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上大街,楊玖徑直來到王城,看到蜀王宮朱門紅牆高聳,侍衛禁軍駐守。


    楊玖一直向宮城門走去,進入了宮城三丈內,立馬就有一個士兵跑過來大喝:“皇城重地,不得靠前。”


    楊玖將手中的巡檢使官印送上去,說道:“煩請這位兄弟將這個信物送到李順手中。”


    那士兵聽到有人居然敢直呼大元帥的名字,頓時麵色一怒,喝道:“居然敢直呼大元帥的名字,來人,將這個愚民抓起來。”


    楊玖眉頭一皺,蜀國建國不久,人心觀念居然就如此陳腐,瞧這個蜀兵,已然把李順當成了皇帝,不容外人僭越了。


    皇城門口跑來兩個士兵,就要將楊玖押起來,楊玖喝道:“且慢。”然後問道:“你們知道我是誰嗎?”


    那蜀兵看楊玖的氣勢,忍不住搖頭。


    楊玖麵色嚴正道:“我是李順三顧茅廬請來的西川巡檢使楊玖,你將我到來的事情告訴李順,如果他不能在一刻鍾的時間內出來迎接我,後果自負。”


    那個蜀兵聽楊玖說得頭頭是道,更是聽說楊玖是李順三顧茅廬請來的,當下不敢大意,立馬指派一個士兵跑回皇城稟告。


    楊玖站立在城門前方,麵向皇城,閉著眼睛,在心中默默數數,同時想著,李順什麽時候出來迎接我,以怎樣的方式出來迎接我,已經說明了一切。一刻鍾的時間,李順,你自己的命運,都掌握在你自己的手中了。


    沉思中的楊玖突然聽到一聲長諾,然後皇城們大開,兩隊鎧甲鮮明的士兵踏著整齊的步伐跑出來,聲音震顫大地,空氣頓時肅穆無聲,一直跑到楊玖身邊,然後依次站立。


    接著,大門中李順率領著文武百官,周圍擁簇著一群人,疾步走了出來。


    楊玖眼皮一跳,睜開眼睛,看到李順身後足足率領著有五十多個人,每個人都是身穿蜀國官服,麵色莊嚴。


    李順身穿黃袍,身邊跟著李月娥,李月娥正滿臉詫異地跟著。


    楊玖看到李順身上的黃袍,眉頭一皺,卻沒有動身,一直站在原地,等李順一群人走過來。


    李順帶人走出城門二十步,然後停下來,對身邊的一個宦官低聲說了幾句。


    那宦官聽了,小跑著過來,一聲高諾,對楊玖下拜道:“大蜀國子午大元帥李順特派小人,恭迎西川巡檢使楊玖大人。”


    楊玖望著遠處的李順,微微一笑,說道:“請起。”


    宦官伸直腰,麵無表情地說道:“楊大人,我們大元帥已經恭候多時了,請吧。”


    楊玖站著不動,仍舊笑眯眯地對這個宦官說道:“你知道,本官今天是以什麽身份來的嗎?”


    宦官說道:“西川巡檢使,這個小人已經知道了。”


    “不。”楊玖雙手背負,說道:“本官還有一個身份,你一個太監是沒有資格知道的,如果李順想知道,你讓他自己過來問。”


    宦官抬眼看了楊玖一眼,然後轉身向李順跑去。


    楊玖望著李順,見李順聽那宦官說了幾句,然後向自己望來,麵色似乎有些不悅。這時李月娥又對李順說了幾句話,李順這才親自走上前來,來到楊玖麵前,臉上掛起笑容,說道:“不知道巡檢使大駕光臨,失敬失敬。想不到先前一個歸州指使,如今一躍成為了西川四路巡檢使,真是讓人驚訝,驚訝。”


    楊玖麵色莊重地說道:“李順,今日本官是以朝廷欽差大臣的身份來蜀,商議朝廷招安的事情。你在本官麵前,卻穿黃袍迎賓,不知禮儀何在?”


    李順聽楊玖一番話說得嚴肅之極,微微有些詫異。


    本來李順聽到楊玖在皇城外,還要自己親自出城迎接,根本就沒有在意,心想楊玖不過是一個小混混,還不至於自己出城。隻是正在跟李順商量招安的李月娥卻立馬聽出了楊玖的話外之音,知道這大概就是楊玖所說了“最終見麵”了,於是趕緊讓李順帶領百官出去迎接楊玖。


    現在李順被楊玖這麽一問,心中愈加反感:這個楊玖,當初不過是聽好友的建議,想要讓他為蜀軍指條明路,才以軍師大禮相待。現在他既然重新回到朝廷,還帶著朝廷的官文來壓我,我有什麽好臉色給他的。


    這樣想著,李順就淡淡一笑,說道:“巡檢使大人,本帥要穿什麽衣服,輪不到你來指責吧?”


