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推薦:、 、 、 、 、 、 、
晚上,青龍城的一座氣派的宅院內,關西七衛的高級將領們齊聚一堂,商議著如何應對李雲天給他們下達的軍令。
按照李雲天的軍令,為了確保力量投入來年的反擊,李雲天讓關西七衛的主力避開來勢洶洶的帖木兒帝國和北元軍隊的鋒芒,利用熟悉地利的優勢采用遊擊戰的方式來與其周旋。
尤為重要的是,李雲天以保護關西七衛高級將領家眷的名義讓納西家眷搬進青龍城避難,這使得關西七衛的將領感到有些為難,很顯然李雲天這是把他們的家眷當成了人質。
由於李雲天是關西明軍的最高統帥,關西七衛要受到其轄製,因此關西七衛的將領們沒有理由拒絕李雲天這條合情合理的命令。
李雲天做出這個決定也頗為無奈,關西七衛一直在大明和東察合台汗國和北元等西域軍事強國之間左右逢源,此次關西之戰異常重要,為了使得關西七衛下定決定跟著大明走,他不得不采取這種辦法。
其實,李雲天初到青龍城的時候就已經以西征軍的名義給關西七衛的高級將領下令,讓他們把家眷遷到青龍城或者嘉峪關以內暫避兵禍,可是時至今日沒有任何一名關西七衛的高級將領把家眷遷來。
因此,李雲天這次親自下令以打消關西七衛的僥幸心理,同時也是在解決關西地區紛繁複雜的局勢邁出了堅實的一步。
所謂關西七衛,是指明朝在嘉峪關以西(設立的7個羈縻衛所,又稱“西北七衛”和“蒙古七衛”。
之所以稱為“蒙古七衛”是因為七衛的首領皆為蒙古的貴族,即安定衛、阿端衛、曲先衛、罕東衛、沙州衛、赤斤蒙古衛和哈密衛七衛,後來沙州衛內遷在其故地又設罕東左衛。
其實,關西七衛除了名義上歸順大明外,在西域其實是七個國家,其中實力最為強大的是哈密衛,也稱哈密國。
在關西七衛中,安定衛、阿端衛、曲先衛、罕東衛和沙州衛歸大明陝西行都司西寧衛管轄,沙州衛、赤斤蒙古衛和哈密衛則歸大明陝西行都司肅州衛管轄。
七衛中除了原來遊牧於青海湖北部的罕東衛與沙州衛外,分布於撒裏畏兀兒之地、河西西部、哈密等地的安定衛、阿端衛、沙州衛、曲先衛和哈密衛則均由察合台汗國的貴族轉化而來。
因此,關西七衛與東察合台汗國有著血緣上的關聯,不過奇怪的是關西七衛卻投靠了大明而不是東察合台汗國,之所以這樣是為了防備被東察合台汗國吞並。
不過,近些年來隨著吐魯番部族勢力的崛起,真正對關西七衛構成威脅的是吐魯番人,東察合台汗國對吐魯番地區的掌控也越來越弱。
關西七衛的將領們之所以會聚集在一起進行商議,自然是不想把家眷送來青龍城,誰都知道那樣的話那些家眷將成為李雲天手裏的人質。
作為夾在大明、東察合台汗國和北元三個大國之間的地方勢力,左右逢源自然是關西七衛的生存之道,為了避免被三個國家吞並他們唯有與其都保持著一定的距離,而這次李雲天擺明了是要讓他們做出一個抉擇來。
“忠義王,這次忠武王擺明了就是要拉著咱們去給明軍當墊背的,讓咱們在戰場上跟西察合台和大元的人拚命,咱們可千萬不能上當。”
“忠義王,咱們可不能把家眷送來,否則以後還不被忠武王牽著鼻子走。”
“忠義王,你們哈密在關西實力最強,你拿個主意吧,咱們該如何做。”
“依我看,咱們大家誰都別把家眷接來,找個由頭就會敷衍過去。”
“現在西察合台和大元聚集了近百萬大軍東征,大明雖然強大但不一定是對手,咱們不可輕舉妄動呀。”
……
屋子裏的人七嘴八舌向哈密衛的忠義王脫歡帖木兒說道,關西七衛中不僅哈密衛的實力最強,而且其首領的地位也最高,被大明接連封了兩位王爺,一位是忠義王脫歡帖木兒,另外一個是忠順王卜答失裏。
