被搬空了車廂,調頭往南行駛,這幾名小販就跟著參謀上了火車,坐守車裏直接就趕到鄭州城。
離開鄭州火車站,那參謀領著這幾個小販先去了城防司令部,然後又一名副官的陪同下帶著這幾名小販去了城北一處兵營。
現,這座兵營戒備森嚴,因為總司令趙北就這裏視察,並慰問官兵,所以,這幾名小販就隻能兵營外頭等候,這一等就是半個多小時,直到總司令一名貼身衛兵趕來,才將這幾名小販帶進了兵營。
“這位長官,見了總司令的麵,俺們是叫‘總司令’好,還是叫‘委員長’好?”其中那名看上去像是領頭的小販問那衛兵,這一開口,就是山東口音。
那衛兵抓耳撓腮,想了想,說道:“叫‘委員長’好了,你們雖然是兵,可是現不是咱們聯合陣線的,叫‘總司令’好象不方便。”
那小販急忙從褡褳裏摸出幾塊鷹洋,塞給那衛兵,笑咪咪的說道:“兄弟初來乍到,人生地不熟,還望長官多多提攜,這點小意思,長官拿去喝酒。”
衛兵急忙將小販的手推開,說道:“這可使不得。咱們共和軍軍紀森嚴,跟你們北洋軍可不一樣。”
小販急忙收回鷹洋,仍舊是一副笑臉,說道:“兄弟不懂規矩,得罪之處,長官海涵。其實啊,俺們十七師也不能算北洋軍,俺們師長說了,俺們現是北洋的皮、革命的心,不然,也不會派俺們幾個來給委員長磕頭了。對了,不知長官如何稱呼?聽口音,似是四川人?”
“我叫秦四虎。你別一口一句‘長官’,叫我‘秦少尉’就可以了。”衛兵哼了哼。
“長官姓秦?那可巧了,俺也姓秦,聽祖輩們說過,俺們祖上是四川人,唐朝的時候才遷去山東的,說不好啊,俺們五百年前還是一家人呢。”
小販套著近乎,秦四虎也沒當真,跟著總司令這麽長時間,這中國的曆史還是學過一些的,不說別的,就是唐朝和現,那距離也不是五百年啊,不過他這個人倒不是話匣子的性格,也沒跟那小販羅嗦,隻是前頭領路,將他們一直領到了總司令麵前。
趙北現正站一門式德製山炮前,與幾名炮兵指揮官交談,秦四虎就領著這幾個小販等一邊,直到趙北向他望了一眼,他才帶著幾個小販走了過去。
“就是你們要拜見我?”趙北打量著那幾個小販,他也知道這裏不是說話的地方,於是手一擺,吩咐秦四虎將他們領進了一座帳篷。
趙北隨後也進了帳篷,命令一下,帳篷四周警戒嚴密,無關人員不得靠近。
趙北上首選了把椅子坐了,又指指另外幾張椅子,示意那幾個小販坐。
但是那幾名小販卻是先趙北跟前跪下,規規矩矩磕了幾個響頭,然後才椅子上落座,這舉手投足之間倒是幹脆利落。
“你們給我磕頭,這是什麽意思啊?難道你們北洋陸軍編第十七師裏不是按照北洋軍禮行禮?”
