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7章曼德勒的天空(上)
空氣比較幹燥,雖然河穀地區的濕氣比其它地方要稍重一些,但是現畢竟是緬北的涼季,這個季節降水稀少,而氣溫也相對低一些,這個季節裏,天氣通常是晴朗的,或許會河穀地區有一些雲層,但是並不會影響到飛行安全。
兩架“噴火”式戰鬥機正掠過這處伊洛瓦底江的河穀地帶,飛行那低沉的雲層之上,從飛機上向下望去,下麵如同鋪著天鵝絨一樣,距離飛機似乎很近很近,景色美得讓人陶醉。
但是陶醉中卻也帶著警惕,這從飛行員之間的無線電對話就可以略知一二。
“騎士二號,注意北方,注意北方。”
“騎士二號收到,未發現異常情況。”
英國皇家空軍中尉阿爾菲斯非常謹慎的與他的僚機保持著不間斷的聯絡,並不時的將頭扭來扭去,觀察著天空中的情況,他注意到北方好象出現了幾個黑點,於是提醒僚機注意,但是僚機卻報告,那隻是雲層強烈陽光下的氣象現象,這片天空目前還是和平的。
但是和平也隻是暫時的,作為一名英國職業軍人,阿爾菲斯中尉非常清楚現的緬甸局勢,自從那支所謂的“亞細亞解放陣線國際誌願軍”由中國雲南進入緬甸北部地區之後,“遠東戰爭”實際上就已經爆發了。
“遠東戰爭”,這是英國政府對這場戰爭的稱呼,而且英國政府也已經明確表示,這場遠東戰爭是“中國人一手挑起來的”,目的是為了“摧毀大英帝國亞洲的經濟命脈”,這已經“威脅到了帝國的安全”,並且也“威脅到了世界和平”,所以,英國政府決定不惜一切代價“阻止中**隊越過伊洛瓦底江”。
是的,英國政府並沒有被那個“亞細亞解放陣線國際誌願軍”的稱呼迷惑,英國政府直接指出,這支所謂的“國際部隊”其實就是中**隊,成建製的中國國防軍,而目前,這支軍隊已經翻過數座山脈,正向伊洛瓦底江防線撲去。
伊洛瓦底江是一條南北走向的大河,發源於中國境內,並橫貫緬甸全境,印度洋上的安達曼海與孟加拉灣交界處匯入大海,這條大河是緬甸境內重要的河流,不僅蘊藏著豐富的水力資源,而且也是重要的交通命脈,雖然河流湍急,落差很大,但是通過接力的方式是可以用駁船運輸物資的,不過,對於現的英國而言,伊洛瓦底江的重要戰略意義不於它的航運價值或者水力開發前景,而於它對印度殖民地的“關鍵性屏障作用”。
由於伊洛瓦底江是南北走向,而且貫穿緬甸全境,這條咆哮的大河硬生生將緬甸分割為了東西兩部分,如果一支外**隊能夠越過伊洛瓦底江而出現這條大河的西岸的話,那麽,印度就遙遙望了。
印度號稱“英國王冠上的寶石”,對於英國的生存至關重要,就如同東印度群島對於荷蘭的戰略價值一樣,失去了印度,英國就“戰略上失敗了”。
“戰略上失敗了”,這是英國任首相丘吉爾先生英國議院發表就職演說時對議員們說的原話,這直接導致了一個嚴重後果,那就是“中英戰爭已不可避免”。
雖然英國政府目前仍就是否直接向中國宣戰一事進行討論,但是從英國政府換首相的事實來看,英國政府進行戰爭的決心是很確定的,因為任首相正是以“強硬”著稱的丘吉爾。
因為對華立場上的“過分軟弱無能”,以及“慕尼黑陰謀”中對德國“無原則的妥協”,英國政府前任首相張伯倫先生迫於來自議院和英王的雙重壓力,不得不主動提出辭呈,而隨後,這位一貫立場“強硬”的丘吉爾先生理所當然的成為了繼任者,而且上任之初就立刻表現出了他的強勢。
