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尖利的聲音顯然並非箭矢本身的聲音,而是這支箭矢頂部明顯裝有骨質或者木質的鳴鏑。


    這種有進風口和坡度的小東西在箭矢高速飛行中摩擦空氣就會發出各種尖銳的聲音。而這名女真騎兵使用的是勁道極強的強弓,全力以赴之下自然聲音極為尖銳刺耳!


    咄――!!!


    這支鳴鏑箭瞬間便越過了城牆,狠狠的紮在了城門樓頂部一處木質的柱子上。


    雖然因為距離過遠而僅僅是釘在表麵,隨手便可以拔出下來……但這突然襲擊對於明軍的挑釁意味顯然明顯無比。


    守城的明軍將領臉色鐵青――這是赤裸裸的打臉啊!


    “還擊!還擊!開槍!給我殺了他!”城頭軍官怒氣衝衝的吼聲響起時,城外的女真騎兵已經一步未停的策馬迅速遠離城牆。


    不過,火銃的射程終究是比弓箭更遠,在其完全跑出安全距離之前城頭的鳥銃還是稀稀落落的響了起來。


    這名女真士兵能被派出來挑釁,顯然也算得上是女真兵中較為精銳的老資格了。不用聽到槍響,策馬狂奔的他早已經緊緊的貼在了馬背上,除了偶爾揚起打馬的手臂外幾乎沒有任何部位會高出馬背。


    加上這個時代沒有膛線的步槍讓人蛋疼的精準度,這名女真騎兵有驚無險的脫離了明軍火銃的射擊範圍。


    而城頭的大炮顯然不可能為了打一名騎兵而開炮。城上的明軍隻能眼睜睜的看著這名女真騎兵挑釁後安然離去。


    女真大軍繞過關錦防線,突入關內後迅速改變戰術,主要兵力集中一路保護押送物資,穩如泰山。而大部分其他各部女真大軍則以一萬騎一隊的規模向著四麵八方訂立好的目標地區撲去!


    一時間整個南北直隸甚至包括山東部分地區都遭到了女真鐵騎的攻擊。一些不算堅固的城市慘遭破城,而那些鄉野當中的沿途村莊則幾乎全部遭到了毀滅……


    各地明軍要麽勢單力孤,麵對上萬鐵騎根本無力阻擋,要麽畏戰不出,龜縮在城池之內不敢出擊迎敵。


    以燕京為中心,大明朝廷在北方的控製力迅速收縮到了各大城池內部。偌大的人口眾多的農村地區全部幾乎處於被放棄的狀態……


    在這場原本不存在的戰爭中,大明朝廷的控製力就如同大海上的一座座孤島。迅速被削弱至最低點!


    而這……對於唐業來說卻是一個大好的時機!


    在剛剛運轉起來的細作係統將消息傳遞回來之初,唐業便召集眾人分析在這場劇變中的危險與機遇。


    根據分析,雖然女真人的入侵會帶來一定威脅……但其卻也隱含著一些有利的好處。


    例如,官府將兵力收縮在城池之內,外麵的各村幾乎處於自我防衛的拋棄狀態……這種離心離德的舉動顯然會讓民心渙散。


    而對於唐業這等正需要人口和發展機遇的人來說……在麵對女真鐵騎威脅的危險中,這同樣也是一個高速發展的契機。


    而根據幾人的推測……女真人雖然這番大舉進攻必然會屠殺擄掠大量的百姓,但對於在滕縣這等較遠的地區,從戰略安全的角度和古代行軍的速度上來看……應該是不會傾注太大的力量。


    而少數幾百甚至一兩千女真騎兵雖然不好對付,但卻也吃不下如今有八個村莊規模,上萬軍隊的他們。


    更何況如今在山東鬧的轟轟烈烈的白蓮教可也不是吃素的。要是女真人真的打來,這幫多半盤踞在農村的白蓮教哪裏還能置身事外?


    當然……這種將自身命運寄托在別人的行為上的想法在商談上雖然出現了幾次,但很快便被幾人共同舍棄了。


    無論是王寶這樣一個從底層打拚出來的**梟雄還是張雷、莊士敦這等心思縝密、心性成熟老練的人都不可能做出這種蠢事。


    很快,在這段時間以來重新積蓄了許多力量的唐業再次專門針對這眼前的局勢而開始了新一輪的大建設!


    ……


    最近,滕縣附近的居民發現在汶河兩岸不知何時起,兩座隔江相望的大型堡壘出現在兩座高坡之上。


    堡子很大,根據各村一些見過官府修建堡壘的老人回憶……像這樣規模的堡壘最少也要動用數千人幹上一整個夏天才能將將完工。


    而這兩座堡子卻是在持續了三天兩夜的濃霧散去之後便佇立在那裏了。


    很快,附近各村的居民便發現大批的士兵入駐了這兩座規模形製一樣的堡壘。足有四五千人的模樣。


    正當村民們疑神疑鬼的不知道這些人的來曆之時,征兵換田的告示很快便出現在了每一個村莊的手中。


    這就如同向平靜的水潭當中丟下一顆石頭!頓時砸破了持續已久的寧靜!


    誰不知道那天父教神田的事情?


    七日一收!每次上百斤!


    那一畝地簡直頂上平時幾十畝地啊!


    隻要家裏有一個當兵吃糧的,也就意味著全家可以靠著神田過上富足的生活!今年在過年時也就能去大大方方的扯上一些布,該家人置辦上一身新衣!不但過年過節時可以大吃魚肉,就是平日裏也能見到許多油水了!


    當!


    怎麽不當?!


    有些家裏孩子多的,甚至一家四五個男丁隻留一兩人在家伺候神田!剩下的全家參軍!


    唐業放開了神田的數量控製。


    在這種“民以食為天”的時代裏神田的誘惑力簡直所向披靡!在此推動之下,多地同時進行不到半個月的征兵之後,三萬士兵便陸陸續續的開始了訓練。而就這,許多遠方的村子得知信息後還攜家帶口的前來參軍呢!


    眼下大敵在外,唐業也不好將這些潛在的兵員放棄……甚至是推到大明朝廷那邊。所以也同樣是來者不拒。


    隻不過,為了安全和來回路程的考慮,這些遠離本地八十裏外以上的村莊所兌換的神田也隻能在本地兌換。


    不過,唐業承諾隻要其家人搬遷到此地,便處於天父教的庇護之下,不會在日後遭到官府的追查和抓捕。


    在這等誘惑之下……很快附近諸多村莊和縣城出現了大批的移民潮。許多縣治下的平民紛紛逃往八村之地附近定居,整個地區的人口密集程度暴增了數倍不止!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明末之帝國與文明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懸空望雨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懸空望雨並收藏明末之帝國與文明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