趙北倒也沒覺詫異,畢竟他的情報部門也不是吃閑飯的,北洋陸軍編第十七師是個什麽來頭,他也略知一二。
北洋陸軍編第十七師是馮德麟的部隊,這馮德麟又叫馮麟閣,本是遼西地區地方衙門裏的一個衙役班頭,黑白兩道通吃,後來勾結土匪的勾當曝光,衙門裏混不下去了,性幹脆拉了一票人落草做了土匪,由於他落草較早,又有官府背景,整個東北地區的綠林中,這馮德麟的輩分很高,橫行一時的遼西巨匪杜立山、金萬福、韓登舉、田義本等人都算是他的晚輩,當年張作霖被人告發勾結土匪,遭到官府追緝,無處可去,本欲投奔這馮德麟,但卻沒被接納,因此也隻好另外拉杆,卻不料竟成就了自己的事業,與馮德麟一樣,都由匪變兵,成了滿清官府的爪牙,遼西一北一南,坐地稱霸,後來共和建立,他們是被袁世凱收編為北洋軍,番號分別是第十六師、第十七師。
因此,這北洋陸軍編第十七師就是一支由土匪改編而成的部隊,這幾個來給總司令磕頭的小販,說不定就是當年那呼嘯白山黑水的土匪小頭目,能被馮德麟派來給總司令磕頭,就算不是左右手,恐怕也是親信一類人物。
“回委員長的話,俺們馮師長說了,俺們第十七師是受編不受調,是北洋的皮,革命的心,北洋軍的規矩俺們第十七師裏是不招待見的,俺們還是講江湖義氣,這三跪九叩是給大當家的禮數,一跪三叩是給軍師的禮數,剛才俺們給委員長行得是一跪九叩,這是俺們出門前師長特意叮囑過的,這意思是,委員長雖然不是俺們第十七師的,可是這地位卻不大當家的之下。”
那帶隊的頭目規規矩矩回答,其他人也是連連點頭,努力做出一副不卑不亢的表情。
“原來如此。那麽,你們大當家的不就是那位馮師長嘍?此次他派你們幾位過來,是想幹什麽啊?”趙北拿出官腔。
“回委員長的話。俺們師長派俺們幾個過來,是想投誠,用貴軍的話來講,那就是‘起義’。”對方的回答倒是不出趙北意料。
“馮師長能夠深明大義,我是很欣慰的,前幾天北洋軍的那位李厚基旅長也派人過來,向聯合陣線輸誠,現馮師長也做出了明智的選擇,這就說明聯合陣線是眾望所歸。聽說現你們第十七師就駐彰德,如果你們能夠彰德起義,配合革命軍占領那裏的話,你們就為革命立下大功了,將來革命成功,馮師長也是要論功褒獎的。”
趙北先敷衍了幾句,然後立刻言歸正傳。
根據審訊北洋軍戰俘得到的情報,馮德麟的第十七師原本是打算開到鄭州,加入馮國璋的北洋南進第二軍的,但是因為鐵路的運力不足,直到北洋第二軍豫南全軍覆沒,這第十七師也沒開到黃河南邊來,這行動之遲緩,既有北洋軍指揮混亂的原因,但未必沒有馮德麟保存實力的原因,或許他的那句“北洋的皮、革命的心”可以從側麵反應一下他的真實想法。
“革命的心”那是扯淡,這支土匪部隊能有什麽革命的鬥誌,革命是破壞與建設雙管齊下,而土匪隻會破壞,不會建設,而且,去年年底同盟會東北策動綠林響應南方革命,這馮德麟和張作霖不僅沒有響應,反而跟著曹錕一同將革命的火苗踩滅,這可不是革命行動;“北洋的皮”這句話倒是入木三分,這第十七師僅僅隻是穿上了北洋軍的軍裝,拿起了北洋軍的步槍而已,骨子裏還是那支綠林武裝,無論是從戰鬥力來看,還是從軍紀來看,這第十七師就是袁世凱送到河南戰場上的炮灰,隻不過馮德麟運氣好,而且小算盤也打得精,這才避免了全軍覆沒的下場。
對於聯合陣線來說,這第十七師就是一盤菜,吃起來很容易,總參謀部甚至已經將該師列入了下一步軍事打擊方案,畢竟,如果要北伐,首先必須占領彰德,那不僅是京漢線上重要交通樞紐,同時也是直隸南部的門戶,控製了彰德,北京和天津就是囊中之物了,為重要的是,現鮑貴卿的部隊就彰德南邊布置防禦,如果馮德麟能夠彰德倒戈的話,無異於鮑貴卿背後捅了一刀,能進一步減輕革命軍進軍阻力。
現,馮德麟主動派人前來示好,此舉固然是他投機政治的需要,但對於聯合陣線來說,如果能夠兵不血刃拿下彰德,這將大大加快北伐進程,甚至可能會對整個戰局和戰略造成深遠影響。
“委員長說得是,俺們馮師長向來心向革命,當年同盟會東三省建立分會,俺們師長也是出過力的,若不是日本人和俄國人,此次革命南方發動之後,俺們師長也是打算扯旗造反的,可是那個張作霖卻派人過來威脅,說如果俺們師長造反,他就帶人來打,再加上袁世凱很快就發動兵變,結果俺們師長到底是沒有動手。”
