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4章虛張聲勢
看了眼沉默中的英國公使朱爾典,趙北並沒有打斷他的思緒,而是埋頭繼續吃著他的午飯,一旁的外務總長唐紹儀也學著總統的樣子,嚼著那放了太多蔥花的烙餅。
唐紹儀看來,趙北的談判條件並不算太過分,至少沒有挑戰英國政府的底線和耐心,向中國中樞政府提供商業貸款以便改革全國幣製,這對於英國商人來講也是有好處的,何況這是商業貸款,貸款本身就已能夠賺取利潤,英國商人沒有借口反對這個國際商業銀行的提議,至於那個鴉片貿易非法的條件,是堂堂正正,現包括英國、美國內,許多國家的政治家、社會學家都已認識到鴉片貿易的危害,全麵禁止鴉片貿易隻是一個時間問題,而如果英國政府此次能夠做出表率的話,那麽,將多多少少改善一下英國中國人心目中的形象。
所以,唐紹儀不太明白朱爾典為什麽會沉默下去,而不是借著這個話題修複與趙北之間的關係,其實,自從趙北入主中樞之後,他就沒有再怎麽主動招惹過英國,雖然繼續向德國靠攏,但是唐紹儀看來,趙北還是很有分寸的,這確實大出他的意料之外。
狂人不狂,隻是有些狡詐,這是唐紹儀通過這段時間的觀察所得出的唯一結論,趙北的“狂”不過是表麵而已,這“狂”的下麵,卻隱藏著一雙睿智的眼睛,這雙眼睛似乎可以看穿一切,或許,趙北就是依靠這雙睿智的眼睛才入主中樞的。
唐紹儀希望朱爾典能夠借此機會與趙北修複“友誼”,但是問題於,朱爾典身不由己,英國政府給他的訓令很明確,那就是,既不能讓中國徹底倒向德國一邊,也不能讓日本因為中國的緣故而疏遠英國。
既想馬兒跑得快,又想馬兒不吃草,這英國政府的如意算盤倒是打得精明,隻可惜,日本人不是笨蛋,中國人也不是笨蛋,朱爾典不是笨蛋。
作為一個華多年的資深外交官,朱爾典很清楚,自從中日之間的那場甲午戰爭結束之後,英國政府棬養日本對抗俄國以及其它試圖將手伸進亞洲的列強的戰略就已經確定下來,至少目前還看不到任何改變這一戰略的可能,日本現就是英國政府的一條看門狗,而中國就是喂養這條看門狗的骨頭,如果沒有了骨頭,那麽,再忠誠的看門狗也會背棄主人而去,至於是倒向哪一個主人,卻是不好揣測了,國與國之間沒有永遠的朋友,也沒有永遠的敵人,或許,日本跟德國靠攏未必就是部分英國政客的杞人憂天。
這樣一種戰略之下,英國政府有可能為了向中國示好而背棄日本麽?
不可能!
趙北關於東三省“門戶開放、利益均沾”原則的重申,表麵看上去似乎是響應美國政府的立場,但是實際上,這是否認日本東三省南部地區的優勢地位,日本政府肯定不會答應,那麽,英國政府也不得不考慮到日本政府的立場。
如果中英商約不能簽訂,英國政府不能通過這種手段拉攏中國,那麽,中國倒向德國的可能性會進一步增加,因為德國現正賣力的籠絡這個虛弱的東方國家。
實摸不準這位民國大總統的心思,他似乎並不反對與英國修好,但是他願意跟德國交往,他到底會不會跟德國結盟呢?
