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6章的戰爭
顧維鈞坐車裏,看著報紙上的消息,並琢磨著目前的遠東形勢,他看來,一場遠東戰爭已經不可避免,不僅中國正摩拳擦掌,準備挑戰英法強權,就連日本也正躍躍欲試的等著中國打響對歐美列強的第一槍。
依靠中國的支持,日本目前已東南亞地區取得了幾處至關重要的前進基地,而麵對日本的咄咄逼人,英國和澳大利亞兩國政府也采取了一些“必要的防備措施”,現,澳大利亞北部地區已經快成了一座大兵營,那裏不僅駐紮著澳大利亞本土部隊,也駐紮著一些英國部隊,任何稍有國際常識的人就能夠從這個形勢中察覺到一絲戰爭的硝煙味。
不過,日本政府現也有難處,這主要表現日本國內經濟凋敝,國民生活困苦,雖然日本政府加大了東南亞和太平洋方向的殖民力度,但是這本身也是需要經濟支持的,而日本政府一半以上的政府開支都用了海軍建設上,這種情況之下,日本的陸軍依舊隻能維持“次要角色”,所以,如果中國不打響對歐美列強的第一槍的話,日本政府是不敢輕舉妄動的,畢竟,現的歐洲局勢雖然緊張,可是德國依舊沒有任何向別國開戰的跡象,而且蘇聯現也正極力拉攏英國和法國,加入它的那個對德同盟。
作為中國外務總長,顧維鈞近也常與日本駐華大使打交道,多少知道一點日本政府的戰略,其實日本政府的戰略並不複雜,就是以南洋島嶼群為跳板,南下攻擊澳大利亞,一口吃下大洋洲上的這片遼闊領土,然後再伺機將日本帝國的觸手伸向遠的方向,爭取將太平洋變成日本帝國的“池塘”。
日本大使也常向顧維鈞打聽中國政府的打算,而顧維鈞則按照總統告訴過他的原則,直接跟日本大使保證,中國支持“亞洲解放事業”的立場是堅定的,但是中國也一直顧忌著美國政府的立場,畢竟,遠東和亞洲地區,美國也擁有很多利益,而目前,美國部署太平洋方向的海軍力量依舊是“令人憂慮”的。
確實,美國的太平洋艦隊實力正變得越來越強,麵對亞洲局勢的動蕩,美國政府不得不將大西洋方麵的海軍艦隊調往太平洋方向,以威懾越來越“不安分”的“某些亞洲國家”。
美國真的有決心為了“維持世界正常秩序”而與中國進行戰爭麽?對此,顧維鈞的心裏也沒有底,雖然美國的戰略重心似乎永遠都歐洲,可是作為一個野心勃勃的想領導世界的頭號強國,美國會眼睜睜看著亞洲地區崛起一個完全不同於歐美列強的“體係”麽?
顧維鈞也多少能夠揣摩出總統先生如此煽動日本的用意,總統先生或許是想利用日本的海軍去攻擊美國太平洋上的那些要塞,比如說馬尼拉,比如說珍珠港,可是日本政府會這樣做麽?顧維鈞心裏也沒有底,日本海軍雖強,可是如果將美國大西洋艦隊也考慮進去的話,那麽日本的海軍實力還是不如美國,日本政府會冒險麽?
