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6章外交的智慧
宋教仁等議員看來,中國現好的外交選擇是誰也不招惹,無論是英國也好,德國也罷,它們之間怎麽鬥是它們的事,是歐洲的事,是洋人的事,與中國無關,即使中國確實需要結盟,也應該與英國結盟,道理很簡單,因為中國周遍幾乎全是協約國集團的勢力範圍,他們總不好意思向“自己人”下黑手吧?
或許,這就是弱國的外交智慧。
但是問題於,這隻是國會某些議員的一相情願而已,英國絕不會主動尋求與中國結盟,因為英國政客也很清楚,現的中國隻不過是英國拿來喂養日本和俄國的食物而已,英國需要這兩個國家製約德國,抗衡同盟國集團,而沒有足夠的好處,這兩個國家也絕不會為英國效力,而他們看中的這個好處就是中國,打個比方來講,英國絕不會為了一根骨頭而得罪兩隻看門狗,所以,英國不會以條約的形式與中國結盟,至少現不能,當年的那場甲午戰爭基本上就決定了英國的遠東外交政策,國際政治,從來都是看實力,日本比中國有實力,那麽,日本就是英國的狗,而中國就是英國用來喂養這條狗的骨頭。
這就是中國目前的外交困境,而且這個困境幾乎無法突破,除非國際政治格局發生重大變化,否則,以中國自己的力量,是無法抗衡整個“國際秩序”的。
這個“國際秩序”也同樣束縛著德國,但是德國有實力,德國的政客和軍人們正摩拳擦掌,打算用戰爭來改寫國際秩序的規則,不過相比協約國集團,德國的力量還不夠,為了一戰而勝,德國決定將中國拉上自己的戰車,為此,他們看中了聯合陣線,也看中了趙總司令,而豫南戰役之後,德國政客們終決定完全拋棄北洋,全力支持聯合陣線掌握這個國家的中樞權力,隻有這樣,才能對中國施加強的影響力,如果再加上花言巧語,或許,能將這個擁有四億人口的國家拉上德國皇帝的戰車。
所以,漢納根上校和丁克曼少校組織了這個戰地參觀團,以罕見的高姿態出現趙北視察前線的隊伍裏,他們這是用行動表明,德國看好聯合陣線,看好這位“遠東狂人”。
而與此同時,德國政府也對北洋集團進行著落井下石,德國駐華公使不僅拒絕英國、日本、俄國、法國四國駐華公使譴責聯合陣線“破壞和平談判”的聯合聲明上簽字,而且還繼續維持著對北洋的“經濟限製”,不許德國財團向北洋集團提供任何財政支援,德國人看得很清楚,外強中幹的北洋現已是搖搖欲墜,就像當年那場甲午戰爭扒光了滿清朝廷的漂亮衣裳一樣,豫南戰場的慘敗也扒光了北洋,讓它赤條條的站了世界麵前,人們這才發現,那漂亮軍裝之下包裹著的實際上是一個瘦得皮包骨一樣的癆病鬼,已完全沒有必要再這具軀殼上浪費時間和精力了,還是快尋找一個至少能夠自保的的代理人為好。
這個的代理人就是聯合陣線,雖然目前看上去他還比較瘦弱,但是精神卻很不錯,隻要給他補充一些營養,他很快就能強壯起來,就算不能站德國戰車上為德國擋子彈,至少也能站遠東地區為德國搖旗呐喊,分散一下英國棬養的那幾隻看門狗的注意力。
為了使聯合陣線快強壯起來,德國皇帝非常慷慨,一封電報,兩萬杆儲存青島德國要塞的德國步槍就裝上輪船,運到了武漢,這是聯合陣線接收的大一批軍火,與這些步槍一起運到武漢的還有數十門式野戰炮以及大量炮彈,而與此同時,那幾艘裝滿德**火的遠洋輪船仍印度洋上噴著滾滾黑煙駛向中國,如果順利抵達中國的話,那麽,聯合陣線將武器的質量、數量上渙然一,或許用不了多久,這個國家的政府軍將全部使用德國製造的武器,這既能為德國工業寡頭帶來的財源,也能進一步加強中德“友誼”。