朱爾典沒有肯定的答案,所以,他才會發愁,才會端著那隻裝著蔥花烙餅的碟子發呆。
“朱爾典先生,怎麽,烙餅不合胃口麽?”趙北吃完了一張烙餅,抬起頭向朱爾典問了幾句。
“總統先生,這烙餅很香,但是我確實沒有胃口。作為一個對中國有著強烈好感的英國外交官,我對目前貴國的南方局勢感到非常的痛心疾首,如果貴國中樞政府不能短時間內迅速平息廣東亂局的話,我想,貴國的北方地區可能也會出現不穩跡象。”
朱爾典放下碟子,試圖用旁敲側擊的辦法提醒一下這位年輕的總統,現的中國,岌岌可危,廣東的亂局並不是孤立的事件。
趙北拿起桌上的一隻棉製手帕,擦了擦嘴,漫不經心的說道:“朱爾典先生是指東三省的局勢麽?”
聽到總統的這句話,唐紹儀放下酒杯,望向趙北。
朱爾典並未正麵回應趙北的反問,隻是說道:“總統先生為什麽會認為東三省的局勢可能會發生變化呢?”
趙北歎了口氣,放下那隻棉製手帕,說道:“朱爾典先生是英國駐華公使,與日本駐華公使是朋友,你的這個問題與其來問我,還不如去問那位日本公使。既然朱爾典先生現要問,那麽,我就跟你直說吧。‘廣東事變’鬧得沸沸揚揚,東南半壁震動,國民議論紛紛,少數國民甚至指責中樞放縱地方宵小鬧事,但是中樞卻是有苦難言,因為根據目前集到的各方情報來看,真正幕後策劃‘廣東事變’的不是同盟會裏的少數激進分子,而是日本政府!為什麽這樣說呢?
其一,龍濟光叛軍中以前沒有多少野戰炮,但是現,他們卻有不少野戰炮,這是誰給他們的呢?從大炮的製式來看,龍部叛軍裝備的多半是日製舊式野戰炮,少數日俄戰爭時期的俄國造野戰炮,這說明了什麽呢?這說明這些大炮是來自日本的軍用倉庫。
其二,福建南部地區近出現了許多日本浪人和無賴之徒,他們橫行鄉裏,到處鬧事,甚至廈門租界搗亂,是誰指使他們的呢?根據以往的經驗,除了日本軍部之外,我實找不到有什麽人會給這幫日本浪人和無賴之徒以支持。
綜合以上兩點,難道我們還看不出是日本政府策劃了‘廣東事變’麽?當年日本之所以支持中國的革命黨人,並不是出於對革命的同情,而是想渾水摸魚,並利用革命黨這張王牌壓服滿清朝廷,以便外交談判中討價還價,不然的話,同盟會的那位孫先生為什麽會被日本政府驅逐呢?
現,日本政府又想故計重施,想利用一小搓不甘心退出曆史舞台的激進分子南方地區搗亂,以分散中樞政府的注意力,這樣,他們不僅達到了破壞中國穩定的戰略目的,而且也可以趁機日本勢力占優的地區策動的事變。
那麽,日本想什麽地方策動的事變呢?除了東三省,還能是哪裏?那裏日本勢力占有絕對優勢,尤其是東三省南部地區,而且那裏還有所謂的‘關外八旗’活動,那就是日本政府和軍部現成的走狗,如果日本政府真的想策動的事變的話,東三省將是好的選擇。
朱爾典先生,你說,我說的是不是很有道理?”
趙北板著臉,向坐對麵的朱爾典望了過去,卻見對方眨了眨眼。
朱爾典遲疑了一下,然後說道:“總統先生的分析似乎有些道理。不過請恕我直言,你的這些話如果是正式的外交場合說出來的話,那麽,將嚴重損害中國與日本的友好關係,而且也會連帶著損害中國與英國的友好關係,畢竟,英國與日本是正式結盟的盟國,兩國之間的友誼是堅不可摧的。”
“哦?那麽,如果中國與日本發生戰爭,英國政府會如何處理?”
趙北這句話說得很輕,但卻讓唐紹儀吃了一驚,再望向朱爾典,見他也是眉頭緊鎖,顯然,“狂人”似乎又想發飆了。
朱爾典沉默片刻,並未正麵回應,而是反問道:“以目前的中日兩國國力的巨大差異,我非常想知道,如果總統先生想對日宣戰,那麽,貴國將會采取什麽樣的戰略與戰術呢?”
