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在土耳其的土地上參加搶掠的大明殖民軍人數已經高達四十萬人,這些人中絕大多數人都是在大明境內失去了賴以生存的土地的人,被那些大明的商人稍微給了一點安家費後,這些人為了一家子人能夠繼續生存下去,被大明商人用船送到了海外,開始了這種殖民活動中的狩獵行動,這些人中最早的是參加了印度的那次殖民行動,當時就已經有了幾十萬的人,經過這幾年的時間,人數更是龐大到一個讓人不敢想象的地步。


    大明這個國度從來就不缺少了人,這也是唐同能夠迅速壯大起來的基礎,而那些大明的商人也是憑著這個人數的優勢,才能在西洋列強麵前占據起優勢的地位,若是所有的大明在海外殖民的商人把手中的實力聚到一起,人數當在一百萬左右,這其中,鄭芝龍手中的勢力就高達二十多萬人,自從在土耳其的土地上再一次的償到了甜頭後,所暴發出來的熱情與實力,讓那些西洋人也感到害怕。


    這些西洋人可分不清唐同的手下與那些大明的商人殖民軍是不是一夥的,看著土耳其的土地上越來越多的的大明人隊伍,看著唐同在蘇伊士運河上又增加了十萬人數的兵力,西洋人終於在心裏打起了鼓,各自盤算著一番後,法國人首先退出了這個西洋聯軍。


    法國人這時也已經開始在歐洲大陸上崛起,法國的海軍雖然不算什麽,但陸軍上來說,卻是一個強國,在德意誌聯邦與俄國還沒有崛起的時候,在現在西班牙人開始走向衰弱的時候,法國與英國這兩個國家之間的矛盾就日益尖銳起來,製止歐洲大陸的霸主出現,一直是英國這個島國的軍事思想,這一個軍事思想從十七世紀初開始,一直到英國聯合其他的國家打敗拿破侖為止,英國國與法國的利益矛盾總是很突出的。


    法國人看到了唐同或者說大明人的厲害,當初法國在大越王朝進行殖民活動時,對於大明的情況是知道一點的,給法國人最大的印象就是大明帝國的人實在是太多了,這樣一個國家的人口,就差不多是整個歐洲的人口總和,當這樣一個國家所擁有的武器比他們西洋人還先進時,法國人明白,這樣的存在,不是他們法國能夠招惹的,特別是這一次的土耳其戰爭中,法國人見識到了大明帝國的人口的恐怖性,這樣大規模的殖民活動,在法國人看來,簡直是不敢想象的,原本還想趁著西洋眾國的聯合撈點好處,隨知道對方的人卻越來越多。


    這樣恐怖的軍事力量,加上大明的生產力占據著世界的百分之四十以上的能力,不要說法國人感到害怕,其他的西洋國家在心中同樣害怕,當然,法國人與那些西洋國家的人並不知道這個百分比,他們隻知道,大明帝國是這個世界上最富裕的國度,他們也弄不清楚,唐同與大明帝國之間是什麽關係,這些西洋國家一方麵想打擊唐同或者大明帝國這樣強大的對手,一方麵,又害怕唐同他們的報複,想盡可能的保存自己的實力。


    法國人從土耳其人手裏敲詐到了一筆援軍費用後,覺得自己沒必要在這個地方繼續消耗下去,這對自己國家沒有什麽時候好處,另外,土耳其人為了對付在土耳其境內肆虐的大明殖民隊伍,不得不把大部分的軍隊調走,這種情況下,西洋人沒有了擋在自己前麵的炮灰,法國人於是便在第一時間內打定了主意撤軍,而且法國人明白,最後一個撤軍的人,必定會遭遇到這大明人的最沉重的打擊,法國人不願意做這個替死鬼,英國人也不願意做這個替死鬼,這些西洋國家沒有一個會願意做這個斷後的替死鬼的。


    在法國人與英國人撤走後,唐同了反攻,反應慢了點的西班牙人和荷蘭人成了替死鬼,兩個國家在這裏留下了三萬多人的屍體,不過唐同沒有再打下去,這麽長時間的軍事對壘,對於唐同來說也是消耗很大的,唐同也同樣要休養生息,於是,唐同與土耳其的奧斯曼王朝開始了談判,奧斯曼王朝承認了唐同所占據的地方歸唐同所有,並且賠償了唐同二百萬兩銀子的損失,這個數目,對於奧斯曼王朝來說不算什麽。


    十六世紀時,正是奧斯曼王朝最鼎盛的時期,歐洲列國在美洲的殖民活動得到了大量的銀子,而這些銀子因為貿易的關係,最終大量的注入了兩個國家,一個是大明帝國,一個就是奧斯曼王朝,對於銀子來說,別說是二百萬兩,就是二千萬兩,奧斯曼王朝也能輕鬆的拿出來,畢竟這個時候,在曆史上的奧斯曼王朝也隻是剛剛開始由盛轉衰而已,國家還富裕的很,可不象大明那樣,國庫都被各種災難給耗空了,造成了民富而國窮的怪事。