對於德國“友人”的幫助,總司令趙北非常“欣慰”,不過他並不滿足於這種軍火交易,他希望德國“朋友”能夠幫助他建立起一整套的工業體係,至少使中國能夠自行製造重型武器和輕型軍艦,當然,飛機和汽車的製造也是不可或缺的,實際上,此次戰爭中聯合陣線對於飛機的使用已引起世界各軍事強國的高度關注,德國總參謀部甚至已派出一個軍事觀察團,借道西伯利亞鐵路東來,用不了多久,他們就能抵達北京火車站了。
機槍、飛機、軍艦、汽車、鍋爐、內燃機、機床……幾乎所有與重工業和軍事工業有關的企業、工廠,總司令都想建立起來,他希望德國“朋友”的幫助下將這些工業短短幾年之內建立起來,這是一個宏偉的計劃,不僅讓人瞠目結舌,而且也引起了德國皇帝的極大興趣。
以前,從來沒有工業強國幫助一個落後的農業國製訂過如此完整而詳細的工業發展計劃,如果這一次德國工業家們能夠完成這一壯舉的話,那麽,這足以載入史冊了。
對於德國工業界來說,這個東方國家的工業發展計劃不僅是宏偉的,而且是有利可圖的,因為總司令承諾過,這些所有的工業企業全部采取中德合股的方式進行經營,也就是說,工廠裏生產的每一件工業產品所帶來的利潤中,德國企業至少也能分到一半的利潤!而考慮到人工、運輸的成本,這些中國生產出來的工業品將中國乃至整個遠東地區極具競爭力!
雖然目前來說,這個總司令的工業發展藍圖剛剛傳回德國,不過,對於戰地參觀團的成員們來講,他們對於這個工業發展計劃已有些迫不及待了,對於他們中的多數人來說,隻要趙總司令掌握了這個國家的中樞權力,那麽剩下的問題就隻有資金和技術問題了,而這些問題對於德國企業來說根本就不成問題,現的德國工業正處於擴張期,而由於英國的限製和競爭,使德國所有的工廠都嗷嗷待哺,他們迫切的想將多餘的資本投向英國無法控製的地區。
該死的英國佬!他們通過北洋集團控製著這個東方國家,現,是該讓他們嚐嚐德國力量的滋味了,聯合陣線入主中樞的時候,就是遠東德國劣勢徹底轉變的時候!
對於德國人的心思,宋教仁非常清楚,但他也知道,決定德國遠東戰略的根本不德國一方,而趙北那邊,隻要趙北不結盟,德國就不可能利用中國對付英國和整個協約國集團。
與那些戰地參觀團的成員們敷衍了一番之後,宋教仁想辦法得到了一個與總司令單獨相處的機會,兩人火車站的調度室裏進行了一番談話。
“請委員長務必如實相告,你是否有與德國結盟之打算?”
宋教仁問得誠懇,眼睛盯住趙北的臉,心中卻是惶恐不安,生怕對方給出一個肯定的答複。
趙北也盯住宋教仁的臉,似笑非笑的反問了一句。
“若鈍初是民國大總統,你是否會與英國結盟?”
宋教仁遲疑了片刻,然後搖了搖頭,說道:“依宋某之見,以目前國際局勢來講,不與任何強國結盟實為我國外交之好選擇。”
趙北點了點頭,笑著說道:“英雄所見略同!鈍初果然不愧是當今中國第一政治家。”
這話說得太謙虛了,德國人眼裏,總司令才是中國乃至遠東第一政治家。
宋教仁沒注意趙北的謙虛,隻是問道:“委員長的意思是,若你掌握中樞,你也不會與德國結盟?”
“鈍初,其實與誰結盟並不重要,現的重要問題是,如何解決‘關外八旗’。”
“這麽說,委員長也對東三省局勢有所擔心?”
趙北苦笑道:“不是有所擔心,而是十分擔心!你不是外人,而且我相信你守口如瓶,我就跟你亮個底,根據前幾日共和軍情報部門得到的情報來看,‘關外八旗’將不久之後策動武裝叛亂,他們甚至連國號都起好了,叫做‘滿洲國’,這是日本人的主意,目的就是為了法理上將這個國家分成兩個,咱們可不能叫日本人得逞!現日本人不方便直接出麵,所以才會將‘關外八旗’推到前台,隻要將‘關外八旗’解決,東三省就不會大亂。”
“可是如果不停戰,又怎麽能抽出手去收拾‘關外八旗’呢?”宋教仁問道。
“停戰?現還不能停戰,我的進軍方案是一口氣打到保定,現離保定還有一段路,這幾天裏是不能停戰的。”
“這麽說,委員長不反對南北議和?”