“人民戰爭,或者說,全民戰爭!”
趙北點著頭,一字一句的說道:“我將發動全體國民,與日本作戰到底,打敗日本之前,哪個國人敢喊‘和平’,哪個就是國賊,人人得而誅之!過去,滿清王朝擔心對外開戰會引起百姓造反,但是現,我不擔心,相反,我會將國民全部武裝起來,我會將中國的一草一木、一磚一瓦都投入到對日本的戰爭中去,如果戰勝了日本,當然好,如果無法戰勝日本,我也不會妥協,我會戰鬥到生命的後一刻!就算不能活著看到這個國家走向複興,也要名垂青史,流芳百世。”
總統的話讓唐紹儀非常吃驚,扭頭望去,卻見趙北一本正經,似乎不像是開玩笑。
朱爾典內心也是一陣驚惶,他從來就沒有想到過,趙北竟然會當著一位英國外交官的麵說出與日本進行全麵戰爭的話。
難道這位年輕的總統瘋了?這個虛弱的國家靠什麽去跟日本進行全麵戰爭?總統先生又靠什麽手段團結國民?就靠那些空洞的革命口號麽?
與唐紹儀一樣,朱爾典也有些拿不準總統先生是否又有些發狂了,不過有一件事他是很清楚的,那就是,中國與日本絕對不能現發生大規模的戰爭,低烈度的武裝衝突是可以接受的,但是你死我活的國戰是不符合英國利益的,那會牽動全局,說不好,歐洲也會因為中日戰爭而爆發大規模的武裝衝突。
現的世界,已經越來越緊密的聯係了一起,對於強國戰略來講,牽一發而動全身,英國政府不會允許這個時候日本投入到對中國的戰爭中去。
“請問總統先生,您的兵工廠能夠製造多少步槍?您的臣民當中,有多少人願意跟著您向日本開戰?一旦中日之間爆發全麵戰爭,各省的都督、督軍們有多少人會對總統先生落井下石?……據我所知,貴國的格言之中,除了‘流芳百世’之外,還有一句‘遺臭萬年’,您就不怕到時候史書中您的名字會被歸入後者麽?”
朱爾典定了定神,苦口婆心的勸說了幾句,這話也是說得不無道理,旁邊的唐紹儀聽得是連連頷首。
但是趙北的用意就是為了讓對方看到自己的決心,看到自己的“狂勁”,自然不會被幾句話嚇住。
狂人就要有個狂人的樣子,所謂“光腳的不怕穿鞋的”,現的中國就光著腳呢,不像英國,家底厚,壇壇罐罐太多,打爛了哪一個都要讓英國人心疼半天。
這叫“虛張聲勢”,有沒有效果暫且不說,至少不需要什麽本錢,隻要會吹牛就可以了。
“朱爾典先生,中國還有句古話,叫做‘破釜沉舟’,如果日本欺人太甚,中國無路可退,那麽,我們也隻有全麵抗戰一條路可走了!至於武器問題,公使先生不必擔憂,沒有吃沒有穿,敵人給我們送上前,沒有槍沒有炮,敵人給我們造!當年美國**戰爭,華盛頓將軍的大陸軍不也是缺吃少穿沒有槍炮麽?但是後,取得勝利的還是美國大陸軍。”
朱爾典壓住火氣,沉聲說道:“總統先生,請注意您的用辭。另外,美國的**,大陸軍隻是扮演了一個無足輕重的角色,他們隻會東打一槍西放一炮,遇到英國正規軍,他們往往一哄而散,真正對美國**戰爭的結局起主導作用的,是法國海軍的行動,英**隊遠離本土作戰,相比美國大陸軍,英**隊的給養加匱乏。”
“朱爾典先生,我對剛才的失禮向您道歉。不過您的看法也是片麵的,沒有美國大陸軍的作戰,法國海軍的行動又能對陸地戰場造成什麽影響呢?您或許看不起大陸軍的遊擊戰,但是如果將遊擊戰和正規部隊的戰鬥力結合起來的話,這就能夠贏得勝利。中國,現有四億人口,就算其中隻有百分之一願意跟著我抗戰到底,那麽就是四百萬人,是四百萬軍隊,我們將自己的土地上與外國侵略者作戰到底!我們會堅持下去,一直等到國際局勢發生劇烈變化,或許,我們將終迎來勝利的曙光。”
