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厚賞忠義臣
晨曦的金光之間,李處耘和楚昭輔二人帶著十餘名隨從護衛快馬先行回汴梁城,一路上也不停留,快馬加鞭之下,不一時回到了汴梁城北門明德門之外。
隻見北門城門緊閉,李處耘和楚昭輔都是微感奇怪,但見城頭上還是石守信的帥旗,也不疑有他,李處耘便馬背上高聲喝道:“我乃趙匡胤趙點檢麾下散都指揮使,特回京城傳信與石守信將軍!快開城門!”
明德門的城樓上,徐皓月正安坐城樓內,品著香茗,聽了王子襄的回報後,微微一笑道:“讓他們進來,拿下後帶來見我。”徐皓月也不知道為什麽,從他開始算計趙匡胤的那一刻起,他就再等著這一天,他很想看到趙匡胤和他手下看到他之時吃驚的樣子,想聽聽他們會說什麽,這倒也不是想要羞辱他們的意思,而僅僅隻是出於一種好奇而已。
昨晚一夜未眠,此刻他卻隻覺得精神倍,籌謀了許久,到了收網的時候,他的心情或許和一個漁夫沒什麽兩樣,而鷸和蚌卻是範質和趙匡胤。
對於石守信和韓審琦罵自己背信棄義、出賣兄弟的指責,徐皓月心是有些難堪,這個結果他也早就料到了。這個下克上的現實世界裏,他隻想通過這種方式來告訴世人,忠於國家、恪守道義和信守承諾比私交為重要,一切淩駕於法之上的私欲便是造成亂世的根源。他隻想以他自己的行動來告訴世人這一點,就像他以行動告訴曾今是農人、家丁、流寇的白甲軍,他們不是賤民一樣。
魏仁浦坐他的對麵,也喝著茶水,看到徐皓月嘴角不時浮起的笑意,忍不住問道:“徐將軍,趙匡胤大軍定然是尾隨於後而來,不知將軍心可有必勝良策?”
徐皓月淡淡的說道:“趙匡胤還派信使回京,便是不知道我等已經掌控了京城,就這一點上,他便輸了五成。而且趙匡胤大軍的軍糧尚未出城,隨軍糧草隻夠三天敷用,又輸了三成。趙匡胤後一個救命稻草卻是慕容延釗,隻可惜啊,慕容延釗那邊我也早有安排,這根救命稻草他是抓不到的了。”
魏仁浦點點頭又問道:“為何徐將軍讓太後往各地的檄之嚴命各節使兵馬嚴守城池關隘,卻不召集節使兵馬進京勤王?”
徐皓月抿了口茶緩緩說道:“外兵入京多有不便,君不見漢末董卓進京之事?如今已有全勝把握,也不必橫生枝節,召集勤王之兵,隻要各處守好城池、關隘,以防趙匡胤大軍潰敗之後流竄便可。”
魏仁浦嗯了一聲,長舒了一口氣道:“若不是徐將軍洞悉先機,等到趙匡胤兵臨城下,石守信和王審琦裏應外合,我等便是坐以待斃之勢了。”
徐皓月搖搖頭歎道:“我那兄長仁厚,倒也不會為難誰,若真是他兵變成功,諸位大人官還是照做,不會有什麽坐以待斃之說。”
魏仁浦皺眉道:“但凡以往近世帝王,初舉兵入京城,皆縱兵大掠,謂之夯市,以結兵將歡心,難道趙匡胤不會這樣做?”
徐皓月點點頭長歎一聲道:“我知道他不會的!”魏仁浦聽他語氣甚是堅定,卻也不解釋他為何會如此肯定,隻聽他續道:“若他兵變成功,他會是位好皇帝,隻可惜如今他沒有成功,便隻能為寇了……”魏仁浦隻覺得奇怪,聽他語氣之滿是寥落之意,惋惜之情溢於言表。
說話間王子襄已經押解著李處耘和楚昭輔二人到了城樓之內。隻見兩人衣冠不整,衣甲上滿是血汙,被五花大綁押上前來,被白甲軍兵卒按到地,口都是吵嚷著:“我是趙點檢的信使,你們為何要拿我等?石守信將軍何處?讓他出來見我!”。
李處耘似乎識得徐皓月,一見徐皓月,麵色大變,驚呼道:“徐將軍!你為何會此處?”楚昭輔聞言也是大驚失色,李處耘心念一動,雖然還有些細微末節沒想明白,但已然知道為何不見石守信,為何殿前軍要拿下自己和楚昭輔了。
徐皓月哦了一聲,淡淡的說道:“你認得我?”
