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8章局中人
江蘇是中國東南各省經濟發達的地區,自從“四年工業發展計劃”實施以來,這裏的輕工業發展速度之快,足以傲視東南,而且,憑借著經濟上的先發優勢,這裏比華中工業區的發展前景好,如果不是因為重工業建設一直遭到中樞政府刻意壓製的話,這裏的工業發展速度和規模將遠超華中地區。
過去的兩年時間裏,江蘇地方勢力一直與中樞保持著若即若離的狀態,這主要是因為英國政府的態度,長江流域被英國政府視為英國勢力範圍,而且由於控製著長江口,又與遠東金融中心上海相距咫尺,因此,英國政府確實不願意看到中國中樞政府直接控製江蘇,尤其是蘇南地區。
但是現,情況發生了變化。
一方麵,江蘇地方實力派人物徐寶山突然死去,使這裏的地方勢力遭到沉重打擊,由於失去了一位擁有威望和能力的靈魂人物,江蘇的徐氏勢力基本上失去了與中樞對抗的信心和勇氣,他們隻能選擇向中樞輸誠,以換取中樞的承諾,保留他們的現有經濟利益。
另一方麵,國際形勢也發生了劇烈變化,隨著巴爾幹戰爭的爆發,歐洲各主要強國紛紛將注意力轉回歐洲,密切的關注著巴爾幹局勢的發展,而且,為了以防萬一,所有的歐洲軍事強國都加強了軍備建設,擴充軍隊,武器,以迎接似乎隨時都可能爆發的全麵武裝衝突,對於英國政府而言,沒有什麽利益比得上英國歐洲大陸的利益,失去了遠東,英國傷的隻是皮毛,可是如果失去了歐洲,英國傷的可就是內髒了,所以,英國政府對於中國中樞政府直接控製江蘇的行動並未采取強硬立場,隻是通過駐華公使照會中國方麵,務必保證英國商人當地的現有利益。
這種國際與國內的大好形勢下,中國中樞政府派遣的兩個步兵師很順利的就開進了蘇南地區,並直接接管了南京防務,隨後,迅速對原江蘇省軍進行了整編與縮編,終將其收編。
隨後的清算中,江蘇土皇帝“春寶山”勢力土崩瓦解,而徐寶山的全部財產也都被沒收充公,徐氏一族也清算中徹底倒了下去,就此一蹶不振,家族成員星散四方,消失茫茫人海之中,終被曆史遺忘。
中樞政府收拾江蘇地方實力派的雷霆手段起到了殺雞儆猴的作用,徐寶山背著“刺殺案主謀”的罪名死了,這足以證明中樞政府削藩的行動中是無所不用其極的,對抗中樞隻有死路一條,隻有服從中樞,向中樞靠攏才是明智的選擇。
這種雷霆手段的威懾下,原本就戰戰兢兢的地方實力派立刻做出了反應,雲南督軍孫武、廣東督軍劉永福、江西督軍閻錫山政府軍進駐南京之後的數日內先後拍發通電,宣布辭去督軍職務,改任護軍使,從此徹底與財權絕緣,麾下部隊所需軍費完全依靠中樞調撥。
趙北的策劃與領導下,民國中樞的削藩行動已取得關鍵性的勝利,剩下的就是將地方部隊完全納入中樞領導之下了。
當然,軍事整頓與行動隻是中樞整個戰略的一個組成部分,與此同時,政治上的謀略也是必不可少的,這個時代,注定是一個政治鬥爭手段精彩紛呈的時代。
1912年,7月28日,農曆六月十五,已是夏末,眼看著就快到秋天了。
現的天氣還是很熱,尤其對於那些正太陽底下奔波忙碌的人而言,這高溫天氣確實讓人很是煩悶。
對於楊度而言,現的他確實非常煩悶,這一方麵是因為他正坐一輛人力車上,雖然有車篷遮陽,可是從地麵反射的陽光還是太強烈,讓他頭昏腦漲,另一方麵,他現正為仕途發愁,這心情自然是好不起來。
現總統府的各個部門正進行大調整,許多閑衙門被撤消了,就連統帥堂也調整人事,侍從室、督政處都調整之列,督政處原來那位處長調去東三省協助吳祿貞去了,任處長是民國大總統趙北當年策動黃泥港起義時的老部下陳鐵山,這個人脾氣不好,尤其看不慣像楊度這樣的“君憲餘孽”,所以,陳鐵山向趙北建議,設的那個“侍從室主任”的位子應該留給“自己人”。
