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4章膠州灣裏
中國與日本之間存著不可調和的矛盾和利益衝突,國家利益麵前,這兩個國家這個時代很難和平共處,這一點,不僅民國的大總統趙北是認同的,就連海軍第二分艦隊司令黃鍾瑛也是認同的。
兩人不約而同的都認為中日之間必有一場戰略決戰,這場決戰中,如果中國戰敗,則將很長一段時間裏被日本壓製,如果日本戰敗,則日本政府製訂的那個“大陸政策”就會立刻完蛋,日本要想維持強國地位,要麽重製訂國家戰略,要麽繼續與中國糾纏到底,日本何去何從,主動權並不單單握某一個國家手中,但是如果中**隊能夠表現出強大的戰鬥力的話,那麽,日本政府將會不得不承認它碰到了硬骨頭。
現的中國陸軍建設已經取得令人讚歎的成績,這不僅僅表現陸軍部隊的總兵力上,而且也表現陸軍裝備的以及人員素質的提升上,相比海軍,中國的陸軍現已成為一支“不容忽視的力量”,這是英國記者和美國記者的原話,是現的實際情況。
但是反觀海軍,仍舊是中**事力量的軟肋,陸軍強海軍弱,現的中國,用英國記者和美國記者的話來講,就是“跛足的壯漢”,一旦跟人打起來,這海軍就會拖累全局,甚至可能導致戰略上的失敗。
海軍當然明白自己的不足,但是他們對此隻能望洋興歎,海軍是絕對的技術軍種,不像陸軍,發了步槍、穿了軍裝,再訓練那麽半年,就可以成軍,海軍,沒有幾年的磨練根本就談不上什麽戰鬥力,即使磨練出了戰鬥力,可是跟那些已海洋的驚濤駭浪中磨練了上百年、數十年的強國海軍一比,這差距是巨大的,不是僅靠一幫熱血的海軍官兵就可以消除的。
作為中國海軍的高級將領,黃鍾瑛當然也明白這個道理,也正因此,他才極力讚同總統先生的戰略,那就是,未來的海上衝突中,中國海軍必須出奇製勝,隻有利用戰術上的優勢,才能消除戰略上的劣勢,縱然不能擊敗日本海軍,至少也要迫使日本海軍分出一部分力量對付這支毫不起眼的中國海軍艦隊。
出奇製勝,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如何出奇製勝?怎樣出奇製勝?這都是困繞黃鍾瑛和中國海軍高層的難題,不是裝備幾架用來執行偵察任務的水上飛機就能蒙混過去的,這需要全體官兵的智慧和勇氣,需要軍事技術的長足進步。
“報告!‘千裏眼’拍來電報,告之,青島港內之運輸船隊業已起錨,正以高速向膠州灣口駛去。”
一名副官走到黃鍾瑛跟前,立正敬禮,打斷了他的思緒。
黃鍾瑛收起望遠鏡,接過副官遞過去的電報抄稿,匆匆掃了一眼,然後拿起掛表看了看時間,正好八點半鍾,比預定的時間提前了半個小時。
“命令艦隊,做好戰鬥準備。再電‘千裏眼’,繼續跟蹤偵察,隨時保持聯絡,務必確認對方沒有進行戰術佯動。”
“是!”
黃鍾瑛下達了的命令,副官領命退下。
命令很快艦隊裏傳達下去,不久之後,海麵之上汽笛聲聲,所有的軍艦都加快了速度,相互之間也逐漸拉開了距離,煙囪裏噴出的滾滾黑煙彌漫天空,遠遠望去,就像一片烏雲,與那海麵翻騰的白色浪花交相輝映。
黃鍾瑛轉過身去,舉起望遠鏡,繼續向那艘日本二等巡洋艦“高千穗”號眺望,但是已看不到剛才那個拿著望遠鏡與他對望的日本海軍軍官了。
收起望遠鏡,黃鍾瑛向身邊一名副官下達了命令。
“升作戰旗,命令各艦跟隨旗艦!”
