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飲有節,起居有常,不妄作勞,故能形與神俱


    :《素問·上古天真論》。


    :飲食要有節製,起居要有規律,沒有非分之想,不做過分之事。


    :


    “食飲有節”,強調保護後天之本脾胃的重要性,包括飲食的量要適中,五味不要偏嗜,寒熱要適宜。“起居有常”,即起居作息要有規律,因為人體內的髒腑之氣、營衛之氣等皆與一天中的時段相應。“不妄作勞”,包括勞心、勞力、房勞均不要過度。“形與神俱”,指精神與形體相互協調。


    :


    養生就是一種生活習慣


    養生就是一種生活習慣,一種健康的生活習慣。什麽是健康的生活習慣?就是在普普通通的日常生活中處處按照“法於陰陽,和於術數”來做。具體表現在4個方麵:


    1.食飲有節:上古的人懂得養生之道,飲食是有規律,有節製的。


    2.起居有常:起居———不僅是起床、睡覺,還包括日常的活動。起居要有常規,是不能搞亂的。


    3.不妄作勞:就是說勞動、運動不應過分,也就是要守常規,要適度,不要太過,也不要不及。


    4.形與神俱:形體和精神是合在一起的。前麵三條主要講的是形,這裏主要講神,講形神合一,神離不開形,形也離不開神。形是神的依托,神是形的主導。


    可以說,養生隻要這4個方麵都能做到,就能“盡終其天年,度百歲乃去”。


    我們從中也看出,養生其實沒有什麽高深的難度,養生就是一種健康的生活習慣!


    :


    過度勞動會損耗我們身體的陽氣,破壞身體的生理平衡,導致我們的生命進程縮短,出現早衰和早逝。因此,我們強調養生宜小勞,這樣能降低陽氣及陰精的損耗。


    呼吸精氣,獨立守神,肌肉若一


    :《素問·上古天真論》。


    :吐故納新,精神內守,形體肌肉保持協調如一。


    :


    “呼吸精氣”指呼吸天地間的精微之氣,或謂屬於氣功中的“吐納”之類。“獨立守神,肌肉若一”,在這裏,“獨立”即自作主宰,“守神”即精神內守。全句的意思是呼吸精氣,精神內守,形體相合如一。


    :


    如何調息、調神和調形


    可以說,“呼吸精氣,獨立守神,肌肉若一”是練習氣功“三調(調息、調神和調形)”的最早字記載,這精簡的12個字,既有方法,又有境界,可視為心身整體觀的精華。


    雖然調形、調神、調息屬於氣功範疇,但我們一樣可以將其應用於日常生活中,使其服務於我們的身心。


    1.調形:即調整形體,身體各部分保持放鬆,調形可擺正身體各部位的姿勢,使身體各種機能得到平衡,強化各種腺體的分泌作用,從而達到對精神的有效控製。調身的方法有很多,我們可以采取正坐、盤坐,也可以自然仰臥、側臥。總之,就是要找個舒適的環境,適合自己的姿勢,以保證形體的放鬆,才能達到精神寧靜的地步。放鬆時要身心結合,保持自然、鬆靜、愉悅的心境。舌頭自然的輕鬆的抵觸上齶。


    2.調神:即控製人的意識活動,使身體內部的器官臣服於自己的意誌,從而使身體免出起因於機體紊亂的多種疾病。調神的方法主要有意守法、數息法、默念法、默守法等。我們可以采用的是“守一入睡”法。意想自己置身於宇宙中或自然中,如看見美麗的藍天、遼闊的草原、青青的小草、碧綠的小溪、一望無際的大海等。把意念專於以上的景象,使心情得到完全的放鬆。


    3.調息:調息以駕馭呼吸,使植物神經係統的機能起到有效的調節作用,增加肺活量,使血液中的含氧量增加,促進胃腸的蠕動,改善消化吸收的功能,同時提高全身各器官係統的機能。調息的方法也有很多,如深息法、腹式呼吸法、胎息法等。