中國始終堅持中立路線,目前不是任何國家的盟國,也不是日本的盟國,所以,如果日本進攻美國的話,肯定會招來美國的宣戰,而此時,中國卻不必向美國宣戰,並以此得以置身事外,也正因此,日本政府非常希望與中國簽訂一份軍事同盟條約,讓中國用那龐大的陸軍力量為其太平洋上的擴張進行背書,並以此威脅美國。
可是總統先生卻始終不願意背棄中立路線,這樣一來,日本政府就必須謹慎的選擇它的對美立場。
顧維鈞以前也聽總統說過,他是希望日本打響對英戰爭的第一槍的,但是現看來,這第一槍恐怕是不能指望日本了。
日本政府不動,那麽也隻有中國出手了,而且這一出手就是大手筆:一次“亞細亞團結大會”。
“亞細亞團結大會”就天津召開,而且就今天舉行,顧維鈞現趕去天津市議會,就是去出席這個團結大會的。
參加這次“亞細亞團結大會”的除了亞洲的那些**國家之外,還有來自各歐美殖民地的民族主義代表,他們的語言不同、信仰不同、社會發展程度不同、風俗習慣不同,但是有一點是完全相同的,他們都急切的渴望著擺脫歐美體係的控製,贏得民族**。
不可否認,現的歐美列強已經開始變換殖民花招,用某些“自治”的伎倆哄騙亞洲人民,甚至允許殖民地土著參與政治活動,對此,亞洲人民必須擦亮眼睛,而這也正是此次大會舉行的重要意義所,必須讓亞洲人民意識到,隻有驅逐了境內所有的歐美軍事、政治、經濟力量,亞洲才能迎來真正的**自主。
亞洲不能從屬於歐洲,亞洲必須是亞洲人的亞洲。
用中國總統先生的話講,這次大會是一次“全亞洲的盛會”,而且總統本人將主持會議,明白了這一點,也就可以理解顧維鈞為什麽堅持認為一場遠東戰爭不可避免了,總統此舉無疑是將以前那些藏桌子底下的東西拿到了桌麵上,這等於公開向英國、法國以及美國發出挑釁了,很難說會導致什麽樣的局麵,而戰爭往往是解決問題的佳手段,這一點,顧維鈞深信不疑,而且也符合那位“遠東狂人”的性格。
“蟄伏多年,終於又發飆了。”
看完了關於西貢汽車炸彈襲擊案的相關報道之後,顧維鈞搖了搖頭,歎了口氣,將報紙收了起來,然後向車窗外頭望去,看見一些路邊行走的青年學生,手裏舉著標語,喊著口號,一路浩浩蕩蕩,也向天津市議會走去,這肯定是支持“亞洲解放”的遊行隊伍,這幾天裏,全國各地都可以看見這樣的隊伍,而東南亞各地也積極相應,讓英法殖民機構非常驚慌。
雖然對於總統這麽快就下定決心亞洲挑起一場全麵戰爭感到驚訝,不過顧維鈞倒是完全理解總統的戰略選擇,自從世界大蕭條以來,國內的經濟雖然幾經刺激,但是終究還是無法擺脫危機,政府的開支日漸浩大,財政的赤字越來越讓人擔心,這種財政政策實際上就是“寅吃卯糧”,不可能長久的,那麽就必須找到一個辦法抹去赤字,常規辦法找不到,那麽也隻有采取“非常措施”了,而這個“非常措施”就是搶別人的錢。
現,總統要去搶英國和法國的錢了,這種迫切心情也隻有顧維鈞這樣的中樞官員才能夠體會,這種轉嫁危機的辦法其實還是跟歐洲人學的,這幾年以來,世界各地的戰爭中都可以看到歐洲國家的影子,所以,這說來說去,還是看誰狠,看誰出手快。
弱肉強食,雖然有些殘酷,可是這就是現的世界遊戲規則,過去,這個規則完全由歐美列強製訂,而現,中國也決定製訂的遊戲規則,用的遊戲規則替換舊的遊戲規則,並通過這個的遊戲規則為中國攫取大的好處。