那帶隊頭目聲情並貌,一邊給馮德麟塗脂抹粉,一邊給張作霖下爛藥。當初張作霖投奔馮德麟未果,後來卻自己拉杆成就了一番事業,現與馮德麟同為北洋軍師長,這軍事實力也是不相上下,對此,馮德麟除了後悔之外,剩下的就是嫉妒,此次派人過來與聯合陣線取得聯係,也沒忘了給對方下爛藥,不管將來怎樣,至少現,馮德麟是抓緊一切機會詆毀張作霖這個競爭對手,除了聯合陣線和總司令這邊下爛藥之外,北洋那邊,他也同時對張作霖使絆子。
也就是說,現的馮德麟不僅與聯合陣線取得聯係,同時也繼續維持著北洋方麵的聯係,他是想兩麵下注,邊走邊看,不過相比北洋,他還是看好聯合陣線一邊。
現的馮德麟,與其說是一個軍閥,不如說像一個政客,哪邊贏的機會大他就向哪邊靠攏,這不僅是生存的謀略,是發展的謀略。
如果袁世凱沒有病倒的話,馮德麟不會這麽快就向聯合陣線方麵示好,但是隨著徐世昌“代理大總統”任命的公布,馮德麟立刻派出了聯絡特使,向聯合陣線方麵輸誠。
因為他不看好徐世昌,東三省與徐世昌打了兩年交道,馮德麟自問已經看清楚了徐世昌的底,那位東海徐帥玩弄政治手腕可以,但是若說到力挽狂瀾,就有些強人所難了,雖然徐世昌號稱“北洋軍元老”,但是馮德麟卻從曹錕與徐世昌之間的微妙關係中領悟出了一個道理:徐世昌指揮不動北洋將領,所以,徐世昌隻是一個北洋政客,他的手裏沒有直接武力,對於北洋軍的控製力,徐世昌遠不及袁世凱。
豫南一敗,袁世凱威望大減,現袁世凱病重,說不好什麽時候就一命嗚呼,如果袁世凱死去,就憑徐世昌現的威望,很難再將已有些人心渙散的北洋團結起來。
加複雜的情況是,南北之間的戰爭還沒有結束,麵對咄咄逼人的聯合陣線,北洋集團很可能四分五裂,甚至全麵崩潰。
現這種局麵,不是政治手段可以解決的,隻有軍事手段才能解決,徐世昌不是軍閥,他是個政客,趙北不僅是個政客,他是個軍閥。
軍閥對政客,馮德麟買軍閥贏。
河南,豫北,桃花峪。
由於桃花峪黃河鐵路橋的一座橋墩被撤退的北洋軍炸毀,使得整個京漢鐵路交通中斷,火車已無法通過,黃河兩岸的交通又回到了從前那種原始狀態。
木船、羊皮筏,這就是現桃花峪黃河兩岸的主要交通工具,大量的聯合陣線部隊就是利用這種落後的交通工具渡過黃河,繼續向北進軍,後勤輜重也是通過這種方式從南岸運送到北岸的,而且由於北岸的鐵路車皮嚴重匱乏,即使北岸,也必須依靠騾馬大車進行後勤保障。
現的桃花峪人喊馬嘶,一片喧鬧,因為鐵路通車而失去用途的黃河渡船再次派上了用場,那些丟掉手藝多年的船工也被召了回來,繼續著那黃河之上喊了幾千年的號子,現是汛期,黃河水流湍急,不然的話,聯合陣線甚至打算這黃河之上架設一座浮橋呢。
聯合陣線原本打算就那座鐵路橋旁邊架設一座以木船、木板為基礎的浮橋,但是當那位意大利橋梁技師得知之後,立即阻止了這一行動,他用計算公式和草圖說服了那些軍官,讓他們明白,漢江上可以架設浮橋,但並不代表著黃河上也可以這麽照葫蘆畫瓢,聯合陣線的工兵部隊嚴重缺乏歐洲軍事強國的工程設備和機器,汛期是不能蠻幹的。
現,那位意大利橋梁技師正指揮工人和技術人員鐵路橋上忙碌,這既是為了修複這座鐵路橋,同時也是為了給這位麥利那多先生掙一筆可觀的酬金,為了掙到一萬英鎊,而不是五千英鎊,這位意大利橋梁技師甚至就橋上搭了座帳篷作為自己的寢室,吃住都大橋上。
現,又到了吃午飯的時候,當那開飯的軍號聲響起之後,麥利那多先生不得不留下幾名工人看著那橋墩上剛剛澆注的混凝土,用溫度計測量混凝土的溫度,然後讓其他工人趕緊到岸上吃飯。
工人們走後,麥利那多不甘心的也離開了橋墩,上了一艘木船,負責保護他的那幾名士兵劃起船槳,將船劃向南岸。
到了渡口,那裏已擁擠不堪,麥利那多焦急的看了眼掛表,然後吩咐士兵將船劃向蘆葦蕩,他要從那裏上岸,然後再去引橋吃飯。
顯然有人與麥利那多做著同樣的打算,所以,當麥利那多的船駛進蘆葦蕩之後,另一艘木船也跟了過來,幾乎同時淺灘上擱淺。
麥利那多扭頭看了眼那艘木船,發現船上有幾個小販打扮的漢子,這與這裏的氣氛格格不入,自從南北開戰以來,這種肩挑負販的小販幾乎豫北消失了,現戰爭實際上還沒結束,這些小販怎麽有膽量到這裏做買賣呢?
