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1章公元1914年


    時光荏苒,歲月如梭,一晃又是一年多過去了,現是公元1914年4月1日,西方的愚人節,再過幾天,就是中國的傳統節日清明了。


    這一年多時間裏,中國的工業建設一刻也沒有鬆懈下來,而且隨著德國對華投資力度的進一步加強,中國的工業建設成就非常引人注目,雖然中國的中樞政府始終對具體的工業建設成就數據保持著緘默,但是根據聞界自行統計出的數據,中國的經濟發展速度是相當驚人的,與萎靡不振的日本經濟比起來,這確實可以稱之為“經濟奇跡”。


    當然,中國的工業底子單薄,人才匱乏,再加上傳統經濟力量的幹擾,目前的社會形勢下,工業發展速度確實已很難再有提高,國民的消費能力已趨飽和,除非能夠進一步提高占國民多數的農民的收入,否則的話,這個國家的經濟將很快失去前幾年的那種活力。


    也正因此,中樞政府製訂的那個“四年工業發展計劃”現仍未完成,不過總體而言,一個基本的工業體係確實已建立起來,輕工業與重工業的發展是比較協調的,而且因為德國的援助,重工業發展速度尤其迅速,其中尤以鋼鐵工業為引人注目,原來的那個大型鋼鐵、煤炭聯合企業漢冶萍公司已發展為遠東地區第二大規模的鋼鐵企業,僅次於日本的八幡製鐵所,去年全年總共生產鋼材近二十萬噸,作為對比,德國去年的全國鋼材總產量是一千三百萬噸。


    除漢冶萍之外,四川重慶鋼鐵廠、遼寧本溪鋼鐵廠也已建成投產,雖然規模、產量遠不如漢冶萍,但是這些鋼鐵廠的存,確實極大的改變了中國的重工業麵貌,也正是這些鋼鐵工廠出產的優質鐵軌保證了幾條鐵路交通幹線的施工。


    隴海鐵路、粵漢鐵路先後建成通車,這些鐵路的建設為中國鋼鐵廠提供了廣闊的市場,鐵路建設中所需鐵軌、鐵路器材中的多數都依靠中國鋼鐵廠提供,也正是靠著這樣有步驟、有計劃的工業建設與布局,中國的輕重工業才能取得如此成就,這也是“四年工業發展計劃”所展現出來的強勁推動力,這種工業建設計劃已經引起了各工業強國的高度關注,雖然也有不少經濟專家對這一經濟發展計劃嗤之以鼻,認為政府過多的對經濟進行了幹預,違背了“自由經濟”原則,但是不可否認的是,越來越多的經濟界人士已看到了這種有計劃、有步驟發展國民經濟所帶來的好處,俄國沙皇甚至責令財政大臣就此問題進行深入研究,以便為俄羅斯帝國的軍工業發展提供為強大的動力,以迎接隨時可能爆發的歐洲全麵衝突。


    雖然俄羅斯帝國似乎從中國工業的快速發展中得到了靈感,但是世界各工業強國看來,中國工業的快速發展對於習慣了將這個國家當作是原料產地和商品市場的各國工業界來說確實不是什麽好消息,麵對越來越強勢的中國商品,外國洋貨所占有的中國國內市場正被中國貨逐步占領,棉布、成衣、日用百貨、化工產品、交通工具,甚至是軍火武器,外國的商人們驚訝的發現,這個國家的人民似乎已可以放棄外國商品了,因為他們的同胞提供的商品廉價,而且消費習慣適合他們。


    沒有中樞政府的支持,中國商品不會這麽短的時間裏就開始占領外國商品的國內市場,雖然限於中外條約,中國的中樞政府不可能建立起有效的關稅壁壘,但是,通過減免國內稅的方式,中國的輕重工業企業至少取得了與外國商品一樣的競爭地位,再加上中國商人的精明與勤勞,中國商品才得以逐步擠占外國商品的生存空間。


    雖然國內的稅率被刻意的降低了,但是中國的中樞財政並沒有顯示出特別的拮據,除了稅務整頓之外,這多的或許應該感謝中國的那些化工企業,這些企業生產的化學合成消炎藥磺胺嘧啶及其衍生物已暢銷世界,這些藥品銷售的利潤為中樞政府帶來了滾滾財源,而相關的專利授權也同樣為中樞財政做出了貢獻,當然,與此同時,化學合成消炎藥的普遍使用進一步幫助歐洲列強穩固了非洲等地的殖民事業,化學合成消炎藥的幫助下,歐洲殖民軍隊得以深入以往不敢涉足的地區,他們發現了多的資源與財富,相應的,各殖民國家之間的衝突也加白熱化,尤其是英國與德國的衝突,這使歐洲的整體局勢越來越緊張,雖然所有人都不想打仗,但是他們同時也都認為,一場全歐大戰似乎已不可避免,或許,世界的戰略格局也將因此而發生變化。


    為了削弱對手的實力,並增強本國的實力,英國與德國都全世界展開外交戰,為了鞏固遠東利益,並進一步加強中國與德國的友好關係,過去的一年多時間裏,德國向中國投入了多的精力,技術與資金源源不斷進入中國,為德國工業財團賺取利潤的同時,也賺取了中國人的友誼,德國已取代英國成為中國對外貿易的第一大夥伴國,現的中國與德國,已經不能用簡單的“友好”來形容了,用英國報紙的話來講,現的中國與德國,已是“準盟國”的關係了,相應的,英國也加大了對日本的援助力度,試圖利用這個遠東盟國維持住已經非常脆弱的遠東均勢。