能夠參與對世界遊戲規則的改寫,說句實話,顧維鈞也是有些激動的,或許,這才是強國崛起的標誌吧。
說到底,“遠東狂人”的再次“發飆”對國家是有好處的,當然,也有風險。
顧維鈞收斂心思,此時,車隊已開始減速,轉過一個街口,前頭就是市議會了,而議會門前已站滿了支持“亞洲解放”的人群,現場氣氛熱烈,口號聲聲,鑼鼓喧天,戰旗飄揚,記者們到處亂躥,警察則忙著維持秩序,而且現場的廣播喇叭正賣力的播放一首據說是由總統親自填詞譜曲的《亞洲雄風》。
顧維鈞的車隊很快駛入議會大廈停車場,那裏,他看見了許多重量級官員,其中尤以張激揚為惹眼,他的身邊跟著大群記者,閃光燈中,他正站議會大廈前情表演。
過去,張激揚主持政宣委,後來政宣委撤消,他賦閑了幾年,趙北重執掌中樞權力之後,卻沒再恢複政宣委總部,而是調張激揚去了中樞,命令他組織起了一個的中樞直轄機構“宣傳署”,地位與政府各部平齊,專門負責中樞政府的一切宣傳工作,並“監督”私人報紙和電台。
看到張署長站議會大廈前眉飛色舞,慷慨激昂,顧維鈞就沒過去,下了車之後,他帶著秘書從議會大廈後門溜了進去,直奔會議廳,作為外務總長,他負責全權籌備此次“亞細亞團結大會”。
趕到會場,距離會議開幕還有半個小時,利用這個時間,已先一步趕到會場的民國總統趙北一間小會客室裏為顧維鈞引見了一位來自法屬殖民地的客人。
“這位是安南保大國王派來的內政部長,吳庭豔,他是奉了保大國王的命令秘密趕到這裏的,也是來參加此次‘亞細亞團結大會’的,剛才他跟我說,如果能夠取得足夠的軍火的話,忠於保大國王的安南部隊將必要時反戈一擊,將法國殖民軍趕出安南。”
“真是後生可畏,你也是少壯派啊。”
顧維鈞笑著與那名來自安南宮廷的少壯派政客握手寒暄,對方不懂中國話,但是身邊的那名翻譯非常準確的將顧維鈞的話翻譯過去,兩人之間談的相當投機。
送走了吳庭豔,趙北問了顧維鈞一個看似突兀的問題。
“少川,以你多年以來練出來的識人眼光,你看來,這個吳庭豔今後的仕途發展如何?”
顧維鈞笑了笑,說道:“才見了一麵,我怎麽能說得好他以後仕途如何呢?我又不是算命先生。不過,保大國王居然提拔這麽年輕的人做內政部長,這似乎說明,保大國王也與當年的滿清光緒皇帝一樣,都是求治心切,而且急於擺脫目前的傀儡地位,不過可惜的是,法國人可不會讓國王順心,中國不出手,安南永遠別想**自主。”
“你這話說得有道理,沒人願意做兒皇帝,哪怕他是個越南皇帝。不過,我倒是覺得,這個吳庭豔不是表麵看上去那麽簡單,或許,他還是有些政治手腕,以後,你們外務部務必關注一下此人。”
趙北叮囑幾句,熟悉曆史的他當然是有所指,既然曆史上這個安南內政部長可以做外國的代理人,那麽現,未必不能做中國的傀儡。
顧維鈞點了點頭,看看時間,已到會議開幕時,便請趙北前往主持會議,發表演說。
“亞洲,擁有燦爛的古代文化,高度發達的古代文明,當歐洲正處於中世紀的蒙昧之中的時候,亞洲各國卻依舊保持著開放的心態,雖然亞洲近代落後了,成了歐美列強肆意掠奪的殖民地、半殖民地,但是這並不代表著亞洲會永遠沉淪下去,隻要亞洲各國人民團結起來,我完全相信,一個的亞洲即將屹立世界的東方,並再次創造出燦爛的文化與高度發達的文明!”