聽出趙北話裏有話,宋教仁心頭一鬆,然後又是一緊,不知道這位委員長到底打得什麽主意。
“我從來都是主張和平的,是北洋不想要和平。你既然是北洋的說客,就一定有辦法與北洋高層直接聯係。你這就可以告訴徐世昌,隻要我軍占領保定,北伐軍立即停止前進,南北重開和談。”
“我有密碼本,可以向總統府拍電報。”
趙北承諾一出,宋教仁就坐不住了,急忙取出密碼本,跟著一名副官去了電報室。
宋教仁一離開調度室,趙北立即叫來了田勁夫。
“義仁,你馬上叫人給徐寶山拍電報,告訴他,務必兩天之內采取行動,行動成功,我就保舉他做江蘇都督!電報不要直接從這裏拍,利用你的情報站轉拍過去。”
田勁夫轉身欲走,被趙北叫住。
“義仁,你是願意去做旅長、師長,還是願意繼續當你的情報頭子?”
田勁夫琢磨了片刻,遲疑著說道:“要不,我還是繼續做一段日子的情報頭子?現軍情局還沒人能頂我的位置,總不能再叫總司令兼職吧?以後打到北京,您老人家做了總統,總不能還管著一幫細作、間諜吧?”
“總統?嘿嘿,以後再說吧。不過就算是總統,為什麽不能兼任情報頭子呢?當年滿清的那位雍正皇帝,手底下可不就有一幫‘血滴子’麽?說到底,不管是總統還是皇帝,總是需要那麽一幫特殊部下的,既能保證下情上達,也能保證上級的意誌得到貫徹。”
趙北神秘的笑了笑,臉上的神情頗為戲謔。
政治鬥爭,本身就是人類智慧與力量的較量,智慧、力量,兩樣缺一不可。
宋教仁等議員看來,中國現好的外交選擇是誰也不招惹,無論是英國也好,德國也罷,它們之間怎麽鬥是它們的事,是歐洲的事,是洋人的事,與中國無關,即使中國確實需要結盟,也應該與英國結盟,道理很簡單,因為中國周遍幾乎全是協約國集團的勢力範圍,他們總不好意思向“自己人”下黑手吧?
或許,這就是弱國的外交智慧。
但是問題於,這隻是國會某些議員的一相情願而已,英國絕不會主動尋求與中國結盟,因為英國政客也很清楚,現的中國隻不過是英國拿來喂養日本和俄國的食物而已,英國需要這兩個國家製約德國,抗衡同盟國集團,而沒有足夠的好處,這兩個國家也絕不會為英國效力,而他們看中的這個好處就是中國,打個比方來講,英國絕不會為了一根骨頭而得罪兩隻看門狗,所以,英國不會以條約的形式與中國結盟,至少現不能,當年的那場甲午戰爭基本上就決定了英國的遠東外交政策,國際政治,從來都是看實力,日本比中國有實力,那麽,日本就是英國的狗,而中國就是英國用來喂養這條狗的骨頭。
這就是中國目前的外交困境,而且這個困境幾乎無法突破,除非國際政治格局發生重大變化,否則,以中國自己的力量,是無法抗衡整個“國際秩序”的。
這個“國際秩序”也同樣束縛著德國,但是德國有實力,德國的政客和軍人們正摩拳擦掌,打算用戰爭來改寫國際秩序的規則,不過相比協約國集團,德國的力量還不夠,為了一戰而勝,德國決定將中國拉上自己的戰車,為此,他們看中了聯合陣線,也看中了趙總司令,而豫南戰役之後,德國政客們終決定完全拋棄北洋,全力支持聯合陣線掌握這個國家的中樞權力,隻有這樣,才能對中國施加強的影響力,如果再加上花言巧語,或許,能將這個擁有四億人口的國家拉上德國皇帝的戰車。
所以,漢納根上校和丁克曼少校組織了這個戰地參觀團,以罕見的高姿態出現趙北視察前線的隊伍裏,他們這是用行動表明,德國看好聯合陣線,看好這位“遠東狂人”。
