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5章結盟風波


    天陰沉沉的,氣溫仍是很高,悶熱。


    這種天氣裏,走街上已是揮汗如雨,別說是悶車裏了。


    雖然汽車裏很悶很熱,但是伍廷芳卻不敢將車窗拉開,原因無它,頭疼,怕風。


    頭疼的原因跟近這中樞和國會裏的亂相有些關係,這是根本原因,至於直接原因,恐怕還是外務部裏的那些棘手的公務,尤其是這個外務交涉問題。


    沒辦法,現中國與德國即將締結正式的軍事同盟條約的傳聞鬧得是沸沸揚揚,對此,協約國集團各成員國均表示了極大的不安,英國、法國、俄國,甚至是日本,都趕鴨子一樣將它們的駐華公使往這民國的外務部裏趕,這幫洋人到了外務部,幹脆拿出當年前清時候的架勢,指著外務部官員的鼻子質問,英國公使問得紳士一些,“貴國想破壞世界和平麽?”,法國公使問得有些莫名其妙,就跟法語那古怪的語法一樣,“貴國政府眼裏,難道德國是值得信賴的麽?”,至於俄國公使和日本公使,則無一例外的提起了東三省問題……總之一句話,現的民國外務部已經快成了菜市場了,而伍廷芳就是這菜市場裏唯一沒有資格定價的人,可是偏偏哪一方都來給他施加壓力,一方是中樞政府,準確的講是總統府,另一方就是協約國的這幫駐華外交官了。


    這種壓力之下,伍廷芳甚至已開始羨慕起了前任外務總長唐紹儀,那位唐先生現正做駐俄公使,悠閑自,無憂無慮,說不定,現就莫斯科或者彼得堡享受俄羅斯風情的西式大餐呢,哪裏像他伍總長這般,這幾天裏一直是粗茶淡飯,這進一步加重了他的頭疼。


    坐這輛外務部的公務汽車裏,伍廷芳是左思右想,琢磨著如何應對目前的局勢,可是腦子裏實太過混亂,一時竟是束手無策,自從接任外務總長之後,他還是第一次麵對如此棘手的局麵,而這個局麵,似乎正是由那位總統先生一手造成的。


    不怨總統怨誰呢?本來,人家國會裏的那些議員們說得好好的,眾人上下一心,反對中國與德國結盟,也反對中國與協約國集團結盟,眾人一心一意要維護中國的中立國地位,為此,黎元洪和湯化龍那兩位議長先生前幾天裏可算是磨破了嘴皮子,好不容易換來了一個國會裏的一堂和氣,可是到後,關鍵時刻,國會裏的輿論突然轉了風向,由反對與德國結盟變為鼓吹與德國結盟,而挑起這一切的前台人物卻是一幫國會高參,比如說楊王鵬、李燮和、薑桂題、趙倜、王占元等人,國會裏總共不過聘請了十五位高參,而現,跳出來鼓吹中德結盟的高參就有九位,由此可見國會裏“親德派”力量之強了。


    可是那幫人真的是什麽“親德派”麽?恐怕未必。楊王鵬前幾天還國會裏高談中立之必要,中立之好處,可是現轉眼就變了臉,這裏頭如果沒有什麽貓膩的話,伍廷芳情願將外務總長的位子讓給這位楊王高參,至於李燮和,這位侍從室主任壓根就是總統的爪牙,他根本不可能有自己的立場,他的立場其實就是統帥堂的立場,就是總統先生的立場,至於說薑桂題、趙倜那幫武夫出身的高參,純粹就是國會裏混飯吃的文盲、半文盲,他們又懂的什麽國際形勢了?


    所以,伍廷芳看來,國會輿論突然轉向,這背後肯定有陰謀,但是作為外務總長,他卻必須對此保持緘默。隻是遺憾的是,英國駐華公使朱爾典先生也嗅出了這背後的陰謀味道,於是,他就到外務部找伍總長興師問罪去了,從那時起,伍廷芳的頭就疼了起來,以致於影響了工作,不得不向中樞請了幾天假,去西山療養,現,他的休假已經結束,剛從西山療養區趕回北京城,隻是這頭疼卻是沒好。


    這幾天為了好好療養,伍廷芳中斷了一切交際活動,甚至連報紙也不看了,近幾天裏到底發生了什麽,國會裏的鬧劇是否已經結束,他一概不知,所以,當汽車駛進大前門,他特意吩咐司機將汽車停下,並打發一名衛士下車為他買了幾份當天出版的報紙,以便了解一下這個中德結盟風波事件的進展情況。


    但是隻報紙上匆匆掃了幾眼後,伍廷芳的頭疼了,因為那報紙上的聞標題基本上都算是聳人聽聞。


    “國會上演全武行!親英議員與親德議員大打出手!”


