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1章順應軍心
對於馮德麟這樣的政治投機客,趙北現是來者不拒,先不管對方背景如何,是否可靠,隻要有加入聯合陣線的意向,他都歡迎,反正這“聯合陣線”現就是一個筐,什麽都能往裏裝,這個筐裏的東西越多,那麽北洋那個筐裏的東西就越少,這隻是一個簡單的算術,趙北算得明白,北洋方麵也算得明白,所以,這馮德麟自認為自己現是奇貨可居,就跟當初那位安徽都督薑桂題一樣,他是想把自己賣個好價錢。
趕到鄭州之前,馮德麟特意叮囑過這幾個嘍羅,務必從總司令那裏得到多好處,這幾個嘍羅也都是機靈人,當年跟著馮德麟呼嘯白山黑水,忠心耿耿,不然,這馮師長也不會派他們幾個來給趙北磕頭了。
“若是俺們馮師長彰德起義,那就是跟北洋撕破臉了,這以後的軍火來源可就成問題了,俺們第十七師山海關接受改編的時候,領得是日本步槍、日本大炮,都是當年日本跟俄國開戰時候的破爛,雖說比單打一、老套筒強些,可畢竟是舊槍舊炮,而且也不是每人都有槍,好槍都落第十六師手裏,誰叫人家張作霖比咱們先到山海關呢,這要是跟了委員長打北洋軍,沒有軍火是不成的。”
那帶隊的嘍羅頭目見委員長心情不錯,於是適時提出了條件,試探一下聯合陣線的“誠意”。
“這個軍火的事情,你們不必擔心,既然加入了聯合陣線,那就是革命同誌,這軍火的事情好說,好說,有咱一口吃的,就有你們一口吃的。不過你們領的是日械,步槍子彈的口徑是個問題,實不行,也隻能通過外**火商代購了。”
趙北當然知道馮德麟投奔聯合陣線的真正目的,不過他並不關心對方是否是為了保存實力,或者是為了投機政治,現他關心的是另一個問題。
“對了,袁世凱病危,現北洋隻怕已經亂成一鍋粥了吧?不知現直隸地區的防務到底是由誰說了算?雖說你們第十七師駐防彰德,不北京,不過好歹你們也是北洋軍部隊,這京城裏的情況多少還是知道一些的吧?”
趙北這話問得虛虛實實,其實他真正的目的是想探聽一下袁世凱的病情,雖說前天就得知了袁世凱中風癱瘓的消息,而且這個消息也從宋教仁那邊得到了證實,但是趙北還是有些懷疑這是否是袁世凱的緩兵之計,因為根據曆史上的記載來看,袁世凱好象從來就沒有中風癱瘓的病史,而且曆史上的袁世凱是死於1916年,而現才是1909年,難道,因為趙北的所作所為,竟可能導致袁世凱提前七年退出曆史舞台麽?
這“蝴蝶效應”也未免太匪夷所思了些,也難怪趙北會疑神疑鬼。
不過趙北顯然問錯了人,這幾個馮德麟派來的嘍羅對北京的政情也是一頭霧水,趙北問了半天,唯一的結論是馮德麟確實從北洋陸軍部得到了電報,命令他的第十七師做好撤防準備,這樣來看,北洋方麵似乎是打算收攏兵力,縮短防線,不過這個電報並不能進一步證實袁世凱病危的消息。
考慮到曆史上袁世凱的“足疾”,趙北仍是不敢大意,畢竟對方是個宦海沉浮多年的政客,政治舞台上的演技高超,馬虎不得,還是需要提醒北方情報站,對此情報進行進一步的核實與調查。
馮德麟的意圖趙北已經很清楚了,不過他並不相信這種草莽人物的“一諾千金”,為了幫助對方快下定決心倒戈,他決定向這幾個綠林人物透露一點軍事機密。
“諸位,剛才我得到電報,徐州現已經被我聯合陣線占領,北洋軍南北陸上通道已被我聯合陣線控製,稍作休整之後,聯合陣線十餘萬部隊即將兵分兩路,向京津地區挺進,這北伐的局麵已是確定無疑,若馮師長能夠及時彰德舉義響應,那麽,將來北伐成功,他就是我聯合陣線第一功臣,我保舉他做東三省總督!”