趙北的演講用時二十九分鍾,史稱“亞細亞宣言”,也正是這個宣言吹響了“亞洲解放”的真正衝鋒號,這是一次標誌性事件。
會議開幕當天,英國政府、法國政府向中國政府發出“強烈抗議”,美國政府也表示了“極度關注”,日本政府則發表了一份政府公報,強烈支持“亞洲的解放事業”,德國國會、意大利議會向大會發來賀電,蘇聯政府則保持了沉默。
五天之後,“亞細亞團結大會”正式閉幕,會議決定組建“亞細亞解放陣線”,這是一個亞洲解放組織,由一個執行委員會領導,共有執行委員二百人,來自亞洲各地,而高領袖是委員長,由執行委員選舉產生,而趙北也順理成章的以百分之百的支持票當選為該解放陣線第一任委員長。
會議結束五天之後,中國政府正式向英國政府發出一份外交備忘錄,要求英國政府尊重亞洲各國人民意願,給予印度、緬甸、馬來亞“完全的主權**”,與此同時,法國政府也接到了類似的外交備忘錄,中國政府要求法國政府允許印支殖民地取得“完全**”,建立若幹主權**國家。
毫無意外的,英國政府和法國政府都拒絕了中國政府的“善意提醒和勸告”。
公元1938年11月6日,英國議院終於通過決議,決定賦予印度、緬甸“帝國自治領”的地位,但是這一決議卻隨即遭到了印度、緬甸民族主義者和“亞細亞解放陣線”的一致抵製,“亞細亞解放陣線”發表《告印度、馬來亞、緬甸、安南、老撾、柬埔寨愛國者書》,號召當地愛國者立即發動民族起義,用武裝鬥爭的手段贏得祖國的完全**。
11月7日,緬甸北部各遊擊區宣布合並,隨即組建“**軍”,緬甸民族大起義就此拉開帷幕,**軍果斷行動,一舉攻占緬甸北部兩處重要鐵路交通樞紐,並同時向“亞細亞解放陣線”執行委員會發出請援電報,請求委員會立即組織國際誌願軍,入緬作戰。
同一日,英國、法國、蘇聯倫敦簽署《倫敦共同防禦條約》,條約規定,當條約簽字國的本土遭到敵**事入侵時,條約簽字國將按照條約規定行使“集體自衛權”,並不得與敵國單獨媾和。
11月22日,身穿中國國防軍陸軍野戰迷彩作戰服的第一批“國際誌願軍”由中國雲南進入緬北地區,至此,“亞洲**戰爭”正式拉開帷幕。
顧維鈞坐車裏,看著報紙上的消息,並琢磨著目前的遠東形勢,他看來,一場遠東戰爭已經不可避免,不僅中國正摩拳擦掌,準備挑戰英法強權,就連日本也正躍躍欲試的等著中國打響對歐美列強的第一槍。
依靠中國的支持,日本目前已東南亞地區取得了幾處至關重要的前進基地,而麵對日本的咄咄逼人,英國和澳大利亞兩國政府也采取了一些“必要的防備措施”,現,澳大利亞北部地區已經快成了一座大兵營,那裏不僅駐紮著澳大利亞本土部隊,也駐紮著一些英國部隊,任何稍有國際常識的人就能夠從這個形勢中察覺到一絲戰爭的硝煙味。
不過,日本政府現也有難處,這主要表現日本國內經濟凋敝,國民生活困苦,雖然日本政府加大了東南亞和太平洋方向的殖民力度,但是這本身也是需要經濟支持的,而日本政府一半以上的政府開支都用了海軍建設上,這種情況之下,日本的陸軍依舊隻能維持“次要角色”,所以,如果中國不打響對歐美列強的第一槍的話,日本政府是不敢輕舉妄動的,畢竟,現的歐洲局勢雖然緊張,可是德國依舊沒有任何向別國開戰的跡象,而且蘇聯現也正極力拉攏英國和法國,加入它的那個對德同盟。
作為中國外務總長,顧維鈞近也常與日本駐華大使打交道,多少知道一點日本政府的戰略,其實日本政府的戰略並不複雜,就是以南洋島嶼群為跳板,南下攻擊澳大利亞,一口吃下大洋洲上的這片遼闊領土,然後再伺機將日本帝國的觸手伸向遠的方向,爭取將太平洋變成日本帝國的“池塘”。
日本大使也常向顧維鈞打聽中國政府的打算,而顧維鈞則按照總統告訴過他的原則,直接跟日本大使保證,中國支持“亞洲解放事業”的立場是堅定的,但是中國也一直顧忌著美國政府的立場,畢竟,遠東和亞洲地區,美國也擁有很多利益,而目前,美國部署太平洋方向的海軍力量依舊是“令人憂慮”的。
確實,美國的太平洋艦隊實力正變得越來越強,麵對亞洲局勢的動蕩,美國政府不得不將大西洋方麵的海軍艦隊調往太平洋方向,以威懾越來越“不安分”的“某些亞洲國家”。
美國真的有決心為了“維持世界正常秩序”而與中國進行戰爭麽?對此,顧維鈞的心裏也沒有底,雖然美國的戰略重心似乎永遠都歐洲,可是作為一個野心勃勃的想領導世界的頭號強國,美國會眼睜睜看著亞洲地區崛起一個完全不同於歐美列強的“體係”麽?