    “國會全武行,殃及池魚,參議院議長黎宋卿被毆至昏倒,眾議院議長湯濟武狼狽竄去茅廁,反鎖房門,直至憲兵趕到,方為軍人救出。”


    “總統親臨國會,再次呼籲團結。”


    “美國公使司戴德建議,為防止政局動蕩,國會不妨擱置與外國結盟之事,仿美國政策,行光榮孤立之外交策略。”


    這些聞標題無不以誇張為能事,拿著報紙,伍廷芳甚至可以想象那些執筆記者或者主編之興奮神情,這幫人惟恐天下不亂,這些報道都有火上澆油之勢。


    可是這能怨那幫記者或者主編麽?怨不了他們,畢竟,決定中樞政策的是一幫政客,而不是一幫煽風點火的記者。


    記者們也不容易,要想維持生活,要想吃上飯,就必須想辦法使報道具有吸引力,伍廷芳也不容易,他也要維持體麵的生活,重要的是,他的幾名晚輩如今都外交界混飯吃,如果少了他這個堅強後盾的話,今後的仕途恐怕很成問題,所以,無論如何,伍廷芳也必須堅持到底,而不能像前任唐紹儀唐總長那樣一走了之。


    “總統啊總統,你到底打什麽主意呢?”


    伍廷芳扔了報紙,歎了口氣,望著車窗外,發現外頭已開始嚦嚦啦啦的下起了雨,於是拉開車窗,一股涼風立刻吹進了車裏,讓他的思維稍微清晰了一點,但是頭卻疼了。


    現的溫度確實太高,需要來場雨降降溫,但是,國會裏的溫度比這氣溫還高,卻又指望什麽來降降溫呢?


    伍廷芳琢磨著,很快,汽車外務部門前停下,司機向衛兵出示了通行證後,才得以繼續前行,直到外務部辦公區停下,伍廷芳才收回了思緒。


    早有工作人員得到門口衛兵通報,已舉著雨傘候汽車邊,見伍廷芳推開了車門,急忙迎上幾步,為伍總長遮擋風雨。


    “總長,英國公使朱爾典先生剛才過來了,現正會客室,您是馬上見他,還是等衣之後再去見他?”工作人員小聲說道。


    “朱爾典又過來了?”


    伍廷芳一聽,急忙又坐回了車裏,吩咐司機趕緊開車,離開外務部,直接回府,他是不想見朱爾典的。


    但是沒等汽車發動起來,就聽見朱爾典的喊聲。


    “伍先生,您終於回來了。昨天我就打聽到,您將於今天結束休假,現看來,消息是準確的。”


    伍廷芳有些惱火,無可奈何的吩咐司機將發動機熄火,然後走出汽車,向前一望,見朱爾典正皮笑肉不笑的站台階上,沒打傘,就這麽直接雨裏淋著,雖然雨不大,可是那身昂貴的洋裝已是濕了一半,上邊顏色深,下邊顏色淺,看上去有些滑稽。


    當然,英國公使過來不是表演滑稽戲給伍廷芳看的,朱爾典之所以來到外務部,是為了向民國外務部和中樞政府提出口頭抗議。


    英國公使的這個口頭抗議不是他本人的意思,而是英國政府的意思,昨天英國外務大臣已經給朱爾典正式下達了訓令,讓他“合適的時候”向中方提出這個口頭抗議,抗議中國中樞政府破壞遠東和平的危險舉動。


    “危險舉動”,這是指國會裏正進行的中德結盟風波,這場外交風波中,英國政府嗅到了一絲危險的氣味,於是決定通過外交渠道向中方表示不滿。


    伍廷芳是會客室裏接受朱爾典的口頭抗議的,按照外交程序,這個抗議接受之後,必須帶領朱爾典前往總統府,將這個外交抗議交由總統處理,中樞是否對英國政府做出反擊,這得總統說了才算,伍廷芳隻是個傳聲筒。


    對於英國人的傲慢,伍廷芳非常不客氣的質問了幾句。


    “我國是共和國家,總統雖是國家元首,手握大權,可是畢竟不是過去的皇帝,這國家外交政策現由國會決定,到底是否與德國結盟,目前國會還討論之中,爭論雖然激烈,可是既然尚未達成一致意見,中德結盟之說也隻是一個傳聞而已,何勞貴國政府對此進行抗議呢?”


    朱爾典麵無表情的看了眼伍廷芳,他的回答讓伍廷芳有些心驚肉跳。


    “作為世界和平的主要維護者,大英帝國有責任糾正任何不正確的國際關係!對於大英帝國政府而言,貴國國會目前的爭論是非常危險的,為了避免遠東地區陷入混亂,也是為了避免貴國被某些強國瓜分,大英帝國政府向貴國中樞政府提出口頭抗議,這實際上是幫助你們!現,請伍先生快與我一同趕去總統府,如果因為外務部的拖延態度而使局勢變得不可收拾的話,那麽,伍先生將會成為貴國的第二罪人,至於第一罪人,伍先生應該明白指得是誰。”


    伍廷芳有些駭然,朱爾典這是明目張膽的挑釁,英國政府到底想幹什麽,這確實讓人捉摸不透。


    “來人,安排汽車,去總統府!”


    伍廷芳向一名外務部工作人員下達了命令,現這種局麵之下,他所能做的也僅此而已。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1908遠東狂人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丹丘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丹丘並收藏1908遠東狂人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