李處耘急道:“徐將軍,你為何要拿我等?你不是和我家將軍已有約定了麽?”
徐皓月冷然道:“我隻答應你家將軍,和他演一出白甲軍和遼軍起兵南下的戲碼,從沒答應過和他一道兵變造反!”
李處耘和楚昭輔二人麵麵相覷,本來李處耘已經覺得隱隱不妙,此刻親耳聽徐皓月說了,後一絲希望也破滅,忍不住破口大罵道:“徐皓月!你出爾反爾!不講信用!”
徐皓月微微搖頭冷道:“是你家將軍先出爾反爾,背信棄義!先帝托孤於他,他卻覬覦皇位,起兵造反,我隻是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
李處耘啞然無語,徐皓月喝了口茶問道:“趙匡胤讓你們回城給石守信傳什麽話?”
李處耘和楚昭輔都是怒視徐皓月,卻默不作聲,徐皓月淡淡的說道:“你們不說我也能猜到,無非就是讓石守信準備好迎接大軍進城,保護好城內家眷,安定城內姓什麽的,隻可惜石守信這會兒已經大牢裏了,你們去大牢裏向他說。”
李處耘和楚昭輔二人聞言,麵如土色,微微顫抖起來,隻覺得徐皓月竟然能知道得這般清楚,不禁有些畏懼起來。王子襄一揮手,兵卒們便拉起二人要走。
徐皓月忽然舉手道:“慢!”兵卒們停下來,徐皓月皺眉問道:“你們陳橋驛兵變之時,可有損傷?可有哪位將軍不服被你們殺了的?”
李處耘和楚昭輔對望一眼,也不敢答話,徐皓月淡淡的說道:“你們二人到牢,想要少受些皮肉之苦,好說實話,否則我會讓你們知道,什麽叫生不如死!”
二人身上微微顫,楚昭輔吃吃的說道:“白、白延遇將軍被王昭殺了,就隻有他起身反對的……”
徐皓月胸一滯,厭惡的揮揮手,命人將二人帶了下去,跟著深吸一口氣,略帶悲音的長歎道:“隻可惜了白將軍了,記得當年白將軍被俘獲之時,便想著要自刎,還是用他屬下的性命要挾,才讓他屈服。我早該想到也隻有他才有種,刀劍加身的危局之,還敢直斥其非的。”跟著眼光開始冰冷起來,咬牙切齒的說道:“王昭這個小人,等捉到他,一定替白將軍報仇!”
魏仁浦也是扼腕歎息道:“白將軍為人忠勇耿直,確實是可惜了。”
徐皓月抱拳對魏仁浦說道:“勞煩魏大人回宮一趟,將白將軍事跡稟明太後,讓太後厚賞白將軍家眷遺孤,並將白將軍一家接入宮去,好讓太後親自撫慰一番,再將此事曉諭城內諸軍,便能讓諸軍明白朝廷不會待薄功臣的。”
魏仁浦肅然站起道:“下明白其利害,下這便趕回宮去。”
走出數步,魏仁浦回頭問道:“徐將軍把出城將領家眷數監禁各自的府,難道便是想著如有將領不從被殺,也好解禁封賞?”
徐皓月淡淡的說道:“不錯,若是數下到獄,再把人放出來便有些難看了。”
魏仁浦又問道:“那此刻已然知道其餘諸將都已經附逆,他們的家眷也不下獄麽?”
