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7章幹涉(上)
冬日,雪後初晴,整座城市銀裝素裹,城外的曠野已被厚厚的積雪覆蓋,城裏的公用道路上到處都是忙碌的掃雪者,作為國民意識教育的一個重要方麵,“國民義務”的概念現已城市裏普及開來,清除門前公用道路的積雪不僅有利於培養國民意識,而且也方便交通,對於一個正快步邁進工業時代的國家而言,這種國民意識顯然值得進一步加強,當然,這種國民意識的加強需要政府的引導和督促,實際上,城市裏的市民自治機關就負責這方麵的工作監督。
至於城裏的馬路主幹道,自然有專業的清掃工人清除積雪,由於他們使用了中國工廠製造的式掃雪機械,因此,到現為止,城裏的幾條主幹道已經可以通行機動車輛,而不必擔心車輪打滑,這樣的道路上行駛,司機們可以多少放鬆一下,但是車速仍然得到了控製。
坐這輛平穩行駛的公務車裏,唐紹儀向車窗外頭望了過去,天冷得厲害,除了掃雪者之外,街上幾乎看不見多少行人,街邊的餛飩攤上倒是坐著那麽幾個食客,老板揭開鍋蓋的那一瞬間,餛飩攤上就蒸騰起一陣白茫茫的蒸汽,再加上那原汁原味的京腔叫賣聲,這冬日裏一幅北京城的生活畫卷就算是這麽簡單的勾勒出來了。
唐紹儀雖然是廣東人,可是北方做官多年,早已習慣了這裏的生活和氣候,雖然他也認為北京的小吃很有特色,可是他依舊想念家鄉的風味,已是多年沒有回過廣東了,現他確實有些思鄉情節。
坐車裏,唐紹儀琢磨著什麽時候向總統請個假,趕回廣東去看看,多住些日子,與鄉親父老敘敘舊,不過他心裏也很清楚,就以目前中樞政府這種滿負荷工作狀態,總統未必會批準他的請假要求。
想到這裏,唐紹儀收斂心神,向後一靠,閉上眼睛,開始琢磨起工作上的事情。
現,他的外務部還不能清閑下來,目前要緊的公務是兩件事:其一是關於“遠東和平委員會”的改組事宜,現美國政府已經正式向遠東和平委員會理事會提出一個建議,建議將該組織擴展為一個世界性的組織,國際爭端仲裁機構,吸收世界各主權國家加入,並作為以後處理國際關係的一個重要機構行使權力,如果這個提議能夠得到各國一致讚同的話,中國或許可以利用該組織發起國的身份進一步提高國際地位,這件事,是唐紹儀目前關心的外交事務;其二則是關於中國與蘇維埃俄國政府之間的外交談判,由於涉及兩國之間邊界的重劃分問題,這件事是總統關心的,唐紹儀自然也不敢馬虎。
關於“遠東和平委員會”的改組擴充問題,目前美國的倡議已得到中國、日本、暹羅(泰國)、蘭芳第二共和國、幾內亞共和國這五個亞洲國家的一致讚同,但是同時,英國、法國這兩個遠東具有舉足輕重作用的歐洲國家卻對美國政府的這個“天真的想法”持冷淡態度,英國政府和法國政府一致認為,就目前的世界力量構成來看,即使世界需要一個國際仲裁機構,也不可能設亞洲,隻能是歐洲為主導,所以,英國政府和法國政府都認為擴充遠東和平委員會毫無必要,相反,兩國政府都認為,等歐洲戰爭結束之後,倒是可以歐洲國家的領導下以海牙國際和平委員會為基礎成立一個國際組織,兩國政府同時也認為,這個建議,希望美國政府放考慮的優先位置。
對於英國政府和法國政府的反建議,唐紹儀也隻能付之一笑了,他很清楚,如果英國和法國不參加這個擴充版的遠東和平委員會的話,那麽,這個跨國組織就不可能實現美國政府所設想的對國際爭端進行仲裁的作用。
