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飛揚靜靜地聽著顧明全講述這把龍泉寶劍的曆史,心中已然暗暗吃驚。
“顧總,你剛才說的‘沈廣隆’劍鋪是不是就是‘壬字號’沈氏劍鋪?”
顧明全點了點頭說道:“正是,龍泉劍的鑄造工藝傳承了幾千年,在清末民國的鼎盛時期,縣城沿溪北岸一條街,從天妃宮也就是今新華電影院,至官倉巷口,劍鋪相連,叮當之聲,晝夜不絕。劍鋪有千字號、萬字號、壬字號、金字號、永字號、禾字號、周國貴等七家。其中,千字號鄭誌成、萬字號周子望和沈氏劍鋪沈章庭被稱為龍泉寶劍三大名家。”
“哦,我難怪!...我曾經在師傅的書房裏讀到過一本古籍,上麵就記載過這麽一段話。民國三年(1914)秋知縣楊毓琪主持七家名匠參加的空前鑄劍精英大比武,壬字號沈庭璋之劍,以一劍洞穿三枚銅板,銅板應聲而裂。並將另一參賽之劍一劈為二而譽“劍魁”稱號。”
方飛揚劍眉舒展,激動的一拍大腿,興奮的說道。
身邊的美女蘇雅芝聞言也笑逐顏開,忍不住再次接過這把看似“燒火棍”的鏽劍,說道:“該不會就是咱們手裏的這把吧?那可真是鴻運當頭,讓人喜出望外。”
顧明全也感歎方飛揚的好運,接著說道:“這把究竟是不是當年鑄劍大賽的‘劍魁’還有待考證。必須將它的原貌還原出來,再仔細研究器身上的特點才能做出判斷。”
顧明全深思片刻,又道:“不過有一點可以肯定,這把寶劍的鑄造大師應該就是壬字號沈氏劍鋪的第四代嫡係傳人,沈庭章大師親手打造的...”
“哦?顧總為什麽如此肯定?”方飛揚好奇的問道。
顧明全自豪篤定的笑了笑,說道:“因為我對龍泉劍太有感情了,曾經花了二十年的時間去研究這種寶劍的特征...普通的龍泉劍應該長至三尺,也就是約一米二三左右。劍莖寬約0.08米,至劍尖寬約0.03米,劍脊之間約為0.1至0.8厘米,劍身最大厚度由劍柄端至劍尖端變薄。
而方兄弟的這把劍長約二尺二寸,比普通的龍泉劍的長度略短。一開始我也沒當一回事,後來我接手查驗,發現這把劍器身上還隱現著龍泉劍特有的鍛造‘龍紋’。甚至在劍柄的護手末端,我發現了篆刻著沈庭章大師身份象征的鍛造印記。
蘇雅芝美目閃動,不可置信的問道:“劍刃上麵生鏽的這麽厲害,你也能看出印記?”
顧明全沒有急於解釋,而是吩咐方飛揚在附近的古玩店裏找來一些2000號的水砂紙,又找來一支牙膏和純棉毛巾。
牙膏裏麵含有微量的研磨劑,可以清潔牙齒,這是總所周知的。正是因為這樣,用牙膏來簡單的除去銅鏽也是保護措施最強的一種方法,不會由於動作幅度太大,而損壞劍刃。
而那幾張細至2000號的水砂紙可以打磨掉一些鐵鏽堆積,或者那種高低不平的“鏽丁丁”。
簡單的準備了一些工具和材料,眾人找了隨便找潘家園附近找了一家小酒店,要了一個幽靜的包間。
大家屏氣凝神,期待顧明全的妙手修複。
經過簡單的現場處理,原本鏽跡斑斑的劍身在顧明全有規律、有角度的研磨之下,出現了明顯的變化。深紅色的銅鏽漸漸淡去,隱約的似乎有字跡顯現。
靜心的稍等片刻,方飛揚眼睛最亮,他已經看清楚了,劍麵用黃銅嵌刻蛟龍吐珠紋飾和楷書“龍泉劍”三字,龍紋纖細,蒼勁有力。
顧明全手中的水砂紙不停,一邊研磨一邊說道:“看見了沒有?這三個字已經能驗明正身了,但是我要指給你們看的沈庭章大師的印記還不是這個。你們往劍柄護手的位置看...”