徐皓月麵色一緩道:“禍不及妻兒,他們之或許有些是迫於形勢而附逆,我等著他們回來,他們的家眷還是各自府上看押便好。”
魏仁浦明白過來,徐皓月也一改昔日守京城的做法,不殺不關附逆將領的家眷,便是等著給那些迫於形勢依附叛逆的將領一個機會。如此一來本就不是鐵板一塊的趙匡胤部,或許會生出裂痕來,趙匡胤似乎又輸了一成。
魏仁浦走後,徐皓月喝完茶,起身信步走出城樓來,隻見明德門城牆之上,都是蹲滿了弓弩甲士,城樓上隻有正常的巡守之兵才露出身形來,眼望著各處伏兵都是磨刀霍霍,心暗想,趙大哥你也別怪我心狠手辣,出其不意乃是兵法要義,能用的我都會用上,已經到了這一步,兵戎相見便沒有什麽可保留的了。
日頭緩緩的爬上正,午飯後,夏日的炎熱讓城內柳樹梢頭的知了開始鳴叫起來,對於城軍民信而言,本來緊張惶恐的心,被這些知了吵得加煩躁不安。但對於徐皓月這個穿越前很少聽到知了鳴叫的人來說,卻是如此的悅耳動聽。他的內心卻是如此的空明寧靜,而身旁的白甲軍兵卒們卻是躍躍欲試,他們看來,隻要能有戰打,能夠立下軍功,便不會乎刀劍是向遼軍還是殿前軍揮出,說起來白甲軍和殿前軍素有嫌隙,淮南雙方就大戰數場,也不會手下留情。
隻有那些殿前軍和侍衛親軍麵色上才有些許不忍之色,麵對昔日的戰友,他們能揮起刀劍麽?徐皓月知道他們一定會的,因為他們城頭上,自己不想被昔日的戰友殺了,隻有殺死對方。
滾滾的塵煙自北麵的官道而來,隱隱的似乎還聽到那曲昔日淮南唱過的檀來之歌,看來兵變的殿前軍隻道回京城隻是一場武裝遊行,根本沒察覺到殺機的暗伏。
~~
晨曦的金光之間,李處耘和楚昭輔二人帶著十餘名隨從護衛快馬先行回汴梁城,一路上也不停留,快馬加鞭之下,不一時回到了汴梁城北門明德門之外。
隻見北門城門緊閉,李處耘和楚昭輔都是微感奇怪,但見城頭上還是石守信的帥旗,也不疑有他,李處耘便馬背上高聲喝道:“我乃趙匡胤趙點檢麾下散都指揮使,特回京城傳信與石守信將軍!快開城門!”
明德門的城樓上,徐皓月正安坐城樓內,品著香茗,聽了王子襄的回報後,微微一笑道:“讓他們進來,拿下後帶來見我。”徐皓月也不知道為什麽,從他開始算計趙匡胤的那一刻起,他就再等著這一天,他很想看到趙匡胤和他手下看到他之時吃驚的樣子,想聽聽他們會說什麽,這倒也不是想要羞辱他們的意思,而僅僅隻是出於一種好奇而已。
昨晚一夜未眠,此刻他卻隻覺得精神倍,籌謀了許久,到了收網的時候,他的心情或許和一個漁夫沒什麽兩樣,而鷸和蚌卻是範質和趙匡胤。
對於石守信和韓審琦罵自己背信棄義、出賣兄弟的指責,徐皓月心是有些難堪,這個結果他也早就料到了。這個下克上的現實世界裏,他隻想通過這種方式來告訴世人,忠於國家、恪守道義和信守承諾比私交為重要,一切淩駕於法之上的私欲便是造成亂世的根源。他隻想以他自己的行動來告訴世人這一點,就像他以行動告訴曾今是農人、家丁、流寇的白甲軍,他們不是賤民一樣。
魏仁浦坐他的對麵,也喝著茶水,看到徐皓月嘴角不時浮起的笑意,忍不住問道:“徐將軍,趙匡胤大軍定然是尾隨於後而來,不知將軍心可有必勝良策?”