顧維鈞也多少能夠揣摩出總統先生如此煽動日本的用意,總統先生或許是想利用日本的海軍去攻擊美國太平洋上的那些要塞,比如說馬尼拉,比如說珍珠港,可是日本政府會這樣做麽?顧維鈞心裏也沒有底,日本海軍雖強,可是如果將美國大西洋艦隊也考慮進去的話,那麽日本的海軍實力還是不如美國,日本政府會冒險麽?
中國始終堅持中立路線,目前不是任何國家的盟國,也不是日本的盟國,所以,如果日本進攻美國的話,肯定會招來美國的宣戰,而此時,中國卻不必向美國宣戰,並以此得以置身事外,也正因此,日本政府非常希望與中國簽訂一份軍事同盟條約,讓中國用那龐大的陸軍力量為其太平洋上的擴張進行背書,並以此威脅美國。
可是總統先生卻始終不願意背棄中立路線,這樣一來,日本政府就必須謹慎的選擇它的對美立場。
顧維鈞以前也聽總統說過,他是希望日本打響對英戰爭的第一槍的,但是現看來,這第一槍恐怕是不能指望日本了。
日本政府不動,那麽也隻有中國出手了,而且這一出手就是大手筆:一次“亞細亞團結大會”。
“亞細亞團結大會”就天津召開,而且就今天舉行,顧維鈞現趕去天津市議會,就是去出席這個團結大會的。
參加這次“亞細亞團結大會”的除了亞洲的那些**國家之外,還有來自各歐美殖民地的民族主義代表,他們的語言不同、信仰不同、社會發展程度不同、風俗習慣不同,但是有一點是完全相同的,他們都急切的渴望著擺脫歐美體係的控製,贏得民族**。
不可否認,現的歐美列強已經開始變換殖民花招,用某些“自治”的伎倆哄騙亞洲人民,甚至允許殖民地土著參與政治活動,對此,亞洲人民必須擦亮眼睛,而這也正是此次大會舉行的重要意義所,必須讓亞洲人民意識到,隻有驅逐了境內所有的歐美軍事、政治、經濟力量,亞洲才能迎來真正的**自主。
亞洲不能從屬於歐洲,亞洲必須是亞洲人的亞洲。
用中國總統先生的話講,這次大會是一次“全亞洲的盛會”,而且總統本人將主持會議,明白了這一點,也就可以理解顧維鈞為什麽堅持認為一場遠東戰爭不可避免了,總統此舉無疑是將以前那些藏桌子底下的東西拿到了桌麵上,這等於公開向英國、法國以及美國發出挑釁了,很難說會導致什麽樣的局麵,而戰爭往往是解決問題的佳手段,這一點,顧維鈞深信不疑,而且也符合那位“遠東狂人”的性格。
“蟄伏多年,終於又發飆了。”
看完了關於西貢汽車炸彈襲擊案的相關報道之後,顧維鈞搖了搖頭,歎了口氣,將報紙收了起來,然後向車窗外頭望去,看見一些路邊行走的青年學生,手裏舉著標語,喊著口號,一路浩浩蕩蕩,也向天津市議會走去,這肯定是支持“亞洲解放”的遊行隊伍,這幾天裏,全國各地都可以看見這樣的隊伍,而東南亞各地也積極相應,讓英法殖民機構非常驚慌。