於是,阿爾菲斯中尉就從風景秀麗的地中海來到了這窮山惡水、瘧疾遍地的緬甸,與他的戰鬥機中隊的戰友一起駐紮曼德勒空軍基地,負責保衛這座緬甸中部地區重要的城市以及重要的交通樞紐。
如果一定要讓阿爾菲斯中尉做出選擇的話,他寧願繼續呆埃及的亞曆山大,這不僅僅是氣候的關係,重要的是安全問題,對於阿爾菲斯中尉來講,緬甸的天空就是危險的天空,因為這片天空,現正翱翔著一位真正的“空中殺手”,這個“空中殺手”就是那位西班牙內戰的戰場上聲名雀起的“格格巫”。
根據中國國家電台的英語廣播“英格蘭之聲”的消息,那支“亞細亞解放陣線國際誌願軍”占領緬北重鎮臘戌的當天,這名“格格巫先生”就擊落了兩架英國皇家空軍的“噴火”式戰鬥機,從而正式拉開了他遠東戰場的“獵殺盛宴”,而且隨後幾天的戰鬥結果表明,那還隻是一次餐前小吃,不過短短幾天時間,“格格巫戰鬥機中隊”就已經取得了二十一比零的戰績,擊落了英國皇家空軍的十五架戰鬥機和六架輕轟炸機,而己方無一損失,其中,一半以上的戰績是“格格巫先生”本人創造的。
當然,這隻是中國人的一麵之辭,英國政府隨即予以了否認,隻承認空戰中確實有損失,而且中國空軍的損失與英國一樣,英國政府堅稱,這隻是中國人的“宣傳戰”,於是英國公眾暫時被政府的謊言安撫了神經。
但是阿爾菲斯中尉卻知道,中國廣播電台沒有戰績裏摻水,實際上,經過前幾天的空中戰鬥之後,英國皇家空軍駐緬甸的部隊士氣相當消沉,飛機的損失以及飛行員的傷亡足以使緬甸的天空看上去危險之極,為了提升士氣,英國政府不得不從世界各地的空軍基地召集優秀的飛行員,而阿爾菲斯中尉就是其中之一,雖然他沒有參加過當年的那場歐洲戰爭,但是他卻秘密參加過西班牙內戰,以一名誌願作戰人員的身份為西班牙共和派政府一方作戰,不僅積累了相當的作戰經驗,而且也取得了擊落五架敵方飛機的戰績,那位中國的“格格巫先生”當年還是阿爾菲斯中尉的異國戰友,或許兩人還曾經見過麵也說不定。
阿爾菲斯中尉是前天抵達曼德勒空軍基地的,而且是一路駕駛他的那架“噴火”式戰鬥機從埃及飛過來的,途中經過數千公裏的長途飛行,飛機發動機磨損嚴重,到了緬甸機場之後,不得不立即換了一台發動機,而這台發動機卻不是式的電噴燃料發動機,而依舊是老式的化油器發動機,這帶來一個嚴重問題:現阿爾菲斯中尉駕駛的這架“噴火”式戰鬥機必須小心翼翼的俯衝和側滑中保持必要的“謹慎”,否則的話,物理定律的作用下,化油器將出現供油故障,此時,飛機的發動機“有很大可能”做向下的機動動作時熄火。
這不僅僅隻是曼德勒空軍基地技術軍官的警告,而且也是血淋淋的事實,根據前幾天空戰中僥幸逃生的英國飛行員的報告,他們駕駛的裝備老式發動機的“噴火”式和“颶風”式戰鬥機往往會躲避中國“獵鷹”式戰鬥機的追殺中發生空中停車故障,一些老練的飛行員或許可以螺旋槳轉速下降的那一瞬間意識到問題所,並通過放慢機動動作以維持發動機的運轉,但是多數飛行員就沒那麽好運氣了,飛機要麽直接失速墜毀,要麽勉強恢複平飛狀態之後被追上來的“獵鷹”擊落那緬北的崇山峻嶺之中,顯然,英國製造的化油器成了中國空軍戰鬥力的倍增器。
這似乎要怪英國政府,英國政府一向過於重視歐洲事務,以致於忽視了亞洲地區的防務,英國空軍駐紮亞洲的戰鬥機和轟炸機裝備的換代上往往要比歐洲部隊慢一拍,當歐洲基地的戰鬥機已經全麵換裝了仿造自中國“獵鷹”式戰鬥機所裝備的電噴燃料發動機的時候,亞洲的戰鬥機中隊還使用舊式的化油器發動機,亞洲的英軍裝備甚至比不上駐中東、近東地區的英軍。
