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7章混亂與憤怒
陽光從窗簾的縫隙中投射進了屋裏,已經是上午七點半鍾了。
西澤公雄走到窗戶邊,拉開窗簾,明亮的陽光讓他的眼睛一時有些不太適應,他虛眯著眼睛,向窗外望去,街上有些冷清,巡邏的警察反倒比行人多。
這裏是東京赤阪區,青山南町,一家私人小旅館,距離日本陸軍大學校很近,過去幾條街就可以看見陸軍大學校的校門。
西澤公雄是前天才住進這家私人小旅館的,作為一名從旅順撤退的“僑民”,西澤公雄算是比較幸運的,至少他安全的返回了日本國內,而且乘船返回日本的旅途中也沒有碰見過那傳說中神出鬼沒的中國潛水艇。
西澤公雄是乘坐後一艘駛離大連港的日本貨船返回日本國內的,而當時,中**隊已經攻克金州,中國空軍的飛機正對大連灣停泊的日本船隻進行狂轟濫炸,毫無疑問,這場中日之戰讓西澤公雄重認識了中國人。
雖然日本“關東都督”福島安正極力勸說西澤公雄早離開大連,但是西澤公雄一直拖到後才下定決心中**隊進攻大連之前離開那座原本就屬於中國的城市,而且這次離開之後,以後就不知道什麽時候才能再次回到那座城市了。
西澤公雄混數百名撤離大連的日本僑民中,乘坐一艘破爛不堪的日本貨船黃海上膽戰心驚的漂泊了兩天兩夜,其間數次經曆過讓人心驚肉跳的混亂,先是有傳聞,說貨船被一艘中國潛水艇給盯上了,中國人馬上就會發射魚雷,擊沉這艘日本輪船,雖然終證明這隻是一些精神恍惚的日本僑民的幻覺,但是那茫茫大海之上,人們孤立無援的情緒確實讓所有人都感到了絕望,西澤公雄也不例外,而且作為一名可以接觸到絕密軍事情報的“特殊人員”,西澤公雄很清楚,中國海軍的潛水艇絕不是隻存於日本人的“幻覺”中,那是實實存於現實中的一種威力強悍的武器,這上頭,旅順、大連港中沉沒的那些日本艦船就是證明。
除了經曆潛水艇襲擊的恐慌之外,西澤公雄還那艘日本貨船上經曆過搶劫,由於船上沒有維持紀律的人,一幫從旅順、大連撤退的日本浪人將西澤公雄攜帶的所有行李洗劫一空,除了隨身攜帶的一些財物之外,西澤公雄上岸的時候已經是身無外物了,唯一值得慶幸的是,他隨身攜帶的那些文件倒是有驚無險。
那些文件是“關東都督”福島安正交給他的,至於內容,西澤公雄並不清楚,他隻知道,他必須將這些絕密文件親自送去日本海軍軍令部。
於是,佐世保上岸之後,西澤公雄就立刻向東京進發,前天趕到東京之後,他就去了日本海軍軍令部,將那些絕密文件全部交出,然後就被安排這家私人小旅館住宿,並等待日本政府有關人士的召見。
雖然東京隻呆了短短兩天時間,但是西澤公雄已經看到了這座城市現的混亂局麵,由於中國潛水艇的襲擊,日本的海上貿易線受到嚴重威脅,海上交通受阻,許多原料和工業品無法運進日本國內,日本工廠製造出來的商品也同樣無法運出去,這造成了兩個局麵,一方麵是某些生活日用品緊缺,價格高漲,民怨沸騰,另一方麵是日本工廠大批倒閉、歇業,尤其是輕工業部門,工人失業,無事可做,整天街上遊蕩,這兩個局麵加一起,就造成了現東京的混亂。
就昨天,東京的某些地區發生了饑民搶米的騷亂,東京警視廳不得不出動大批警力,配合日本陸軍進行鎮壓,騷亂波及到了西澤公雄投宿的赤阪區,這家小旅館也差點被一幫失業的工人給燒了,如果不是旅館老板及時喊來警察幫忙的話,現西澤公雄或許就不得不另找一家旅館住宿了。