趙北說得慷慨激昂,朱爾典和唐紹儀聽得麵麵相覷,尤其是後那幾句話,是讓朱爾典心驚肉跳。
“國際局勢發生劇烈變化”,這句話用心非常之深遠,絕不是一個狂人或者瘋子說得出來的,能夠說出這句話的人,隻能是一個對於國際局勢了如指掌的政治家。
或許,是該拍一封絕密電報回英國了,告訴那幫對於這位遠東軍事強人一無所知的英國政客們,讓他們采取用力措施,阻止那幫頭腦發熱的日本政客東北地區采取過激行動,以維護遠東國際力量的均勢。
朱爾典知道,趙北的話裏恫嚇的成分居多,但是他卻不敢掉以輕心,因為他明白,一旦中國與日本這個時候爆發大規模的戰爭,那麽中國幾乎肯定會戰敗,而中國一旦戰敗,那麽,北方的那個沙皇俄國或許會改變戰略重心,重將目光投向遠東,那樣一來的話,德國東線的軍事壓力會驟然減輕,而英國和法國所麵臨的德**事壓力將猛增。
這就是現的遠東國際局勢,微妙而複雜,牽一發而動全身,也正是這個原因,英國政府很難下定決心中國問題上狗急跳牆的去支持日本。
維護遠東均勢這個問題上,目前來講,朱爾典與趙北的立場是完全一致的。
看了眼沉默中的英國公使朱爾典,趙北並沒有打斷他的思緒,而是埋頭繼續吃著他的午飯,一旁的外務總長唐紹儀也學著總統的樣子,嚼著那放了太多蔥花的烙餅。
唐紹儀看來,趙北的談判條件並不算太過分,至少沒有挑戰英國政府的底線和耐心,向中國中樞政府提供商業貸款以便改革全國幣製,這對於英國商人來講也是有好處的,何況這是商業貸款,貸款本身就已能夠賺取利潤,英國商人沒有借口反對這個國際商業銀行的提議,至於那個鴉片貿易非法的條件,是堂堂正正,現包括英國、美國內,許多國家的政治家、社會學家都已認識到鴉片貿易的危害,全麵禁止鴉片貿易隻是一個時間問題,而如果英國政府此次能夠做出表率的話,那麽,將多多少少改善一下英國中國人心目中的形象。
所以,唐紹儀不太明白朱爾典為什麽會沉默下去,而不是借著這個話題修複與趙北之間的關係,其實,自從趙北入主中樞之後,他就沒有再怎麽主動招惹過英國,雖然繼續向德國靠攏,但是唐紹儀看來,趙北還是很有分寸的,這確實大出他的意料之外。
狂人不狂,隻是有些狡詐,這是唐紹儀通過這段時間的觀察所得出的唯一結論,趙北的“狂”不過是表麵而已,這“狂”的下麵,卻隱藏著一雙睿智的眼睛,這雙眼睛似乎可以看穿一切,或許,趙北就是依靠這雙睿智的眼睛才入主中樞的。
唐紹儀希望朱爾典能夠借此機會與趙北修複“友誼”,但是問題於,朱爾典身不由己,英國政府給他的訓令很明確,那就是,既不能讓中國徹底倒向德國一邊,也不能讓日本因為中國的緣故而疏遠英國。
既想馬兒跑得快,又想馬兒不吃草,這英國政府的如意算盤倒是打得精明,隻可惜,日本人不是笨蛋,中國人也不是笨蛋,朱爾典不是笨蛋。
作為一個華多年的資深外交官,朱爾典很清楚,自從中日之間的那場甲午戰爭結束之後,英國政府棬養日本對抗俄國以及其它試圖將手伸進亞洲的列強的戰略就已經確定下來,至少目前還看不到任何改變這一戰略的可能,日本現就是英國政府的一條看門狗,而中國就是喂養這條看門狗的骨頭,如果沒有了骨頭,那麽,再忠誠的看門狗也會背棄主人而去,至於是倒向哪一個主人,卻是不好揣測了,國與國之間沒有永遠的朋友,也沒有永遠的敵人,或許,日本跟德國靠攏未必就是部分英國政客的杞人憂天。
這樣一種戰略之下,英國政府有可能為了向中國示好而背棄日本麽?