隨著牙膏的研磨,以及顧明全的提示,眾人發現劍身末端被護手包圍的位置出現了七星標誌和飛龍圖案。每顆星星的形狀均為圓點,之間有連線相接,構成一幅北鬥七星的標誌。而龍形紋更是興雲吐霧、色澤鮮豔、栩栩如生,讓人頗為驚歎。
顧明全停止了研磨,用純棉毛巾使勁的將劍身擦拭幹淨,滿意的點了點頭說道:“看見了吧,這七星標誌和飛龍圖案就是當年一代鑄劍大師的鍛造印記,也是打造龍泉寶劍的一項絕技。沈庭章大師一不用彩筆,二不照圖樣,隻用一把鋼鑿在寬不盈寸的劍身上刻鑿,刻好後澆上銅水,經鏟平加磨,飛龍圖案,生動自然,永不消失。”
“哇,好美的圖案,真是神乎其技的鍛造技巧。”方飛揚也是嘖嘖稱歎,對寶劍更是愛不釋手。
顧明全看著方飛揚興奮激動的表情,更是暗自苦澀。這回讓方兄弟搞清楚了這把龍泉寶劍的傳承來曆,怕是再不會轉手想讓了。
不過這把古劍如果能交給自己親手修複研磨,利用家傳的研磨工藝,完全將其原貌展現出來,恢複當年神兵利器的風采,也能小小的彌補了心中的遺憾。
想到這裏,顧明全輕輕的接過寶劍,食指屈指一彈,頓時發出一聲悅耳的爭鳴,“聲音還不夠清脆明亮,器身上還有雜質沒有打磨幹淨,要徹底的將其恢複昔日的神采,還需要好幾道工序。我們這裏條件有限,還需要細磨、精磨,上光...另外這劍柄的木質把手早已腐爛,需要重新特製修複,最好用花梨木製作,質地堅韌,紋理秀美,古色古香。再飾以銀、銅,更使龍泉寶劍錦上添花...”
“...方兄弟,你看,我看得出來這把龍泉劍你是不會出手了,但是能不能將它交給我替你修複。你放心,我一定不會讓你失望的,我敢保證,一個月之後,你將看見一把堅韌鋒利、能屈能伸、原色自然、寒光逼人的龍泉神器。”
“哈哈...那真是太好了。我想,這普天之下,如果有人能讓這把利器恢複昔日的神采華光,非顧總莫屬。那這把劍我就暫時交給您處理了。”
方飛揚聽見顧明全這個請求,正是求之不得,當下欣然同意。
從頭至尾,顧明全沒有向方飛揚談到修複的費用問題。方飛揚也不知道,這位今天剛結識的顧總平日以頂級研磨師的身份為人修複一件兵器,日薪就高達兩萬元。而且他們顧家是鍛造世家,掌握者獨門的兵刃的研磨秘術,正常人向找他修複什麽刀劍之類,根本連大門都摸不到。
今天顧明全能自降身份,上杆子求著人家,替人幹活,真是破天荒的第一次。
“顧總,你剛才說的‘沈廣隆’劍鋪是不是就是‘壬字號’沈氏劍鋪?”
顧明全點了點頭說道:“正是,龍泉劍的鑄造工藝傳承了幾千年,在清末民國的鼎盛時期,縣城沿溪北岸一條街,從天妃宮也就是今新華電影院,至官倉巷口,劍鋪相連,叮當之聲,晝夜不絕。劍鋪有千字號、萬字號、壬字號、金字號、永字號、禾字號、周國貴等七家。其中,千字號鄭誌成、萬字號周子望和沈氏劍鋪沈章庭被稱為龍泉寶劍三大名家。”
“哦,我難怪!...我曾經在師傅的書房裏讀到過一本古籍,上麵就記載過這麽一段話。民國三年(1914)秋知縣楊毓琪主持七家名匠參加的空前鑄劍精英大比武,壬字號沈庭璋之劍,以一劍洞穿三枚銅板,銅板應聲而裂。並將另一參賽之劍一劈為二而譽“劍魁”稱號。”
方飛揚劍眉舒展,激動的一拍大腿,興奮的說道。
身邊的美女蘇雅芝聞言也笑逐顏開,忍不住再次接過這把看似“燒火棍”的鏽劍,說道:“該不會就是咱們手裏的這把吧?那可真是鴻運當頭,讓人喜出望外。”
顧明全也感歎方飛揚的好運,接著說道:“這把究竟是不是當年鑄劍大賽的‘劍魁’還有待考證。必須將它的原貌還原出來,再仔細研究器身上的特點才能做出判斷。”
顧明全深思片刻,又道:“不過有一點可以肯定,這把寶劍的鑄造大師應該就是壬字號沈氏劍鋪的第四代嫡係傳人,沈庭章大師親手打造的...”
“哦?顧總為什麽如此肯定?”方飛揚好奇的問道。
顧明全自豪篤定的笑了笑,說道:“因為我對龍泉劍太有感情了,曾經花了二十年的時間去研究這種寶劍的特征...普通的龍泉劍應該長至三尺,也就是約一米二三左右。劍莖寬約0.08米,至劍尖寬約0.03米,劍脊之間約為0.1至0.8厘米,劍身最大厚度由劍柄端至劍尖端變薄。
而方兄弟的這把劍長約二尺二寸,比普通的龍泉劍的長度略短。一開始我也沒當一回事,後來我接手查驗,發現這把劍器身上還隱現著龍泉劍特有的鍛造‘龍紋’。甚至在劍柄的護手末端,我發現了篆刻著沈庭章大師身份象征的鍛造印記。
蘇雅芝美目閃動,不可置信的問道:“劍刃上麵生鏽的這麽厲害,你也能看出印記?”
