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榮忽然意識到這場仗不好打了。


    教匪的兵力到底有多少?我已經擊敗了一支和我兵力相同的教匪,他們居然又能拉起一支敢戰的隊伍來?向榮心裏盤算著太平軍的兵力。


    我這裏有三千兵,他們和我對陣的至少有六千人。教匪扶老攜幼,流竄四方,能打的不過是那三分之一男丁,他們肯定要有人留守老營,算上兩千男丁,那就是八千人,也就是說教匪至少有兩萬多人?


    大清的廣西軍區司令正在那裏錯誤的計算太平軍的軍力,而楊秀清的隊伍也步步逼近,他走在隊伍的最後麵,身邊跟著他的精銳近衛。


    這些近衛大部分都是來自廣東的天地會成員。大家都清楚天地會不是一個進步的革命社團,但都認可天地會反清複明的節操。可關鍵是天地會實際上的節操非常低,他們更像是習慣喊叫“反清複明”的黑社會組織而不是有黑社會行為的民族義士。


    雖然節操比較低,但的確都是格鬥能力高超的打手。比如跟在楊秀清身邊的楊國清,那就是廣東天地會裏的南拳好手。楊秀清的這隊步行將領衛隊實際上和向榮的“選鋒”差不多。


    “一,一,一二一。”新模範軍的士兵們低聲發出口令,楊秀清的部下邁著相同的節奏前進著。和蕭朝貴部下混亂的戰線不一樣,楊秀清的部下都是三十人為一隊,每一隊都站成三列。第一列是刀盾兵,第二列和第三列都是手持紅纓槍的槍兵。每隊都至少兩名新模範軍的士兵,一個走在最前麵控製節奏,一個走在隊伍左麵發出口令。


    向榮吃驚地看著對麵這支太平軍,說實話,這位老將對太平軍整齊劃一的步伐沒啥感覺。開玩笑,走的整齊就有戰鬥力了?老子的兵還能擺出梅花陣呢,也沒見他們有多能打。真正讓向榮驚奇的是太平軍表現出來的組織度。


    前麵有負責控製步幅節奏的士兵,旁邊有負責口令的士兵,整個陣線整齊劃一的逼過來,這說明什麽?說明負責中央的太平軍至少建立起來了一套相當高明的軍官係統。向榮自己的綠營在防禦中還能做到整齊,但要是行軍中能走成對麵這樣,那就是癡心妄想了。


    “這才一年的功夫啊,一年。”向榮知道太平軍組織團營的時間,“從來沒接觸過軍隊的村夫一年就能把隊伍組織成這樣?”


    雖然楊秀清的部隊隻有兩千人,而且兩翼的韋昌輝和石達開依舊是亂糟糟的樣子。廣西提督已經意識到太平軍內有高人了。


    五百步,四百步,三百步,兩百步。


    中央的太平軍一直保持勻速前進,清軍的火器紛紛開火,但出身新模範軍的帶隊士兵們依舊控製著戰場上的節奏。


    “泰山崩於前而色不變,麋鹿興於左而目不瞬。”楊秀清忽然想起以前看過的一篇關於為將之道的短文,然後他搖了搖頭,寫那篇文章的蘇洵根本沒啥軍事經驗,那種文章還是當成駢四儷六的心靈雞湯比較好,當真那就是沒見識了。


    太平軍的戰士裏,一個名叫陸仁的新模範軍戰士手持藤牌穩穩的走在最前麵。他是廣東嘉應州人,今年剛剛十八,因為跟著一個做米糧貿易掌櫃當學徒才來到廣西,也是在這個時候被吸收進了太平軍。因為他能識幾個字,被楊秀清選進了新模範軍。現在,他和新模範軍裏的同學蔣岸一起指揮這三十名太平軍戰士。


    姓蔣的這個人渣,讓老子在前麵擋刀。陸仁惱恨地想著,他把藤牌放在胸口,雖然擋不住清軍火器發射出來的鉛子,但是能給他一種心理慰藉。


    他聽著蔣岸的口令邁著步子,根據楊秀清的條令,蔣岸才是這支小隊的第一指揮官,而他是隊副。在戰鬥中,隊正蔣岸負責發布命令指揮部隊,而隊副陸仁要在前列做標兵鼓舞士氣,控製隊伍的步幅。如果隊正不行戰歿,隊副就要接過隊正的職責。不過陸仁覺得,在最前麵的隊副應該先比隊正更容易戰死。


    說起戰死,陸仁正前方就是一門清軍的劈山炮,那個負責指揮這門劈山炮的綠營軍官不懷好意的把炮口衝著他們這一隊。


    一百五十步了啊,陸仁看著黑洞洞的炮口下意識地雙腿發軟,但是天殺的蔣岸口令傳到了他的耳邊。


    “刀在手,槍在前!”


