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恐怕知道金匱之盟隻是個哄人的把戲吧?”楊玖說道:“皇上登基了,你才知道這個金匱之盟。岐王,別跟我說你看不清這裏麵的門道。”
岐王聽了,頓時憤怒地說道:“如果是假的,那他趙光義憑什麽登上皇位?那他這個皇帝根本就是名不正言不順。如果是真的,他趙光義做過皇帝,就要傳位給本王。否則他就是不仁不義,天下百姓如何能服他?本王又如何能夠善罷甘休?”
楊玖懶懶地說道:“既然王爺您滿口嘴邊掛的都是仁義道德,那您何不把這個皇位讓出來呢?孔融還有六歲讓梨的故事呢,王爺明知道為了這個皇位會爭得頭破血流,不如道德高尚點,幹脆讓出來算了。”
岐王麵色一陣羞惱,一甩袖袍,說道:“像趙光義這等無情無義的人,根本就不配做皇帝。本王又怎能看著他用肮髒的手治理這天下的黎民?本王這是在替天行道。”
“好一句替天行道。”楊玖由衷讚歎道:“不瞞王爺,當您說出這句話的時候,小人頓時感覺您已經無敵於天下了。”
岐王自然聽出了楊玖話語中的反意,也絲毫不動怒,隻是淡淡一笑:“像你這樣的小人,又怎麽能夠明白本王心中所想?你的出現,讓本王再一次看清了趙光義的本性,物以類聚,人以群分,他趙光義不過如此。本王絕對不會讓你進入本王的陣營的,你趁早死了那條心吧。”
岐王說完,甩了甩袖袍,就像是要甩掉沾黏在身上的垃圾一樣,然後輕蔑地看了楊玖一眼,轉身出去了。
楊玖目送岐王離去,衝著外麵大喊:“多謝岐王將小人跟皇上歸成了一類人啊,小人三生榮幸啊……”
岐王離開之後,兩個護衛進來將楊玖再綁了起來,之後又有兩個護衛來換班。
新來的這個兩個護衛明顯是王府中的老油條,兩個人就坐在柴房門外的地上,靠著牆壁大聲聊天,沒有絲毫回避楊玖的意思。
所以兩個人的談話內容,楊玖聽得一清二楚:
“哎,你說,王爺讓咱們看押的這個人到底是誰?看他穿的衣服,也是一個大官啊。”
“噓……這種問題最好不要隨便問,小心王爺要了你的腦袋。”
“切!怕什麽怕,又沒有人監視咱們。”
“我跟你說吧,關在裏麵的這個大官,聽說是犯了欺騙王爺的大罪,正好被王爺揭穿了,就被王爺抓住關在這裏。”
“聽說?你就這麽不肯定?你表哥不是在王爺的身邊當近身侍衛嗎?你沒有問他?”
“快別說了,我問表哥的時候,他一張臉立馬就拉了下來,直接將我罵了回去。”
“這麽厲害?那說明裏麵關的這個人不簡單呐。”
“你還是少說點吧,要是讓管家聽到我們在私下議論,肯定少不了責罰的。”
“嗯嗯……”
楊玖在裏麵聽了,心中想著如果這兩個人知道了岐王要造反,不知道會是什麽反應。
楊玖看著外麵光芒暗淡下去,然後黑夜降臨,護衛點起了兩個火把,照亮柴房,繼續看守著。
再晚一點,楊玖被綁著不能動,卻感覺有點累了,就忍不住打起瞌睡來。
火把的光影在柴房牆上不斷跳躍,不知道過了多長時間,瞌睡中的楊玖迷迷糊糊地聽到對話聲:
“隻是說一會兒話嗎?”
“這可是岐王府,我這一個文弱樣子,還能把他搶走不成?再說,兩位不也是在外麵看著嗎?我隻問他幾句話,立馬就走,保證神不知鬼不覺。”
“再加五兩銀子,我立馬放你進去。”
“唉……好吧,給你。”
隨後柴房門被悄悄打開,一個身穿官服四十多歲的人走了進來。
此時楊玖早已經醒來了,看這個走進來,認出是廣州知州張立,張嘴就要說話,卻被張立慌忙按住嘴巴,然後低聲說道:“楊大人稍安勿躁,是鐵桀讓下官來探視大人的。”
楊玖點點頭,表示明白。
張立這才放開楊玖的嘴巴,急速說道:“時間緊迫,下官直說了,鐵桀讓下官來問楊大人幾個問題。”
楊玖再點點頭。
張立說道:“岐王是敵是友?”