就黃鍾瑛向艦隊下達作戰命令的同一時間,五十海裏之外的膠州灣青島港裏,兩艘巨大的艨艟巨艦正向天空噴著滾滾黑煙,這就是此次德國訪華艦隊中的兩艘前無畏艦“威特斯巴赫”號和“黑森”號,它們的旁邊,還有一艘小軍艦,正是布雷巡洋艦“信天翁”號。
“威特斯巴赫”號是“威特斯巴赫級”戰列艦的首艦,建造於1900年,該級戰列艦標準排水量一萬一千噸,長一百二十七米,主炮為四門240毫米速射炮,副炮為十六門150毫米速射炮,以及88毫米速射炮十二門,另裝備450毫米魚雷發射管六具,主裝甲帶厚度為225毫米,十二座鍋爐和三座蒸汽機構成了該級戰列艦的動力係統,可以保證十八節的理論航速,由於煤艙可以容納一千八百噸煤,因而使該級戰列艦的續航力達到了五千八百海裏。
至於戰列艦“黑森”號,則是前無畏艦“布倫瑞克”級中的一艘,建造於1905年,該艦標準排水量一萬三千噸,得益於軍事技術的進步,該艦安裝的主炮口徑增加到了280毫米,副炮口徑增加到了170毫米,至於88毫米速射炮,其數量也達到了驚人的十八門,為重要的是,隨著機械工業技術的進步,鍋爐和蒸汽機的工作效率大大的提高了,雖然“黑森”號的載煤量隻有一千六百噸,比不上“威特斯巴赫”號,但是“黑森”號的續航力卻達到了驚人的六千五百海裏,極大的改善了德國戰列艦“腿短”缺點,使其遠程打擊力量有所增強。
相比中國海軍現大的軍艦“海圻”號,這兩艘德國戰列艦無疑是龐然大物,戰鬥力足以讓人瞠目結舌,但是如果將這兩艘戰列艦放世界強國海軍主力麵前做對比的話,它們卻又顯得“相當落後”,畢竟,這個時代,軍事技術與工業技術幾乎每一天都進步,幾年之前建造的軍艦與幾年之後建造的軍艦性能上的差距是非常明顯的,尤其是當英國海軍於1905年正式啟動全重炮型“無畏艦”建造計劃之後,德國海軍幾乎立刻意識到了他們的差距,於是,“前無畏艦”這個名詞開始成為弱小海軍的代名詞,一個海軍強國,如果不建造幾艘無畏艦甚至是超無畏艦的話,那它就應該被踢出海軍強國俱樂部。
現歐洲局勢緊張,德國之所以終還是決定派遣“威特斯巴赫”號和“黑森”號到中國進行友好訪問,也正是因為這兩艘戰列艦“過於陳舊”的緣故,幾年前,當德國的四艘“拿騷級”戰列艦被建造出來並組成了德國第一支無畏戰列艦隊之後,那些前無畏艦就顯得過時了,雖然德國仍舊需要這些前無畏艦,但是戰爭沒有正式爆發之前,派兩艘前無畏艦訪問中國並不會影響德國的海上戰略。
德國人看來,這兩艘戰列艦確實已經落後了,可是中國的軍人看來,這兩艘戰列艦太先進、太強大了。
作為民國的大總統,趙北也同樣這兩艘前無畏艦麵前感到了巨大的壓力,當他乘坐交通艇,德**政官員們的陪同下登上戰列艦“威特斯巴赫”號上的時候,他感受到的可不僅僅隻是壓力,還有震撼。
站這艘鋼鐵怪獸上,趙北除了感慨還是感慨,這就是工業國家與農業國家的區別,雖然過去的兩年裏,他一直督促中國的工業化,而且也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可是距離那些工業強國還是太遙遠了,不說別的,就是這“威特斯巴赫”號上的240毫米艦炮中國就造不出來,雖然現漢陽兵工廠的技術人員正德國專家的指導下嚐試仿造280毫米榴彈炮,可是卻不知道什麽時候才能出成果,而且相比長身管的艦炮,短身管的榴彈炮的技術含量還是太低了,工業實力的差距那是實實,不是靠幾個振奮人心的口號就可以改變的,中國人,還是要塌塌實實的埋頭苦幹。
或許是看出了總統先生的落寞,一直陪同參觀軍艦的漢納根上校雖然很同情總統先生現的心情,但是作為德國人,他依舊為祖國的強大而感到驕傲。
“總統先生,‘威特斯巴赫’號隻不過是一艘舊式的戰列艦而已,現的德國造船廠正趕造先進、強大的戰列艦,據我所知,剛剛全部竣工服役的四艘‘赫爾戈蘭級’戰列艦比前幾年服役的‘拿騷級’戰列艦有戰鬥力,這四艘式戰列艦的單艦排水量達到了驚人的二萬二千噸,裝備305毫米主炮十二門,足以對付某些海軍強國式的戰列艦。”
見漢納根一臉的得意,趙北笑著點了點頭,說道:“德國的工業實力確實讓人羨慕,不知道那四艘戰列艦用了多長時間才建造完成的?”