楊度現是侍從室秘書長,以前侍從室就是由他領導,所以,這個秘書長是侍從室裏大的官,但是現,陳鐵山居然建議秘書長的頭上再設一個“主任”,這奪權的意味未免太明顯了一些,楊度不可能不惱火,可是偏偏總統對這個建議非常感興趣,所以,楊度也不好將這火氣發泄出來,結果,這火氣憋心裏確實難受。
楊度也曾旁敲側擊過幾次,想知道總統心裏到底有沒有合適的“侍從室主任”人選,但是總統並沒有透露半點口風,前段時間,總統多次召見那個從北洋投靠過來的張一麐,此舉曾讓楊度誤以為張一麐就是未來的侍從室主任,可是後來,總統卻讓張一麐去了疆,結果,楊度卻是加摸不準總統先生的心思了。
揣摩上意,這是每一個政客必須學會的基本能力,可是現,楊度卻揣摩不準趙北的心思,也難怪他會如此惶惶呢。
伴君如伴虎,楊度現終於體會到這句話的深刻含義了,上位者,越是精明就越是不想讓部下把握自己真正的心思,這種神秘感是維持權威的小伎倆之一,趙北對此已算是爐火純青,楊度實是想不明白,這樣一個年輕人是如何修煉出這種本領的,至少,他是自愧不如了。
其實現楊度也有些拿不定主意,到底是繼續留趙北身邊輔佐他呢,還是跟總統討個人情,外放它省,做個省長之類的地方大員?現廣西、廣東、福建、浙江等省的省長出缺,由於各省議院為省長人選爭論不休,通過推選不能解決問題,於是隻好請中樞直接任命省長,這幾天裏,總統就讓楊度忙著這件事情,篩選合適的人去接任,但是楊度卻對此動起了腦筋,侍從室做了這麽長時間的秘書長,整天都是文案工作,楊度確實有些倦了,他想幹些“實事情”。
就這麽坐人力車上,左思右想,楊度正出神時,這輛人力車卻已停了下來。
“先生,到地方了。”
人力車夫掀起布簾,楊度向外頭一看,確實到地方了。
這裏是清華園,以前是皇家園林,現清華大學就設這裏,這座大學是由“遊美學務處”升級而來,是為中國學生留學美國而專門設立的一所學校,可以看作是留美預科學校,這是當年美國政府許諾的“庚子退款”的主要用途。
其實楊度看來,美國政府此舉不過是為了培養留學生中的親美情結罷了,深謀遠慮,但是相比目前留學生中的“德國熱”,這“美國熱”卻是不冷不熱,始終火不起來,而究其原因,似乎是中國中樞政府與德國政府的關係好的緣故,當然,鼓勵青年去德國留學的同時,教育部和財政部也沒放棄對留美青年的關注,不然的話,這座清華園留美預科學校就沒有必要存下去了。
當然,此次到清華園來,楊度倒不是來關心留美預科的那些青年學子的,他到這裏來,隻是為了與老朋友說幾句話,調整調整心境。
這位老朋友就是嚴修,這位前清時候的學部侍郎、袁世凱的知交好友現正這清華園擔任教務處長,是僅次於校長的二號人物,除此之外,嚴修還是京津地區幾所高級技術專科學校的教育總監,算是教育界中鼎鼎大名的人物。
進了校園,楊度沒有聽見什麽讀書聲,倒是先聽見了幾句口號。
“國民同盟都是一幫闊佬,大地主,他們懂什麽叫‘國家利益’、‘民族利益’?他們隻知道榨取工農血汗,裝滿自己的腰包,他們是欲壑難填,得寸進尺!這幫國蠹占據國會,於國於民都無好處,必須將他們趕下去!”
“對!為什麽隻有那些有錢的富豪才能當選議員?以財產作為確定選民資格的條件,這本身就是違背‘民享民有民治’精神的!”
“國家若想強盛,必須團結國民的大多數,而我國國民的大多數都是窮苦人,如果照現的這個選舉方法,窮苦人永遠也做不了議員!也就無法決定國家政策。”
“擁護‘鐵青團’的號召!咱們也給中樞上書,建議修改相關法律!降低議員參選條件!讓窮苦人也能做議員!”