不可能!
趙北關於東三省“門戶開放、利益均沾”原則的重申,表麵看上去似乎是響應美國政府的立場,但是實際上,這是否認日本東三省南部地區的優勢地位,日本政府肯定不會答應,那麽,英國政府也不得不考慮到日本政府的立場。
如果中英商約不能簽訂,英國政府不能通過這種手段拉攏中國,那麽,中國倒向德國的可能性會進一步增加,因為德國現正賣力的籠絡這個虛弱的東方國家。
實摸不準這位民國大總統的心思,他似乎並不反對與英國修好,但是他願意跟德國交往,他到底會不會跟德國結盟呢?
朱爾典沒有肯定的答案,所以,他才會發愁,才會端著那隻裝著蔥花烙餅的碟子發呆。
“朱爾典先生,怎麽,烙餅不合胃口麽?”趙北吃完了一張烙餅,抬起頭向朱爾典問了幾句。
“總統先生,這烙餅很香,但是我確實沒有胃口。作為一個對中國有著強烈好感的英國外交官,我對目前貴國的南方局勢感到非常的痛心疾首,如果貴國中樞政府不能短時間內迅速平息廣東亂局的話,我想,貴國的北方地區可能也會出現不穩跡象。”
朱爾典放下碟子,試圖用旁敲側擊的辦法提醒一下這位年輕的總統,現的中國,岌岌可危,廣東的亂局並不是孤立的事件。
趙北拿起桌上的一隻棉製手帕,擦了擦嘴,漫不經心的說道:“朱爾典先生是指東三省的局勢麽?”
聽到總統的這句話,唐紹儀放下酒杯,望向趙北。
朱爾典並未正麵回應趙北的反問,隻是說道:“總統先生為什麽會認為東三省的局勢可能會發生變化呢?”
趙北歎了口氣,放下那隻棉製手帕,說道:“朱爾典先生是英國駐華公使,與日本駐華公使是朋友,你的這個問題與其來問我,還不如去問那位日本公使。既然朱爾典先生現要問,那麽,我就跟你直說吧。‘廣東事變’鬧得沸沸揚揚,東南半壁震動,國民議論紛紛,少數國民甚至指責中樞放縱地方宵小鬧事,但是中樞卻是有苦難言,因為根據目前集到的各方情報來看,真正幕後策劃‘廣東事變’的不是同盟會裏的少數激進分子,而是日本政府!為什麽這樣說呢?
其一,龍濟光叛軍中以前沒有多少野戰炮,但是現,他們卻有不少野戰炮,這是誰給他們的呢?從大炮的製式來看,龍部叛軍裝備的多半是日製舊式野戰炮,少數日俄戰爭時期的俄國造野戰炮,這說明了什麽呢?這說明這些大炮是來自日本的軍用倉庫。
其二,福建南部地區近出現了許多日本浪人和無賴之徒,他們橫行鄉裏,到處鬧事,甚至廈門租界搗亂,是誰指使他們的呢?根據以往的經驗,除了日本軍部之外,我實找不到有什麽人會給這幫日本浪人和無賴之徒以支持。
綜合以上兩點,難道我們還看不出是日本政府策劃了‘廣東事變’麽?當年日本之所以支持中國的革命黨人,並不是出於對革命的同情,而是想渾水摸魚,並利用革命黨這張王牌壓服滿清朝廷,以便外交談判中討價還價,不然的話,同盟會的那位孫先生為什麽會被日本政府驅逐呢?
