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生之本——法於陰陽,和於術數


    陰陽者,天地之道也


    陰陽者,天地之道也。


    ——《素問·陰陽應象大論》


    在現代生活中,很多人一談起“陰陽”,自然會和講迷信聯係起來,認為隻有算命先生、巫婆神漢等嘴裏離不開“陰陽”,還有中醫大夫看病辨證時也經常提到什麽“陰盛”,什麽“陽虛”,也總覺得神秘,不可思議。這些其實都是對陰陽概念的片麵認識和誤解。


    什麽是陰陽呢?“陰陽”是一對概念性哲學理論代名詞,早在古代經典著作中就有了。《周易》中說:“一陰一陽之謂道。”意思是說,有陰有陽才能成其“道”,“道”是由一陰一陽兩方麵組成的。“道”是什麽?“道”就是自然,就是規律,就是法則,就是方法。


    老子的《道德經》第四十二章中還說:“萬物負陰而抱陽,衝氣以為和。”意思是說,人類及一切生物為地球所承載(負陰),為宇宙太空所環抱(抱陽),並憑靠著充滿於地球與宇宙之間的大氣(衝氣)而和諧生息。


    《素問·陰陽應象大論》中說得更經典:“陰陽者,天地之道也,萬物之綱紀,變化之父母,生殺之本始,神明之府也。”什麽意思呢?陰陽,是自然界的一般規律,是分析和歸納千變萬化客觀事物的總綱,是萬事萬物發展變化的根源,也是發生、發展和滅亡的根本,自然界中的無窮奧妙都是從陰陽對立統一之中變化出來的。


    陰陽,代表一切事物的最基本對立麵。中醫學家楊力教授這樣認為:凡是向陽光的、外向的、明亮的、上升的、溫熱的都屬於陽;凡是反過來背陽光的、內守的、晦暗的、下降的、寒涼的,都屬於陰。從我們人體看也是一樣的,頭為陽腳為陰,體表為陽內髒為陰,六腑為陽五髒為陰,氣為陽血為陰。也就是陰陽之中又分陰陽,萬世萬物都是陰陽的運動,尤其我們的生活中也是陰陽的運動。


    在正常情況下,陰陽二者是互根、互補、互製的,通俗地說,正常人體的生命功能與物質之間是互補互製的,陽氣與陰精是互根的。一旦有一方出現不足或有餘,我們身體的另一方就會來代償、彌補,以糾正失衡,維持陰陽平衡。


    因此說,我們養生的宗旨就是要維護生命的陰陽平衡。陰陽要是平衡,那麽我們的生命活力才會很強,生理本能一定好,心理承受力高,機體能吃能睡,氣色好,心情愉快精神好;反之,如果陰陽失衡,我們就會生病,就會早衰,甚至於死亡。


    陰平陽秘,精神乃治


    陰平陽秘,精神乃治。


    ——《素問·生氣通天論》


    什麽是“陰平陽秘”?“平”,有和調、不傾斜之義;“秘”有固守、固密的意思。陰平陽秘是陰陽兩者互相調節而維持的相對平衡,是進行正常生命活動的基本條件。“精神”,泛指人的生命活動;“治”,不亂也,正常之謂。


    所以,“陰平陽秘,精神乃治”的意思是說,人體內對立統一的陰陽雙方,陰要充足和調,陽要安靜,互相平衡協調,才能保證生命活動的正常進行。


    一切疾病都是“陰平陽秘”狀態的破壞,所以臨床—切治療措施,都在於調整陰陽,使不平衡的陰陽雙方,重新複歸到“陰平陽秘”狀態。而一切養生保健措施,都是促使“陰平陽秘”的平衡協調關係更加穩固,增加其穩定性,使之不易為外界因素所幹擾,從而達到“精神乃治”,健康不病的保健目的。


    “陰平陽秘,精神乃治”,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凡外界或體內陰陽平衡時都是人體最精神的時間。中醫認為,一天之中卯時(上午5點至7點)和酉時(下午5點至7點),是外界陰陽比較平衡的時間段。


    所以,一般來說,卯時和酉時也是人體最精神的時候。在這時間段裏,學生看書、背誦,可取得比平時事半功倍的效果;從事腦力勞動的上班族,這時也要積極思考,從事一些創造性活動。


    年四十,而陰氣自半也


    年四十,而陰氣自半也


    ——《素問·陰陽應象大論》


    “年四十,而陰氣自半也”在《素問·陰陽應象大論》中原是這樣說的:“年四十,而陰氣自半也,起居衰矣。”也就說,人到了40歲左右,腎氣已衰減了一半,起居動作也顯得衰退了。


    因此,我們說40歲是人生關鍵期。40歲對一個人的事業來講,是一個黃金的年齡,意味著成功、財富、成熟。但這個年齡同時也是身體走向下坡的分水嶺,許多疾病會在這個時候不期而至。可以說,40歲是人生健康的一個分水嶺。