作為一位意大利橋梁技師,麥利那多隻關心技術上的問題,商業問題他並不懂,所以並沒有那幾個小販身上浪費時間,上了岸後,便帶著兩個貼身保鏢向引橋方向走去,而那幾個小販也一直跟著麥利那多,直到接近引橋的時候才分開,向鐵路橋管理處方向走去。
這幾個小販到了鐵路橋管理處,立刻被士兵攔了下來,身之後被帶往渡口指揮部。
渡口指揮部司令是總參謀部派來的一個上校參謀,見了那幾個小販,隻談了幾句,便批了條子,讓一名參謀領著他們去了車站,半個小時後,一列運送輜重的火車被搬空了車廂,調頭往南行駛,這幾名小販就跟著參謀上了火車,坐守車裏直接就趕到鄭州城。
離開鄭州火車站,那參謀領著這幾個小販先去了城防司令部,然後又一名副官的陪同下帶著這幾名小販去了城北一處兵營。
現,這座兵營戒備森嚴,因為總司令趙北就這裏視察,並慰問官兵,所以,這幾名小販就隻能兵營外頭等候,這一等就是半個多小時,直到總司令一名貼身衛兵趕來,才將這幾名小販帶進了兵營。
“這位長官,見了總司令的麵,俺們是叫‘總司令’好,還是叫‘委員長’好?”其中那名看上去像是領頭的小販問那衛兵,這一開口,就是山東口音。
那衛兵抓耳撓腮,想了想,說道:“叫‘委員長’好了,你們雖然是兵,可是現不是咱們聯合陣線的,叫‘總司令’好象不方便。”
那小販急忙從褡褳裏摸出幾塊鷹洋,塞給那衛兵,笑咪咪的說道:“兄弟初來乍到,人生地不熟,還望長官多多提攜,這點小意思,長官拿去喝酒。”
衛兵急忙將小販的手推開,說道:“這可使不得。咱們共和軍軍紀森嚴,跟你們北洋軍可不一樣。”
小販急忙收回鷹洋,仍舊是一副笑臉,說道:“兄弟不懂規矩,得罪之處,長官海涵。其實啊,俺們十七師也不能算北洋軍,俺們師長說了,俺們現是北洋的皮、革命的心,不然,也不會派俺們幾個來給委員長磕頭了。對了,不知長官如何稱呼?聽口音,似是四川人?”