過去,這種混亂景象隻能清國看到,可是現,西澤公雄確確實實是日本看到了,而且是東京發生的,這說明了什麽?這說明,日本國內的局勢正迅速的走向失控。
一場措手不及的戰爭就這樣改變了日本,許多人認為,是日本軍隊的無能出賣了日本的利益,是前線的戰敗導致了現的一切。
但是這些日本人隻是看到了表麵,他們並沒有看見導致目前困局的深層次原因,而這個原因就是日本財政的極端脆弱性。
由於長期擴軍備戰,日本的政府財政早已不堪重負,日俄戰爭之後,由於沒有得到預想中的戰爭賠款,日本的政府開支立刻受到影響,不得不放慢了軍備建設的腳步,所以,對於這場中國突然發動的戰爭,日本政府幾乎是全無準備。
這也可以理解,日本政府的慣性思維中,中國絕對不敢對日本主動開戰,那位中國的總統雖然是個狂人,經常外交上做出一些挑釁行動,但是日本政府高層看來,那個狂人總統隻不過是演戲而已,他們從來也沒有料到過,對方竟然敢真的挑起對日戰爭,而且戰爭一開始,就是雷霆萬鈞之勢,打了日本一個措手不及。
其實說日本政府防備鬆懈也是不公平的,日本政府確實也曾認真的研究過那些潛伏華的間諜傳回日本國內的情報,種種跡象表明,中國中樞政府確實充實軍備,但是這並不能改變一個基本事實,那就是,日本的政府財政已經不堪重負,當時的情況之下,日本政府無法立刻做出相應的戰略調整,換句話說,當時的日本政府沒有足夠的財政預算跟中國進行軍備競賽,麵對日本國內的經濟疲軟,日本政府必須首先改善財政狀況,日本國民無法跟中國貧民比賽對貧窮的忍耐,尤其是日本的工人,他們無法容忍生活水平的急劇下降,而日本的農村已經無法再容納多的勞動力,地主經濟已扼殺了任何企圖利用農村緩衝工業人口的嚐試。
按照日本政府的打算,他們將經濟狀況好轉之後再對中國采取反製措施,但是沒等這個機會到來,中國人已搶先發動,於是,日本軍隊就這場局部戰爭中一敗塗地,日本國內的經濟也就雪上加霜,不可挽救了。
歐洲戰爭的爆發,本來對日本政府是一個好消息,可以利用歐洲列強無暇東顧的機會重振日本經濟,並進一步取得東亞戰略優勢,但是偏偏現與中國的戰爭仍進行,日本政府根本不可能安心發展經濟。
就是這種局麵之下,日本政府內部產生了兩種截然不同的意見,一種意見認為,既然戰爭已經證明日本軍隊戰術和武器上的全麵劣勢,那麽,現就應該理智的坐到談判桌上去,與中國人達成和平協議或者停戰協議,然後全力恢複國內的經濟;另一種意見認為,這種時候國民情緒極端,如果現求和,等於是激怒群情洶洶的日本國民,與其這樣而導致政府和內閣倒台,還不如繼續將戰爭進行下去,進行全麵動員,利用殘存的海軍力量護送陸軍中國東南沿海地區實施登陸作戰,爭取華南方向開創局麵,以此逼迫中國主動求和。
這兩種意見針鋒相對,代表著兩個集團,一個集團就是“海進派”,他們屬於伊藤博文一手扶持起來的憲政派政治力量,他們認為不能將雞蛋裝一個籃子裏,應該知難而退,先保住日本的本錢再說,支持這一派主張的是日本海軍軍令部;另一個集團就是“陸進派”,他們屬於軍部力量中的陸軍勢力,他們堅持認為,隻有向東亞大陸方向擴張才是日本的生存之道,舍此別無它途,而這種思想的來源就是日本底層人士對土地的極端渴望,而這些人恰恰正是構成日本陸軍的基幹力量,通過甲午戰爭和日俄戰爭,日本已經控製了朝鮮和南滿地區,隻要假以時日,這些地區可以為日本移民提供大量耕地,可是如果現主動向中國求和,那麽,這些地區的利益將很難得到保障。