這牛皮也是吹的天花亂墜,實際上,聯合陣線根本不可能抽調那麽多部隊北進,不過這軍事上頭講究的就是一個虛虛實實,就算唬不住馮德麟,也要嚇唬嚇唬北洋。
委員長的話讓座的那幾位綠林人物驚訝不已,當下又是跪下,一連幾個響頭,就差山呼“萬歲”了,至於是虛情還是假意,趙北卻不怎麽關心,反正他的餌已拋出去了,馮德麟咬不咬鉤那是他的事情,無論如何,如果袁世凱當真已無法控製北洋的話,那麽,這北洋集團的分裂就眼前了,因為這是曆史上就發生過的史實,不會因為徐世昌提前粉墨登場而發生改變。
或許,趙北確實應該再召集一次高級別軍事會議,討論一下眼下的局勢了,如果局勢發展順利的話,他完全有信心一年之內掌握中樞權力。
“幾位遠道而來,本想留你們鄭州多遊玩幾日的,不過軍情緊急,局勢瞬息萬變,你們還是快返回彰德,你們先吃飯,休息,下午再走,走的時候帶上一封我的親筆信,轉交給你們的馮師長,為了方便聯絡,我再派幾個軍官跟你們一起回彰德,作為聯合陣線的聯絡官,到了貴地,還仰仗諸位多多關照了。”
趙北吩咐衛兵領著這幾個綠林人物到兵營食堂吃飯休息,至於總司令本人,還是一刻不得閑。
“秦四虎,馬上打電話給鄭州城防司令部,讓他們布置會議室,總參謀部所有軍官全體到會,再拍電報給吳祿貞,讓他也來參加會議,另外,把他的那個副官白朗也一起帶過來,會議下午兩點整開始,務必準時到會。”
總司令軍令一下,這架戰爭機器立刻高效運轉起來,下午兩點整的時候,當趙北趕到鄭州城防司令部時,所有軍官都到齊了,為了準時到會,遠西平的吳祿貞和他的副官白朗甚至不得不求助於空軍,於是,這兩名軍官無意之間就給中國的空軍發展史留下了重重一筆,這次空運也是中國空軍執行的第一次專業的要人運輸任務。
就會議室裏的所有軍官都好奇的向吳祿貞打聽乘坐空軍飛機時的感受時,隻聽會議室門口傳來皮靴踏地的響聲,整齊劃一,然後就聽到口令。
“總司令到!全體起立!”
“啪!”