    在這裏,我們可以選擇腹式呼吸法。正確的腹式呼吸法為:開始吸氣時全身用力,此時肺部及腹部會充滿空氣而鼓起,但還不能停止,仍然要使盡力氣來持續吸氣。不管有沒有吸進空氣,隻管吸氣再吸氣。然後屏住氣息4秒。此時身體會感到緊張,接著利用8秒的時間緩緩地將氣吐出,吐氣時宜慢且長而且不要中斷。做完幾次前述方式後,不但不會覺得難過,反而會有一種舒暢的快感。


    :


    對於肥胖的女性朋友來說,平時走路和站立時,可用力縮小腹,再配合腹式呼吸,讓小腹肌肉變得緊實。隻要隨時提醒自己“縮腹才能減肥”,幾周下來,不但小腹趨於平坦,走路的姿勢也會變得更加迷人。


    虛邪賊風,避之有時


    :《素問·上古天真論》。


    :乘虛病人的邪氣與非時而至的賊風,應依其好發季節加以防範。


    :


    “虛邪賊風”是什麽?就是在某個時令中,違背正常氣候的時候,中醫叫做虛邪賊風,這些東西都會導致各種疾病的發生。因此,必須對其進行有效的防範。


    :


    開空調時莫忘開點窗


    現代人的生活條件好了,到夏天的時候就在辦公室開空調,在家裏開空調,有時汽車裏還是空調,更有甚者在睡覺的時候也開著空調。現在,看看你自己,是不是在用完後總是感覺渾身不舒服呢?尤其是早上起來的時候,總感覺胳膊腿疼。


    不用說,多數人的情況是這樣的。為什麽會這樣呢?這其實就是中了“虛邪賊風”。從中醫角度來說,人體在該出汗的時候沒有出,都在身體裏憋著,自然就不舒服。到了夏天的時候,人體的毛孔是開放的,用空調、電扇衝著身體使勁兒地吹,就很可能會吹進“虛邪賊風”。


    此外,因夏季溫度高、氣壓低,一些有害氣體和人自身新陳代謝及各種生活廢棄物的揮發成分增加。如果不及時開窗通風,有害氣體容易在室內滯留,對人體造成危害,容易導致腮腺炎等類傳染病發生。


    目前,市場上常見的空調一般都是分體式空調,要把門窗關起來才夠涼快。實際上大家可能不知道,如果3小時室內不開窗換氣,室內空氣就可能不新鮮;6小時內不換空氣,空氣就會嚴重汙染,汙染的程度可能會危害健康。


    所以專家建議人們,夏天開空調的時候一定別怕費電,多少開點窗子,這樣既能通風換氣,又不至於感覺太熱。


    :


    空調省電其實取決於開機次數。為了更省電些,就要充分利用空調定時功能,降低開關機頻率。晚上睡前將室溫降下來以後,設定兩三個小時後關機即可。


    風者,百病之始也


    :《素問·生氣通天論》。


    :風邪是引起多種疾病的重要因素。


    :


    生活中,人們誰也離不開自然界中客觀存在的空氣流動而形成一種自然現象——風。《黃帝內經》中也明確地告訴人們,自然界中的風是引起各種疾病的起始原因。但我們不要害怕,隻要我們保持精神的安定和勞逸適度等養生的原則,那麽,肌肉腠理就會密閉而有抗拒外邪的能力,雖有大風苛毒的侵襲,也不能傷害,這正是循著時序的變化規律保養生氣的結果。


    :


    多按風府穴、風池穴可防風


    自古就有“神仙也怕腦後風”之說:話說上古有人患上了頭痛,彭祖(傳說他一生經曆夏朝至殷末,活了800餘歲)發現這個人睡覺的地方有一個洞正對著腦後,便叫他用東西塞住這個洞。從此以後,那個人再也沒有頭痛。據說“神仙難擋腦後風”就是由此而來。


    那麽現代人平時如何注意避免風邪的侵襲呢?


    人的腦後之所以有“神仙都怕”的“軟肋”,是因為腦後有著兩大重要穴位——風府穴和風池穴。風府穴在腦後發際正中直上1寸處,是頭部最薄弱的受邪之地。風邪從風府而入,最容易傷到人體內的陽氣,輕則會出現頭痛、惡寒、咽喉腫痛、頸脖僵直等症,嚴重的可引起“偏枯”,也就是中風後半身不遂。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高紅敏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高紅敏並收藏從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