即使是“第二次南洋戰爭”形勢危急的時候,英國政府仍然是一副慢悠悠的動作,而“遠東戰爭”爆發的時候,整個緬甸戰區,英國皇家空軍能夠使用的電噴燃料發動機隻有不到十五台,而且缺少配件。
平時疏於戰備,到了戰爭爆發的時候,英國政府就不得不手忙腳亂的將那些式的武器從遠離戰場的後方調往前線,阿爾菲斯中尉之所以駕駛戰鬥機直接從埃及基地飛往緬甸基地,原因也正於此,英軍駐埃及的戰鬥機部隊已換裝了式發動機,但是由於航程問題,轉場戰鬥機中途不得不那些設施落後的“機場”降落以添加燃料,於是,五十架戰鬥機裏能夠有四十架安然無恙的飛到緬甸就已經相當不錯了,剩下的那十架戰鬥機要麽摔了伊朗、印度的某段“跑道”上,要麽幹脆就消失了飛行編隊後,而當飛機終抵達目的地的時候,人們才發現,許多式發動機已這一遠程轉場過程中消耗了它美好的“青春”,不得不等待發動機從國內運到戰場。
雖然沒有發動機可用,但是戰備巡邏卻不能鬆懈,而現,阿爾菲斯中尉和他的僚機正執行的就是戰備巡邏任務,他們必須確保曼德勒以北、以東空域的安全,為基地方麵提供遠程警戒,因為現的曼德勒已經成了一座大型後勤倉庫,那碼頭、貨棧、火車站、調車場裏堆積著大量的軍火彈藥和軍用物資,而一旦中國轟炸機出現曼德勒上空,那就是一場絕對的災難,對此,曼德勒前線司令部完全不敢想象後果。
這種對空襲的恐懼並非是英國將軍們神經過敏,實際上,就昨天,中國空軍的一支轟炸機編隊就轟炸了北邊的緬北重鎮密支那,而那裏也是一處能夠突破伊洛瓦底江防線的關鍵地點,攻擊中,中國空軍不僅出動了中型轟炸機和戰鬥機,而且也出動了攻擊機和俯衝轟炸機,整個空襲過程一氣嗬成。
種種跡象表明,中**隊要麽將從密支那突破伊洛瓦底江防線,要麽將從曼德勒突破防線。
阿爾菲斯中尉很不情願看到曼德勒附近出現中國轟炸機,因為這些轟炸機肯定有戰鬥機護航,那樣一來,他就必須駕駛著這架隨時可能空中停車的“噴火”式戰鬥機去迎戰那些性能好的“獵鷹”式戰鬥機,西班牙戰場上,他雖然沒有機會駕駛“獵鷹”,但是也聽說過“獵鷹”戰爭中的出色表現,如果可以選擇,他情願與德國的式戰鬥機進行較量,而不是與“獵鷹”進行戰鬥,這與愛國主義無關,隻與技術水平有關,中國的航空工業現足以傲視全球,世界上第一台電噴發動機、第一台裝備渦輪增壓器的航空發動機都是中國誕生的,這直接改變了世界航空工業的麵貌和設計思想。
阿爾菲斯中尉的祖上曾經參加過對華戰爭,對於那個古老的東方國家,阿爾菲斯一直非常好奇,不明白為什麽短短三十年的時間裏中國竟會發生如此翻天覆地的變化,以前中國挑戰荷蘭,英國人也隻是譏笑一下荷蘭的衰落,但是現,當英國也開始直接麵對中國的挑戰時,英國人才驚訝的發現,昔日的那個大英帝國也已衰落到了如此地步,連亞洲人都不把英國放眼裏了。
就阿爾菲斯中尉憂慮未來的空中戰鬥的時候,耳機裏終於傳來了僚機那略顯驚慌的聲音。
“騎士一號!發現敵機!發現敵機!九點鍾方向!九點鍾方向!”
“騎士一號收到。騎士二號,請確認敵機方位。”
阿爾菲斯中尉扭頭望向僚機所說的“九點鍾方向”,可是什麽也沒有看見,所以立刻要求僚機重複報告。
“目標確認,目標確認。敵機群編隊我編隊上空!敵機群編隊我編隊上空!”
