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軍事行動的背後都應有其政治上的緣由,楊秀清策劃的一切軍事行動都是以推翻清政府為主要目的。推翻清政府的最主要原因就是這個所謂的煌煌大清乃是注定要掃羅進曆史垃圾桶的玩意,在一八四零年鴉片戰爭之後,這個政權就已經根本無法跟上世界潮流的腳步了。它所有的行動都透露出一股陳腐的味道,可以說是完全毫無希望。


    楊秀清前世翻看這段曆史的時候總會對大清有一種期待,認為不是慈禧這個妖婦,煌煌大清一定可以完成君憲製度的華麗轉身,如果把三海工程的銀子用到北洋艦隊身上,那就不會有甲午戰爭,日本也就不會崛起。如果慈禧不拘禁光緒,那麽也不會和列強交惡,最後無比爺們的向萬國宣戰,引來一頓爆揍。


    後來隨著閱讀量和見識漸漸增加,楊秀清終於明白曆史書沒有錯,他的結論是正確的,他隻是因為“一切曆史都是當代史”的詭異現實隱藏了某些細節。


    比如那場清末浩浩蕩蕩的戊戌變法,如果你仔細賞玩裏麵的那些史實。真的不會有什麽蕩氣回腸的感覺,反而有一種說不出來的膩歪惡心。


    先不說光緒的刻薄急躁這些毛病,也不說帝黨頭目翁同龢將北洋水師銀子挪用給慈禧修園子的高招,就說那些偉光正的戊戌變法君子們。


    戊戌六君子裏最出名的是譚嗣同,他最出名的事情大概就是找袁世凱反動兵變收拾慈禧。當時光緒已經親政,慈禧屬於半退休的榮養狀態,先不說光緒生母是慈溪的妹妹,就說慈禧對光緒還有選他繼承大同的恩德情分,譚嗣同他們玩這一手除了有些寡恩之外,真的有必要嗎?


    答案是肯定的,有必要,因為維新派們惹了個大麻煩,這個麻煩足以讓所有人吃驚。


    這個麻煩叫做“四國合邦”。


    當時剛剛領導日本拿下甲午戰爭勝利,從中國割下一大塊膏腴的伊藤博文先生在日本內部權力鬥爭中示意了,他溜達到中國散心。這個時候維新派聽從了英國傳教士李提摩太的建議,要搞一個名叫“四國合邦”的東西出來,這個四國合邦到底是怎麽回事呢?


    說出來也挺簡單,就是把英美中日四個國家合為一體,任用伊藤博文、李提摩太這樣的中外精英來控製中國。


    六君子之一的楊深秀上奏曰:““昨又聞英國牧師李提摩太,新從上海來京,為吾華遍籌勝算,亦雲今日危局,非聯合英、美、日本,別無圖存之策。…況值日本伊藤博文遊曆在都,其人曾為東瀛名相,必深願聯結吾華,共求自保者也。未為借才之舉,先為借箸之籌。臣尤伏願我皇上早定大計,固結英、美、日本三國,勿嫌合邦之名之不美,誠天下蒼生之福矣。”


    嗯,將中國這個半殖民半封建的土地交給做英美日操控的殖民地,還真是天下蒼生之福啊。


    這六君子裏最冤的應該是康有為的親弟弟康廣仁,他是因為要幫助照顧生病的梁啟超進京才從廣東來到北京。當怒極的慈禧太後開始抓捕那些準備殺她腦袋的維新派人士,他的親哥哥康有為和梁啟超托李提摩太和伊藤博文兩位大人的福氣躲進了英國和日本的使館,不過他們似乎因為某些原因都忘了通知這位隻負責辦報的康廣仁兄弟。剩下的事情我們都知道了


    至於康有為一邊鼓吹婦女獨立一邊玩高齡納妾,一邊吹牛要辦軍勤王從華僑手裏騙錢等等諸多行為。梁啟超先生在日本化身良青曆搞變法考證,記錄他和光緒皇帝之間根本不曾存在過的親密互動的時候,他的老師康有為先生已經拿著自己寫的光緒帝詔書和ps出來的兩人合影在海外開始了宣傳工作。


    相比之下,至於譚嗣同那賣掉東北西北給窮鬼俄羅斯的神奇想法不過是幾句醉話而已。戊戌變法的領導者們居然連俄羅斯沙皇的財政情況都不清楚就拍腦門著書立說,這種情況就像是中國男足隊員回憶自己勇奪世界杯的光榮曆史一樣。不是說話的人喝高了,就是相信的人喝高了。


    這就是煌煌大清最值得大書特書的近代化救亡行動,楊秀清每每讀到這裏就想向東看一眼,日本鬼子的運氣真的很好,從勝海舟、福澤渝吉到西鄉隆盛、大久保利通、伊藤博文這些人傑就像是一瞬間就冒出來了。用這些人對比中國的變法領袖,中國的運氣到底要糟到什麽程度才會讓這群人把權柄國啊,幸好有老佛爺扶危定南,不然中國的命運真的不好說。


    這就是大清最高端的救亡行動,麵對這樣的事實,誰還會對大清產生啥期待呢?洪仁玕雖然也是個言語上的巨人,可人家的言語比維新派的言語靠譜多了。


    楊秀清想到這裏不由得感覺嘴裏發苦,這個大清不完蛋不行啊。


    既然堅定了革命信念,那接下來就要解決具體的執行措施了。楊秀清充分動用了自己的頭腦製定了一份名為《天國元年第一號作戰計劃》。


    具體來說,這份計劃的主要目標是通過兩次主力會戰將清廷在兩粵雲貴的主力徹底消滅。


    整個計劃分為兩個部分,計劃第一部分是包圍潯州,將清軍的目光吸引過來。清軍為了救援潯州城必然分兩路進軍,一路是廣西提督向榮和廣東副都統烏蘭泰自北而來,一路是廣西巡撫周天爵順水東下。楊秀清打算先親自率領一支小部隊糾纏住周天爵,然後由蕭朝貴等人指揮主力打垮向榮和廣東軍。


    第二部分則是蕭朝貴在打垮或重創向榮部後南下和楊秀清合兵擊破周天爵,然後太平軍順水從潯州一路到達梧州,徹底破壞兩廣糧食貿易,然後太平軍全師北上,翻過巍峨南嶺進入湖湘大地。


    如果楊秀清的計劃能夠實行成功,那麽必然是清政府在兩廣的統治糜爛,中國的最南端將不為清廷所有。


    這個計劃最大的困難有兩個,第一個是向榮和廣東軍死死蹲在平南縣城不會南下,第二個就是楊秀清的小部隊能不能糾纏住周天爵的撫標精銳。


    說實話,向榮他們的綠營就像是海戰中的“存在艦隊”的意思,保持存在就是對太平軍最大的威脅,隻要綠營還在一日,太平軍的任何政治軍事行動都要顧慮到這支軍隊的存在。要是真正交鋒,太平軍未必會把這支大黃江口的手下敗將放在眼裏。


    楊秀清走出營帳深吸一口清涼的空氣,望向潯州城不太高大的城牆,這奪取天下複興國家的路,到底會走到哪裏呢?


    周六第二更,今天爭取把周末欠更補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戰太平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上帝在發笑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上帝在發笑並收藏戰太平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