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空一洗,萬裏碧藍,正是中午時候,太陽斜掛在中天,幾片雲彩隨著風來回擺動,把陰涼送到大地。


    正是春日之中極好的天氣,出城折柳鬥草的大好日子。不過潯州城的官紳士人絕少有踏青的好心情,因為太平軍三日前總算一步步挪到了潯州城下,一到就四麵包圍,把潯州城死死的圍了起來。


    廣西右江道穆興阿今天又帶著潯州知府和桂平知縣跑到城樓上分析軍情,自從太平軍到了潯州城下之後,這白天登城就和晚上念金剛經一樣成了穆興阿大人每日的功課,穆大人也不求別的,就求個平平安安度過這一劫,等太平軍的風頭一過,穆大人就告老還鄉,誰要是再出來當官誰是小媽養的。


    穆興阿扶穩了女兒牆,就看見下麵頭裹紅巾的太平軍如同螞蟻搬家一樣圍著城牆開始掘壕。


    太平軍的士卒們操著鐵釺鐵鎬把城牆外麵的泥土挖掘下來然後用小車運到城東的江水裏,周而複始,太平軍沒有其他多餘的戰術動作,就是這樣堅定地進行土工作業,仿佛他們正業不是造反的反賊,而是為祖國進行水利建設。


    看到這樣一幕,廣西右江道不由一歎,可惜了城牆外的糧食,都白白便宜這些發匪了。


    潯州作為兩廣糧食貿易的起點,自然囤積著大量的糧食。潯州城的城牆內並沒有足夠的空間給這些糧食修建糧倉。所以兩粵的奸商們就把糧倉設到了潯州東門外靠河的地方。自從太平軍逆水南下以來,穆興阿就下了命令堅壁清野,這些糧食自然要按規矩付之一炬。不過兩粵的奸商們真真是喪盡天良,居然重金賄賂穆大人,說他們打算把糧食運到鄉間隱藏起來,隻求穆大人寬限些時日。


    穆大人考慮到太平軍進軍速度比較慢,而且這些良善小民積攢些糧食實在是不易,所以就寬限了幾天。可誰知道太平軍居然忽然加快進軍步伐,神兵天降的出現在潯州城下。那些奸商還沒有把糧食運完就讓太平軍統統沒收了,平白給太平軍添了一筆軍資。


    幸好太平軍一上來就開始掘壕圍城,讓穆大人鬆了一口氣,他一麵命令綠營焚燒城牆外那些靠城牆的違章建築,一麵讓士紳大族出人出糧參加到守城行動中來。


    八旗雖是明日黃花,但穆大人也勉強算是紙上談兵的一位好手,他深知道掘壕圍城是一種直接的不能再直接的暗示,“我們目前沒有能力攻下你們的城牆,所以先把你們圍起來再說”,當年李自成在開封,太宗皇帝在大淩河都用過這樣的手段。既然太平軍沒有直接攻城的意思,穆大人也就喘口氣好好調整他的城防工作。


    他一麵讓潯州知府和首縣縣令動員綠營和城中壯丁,一麵發文給廣西巡撫周天爵,求撫台大人速速救援,一麵發文廣西提督向榮,讓向軍門尾擊太平軍。


    穆興阿費盡心力支撐著潯州的防禦工作,楊秀清則穩坐在太平軍在潯州城外的中軍大營。


    這厚厚的中軍大帳是大黃江口之戰中繳獲的,不過在那些戰利品中隻能說是一般貨色。最好的幾頂帳篷送給了洪秀全和他的**,原配賴氏還有另外五位小妾。洪教主雖然今生大登科無望,不過還是經常小登科一下調劑生活。還有一些分給了女營,女營會把這些帳篷用到老人兒童以及傷兵身上。楊秀清的這個政策為他在下層中建立了不錯的聲望。這個聲望並不屬於他那個全知全能的天上帝化身的身份,而屬於左輔正軍師中軍主將楊秀清。


    楊秀清的帳篷裏擺著一個不大的火盆,這個火盆不是用來取暖的。溫暖的廣西並不需要這種東西,它的作用是讓楊秀清可以隨時將手頭的文件毀屍滅跡。


    敞篷裏還有一張床,一張桌子和幾把椅子,楊秀清平時就在這裏辦公,劉紹廷,吉成子和傅學賢等手下圍著他紮下帳篷,這樣如同雨後蘑菇一樣的帳篷組合就是太平軍的政務中心。


    一個蓄著胡須的中年人有些不舒服的坐在楊秀清前麵,似乎他屁股底下的那把椅子不是由太平軍的新紮木匠打出來的,而是電椅一樣。


    “廣西巡撫周天爵到哪裏了?”