說到底,分歧所仍然是利益的著眼點不同,以及隨之而來的戰略重點的不同方向。
作為局中人,西澤公雄多少也明白這一點,而他一直猜測,福島安正送他上船歸國之前交給他的那些絕密文件也很可能與日本政府裏現的這種爭吵有關,作為一名情報專家,福島安正肯定仔細的分析過日本不同戰略選擇的利與弊,他讓西澤公雄轉交給海軍軍令部的那些絕密文件或許與此相關。
福島安正與日本陸軍關係密切,但是這一次卻將一些絕密文件轉交給了日本海軍,此舉非同小可,西澤公雄懷疑,福島安正可能已對以前製訂的“大陸政策”產生了質疑。
無論福島安正的意見是什麽,都與西澤公雄有直接關係,因為日本海軍軍令部將他安置這家私人小旅館裏的時候,就曾叮囑過他,要他務必隨時呆旅館裏,“某些大人物”很可能會要求召見他。
也正因此,西澤公雄一直呆旅館裏,哪裏也沒去。
終於,一名海軍少佐趕到了旅館,將一份口頭命令帶給了西澤公雄。
“西澤君,請跟我上車,加藤閣下打算召見你。”
西澤公雄確實很是驚訝,他穿戴整齊之後,終於還是決定確認一下。
“加藤閣下?是外相加藤閣下麽?”
“是的,還請西澤君行動快些。”
西澤公雄跟著軍官離開旅館,登上一輛外務省派來的四輪馬車,前往日本國會議事堂,往見日本外相加藤高明。
從赤阪區前往國會議事堂需要經過中國駐日公使館,雖然中國戰爭開始前就已與日本斷絕外交關係,駐日公使也撤旗回國,但是現,那座公使館舊址前仍然是非常熱鬧,許多日本人聚集公使館外頭,舉著標語,喊著口號,向早已空空如也的公使館裏扔著石頭,一些日本青年學生甚至點燃一些用紙糊的潛水艇模型。
這或許可以看作是日本國民的憤怒,日本警察監視下的憤怒。
陽光從窗簾的縫隙中投射進了屋裏,已經是上午七點半鍾了。
西澤公雄走到窗戶邊,拉開窗簾,明亮的陽光讓他的眼睛一時有些不太適應,他虛眯著眼睛,向窗外望去,街上有些冷清,巡邏的警察反倒比行人多。
這裏是東京赤阪區,青山南町,一家私人小旅館,距離日本陸軍大學校很近,過去幾條街就可以看見陸軍大學校的校門。
西澤公雄是前天才住進這家私人小旅館的,作為一名從旅順撤退的“僑民”,西澤公雄算是比較幸運的,至少他安全的返回了日本國內,而且乘船返回日本的旅途中也沒有碰見過那傳說中神出鬼沒的中國潛水艇。
西澤公雄是乘坐後一艘駛離大連港的日本貨船返回日本國內的,而當時,中**隊已經攻克金州,中國空軍的飛機正對大連灣停泊的日本船隻進行狂轟濫炸,毫無疑問,這場中日之戰讓西澤公雄重認識了中國人。
雖然日本“關東都督”福島安正極力勸說西澤公雄早離開大連,但是西澤公雄一直拖到後才下定決心中**隊進攻大連之前離開那座原本就屬於中國的城市,而且這次離開之後,以後就不知道什麽時候才能再次回到那座城市了。
西澤公雄混數百名撤離大連的日本僑民中,乘坐一艘破爛不堪的日本貨船黃海上膽戰心驚的漂泊了兩天兩夜,其間數次經曆過讓人心驚肉跳的混亂,先是有傳聞,說貨船被一艘中國潛水艇給盯上了,中國人馬上就會發射魚雷,擊沉這艘日本輪船,雖然終證明這隻是一些精神恍惚的日本僑民的幻覺,但是那茫茫大海之上,人們孤立無援的情緒確實讓所有人都感到了絕望,西澤公雄也不例外,而且作為一名可以接觸到絕密軍事情報的“特殊人員”,西澤公雄很清楚,中國海軍的潛水艇絕不是隻存於日本人的“幻覺”中,那是實實存於現實中的一種威力強悍的武器,這上頭,旅順、大連港中沉沒的那些日本艦船就是證明。