    “喝。”陸仁大喊一聲,從腰間的刀鞘裏把刀抽出來,他忽然感覺體力又回到體內了。


    你們這些天殺的走狗,老子要把你們都剁了。陸仁把刀放在肩部,刃口朝內。


    作為曆史教育的一部分,楊秀清將滿清進入中原的曆史老老實實的講授給新模範軍的將士們。出於日後“統一多民族國家”的考慮,楊某人並沒有摻雜啥私貨。不過這些原汁原味的論述已經足夠激起太平軍將士的民族感情了。作為一個廣東人,陸仁最恨的就是這些為虎作倀的混蛋,當年就是這些混蛋的頭子尚可喜把廣州屠成白地的。


    劈山炮開火了,那個一臉惡意的綠營軍官命令炮口衝向陸仁這一隊,然後轟的一聲。


    陸仁下意識的想彎腰縮頭,但是長時間的訓練讓他依舊機械地前進。他是幸運的,一股熱浪從他頭頂上飛過去,這一炮轟到了天上。但並不是所有的太平軍士兵都像陸仁這樣幸運,劈山炮的鉛子轟進太平軍密集的隊伍裏,許多戰士痛苦地倒在地上呻吟著。


    嗚~嗚~嗚,陸仁身後響起了短促的號角聲,陸仁記得這個號角的命令式是疾走。果然,蔣岸下達了新的指令,“快步~走!一二一。”


    如果說向榮並沒有把太平軍整齊的行進放在眼裏的話,那太平軍一樣的節奏開始慢跑就讓廣西提督麵似豬肝了。就算是向榮見過的最精銳部隊……當年綠營名將楊繼盛的那支陝甘綠營都做不到這樣的事情。兩千人以相同的速度,步幅奔跑,就好像兩千人如同一個人一樣,這是怎樣操練出來的精銳啊。


    向榮身邊的和春看著慢跑的太平軍就感覺一雙手牢牢抓住了自己的五髒六腑,然後用力把它們向下拽。難道我們滿洲的天命終結了嗎?和春莫名的想到,或許天下真的有可能要易主了,不然怎麽會生出這樣的妖孽來。


    慢跑前進的太平軍距離清軍的陣線不到五十步了,但是向榮依舊沒有發出反擊的命令,因為他下意識地感覺自己是不可能贏下這場戰鬥了。


    “擊!”向榮忽然反應過來戰鬥還未結束,趕緊下令,而這個時候太平軍方麵已經響起了連續的號角聲。


    “衝!”蔣岸大吼一聲奮力向前衝鋒,他的口令剛剛下達,廣東人陸仁就已經勇敢地奔跑了。


    三十步的距離就是幾秒鍾的事情,陸仁用藤牌遮護住身體撞進綠營的防線,一提手將腰刀送進那個指揮劈山炮的綠營軍官肚子裏去。


    “殺。”陸仁把刀子抽出來凶惡地對周圍的綠營嘶吼,這個時候他身後的隊友已經趕到,保護了他的側翼和後背。


    清軍和太平軍已經交織在一起了,雖然太平軍氣勢驚人,但是向榮的綠營依舊憑借頑強的鬥誌和格鬥技巧擋住了太平軍,戰事十分膠著。


    和春驚奇地看著廣西提督:“大帥,這教匪雖然隊形整齊,但實際上戰力未必高超,勝負猶未可知啊!”


    向榮滿意的點點頭,仔細觀察太平軍陣勢的弱點,打算繼續用選鋒上演對陣蕭朝貴時候的好戲。


    和春和他都猶未發覺,他們不自覺地都認為自己要輸掉這場戰鬥了。


    不過在向榮發現太平軍的弱點之前,他側翼的周鳳岐部就被韋昌輝打穿了,潰退的綠營兵丟盔卸甲不說,還把側麵讓給了韋昌輝,韋昌輝一麵命令自己的堂弟韋正率部追擊,一麵領人向中央包過來。


    這些廢物啊,向榮一聲歎息,“和將軍,你速領選鋒接應周將軍。”