漢納根有些眉飛色舞了,傲然說道:“其中的前三艘1908年開始鋪設龍骨,1910年就已全部正式建成服役了,而後一艘戰列艦則是今年服役的。”
“這麽說起來,建造四艘戰列艦,你們隻用了四年時間?”
不等總統發出感慨,站總統身後的魏瀚已先感慨起來,作為海軍部造船總監,魏瀚先生現壓力很大,因為到目前為止,他還不能肯定的回答總統他的船廠什麽時候才能建造出中國的第一艘驅逐艦。
對於總統先生和魏瀚總監的心思,漢納根能夠猜出幾分,於是,與陪同總統參觀軍艦的德國膠州總督特魯邁少將交換了一下眼色之後,漢納根走上一步,站總統身邊,與總統耳語了幾句。
“總統先生,如果貴國願意與德意誌帝國締結軍事同盟條約的話,我想,德國的皇帝陛下一定會很高興的將‘威特斯巴赫’號和‘黑森’號無償贈送給貴國海軍的,因為我們是盟友。”
漢納根說完,又退了回去。
很快,場的人都發現,總統先生的笑容僵住了。
中國與日本之間存著不可調和的矛盾和利益衝突,國家利益麵前,這兩個國家這個時代很難和平共處,這一點,不僅民國的大總統趙北是認同的,就連海軍第二分艦隊司令黃鍾瑛也是認同的。
兩人不約而同的都認為中日之間必有一場戰略決戰,這場決戰中,如果中國戰敗,則將很長一段時間裏被日本壓製,如果日本戰敗,則日本政府製訂的那個“大陸政策”就會立刻完蛋,日本要想維持強國地位,要麽重製訂國家戰略,要麽繼續與中國糾纏到底,日本何去何從,主動權並不單單握某一個國家手中,但是如果中**隊能夠表現出強大的戰鬥力的話,那麽,日本政府將會不得不承認它碰到了硬骨頭。
現的中國陸軍建設已經取得令人讚歎的成績,這不僅僅表現陸軍部隊的總兵力上,而且也表現陸軍裝備的以及人員素質的提升上,相比海軍,中國的陸軍現已成為一支“不容忽視的力量”,這是英國記者和美國記者的原話,是現的實際情況。
但是反觀海軍,仍舊是中**事力量的軟肋,陸軍強海軍弱,現的中國,用英國記者和美國記者的話來講,就是“跛足的壯漢”,一旦跟人打起來,這海軍就會拖累全局,甚至可能導致戰略上的失敗。
海軍當然明白自己的不足,但是他們對此隻能望洋興歎,海軍是絕對的技術軍種,不像陸軍,發了步槍、穿了軍裝,再訓練那麽半年,就可以成軍,海軍,沒有幾年的磨練根本就談不上什麽戰鬥力,即使磨練出了戰鬥力,可是跟那些已海洋的驚濤駭浪中磨練了上百年、數十年的強國海軍一比,這差距是巨大的,不是僅靠一幫熱血的海軍官兵就可以消除的。
作為中國海軍的高級將領,黃鍾瑛當然也明白這個道理,也正因此,他才極力讚同總統先生的戰略,那就是,未來的海上衝突中,中國海軍必須出奇製勝,隻有利用戰術上的優勢,才能消除戰略上的劣勢,縱然不能擊敗日本海軍,至少也要迫使日本海軍分出一部分力量對付這支毫不起眼的中國海軍艦隊。
出奇製勝,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如何出奇製勝?怎樣出奇製勝?這都是困繞黃鍾瑛和中國海軍高層的難題,不是裝備幾架用來執行偵察任務的水上飛機就能蒙混過去的,這需要全體官兵的智慧和勇氣,需要軍事技術的長足進步。
“報告!‘千裏眼’拍來電報,告之,青島港內之運輸船隊業已起錨,正以高速向膠州灣口駛去。”
一名副官走到黃鍾瑛跟前,立正敬禮,打斷了他的思緒。
黃鍾瑛收起望遠鏡,接過副官遞過去的電報抄稿,匆匆掃了一眼,然後拿起掛表看了看時間,正好八點半鍾,比預定的時間提前了半個小時。
“命令艦隊,做好戰鬥準備。再電‘千裏眼’,繼續跟蹤偵察,隨時保持聯絡,務必確認對方沒有進行戰術佯動。”
“是!”