會議室裏的所有人都同一時間站了起來,一陣腳步輕響,趙北已帶著幾名副官走到了會議桌前。
“諸位久等,請坐。”
趙北也沒羅嗦,站著做了個手勢,後一個落座。
“今天請諸位前來,主要是為了討論一下目前的局勢。諸位也都知道,根據目前各方麵的情報,袁世凱可能確實病危,徐世昌接任臨時大總統似已成定局,如果局勢當真如此發展的話,那麽,從我方立場來看,這確實是給予北洋致命一擊的好時機,能不能抓住機會確立我方對中樞的主導地位,或許就看下一步的軍事行動了。現,請藍總參謀長為諸位介紹一下目前的總體形勢,以及東南方向北洋第一軍的動向。”
藍天蔚站了起來,走到那幅掛牆上的軍用地圖前,拿起一根竹鞭,其他軍官也適時的調整了一下自己的座椅,麵朝地圖。
“現,我聯合陣線部隊已全麵控製豫南、豫中地區,豫西北的洛陽也於昨晚被由陝西潼關過來的聯陣部隊占領,北洋軍幾乎已全部撤過黃河,退入山西境內,現黃河鐵橋正搶修之中,預計再過兩天就能恢複通車,一旦京漢線鐵路交通恢複,那麽我軍就可按照預定方案向豫北、晉南全麵展開,而陝西方麵聯陣部隊也可東渡黃河,向山西腹地挺進,對山西形成兩麵夾擊之勢。……”
其實這些形勢座的高級軍官們多數都很清楚,藍天蔚隻不過是進行了總結而已,現河南、陝西基本上已完全控製聯合陣線手裏,隻要京漢線鐵路交通恢複,那麽進軍直隸、京津就不成問題了,現主要的關注重點是兩個方向,其一是山西,其二是東南。
山西的問題於地形,對於進攻方聯合陣線來說,山西之戰遠比豫南之戰艱難,現好采取軍事與政治雙管齊下的戰略,一方麵大兵壓境,一方麵采取政治攻勢,對山西地方官員進行分化拉攏,趙北原本打算讓岑春煊來主持這個局麵,不過從目前的局勢發展來看,或許不等岑春煊從天津趕到山西,聯合陣線的部隊可能就已經進入直隸省境了,所以,這個山西戰略需要修改,必要時可以暫時對山西采取逼而不攻的戰術,將北洋軍拖住,等解決了京津地區的北洋軍,山西境內的北洋部隊就不戰自潰了。
相比山西,眾人關心的是東南方向,王士珍的北洋南進第一軍近江蘇一帶頻繁調動,意圖不明,杭州的聯合陣線前敵指揮部數次來電,告之雙方已經太湖周遍的數縣發生交火,雖然沒有全麵開戰,但是杭州方麵還是催促西線聯陣部隊快采取積極行動,結束北方僵持局麵。
麵對虛弱的北洋軍,幾乎所有軍官都主張立刻大舉北伐,占領北京、天津,徹底打垮北洋集團,完成中樞權力的“真正交接”,而這也正是趙北的戰略意圖,不過他仍保持著冷靜,北洋雖然豫南遭到慘敗,但是畢竟還擁有一定實力,而且列強的態度也很重要,現歐洲大戰還沒爆發,誰也不知道列強會對北洋的突然崩潰采取什麽行動,尤其是日本與俄國,它們對於中國的局勢發展確實過於“熱心”了。
到底是否采取激進的軍事行動,趙北一直猶豫,會議室裏的軍官們也爭論得比較激烈,雖然他們都主張趁袁世凱病危的時機進軍京津,控製這一政治中心,但是如何進軍以及如何應對列強的交涉等細節問題上有些分歧。
不過,一封電報幫助眾人迅速統一了意見。
這封電報是會議室裏的爭論激烈的時候由副官直接送到趙北麵前的,電報是聯合陣線庶務委員會拍來的,內容主要是關於南北和平談判的事情,為了表示“誠意”,庶務委員會建議聯陣部隊主動後撤,雙方以黃河為界,結束軍事敵對狀態。
這種建議顯然是軍人們無法接受的,他們認為這是一種背叛,沒有軍人前線浴血奮戰,哪裏會有聯合陣線那幫憲政派議員們的風光?
“即使要和談,也必須由北洋提出議和,我方怎能主動退讓?”
“庶務委員會的和談條件太過寬鬆,似有不妥。”
“我堅決反對現和談!”
“現我軍取攻勢,正是一鼓作氣之時,怎能讓一封電報泄了全軍士氣?大量輜重、軍火已運到北岸,豈有再運回南岸之理?”
……
群情洶洶之下,總司令終順應了軍心。
“現,我下令,河南所有聯陣部隊做好開拔準備,命令一到,立刻渡過黃河,沿著京漢線向北挺進。再電告杭州前敵指揮部,嚴密監視北洋南進第一軍動向,與總司令部每隔六個小時聯絡一次,未得總司令部命令,不得與北洋第一軍尋求決戰!”