“我叫秦四虎。你別一口一句‘長官’,叫我‘秦少尉’就可以了。”衛兵哼了哼。
“長官姓秦?那可巧了,俺也姓秦,聽祖輩們說過,俺們祖上是四川人,唐朝的時候才遷去山東的,說不好啊,俺們五百年前還是一家人呢。”
小販套著近乎,秦四虎也沒當真,跟著總司令這麽長時間,這中國的曆史還是學過一些的,不說別的,就是唐朝和現,那距離也不是五百年啊,不過他這個人倒不是話匣子的性格,也沒跟那小販羅嗦,隻是前頭領路,將他們一直領到了總司令麵前。
趙北現正站一門式德製山炮前,與幾名炮兵指揮官交談,秦四虎就領著這幾個小販等一邊,直到趙北向他望了一眼,他才帶著幾個小販走了過去。
“就是你們要拜見我?”趙北打量著那幾個小販,他也知道這裏不是說話的地方,於是手一擺,吩咐秦四虎將他們領進了一座帳篷。
趙北隨後也進了帳篷,命令一下,帳篷四周警戒嚴密,無關人員不得靠近。
趙北上首選了把椅子坐了,又指指另外幾張椅子,示意那幾個小販坐。
但是那幾名小販卻是先趙北跟前跪下,規規矩矩磕了幾個響頭,然後才椅子上落座,這舉手投足之間倒是幹脆利落。
“你們給我磕頭,這是什麽意思啊?難道你們北洋陸軍編第十七師裏不是按照北洋軍禮行禮?”
趙北倒也沒覺詫異,畢竟他的情報部門也不是吃閑飯的,北洋陸軍編第十七師是個什麽來頭,他也略知一二。
北洋陸軍編第十七師是馮德麟的部隊,這馮德麟又叫馮麟閣,本是遼西地區地方衙門裏的一個衙役班頭,黑白兩道通吃,後來勾結土匪的勾當曝光,衙門裏混不下去了,性幹脆拉了一票人落草做了土匪,由於他落草較早,又有官府背景,整個東北地區的綠林中,這馮德麟的輩分很高,橫行一時的遼西巨匪杜立山、金萬福、韓登舉、田義本等人都算是他的晚輩,當年張作霖被人告發勾結土匪,遭到官府追緝,無處可去,本欲投奔這馮德麟,但卻沒被接納,因此也隻好另外拉杆,卻不料竟成就了自己的事業,與馮德麟一樣,都由匪變兵,成了滿清官府的爪牙,遼西一北一南,坐地稱霸,後來共和建立,他們是被袁世凱收編為北洋軍,番號分別是第十六師、第十七師。
因此,這北洋陸軍編第十七師就是一支由土匪改編而成的部隊,這幾個來給總司令磕頭的小販,說不定就是當年那呼嘯白山黑水的土匪小頭目,能被馮德麟派來給總司令磕頭,就算不是左右手,恐怕也是親信一類人物。
“回委員長的話,俺們馮師長說了,俺們第十七師是受編不受調,是北洋的皮,革命的心,北洋軍的規矩俺們第十七師裏是不招待見的,俺們還是講江湖義氣,這三跪九叩是給大當家的禮數,一跪三叩是給軍師的禮數,剛才俺們給委員長行得是一跪九叩,這是俺們出門前師長特意叮囑過的,這意思是,委員長雖然不是俺們第十七師的,可是這地位卻不大當家的之下。”
那帶隊的頭目規規矩矩回答,其他人也是連連點頭,努力做出一副不卑不亢的表情。
“原來如此。那麽,你們大當家的不就是那位馮師長嘍?此次他派你們幾位過來,是想幹什麽啊?”趙北拿出官腔。
“回委員長的話。俺們師長派俺們幾個過來,是想投誠,用貴軍的話來講,那就是‘起義’。”對方的回答倒是不出趙北意料。
“馮師長能夠深明大義,我是很欣慰的,前幾天北洋軍的那位李厚基旅長也派人過來,向聯合陣線輸誠,現馮師長也做出了明智的選擇,這就說明聯合陣線是眾望所歸。聽說現你們第十七師就駐彰德,如果你們能夠彰德起義,配合革命軍占領那裏的話,你們就為革命立下大功了,將來革命成功,馮師長也是要論功褒獎的。”
趙北先敷衍了幾句,然後立刻言歸正傳。
根據審訊北洋軍戰俘得到的情報,馮德麟的第十七師原本是打算開到鄭州,加入馮國璋的北洋南進第二軍的,但是因為鐵路的運力不足,直到北洋第二軍豫南全軍覆沒,這第十七師也沒開到黃河南邊來,這行動之遲緩,既有北洋軍指揮混亂的原因,但未必沒有馮德麟保存實力的原因,或許他的那句“北洋的皮、革命的心”可以從側麵反應一下他的真實想法。