黃鍾瑛下達了的命令,副官領命退下。
命令很快艦隊裏傳達下去,不久之後,海麵之上汽笛聲聲,所有的軍艦都加快了速度,相互之間也逐漸拉開了距離,煙囪裏噴出的滾滾黑煙彌漫天空,遠遠望去,就像一片烏雲,與那海麵翻騰的白色浪花交相輝映。
黃鍾瑛轉過身去,舉起望遠鏡,繼續向那艘日本二等巡洋艦“高千穗”號眺望,但是已看不到剛才那個拿著望遠鏡與他對望的日本海軍軍官了。
收起望遠鏡,黃鍾瑛向身邊一名副官下達了命令。
“升作戰旗,命令各艦跟隨旗艦!”
就黃鍾瑛向艦隊下達作戰命令的同一時間,五十海裏之外的膠州灣青島港裏,兩艘巨大的艨艟巨艦正向天空噴著滾滾黑煙,這就是此次德國訪華艦隊中的兩艘前無畏艦“威特斯巴赫”號和“黑森”號,它們的旁邊,還有一艘小軍艦,正是布雷巡洋艦“信天翁”號。
“威特斯巴赫”號是“威特斯巴赫級”戰列艦的首艦,建造於1900年,該級戰列艦標準排水量一萬一千噸,長一百二十七米,主炮為四門240毫米速射炮,副炮為十六門150毫米速射炮,以及88毫米速射炮十二門,另裝備450毫米魚雷發射管六具,主裝甲帶厚度為225毫米,十二座鍋爐和三座蒸汽機構成了該級戰列艦的動力係統,可以保證十八節的理論航速,由於煤艙可以容納一千八百噸煤,因而使該級戰列艦的續航力達到了五千八百海裏。
至於戰列艦“黑森”號,則是前無畏艦“布倫瑞克”級中的一艘,建造於1905年,該艦標準排水量一萬三千噸,得益於軍事技術的進步,該艦安裝的主炮口徑增加到了280毫米,副炮口徑增加到了170毫米,至於88毫米速射炮,其數量也達到了驚人的十八門,為重要的是,隨著機械工業技術的進步,鍋爐和蒸汽機的工作效率大大的提高了,雖然“黑森”號的載煤量隻有一千六百噸,比不上“威特斯巴赫”號,但是“黑森”號的續航力卻達到了驚人的六千五百海裏,極大的改善了德國戰列艦“腿短”缺點,使其遠程打擊力量有所增強。
相比中國海軍現大的軍艦“海圻”號,這兩艘德國戰列艦無疑是龐然大物,戰鬥力足以讓人瞠目結舌,但是如果將這兩艘戰列艦放世界強國海軍主力麵前做對比的話,它們卻又顯得“相當落後”,畢竟,這個時代,軍事技術與工業技術幾乎每一天都進步,幾年之前建造的軍艦與幾年之後建造的軍艦性能上的差距是非常明顯的,尤其是當英國海軍於1905年正式啟動全重炮型“無畏艦”建造計劃之後,德國海軍幾乎立刻意識到了他們的差距,於是,“前無畏艦”這個名詞開始成為弱小海軍的代名詞,一個海軍強國,如果不建造幾艘無畏艦甚至是超無畏艦的話,那它就應該被踢出海軍強國俱樂部。
現歐洲局勢緊張,德國之所以終還是決定派遣“威特斯巴赫”號和“黑森”號到中國進行友好訪問,也正是因為這兩艘戰列艦“過於陳舊”的緣故,幾年前,當德國的四艘“拿騷級”戰列艦被建造出來並組成了德國第一支無畏戰列艦隊之後,那些前無畏艦就顯得過時了,雖然德國仍舊需要這些前無畏艦,但是戰爭沒有正式爆發之前,派兩艘前無畏艦訪問中國並不會影響德國的海上戰略。