    “陰氣自半”,集中地概括了中年人的生理特點。在30歲以後,人體的多種機能便開始減退,大體上每增長一歲,減退1%。如骨骼和肌肉逐漸減弱、骨密度降低、關節軟骨再生能力缺乏、背部和下肢各部的肌肉強度減弱,從30歲到60歲之間約減弱10%。由於骨骼中的礦物成分增多,骨軟骨發生纖維性變化或鈣化,骨的脆性增加,物理強度下降,關節凝結不靈活,轉動幅度縮小,同時骨質易於增生,容易發生骨折和骨關節病,如頸椎病等。因此,進入40歲後,更應該注意養生保健了。


    人到了40歲後,養生重點應從以下幾方麵入手:


    1.飲食調養。40歲以後,腸胃功能開始衰退,飲食上一定要富含維生素、礦物質、纖維質,但要少油、少熱量。所選食物應包括深綠色、深橘色的蔬菜和水果,全穀類、豆類、低脂牛奶和奶製品。這些食物統稱為“營養密集的食物”。由這些食物搭配的飲食,很容易滿足人體營養需求,熱量也不過剩。


    2.體育運動。40歲的人應該根據自身需要,如自己的目的和興趣,以及客觀條件來選擇鍛煉項目。可以散步、慢跑、騎自行車、遊泳、跳健身舞、打太極拳和太極劍等,也可以進行登山、垂釣等戶外活動。鍛煉強度要適中,運動時心率要保持在125~145次/分,最大鍛煉心率不要超過160次/分。德國運動醫學專家建議,以鍛煉心率為130次/分強度每天鍛煉一次,每周累計鍛煉的時間不少於1個小時,長期堅持下去,就能使心髒年輕20年。當然,我們在鍛煉過程中,也要堅持循序漸進、適可而止原則,即每周運動強度、運動量和運動時間的增加幅度不要超過10%,每次鍛煉強度、運動量和運動時間增加的幅度不要超過上一次的10%。


    3.**養生。人到40歲,**方麵並不一定要降低,保持一定的**,無論從心理上或生理上都是需要的。夫妻雙方都應該正確認識中年人的**和性能力,因為保持有規律的**有利於雙方的性和諧。


    4.心理健康。40歲的人心理更易於疲勞。在工作、事業開創、人際關係處理和家庭角色的扮演,以及對事業和家庭的不斷權衡方麵,總是處於種種壓力之中,使心理陷入“心力衰竭”的狀態。要減輕這種心理壓力,最重要的就是讓工作和生活有序地豐富起來,包括與家人之間的有效溝通,對工作和健身作好規劃,把以前的興趣恢複起來,帶動家人和朋友一起充實到生活中去。這些對改善不良情緒和減輕心理壓力很有益。


    總而言之,“年四十,而陰氣自半也”,提醒廣大的中年男女重視自己的健康,無病早防、有病早治,合理飲食、積極鍛煉,遵循健康的生活方式,延緩走向衰老的腳步。


    治病必求於本


    治病必求於本


    ——《素問·陰陽應象大論》


    水是有源的,樹是有根的,疾病的發生也是有原因的。


    任何疾病都有發病原因與症狀共同存在。症狀,僅是疾病反映的外象,必須尋求發病的原因及其發病機製,從而從根本上清除它,症狀自能消失。能審症求因從“本”論治的人才是真正的高手。


    這個“本”是什麽呢?《素問?陰陽應象大論》中告訴我們:“陰陽者,天地之道也,萬物之綱紀,變化之父母,生殺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於本。”說明陰陽與萬類生殺變化,猶然在於人身,同相參合,因而治病之道,必先求之。顯然,這個“本”就是本於陰陽也。此處的陰陽,並不單單指人身的陰陽,也泛指天地萬物生殺變化規律的陰陽之理。


    人體生病都是由陰陽失調所致,即各種致病因素作用於人體,導致體內陰陽失調,最後形成疾病。因此,如何調節身體的陰陽平衡是關鍵。


    那麽我們怎麽樣維持生命陰陽平衡呢?最主要有兩點:一是節能,二是儲備。


    我們先說節能:任何人的生命儲備是有限的,如何不合理安排就很容易耗盡,這好比是一根蠟燭,燃燒得越旺,熄滅得就會越早。所以,我們要維護生命的陰陽平衡先要注意節能。如何節能呢?從靜養、慢養和控製體溫等方麵入手。


    我們再說儲備:光節能不儲備,生命的能量遲早都會耗盡。這好比我們平時總想攢點錢,於是就處處節省,可問題是,你不賺錢,再節省總有一天也會花光的。為生命增加儲備主要通過飲食、睡眠、性三方麵入手。飲食是對生命補充營養;睡眠是對生命的充電;**是對生命的協調。


    如何節能、如何儲備,我們都已經在書中有所介紹。總而言之,要想讓陰陽平衡,就要讓節能與儲備相結合,二者互相配合,才能讓我們健康一生。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高紅敏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高紅敏並收藏從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