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的官員正規收入普遍較少,年俸祿大約在四十五兩白銀左右,可能這個數字不太生動,但是按照馬夫的年收入四十兩來對比的話。
七品知縣與馬夫的年收入差距才區區五兩,不過知縣還有許多的國家補助,年俸屬於淨收入。朱元璋似乎對當官的沒什麽好感,待遇方麵奉行的是底層百姓的收入水準,而這些上層人士總要出入一些高檔的場所,每月幾兩哪裏夠花銷啊。
在古代曆朝曆代,都信奉的官本位思想,盡管朝廷支付的年俸不高,但是擁有權威的官員們想撈錢還不簡單?商賈的賄賂、挪用什麽公共款項,辦法多不勝數。袁應泰是一個實誠人,過得還是比較清苦,為了減少收入開支,他把父母、妻兒都安置到了老家,讓弟兄們照顧,一個大男人遠離家鄉,出外做官,生活上會簡單許多。
每月的開支都基本上是縣府的津貼,他也沒這麽支出,大多都命人帶回了老家,因此這次來官妓船散心,繳納了五錢的船票,袁應泰也隻是隔著帷幕在船頭一邊欣賞著太湖的景色,聞聽著絲竹之聲,並沒有繼續進入裏麵。
主要是進入裏麵與官妓們共飲暢談,沒個幾十兩別想出來啊!縣老爺不貪的話,要這麽奢侈是絕對不可能的。
來官妓船玩樂的,手頭上的銀子還是比較寬裕的,既然來了,很少有人會隻在船頭,而不進入裏麵欣賞官妓們的國色天香。
船頭隻餘下袁應泰、書童、船夫與時光幾人,見過大場麵的袁應泰不會想著花費閑錢去做那種附庸風雅之事。
此次來官妓船無非是看重了太湖這一方淨土,配合著天籟之樂,別有一番體會,官場上的不如意頓時消失了不少。
時光有些奇怪袁應泰為什麽不進去與佳人相約,而是這裏發呆呢?不免湊了上去,說道:“先生,何故不進去?聽說今天的頭牌姑娘在出題考校眾公子,拔頭籌者獎勵頗豐啊!”
袁應泰看這青年氣宇非凡,似乎是一個讀書之人,也不知道是哪家的公子,似乎並不認識,而且他不想暴露自己的身份,回禮說道:“在下資質平庸,實在不敢進去貽笑大方,故此隻好在此欣賞下太湖美景了,不知足下為何也不進去?”
“還跟我裝!”時光明知道這老小子是知縣卻不點破,而袁應泰也適應了自己書生的身份和時光打起了馬虎眼。
“晚生資質也極為平庸,不去也是正常的,不知先生是任何職,以前在宜興並沒見過啊,好像和……”
時光假意思索片刻,才言道:“先生好像和知縣大人長得一樣,難道是親戚?”
“世間想象之人多如繁星,在下乃是北方遊曆書生,路過此地而已,哪裏敢和知縣大人有什麽瓜葛啊,足下多慮了。”袁應泰微笑言道,把話題撇開,與時光談起了太湖出產的美食。
太湖流域氣候溫和,特產豐饒,自古以來就是聞名遐邇的魚米之鄉。太湖水產豐富,盛產魚蝦,素有“太湖八百裏,魚蝦捉不盡”的說法。
太湖蟹是袁應泰最為推崇的美食,按照他的說法,來了太湖不吃吃當地的螃蟹是極為可惜的。
太湖蟹個大體重,蟹黃肥厚,肉質細嫩,腴美異常,辨別太湖蟹可從“青殼、白肚、金爪、黃毛、體壯”這五個特征入手。
說著說著,袁應泰有些投入進去了,時光不免插嘴言道:“先生這麽了解太湖蟹,似乎不想是剛到這裏的人啊,難道您在宜興待過一段時間?”