而與此同時,德國政府也對北洋集團進行著落井下石,德國駐華公使不僅拒絕英國、日本、俄國、法國四國駐華公使譴責聯合陣線“破壞和平談判”的聯合聲明上簽字,而且還繼續維持著對北洋的“經濟限製”,不許德國財團向北洋集團提供任何財政支援,德國人看得很清楚,外強中幹的北洋現已是搖搖欲墜,就像當年那場甲午戰爭扒光了滿清朝廷的漂亮衣裳一樣,豫南戰場的慘敗也扒光了北洋,讓它赤條條的站了世界麵前,人們這才發現,那漂亮軍裝之下包裹著的實際上是一個瘦得皮包骨一樣的癆病鬼,已完全沒有必要再這具軀殼上浪費時間和精力了,還是快尋找一個至少能夠自保的的代理人為好。
這個的代理人就是聯合陣線,雖然目前看上去他還比較瘦弱,但是精神卻很不錯,隻要給他補充一些營養,他很快就能強壯起來,就算不能站德國戰車上為德國擋子彈,至少也能站遠東地區為德國搖旗呐喊,分散一下英國棬養的那幾隻看門狗的注意力。
為了使聯合陣線快強壯起來,德國皇帝非常慷慨,一封電報,兩萬杆儲存青島德國要塞的德國步槍就裝上輪船,運到了武漢,這是聯合陣線接收的大一批軍火,與這些步槍一起運到武漢的還有數十門式野戰炮以及大量炮彈,而與此同時,那幾艘裝滿德**火的遠洋輪船仍印度洋上噴著滾滾黑煙駛向中國,如果順利抵達中國的話,那麽,聯合陣線將武器的質量、數量上渙然一,或許用不了多久,這個國家的政府軍將全部使用德國製造的武器,這既能為德國工業寡頭帶來的財源,也能進一步加強中德“友誼”。
對於德國“友人”的幫助,總司令趙北非常“欣慰”,不過他並不滿足於這種軍火交易,他希望德國“朋友”能夠幫助他建立起一整套的工業體係,至少使中國能夠自行製造重型武器和輕型軍艦,當然,飛機和汽車的製造也是不可或缺的,實際上,此次戰爭中聯合陣線對於飛機的使用已引起世界各軍事強國的高度關注,德國總參謀部甚至已派出一個軍事觀察團,借道西伯利亞鐵路東來,用不了多久,他們就能抵達北京火車站了。
機槍、飛機、軍艦、汽車、鍋爐、內燃機、機床……幾乎所有與重工業和軍事工業有關的企業、工廠,總司令都想建立起來,他希望德國“朋友”的幫助下將這些工業短短幾年之內建立起來,這是一個宏偉的計劃,不僅讓人瞠目結舌,而且也引起了德國皇帝的極大興趣。
以前,從來沒有工業強國幫助一個落後的農業國製訂過如此完整而詳細的工業發展計劃,如果這一次德國工業家們能夠完成這一壯舉的話,那麽,這足以載入史冊了。
對於德國工業界來說,這個東方國家的工業發展計劃不僅是宏偉的,而且是有利可圖的,因為總司令承諾過,這些所有的工業企業全部采取中德合股的方式進行經營,也就是說,工廠裏生產的每一件工業產品所帶來的利潤中,德國企業至少也能分到一半的利潤!而考慮到人工、運輸的成本,這些中國生產出來的工業品將中國乃至整個遠東地區極具競爭力!
雖然目前來說,這個總司令的工業發展藍圖剛剛傳回德國,不過,對於戰地參觀團的成員們來講,他們對於這個工業發展計劃已有些迫不及待了,對於他們中的多數人來說,隻要趙總司令掌握了這個國家的中樞權力,那麽剩下的問題就隻有資金和技術問題了,而這些問題對於德國企業來說根本就不成問題,現的德國工業正處於擴張期,而由於英國的限製和競爭,使德國所有的工廠都嗷嗷待哺,他們迫切的想將多餘的資本投向英國無法控製的地區。
該死的英國佬!他們通過北洋集團控製著這個東方國家,現,是該讓他們嚐嚐德國力量的滋味了,聯合陣線入主中樞的時候,就是遠東德國劣勢徹底轉變的時候!