徐皓月淡淡的說道:“趙匡胤還派信使回京,便是不知道我等已經掌控了京城,就這一點上,他便輸了五成。而且趙匡胤大軍的軍糧尚未出城,隨軍糧草隻夠三天敷用,又輸了三成。趙匡胤後一個救命稻草卻是慕容延釗,隻可惜啊,慕容延釗那邊我也早有安排,這根救命稻草他是抓不到的了。”
魏仁浦點點頭又問道:“為何徐將軍讓太後往各地的檄之嚴命各節使兵馬嚴守城池關隘,卻不召集節使兵馬進京勤王?”
徐皓月抿了口茶緩緩說道:“外兵入京多有不便,君不見漢末董卓進京之事?如今已有全勝把握,也不必橫生枝節,召集勤王之兵,隻要各處守好城池、關隘,以防趙匡胤大軍潰敗之後流竄便可。”
魏仁浦嗯了一聲,長舒了一口氣道:“若不是徐將軍洞悉先機,等到趙匡胤兵臨城下,石守信和王審琦裏應外合,我等便是坐以待斃之勢了。”
徐皓月搖搖頭歎道:“我那兄長仁厚,倒也不會為難誰,若真是他兵變成功,諸位大人官還是照做,不會有什麽坐以待斃之說。”
魏仁浦皺眉道:“但凡以往近世帝王,初舉兵入京城,皆縱兵大掠,謂之夯市,以結兵將歡心,難道趙匡胤不會這樣做?”
徐皓月點點頭長歎一聲道:“我知道他不會的!”魏仁浦聽他語氣甚是堅定,卻也不解釋他為何會如此肯定,隻聽他續道:“若他兵變成功,他會是位好皇帝,隻可惜如今他沒有成功,便隻能為寇了……”魏仁浦隻覺得奇怪,聽他語氣之滿是寥落之意,惋惜之情溢於言表。
說話間王子襄已經押解著李處耘和楚昭輔二人到了城樓之內。隻見兩人衣冠不整,衣甲上滿是血汙,被五花大綁押上前來,被白甲軍兵卒按到地,口都是吵嚷著:“我是趙點檢的信使,你們為何要拿我等?石守信將軍何處?讓他出來見我!”。
李處耘似乎識得徐皓月,一見徐皓月,麵色大變,驚呼道:“徐將軍!你為何會此處?”楚昭輔聞言也是大驚失色,李處耘心念一動,雖然還有些細微末節沒想明白,但已然知道為何不見石守信,為何殿前軍要拿下自己和楚昭輔了。
徐皓月哦了一聲,淡淡的說道:“你認得我?”
李處耘急道:“徐將軍,你為何要拿我等?你不是和我家將軍已有約定了麽?”
徐皓月冷然道:“我隻答應你家將軍,和他演一出白甲軍和遼軍起兵南下的戲碼,從沒答應過和他一道兵變造反!”
李處耘和楚昭輔二人麵麵相覷,本來李處耘已經覺得隱隱不妙,此刻親耳聽徐皓月說了,後一絲希望也破滅,忍不住破口大罵道:“徐皓月!你出爾反爾!不講信用!”
徐皓月微微搖頭冷道:“是你家將軍先出爾反爾,背信棄義!先帝托孤於他,他卻覬覦皇位,起兵造反,我隻是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
李處耘啞然無語,徐皓月喝了口茶問道:“趙匡胤讓你們回城給石守信傳什麽話?”
李處耘和楚昭輔都是怒視徐皓月,卻默不作聲,徐皓月淡淡的說道:“你們不說我也能猜到,無非就是讓石守信準備好迎接大軍進城,保護好城內家眷,安定城內姓什麽的,隻可惜石守信這會兒已經大牢裏了,你們去大牢裏向他說。”
李處耘和楚昭輔二人聞言,麵如土色,微微顫抖起來,隻覺得徐皓月竟然能知道得這般清楚,不禁有些畏懼起來。王子襄一揮手,兵卒們便拉起二人要走。
徐皓月忽然舉手道:“慢!”兵卒們停下來,徐皓月皺眉問道:“你們陳橋驛兵變之時,可有損傷?可有哪位將軍不服被你們殺了的?”