袁應泰知道自己說漏了嘴,支支吾吾,轉移話題道:“說著我有些嘴饞了,船夫是否有新鮮的太湖蟹?上幾盤來。”
在船頭吃螃蟹不必奉承裏麵的達官貴人與美人兒,因此兩人都極為痛快地剝蟹殼,吃得滿嘴流油。
接觸了許久,盡管時光沒點明,卻也知道袁應泰有意拖延,把時光繞進去,不再提什麽宜興知縣了。
可是時光如讓他如意嗎?本來他這次來就是為了拉攏袁應泰,試探下他的反應,兩人的身份都沒有挑明,隻是想通過這樣的方式來彼此熟悉下。
差不多可以了,袁應泰連續吃了三個太湖蟹後,時光從懷裏拿出短銃,“啪”的一聲放在桌麵上,惹得袁應泰和他身邊的書童都驚懼了起來。
還以為遇到什麽強盜之類的,殊不知誰會在大庭廣眾之下做出這種事情,時光也是看準了船頭上沒什麽人,船夫又回到了艙內擺弄什麽東西,現在隻有三人在船頭,比較隱秘。
“你,你要幹什麽!”袁應泰雖然緊張,但是還表現的一副大義凜然的樣子,手無縛雞之力的他身為一縣之長,不會被一把短銃嚇破膽,相反有些驚奇,一個書生可能有短銃?
這可是管製器具啊!普通人根本搞不出來。
時光見到注意力全部轉移到他這裏了,知道有了效果,便收起了短銃,直接步入正題,說道:“我也不跟你打啞謎了,在下時光,字伯連,是宜興錦衣衛力士。”
“你就是射傷東廠檔頭的時力士?”袁應泰對宜興的情況還是知道一些的,指著時光說不出話來。
“是的,我知道你是縣尊大人,這次來是想跟你談談李大貴的事情。”時光見到袁應泰似乎認識他的名字,便放下心來了,他不是什麽都不管的閑散人士啊!
對宜興的局勢還是比較關心的,進入正題的兩人商談了有關李大貴集結東廠番子貽害百姓的罪證,然後說出了自己的看法。
“李大貴此人我一直都看在眼裏,隻是我初到宜興上任,縣衙內的人都拉幫結夥,不聽我的號令,我也無能為力啊。”袁應泰之所以來到太湖遊玩,主要是心情鬱結所至。
“這一點,我很清楚,李大貴的堂弟李長誌在貴縣衙任縣丞,他在宜興這麽多年,早就和縣衙的人連成了一個利益團體,袁大人要介入還是很困難的,但是畢竟你才是知縣大老爺,李長誌再怎麽隻手遮天,在確實的明證下,還翻得了天?”時光饒有興趣地說道,他的意思很明顯,是讓袁應泰先從縣衙內部開刀,落實了李長誌和李大貴之間的地下交易,從這入手直搗黃龍!
七品知縣與馬夫的年收入差距才區區五兩,不過知縣還有許多的國家補助,年俸屬於淨收入。朱元璋似乎對當官的沒什麽好感,待遇方麵奉行的是底層百姓的收入水準,而這些上層人士總要出入一些高檔的場所,每月幾兩哪裏夠花銷啊。
在古代曆朝曆代,都信奉的官本位思想,盡管朝廷支付的年俸不高,但是擁有權威的官員們想撈錢還不簡單?商賈的賄賂、挪用什麽公共款項,辦法多不勝數。袁應泰是一個實誠人,過得還是比較清苦,為了減少收入開支,他把父母、妻兒都安置到了老家,讓弟兄們照顧,一個大男人遠離家鄉,出外做官,生活上會簡單許多。
每月的開支都基本上是縣府的津貼,他也沒這麽支出,大多都命人帶回了老家,因此這次來官妓船散心,繳納了五錢的船票,袁應泰也隻是隔著帷幕在船頭一邊欣賞著太湖的景色,聞聽著絲竹之聲,並沒有繼續進入裏麵。
主要是進入裏麵與官妓們共飲暢談,沒個幾十兩別想出來啊!縣老爺不貪的話,要這麽奢侈是絕對不可能的。
來官妓船玩樂的,手頭上的銀子還是比較寬裕的,既然來了,很少有人會隻在船頭,而不進入裏麵欣賞官妓們的國色天香。
船頭隻餘下袁應泰、書童、船夫與時光幾人,見過大場麵的袁應泰不會想著花費閑錢去做那種附庸風雅之事。
此次來官妓船無非是看重了太湖這一方淨土,配合著天籟之樂,別有一番體會,官場上的不如意頓時消失了不少。
時光有些奇怪袁應泰為什麽不進去與佳人相約,而是這裏發呆呢?不免湊了上去,說道:“先生,何故不進去?聽說今天的頭牌姑娘在出題考校眾公子,拔頭籌者獎勵頗豐啊!”