現,日本政府又想故計重施,想利用一小搓不甘心退出曆史舞台的激進分子南方地區搗亂,以分散中樞政府的注意力,這樣,他們不僅達到了破壞中國穩定的戰略目的,而且也可以趁機日本勢力占優的地區策動的事變。
那麽,日本想什麽地方策動的事變呢?除了東三省,還能是哪裏?那裏日本勢力占有絕對優勢,尤其是東三省南部地區,而且那裏還有所謂的‘關外八旗’活動,那就是日本政府和軍部現成的走狗,如果日本政府真的想策動的事變的話,東三省將是好的選擇。
朱爾典先生,你說,我說的是不是很有道理?”
趙北板著臉,向坐對麵的朱爾典望了過去,卻見對方眨了眨眼。
朱爾典遲疑了一下,然後說道:“總統先生的分析似乎有些道理。不過請恕我直言,你的這些話如果是正式的外交場合說出來的話,那麽,將嚴重損害中國與日本的友好關係,而且也會連帶著損害中國與英國的友好關係,畢竟,英國與日本是正式結盟的盟國,兩國之間的友誼是堅不可摧的。”
“哦?那麽,如果中國與日本發生戰爭,英國政府會如何處理?”
趙北這句話說得很輕,但卻讓唐紹儀吃了一驚,再望向朱爾典,見他也是眉頭緊鎖,顯然,“狂人”似乎又想發飆了。
朱爾典沉默片刻,並未正麵回應,而是反問道:“以目前的中日兩國國力的巨大差異,我非常想知道,如果總統先生想對日宣戰,那麽,貴國將會采取什麽樣的戰略與戰術呢?”
“人民戰爭,或者說,全民戰爭!”
趙北點著頭,一字一句的說道:“我將發動全體國民,與日本作戰到底,打敗日本之前,哪個國人敢喊‘和平’,哪個就是國賊,人人得而誅之!過去,滿清王朝擔心對外開戰會引起百姓造反,但是現,我不擔心,相反,我會將國民全部武裝起來,我會將中國的一草一木、一磚一瓦都投入到對日本的戰爭中去,如果戰勝了日本,當然好,如果無法戰勝日本,我也不會妥協,我會戰鬥到生命的後一刻!就算不能活著看到這個國家走向複興,也要名垂青史,流芳百世。”
總統的話讓唐紹儀非常吃驚,扭頭望去,卻見趙北一本正經,似乎不像是開玩笑。
朱爾典內心也是一陣驚惶,他從來就沒有想到過,趙北竟然會當著一位英國外交官的麵說出與日本進行全麵戰爭的話。
難道這位年輕的總統瘋了?這個虛弱的國家靠什麽去跟日本進行全麵戰爭?總統先生又靠什麽手段團結國民?就靠那些空洞的革命口號麽?
與唐紹儀一樣,朱爾典也有些拿不準總統先生是否又有些發狂了,不過有一件事他是很清楚的,那就是,中國與日本絕對不能現發生大規模的戰爭,低烈度的武裝衝突是可以接受的,但是你死我活的國戰是不符合英國利益的,那會牽動全局,說不好,歐洲也會因為中日戰爭而爆發大規模的武裝衝突。
現的世界,已經越來越緊密的聯係了一起,對於強國戰略來講,牽一發而動全身,英國政府不會允許這個時候日本投入到對中國的戰爭中去。
“請問總統先生,您的兵工廠能夠製造多少步槍?您的臣民當中,有多少人願意跟著您向日本開戰?一旦中日之間爆發全麵戰爭,各省的都督、督軍們有多少人會對總統先生落井下石?……據我所知,貴國的格言之中,除了‘流芳百世’之外,還有一句‘遺臭萬年’,您就不怕到時候史書中您的名字會被歸入後者麽?”
