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十七章二士爭功計


    就徐皓月和趙匡胤等義社兄弟歡飲之時,數裏之外的駙馬府內,張永德也駙馬府的花園內擺下了幾桌酒宴,三十餘名各路周軍大將齊集,將星璀璨,的確加熱鬧。


    張永德一身紫袍,衣飾甚是華貴,坐席位之上,與他同席的有李重進、向訓、王昭、王彥升等人。見自己邀請的諸將到齊,張永德麵有得色的站起身來大笑道:“各位將軍,難得有機會大家齊聚一堂,場的都是我張永德的好友,今日是我張永德二娘的壽辰,借她老人家的光,請大家喝個痛快!來日沙場一同廝殺!”眾將一起起身舉杯敬了張永德一回之後,便又接著歡飲起來。


    張永德看了看場的諸將,麵色不豫,緩緩說道:“那趙匡胤是不是沒來?”


    李重進點點頭說道:“適才下前去邀請,趙匡胤推說有要事身,不來與會。”


    王昭接口說道:“宴後下看到趙匡胤拉著徐皓月和李繼勳一同走了。”


    張永德重重的哼了一聲道:“那李繼勳被降職留用,便連個節使也不是,頂了個右武衛大將軍的虛銜,不堪大用,趙匡胤和他是結義兄弟,定是和他有約,想不到徐皓月那小子和他們也走得這般近。”


    王昭又道:“下聽聞徐皓月和趙匡胤也是結義兄弟。”


    向訓點點頭說道:“末將駐節潁上的時候,趙匡胤曾今托我幫他的義兄弟出貨,便是這徐皓月,聽聞趙匡胤、李繼勳還有幾人都是結義兄弟,叫什麽義社十兄弟的。”


    張永德冷笑一聲說道:“這個我知道,他們的義社十兄弟今日我這裏喝酒的便有四個,我看他們那邊還聚得起幾人來。”


    王昭笑道:“大帥位高權重,我等自然為大帥馬是瞻。”張永德哈哈大笑起來,舉杯和眾將又喝了一杯。


    王昭接著說道:“這次陛下詔諸軍回京,定然又要用兵,如今淮南、西北已平,蜀國亦不敢輕動。大周之敵隻有北邊的漢國和契丹遼國,前番攻打淮南之時,漢國、遼國竟然膽敢從背後攻打我大周北部州郡,漢國又與我大周有世仇,陛下必定會出兵討伐兩國的。如今大帥掌殿前都檢點,這次北征,必定是為北伐大軍招討使,再建不是功勳,下先敬大帥一杯,預祝大帥馬到功成,揚我大周軍威。”眾將一起舉杯相敬,張永德笑嗬嗬的舉杯一飲而。


    李重進接著說道:“隻是末將到京之後,聽聞陛下對那徐皓月和白甲軍恩賞厚待,製軍器多撥給白甲軍使用,著實令我等看著氣惱。上次這小子壽縣就用張順、武懷恩之事,戲耍了末將一道,想起從前淮南大戰,這小子累敗我等,這口氣卻是難以咽下。”


    向訓搖搖頭說道:“黑大個,此話此說說便罷,此刻徐皓月和白甲軍都已經歸周,大家便都是大周的兵將,這口氣咽不下又如何?難道還能再廝殺一場不成?”


    張永德沉吟道:“徐皓月此子如今聖眷正隆,他到京之後居然聯合那些官弄出個什麽治國綱言來,又獻上神臂弩、轟天雷製法,今年春墾還獻上什麽占城稻,甚得陛下嘉許。”


    王昭麵色微變,出口挑撥道:“大帥,這徐皓月看似溫馴有禮,實則不甘人下,從前他未跡之時,為了得到英家支持,甘為那英山女匪的贅婿,其後為了依附唐國,又甘願做了那唐國主的義子,此刻歸周又聯結趙匡胤還有宮那些個官,其誌不小。”


    李重進嗤之以鼻道:“此人朝三暮四,本姓徐,後為贅婿改姓英,又為他人義子改姓李,真是三姓家奴,為人不恥!”


    向訓沉吟道:“末將聽聞陛下有意讓徐皓月統領白甲軍為北伐先鋒前部,此人雖然行德有虧,但慣會用兵,若他為前部先鋒,就怕被他多建功勳,得陛下信任,日後我等隻怕都要他帳下聽用了。”


    張永德聞言大怒道:“庶子小兒,何德何能為前部先鋒?我明日便入宮見陛下,親說此事。”


    王昭急忙說道:“大帥息怒,正所謂將不問君略,大帥如此進宮去隻怕不妥。”


    李重進皺眉道:“那便如何?難道我等就要忍下這口惡氣不成?”


    王昭笑道:“北伐漢國、遼國豈同伐唐國?漢國也還罷了,占著地勢險要據守,而那契丹遼國騎兵眾多,豈是好相與的?”跟著王昭壓低聲音道:“契丹騎兵來去如風,善於斷人糧道,徐皓月和白甲軍若為前部先鋒,大帥隻需將糧道掌握,到時候假言契丹騎兵阻斷糧道,延遏白甲軍糧草供應,深入遼境的徐皓月和白甲軍還不是隻有敗亡一途?”