對於馮德麟這樣的政治投機客,趙北現是來者不拒,先不管對方背景如何,是否可靠,隻要有加入聯合陣線的意向,他都歡迎,反正這“聯合陣線”現就是一個筐,什麽都能往裏裝,這個筐裏的東西越多,那麽北洋那個筐裏的東西就越少,這隻是一個簡單的算術,趙北算得明白,北洋方麵也算得明白,所以,這馮德麟自認為自己現是奇貨可居,就跟當初那位安徽都督薑桂題一樣,他是想把自己賣個好價錢。
趕到鄭州之前,馮德麟特意叮囑過這幾個嘍羅,務必從總司令那裏得到多好處,這幾個嘍羅也都是機靈人,當年跟著馮德麟呼嘯白山黑水,忠心耿耿,不然,這馮師長也不會派他們幾個來給趙北磕頭了。
“若是俺們馮師長彰德起義,那就是跟北洋撕破臉了,這以後的軍火來源可就成問題了,俺們第十七師山海關接受改編的時候,領得是日本步槍、日本大炮,都是當年日本跟俄國開戰時候的破爛,雖說比單打一、老套筒強些,可畢竟是舊槍舊炮,而且也不是每人都有槍,好槍都落第十六師手裏,誰叫人家張作霖比咱們先到山海關呢,這要是跟了委員長打北洋軍,沒有軍火是不成的。”
那帶隊的嘍羅頭目見委員長心情不錯,於是適時提出了條件,試探一下聯合陣線的“誠意”。
“這個軍火的事情,你們不必擔心,既然加入了聯合陣線,那就是革命同誌,這軍火的事情好說,好說,有咱一口吃的,就有你們一口吃的。不過你們領的是日械,步槍子彈的口徑是個問題,實不行,也隻能通過外**火商代購了。”
趙北當然知道馮德麟投奔聯合陣線的真正目的,不過他並不關心對方是否是為了保存實力,或者是為了投機政治,現他關心的是另一個問題。
“對了,袁世凱病危,現北洋隻怕已經亂成一鍋粥了吧?不知現直隸地區的防務到底是由誰說了算?雖說你們第十七師駐防彰德,不北京,不過好歹你們也是北洋軍部隊,這京城裏的情況多少還是知道一些的吧?”
趙北這話問得虛虛實實,其實他真正的目的是想探聽一下袁世凱的病情,雖說前天就得知了袁世凱中風癱瘓的消息,而且這個消息也從宋教仁那邊得到了證實,但是趙北還是有些懷疑這是否是袁世凱的緩兵之計,因為根據曆史上的記載來看,袁世凱好象從來就沒有中風癱瘓的病史,而且曆史上的袁世凱是死於1916年,而現才是1909年,難道,因為趙北的所作所為,竟可能導致袁世凱提前七年退出曆史舞台麽?
這“蝴蝶效應”也未免太匪夷所思了些,也難怪趙北會疑神疑鬼。
不過趙北顯然問錯了人,這幾個馮德麟派來的嘍羅對北京的政情也是一頭霧水,趙北問了半天,唯一的結論是馮德麟確實從北洋陸軍部得到了電報,命令他的第十七師做好撤防準備,這樣來看,北洋方麵似乎是打算收攏兵力,縮短防線,不過這個電報並不能進一步證實袁世凱病危的消息。
考慮到曆史上袁世凱的“足疾”,趙北仍是不敢大意,畢竟對方是個宦海沉浮多年的政客,政治舞台上的演技高超,馬虎不得,還是需要提醒北方情報站,對此情報進行進一步的核實與調查。
馮德麟的意圖趙北已經很清楚了,不過他並不相信這種草莽人物的“一諾千金”,為了幫助對方快下定決心倒戈,他決定向這幾個綠林人物透露一點軍事機密。
“諸位,剛才我得到電報,徐州現已經被我聯合陣線占領,北洋軍南北陸上通道已被我聯合陣線控製,稍作休整之後,聯合陣線十餘萬部隊即將兵分兩路,向京津地區挺進,這北伐的局麵已是確定無疑,若馮師長能夠及時彰德舉義響應,那麽,將來北伐成功,他就是我聯合陣線第一功臣,我保舉他做東三省總督!”