德國人看來,這兩艘戰列艦確實已經落後了,可是中國的軍人看來,這兩艘戰列艦太先進、太強大了。
作為民國的大總統,趙北也同樣這兩艘前無畏艦麵前感到了巨大的壓力,當他乘坐交通艇,德**政官員們的陪同下登上戰列艦“威特斯巴赫”號上的時候,他感受到的可不僅僅隻是壓力,還有震撼。
站這艘鋼鐵怪獸上,趙北除了感慨還是感慨,這就是工業國家與農業國家的區別,雖然過去的兩年裏,他一直督促中國的工業化,而且也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可是距離那些工業強國還是太遙遠了,不說別的,就是這“威特斯巴赫”號上的240毫米艦炮中國就造不出來,雖然現漢陽兵工廠的技術人員正德國專家的指導下嚐試仿造280毫米榴彈炮,可是卻不知道什麽時候才能出成果,而且相比長身管的艦炮,短身管的榴彈炮的技術含量還是太低了,工業實力的差距那是實實,不是靠幾個振奮人心的口號就可以改變的,中國人,還是要塌塌實實的埋頭苦幹。
或許是看出了總統先生的落寞,一直陪同參觀軍艦的漢納根上校雖然很同情總統先生現的心情,但是作為德國人,他依舊為祖國的強大而感到驕傲。
“總統先生,‘威特斯巴赫’號隻不過是一艘舊式的戰列艦而已,現的德國造船廠正趕造先進、強大的戰列艦,據我所知,剛剛全部竣工服役的四艘‘赫爾戈蘭級’戰列艦比前幾年服役的‘拿騷級’戰列艦有戰鬥力,這四艘式戰列艦的單艦排水量達到了驚人的二萬二千噸,裝備305毫米主炮十二門,足以對付某些海軍強國式的戰列艦。”
見漢納根一臉的得意,趙北笑著點了點頭,說道:“德國的工業實力確實讓人羨慕,不知道那四艘戰列艦用了多長時間才建造完成的?”
漢納根有些眉飛色舞了,傲然說道:“其中的前三艘1908年開始鋪設龍骨,1910年就已全部正式建成服役了,而後一艘戰列艦則是今年服役的。”
“這麽說起來,建造四艘戰列艦,你們隻用了四年時間?”
不等總統發出感慨,站總統身後的魏瀚已先感慨起來,作為海軍部造船總監,魏瀚先生現壓力很大,因為到目前為止,他還不能肯定的回答總統他的船廠什麽時候才能建造出中國的第一艘驅逐艦。
對於總統先生和魏瀚總監的心思,漢納根能夠猜出幾分,於是,與陪同總統參觀軍艦的德國膠州總督特魯邁少將交換了一下眼色之後,漢納根走上一步,站總統身邊,與總統耳語了幾句。
“總統先生,如果貴國願意與德意誌帝國締結軍事同盟條約的話,我想,德國的皇帝陛下一定會很高興的將‘威特斯巴赫’號和‘黑森’號無償贈送給貴國海軍的,因為我們是盟友。”
漢納根說完,又退了回去。
很快,場的人都發現,總統先生的笑容僵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