    張永德聞言麵色一變,搖頭道:“此計太過陰毒,況且以私仇而廢公事,不是大丈夫所為,此事作罷,不必再提,來來來,大家喝酒。”


    李重進和向訓對望一眼,對王昭這條計策也是大為吃驚,但見張永德不願再說,便也隻得作罷不提。


    ……


    夜已經深了,春夜的寒涼還是有些徹骨。大內宮,柴榮躺軟塌之上,喝了一口醒酒熱湯,看著站一旁的王樸,淡淡的問道:“打探得如何了?”跟著指了指一旁的團椅說道:“坐下說。”又吩咐內侍給王樸端上一碗醒酒熱湯來。


    王樸謝了,斜身坐下後說道:“宴席上,諸將和各官都是禮敬有加,並未看出什麽端倪來,隻是宴席散去之後,張永德和李重進、向訓等人邀集了三十多名將官他府飲宴,好像說是他二娘的壽誕。”


    柴榮眉頭深深一蹙,沉聲說道:“席間他們說了什麽?”


    王樸躬身說道:“說起了北伐之時,眾將都以為張永德當為主帥,席間李重進和向訓對白甲軍和徐皓月嫌隙似乎很深,張永德也對白甲軍極不怠見。”


    柴榮嗬嗬一笑說道:“朕這個妹夫啊,是個人才,隻可惜容人之量稍稍差了些,朕收服白甲軍、收服徐皓月,並加以重用,便是要製衡朕這個妹夫,他軍威信頗高,又位高權重,真可不想他一枝獨大。”


    王樸點點頭說道:“正是如此,所謂帝王權謀,用人製人,方為上策。陛下銳意提拔趙匡胤和徐皓月這些銳將領,一來他們朝沒有根基,與老派勢力正好相互製衡。二來兵權加分散,諸將之間互有嫌隙,便不會連成一氣。”


    柴榮嗯了一聲說道:“還是王卿你的主意好,讓朕一定要收服白甲軍,讓朝再多一股勢力,朕便好製衡了。王卿真乃朕的智囊啊,哈哈。”


    王樸躬身說道:“為陛下分憂乃臣份內之事。隻是陛下請留意趙匡胤和徐皓月,兩人本就是結義兄弟,私交甚好,微臣隻怕他二人聯手,假以時日便會連張永德也製他們不住的。”


    柴榮擺擺手說道:“朕心有數,朕已經想好了,此次伐遼趙匡胤為水路前部先鋒,徐皓月為陸路前部先鋒,先至幽州城下者為頭功,這二士爭功之局,隻怕兩人明知道是個坑,也得往裏跳,因為他們是經不住手下將校催促的,嗬嗬,誰人不想建功立業?隻要他們爭功,就算是兄弟也會反目!哈哈。”


    王樸喜道:“陛下妙計,如此一來管教他兄弟二人貌合神離,就算二人想一同用力也用不上。”


    柴榮又喝了口醒酒湯,接著說道:“還有張永德,這次他以為朕會派他為招討使、行營部署,但朕卻偏偏不派他出陣,朕打算讓他和你留守東京大梁,李重進鎮守潞州以防殘漢應援遼國,向訓仍舊回淮南,以防唐國,朕親領大軍禦駕親征。”


    王樸沉思片刻道:“陛下如此安排甚好,隻是誰人為伐遼招討使,北麵行營部署呢?”


    柴榮靜靜的說道:“韓通!”


    王樸哦了一聲道:“韓將軍不偏不倚,正是適合的人選,隻是向訓和張永德二人需加以調整。”


    柴榮嗯了一聲沉吟道:“張永德為東京留守的確不妥,朕不該把東京糧道咽喉讓他掌控,向訓久鎮淮南是該挪一挪窩子了。”思忖片刻後柴榮道:“向訓調任山南東道節使,俄充西南麵水陸運招討使,張永德往西京去,任西京留守,警戒西北諸州,李繼勳出鎮淮南,聯合吳越一同防備唐國!”


    王樸欣然下拜道:“陛下如此安排,北伐遼國無憂矣。”


    柴榮哈哈大笑道:“昔年晉國石敬瑭割讓了燕雲十州給遼國,如今是到了讓遼國還我北疆屏障的時候了,殘漢疥癬之疾,根本不必征討,待朕掃平燕雲十州之後,殘漢斷了遼國之援,必定成甕之鱉!”


    王樸躬身說道:“微臣一定效犬馬之勞,輔助陛下,成萬世不朽之功業,除死方休!”


    柴榮聽了他這句除死方休,微微覺得有些不妥,忍不住說道:“此話不吉利,日後不用再如此說了。”君臣二人相視一笑,又說起別的政事不提。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白甲軍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不開心的橘子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不開心的橘子並收藏白甲軍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