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實話,這確實是林子軒比較感興趣的問題。


    在後世,他喜歡看科幻電影,包括很多關於時間旅行的電影。特別是那部非常有名的《星際穿越》,不過他也就是看個熱鬧,並不懂得那些深奧的科學理論。


    後世的不少科學家都認為時間旅行在理論上可行。


    為此有人提出了四維空間的想法,把時間加入到維度中,並認為時空旅行的天然“交通工具”是黑洞。


    這些對於時空旅行的猜想正是來源於愛因斯坦的相對論。


    在牛頓看來,時間的長河是筆直、連續且始終如一的,它從不偏離,並始終以相同的速度流逝,以自己的這種方式帶著世間萬物同行。


    後來,愛因斯坦認為,時間“並沒有這麽穩定,時間的長河蜿蜒曲折,會在恒星和星係周圍加速或者減速”。


    1949年,愛因斯坦在普林斯頓的同事,邏輯學家庫爾特哥德爾找到了愛因斯坦廣義相對論方程的一個解,這個解描述的宇宙是旋轉的。


    如果宇宙真是旋轉的,那麽你乘一艘火箭環繞宇宙航行時,會在出發前就返回。


    這個發現讓愛因斯坦困惑不已。


    在愛因斯坦的回憶錄裏,他承認這的確是他方程的解,但是他同時認為我們可以從物理上將它們舍去——因為宇宙是在擴張的,並沒有轉動。


    1963年,數學家羅伊克爾發現自轉的黑洞會塌縮成一個由壓縮物質組成的環,而不是一個點。


    如果你從這個環中間穿過去,你可能會經曆時間倒流,甚至穿行到另一個宇宙。


    數學家稱這種空間為“多連通空間”,物理學家則稱之為蟲洞。


    到了80年代末期,加州理工學院的物理學家基普索恩及其同事發現了愛因斯坦方程的另一組解,這些解表明蟲洞是可以穿越的。


    1990年代,愛德華維頓提出了一個具有11度空間的m理論。


    他和其他學者找到強力的證據,證明了當時許多不同版本的超弦理論其實是m理論的不同極限設定條件下的結果,這些發現帶動了第二次超弦理論革新。


    弦理論主要試圖解決表麵上不兼容的兩個主要物理學理論——量子力學和廣義相對論,從而解決黑洞的問題。


    然而,這所有的研究都是理論上的假設和猜想,無法進行驗證。


    林子軒想借這個機會當麵問一下愛因斯坦的想法,時間旅行有沒有可行性。


    對於時間旅行,在座的學者並不陌生,接觸西方文學的大多都知道。


    1895年,英國科幻小說家威爾斯的經典名作《時光機器》問世,把這個問題拋給了全世界,引起了不小的爭議。


    《尋秦記》在這個時代雖然不怎麽受人待見,但也提出了“穿越”的概念。


    穿越時空,回到過去,一直被認為是小說中的情節,和科學沒有絲毫的關係。


    此時,林子軒在一位偉大的科學家麵前提出這個問題,引得眾人發出善意的笑聲。


    因為這樣的問題才符合林子軒文學家的身份,也會成為一樁趣聞,給這次晚宴增加色彩。


    愛因斯坦想了想,似乎真的在考慮有沒有這種可能性。


    “我想這個可能性不大,也無法進行驗證。”愛因斯坦微笑著搖頭道,“光速是目前宇宙中已知的最快速度,對於超越光速的談論沒有太大意義,隻能是一種假設罷了,當然,你可以在小說中實現這個夢想。”


    這就是愛因斯坦和林子軒之間唯一的交流。


    兩人既沒有擦出思想的火花,也沒有智慧的交鋒,僅僅是普通的交談而已,讓周遭的旁觀者失望不已。


    林子軒有自知之明。


    他在普通人麵前炫耀那點科幻知識可能會收獲崇拜的目光,可在一位頂尖科學家麵前炫耀就是自取其辱了。


    這個時候的愛因斯坦正在研究量子力學,他的確認為當物體接近光速的時候時間會變慢,而當物體超過光速的時候,時間可能會彎曲。


    這個彎曲有很多種可能,時間倒流隻是其中的一種猜想,很難解釋清楚。


    他不認為這位中國的小說家能夠理解這麽複雜的物理課題,所以就敷衍了兩句。


    1935年,愛因斯坦在一篇論文中提到了一種“時空橋”的概念,也就是俗稱的蟲洞,他認為宇宙中可能存在著連接兩個不同時空的狹窄隧道,允許進行時間旅行。


    晚宴結束,林子軒回到家中,他還要準備明天在公共租界聖三一教堂舉行的婚禮。


    上海聖三一教堂位於黃浦區,由英國人創建於1869年,是一座為英國僑民中的聖公會教徒服務的教堂,也是目前上海最為豪華的教堂。


    林子軒的婚禮引起了不小的轟動,並在《申報》上刊登了婚訊。


    這個時候結婚沒有結婚證,卻有婚書。


    1914年8月19日,北洋政府頒布了《關於人事憑證貼用印花條例》,規定每紙婚書貼印花**一元,如不貼用印花或不蓋章畫押者,在法庭上不能作為婚姻的有效證明。


    這種貼有印花**的婚書就算是政府認證的結婚證書了。


    大戶人家結婚還要在報紙上刊登婚訊,以示隆重,也是作為見證,當然,離婚的時候也會在報紙上刊登消息。


    愛因斯坦入住在上海法租界杜美路9號一位旅滬猶太人家裏。


    作為一名猶太人,他應上海猶太青年會和學術研究會邀請,於1923年1月1日下午3時在福州路17號公共租界工部局禮堂講演相對論。


    也就是說,當林子軒結婚的時候,愛因斯坦正在講述相對論。


    愛因斯坦在1923年1月2日11時乘坐“榛名丸”郵船離開上海,返回歐洲。


    在海上的時候,他回憶起在上海的經曆,習慣性的寫了旅行見聞,腦海裏偶爾閃過了林子軒的身影。


    愛因斯坦不是對林子軒有深刻的印象,他連林子軒的名字都沒記住,或者說他沒記住大多數中國人的名字。


    他隻是記住了林子軒提出的問題,至少在所有人的提問中關於時間旅行的問題還算有趣。


    時間旅行?


    愛因斯坦笑了笑,他不認為這個設想能夠成為現實,然而,他並不知道,自己和一位時空穿越者就這樣錯過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民國大文豪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薪越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薪越並收藏民國大文豪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