袁應泰看這青年氣宇非凡,似乎是一個讀書之人,也不知道是哪家的公子,似乎並不認識,而且他不想暴露自己的身份,回禮說道:“在下資質平庸,實在不敢進去貽笑大方,故此隻好在此欣賞下太湖美景了,不知足下為何也不進去?”
“還跟我裝!”時光明知道這老小子是知縣卻不點破,而袁應泰也適應了自己書生的身份和時光打起了馬虎眼。
“晚生資質也極為平庸,不去也是正常的,不知先生是任何職,以前在宜興並沒見過啊,好像和……”
時光假意思索片刻,才言道:“先生好像和知縣大人長得一樣,難道是親戚?”
“世間想象之人多如繁星,在下乃是北方遊曆書生,路過此地而已,哪裏敢和知縣大人有什麽瓜葛啊,足下多慮了。”袁應泰微笑言道,把話題撇開,與時光談起了太湖出產的美食。
太湖流域氣候溫和,特產豐饒,自古以來就是聞名遐邇的魚米之鄉。太湖水產豐富,盛產魚蝦,素有“太湖八百裏,魚蝦捉不盡”的說法。
太湖蟹是袁應泰最為推崇的美食,按照他的說法,來了太湖不吃吃當地的螃蟹是極為可惜的。
太湖蟹個大體重,蟹黃肥厚,肉質細嫩,腴美異常,辨別太湖蟹可從“青殼、白肚、金爪、黃毛、體壯”這五個特征入手。
說著說著,袁應泰有些投入進去了,時光不免插嘴言道:“先生這麽了解太湖蟹,似乎不想是剛到這裏的人啊,難道您在宜興待過一段時間?”
袁應泰知道自己說漏了嘴,支支吾吾,轉移話題道:“說著我有些嘴饞了,船夫是否有新鮮的太湖蟹?上幾盤來。”
在船頭吃螃蟹不必奉承裏麵的達官貴人與美人兒,因此兩人都極為痛快地剝蟹殼,吃得滿嘴流油。
接觸了許久,盡管時光沒點明,卻也知道袁應泰有意拖延,把時光繞進去,不再提什麽宜興知縣了。
可是時光如讓他如意嗎?本來他這次來就是為了拉攏袁應泰,試探下他的反應,兩人的身份都沒有挑明,隻是想通過這樣的方式來彼此熟悉下。
差不多可以了,袁應泰連續吃了三個太湖蟹後,時光從懷裏拿出短銃,“啪”的一聲放在桌麵上,惹得袁應泰和他身邊的書童都驚懼了起來。
還以為遇到什麽強盜之類的,殊不知誰會在大庭廣眾之下做出這種事情,時光也是看準了船頭上沒什麽人,船夫又回到了艙內擺弄什麽東西,現在隻有三人在船頭,比較隱秘。
“你,你要幹什麽!”袁應泰雖然緊張,但是還表現的一副大義凜然的樣子,手無縛雞之力的他身為一縣之長,不會被一把短銃嚇破膽,相反有些驚奇,一個書生可能有短銃?
這可是管製器具啊!普通人根本搞不出來。
時光見到注意力全部轉移到他這裏了,知道有了效果,便收起了短銃,直接步入正題,說道:“我也不跟你打啞謎了,在下時光,字伯連,是宜興錦衣衛力士。”
“你就是射傷東廠檔頭的時力士?”袁應泰對宜興的情況還是知道一些的,指著時光說不出話來。
“是的,我知道你是縣尊大人,這次來是想跟你談談李大貴的事情。”時光見到袁應泰似乎認識他的名字,便放下心來了,他不是什麽都不管的閑散人士啊!
對宜興的局勢還是比較關心的,進入正題的兩人商談了有關李大貴集結東廠番子貽害百姓的罪證,然後說出了自己的看法。
“李大貴此人我一直都看在眼裏,隻是我初到宜興上任,縣衙內的人都拉幫結夥,不聽我的號令,我也無能為力啊。”袁應泰之所以來到太湖遊玩,主要是心情鬱結所至。
“這一點,我很清楚,李大貴的堂弟李長誌在貴縣衙任縣丞,他在宜興這麽多年,早就和縣衙的人連成了一個利益團體,袁大人要介入還是很困難的,但是畢竟你才是知縣大老爺,李長誌再怎麽隻手遮天,在確實的明證下,還翻得了天?”時光饒有興趣地說道,他的意思很明顯,是讓袁應泰先從縣衙內部開刀,落實了李長誌和李大貴之間的地下交易,從這入手直搗黃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