“革命的心”那是扯淡,這支土匪部隊能有什麽革命的鬥誌,革命是破壞與建設雙管齊下,而土匪隻會破壞,不會建設,而且,去年年底同盟會東北策動綠林響應南方革命,這馮德麟和張作霖不僅沒有響應,反而跟著曹錕一同將革命的火苗踩滅,這可不是革命行動;“北洋的皮”這句話倒是入木三分,這第十七師僅僅隻是穿上了北洋軍的軍裝,拿起了北洋軍的步槍而已,骨子裏還是那支綠林武裝,無論是從戰鬥力來看,還是從軍紀來看,這第十七師就是袁世凱送到河南戰場上的炮灰,隻不過馮德麟運氣好,而且小算盤也打得精,這才避免了全軍覆沒的下場。
對於聯合陣線來說,這第十七師就是一盤菜,吃起來很容易,總參謀部甚至已經將該師列入了下一步軍事打擊方案,畢竟,如果要北伐,首先必須占領彰德,那不僅是京漢線上重要交通樞紐,同時也是直隸南部的門戶,控製了彰德,北京和天津就是囊中之物了,為重要的是,現鮑貴卿的部隊就彰德南邊布置防禦,如果馮德麟能夠彰德倒戈的話,無異於鮑貴卿背後捅了一刀,能進一步減輕革命軍進軍阻力。
現,馮德麟主動派人前來示好,此舉固然是他投機政治的需要,但對於聯合陣線來說,如果能夠兵不血刃拿下彰德,這將大大加快北伐進程,甚至可能會對整個戰局和戰略造成深遠影響。
“委員長說得是,俺們馮師長向來心向革命,當年同盟會東三省建立分會,俺們師長也是出過力的,若不是日本人和俄國人,此次革命南方發動之後,俺們師長也是打算扯旗造反的,可是那個張作霖卻派人過來威脅,說如果俺們師長造反,他就帶人來打,再加上袁世凱很快就發動兵變,結果俺們師長到底是沒有動手。”
那帶隊頭目聲情並貌,一邊給馮德麟塗脂抹粉,一邊給張作霖下爛藥。當初張作霖投奔馮德麟未果,後來卻自己拉杆成就了一番事業,現與馮德麟同為北洋軍師長,這軍事實力也是不相上下,對此,馮德麟除了後悔之外,剩下的就是嫉妒,此次派人過來與聯合陣線取得聯係,也沒忘了給對方下爛藥,不管將來怎樣,至少現,馮德麟是抓緊一切機會詆毀張作霖這個競爭對手,除了聯合陣線和總司令這邊下爛藥之外,北洋那邊,他也同時對張作霖使絆子。
也就是說,現的馮德麟不僅與聯合陣線取得聯係,同時也繼續維持著北洋方麵的聯係,他是想兩麵下注,邊走邊看,不過相比北洋,他還是看好聯合陣線一邊。
現的馮德麟,與其說是一個軍閥,不如說像一個政客,哪邊贏的機會大他就向哪邊靠攏,這不僅是生存的謀略,是發展的謀略。
如果袁世凱沒有病倒的話,馮德麟不會這麽快就向聯合陣線方麵示好,但是隨著徐世昌“代理大總統”任命的公布,馮德麟立刻派出了聯絡特使,向聯合陣線方麵輸誠。
因為他不看好徐世昌,東三省與徐世昌打了兩年交道,馮德麟自問已經看清楚了徐世昌的底,那位東海徐帥玩弄政治手腕可以,但是若說到力挽狂瀾,就有些強人所難了,雖然徐世昌號稱“北洋軍元老”,但是馮德麟卻從曹錕與徐世昌之間的微妙關係中領悟出了一個道理:徐世昌指揮不動北洋將領,所以,徐世昌隻是一個北洋政客,他的手裏沒有直接武力,對於北洋軍的控製力,徐世昌遠不及袁世凱。
豫南一敗,袁世凱威望大減,現袁世凱病重,說不好什麽時候就一命嗚呼,如果袁世凱死去,就憑徐世昌現的威望,很難再將已有些人心渙散的北洋團結起來。
加複雜的情況是,南北之間的戰爭還沒有結束,麵對咄咄逼人的聯合陣線,北洋集團很可能四分五裂,甚至全麵崩潰。
現這種局麵,不是政治手段可以解決的,隻有軍事手段才能解決,徐世昌不是軍閥,他是個政客,趙北不僅是個政客,他是個軍閥。
軍閥對政客,馮德麟買軍閥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