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時處小冰河期。是地球整體起起伏伏的氣溫中較低的時期。


    而即便是在後世溫室氣體將整個地球氣溫太高,冬天下雨的21世紀。這地處北方的山東也算不上什麽溫暖的地方。


    而有經驗的人都知道――在冬天,山裏絕對要比外麵更冷。


    特別是多次降雪之後――哪怕是每次下雪隻有薄薄的一層……在外麵可能一中午的太陽便化了,融入了地下。


    但在山裏,卻在樹林、山坡、甚至荒草的遮蔽之下積累了下來。而大量的積雪就如同一個天然的裝滿冰塊的自然冰箱一般不斷吸納著熱量。


    再加上海拔提升而導致的溫度下降,這山中的溫度自然比外麵更冷。


    位於山坡頂部,甚至世界頂在了山脊上的村莊來說更是尤為明顯。


    這一段時間裏,村民們的勞作時間大大縮短。


    像是夏秋那般天一亮就出外幹活勞作,晚上踩著夕陽拉長的影子才回村的情形在這座新村子中卻是不可能出現了。


    人們隻能在清晨八點以後才能因為太陽照射而回暖的情況下出外簡單的勞作。下午也隻是三點多鍾就逐漸回了村子――因為冬天的到來,白天的時間也更短了許多。四點多鍾這山裏已經是一片昏黑了。


    在這種情況下,軍事上的訓練也出現了一些問題。


    例如訓練時間的縮短……例如滿山積雪下清理訓練空地的麻煩……


    而且,這種寒冷的天氣下,無論是普通勞作的村民還是參加訓練的士兵都出現了許多頭疼腦熱的感冒患者。


    甚至還有幾十名士兵被凍傷。


    麵對這種情況,唐業不得不咬牙建設了一座頗為昂貴的仁和堂以便為村莊特別是軍隊提供醫療。


    本以為沒有了遊戲中時不時便會出現的“瘟疫”的困擾,能在這種緊要關頭省下一筆開支的唐業不得不拿著足能製造一支裝備齊全的小隊的資金去建設了一座中國醫館。


    之所以沒有建設波斯或者希臘的醫療建築,其原因就是在過去的經驗中,唐業對於仁和堂的治療水平已經有了一個見識。


    這座係統的醫療建築中也許沒什麽神醫,但其配備的能為村民灌輸的醫療知識和經驗卻也相當於一名合格的中醫+藥草師了。


    而中醫對於這種風寒之類的病症又極其拿手,比起波斯和在溫暖地區的希臘醫生自然更有經驗。


    而果然。


    仁和堂也並沒有讓唐業失望。


    剛一開張,不但迅速用仁和堂後麵的小藥園裏的生薑、附子……還有許多唐業叫不出名字的中藥治好了一大堆傷風感冒的病人。並且還親手調製了許多防止凍傷的藥膏和驅寒暖胃的薑湯。


    無論是外出幹活歸來的村民還是訓練一天,滿頭大汗的士兵在回到村裏後,都是在仁和堂領了湯藥後回到帳篷裏,一邊烤火一邊將熱好的薑湯灌下……不消片刻便是內外一片熱烘烘的!


    沒幾天,不知是從哪個帳篷開始。


    村民和士兵們中又推廣出了一種簡陋的土炕。


    說到土炕,自小住在城裏的唐業並不算熟悉。隻是後來有一段時間出外旅遊時曾經住過北方的一些有炕的特色旅店。


    隻不過那時候,這土炕早已經成了內接地熱水管的現代土炕。


    有的商家為了省事更是直接用電熱炕取代。


    因此,唐業對於土炕的印象也僅僅停留在――睡著很累,腰背很痛的概念裏。


    但實際上,隻要是真的體會過北方,特別是東北地區冬季那種凜冽的寒冬的人都會明白……這種看上去簡陋的東西對於人們生活的重要性了!


    真正意義上的“炕”,並非是現代用地暖水管或者電熱層做出的現代化變種。


    而是將土石按照一定規律排列壘跌,並且使其中火道與外屋的火灶連接的一種“寢具”。雖然看上去這種睡在“煙熏火燎”之上的行為有些“不健康”。


    但實際上,火炕的發明絕對是中國人最偉大的民間發明之一!


    也正是因為這種東西,北方人才能在那冬天冷的啐痰成冰的苦寒中舒舒服服的熬過一個個凜冬。


    如果是第一次睡炕,那麽,堅硬的炕麵和燒的讓人欲仙欲死的溫度絕對會給人一個印象深刻的記憶。


    但實際上,如果睡習慣了火炕,再睡床鋪就會覺得“睡的不香”。


    這東西就像是老式電腦屏幕和現代液晶屏幕一般――用慣了老的,看新的不舒服。等我們用慣了液晶,再回去卻用不習慣老的了。


    在現代,中國大部分地區――即便是北方,因為樓房和集中供暖的普及,誕生在平房窩棚,與火灶共存的火炕已經沒有多少存在的意義了。


    而在如今,床鋪vs火炕……似乎卻沒有什麽優勢!


    因此,當第一個村民自己費力找來黃土、打來井水和成黃泥後借著尋來的平整石塊一點一點的在自家的簡陋草棚裏壘其一道兩米多長、一米六七寬度……看上去還歪歪扭扭,有些頭高尾矮的醜陋土炕時,立刻便引起了諸多村民的關注。


    如果這是網絡時代,這名“第一個吃螃蟹”的村民一定會被無數人“強勢圍觀”和“給樓主挽尊”。


    但無論如何,當這道醜陋的土炕在斷斷續續燒了兩天,終於不再冒煙,可以睡人後……這借著做晚飯的爐火便能熱烘烘的讓人恨不得將渾身冰涼的部位都貼上去的土炕便引起了無數人的效仿!


    近兩個星期裏幾乎整個村莊裏都能看到在空地上和泥或者挑揀石頭的村民或士兵。


    麵對這種晚上睡上去熱烘烘的設備,唐業自然也心動不已。


    要知道,他現在可還睡著捕快房裏的簡易地鋪呢!


    雖然中間墊著架空的木板、厚厚的稻草和幾層被褥……可這寒冬當中,夜晚地下的寒氣還是不住的向上滲透!


    一宿下來,盡管點了許多火盆取暖,但底下一層的褥子卻早已經變得冰涼!


    整晚燃燒的火盆也不比壓上炭的爐子好照看。


    爐子要是壓好了炭火,一夜都還是熱的。


    可火盆卻需要專人起夜添柴!


    兩相比較之下,唐業自然選擇在捕快房中添置了一張火炕。


    順帶著,他還將如今已經沒多少辦公用途的捕快房徹底改裝一番,拉上內外隔間,掛上帷幕、屏風……儼然成了一個小軍閥的私宅!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明末之帝國與文明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懸空望雨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懸空望雨並收藏明末之帝國與文明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