雖然對於總統這麽快就下定決心亞洲挑起一場全麵戰爭感到驚訝,不過顧維鈞倒是完全理解總統的戰略選擇,自從世界大蕭條以來,國內的經濟雖然幾經刺激,但是終究還是無法擺脫危機,政府的開支日漸浩大,財政的赤字越來越讓人擔心,這種財政政策實際上就是“寅吃卯糧”,不可能長久的,那麽就必須找到一個辦法抹去赤字,常規辦法找不到,那麽也隻有采取“非常措施”了,而這個“非常措施”就是搶別人的錢。
現,總統要去搶英國和法國的錢了,這種迫切心情也隻有顧維鈞這樣的中樞官員才能夠體會,這種轉嫁危機的辦法其實還是跟歐洲人學的,這幾年以來,世界各地的戰爭中都可以看到歐洲國家的影子,所以,這說來說去,還是看誰狠,看誰出手快。
弱肉強食,雖然有些殘酷,可是這就是現的世界遊戲規則,過去,這個規則完全由歐美列強製訂,而現,中國也決定製訂的遊戲規則,用的遊戲規則替換舊的遊戲規則,並通過這個的遊戲規則為中國攫取大的好處。
能夠參與對世界遊戲規則的改寫,說句實話,顧維鈞也是有些激動的,或許,這才是強國崛起的標誌吧。
說到底,“遠東狂人”的再次“發飆”對國家是有好處的,當然,也有風險。
顧維鈞收斂心思,此時,車隊已開始減速,轉過一個街口,前頭就是市議會了,而議會門前已站滿了支持“亞洲解放”的人群,現場氣氛熱烈,口號聲聲,鑼鼓喧天,戰旗飄揚,記者們到處亂躥,警察則忙著維持秩序,而且現場的廣播喇叭正賣力的播放一首據說是由總統親自填詞譜曲的《亞洲雄風》。
顧維鈞的車隊很快駛入議會大廈停車場,那裏,他看見了許多重量級官員,其中尤以張激揚為惹眼,他的身邊跟著大群記者,閃光燈中,他正站議會大廈前情表演。
過去,張激揚主持政宣委,後來政宣委撤消,他賦閑了幾年,趙北重執掌中樞權力之後,卻沒再恢複政宣委總部,而是調張激揚去了中樞,命令他組織起了一個的中樞直轄機構“宣傳署”,地位與政府各部平齊,專門負責中樞政府的一切宣傳工作,並“監督”私人報紙和電台。
看到張署長站議會大廈前眉飛色舞,慷慨激昂,顧維鈞就沒過去,下了車之後,他帶著秘書從議會大廈後門溜了進去,直奔會議廳,作為外務總長,他負責全權籌備此次“亞細亞團結大會”。
趕到會場,距離會議開幕還有半個小時,利用這個時間,已先一步趕到會場的民國總統趙北一間小會客室裏為顧維鈞引見了一位來自法屬殖民地的客人。
“這位是安南保大國王派來的內政部長,吳庭豔,他是奉了保大國王的命令秘密趕到這裏的,也是來參加此次‘亞細亞團結大會’的,剛才他跟我說,如果能夠取得足夠的軍火的話,忠於保大國王的安南部隊將必要時反戈一擊,將法國殖民軍趕出安南。”
“真是後生可畏,你也是少壯派啊。”
顧維鈞笑著與那名來自安南宮廷的少壯派政客握手寒暄,對方不懂中國話,但是身邊的那名翻譯非常準確的將顧維鈞的話翻譯過去,兩人之間談的相當投機。
送走了吳庭豔,趙北問了顧維鈞一個看似突兀的問題。
“少川,以你多年以來練出來的識人眼光,你看來,這個吳庭豔今後的仕途發展如何?”
