戈均趕上來,急切的問:“將軍,浮橋不要毀掉麽?萬一被魏軍利用了,那我們豈不是”。


    徐戍笑道:“留著,我自有用處”,他並沒有多加解釋,下令全軍深入山中隱藏,嚴禁隨意走動或者大聲說話,如今的這一路漢軍,連漢軍旗幟都沒有,一切都是為了好的隱蔽。


    過了晌午,徐戍還是安靜的坐著,望著身邊山間小溪不停的流淌


    戈均輕輕挨到一邊,滿臉焦急,小聲道:“將軍,已經好幾個時辰了,這麽等下去,隻怕魏軍全都來了”。


    徐戍默不作聲,細細的思量著,此時此刻,容不得一點失誤,但他確信,必須等下去,諸葛誕不會想到自己東渡粉水,他擔心的是自己向西南返回永安,所以,他必然向南繞道圍堵,不可能這麽快來到這裏


    這邊還等待,斥候突然衝到跟前,說十裏地外發現魏軍,徐戍一下子來了精神,果然,毋丘秀還是會從狹窄的河段渡河!


    漢軍徐戍的指揮下,謹細的埋伏山上,眼見著魏軍由遠及近,路過山穀,一路向西邊的粉水河而去,徐戍大喜過望,命戈均帶領一千人馬趕往山穀,隱蔽之處安放之前隨軍帶來的木油桶,而後埋伏山穀兩側。


    徐戍換上戰馬,率領一百騎兵與近兩千步弓兵悄悄向西側移動,隻等毋丘秀大軍準備渡河,徐戍一聲令下異軍突起,漢軍將士們呼嘯著從山上奔湧下來,毋丘秀大驚失色,急忙率軍抵禦,兩軍疾風驟雨般交戰。


    魏軍陣中一名年輕小將,正是曹魏廷尉高柔第三子高光,怒吼著拍馬殺來,大聲叫道:“大魏高光此,賊將速來受死!!!”。


    兩軍相遇,當先奪其‘氣’,徐戍手提綻天戟,亂軍中呼嘯而至,戟尖陽光下恍然發亮,猛然一個虛刺,高光揮槍一撥,卻撥了個空,再看徐戍,早已順勢轉身一割,正好切到高光的腹部,頓時血流不止,跌下馬來,魏軍前部頓時大亂。


    毋丘秀急忙派人將高光救起,指揮大軍抵抗,可漢軍勢如破竹,個個奮勇當先,高光之兄高誕,見弟弟身受重創,不禁勃然大怒,於亂軍之中往來衝殺,叫罵著直逼徐戍而來。


    “將軍小心!!!”,身後的數名漢軍士卒大聲叫嚷起來,徐戍翻身回頭迎戰,廝殺五六回合,隻因周圍漢軍占上風,而徐戍又勇猛異常,高誕力不能敵,慌忙後撤。


    漢軍將魏兵逼到粉水河畔,毋丘秀依然督促大軍背水一戰,豈料許多將士爭相恐後的踏上原先徐戍留下的浮橋西渡粉水,完全沒了戰意,而漢軍則越殺越勇,不一會兒功夫,地上便縱橫交錯著無數屍首,鮮血流溢,甚至淌進粉水河中,染出片片紅色。


    高誕拚色殺到毋丘秀跟前,喊道:“將軍!漢軍故意留下浮橋,這樣一來將士們隻顧逃命,全無鬥誌了,此役必輸無疑,我護著您北上突圍吧!”。


    毋丘秀眼望著浮橋上擁擠的魏軍,跌足罵道:“諸葛誕這個匹夫,怎放得漢軍過了粉水!!!哎!!!”。


    時間不等人,還是保命要緊,毋丘秀高誕的護衛下,集中優勢兵力,向漢軍相對薄弱的一處衝殺過去,徐戍自然不會輕易放過,但見一大群魏兵擠一起向北突圍,心知毋丘秀必定就其中,於是綻天戟一揮,身邊騎兵紛紛跟自己掩殺而去。


    魏軍也非不堪一擊,尤其是毋丘秀的一千親衛兵,作戰驍勇的很,愣是如潮的漢軍中撕開一條口子,向東北奔逃,眼見他們原路向山穀逃去,徐戍大喜,也不急著追,而是繼續趕殺殘軍,又將浮橋斬斷。


    頃刻間,原本擠上浮橋的魏兵哄然落水,互相拉拽撕扯,淹死者數百人,隻有數十人安然渡過粉水,這邊魏兵覆滅,一眼望去,滿地倒血泊中的屍體


    高誕護這毋丘秀與重傷的弟弟高光,引領殘部千餘一路奔逃,進入狹長的山穀,不遠處能見到身後的徐戍追兵,高誕急忙道:“將軍先行,我來斷後,還望將軍護我胞弟安然回去”。


    毋丘秀一陣感動,熱血澎湃,道:“回去也逃不了罪責,高誕兄,不如你我奮命而戰,或許還有扭轉的希望!”。


    高誕搖頭道:“來不及了,士氣全無,如何複戰??!大都督是您胞兄,必定不會重罪與您,你快些先行,否則全都逃不了了!”。


    毋丘秀滿腔悲憤,調轉馬頭,繼續奔走


    正這時,山穀兩側突然冒出許許多多漢軍,個個手執勁弓,搭上燃火的箭矢,奮力射下來,魏軍來不及反應,那些箭矢紛紛射中草叢中的木油桶,頓時響起一連串的爆炸聲,桶中之油四濺開來,所到之處,頓生大火,魏軍亂作一團,高誕大怒,率領殘部意欲上山殺敵,不料兩側弓弩手一齊放射,高誕的胸膛、咽喉、腹部接連中了七八箭,頓時倒地而死。


    徐戍隨後趕到,對著亂軍又是一陣衝殺,魏兵死傷重,毋丘秀隻與手下數十名親兵,另有百餘殘軍翻山逃走。


    漢軍大勝,這一仗,毋丘秀四千人馬幾乎全軍覆沒,將士們漫山遍野的歡呼起來,徐戍到了跟前,急忙下令羅魏軍丟棄的糧草,又讓戈均帶人將高誕屍首埋到粉水河畔,插上無字木牌以為墓碑,一邊又插了一塊木牌,上書:主帥倉皇,將屍未殮漢偏將軍立。


    緊跟著,漢軍放火燒山,現擊敗了毋丘秀,那麽襄陽、城會很快知道漢軍的方位,而西邊的諸葛誕與北側的典滿也會接連而至,這正是逃跑的好機會!拿定主意,徐戍急忙引兵迅速往南撤退


    毋丘秀拚死帶著重傷的高光,一路逃到襄陽以西的中廬縣,此地正是當年司馬徽的水鏡莊故居所,毋丘秀帥殘兵暫且休息,再看那高光,早已因為失血過多而死,毋丘秀憤然怒道:“一日連失高柔二子,我有什麽顏麵見人!!!”。


    畢竟,誰會想到漢軍如此膽大??!!此番大敗,都因為自己太過輕敵,沒有嚴加防備所致,毋丘秀惱羞成怒,欲拔劍自刎,眾將士拚死勸說,這才得以保全,半晌之後,這才帶著高光的屍身,動身返回襄陽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漢戍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弛野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弛野並收藏漢戍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