僚機的嘶喊讓阿爾菲斯中尉的緊張情緒加劇起來,他急忙將目光向左側斜上方挪了過去,努力的辨認著僚機指出的敵機群編隊,終於,他看清楚了那些正接近中的小黑點,由於他與僚機之間相距好幾英裏,所以僚機比他先發現目標。
空氣比較幹燥,雖然河穀地區的濕氣比其它地方要稍重一些,但是現畢竟是緬北的涼季,這個季節降水稀少,而氣溫也相對低一些,這個季節裏,天氣通常是晴朗的,或許會河穀地區有一些雲層,但是並不會影響到飛行安全。
兩架“噴火”式戰鬥機正掠過這處伊洛瓦底江的河穀地帶,飛行那低沉的雲層之上,從飛機上向下望去,下麵如同鋪著天鵝絨一樣,距離飛機似乎很近很近,景色美得讓人陶醉。
但是陶醉中卻也帶著警惕,這從飛行員之間的無線電對話就可以略知一二。
“騎士二號,注意北方,注意北方。”
“騎士二號收到,未發現異常情況。”
英國皇家空軍中尉阿爾菲斯非常謹慎的與他的僚機保持著不間斷的聯絡,並不時的將頭扭來扭去,觀察著天空中的情況,他注意到北方好象出現了幾個黑點,於是提醒僚機注意,但是僚機卻報告,那隻是雲層強烈陽光下的氣象現象,這片天空目前還是和平的。
但是和平也隻是暫時的,作為一名英國職業軍人,阿爾菲斯中尉非常清楚現的緬甸局勢,自從那支所謂的“亞細亞解放陣線國際誌願軍”由中國雲南進入緬甸北部地區之後,“遠東戰爭”實際上就已經爆發了。
“遠東戰爭”,這是英國政府對這場戰爭的稱呼,而且英國政府也已經明確表示,這場遠東戰爭是“中國人一手挑起來的”,目的是為了“摧毀大英帝國亞洲的經濟命脈”,這已經“威脅到了帝國的安全”,並且也“威脅到了世界和平”,所以,英國政府決定不惜一切代價“阻止中**隊越過伊洛瓦底江”。
是的,英國政府並沒有被那個“亞細亞解放陣線國際誌願軍”的稱呼迷惑,英國政府直接指出,這支所謂的“國際部隊”其實就是中**隊,成建製的中國國防軍,而目前,這支軍隊已經翻過數座山脈,正向伊洛瓦底江防線撲去。
伊洛瓦底江是一條南北走向的大河,發源於中國境內,並橫貫緬甸全境,印度洋上的安達曼海與孟加拉灣交界處匯入大海,這條大河是緬甸境內重要的河流,不僅蘊藏著豐富的水力資源,而且也是重要的交通命脈,雖然河流湍急,落差很大,但是通過接力的方式是可以用駁船運輸物資的,不過,對於現的英國而言,伊洛瓦底江的重要戰略意義不於它的航運價值或者水力開發前景,而於它對印度殖民地的“關鍵性屏障作用”。
由於伊洛瓦底江是南北走向,而且貫穿緬甸全境,這條咆哮的大河硬生生將緬甸分割為了東西兩部分,如果一支外**隊能夠越過伊洛瓦底江而出現這條大河的西岸的話,那麽,印度就遙遙望了。
印度號稱“英國王冠上的寶石”,對於英國的生存至關重要,就如同東印度群島對於荷蘭的戰略價值一樣,失去了印度,英國就“戰略上失敗了”。
“戰略上失敗了”,這是英國任首相丘吉爾先生英國議院發表就職演說時對議員們說的原話,這直接導致了一個嚴重後果,那就是“中英戰爭已不可避免”。
雖然英國政府目前仍就是否直接向中國宣戰一事進行討論,但是從英國政府換首相的事實來看,英國政府進行戰爭的決心是很確定的,因為任首相正是以“強硬”著稱的丘吉爾。
因為對華立場上的“過分軟弱無能”,以及“慕尼黑陰謀”中對德國“無原則的妥協”,英國政府前任首相張伯倫先生迫於來自議院和英王的雙重壓力,不得不主動提出辭呈,而隨後,這位一貫立場“強硬”的丘吉爾先生理所當然的成為了繼任者,而且上任之初就立刻表現出了他的強勢。