    楊玖聽了,眯起眼睛,冷冷地注視著李順,說道:“本官身為朝廷命官,天子門生,眼前所見的,隻能有一人可以身穿黃袍。你如此羞辱本官,看來是對招安之事無意再想了。”


    李順聽楊玖談到招安的事情,說道:“楊大人誤解了,本帥穿這黃袍,純粹是巧合,並沒有羞辱楊大人的意思,本帥這就回去換衣服。楊大人,請入皇宮詳談。”


    楊玖眼中露出一絲失望,這李順居然如此不知好歹,這次招安的事情,恐怕不會像自己想的那麽順利了。


    隻是楊玖在夔州城的時候,已經信誓旦旦地跟石熙載說了,蜀軍巴結著想要讓朝廷招安。如果現在不能把李順搞定的話,自己怎麽回去跟石熙載交代。


    想到這裏,楊玖不得不奈住性子,說道:“李順,朝廷招安的事情自然要談。隻是現在你要本官進入皇宮跟你談,請問,皇宮在哪裏?”


    李順有些尷尬,改口說道:“請入本帥的行宮詳談。”


    楊玖深吸一口氣,不再多說,邁步當先向蜀王宮走去。


    在蜀王宮與李順的一番談話,終於讓楊玖明白了李月娥為什麽總是一副吃不準拿不定的樣子。


    李順這個人,楊玖在曆史中了解地不多,但是在現實中,卻徹底地知道了,這個人的意識還完全停留在鄉村生意人的階段,目光短淺,愛占小便宜,遇到一件大事情總是猶豫不決,當斷不斷,采取觀望的態度,總想著事情能夠再變得好一點。


    楊玖不得不再使出自己的三寸不爛之舌,先是對李順一番稱讚,然後搬出宋兵大軍壓境的恐嚇,最後曉之以理,動之以情,終於讓李順在一陣迷迷糊糊中,再加上旁邊李月娥的不斷督促,答應接受招安。


    “好。”楊玖拍手道:“既然你答應了,就寫一封回答朝廷招安的文書吧,把你自己的主要觀點,必要條件都寫好,然後讓我呈交給皇上,等皇上禦筆一批,蜀地十萬士兵就可以卸甲歸田了。”


    李順聽著,興衝衝地說道:“對,現在就寫。”


    李月娥早就給拿來筆墨紙硯,放在李順麵前。


    李順提起筆,突然問道:“該怎麽寫?”


    楊玖說道:“我說,你寫。”


    “行。”


    “逆臣李順敬啟大宋天子……”


    李順寫到一半,突然停下來,說道:“等等,我怎麽能自稱是逆臣呢?”


    楊玖說道:“這是表示你接受招安的誠意,難道你還要自稱元帥嗎?”


    李順擱下筆,想了想,說道:“楊大人,本帥覺得這封文書還是自己慢慢寫吧,就不牢楊大人費心了。楊大人放心,接受招安的文書,明天必定就會呈上。”


    楊玖還想要再說話,但是李順已經拿起了身邊的茶杯,放在嘴邊輕輕沾了一口。


    楊玖無奈,隻好站起來說道:“那好吧,希望明天能夠準時的見到大元帥的文書,本官告辭了。”


    楊玖說完,最後看了一眼李月娥,打一個“盯緊他”的眼色,走出去了。


    楊玖剛剛走出宮門,碰到一個全身籠罩在黑袍的人擦肩而過。楊玖詫異的看了那人一眼,多年的經驗告訴楊玖,那人是個女的。


    真是奇怪,這蜀王宮裏,有什麽女人可以打扮成這樣,不經通報就直接進去見李順?


    但是楊玖又一想,李順多少有點自己不知道的秘密,還是少管為妙。


    回到府邸之後,楊玖心思起伏,坐在椅子上,忍不住沉思起來。


    李順今天的表現,讓楊玖頓時明白,曆史中的王小波起義為什麽不能成功,歸根結底,還是因為這些人根本就是一群愛貪便宜的人,目光很難放在整個曆史中的大局上觀看,仍然局限在那一片狹小的區域,這就決定了他們隻能在一塊狹小的地方興風作浪,畢竟不能改變整個天下的局勢。


    楊玖很難想象,蜀軍如今不接受招安的話,會是怎樣的一番局麵。但是楊玖幾乎可以斷定,李順如果不能抓住這一次機會的,下場會很慘。


    且不說大宋朝有趙光義這樣的絕世人物,光是一個趙普,就足可以把李順拿捏得死死的。


    李順能夠走到今天這樣輝煌的地步,不過是走了一個狗屎運,跟上了王小波,鑽了曆史的一個漏洞,碰上了宋軍跟遼國作戰的時機而已。


    然而狗屎運不會每天都碰到,漏洞也不會經常有。


    趙家的江山,是可以經曆三百年的風雨飄搖的,那一個小小的李順,根本沒有撼動的可能。


    楊玖忍不住又想到了李順的表現,忍不住為招安的事情擔憂。李順實在太自大了,坐擁了一方疆域,就立馬穿上了黃袍,這麽沉不住氣,真不知道他是如何走到今天這一步的。


    眼下必須要想一個辦法,徹底地讓李順死了別的心思,一心接受朝廷的招安。否則就算今天哄著讓他寫了招安文書,日後不一定要搞出什麽動靜,到時候我這個西川巡檢使第一個跟著倒黴。


    黃昏漸漸轉變成了黑暗,夜幕籠罩大地,連帶著沉思中的楊玖,也一起包裹了進去,楊玖一直呆坐在椅子上,似乎連氣息都消失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生之我叫楊九郎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楊家朗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楊家朗並收藏重生之我叫楊九郎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