這牛皮也是吹的天花亂墜,實際上,聯合陣線根本不可能抽調那麽多部隊北進,不過這軍事上頭講究的就是一個虛虛實實,就算唬不住馮德麟,也要嚇唬嚇唬北洋。
委員長的話讓座的那幾位綠林人物驚訝不已,當下又是跪下,一連幾個響頭,就差山呼“萬歲”了,至於是虛情還是假意,趙北卻不怎麽關心,反正他的餌已拋出去了,馮德麟咬不咬鉤那是他的事情,無論如何,如果袁世凱當真已無法控製北洋的話,那麽,這北洋集團的分裂就眼前了,因為這是曆史上就發生過的史實,不會因為徐世昌提前粉墨登場而發生改變。
或許,趙北確實應該再召集一次高級別軍事會議,討論一下眼下的局勢了,如果局勢發展順利的話,他完全有信心一年之內掌握中樞權力。
“幾位遠道而來,本想留你們鄭州多遊玩幾日的,不過軍情緊急,局勢瞬息萬變,你們還是快返回彰德,你們先吃飯,休息,下午再走,走的時候帶上一封我的親筆信,轉交給你們的馮師長,為了方便聯絡,我再派幾個軍官跟你們一起回彰德,作為聯合陣線的聯絡官,到了貴地,還仰仗諸位多多關照了。”
趙北吩咐衛兵領著這幾個綠林人物到兵營食堂吃飯休息,至於總司令本人,還是一刻不得閑。
“秦四虎,馬上打電話給鄭州城防司令部,讓他們布置會議室,總參謀部所有軍官全體到會,再拍電報給吳祿貞,讓他也來參加會議,另外,把他的那個副官白朗也一起帶過來,會議下午兩點整開始,務必準時到會。”
總司令軍令一下,這架戰爭機器立刻高效運轉起來,下午兩點整的時候,當趙北趕到鄭州城防司令部時,所有軍官都到齊了,為了準時到會,遠西平的吳祿貞和他的副官白朗甚至不得不求助於空軍,於是,這兩名軍官無意之間就給中國的空軍發展史留下了重重一筆,這次空運也是中國空軍執行的第一次專業的要人運輸任務。
就會議室裏的所有軍官都好奇的向吳祿貞打聽乘坐空軍飛機時的感受時,隻聽會議室門口傳來皮靴踏地的響聲,整齊劃一,然後就聽到口令。
“總司令到!全體起立!”
“啪!”