於是,阿爾菲斯中尉就從風景秀麗的地中海來到了這窮山惡水、瘧疾遍地的緬甸,與他的戰鬥機中隊的戰友一起駐紮曼德勒空軍基地,負責保衛這座緬甸中部地區重要的城市以及重要的交通樞紐。
如果一定要讓阿爾菲斯中尉做出選擇的話,他寧願繼續呆埃及的亞曆山大,這不僅僅是氣候的關係,重要的是安全問題,對於阿爾菲斯中尉來講,緬甸的天空就是危險的天空,因為這片天空,現正翱翔著一位真正的“空中殺手”,這個“空中殺手”就是那位西班牙內戰的戰場上聲名雀起的“格格巫”。
根據中國國家電台的英語廣播“英格蘭之聲”的消息,那支“亞細亞解放陣線國際誌願軍”占領緬北重鎮臘戌的當天,這名“格格巫先生”就擊落了兩架英國皇家空軍的“噴火”式戰鬥機,從而正式拉開了他遠東戰場的“獵殺盛宴”,而且隨後幾天的戰鬥結果表明,那還隻是一次餐前小吃,不過短短幾天時間,“格格巫戰鬥機中隊”就已經取得了二十一比零的戰績,擊落了英國皇家空軍的十五架戰鬥機和六架輕轟炸機,而己方無一損失,其中,一半以上的戰績是“格格巫先生”本人創造的。
當然,這隻是中國人的一麵之辭,英國政府隨即予以了否認,隻承認空戰中確實有損失,而且中國空軍的損失與英國一樣,英國政府堅稱,這隻是中國人的“宣傳戰”,於是英國公眾暫時被政府的謊言安撫了神經。
但是阿爾菲斯中尉卻知道,中國廣播電台沒有戰績裏摻水,實際上,經過前幾天的空中戰鬥之後,英國皇家空軍駐緬甸的部隊士氣相當消沉,飛機的損失以及飛行員的傷亡足以使緬甸的天空看上去危險之極,為了提升士氣,英國政府不得不從世界各地的空軍基地召集優秀的飛行員,而阿爾菲斯中尉就是其中之一,雖然他沒有參加過當年的那場歐洲戰爭,但是他卻秘密參加過西班牙內戰,以一名誌願作戰人員的身份為西班牙共和派政府一方作戰,不僅積累了相當的作戰經驗,而且也取得了擊落五架敵方飛機的戰績,那位中國的“格格巫先生”當年還是阿爾菲斯中尉的異國戰友,或許兩人還曾經見過麵也說不定。
阿爾菲斯中尉是前天抵達曼德勒空軍基地的,而且是一路駕駛他的那架“噴火”式戰鬥機從埃及飛過來的,途中經過數千公裏的長途飛行,飛機發動機磨損嚴重,到了緬甸機場之後,不得不立即換了一台發動機,而這台發動機卻不是式的電噴燃料發動機,而依舊是老式的化油器發動機,這帶來一個嚴重問題:現阿爾菲斯中尉駕駛的這架“噴火”式戰鬥機必須小心翼翼的俯衝和側滑中保持必要的“謹慎”,否則的話,物理定律的作用下,化油器將出現供油故障,此時,飛機的發動機“有很大可能”做向下的機動動作時熄火。
這不僅僅隻是曼德勒空軍基地技術軍官的警告,而且也是血淋淋的事實,根據前幾天空戰中僥幸逃生的英國飛行員的報告,他們駕駛的裝備老式發動機的“噴火”式和“颶風”式戰鬥機往往會躲避中國“獵鷹”式戰鬥機的追殺中發生空中停車故障,一些老練的飛行員或許可以螺旋槳轉速下降的那一瞬間意識到問題所,並通過放慢機動動作以維持發動機的運轉,但是多數飛行員就沒那麽好運氣了,飛機要麽直接失速墜毀,要麽勉強恢複平飛狀態之後被追上來的“獵鷹”擊落那緬北的崇山峻嶺之中,顯然,英國製造的化油器成了中國空軍戰鬥力的倍增器。
這似乎要怪英國政府,英國政府一向過於重視歐洲事務,以致於忽視了亞洲地區的防務,英國空軍駐紮亞洲的戰鬥機和轟炸機裝備的換代上往往要比歐洲部隊慢一拍,當歐洲基地的戰鬥機已經全麵換裝了仿造自中國“獵鷹”式戰鬥機所裝備的電噴燃料發動機的時候,亞洲的戰鬥機中隊還使用舊式的化油器發動機,亞洲的英軍裝備甚至比不上駐中東、近東地區的英軍。