唐紹儀希望美國政府和中國、日本等國政府繼續與英國政府和法國政府進行磋商,以便達成改組遠東和平委員會的這個艱巨任務,不過讓唐紹儀感到驚訝的是,趙北對於這個倡議一點也不看好,而且當麵向唐紹儀潑過涼水,直接告訴他,即使歐洲國家打算成立一個國際組織,也不會以遠東和平委員會為基礎成立,因為遠東和平委員會目前由中國和日本主導,歐洲列強肯定不會願意與亞洲領袖國家一同享受對世界的領導權,至於美國,一旦歐洲戰爭結束,或許又會立刻回到孤立主義情緒中去。
也正因此,總統先生叫唐紹儀完全拋開遠東委員會的事情,專心主持對俄交涉問題,爭取快達成目標,收回那些丟失的國土。
相比困難重重的遠東和平委員會的改組工作,對俄交涉問題也進行得不是非常順利,由於中樞獅子大開口,蘇維埃俄國政府的立場一直搖擺不定,忽而願意妥協,忽而立場又強硬起來,一切都要視前線戰局發展而定,對於這種現狀,唐紹儀心裏非常清楚,這說明蘇俄方麵的談判立場非常“靈活”,說得明白一點,就是毫無立場,或許根本就是拖延談判,以等待戰場局勢的徹底扭轉。
但是現看來,蘇俄軍隊西伯利亞前線的戰略劣勢不大可能得到徹底扭轉,由於西伯利亞鐵路線仍遭到據說是來自“遠東軍團空軍”轟炸機的猛烈轟炸,前線的蘇俄軍隊無法得到足夠的給養和彈藥,隻能被動的防禦,而沙皇政府的軍隊則步步進逼,目前已經控製住了大部分中西伯利亞的城市,而且正試圖將勢力進一步向東推進,以占領俄國的東方前哨海參崴,以便方便的得到協約國援助的軍火物資。
這種局麵下,唐紹儀相信,隻要外務部談判中堅持強硬姿態,那麽蘇俄方麵肯定會讓步,至於能夠讓多少,唐紹儀現心裏還不是非常有底,根據從彼得格勒那邊傳來的消息來分析的話,蘇俄政府似乎對遠東地區盯得緊,而對統治力量薄弱的中亞地區比較輕視,或許,總統的分析是正確的,蘇俄政府或許終會用中亞利益交換遠東利益。
無論怎麽分析,有一個基本事實是清楚的,要想收回那些丟失於數十年之前的國土,沒有足夠的實力是不行的,而現,唐紹儀也很清楚,中樞政府正準備進一步向蘇俄政府施加大的軍事壓力,至於下一步選擇的突破口中亞還是遠東,唐紹儀卻是不清楚了。
唐紹儀正琢磨著中樞政府的戰略時,汽車卻已停了下來,唐紹儀向車窗外頭一望,發現已到了總統府前,侍從室的軍官正核對汽車細節,並檢查司機的證件,沒用多長時間,那名副官手一揮,將汽車放行了。
很快趕到統帥堂前,汽車停穩之後,唐紹儀帶著秘書下了車,早有工作人員等那裏,將唐紹儀直接領進了統帥堂。
此次趕來統帥堂,唐紹儀是來參加每周一次的例行內閣會議的,現雖然是總統訓政,這中樞大權實際上把握總統一人手裏,但是內閣依然有足夠的建議權,這個每周一次的例行內閣會議就是唐紹儀建議召開的,每到星期六的下午,內閣全體閣員就會趕到統帥堂召開會議,有的時候總統會親自主持會議,有的時候主持會議的隻是總統派來的一位親信,通常由督政處頭頭扮演這個角色。
與唐紹儀猜測的一樣,今天主持內閣例會的正是總統本人,現諸事繁忙,確實有必要加強統帥堂與內閣的溝通,讓大家明白目前重要的事務是什麽,以便將主要精力向主要事務上集中,提高辦事效率。
今天的主要議題果然是關於中俄交涉的事情,會上,總統甚至還向內閣透露了他的一個想法,他準備派遣海軍,協助協約國艦隊幹涉海參崴的革命,恢複那座城市的秩序,並占領那座目前正被俄國布爾什維克和無政府主義者控製的俄國遠東港口城市,以減輕貝加爾港沙皇政府麵對的來自東方的軍事壓力,使其能夠放手進攻西伯利亞西部前哨鄂木斯克。