朱爾典定了定神,苦口婆心的勸說了幾句,這話也是說得不無道理,旁邊的唐紹儀聽得是連連頷首。
但是趙北的用意就是為了讓對方看到自己的決心,看到自己的“狂勁”,自然不會被幾句話嚇住。
狂人就要有個狂人的樣子,所謂“光腳的不怕穿鞋的”,現的中國就光著腳呢,不像英國,家底厚,壇壇罐罐太多,打爛了哪一個都要讓英國人心疼半天。
這叫“虛張聲勢”,有沒有效果暫且不說,至少不需要什麽本錢,隻要會吹牛就可以了。
“朱爾典先生,中國還有句古話,叫做‘破釜沉舟’,如果日本欺人太甚,中國無路可退,那麽,我們也隻有全麵抗戰一條路可走了!至於武器問題,公使先生不必擔憂,沒有吃沒有穿,敵人給我們送上前,沒有槍沒有炮,敵人給我們造!當年美國**戰爭,華盛頓將軍的大陸軍不也是缺吃少穿沒有槍炮麽?但是後,取得勝利的還是美國大陸軍。”
朱爾典壓住火氣,沉聲說道:“總統先生,請注意您的用辭。另外,美國的**,大陸軍隻是扮演了一個無足輕重的角色,他們隻會東打一槍西放一炮,遇到英國正規軍,他們往往一哄而散,真正對美國**戰爭的結局起主導作用的,是法國海軍的行動,英**隊遠離本土作戰,相比美國大陸軍,英**隊的給養加匱乏。”
“朱爾典先生,我對剛才的失禮向您道歉。不過您的看法也是片麵的,沒有美國大陸軍的作戰,法國海軍的行動又能對陸地戰場造成什麽影響呢?您或許看不起大陸軍的遊擊戰,但是如果將遊擊戰和正規部隊的戰鬥力結合起來的話,這就能夠贏得勝利。中國,現有四億人口,就算其中隻有百分之一願意跟著我抗戰到底,那麽就是四百萬人,是四百萬軍隊,我們將自己的土地上與外國侵略者作戰到底!我們會堅持下去,一直等到國際局勢發生劇烈變化,或許,我們將終迎來勝利的曙光。”
趙北說得慷慨激昂,朱爾典和唐紹儀聽得麵麵相覷,尤其是後那幾句話,是讓朱爾典心驚肉跳。
“國際局勢發生劇烈變化”,這句話用心非常之深遠,絕不是一個狂人或者瘋子說得出來的,能夠說出這句話的人,隻能是一個對於國際局勢了如指掌的政治家。
或許,是該拍一封絕密電報回英國了,告訴那幫對於這位遠東軍事強人一無所知的英國政客們,讓他們采取用力措施,阻止那幫頭腦發熱的日本政客東北地區采取過激行動,以維護遠東國際力量的均勢。
朱爾典知道,趙北的話裏恫嚇的成分居多,但是他卻不敢掉以輕心,因為他明白,一旦中國與日本這個時候爆發大規模的戰爭,那麽中國幾乎肯定會戰敗,而中國一旦戰敗,那麽,北方的那個沙皇俄國或許會改變戰略重心,重將目光投向遠東,那樣一來的話,德國東線的軍事壓力會驟然減輕,而英國和法國所麵臨的德**事壓力將猛增。
這就是現的遠東國際局勢,微妙而複雜,牽一發而動全身,也正是這個原因,英國政府很難下定決心中國問題上狗急跳牆的去支持日本。
維護遠東均勢這個問題上,目前來講,朱爾典與趙北的立場是完全一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