其中,卜答失裏的忠順王王爵是朝廷給哈密衛冊封的主要爵位,世襲罔替,至於忠義王脫歡帖木兒,由於卜答失裏繼位時年齡太小無法理清國事故而大明冊封他為忠義王代行國事,是個一世而終的王爵。
所謂明哲保身,關西七衛並不想介入帖木兒帝國、北元和大明、東察合台汗國的這場規模空前的戰事中,隻想著保存實力以自保。
“諸位,稍安勿躁,稍安勿躁!”見在座的關西七衛的高級將領們情緒激動,忠義王脫歡帖木兒兩手向下壓了壓,高聲說道。
現場的眾人聞言頓時安靜了下來,紛紛望向脫歡帖木兒等待著他拿個主意,他們可不想成為西域這場戰事中的炮灰。
“諸位,西域此次戰事不同以往,即便咱們能敷衍了大明,那麽西察合台和大元也會逼著咱們去進攻大明,他們可不會像大明那樣客氣,屆時咱們恐怕唯有替他們與大明死拚。”
環視了一眼現場眾人後,忠義王脫歡帖木兒神情凝重地說道,“因此,現在咱們必須要做出個選擇,是否在這場戰事中站在大明這一邊。”
關西七衛的高級將領們不由得相互對視了一眼,脫歡帖木兒的意思很明顯,關西七衛這次無法逃脫大明、東察合台汗國與帖木兒帝國、北元的這場戰爭,故而讓大家選邊來站,也就是說他們更看好誰能取得西域這場戰爭。
“大明四十多萬西征軍都被打沒了,依靠著忠武王的奇襲才勉強扳回一局來,如今關西隻有青龍城的十萬明軍,而西察合台和大元的聯軍達到了六十萬,忠武王即便是再能打也無法贏下關西之戰!”
很快,一名身材高大的將領沉吟了一下,開口向在座的眾人說道,“依我看,咱們還是投靠了西察合台和北元為好,免得跟著明軍白白去送死。”
屋子裏的人們聞言紛紛頷首,大明西征軍在黑水城和藍葉城的兩場大敗葬送了明軍主力,關西七衛當年曾經從倒馬關殺進了北直隸,對大明衛所部隊的戰鬥力有所了解,因此並不認為大明的援兵能抵擋住帖木兒帝國和北元的軍隊。
尤為重要的是,關西大戰迫在眉睫,李雲天手裏僅有十萬兵馬,不得不退守青龍城,而一旦帖木兒帝國和北元攻破了青龍城,那麽不僅關西將成為帖木兒帝國和北元的天下,大明也會失去了西南方最強大的一道防護屏障。
這對大明來說可謂異常糟糕,帖木兒帝國和北元可以選擇強攻嘉峪關進攻大明,也可以選擇繞過嘉峪關進攻大明,屆時大明就將全麵陷入被動。
因此,從目前的局勢來看,關西之戰大明的贏麵非常小。
“我不這麽認為,青龍城城高牆厚,糧草充足,如果明軍據城死守的話足以堅持到明年。”
就在眾人被那名身材高大的將領說動時,另外一名身材粗壯的將領開口發表了不同意見,宏聲說道,“正如忠武王所說的那樣,西察合台和大元勞師遠征,一旦大明將關西之戰拖到明年,那麽他們的糧草將難以為繼,屆時戰局將發生轉變。”
“聽說大明朝廷已經調集了數十萬援軍前來增援嘉峪關,其中就有最為精銳的驍武軍,如果是這樣的話那麽關西之戰鹿死誰手還未嚐可知。”粗壯將領的話音剛落,一名留著大胡子的將領就接口道,聽得出來他的立場站在大明這一邊。
大胡子將領的話使得在場的將領們一陣騷動,相互間交頭接耳地低聲議論著,雖然大明的西征軍敗了,可是最為精銳的驍武軍還在。
“恐怕忠武王隻是這麽一說而已,如果大明真的有如此多援軍的話現在至少應該已經趕到了一批援軍才對,可這麽長時間過去了大明的援軍還不見蹤影,由此可見這可能是忠武王在虛張聲勢。”
一名頭發有些花白的消瘦將領放下手裏的茶杯,清了清嗓子後說道,“如今大明在西域慘敗,大明京畿的兵力又被抽調給了西征軍,導致兵力空虛,大明的皇帝肯定會調驍武軍固守京城,怎可能將他們派來關西參戰?”