    唐同再一次回到南洋的大明城時,長平公主一行人已經回轉了大明,這時候的大明境內,情況已經發生了變化,首先是李岩與紅娘子這兩股勢力正式宣布加入了唐同的手下,同時向李自成和張獻忠宣戰,這一下突如其來的情況,不但讓李自成,張獻忠給弄蒙了,崇禎皇帝也有些糊塗了,不明白一直相安無事的的叛軍之間為什麽會出現這種變化,不過,對於皇帝來說,這也多少算是一件好事,在崇禎皇帝看來,這些人互相開戰,對於他的大明帝國是一件好事,至少可以讓大明這個朝庭得到多一點的喘息。


    不過同時,也讓崇禎皇帝明白,李岩與紅娘子兩支隊伍倒向唐同,也表示著唐同的勢力更加的強大了,對於大明的威脅也更大了,但是對於崇禎皇帝來說,卻也是他無能為力的,他心中早已經清楚,那個在南洋的唐王爺,遲早有一天要取代大明王朝的。


    長平公主回去的時候,沅兒她們送了很多的東西給長平公主,陳玉嫻也代表唐同送了不少的東西給這個使節團帶回去給皇帝,雖然雙方沒有達成什麽協議,但唐同一方已經向崇禎皇帝他們表達了自己的善意,當長平公主回到京城後,崇禎皇帝細細的問了一些長平公主在南洋的見聞,聽到自己的女兒那帶著一點羨慕的述說,崇禎皇帝在自己的心中長長的歎息了一陣,崇禎皇帝現在也知道了海軍的重要性,更知道了火槍與火炮的重要性,然而崇禎皇帝已經沒有錢去製造戰艦了,也沒有錢去製造火槍火炮了,就算有這個錢,崇禎皇帝現在也明白,這些最終會落在那些貪官的手中,而他崇禎仍舊是沒法造船造炮。


    大明帝國的貪官之厲害,崇禎皇帝心中清楚的很,他與這些貪官組成的文人集團做了這麽多年的鬥爭,雖然耗盡了他的精力,可是沒有任何的效果,貪官們反而越來越貪,已經到了肆無忌憚的地步,就算崇禎皇帝想不顧一切的下殺手,這些貪官們聯合起來的力量,讓崇禎皇帝一點辦法也沒有,反而,他崇禎皇帝最後在這些文人集團的宣傳下,變成了一個不好的皇帝,好象國家衰敗的原因是因為崇禎皇帝殺壞了這些貪官。


    這些地主階級的文人集團,崇禎皇帝想到自己的女兒嘴裏說出這個名詞來時,心中便有一種苦笑的無可奈何的情緒彌漫在心中,崇禎皇帝知道這個名詞是那位唐王爺編造出來,雖然這個名詞很奇怪,崇禎皇帝不得不承認,這位唐王爺在某些方麵看的比自己更清楚。


    陳玉嫻代表唐同送給崇禎皇帝的是一些吃穿用度的東西,本來這些東西對於一個皇帝來說是不會放在眼中的,但現在的崇禎皇帝卻沒有看輕這些東西,因為他的女兒長平公主把唐同的一些轉述給了崇禎皇帝聽,從這些話中,崇禎皇帝明白,不管雙方最後的結果會怎麽樣,但最起碼現在這個時候,那位唐王爺表達了對他這位皇帝的善意與敬意。


    這種敬意與一個臣子對皇帝的敬意不同,這種敬意是處於兩個地位相等之間的人所表達的敬意,這也讓崇禎皇帝感覺到,若說這個世上有誰是他崇禎皇帝的知己的話,那麽,無疑,這個唐王爺是這個世上最了解他崇禎的人,每當這時候,崇禎皇帝的心中便有一種很古怪的感覺,感覺這位唐王爺既是自己的敵人,又是自己的朋友一般。


    李岩他們對於李自成與張獻忠的攻打很順利,這些年,在李自成與張獻忠的手下中,有不少唐同派去的臥底,這些臥底雖然沒有掌握到李自成與張獻忠手下的高層權力,但在低層中卻是有不少的人,在李岩與陳子龍帶領的軍隊進攻時,這些臥底一個個帶著手下所掌握的力量進行裏應外合的顛覆,造成李自成與張獻忠的軍隊迅速的崩潰。(未完待續,如欲知後事如何,請登陸.qidian.,章節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閱讀!)(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明末資本家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麽小妖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麽小妖並收藏明末資本家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