    和春點頭領命而去,和春離開沒有多久,同樣位於側翼的李能臣部也崩潰了,最要命的是……他讓人斬殺在戰陣之上了。


    “殺李能臣的是老子石鳳魁,哪個清妖敢於老子一戰!”一個高大的漢子手持一枚首級高聲叫著,他麵前的李能臣部徹底崩潰了。


    “繼雄,你領著精騎……”向榮對身後的兒子說:“繞到後麵衝一衝……”


    這是他最後的殺手鐧了,和他從陝甘一路打滾過來的親衛精騎,隻有用騎兵背衝太平軍身後,才有翻盤的可能。


    “爹,”滿大人和春不在,他兒子什麽話都敢說:“這個是您老最後的本錢啊。看今日的形勢,這教匪沒有一兩年是滅不了的,要是連這本錢都折進去,咱們家……”


    向榮默然無語,忽然調轉馬頭一把推倒自己的廣西提督大旗。


    “敗啦,”他高聲吼著:“各自逃命吧,咱們平南縣城相見!”


    清軍中央聞言大潰,這時韋昌輝,石達開二部正從左右兩翼包抄而來。清廣西提督向榮部,總兵周鳳岐部被擊潰,總兵李能臣戰死。清軍在廣西的綠營主力戰敗了。


    後來官方的曆史學家們認為大黃江口之戰是中國曆史上的一個重要拐點,太平天國這一新生力量在一開始就顯示出了他對滿清腐朽政權的碾壓式力量。他們著書稱頌這次戰鬥中太平軍表現出來的軍事素養,認為這支軍隊日後成為遠東最強軍事存在乃是順利成章的事情。偉大的天朝太祖,著名的思想家,軍事家,文學家,詩人,楊秀清陛下更是表現驚人,在蕭朝貴失敗以後他立刻組織精銳部隊發起反擊。最終在大黃江口擊敗了前來扼殺進步力量的滿清廣西提督向榮,中國的命運從此轉危為安。


    但還有很多網上分析人士認為這次戰鬥中太平軍的表現比起清軍來好不到哪裏去,之所以能戰勝清軍依靠的是韋昌輝和石達開兩位的出色發揮。無論是韋昌輝的當先突破,打穿了滿清總兵周鳳岐的防線。還是石鳳奎力扼敵騎,擋住了陝甘邊軍來自側翼的猛攻,都對這場戰鬥的最終勝負起到了一錘定音的作用。而後來的天朝太祖楊秀清,他在這場戰鬥中的角色類就是一個簡單的後勤官,這場戰鬥不過是太平軍從廣西向南京進軍漫長征途裏的一次前哨戰罷了。


    而且清軍的表現並不像官方曆史學家嘴裏那麽腐朽,無論是向榮標營在中央戰線表現出來的戰鬥力,還是陝甘邊軍從側翼發動的騎兵突襲,都展示了極高的戰鬥素養和戰鬥信念。而且向榮在全軍崩潰之後還能親自斷後,讓清軍有序的撤回平南縣城,沒有讓這場戰鬥從一場擊潰戰變成殲滅戰,保全了清廷在廣西最大的野戰集團。向榮展現的戰爭藝術水平遠在他的對手之上,和向大帥相比,太平軍的將領更多像是一群依靠軍力碾壓的土鱉。


    他們同意這次戰鬥是中國曆史上的一個重要拐點,根據他們的觀點,楊秀清正是從這次戰鬥開始從實踐中學習指揮藝術,一步步走向“東方拿破侖”的道路。楊秀清在這個時間為基點開始以他的新模範軍為模板訓練他的太平軍。這場被譽為“東方軍事藝術文藝複興”的實踐最終重新塑造了中國軍隊的組織結構和戰術技能。楊秀清在遙遠的東方從不同的角度出發,訓練出了一支強大的近代軍隊。而且在後來以這支軍隊為依靠統一中原,實現了中華民族的獨立和複興,成為建設遠東天朝秩序體係的基石。


    楊秀清是看不到這寫相關評論了,他現在正考慮著一個相當現實的問題……繳獲的物資和俘虜要怎麽處理……太平軍要怎麽改製才行。


    今天扭過頭回去看才發現有好多病句,錯字,已經著手修改了。


    最不能原諒的是好幾次把綠營名將向榮打成了八旗帥哥榮祿……大概是最近在構思兩宮太後出場吧……


    熟女控們自重,慈安和慈禧都是雲英未嫁的小蘿莉呢……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戰太平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上帝在發笑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上帝在發笑並收藏戰太平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