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正是因為朝廷這種突然改變的態度才讓當地軍隊迅速行動,想要將這些夷人的財富洗劫一空,並且拿下這個容易得到的戰功。


    在大部分明軍高官看來,這樣一支從海外來的夷人,孤立無援,根基淺薄……簡直就是最好的獵物!


    之前雖然有打敗過白蓮教一個香的戰績,但這也隻能證明這些夷人在之前擁有不錯的兵力。


    他們可不相信在那般萬人大戰之後的這幫夷人會毫發無傷?不說傷筋動骨,但至少也是消耗了大量軍械物資和士兵,這次各方明軍從四麵八法各自行動,又是以準備充分打沒有準備……豈有不勝之理?


    因而,從一開始諸多明軍官員便沒有將這些“夷人”看在眼裏。反而是輕視無比,將其視作甕中捉鱉的美差。


    所以,當朝廷的命令一下,作為離此處最近的幾支明軍之一的這名千戶便連忙召集兵力趕了過來,生怕錯過了掠奪的好時機。


    本想著碰到的是一片毫無防衛的帳篷、棚屋,裏麵堆滿了這些夷人攜帶的貨物金銀。還有許多能掠奪的好處――換取戰功的人頭和能賣給妓院的女人。


    但結果卻是相當不順。


    第一個碰到的是一座遠遠便能看到,聳立在道路旁,以條石和城磚嶄新修葺起來的墩堡。


    作為一名千戶軍官,手底下管著上千衛所兵和軍戶,作為一地衛所的軍政一把手的他自然有這份眼力――看的出這座高大結實的墩堡絕非樣子貨,而是真正易守難攻的麻煩。


    本想繞路,但奈何這墩堡中的守軍顯然不是那般好騙過的。


    在墩堡中用強弩、弓箭甚至一台用絞盤上弦的弩炮開始對這支明軍展開了攻擊。還點燃了烽火,讓他突然襲擊的想法狠狠的打了個折扣!


    最後,他不得不派出一個百戶與其糾纏拖延,自己則率領大部隊火急火燎的想要搶在後方的村莊反應過來前襲擊。


    然而,這些夷人反應的速度簡直讓衛所裏的軍戶們汗顏――僅僅是幾裏路的功夫,這邊的田裏已經是空無一人。


    而村莊的大門也早已經關閉,許多村裏的青壯正拿著武器戒備!


    而在他發現這些人麵目與自己這些人沒有太大的差別,甚至語言都是相同的時候……反應極快的這位千戶便打起了以官威壓人,詐開大門的主意!


    在這官本位的大明朝,作為一名基層官員,又是世襲的軍政一把手。他當然明白官威的好處……


    有許多時候,辦事靠的就是這份官威!


    往往一抖,便會將那些被官府壓製慣了的屁民競相獻媚!


    但顯然,那對大明百姓極為好用的一招如今是不好使了……


    事實上,在最開始的時候,這位千戶還真是咋呼到了一部分移民來這裏的大明平民,但當那占大多數的係統移民嬉笑輕蔑的還擊之後,這些大明平民心中對於朝廷官員的敬畏便少了許多。


    再說了……


    住在別人的村子裏,這開不開門哪裏是這幫小眾的大明難民所能左右的?更何況如今的生活比以往好了不知凡幾,誰也不是傻子,會想要再讓那幫敲骨吸髓的官老爺再次騎到頭上來!


    於是,這名千戶的算盤並沒能打響。


    這個結果顯然讓他有些惱羞成怒,在自己先退回一段距離後,這名惱羞成怒的千戶沉著臉下令開始進攻!


    ……


    比較起曆史上的諸多軍隊來說,明軍的戰鬥力,特別是意誌和指揮方麵的確是比較弱的。


    不說那支在朱元璋帶領下橫掃各路義軍和元蒙的開國之軍,還有燕王朱棣時依舊發揮餘熱的軍隊。


    終整個大明也就是在朝鮮對抗豐臣秀吉和戚繼光時期對付倭寇時磨練出的軍隊還算像樣了。


    與那曆史上橫掃六合的赳赳大秦,強盛漢武大帝麾下逐匈奴於漠北,直至狼居胥山……甚至幾乎打到了歐洲的強漢大軍,或者是大唐帝國那銀子和鼎盛國力催生出來的天朝大軍簡直沒有可比性。


    在將領方麵,終明一朝也是難以找到如同嶽飛、隋唐、三國、楚漢、戰國時期的那諸多猛將名臣了。


    三百多年的惶惶大明其實也夠倒黴了。


    除了張居正、海瑞和戚繼光等少數文官將領之外,也真沒有什麽能人相助。


    別的不說,要是明朝真多上幾個諸如嶽飛、諸葛亮、曹操一類的猛人,不要說苟延殘喘的元蒙和野人一般的女真。


    就是麵對鼎盛時期的許多強敵也至少有的一拚,如果皇帝稍微像話一點……就是將領土再擴張個一倍半倍也不是難事!


    可惜沒有。


    而且,就發展到如今已經從根本上腐朽的大明朝就算有一兩個能人也絕沒有多少施展才能的空間,隻會被無休止的黨爭、攻訐、陷害和官場的腐朽所汙染腐化。


    除非是朱元璋那般的狠人……殺一個人頭滾滾,殺一個朗朗乾坤的狠角色才能將將遏製一段時間的腐朽。


    當然,這樣也免不了在主導者死亡或者失勢後局勢的繼續惡化……就好像中興大明的張居正――人一失勢,這邊政策便是動搖。人一死,更是人亡政息!


    但無論大明朝廷如何腐朽,大明軍隊也完全無法與以往許多朝代相比,但終歸也是正規軍!


    就算達不到嶽家軍那般精銳,好歹也曾經有過萬曆三大征這樣最後的虎威臨世,有過戚繼光時期的重整旗鼓!


    最近兩年來女真人和白蓮教的相繼出現也讓山東、直隸這片地區的明軍從以往幾十年接觸不到戰事的憊懶狀態中稍有警醒。


    雖然麵對強悍的女真人和人多勢眾的白蓮教也沒打出什麽精彩的戰役。


    但總的來說,經曆過戰爭熏陶的明軍終歸是有所成長。


    這就好像一隻養在動物園裏,一輩子也沒搏殺過的老虎,在最近被另外一隻野外猛虎和一群狼嚇了一跳。


    見識過猛虎威勢和被狼群捕獵騷擾過的動物園老虎多少也會漲了一些經驗教訓。


    加上一些刺激和自我訓練,老虎的實力自然比之前稍微有所成長。


    也因此,如今大明的軍隊就好像是那隻在動物園裏的老虎,在警醒之後,在上下都有的一些改變下多少增強了在戰爭中的能力。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明末之帝國與文明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懸空望雨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懸空望雨並收藏明末之帝國與文明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