除了經曆潛水艇襲擊的恐慌之外,西澤公雄還那艘日本貨船上經曆過搶劫,由於船上沒有維持紀律的人,一幫從旅順、大連撤退的日本浪人將西澤公雄攜帶的所有行李洗劫一空,除了隨身攜帶的一些財物之外,西澤公雄上岸的時候已經是身無外物了,唯一值得慶幸的是,他隨身攜帶的那些文件倒是有驚無險。
那些文件是“關東都督”福島安正交給他的,至於內容,西澤公雄並不清楚,他隻知道,他必須將這些絕密文件親自送去日本海軍軍令部。
於是,佐世保上岸之後,西澤公雄就立刻向東京進發,前天趕到東京之後,他就去了日本海軍軍令部,將那些絕密文件全部交出,然後就被安排這家私人小旅館住宿,並等待日本政府有關人士的召見。
雖然東京隻呆了短短兩天時間,但是西澤公雄已經看到了這座城市現的混亂局麵,由於中國潛水艇的襲擊,日本的海上貿易線受到嚴重威脅,海上交通受阻,許多原料和工業品無法運進日本國內,日本工廠製造出來的商品也同樣無法運出去,這造成了兩個局麵,一方麵是某些生活日用品緊缺,價格高漲,民怨沸騰,另一方麵是日本工廠大批倒閉、歇業,尤其是輕工業部門,工人失業,無事可做,整天街上遊蕩,這兩個局麵加一起,就造成了現東京的混亂。
就昨天,東京的某些地區發生了饑民搶米的騷亂,東京警視廳不得不出動大批警力,配合日本陸軍進行鎮壓,騷亂波及到了西澤公雄投宿的赤阪區,這家小旅館也差點被一幫失業的工人給燒了,如果不是旅館老板及時喊來警察幫忙的話,現西澤公雄或許就不得不另找一家旅館住宿了。
過去,這種混亂景象隻能清國看到,可是現,西澤公雄確確實實是日本看到了,而且是東京發生的,這說明了什麽?這說明,日本國內的局勢正迅速的走向失控。
一場措手不及的戰爭就這樣改變了日本,許多人認為,是日本軍隊的無能出賣了日本的利益,是前線的戰敗導致了現的一切。
但是這些日本人隻是看到了表麵,他們並沒有看見導致目前困局的深層次原因,而這個原因就是日本財政的極端脆弱性。
由於長期擴軍備戰,日本的政府財政早已不堪重負,日俄戰爭之後,由於沒有得到預想中的戰爭賠款,日本的政府開支立刻受到影響,不得不放慢了軍備建設的腳步,所以,對於這場中國突然發動的戰爭,日本政府幾乎是全無準備。
這也可以理解,日本政府的慣性思維中,中國絕對不敢對日本主動開戰,那位中國的總統雖然是個狂人,經常外交上做出一些挑釁行動,但是日本政府高層看來,那個狂人總統隻不過是演戲而已,他們從來也沒有料到過,對方竟然敢真的挑起對日戰爭,而且戰爭一開始,就是雷霆萬鈞之勢,打了日本一個措手不及。
其實說日本政府防備鬆懈也是不公平的,日本政府確實也曾認真的研究過那些潛伏華的間諜傳回日本國內的情報,種種跡象表明,中國中樞政府確實充實軍備,但是這並不能改變一個基本事實,那就是,日本的政府財政已經不堪重負,當時的情況之下,日本政府無法立刻做出相應的戰略調整,換句話說,當時的日本政府沒有足夠的財政預算跟中國進行軍備競賽,麵對日本國內的經濟疲軟,日本政府必須首先改善財政狀況,日本國民無法跟中國貧民比賽對貧窮的忍耐,尤其是日本的工人,他們無法容忍生活水平的急劇下降,而日本的農村已經無法再容納多的勞動力,地主經濟已扼殺了任何企圖利用農村緩衝工業人口的嚐試。
按照日本政府的打算,他們將經濟狀況好轉之後再對中國采取反製措施,但是沒等這個機會到來,中國人已搶先發動,於是,日本軍隊就這場局部戰爭中一敗塗地,日本國內的經濟也就雪上加霜,不可挽救了。