會議室裏的所有人都同一時間站了起來,一陣腳步輕響,趙北已帶著幾名副官走到了會議桌前。
“諸位久等,請坐。”
趙北也沒羅嗦,站著做了個手勢,後一個落座。
“今天請諸位前來,主要是為了討論一下目前的局勢。諸位也都知道,根據目前各方麵的情報,袁世凱可能確實病危,徐世昌接任臨時大總統似已成定局,如果局勢當真如此發展的話,那麽,從我方立場來看,這確實是給予北洋致命一擊的好時機,能不能抓住機會確立我方對中樞的主導地位,或許就看下一步的軍事行動了。現,請藍總參謀長為諸位介紹一下目前的總體形勢,以及東南方向北洋第一軍的動向。”
藍天蔚站了起來,走到那幅掛牆上的軍用地圖前,拿起一根竹鞭,其他軍官也適時的調整了一下自己的座椅,麵朝地圖。
“現,我聯合陣線部隊已全麵控製豫南、豫中地區,豫西北的洛陽也於昨晚被由陝西潼關過來的聯陣部隊占領,北洋軍幾乎已全部撤過黃河,退入山西境內,現黃河鐵橋正搶修之中,預計再過兩天就能恢複通車,一旦京漢線鐵路交通恢複,那麽我軍就可按照預定方案向豫北、晉南全麵展開,而陝西方麵聯陣部隊也可東渡黃河,向山西腹地挺進,對山西形成兩麵夾擊之勢。……”
其實這些形勢座的高級軍官們多數都很清楚,藍天蔚隻不過是進行了總結而已,現河南、陝西基本上已完全控製聯合陣線手裏,隻要京漢線鐵路交通恢複,那麽進軍直隸、京津就不成問題了,現主要的關注重點是兩個方向,其一是山西,其二是東南。
山西的問題於地形,對於進攻方聯合陣線來說,山西之戰遠比豫南之戰艱難,現好采取軍事與政治雙管齊下的戰略,一方麵大兵壓境,一方麵采取政治攻勢,對山西地方官員進行分化拉攏,趙北原本打算讓岑春煊來主持這個局麵,不過從目前的局勢發展來看,或許不等岑春煊從天津趕到山西,聯合陣線的部隊可能就已經進入直隸省境了,所以,這個山西戰略需要修改,必要時可以暫時對山西采取逼而不攻的戰術,將北洋軍拖住,等解決了京津地區的北洋軍,山西境內的北洋部隊就不戰自潰了。
相比山西,眾人關心的是東南方向,王士珍的北洋南進第一軍近江蘇一帶頻繁調動,意圖不明,杭州的聯合陣線前敵指揮部數次來電,告之雙方已經太湖周遍的數縣發生交火,雖然沒有全麵開戰,但是杭州方麵還是催促西線聯陣部隊快采取積極行動,結束北方僵持局麵。
麵對虛弱的北洋軍,幾乎所有軍官都主張立刻大舉北伐,占領北京、天津,徹底打垮北洋集團,完成中樞權力的“真正交接”,而這也正是趙北的戰略意圖,不過他仍保持著冷靜,北洋雖然豫南遭到慘敗,但是畢竟還擁有一定實力,而且列強的態度也很重要,現歐洲大戰還沒爆發,誰也不知道列強會對北洋的突然崩潰采取什麽行動,尤其是日本與俄國,它們對於中國的局勢發展確實過於“熱心”了。
到底是否采取激進的軍事行動,趙北一直猶豫,會議室裏的軍官們也爭論得比較激烈,雖然他們都主張趁袁世凱病危的時機進軍京津,控製這一政治中心,但是如何進軍以及如何應對列強的交涉等細節問題上有些分歧。
不過,一封電報幫助眾人迅速統一了意見。
這封電報是會議室裏的爭論激烈的時候由副官直接送到趙北麵前的,電報是聯合陣線庶務委員會拍來的,內容主要是關於南北和平談判的事情,為了表示“誠意”,庶務委員會建議聯陣部隊主動後撤,雙方以黃河為界,結束軍事敵對狀態。
這種建議顯然是軍人們無法接受的,他們認為這是一種背叛,沒有軍人前線浴血奮戰,哪裏會有聯合陣線那幫憲政派議員們的風光?
“即使要和談,也必須由北洋提出議和,我方怎能主動退讓?”
“庶務委員會的和談條件太過寬鬆,似有不妥。”
“我堅決反對現和談!”
“現我軍取攻勢,正是一鼓作氣之時,怎能讓一封電報泄了全軍士氣?大量輜重、軍火已運到北岸,豈有再運回南岸之理?”
……
群情洶洶之下,總司令終順應了軍心。
“現,我下令,河南所有聯陣部隊做好開拔準備,命令一到,立刻渡過黃河,沿著京漢線向北挺進。再電告杭州前敵指揮部,嚴密監視北洋南進第一軍動向,與總司令部每隔六個小時聯絡一次,未得總司令部命令,不得與北洋第一軍尋求決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