即使是“第二次南洋戰爭”形勢危急的時候,英國政府仍然是一副慢悠悠的動作,而“遠東戰爭”爆發的時候,整個緬甸戰區,英國皇家空軍能夠使用的電噴燃料發動機隻有不到十五台,而且缺少配件。
平時疏於戰備,到了戰爭爆發的時候,英國政府就不得不手忙腳亂的將那些式的武器從遠離戰場的後方調往前線,阿爾菲斯中尉之所以駕駛戰鬥機直接從埃及基地飛往緬甸基地,原因也正於此,英軍駐埃及的戰鬥機部隊已換裝了式發動機,但是由於航程問題,轉場戰鬥機中途不得不那些設施落後的“機場”降落以添加燃料,於是,五十架戰鬥機裏能夠有四十架安然無恙的飛到緬甸就已經相當不錯了,剩下的那十架戰鬥機要麽摔了伊朗、印度的某段“跑道”上,要麽幹脆就消失了飛行編隊後,而當飛機終抵達目的地的時候,人們才發現,許多式發動機已這一遠程轉場過程中消耗了它美好的“青春”,不得不等待發動機從國內運到戰場。
雖然沒有發動機可用,但是戰備巡邏卻不能鬆懈,而現,阿爾菲斯中尉和他的僚機正執行的就是戰備巡邏任務,他們必須確保曼德勒以北、以東空域的安全,為基地方麵提供遠程警戒,因為現的曼德勒已經成了一座大型後勤倉庫,那碼頭、貨棧、火車站、調車場裏堆積著大量的軍火彈藥和軍用物資,而一旦中國轟炸機出現曼德勒上空,那就是一場絕對的災難,對此,曼德勒前線司令部完全不敢想象後果。
這種對空襲的恐懼並非是英國將軍們神經過敏,實際上,就昨天,中國空軍的一支轟炸機編隊就轟炸了北邊的緬北重鎮密支那,而那裏也是一處能夠突破伊洛瓦底江防線的關鍵地點,攻擊中,中國空軍不僅出動了中型轟炸機和戰鬥機,而且也出動了攻擊機和俯衝轟炸機,整個空襲過程一氣嗬成。
種種跡象表明,中**隊要麽將從密支那突破伊洛瓦底江防線,要麽將從曼德勒突破防線。
阿爾菲斯中尉很不情願看到曼德勒附近出現中國轟炸機,因為這些轟炸機肯定有戰鬥機護航,那樣一來,他就必須駕駛著這架隨時可能空中停車的“噴火”式戰鬥機去迎戰那些性能好的“獵鷹”式戰鬥機,西班牙戰場上,他雖然沒有機會駕駛“獵鷹”,但是也聽說過“獵鷹”戰爭中的出色表現,如果可以選擇,他情願與德國的式戰鬥機進行較量,而不是與“獵鷹”進行戰鬥,這與愛國主義無關,隻與技術水平有關,中國的航空工業現足以傲視全球,世界上第一台電噴發動機、第一台裝備渦輪增壓器的航空發動機都是中國誕生的,這直接改變了世界航空工業的麵貌和設計思想。
阿爾菲斯中尉的祖上曾經參加過對華戰爭,對於那個古老的東方國家,阿爾菲斯一直非常好奇,不明白為什麽短短三十年的時間裏中國竟會發生如此翻天覆地的變化,以前中國挑戰荷蘭,英國人也隻是譏笑一下荷蘭的衰落,但是現,當英國也開始直接麵對中國的挑戰時,英國人才驚訝的發現,昔日的那個大英帝國也已衰落到了如此地步,連亞洲人都不把英國放眼裏了。
就阿爾菲斯中尉憂慮未來的空中戰鬥的時候,耳機裏終於傳來了僚機那略顯驚慌的聲音。
“騎士一號!發現敵機!發現敵機!九點鍾方向!九點鍾方向!”
“騎士一號收到。騎士二號,請確認敵機方位。”
阿爾菲斯中尉扭頭望向僚機所說的“九點鍾方向”,可是什麽也沒有看見,所以立刻要求僚機重複報告。
“目標確認,目標確認。敵機群編隊我編隊上空!敵機群編隊我編隊上空!”
僚機的嘶喊讓阿爾菲斯中尉的緊張情緒加劇起來,他急忙將目光向左側斜上方挪了過去,努力的辨認著僚機指出的敵機群編隊,終於,他看清楚了那些正接近中的小黑點,由於他與僚機之間相距好幾英裏,所以僚機比他先發現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