“說的也是,大明的西征軍幾乎把京畿都督府、山北軍區和遼東軍區的兵力抽調一空,如果西察合台和大元走草原襲擊大明京畿,那麽大明的京城可就危在旦夕了。”
聽聞此言,屋子裏的將領們紛紛覺得有道理,認為正統帝不敢在這種情形下把驍武軍派出來,畢竟大明京畿的北方就兩道長城防線而已,一旦被攻破的話京城就將處於被圍困的窘境,正統帝自然要留著驍武軍以自保。
至於大明衛所軍隊的戰鬥力,關西七衛的將領們早已經領教過,實在是不敢恭維,不要說帖木兒帝國和北元了,就是關西七衛也能將大明的衛所軍殺得落花流水。
“諸位,忠武王乃一代名將,既然敢來關西那麽想必早已經有了妥善的應對,又有威力巨大的火器助陣,西察合台和大元想要攻下青龍城並不容易,而要是陷入僵持的話對西察合台和大元將極為不利。”
這時,一名看上去有些儒雅的將領開口,沉聲提醒在座的將領,“諸位,一旦西察合台和大元糧草不濟,那麽肯定會縱兵在關西劫掠,屆時你我如何能阻止?如果他們要我等進攻青龍城,我等又將如何應對?”
伴隨著這名儒雅將領的話,現場頓時陷入了沉默,如果換做他們的話肯定會讓關西七衛的士兵當炮灰去攻打青龍城,也會讓手下的士兵在關西劫掠籌集糧草,而帖木兒帝國和北元要是這麽做了的話他們根本無力阻止這一切的發生。
晚上,青龍城的一座氣派的宅院內,關西七衛的高級將領們齊聚一堂,商議著如何應對李雲天給他們下達的軍令。
按照李雲天的軍令,為了確保力量投入來年的反擊,李雲天讓關西七衛的主力避開來勢洶洶的帖木兒帝國和北元軍隊的鋒芒,利用熟悉地利的優勢采用遊擊戰的方式來與其周旋。
尤為重要的是,李雲天以保護關西七衛高級將領家眷的名義讓納西家眷搬進青龍城避難,這使得關西七衛的將領感到有些為難,很顯然李雲天這是把他們的家眷當成了人質。
由於李雲天是關西明軍的最高統帥,關西七衛要受到其轄製,因此關西七衛的將領們沒有理由拒絕李雲天這條合情合理的命令。
李雲天做出這個決定也頗為無奈,關西七衛一直在大明和東察合台汗國和北元等西域軍事強國之間左右逢源,此次關西之戰異常重要,為了使得關西七衛下定決定跟著大明走,他不得不采取這種辦法。
其實,李雲天初到青龍城的時候就已經以西征軍的名義給關西七衛的高級將領下令,讓他們把家眷遷到青龍城或者嘉峪關以內暫避兵禍,可是時至今日沒有任何一名關西七衛的高級將領把家眷遷來。
因此,李雲天這次親自下令以打消關西七衛的僥幸心理,同時也是在解決關西地區紛繁複雜的局勢邁出了堅實的一步。
所謂關西七衛,是指明朝在嘉峪關以西(設立的7個羈縻衛所,又稱“西北七衛”和“蒙古七衛”。
之所以稱為“蒙古七衛”是因為七衛的首領皆為蒙古的貴族,即安定衛、阿端衛、曲先衛、罕東衛、沙州衛、赤斤蒙古衛和哈密衛七衛,後來沙州衛內遷在其故地又設罕東左衛。
其實,關西七衛除了名義上歸順大明外,在西域其實是七個國家,其中實力最為強大的是哈密衛,也稱哈密國。
在關西七衛中,安定衛、阿端衛、曲先衛、罕東衛和沙州衛歸大明陝西行都司西寧衛管轄,沙州衛、赤斤蒙古衛和哈密衛則歸大明陝西行都司肅州衛管轄。