對於德國人的心思,宋教仁非常清楚,但他也知道,決定德國遠東戰略的根本不德國一方,而趙北那邊,隻要趙北不結盟,德國就不可能利用中國對付英國和整個協約國集團。
與那些戰地參觀團的成員們敷衍了一番之後,宋教仁想辦法得到了一個與總司令單獨相處的機會,兩人火車站的調度室裏進行了一番談話。
“請委員長務必如實相告,你是否有與德國結盟之打算?”
宋教仁問得誠懇,眼睛盯住趙北的臉,心中卻是惶恐不安,生怕對方給出一個肯定的答複。
趙北也盯住宋教仁的臉,似笑非笑的反問了一句。
“若鈍初是民國大總統,你是否會與英國結盟?”
宋教仁遲疑了片刻,然後搖了搖頭,說道:“依宋某之見,以目前國際局勢來講,不與任何強國結盟實為我國外交之好選擇。”
趙北點了點頭,笑著說道:“英雄所見略同!鈍初果然不愧是當今中國第一政治家。”
這話說得太謙虛了,德國人眼裏,總司令才是中國乃至遠東第一政治家。
宋教仁沒注意趙北的謙虛,隻是問道:“委員長的意思是,若你掌握中樞,你也不會與德國結盟?”
“鈍初,其實與誰結盟並不重要,現的重要問題是,如何解決‘關外八旗’。”
“這麽說,委員長也對東三省局勢有所擔心?”
趙北苦笑道:“不是有所擔心,而是十分擔心!你不是外人,而且我相信你守口如瓶,我就跟你亮個底,根據前幾日共和軍情報部門得到的情報來看,‘關外八旗’將不久之後策動武裝叛亂,他們甚至連國號都起好了,叫做‘滿洲國’,這是日本人的主意,目的就是為了法理上將這個國家分成兩個,咱們可不能叫日本人得逞!現日本人不方便直接出麵,所以才會將‘關外八旗’推到前台,隻要將‘關外八旗’解決,東三省就不會大亂。”
“可是如果不停戰,又怎麽能抽出手去收拾‘關外八旗’呢?”宋教仁問道。
“停戰?現還不能停戰,我的進軍方案是一口氣打到保定,現離保定還有一段路,這幾天裏是不能停戰的。”
“這麽說,委員長不反對南北議和?”
聽出趙北話裏有話,宋教仁心頭一鬆,然後又是一緊,不知道這位委員長到底打得什麽主意。
“我從來都是主張和平的,是北洋不想要和平。你既然是北洋的說客,就一定有辦法與北洋高層直接聯係。你這就可以告訴徐世昌,隻要我軍占領保定,北伐軍立即停止前進,南北重開和談。”
“我有密碼本,可以向總統府拍電報。”
趙北承諾一出,宋教仁就坐不住了,急忙取出密碼本,跟著一名副官去了電報室。
宋教仁一離開調度室,趙北立即叫來了田勁夫。
“義仁,你馬上叫人給徐寶山拍電報,告訴他,務必兩天之內采取行動,行動成功,我就保舉他做江蘇都督!電報不要直接從這裏拍,利用你的情報站轉拍過去。”
田勁夫轉身欲走,被趙北叫住。
“義仁,你是願意去做旅長、師長,還是願意繼續當你的情報頭子?”
田勁夫琢磨了片刻,遲疑著說道:“要不,我還是繼續做一段日子的情報頭子?現軍情局還沒人能頂我的位置,總不能再叫總司令兼職吧?以後打到北京,您老人家做了總統,總不能還管著一幫細作、間諜吧?”
“總統?嘿嘿,以後再說吧。不過就算是總統,為什麽不能兼任情報頭子呢?當年滿清的那位雍正皇帝,手底下可不就有一幫‘血滴子’麽?說到底,不管是總統還是皇帝,總是需要那麽一幫特殊部下的,既能保證下情上達,也能保證上級的意誌得到貫徹。”
趙北神秘的笑了笑,臉上的神情頗為戲謔。
政治鬥爭,本身就是人類智慧與力量的較量,智慧、力量,兩樣缺一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