唐紹儀很理解總統的這個想法,目前的形勢是,一邊是中俄交涉遲遲不能取得令人滿意的成果,總統很不滿意,一邊則是俄國蘇維埃政權戰略層麵向列強施加的強大壓力,考慮到蘇維埃政權的特殊性,歐洲和美國一致認為有必要將其消滅萌芽狀態,以避免連鎖反應,但是問題於,現歐洲戰爭還沒有結束,各國兵力都被牽製歐洲戰場,這種局麵之下,協約國隻能依靠那些沒有直接參戰的中立國,可是目前有幹涉意願的國家不多,日本算一個,中國隻能算半個,畢竟中國不是協約國成員。
但是英國和美國卻極力勸說中國出兵海參崴,這不僅是因為中國距離海參崴近,而且也是因為兩國希望也將中國拉上協約國戰車,縱然不能參加對德作戰,也可以為協約國分擔軍事壓力,關於這一點,唐紹儀看得清楚,總統也看得清楚,前段時間,總統對英國和美國的這個攛掇並不感興趣,但是現,卻突然改變了立場,這隻能說明一點,那就是,總統對於遲遲不能取得進展的中俄談判已經漸漸失去了耐心,現正打算通過施加強的軍事壓力迫使蘇俄方麵做出重大讓步,為此目的,總統甚至決定與日本聯手幹涉海參崴的革命。
總統之所以現將他的想法告訴內閣,主要目的是提醒眾人修改相關的政策,對於唐紹儀主持的外務部而言,這個政策的修改就涉及到對俄談判問題,必要時可以單方麵結束第二輪會談,使蘇俄方麵感受到軍事與外交這兩方麵所遭到的強大壓力,終迫使其主動要求恢複談判。
唐紹儀現關心的倒不是什麽時候拍電報去彼得格勒,讓會談代表中止談判,他現關心的是中國海軍艦隊什麽時候北上海參崴,現是冬季,雖然海參崴號稱“不凍港”,但是實際上,那座海港城市每年冬天還是要封凍一段日子的,這種時候不利於海軍行動,所以,唐紹儀認為,海軍的行動或許會拖延到來年春天才開始,而此期間,外務部還有充裕的時間不戰而屈人之兵。
但是事實證明,唐紹儀的猜測不正確,實際上,沒過多久,冰天雪地的海參崴就迎來了一支國際幹涉艦隊。
冬日,雪後初晴,整座城市銀裝素裹,城外的曠野已被厚厚的積雪覆蓋,城裏的公用道路上到處都是忙碌的掃雪者,作為國民意識教育的一個重要方麵,“國民義務”的概念現已城市裏普及開來,清除門前公用道路的積雪不僅有利於培養國民意識,而且也方便交通,對於一個正快步邁進工業時代的國家而言,這種國民意識顯然值得進一步加強,當然,這種國民意識的加強需要政府的引導和督促,實際上,城市裏的市民自治機關就負責這方麵的工作監督。
至於城裏的馬路主幹道,自然有專業的清掃工人清除積雪,由於他們使用了中國工廠製造的式掃雪機械,因此,到現為止,城裏的幾條主幹道已經可以通行機動車輛,而不必擔心車輪打滑,這樣的道路上行駛,司機們可以多少放鬆一下,但是車速仍然得到了控製。
坐這輛平穩行駛的公務車裏,唐紹儀向車窗外頭望了過去,天冷得厲害,除了掃雪者之外,街上幾乎看不見多少行人,街邊的餛飩攤上倒是坐著那麽幾個食客,老板揭開鍋蓋的那一瞬間,餛飩攤上就蒸騰起一陣白茫茫的蒸汽,再加上那原汁原味的京腔叫賣聲,這冬日裏一幅北京城的生活畫卷就算是這麽簡單的勾勒出來了。
唐紹儀雖然是廣東人,可是北方做官多年,早已習慣了這裏的生活和氣候,雖然他也認為北京的小吃很有特色,可是他依舊想念家鄉的風味,已是多年沒有回過廣東了,現他確實有些思鄉情節。
坐車裏,唐紹儀琢磨著什麽時候向總統請個假,趕回廣東去看看,多住些日子,與鄉親父老敘敘舊,不過他心裏也很清楚,就以目前中樞政府這種滿負荷工作狀態,總統未必會批準他的請假要求。
想到這裏,唐紹儀收斂心神,向後一靠,閉上眼睛,開始琢磨起工作上的事情。