顧維鈞笑了笑,說道:“才見了一麵,我怎麽能說得好他以後仕途如何呢?我又不是算命先生。不過,保大國王居然提拔這麽年輕的人做內政部長,這似乎說明,保大國王也與當年的滿清光緒皇帝一樣,都是求治心切,而且急於擺脫目前的傀儡地位,不過可惜的是,法國人可不會讓國王順心,中國不出手,安南永遠別想**自主。”
“你這話說得有道理,沒人願意做兒皇帝,哪怕他是個越南皇帝。不過,我倒是覺得,這個吳庭豔不是表麵看上去那麽簡單,或許,他還是有些政治手腕,以後,你們外務部務必關注一下此人。”
趙北叮囑幾句,熟悉曆史的他當然是有所指,既然曆史上這個安南內政部長可以做外國的代理人,那麽現,未必不能做中國的傀儡。
顧維鈞點了點頭,看看時間,已到會議開幕時,便請趙北前往主持會議,發表演說。
“亞洲,擁有燦爛的古代文化,高度發達的古代文明,當歐洲正處於中世紀的蒙昧之中的時候,亞洲各國卻依舊保持著開放的心態,雖然亞洲近代落後了,成了歐美列強肆意掠奪的殖民地、半殖民地,但是這並不代表著亞洲會永遠沉淪下去,隻要亞洲各國人民團結起來,我完全相信,一個的亞洲即將屹立世界的東方,並再次創造出燦爛的文化與高度發達的文明!”
趙北的演講用時二十九分鍾,史稱“亞細亞宣言”,也正是這個宣言吹響了“亞洲解放”的真正衝鋒號,這是一次標誌性事件。
會議開幕當天,英國政府、法國政府向中國政府發出“強烈抗議”,美國政府也表示了“極度關注”,日本政府則發表了一份政府公報,強烈支持“亞洲的解放事業”,德國國會、意大利議會向大會發來賀電,蘇聯政府則保持了沉默。
五天之後,“亞細亞團結大會”正式閉幕,會議決定組建“亞細亞解放陣線”,這是一個亞洲解放組織,由一個執行委員會領導,共有執行委員二百人,來自亞洲各地,而高領袖是委員長,由執行委員選舉產生,而趙北也順理成章的以百分之百的支持票當選為該解放陣線第一任委員長。
會議結束五天之後,中國政府正式向英國政府發出一份外交備忘錄,要求英國政府尊重亞洲各國人民意願,給予印度、緬甸、馬來亞“完全的主權**”,與此同時,法國政府也接到了類似的外交備忘錄,中國政府要求法國政府允許印支殖民地取得“完全**”,建立若幹主權**國家。
毫無意外的,英國政府和法國政府都拒絕了中國政府的“善意提醒和勸告”。
公元1938年11月6日,英國議院終於通過決議,決定賦予印度、緬甸“帝國自治領”的地位,但是這一決議卻隨即遭到了印度、緬甸民族主義者和“亞細亞解放陣線”的一致抵製,“亞細亞解放陣線”發表《告印度、馬來亞、緬甸、安南、老撾、柬埔寨愛國者書》,號召當地愛國者立即發動民族起義,用武裝鬥爭的手段贏得祖國的完全**。
11月7日,緬甸北部各遊擊區宣布合並,隨即組建“**軍”,緬甸民族大起義就此拉開帷幕,**軍果斷行動,一舉攻占緬甸北部兩處重要鐵路交通樞紐,並同時向“亞細亞解放陣線”執行委員會發出請援電報,請求委員會立即組織國際誌願軍,入緬作戰。
同一日,英國、法國、蘇聯倫敦簽署《倫敦共同防禦條約》,條約規定,當條約簽字國的本土遭到敵**事入侵時,條約簽字國將按照條約規定行使“集體自衛權”,並不得與敵國單獨媾和。
11月22日,身穿中國國防軍陸軍野戰迷彩作戰服的第一批“國際誌願軍”由中國雲南進入緬北地區,至此,“亞洲**戰爭”正式拉開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