歐洲戰爭的爆發,本來對日本政府是一個好消息,可以利用歐洲列強無暇東顧的機會重振日本經濟,並進一步取得東亞戰略優勢,但是偏偏現與中國的戰爭仍進行,日本政府根本不可能安心發展經濟。
就是這種局麵之下,日本政府內部產生了兩種截然不同的意見,一種意見認為,既然戰爭已經證明日本軍隊戰術和武器上的全麵劣勢,那麽,現就應該理智的坐到談判桌上去,與中國人達成和平協議或者停戰協議,然後全力恢複國內的經濟;另一種意見認為,這種時候國民情緒極端,如果現求和,等於是激怒群情洶洶的日本國民,與其這樣而導致政府和內閣倒台,還不如繼續將戰爭進行下去,進行全麵動員,利用殘存的海軍力量護送陸軍中國東南沿海地區實施登陸作戰,爭取華南方向開創局麵,以此逼迫中國主動求和。
這兩種意見針鋒相對,代表著兩個集團,一個集團就是“海進派”,他們屬於伊藤博文一手扶持起來的憲政派政治力量,他們認為不能將雞蛋裝一個籃子裏,應該知難而退,先保住日本的本錢再說,支持這一派主張的是日本海軍軍令部;另一個集團就是“陸進派”,他們屬於軍部力量中的陸軍勢力,他們堅持認為,隻有向東亞大陸方向擴張才是日本的生存之道,舍此別無它途,而這種思想的來源就是日本底層人士對土地的極端渴望,而這些人恰恰正是構成日本陸軍的基幹力量,通過甲午戰爭和日俄戰爭,日本已經控製了朝鮮和南滿地區,隻要假以時日,這些地區可以為日本移民提供大量耕地,可是如果現主動向中國求和,那麽,這些地區的利益將很難得到保障。
說到底,分歧所仍然是利益的著眼點不同,以及隨之而來的戰略重點的不同方向。
作為局中人,西澤公雄多少也明白這一點,而他一直猜測,福島安正送他上船歸國之前交給他的那些絕密文件也很可能與日本政府裏現的這種爭吵有關,作為一名情報專家,福島安正肯定仔細的分析過日本不同戰略選擇的利與弊,他讓西澤公雄轉交給海軍軍令部的那些絕密文件或許與此相關。
福島安正與日本陸軍關係密切,但是這一次卻將一些絕密文件轉交給了日本海軍,此舉非同小可,西澤公雄懷疑,福島安正可能已對以前製訂的“大陸政策”產生了質疑。
無論福島安正的意見是什麽,都與西澤公雄有直接關係,因為日本海軍軍令部將他安置這家私人小旅館裏的時候,就曾叮囑過他,要他務必隨時呆旅館裏,“某些大人物”很可能會要求召見他。
也正因此,西澤公雄一直呆旅館裏,哪裏也沒去。
終於,一名海軍少佐趕到了旅館,將一份口頭命令帶給了西澤公雄。
“西澤君,請跟我上車,加藤閣下打算召見你。”
西澤公雄確實很是驚訝,他穿戴整齊之後,終於還是決定確認一下。
“加藤閣下?是外相加藤閣下麽?”
“是的,還請西澤君行動快些。”
西澤公雄跟著軍官離開旅館,登上一輛外務省派來的四輪馬車,前往日本國會議事堂,往見日本外相加藤高明。
從赤阪區前往國會議事堂需要經過中國駐日公使館,雖然中國戰爭開始前就已與日本斷絕外交關係,駐日公使也撤旗回國,但是現,那座公使館舊址前仍然是非常熱鬧,許多日本人聚集公使館外頭,舉著標語,喊著口號,向早已空空如也的公使館裏扔著石頭,一些日本青年學生甚至點燃一些用紙糊的潛水艇模型。
這或許可以看作是日本國民的憤怒,日本警察監視下的憤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