現,他的外務部還不能清閑下來,目前要緊的公務是兩件事:其一是關於“遠東和平委員會”的改組事宜,現美國政府已經正式向遠東和平委員會理事會提出一個建議,建議將該組織擴展為一個世界性的組織,國際爭端仲裁機構,吸收世界各主權國家加入,並作為以後處理國際關係的一個重要機構行使權力,如果這個提議能夠得到各國一致讚同的話,中國或許可以利用該組織發起國的身份進一步提高國際地位,這件事,是唐紹儀目前關心的外交事務;其二則是關於中國與蘇維埃俄國政府之間的外交談判,由於涉及兩國之間邊界的重劃分問題,這件事是總統關心的,唐紹儀自然也不敢馬虎。
關於“遠東和平委員會”的改組擴充問題,目前美國的倡議已得到中國、日本、暹羅(泰國)、蘭芳第二共和國、幾內亞共和國這五個亞洲國家的一致讚同,但是同時,英國、法國這兩個遠東具有舉足輕重作用的歐洲國家卻對美國政府的這個“天真的想法”持冷淡態度,英國政府和法國政府一致認為,就目前的世界力量構成來看,即使世界需要一個國際仲裁機構,也不可能設亞洲,隻能是歐洲為主導,所以,英國政府和法國政府都認為擴充遠東和平委員會毫無必要,相反,兩國政府都認為,等歐洲戰爭結束之後,倒是可以歐洲國家的領導下以海牙國際和平委員會為基礎成立一個國際組織,兩國政府同時也認為,這個建議,希望美國政府放考慮的優先位置。
對於英國政府和法國政府的反建議,唐紹儀也隻能付之一笑了,他很清楚,如果英國和法國不參加這個擴充版的遠東和平委員會的話,那麽,這個跨國組織就不可能實現美國政府所設想的對國際爭端進行仲裁的作用。
唐紹儀希望美國政府和中國、日本等國政府繼續與英國政府和法國政府進行磋商,以便達成改組遠東和平委員會的這個艱巨任務,不過讓唐紹儀感到驚訝的是,趙北對於這個倡議一點也不看好,而且當麵向唐紹儀潑過涼水,直接告訴他,即使歐洲國家打算成立一個國際組織,也不會以遠東和平委員會為基礎成立,因為遠東和平委員會目前由中國和日本主導,歐洲列強肯定不會願意與亞洲領袖國家一同享受對世界的領導權,至於美國,一旦歐洲戰爭結束,或許又會立刻回到孤立主義情緒中去。
也正因此,總統先生叫唐紹儀完全拋開遠東委員會的事情,專心主持對俄交涉問題,爭取快達成目標,收回那些丟失的國土。
相比困難重重的遠東和平委員會的改組工作,對俄交涉問題也進行得不是非常順利,由於中樞獅子大開口,蘇維埃俄國政府的立場一直搖擺不定,忽而願意妥協,忽而立場又強硬起來,一切都要視前線戰局發展而定,對於這種現狀,唐紹儀心裏非常清楚,這說明蘇俄方麵的談判立場非常“靈活”,說得明白一點,就是毫無立場,或許根本就是拖延談判,以等待戰場局勢的徹底扭轉。
但是現看來,蘇俄軍隊西伯利亞前線的戰略劣勢不大可能得到徹底扭轉,由於西伯利亞鐵路線仍遭到據說是來自“遠東軍團空軍”轟炸機的猛烈轟炸,前線的蘇俄軍隊無法得到足夠的給養和彈藥,隻能被動的防禦,而沙皇政府的軍隊則步步進逼,目前已經控製住了大部分中西伯利亞的城市,而且正試圖將勢力進一步向東推進,以占領俄國的東方前哨海參崴,以便方便的得到協約國援助的軍火物資。
這種局麵下,唐紹儀相信,隻要外務部談判中堅持強硬姿態,那麽蘇俄方麵肯定會讓步,至於能夠讓多少,唐紹儀現心裏還不是非常有底,根據從彼得格勒那邊傳來的消息來分析的話,蘇俄政府似乎對遠東地區盯得緊,而對統治力量薄弱的中亞地區比較輕視,或許,總統的分析是正確的,蘇俄政府或許終會用中亞利益交換遠東利益。
無論怎麽分析,有一個基本事實是清楚的,要想收回那些丟失於數十年之前的國土,沒有足夠的實力是不行的,而現,唐紹儀也很清楚,中樞政府正準備進一步向蘇俄政府施加大的軍事壓力,至於下一步選擇的突破口中亞還是遠東,唐紹儀卻是不清楚了。
