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國軍事力量的崛起往往伴隨著多種因素。而大部分情況下,一個在惡劣自然環境中不斷磨練積累數百年的民族往往會在一次契機之下迅速將零散的部落整合成一股龐大的力量,社會體製的變遷和原本在惡劣環境中與各種危險搏鬥的素質將成為這個民族迅速崛起的基石。


    而個別人物對於軍事結構、內政謀略、甚至是武器樣式的變革也往往在崛起的過程中扮演著重要的的角色。


    女真人的崛起並非一個巧合,而是有一個充足的環境因素。


    南方,大明帝國曆經盡三個世紀的發展已經達到了封建國家長期因“土地兼並”、“體製腐朽”而進入到的一個必然的衰落期。


    渡過來,就是如同許多長壽朝代連續出現中興之君或者蓋世名臣、猛將一樣對國運的進一步推動,從而延長了王朝的輝煌和壽命。


    渡不過來,便是國破家亡,進入烽火狼煙的亂世,群雄逐鹿。


    而大明的情況十分特殊。


    曆經元蒙統治和明朝稍微寬鬆,但從根子上也依舊奉行儒家洗腦政策的長期熏陶和戶籍等製度的禁錮,所以民間民智不旺。


    因此,當明朝大廈將傾之時,並未出現類似於秦末、漢末或者唐末之類群雄逐鹿,能人輩出的情況。


    所以,可以說明末值得一提的梟雄極少,與漢末三國那等百家、民間能人無數的璀璨時代完全不同。


    高迎祥有些資曆,但運氣和性格都不算太好,中途被殺。


    李自成出身寒微不要緊,但卻沒有朱元璋這類人的智慧和心胸,得到天下也隻能說大明朝廷腐朽不堪,因而失去天下也迅速無比。


    張獻忠就是一個殺才加神經錯亂,甭管屠空四川有多少是張獻忠幹的,有多少是滿洲韃子粉飾的罪行……


    總之,張獻忠這人才智極其有限,精神還有毛病。


    這樣一個大明,不滅亡簡直沒天理了!


    就說那滿朝文武,有幾個為國盡忠?有幾個鐵骨錚錚?最後崇禎煤山自縊,陪在身邊的不是那些自小苦讀四書五經,滿口仁義道德家國天下的儒家“忠臣”,竟隻是一個沒什麽大權的老太監。


    明末時期各種大臣出醜賣國的行為不勝枚舉,由此可見,這整個大明不說一推就倒,實際上也隻是個空殼子了。


    再說北邊蒙古……成吉思汗時期崛起的轟轟烈烈,可惜卻後勁不長。


    殘酷的將國民按照民族分為四等,血腥壓迫奴役占絕大多數的漢人的結果雖然導致漢家文化嚴重斷代……但問題是作為整個帝國的統治者,元蒙麵對一個爛攤子又當如何?


    不思融合進去,隻知道隔離壓迫。


    最終,蒙古人來的快,去的也快……正如托爾斯泰所說:“蒙古人除了馬糞什麽也沒有留下。”。


    一味的野蠻殺戮和殘酷鎮壓,最終的結果便是蒙古人所建立的帝國一個個被推翻毀滅。好一點的,蒙古人逃回了草原,差一點在其他地區的……甚至在反抗中被擊敗而全部滅族的分支也大有人在。


    在元末此起彼伏的反抗起義大潮中,元蒙大軍並非太過腐朽。畢竟短短不到一個世紀的時間還沒有讓蒙古人太過弱小。


    而大量奴才和民間嚴酷的兵器管製也讓起義軍在初期的力量十分有限。


    但問題是……


    今天早上,在小王莊撲滅了一場起義,中午瀏陽河一股村民便上山築起了山寨……到了晚上,一個被逼迫的無路可走的可憐人便抱著蒙古兵同歸於盡……這樣汪洋大海般的戰爭的結果最終隻能是元蒙的筋疲力盡和逐漸消亡。


    一次跌倒……像成吉思汗這樣的一代梟雄就再未出現。


    四分五裂和高層生活的逐漸腐朽讓元蒙諸雖然坐擁“瘦死的駱駝比馬大”的家底,但卻根本沒有女真人的崛起意誌!


    朝鮮――曾經也隨著漢人文化和先進生產技術的學習而小小的強過一段時間。甚至曾有過衝出半島的想法和野心。


    但荒蠻的東北老林和嚴酷的自然環境拖慢了其拓展的步伐,隨後,一兩代的進取之後便是長長的固守。


    當然,好處也同樣明顯――守著半島的地形和周邊諸族不太一樣的語言體係。倒是沒有被某些森林裏的部落頻繁侵擾。


    周邊三大勢力均是曆史最低穀時期……這女真人的環境簡直是得天獨厚,無論是向朝鮮半島、向蒙古草原還是向南入關……簡直路路暢通!


    試問……如果女真人崛起在北邊是匈奴大單於冒頓、旁邊有天驕成吉思汗、燕京是殺才朱元璋、蜀地有諸葛亮五虎將輔佐劉備……秦地大秦帝國正在崛起……中原趙武靈王胡服騎射……你丫還打個屁啊!


    當然,這一切都隻是意淫歪歪。


    在這個時代裏,在**哈赤統一下的女真諸部此時正是這個時代最為強大、最為銳意進取的軍事集團!


    燕京城上,暮氣沉沉的帝國士兵隻能心懷戒懼,毫無信念的看著城外不斷呼嘯著策馬奔過的女真探子和更遠處那黑壓壓一片,似乎看不到頭尾的大軍緩緩而過……


    突然!


    一名女真騎士猛抽了幾下胯下的戰馬,向著燕京城的城門直衝而來!戰馬從勻速迅速轉變為狂奔狀態的聲勢立刻便引起了城頭士兵的警覺和驚慌。


    許多原本在城門樓內的藏兵洞中休息的士兵迅速沿著巨大的城門樓後兩側的緩台和斜坡向著城頭壓了上來。


    一些火銃兵更是緊張的點燃了火繩,隨時準備射擊。


    不過,當看清這隻是一騎之後,到是沒有人會覺得女真人會靠這一名騎兵攻城。


    果然,這名騎兵在城門外數百步便調轉馬頭,從城牆外劃過一道弧線準備繞開……


    然而,當他策馬跑到弧線的最頂端――也就是最為接近城門的時候,這名女真騎士抄起弓箭,在馬上扭腰向著燕京城門瞬間將那一看便知力道極大的強弓拉了個對滿!一根弓弦幾乎已經拉到了耳朵處!


    嗖――!!!


    一道箭矢發出尖利的破空之聲直射城門!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明末之帝國與文明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懸空望雨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懸空望雨並收藏明末之帝國與文明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