七衛中除了原來遊牧於青海湖北部的罕東衛與沙州衛外,分布於撒裏畏兀兒之地、河西西部、哈密等地的安定衛、阿端衛、沙州衛、曲先衛和哈密衛則均由察合台汗國的貴族轉化而來。
因此,關西七衛與東察合台汗國有著血緣上的關聯,不過奇怪的是關西七衛卻投靠了大明而不是東察合台汗國,之所以這樣是為了防備被東察合台汗國吞並。
不過,近些年來隨著吐魯番部族勢力的崛起,真正對關西七衛構成威脅的是吐魯番人,東察合台汗國對吐魯番地區的掌控也越來越弱。
關西七衛的將領們之所以會聚集在一起進行商議,自然是不想把家眷送來青龍城,誰都知道那樣的話那些家眷將成為李雲天手裏的人質。
作為夾在大明、東察合台汗國和北元三個大國之間的地方勢力,左右逢源自然是關西七衛的生存之道,為了避免被三個國家吞並他們唯有與其都保持著一定的距離,而這次李雲天擺明了是要讓他們做出一個抉擇來。
“忠義王,這次忠武王擺明了就是要拉著咱們去給明軍當墊背的,讓咱們在戰場上跟西察合台和大元的人拚命,咱們可千萬不能上當。”
“忠義王,咱們可不能把家眷送來,否則以後還不被忠武王牽著鼻子走。”
“忠義王,你們哈密在關西實力最強,你拿個主意吧,咱們該如何做。”
“依我看,咱們大家誰都別把家眷接來,找個由頭就會敷衍過去。”
“現在西察合台和大元聚集了近百萬大軍東征,大明雖然強大但不一定是對手,咱們不可輕舉妄動呀。”
……
屋子裏的人七嘴八舌向哈密衛的忠義王脫歡帖木兒說道,關西七衛中不僅哈密衛的實力最強,而且其首領的地位也最高,被大明接連封了兩位王爺,一位是忠義王脫歡帖木兒,另外一個是忠順王卜答失裏。
其中,卜答失裏的忠順王王爵是朝廷給哈密衛冊封的主要爵位,世襲罔替,至於忠義王脫歡帖木兒,由於卜答失裏繼位時年齡太小無法理清國事故而大明冊封他為忠義王代行國事,是個一世而終的王爵。
所謂明哲保身,關西七衛並不想介入帖木兒帝國、北元和大明、東察合台汗國的這場規模空前的戰事中,隻想著保存實力以自保。
“諸位,稍安勿躁,稍安勿躁!”見在座的關西七衛的高級將領們情緒激動,忠義王脫歡帖木兒兩手向下壓了壓,高聲說道。
現場的眾人聞言頓時安靜了下來,紛紛望向脫歡帖木兒等待著他拿個主意,他們可不想成為西域這場戰事中的炮灰。
“諸位,西域此次戰事不同以往,即便咱們能敷衍了大明,那麽西察合台和大元也會逼著咱們去進攻大明,他們可不會像大明那樣客氣,屆時咱們恐怕唯有替他們與大明死拚。”
環視了一眼現場眾人後,忠義王脫歡帖木兒神情凝重地說道,“因此,現在咱們必須要做出個選擇,是否在這場戰事中站在大明這一邊。”
關西七衛的高級將領們不由得相互對視了一眼,脫歡帖木兒的意思很明顯,關西七衛這次無法逃脫大明、東察合台汗國與帖木兒帝國、北元的這場戰爭,故而讓大家選邊來站,也就是說他們更看好誰能取得西域這場戰爭。
“大明四十多萬西征軍都被打沒了,依靠著忠武王的奇襲才勉強扳回一局來,如今關西隻有青龍城的十萬明軍,而西察合台和大元的聯軍達到了六十萬,忠武王即便是再能打也無法贏下關西之戰!”