    德國的政府貸款也是中國中樞財政得以維持運轉的重要原因之一,德國不僅像美國一樣免去了“庚子賠款”中的部分金額,為重要的是,這些退還的庚子賠款並沒有像美國那樣被強製規定隻能應用於教育事業,這些款項中,有很大一部分被中國中樞政府用於了國防建設和水利工程,那座正建設中的位於黃河中遊的大型水電站就是中德合作計劃中的重要項目,它的主要建設資金就是來源於德國政府擔保的商業貸款,用馬克貸,用馬克還。


    雖然那座黃河上的水電站尚未建成,但是不可否認的是,中國與德國進行戰略合作的那座“大壩”已經建立起來了,越來越多的中國青年對德國產生了強烈的好感,他們不辭辛苦、長途跋涉,成群結隊的前往德國留學,自費或者公費,這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中德兩國人民的友誼“天長地久”,至於以前的“不愉快”,似乎已被人們有意無意的忘卻了。


    去德國留學的青年中,有許多年輕的國防軍軍官,他們德**校深造,學習陸軍、海軍、空軍的相關理論,其中不乏校級、將級軍官,比如說中國國防軍陸軍航空兵部隊的著名將領孟飛準將。


    現,孟飛準將就坐一輛敞篷國產轎車裏,春風得意的欣賞著街道兩邊的風景。


    孟飛是半年前去德國留學的,那時他還是上校,而且與他的那位老朋友、德國空軍上尉殷麥曼同一所軍校裏,所不同的是,殷麥曼上尉是孟飛上校的飛行教官,這一度使孟上校非常尷尬,他甚至一度起過念頭,想拍電報回國,請總統先生把他的軍銜往下降一降,降為上尉,以免折了中國上校的麵子,當然,後關頭孟飛還是打消了這個念頭,畢竟,他德國那所飛行學校裏沒呆多少日子,不久之後,他就去了克虜伯工業聯合體轄下的一座飛機製造廠,那裏專門監督一幫留學生學習德國的內燃機製造技術,以便為中國的內燃機製造業提供快的發展道路。


    說起來孟飛的飛行生涯比殷麥曼長,他駕駛飛機轟炸成都城裏的清軍的時候,殷麥曼還德國陸軍學校裏學習呢,所以,對於總統派他到德國留學的事情,孟飛多少是有些意見的,不過總統也說了,隻要孟飛學成歸來,就提拔他做準將,現,孟飛學成歸來,總統確實沒有食言,現孟飛之所以驅車趕去總統府統帥堂,就是為了這個軍銜晉升儀式,不過考慮到昨天他已被通知晉升準將,那麽,他現的軍銜就是準將,一個年僅二十九歲的準將。


    這輛國產轎車是孟飛自己掏腰包買的,這筆購車款他攢了一年時間,雖然他的收入不高,不過這種汽車也不算太貴,由於采用了式的流水線生產方式,這種國產轎車隻賣三百五十美元,這還是出口到外國的價錢,換算成華元,差不多是一千五百華元,當然,如果僅憑軍餉的話,孟準將也不會這麽快就買得起轎車,不過他有一個特長,那就是打橋牌,這筆購車款裏,一多半是他德國留學時從那幫德**官手裏贏來的。


    穿著筆挺的軍裝,開著嶄的轎車,孟飛當然是春風得意,顧盼自若,隻可惜車上就他一個人,沒有女伴,這多少有些煞風景,孟飛當然不是道學先生,實際上,他認識的交際花沒有一個連也有一個排,現之所以沒帶女伴,隻是為了避免麻煩,畢竟他要去總統府,那地方不是誰都可以去的,如果帶個交際花過去,總統或許多白他一眼,可是總統夫人如果問起那位女士職業的話,未免就有些讓人為難了,總統可是非常討厭那些出口成謊的家夥,尤其當這個家夥即將晉升為準將的時候。


    開著轎車,吹著口哨,摁著喇叭,孟飛終於趕到了總統府,老遠就望見了他的老朋友張廣洋,不用問,這位也是來總統府晉升軍銜的,孟飛昨天看到的名單寫得很清楚,張廣洋由海軍少校提拔為海軍中校,說起來,中校比準將低了兩級,所以,見了孟飛的麵,張廣洋隻能先給對方一個軍禮。


    孟飛拍了拍車廂,順勢回了個軍禮,張廣洋麻利的翻進車廂,然後吹了聲口哨,當下跟他身後的五個海軍軍官一擁而上,將這輛轎車塞罐頭一樣塞得滿滿當當。


    雖然轎車被軍官們塞滿,可是總統府暫時還進不去,因為總統府裏現也是塞得滿滿當當,今天總統先生要接見不少人,其中多數都是政客與國際友人,原因很簡單,今年是這中華民國的大選年。


    根據民國憲法,總統任期五年,上次總統選舉是1909年,到1914年正好是五年時間,到了總統改選的時候了,根據憲法,國會也將今年改選。


    就今年秋天,國會選舉和總統選舉將先後舉行,這也是共和之後第二個大選年,上一次的大選正值國家戰亂時期,進行得相當馬虎、倉促,現國家太平無事,經濟發展迅速,國民安居樂業,社會各界人士都想把這次全國大選辦得轟轟烈烈。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1908遠東狂人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丹丘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丹丘並收藏1908遠東狂人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