楊度尋聲走去,見一片小樹林裏坐著那麽幾十個青年,正情緒激動的叫嚷,站樹林邊上聽了片刻,楊度已明白他們打算做什麽。
前幾天,各地“鐵青團”突然紛紛向社會大造輿論,要求降低對議員財產的要求,允許社會中下層人士也能參加省議員的競選,這些要求通過報紙放大,這幾天以來,社會各界都討論此事,顯然,現這股社會風潮已經吹進了校園。
現的這個國家,到處都談論政治,就連這幫即將出國的留學生也不例外,好象這個國家的國民已經政治上完全覺醒了一樣。
但是楊度是局中人,他明白,這件事情遠不是表麵看上去那麽簡單,這背後也有黑手操縱民意。
江蘇是中國東南各省經濟發達的地區,自從“四年工業發展計劃”實施以來,這裏的輕工業發展速度之快,足以傲視東南,而且,憑借著經濟上的先發優勢,這裏比華中工業區的發展前景好,如果不是因為重工業建設一直遭到中樞政府刻意壓製的話,這裏的工業發展速度和規模將遠超華中地區。
過去的兩年時間裏,江蘇地方勢力一直與中樞保持著若即若離的狀態,這主要是因為英國政府的態度,長江流域被英國政府視為英國勢力範圍,而且由於控製著長江口,又與遠東金融中心上海相距咫尺,因此,英國政府確實不願意看到中國中樞政府直接控製江蘇,尤其是蘇南地區。
但是現,情況發生了變化。
一方麵,江蘇地方實力派人物徐寶山突然死去,使這裏的地方勢力遭到沉重打擊,由於失去了一位擁有威望和能力的靈魂人物,江蘇的徐氏勢力基本上失去了與中樞對抗的信心和勇氣,他們隻能選擇向中樞輸誠,以換取中樞的承諾,保留他們的現有經濟利益。
另一方麵,國際形勢也發生了劇烈變化,隨著巴爾幹戰爭的爆發,歐洲各主要強國紛紛將注意力轉回歐洲,密切的關注著巴爾幹局勢的發展,而且,為了以防萬一,所有的歐洲軍事強國都加強了軍備建設,擴充軍隊,武器,以迎接似乎隨時都可能爆發的全麵武裝衝突,對於英國政府而言,沒有什麽利益比得上英國歐洲大陸的利益,失去了遠東,英國傷的隻是皮毛,可是如果失去了歐洲,英國傷的可就是內髒了,所以,英國政府對於中國中樞政府直接控製江蘇的行動並未采取強硬立場,隻是通過駐華公使照會中國方麵,務必保證英國商人當地的現有利益。
這種國際與國內的大好形勢下,中國中樞政府派遣的兩個步兵師很順利的就開進了蘇南地區,並直接接管了南京防務,隨後,迅速對原江蘇省軍進行了整編與縮編,終將其收編。
隨後的清算中,江蘇土皇帝“春寶山”勢力土崩瓦解,而徐寶山的全部財產也都被沒收充公,徐氏一族也清算中徹底倒了下去,就此一蹶不振,家族成員星散四方,消失茫茫人海之中,終被曆史遺忘。
中樞政府收拾江蘇地方實力派的雷霆手段起到了殺雞儆猴的作用,徐寶山背著“刺殺案主謀”的罪名死了,這足以證明中樞政府削藩的行動中是無所不用其極的,對抗中樞隻有死路一條,隻有服從中樞,向中樞靠攏才是明智的選擇。
這種雷霆手段的威懾下,原本就戰戰兢兢的地方實力派立刻做出了反應,雲南督軍孫武、廣東督軍劉永福、江西督軍閻錫山政府軍進駐南京之後的數日內先後拍發通電,宣布辭去督軍職務,改任護軍使,從此徹底與財權絕緣,麾下部隊所需軍費完全依靠中樞調撥。
趙北的策劃與領導下,民國中樞的削藩行動已取得關鍵性的勝利,剩下的就是將地方部隊完全納入中樞領導之下了。
當然,軍事整頓與行動隻是中樞整個戰略的一個組成部分,與此同時,政治上的謀略也是必不可少的,這個時代,注定是一個政治鬥爭手段精彩紛呈的時代。
1912年,7月28日,農曆六月十五,已是夏末,眼看著就快到秋天了。
現的天氣還是很熱,尤其對於那些正太陽底下奔波忙碌的人而言,這高溫天氣確實讓人很是煩悶。
對於楊度而言,現的他確實非常煩悶,這一方麵是因為他正坐一輛人力車上,雖然有車篷遮陽,可是從地麵反射的陽光還是太強烈,讓他頭昏腦漲,另一方麵,他現正為仕途發愁,這心情自然是好不起來。
現總統府的各個部門正進行大調整,許多閑衙門被撤消了,就連統帥堂也調整人事,侍從室、督政處都調整之列,督政處原來那位處長調去東三省協助吳祿貞去了,任處長是民國大總統趙北當年策動黃泥港起義時的老部下陳鐵山,這個人脾氣不好,尤其看不慣像楊度這樣的“君憲餘孽”,所以,陳鐵山向趙北建議,設的那個“侍從室主任”的位子應該留給“自己人”。