很快,一名身材高大的將領沉吟了一下,開口向在座的眾人說道,“依我看,咱們還是投靠了西察合台和北元為好,免得跟著明軍白白去送死。”
屋子裏的人們聞言紛紛頷首,大明西征軍在黑水城和藍葉城的兩場大敗葬送了明軍主力,關西七衛當年曾經從倒馬關殺進了北直隸,對大明衛所部隊的戰鬥力有所了解,因此並不認為大明的援兵能抵擋住帖木兒帝國和北元的軍隊。
尤為重要的是,關西大戰迫在眉睫,李雲天手裏僅有十萬兵馬,不得不退守青龍城,而一旦帖木兒帝國和北元攻破了青龍城,那麽不僅關西將成為帖木兒帝國和北元的天下,大明也會失去了西南方最強大的一道防護屏障。
這對大明來說可謂異常糟糕,帖木兒帝國和北元可以選擇強攻嘉峪關進攻大明,也可以選擇繞過嘉峪關進攻大明,屆時大明就將全麵陷入被動。
因此,從目前的局勢來看,關西之戰大明的贏麵非常小。
“我不這麽認為,青龍城城高牆厚,糧草充足,如果明軍據城死守的話足以堅持到明年。”
就在眾人被那名身材高大的將領說動時,另外一名身材粗壯的將領開口發表了不同意見,宏聲說道,“正如忠武王所說的那樣,西察合台和大元勞師遠征,一旦大明將關西之戰拖到明年,那麽他們的糧草將難以為繼,屆時戰局將發生轉變。”
“聽說大明朝廷已經調集了數十萬援軍前來增援嘉峪關,其中就有最為精銳的驍武軍,如果是這樣的話那麽關西之戰鹿死誰手還未嚐可知。”粗壯將領的話音剛落,一名留著大胡子的將領就接口道,聽得出來他的立場站在大明這一邊。
大胡子將領的話使得在場的將領們一陣騷動,相互間交頭接耳地低聲議論著,雖然大明的西征軍敗了,可是最為精銳的驍武軍還在。
“恐怕忠武王隻是這麽一說而已,如果大明真的有如此多援軍的話現在至少應該已經趕到了一批援軍才對,可這麽長時間過去了大明的援軍還不見蹤影,由此可見這可能是忠武王在虛張聲勢。”
一名頭發有些花白的消瘦將領放下手裏的茶杯,清了清嗓子後說道,“如今大明在西域慘敗,大明京畿的兵力又被抽調給了西征軍,導致兵力空虛,大明的皇帝肯定會調驍武軍固守京城,怎可能將他們派來關西參戰?”
“說的也是,大明的西征軍幾乎把京畿都督府、山北軍區和遼東軍區的兵力抽調一空,如果西察合台和大元走草原襲擊大明京畿,那麽大明的京城可就危在旦夕了。”
聽聞此言,屋子裏的將領們紛紛覺得有道理,認為正統帝不敢在這種情形下把驍武軍派出來,畢竟大明京畿的北方就兩道長城防線而已,一旦被攻破的話京城就將處於被圍困的窘境,正統帝自然要留著驍武軍以自保。
至於大明衛所軍隊的戰鬥力,關西七衛的將領們早已經領教過,實在是不敢恭維,不要說帖木兒帝國和北元了,就是關西七衛也能將大明的衛所軍殺得落花流水。
“諸位,忠武王乃一代名將,既然敢來關西那麽想必早已經有了妥善的應對,又有威力巨大的火器助陣,西察合台和大元想要攻下青龍城並不容易,而要是陷入僵持的話對西察合台和大元將極為不利。”
這時,一名看上去有些儒雅的將領開口,沉聲提醒在座的將領,“諸位,一旦西察合台和大元糧草不濟,那麽肯定會縱兵在關西劫掠,屆時你我如何能阻止?如果他們要我等進攻青龍城,我等又將如何應對?”
伴隨著這名儒雅將領的話,現場頓時陷入了沉默,如果換做他們的話肯定會讓關西七衛的士兵當炮灰去攻打青龍城,也會讓手下的士兵在關西劫掠籌集糧草,而帖木兒帝國和北元要是這麽做了的話他們根本無力阻止這一切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