    “周天爵已經到了勒馬渡,正在征集船隻過大藤峽。”


    答話的是羅大綱,楊秀清沒有像他當初答應蘇三娘時說的那樣把這位天地會出身的“艇匪”安排到學習班學習,而是讓這位能聯係上“好漢大俠”的“有活力社會組織”頭目負責起了情報的搜集工作。具體來說,就是讓他那些江湖朋友們搭把手打聽消息。清軍因為組織度的原因在行動保密方麵就是渣渣。羅大綱甚至不用旁敲側擊的反複求證,在清軍采取具體軍事措施之前,他們的行動計劃就會從師爺幕僚的酒桌上,各級軍官的外室小妾床上,綠營士兵家裏的屋簷下傳播開來。


    至於學習李愬雪夜下蔡州的來上一場“欺敵先欺己”經典情報欺騙,那綠營的老爺兵至少操練上也要趕上李愬那支唐軍的精氣神才行。


    “廣東的清兵到哪裏了?”


    楊秀清並不習慣把清軍稱呼成清妖,他一直致力於消滅太平天國中的超自然因素,他既不主動把太平軍宣傳成為上帝而戰的十字軍,也不打算把清軍和地獄裏的撒旦聯係起來。而且除去超自然因素,曾經讀過彌爾頓《失樂園》的楊秀清並沒有把撒旦歸為萬惡之源,而是把它當成了類似項羽,拿破侖的悲情人物。


    “廣東那邊的消息說廣東副都統烏蘭泰已經率領廣東兵到了梧州。左輔正軍師,龔江勾連兩粵,從平南到梧州的水麵非常寬,廣東軍到平南的速度可能會非常快。”


    楊秀清看到羅大綱臉上一副欲言又止的表情,挑起眉頭問道:“怎麽啦?心裏有話就說嘛。”


    “標下有點一得之愚,就是不知當講不當講,要是講錯了,您好歹……”


    看著羅大綱這種吞吞吐吐的樣子,楊秀清心裏莫名的產生一股火氣,好歹也是明太祖洪武皇帝牌位前燒過香的好漢,怎麽說話還這麽婆婆媽媽的?


    這倒是他誤解人家羅大綱了,羅大綱參加太平軍以後,就打聽了太平軍頭目們的作風,其中楊秀清的風評是最差的,居然比整天不務正業的洪秀全還差。洪秀全不務正業是要全心和他老子進行精神交流,獲得天命加持,楊秀清就是以他的怪異和跋扈出名了。


    霸著中樞管理權不說,還公然吃下其他幾個人的部隊基本盤,基本上就是曹操的節奏。羅大綱最近一直都在研究如何在曹操手底下廝混這個現實問題,崇拜關二哥的江湖好漢決定學習關二爺的好朋友張遼張文遠,曹公有啥命令,老子就執行啥命令。本著這樣一種指導精神,羅大綱就開始變得扭扭捏捏了,曹公似乎不太喜歡下麵的人比他精明啊,楊修不就是因為個雞肋被殺掉了嗎?


    猶豫了半天,羅大綱想起了曹公另外一個特點,喜歡有才華的人。所以羅大綱決定把心裏話說出來。


    “咱們在潯州城下停的時間不短了,這戰有不戰,退又不退的,恕標下愚鈍,實在是看不出這樣做有何益處。”羅大綱欲言又止。


    “接著說。”


    “廣東軍一到平南,向榮肯定又有膽子回來了,畢竟上次他也輸的不是太慘,有了廣東兵加強實力,他不可能不南下。周天爵要是在把我們纏在潯州城下,那我們就有大麻煩了。”


    “不得不和清兵在潯州城下來上一場主力決戰嗎?”


    “不錯,標下讀書少,從來沒有見過有義軍這樣做的。”


    沒錯,農民起義軍們大多喜歡流動作戰,避免主力決戰,隻有在保衛重要根據地或者主力已經對官軍取得實力優勢的情況下才會考慮主力決戰。而鎮壓起義的官軍王師是最喜歡主力決戰的。


    “嗯,你的想法很有道理啊。”楊秀清一下子就明白了羅大綱猶豫的原因,笑著說:“你想的很有道理,我知道了,會仔細考慮的,你先去忙吧。”


    羅大綱聞言恭敬地從椅子上站起來恭敬地抱拳施禮,然後退出大帳外,帳外微風一吹,他才發現自己身上已經出了不少白毛汗。


    唉,真是要步步小心啊。羅大綱開始總結這次的政治鬥爭經驗,仔細考慮如何在曹公手下混出名頭這個重要問題。


    而營帳裏的楊秀清則在盯著桌子上的廣西輿圖發呆,這圍點打援的主意到底是不是正確呢?


    欠了五章壓力山大……這是補周六的第一更。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戰太平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上帝在發笑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上帝在發笑並收藏戰太平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