李處耘和楚昭輔對望一眼,也不敢答話,徐皓月淡淡的說道:“你們二人到牢,想要少受些皮肉之苦,好說實話,否則我會讓你們知道,什麽叫生不如死!”
二人身上微微顫,楚昭輔吃吃的說道:“白、白延遇將軍被王昭殺了,就隻有他起身反對的……”
徐皓月胸一滯,厭惡的揮揮手,命人將二人帶了下去,跟著深吸一口氣,略帶悲音的長歎道:“隻可惜了白將軍了,記得當年白將軍被俘獲之時,便想著要自刎,還是用他屬下的性命要挾,才讓他屈服。我早該想到也隻有他才有種,刀劍加身的危局之,還敢直斥其非的。”跟著眼光開始冰冷起來,咬牙切齒的說道:“王昭這個小人,等捉到他,一定替白將軍報仇!”
魏仁浦也是扼腕歎息道:“白將軍為人忠勇耿直,確實是可惜了。”
徐皓月抱拳對魏仁浦說道:“勞煩魏大人回宮一趟,將白將軍事跡稟明太後,讓太後厚賞白將軍家眷遺孤,並將白將軍一家接入宮去,好讓太後親自撫慰一番,再將此事曉諭城內諸軍,便能讓諸軍明白朝廷不會待薄功臣的。”
魏仁浦肅然站起道:“下明白其利害,下這便趕回宮去。”
走出數步,魏仁浦回頭問道:“徐將軍把出城將領家眷數監禁各自的府,難道便是想著如有將領不從被殺,也好解禁封賞?”
徐皓月淡淡的說道:“不錯,若是數下到獄,再把人放出來便有些難看了。”
魏仁浦又問道:“那此刻已然知道其餘諸將都已經附逆,他們的家眷也不下獄麽?”
徐皓月麵色一緩道:“禍不及妻兒,他們之或許有些是迫於形勢而附逆,我等著他們回來,他們的家眷還是各自府上看押便好。”
魏仁浦明白過來,徐皓月也一改昔日守京城的做法,不殺不關附逆將領的家眷,便是等著給那些迫於形勢依附叛逆的將領一個機會。如此一來本就不是鐵板一塊的趙匡胤部,或許會生出裂痕來,趙匡胤似乎又輸了一成。
魏仁浦走後,徐皓月喝完茶,起身信步走出城樓來,隻見明德門城牆之上,都是蹲滿了弓弩甲士,城樓上隻有正常的巡守之兵才露出身形來,眼望著各處伏兵都是磨刀霍霍,心暗想,趙大哥你也別怪我心狠手辣,出其不意乃是兵法要義,能用的我都會用上,已經到了這一步,兵戎相見便沒有什麽可保留的了。
日頭緩緩的爬上正,午飯後,夏日的炎熱讓城內柳樹梢頭的知了開始鳴叫起來,對於城軍民信而言,本來緊張惶恐的心,被這些知了吵得加煩躁不安。但對於徐皓月這個穿越前很少聽到知了鳴叫的人來說,卻是如此的悅耳動聽。他的內心卻是如此的空明寧靜,而身旁的白甲軍兵卒們卻是躍躍欲試,他們看來,隻要能有戰打,能夠立下軍功,便不會乎刀劍是向遼軍還是殿前軍揮出,說起來白甲軍和殿前軍素有嫌隙,淮南雙方就大戰數場,也不會手下留情。
隻有那些殿前軍和侍衛親軍麵色上才有些許不忍之色,麵對昔日的戰友,他們能揮起刀劍麽?徐皓月知道他們一定會的,因為他們城頭上,自己不想被昔日的戰友殺了,隻有殺死對方。
滾滾的塵煙自北麵的官道而來,隱隱的似乎還聽到那曲昔日淮南唱過的檀來之歌,看來兵變的殿前軍隻道回京城隻是一場武裝遊行,根本沒察覺到殺機的暗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