楊度現是侍從室秘書長,以前侍從室就是由他領導,所以,這個秘書長是侍從室裏大的官,但是現,陳鐵山居然建議秘書長的頭上再設一個“主任”,這奪權的意味未免太明顯了一些,楊度不可能不惱火,可是偏偏總統對這個建議非常感興趣,所以,楊度也不好將這火氣發泄出來,結果,這火氣憋心裏確實難受。
楊度也曾旁敲側擊過幾次,想知道總統心裏到底有沒有合適的“侍從室主任”人選,但是總統並沒有透露半點口風,前段時間,總統多次召見那個從北洋投靠過來的張一麐,此舉曾讓楊度誤以為張一麐就是未來的侍從室主任,可是後來,總統卻讓張一麐去了疆,結果,楊度卻是加摸不準總統先生的心思了。
揣摩上意,這是每一個政客必須學會的基本能力,可是現,楊度卻揣摩不準趙北的心思,也難怪他會如此惶惶呢。
伴君如伴虎,楊度現終於體會到這句話的深刻含義了,上位者,越是精明就越是不想讓部下把握自己真正的心思,這種神秘感是維持權威的小伎倆之一,趙北對此已算是爐火純青,楊度實是想不明白,這樣一個年輕人是如何修煉出這種本領的,至少,他是自愧不如了。
其實現楊度也有些拿不定主意,到底是繼續留趙北身邊輔佐他呢,還是跟總統討個人情,外放它省,做個省長之類的地方大員?現廣西、廣東、福建、浙江等省的省長出缺,由於各省議院為省長人選爭論不休,通過推選不能解決問題,於是隻好請中樞直接任命省長,這幾天裏,總統就讓楊度忙著這件事情,篩選合適的人去接任,但是楊度卻對此動起了腦筋,侍從室做了這麽長時間的秘書長,整天都是文案工作,楊度確實有些倦了,他想幹些“實事情”。
就這麽坐人力車上,左思右想,楊度正出神時,這輛人力車卻已停了下來。
“先生,到地方了。”
人力車夫掀起布簾,楊度向外頭一看,確實到地方了。
這裏是清華園,以前是皇家園林,現清華大學就設這裏,這座大學是由“遊美學務處”升級而來,是為中國學生留學美國而專門設立的一所學校,可以看作是留美預科學校,這是當年美國政府許諾的“庚子退款”的主要用途。
其實楊度看來,美國政府此舉不過是為了培養留學生中的親美情結罷了,深謀遠慮,但是相比目前留學生中的“德國熱”,這“美國熱”卻是不冷不熱,始終火不起來,而究其原因,似乎是中國中樞政府與德國政府的關係好的緣故,當然,鼓勵青年去德國留學的同時,教育部和財政部也沒放棄對留美青年的關注,不然的話,這座清華園留美預科學校就沒有必要存下去了。
當然,此次到清華園來,楊度倒不是來關心留美預科的那些青年學子的,他到這裏來,隻是為了與老朋友說幾句話,調整調整心境。
這位老朋友就是嚴修,這位前清時候的學部侍郎、袁世凱的知交好友現正這清華園擔任教務處長,是僅次於校長的二號人物,除此之外,嚴修還是京津地區幾所高級技術專科學校的教育總監,算是教育界中鼎鼎大名的人物。
進了校園,楊度沒有聽見什麽讀書聲,倒是先聽見了幾句口號。
“國民同盟都是一幫闊佬,大地主,他們懂什麽叫‘國家利益’、‘民族利益’?他們隻知道榨取工農血汗,裝滿自己的腰包,他們是欲壑難填,得寸進尺!這幫國蠹占據國會,於國於民都無好處,必須將他們趕下去!”
“對!為什麽隻有那些有錢的富豪才能當選議員?以財產作為確定選民資格的條件,這本身就是違背‘民享民有民治’精神的!”
“國家若想強盛,必須團結國民的大多數,而我國國民的大多數都是窮苦人,如果照現的這個選舉方法,窮苦人永遠也做不了議員!也就無法決定國家政策。”
“擁護‘鐵青團’的號召!咱們也給中樞上書,建議修改相關法律!降低議員參選條件!讓窮苦人也能做議員!”
楊度尋聲走去,見一片小樹林裏坐著那麽幾十個青年,正情緒激動的叫嚷,站樹林邊上聽了片刻,楊度已明白他們打算做什麽。
前幾天,各地“鐵青團”突然紛紛向社會大造輿論,要求降低對議員財產的要求,允許社會中下層人士也能參加省議員的競選,這些要求通過報紙放大,這幾天以來,社會各界都討論此事,顯然,現這股社會風潮已經吹進了校園。
現的這個國家,到處都談論政治,就連這幫即將出國的留學生也不例外,好象這個國家的國民已經政治上完全覺醒了一樣。
但是楊度是局中人,他明白,這件事情遠不是表麵看上去那麽簡單,這背後也有黑手操縱民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