顧明全沒有急於解釋,而是吩咐方飛揚在附近的古玩店裏找來一些2000號的水砂紙,又找來一支牙膏和純棉毛巾。
牙膏裏麵含有微量的研磨劑,可以清潔牙齒,這是總所周知的。正是因為這樣,用牙膏來簡單的除去銅鏽也是保護措施最強的一種方法,不會由於動作幅度太大,而損壞劍刃。
而那幾張細至2000號的水砂紙可以打磨掉一些鐵鏽堆積,或者那種高低不平的“鏽丁丁”。
簡單的準備了一些工具和材料,眾人找了隨便找潘家園附近找了一家小酒店,要了一個幽靜的包間。
大家屏氣凝神,期待顧明全的妙手修複。
經過簡單的現場處理,原本鏽跡斑斑的劍身在顧明全有規律、有角度的研磨之下,出現了明顯的變化。深紅色的銅鏽漸漸淡去,隱約的似乎有字跡顯現。
靜心的稍等片刻,方飛揚眼睛最亮,他已經看清楚了,劍麵用黃銅嵌刻蛟龍吐珠紋飾和楷書“龍泉劍”三字,龍紋纖細,蒼勁有力。
顧明全手中的水砂紙不停,一邊研磨一邊說道:“看見了沒有?這三個字已經能驗明正身了,但是我要指給你們看的沈庭章大師的印記還不是這個。你們往劍柄護手的位置看...”
隨著牙膏的研磨,以及顧明全的提示,眾人發現劍身末端被護手包圍的位置出現了七星標誌和飛龍圖案。每顆星星的形狀均為圓點,之間有連線相接,構成一幅北鬥七星的標誌。而龍形紋更是興雲吐霧、色澤鮮豔、栩栩如生,讓人頗為驚歎。
顧明全停止了研磨,用純棉毛巾使勁的將劍身擦拭幹淨,滿意的點了點頭說道:“看見了吧,這七星標誌和飛龍圖案就是當年一代鑄劍大師的鍛造印記,也是打造龍泉寶劍的一項絕技。沈庭章大師一不用彩筆,二不照圖樣,隻用一把鋼鑿在寬不盈寸的劍身上刻鑿,刻好後澆上銅水,經鏟平加磨,飛龍圖案,生動自然,永不消失。”
“哇,好美的圖案,真是神乎其技的鍛造技巧。”方飛揚也是嘖嘖稱歎,對寶劍更是愛不釋手。
顧明全看著方飛揚興奮激動的表情,更是暗自苦澀。這回讓方兄弟搞清楚了這把龍泉寶劍的傳承來曆,怕是再不會轉手想讓了。
不過這把古劍如果能交給自己親手修複研磨,利用家傳的研磨工藝,完全將其原貌展現出來,恢複當年神兵利器的風采,也能小小的彌補了心中的遺憾。
想到這裏,顧明全輕輕的接過寶劍,食指屈指一彈,頓時發出一聲悅耳的爭鳴,“聲音還不夠清脆明亮,器身上還有雜質沒有打磨幹淨,要徹底的將其恢複昔日的神采,還需要好幾道工序。我們這裏條件有限,還需要細磨、精磨,上光...另外這劍柄的木質把手早已腐爛,需要重新特製修複,最好用花梨木製作,質地堅韌,紋理秀美,古色古香。再飾以銀、銅,更使龍泉寶劍錦上添花...”
“...方兄弟,你看,我看得出來這把龍泉劍你是不會出手了,但是能不能將它交給我替你修複。你放心,我一定不會讓你失望的,我敢保證,一個月之後,你將看見一把堅韌鋒利、能屈能伸、原色自然、寒光逼人的龍泉神器。”
“哈哈...那真是太好了。我想,這普天之下,如果有人能讓這把利器恢複昔日的神采華光,非顧總莫屬。那這把劍我就暫時交給您處理了。”
方飛揚聽見顧明全這個請求,正是求之不得,當下欣然同意。
從頭至尾,顧明全沒有向方飛揚談到修複的費用問題。方飛揚也不知道,這位今天剛結識的顧總平日以頂級研磨師的身份為人修複一件兵器,日薪就高達兩萬元。而且他們顧家是鍛造世家,掌握者獨門的兵刃的研磨秘術,正常人向找他修複什麽刀劍之類,根本連大門都摸不到。
今天顧明全能自降身份,上杆子求著人家,替人幹活,真是破天荒的第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