唐紹儀正琢磨著中樞政府的戰略時,汽車卻已停了下來,唐紹儀向車窗外頭一望,發現已到了總統府前,侍從室的軍官正核對汽車細節,並檢查司機的證件,沒用多長時間,那名副官手一揮,將汽車放行了。
很快趕到統帥堂前,汽車停穩之後,唐紹儀帶著秘書下了車,早有工作人員等那裏,將唐紹儀直接領進了統帥堂。
此次趕來統帥堂,唐紹儀是來參加每周一次的例行內閣會議的,現雖然是總統訓政,這中樞大權實際上把握總統一人手裏,但是內閣依然有足夠的建議權,這個每周一次的例行內閣會議就是唐紹儀建議召開的,每到星期六的下午,內閣全體閣員就會趕到統帥堂召開會議,有的時候總統會親自主持會議,有的時候主持會議的隻是總統派來的一位親信,通常由督政處頭頭扮演這個角色。
與唐紹儀猜測的一樣,今天主持內閣例會的正是總統本人,現諸事繁忙,確實有必要加強統帥堂與內閣的溝通,讓大家明白目前重要的事務是什麽,以便將主要精力向主要事務上集中,提高辦事效率。
今天的主要議題果然是關於中俄交涉的事情,會上,總統甚至還向內閣透露了他的一個想法,他準備派遣海軍,協助協約國艦隊幹涉海參崴的革命,恢複那座城市的秩序,並占領那座目前正被俄國布爾什維克和無政府主義者控製的俄國遠東港口城市,以減輕貝加爾港沙皇政府麵對的來自東方的軍事壓力,使其能夠放手進攻西伯利亞西部前哨鄂木斯克。
唐紹儀很理解總統的這個想法,目前的形勢是,一邊是中俄交涉遲遲不能取得令人滿意的成果,總統很不滿意,一邊則是俄國蘇維埃政權戰略層麵向列強施加的強大壓力,考慮到蘇維埃政權的特殊性,歐洲和美國一致認為有必要將其消滅萌芽狀態,以避免連鎖反應,但是問題於,現歐洲戰爭還沒有結束,各國兵力都被牽製歐洲戰場,這種局麵之下,協約國隻能依靠那些沒有直接參戰的中立國,可是目前有幹涉意願的國家不多,日本算一個,中國隻能算半個,畢竟中國不是協約國成員。
但是英國和美國卻極力勸說中國出兵海參崴,這不僅是因為中國距離海參崴近,而且也是因為兩國希望也將中國拉上協約國戰車,縱然不能參加對德作戰,也可以為協約國分擔軍事壓力,關於這一點,唐紹儀看得清楚,總統也看得清楚,前段時間,總統對英國和美國的這個攛掇並不感興趣,但是現,卻突然改變了立場,這隻能說明一點,那就是,總統對於遲遲不能取得進展的中俄談判已經漸漸失去了耐心,現正打算通過施加強的軍事壓力迫使蘇俄方麵做出重大讓步,為此目的,總統甚至決定與日本聯手幹涉海參崴的革命。
總統之所以現將他的想法告訴內閣,主要目的是提醒眾人修改相關的政策,對於唐紹儀主持的外務部而言,這個政策的修改就涉及到對俄談判問題,必要時可以單方麵結束第二輪會談,使蘇俄方麵感受到軍事與外交這兩方麵所遭到的強大壓力,終迫使其主動要求恢複談判。
唐紹儀現關心的倒不是什麽時候拍電報去彼得格勒,讓會談代表中止談判,他現關心的是中國海軍艦隊什麽時候北上海參崴,現是冬季,雖然海參崴號稱“不凍港”,但是實際上,那座海港城市每年冬天還是要封凍一段日子的,這種時候不利於海軍行動,所以,唐紹儀認為,海軍的行動或許會拖延到來年春天才開始,而此期間,外務部還有充裕的時間不戰而屈人之兵。
但是事實證明,唐紹儀的猜測不正確,實際上,沒過多久,冰天雪地的海參崴就迎來了一支國際幹涉艦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