“敵人。”楊玖毫不猶豫地說道。
“楊大人有什麽辦法能逃出岐王府?”張立問道。
楊玖似乎早已經想好了,說道:“你告訴鐵桀,讓他去伶仃洋的孤島上找陸德源,把本官這裏的情況告訴陸德源,再讓陸德源謀劃救本官出來。”
張立點點頭,然後說道:“大人還有什麽要說的?”
楊玖想了想,說道:“岐王跟儂智高勾結造反,告訴鐵桀,讓他注意岐王府和廣西之間的書信來往,但是注意不要打草驚蛇。”
張立麵色露出深深的震驚,但是卻知道不能多說,隻能艱難地點點頭,說道:“大人還有要說的嗎?”
楊玖說道:“沒有了,就這兩件事。”
張立點點頭,然後快速出去了。
楊玖目送張立悄悄離去的身影,目光閃閃,心中卻不知道在想些什麽。
……
……
第二天,楊玖被一陣吵吵鬧鬧的聲音驚醒,抬頭張望,看到一個個身穿壯族服裝的人抬著一隻隻沉重的大箱子相繼走過,那些人都是麵容精瘦,腰間配著翹頭的長刀。
楊玖默默數著這些人數,最後數下三十人。
之後,楊玖又聽到有人用蠻夷語喊了幾句話,整個院子就逐漸安靜下來了。
楊玖心中想著:這一定是跟儂智高有關的蠻夷,不知道給岐王府送來什麽東西,看那一隻隻箱子那麽沉,應該是金銀之類的東西。
果然,楊玖聽到門口的兩個護衛談論著:
“廣西的蠻子又來進獻金子了。”
“沒辦法,誰讓人家那邊有金礦,金子比銀子還不值錢。”
“這是今年第幾次送了?”
“第三次吧,怎麽了?”
“我在想,就算金子再怎麽不值錢,那些蠻人也不至於這麽大方吧,他們拿著金子幹什麽不好,怎麽盡都送來岐王府上了?”
“誰知道呢,也許是岐王喜歡金子吧。”
“該不會是有什麽目的吧?”
“你可真逗,那些蠻子要有目的也是給有實權的人送。咱們王爺一無官職二無權威,就算有目的又能得到些什麽?”
“這個……恐怕隻有王爺自己知道吧。”
“別說了,管家過來了。”
楊玖在裏邊聽了,心想果然是金子。而且看這陣勢,恐怕也隻有儂智高能拿出這麽大的手筆了,岐王有儂智高金子供應,肯定在廣東收買了不少官員,恐怕京城中也有不少官員吧。否則以岐王露出的這麽多馬腳,早就被皇上發覺了。
楊玖一邊想著岐王會把自己怎麽樣,一邊想著陸德源會不會出來救自己,如果他不出來的話,光靠鐵桀和呼延金這兩個愣頭青,恐怕自己可以徹底死心了。
傍晚的時候,護衛換班,又是昨晚的那兩個士兵,在柴房外一見麵就聊了起來:
“你聽說了嗎?廣西的儂智高造反了。”
“聽說了,今天下午整個城裏都傳瘋了。話說,儂智高是誰?”
“就是廣源四大家族的儂家長子,他父親還是太子書丞,他不感謝皇恩罷了,居然還造反。”
“是這樣啊……”
“聽說皇上聽了這件事後非常震怒,傳下聖旨,讓廣東的團練使升任兩廣都部署,全權負責剿匪。”
“唉,是啊,我也聽說了。那個團練使就是幾天前剛剛剿滅海盜的那個楊玖嗎?”
“沒錯,正是楊大人。他帶著朝廷的五千軍隊出征廣東,不但修好了沿海的州城,還剿滅了海盜。”
“皇上倒是挺會省事,放著廣東一個大官,就地升起來就用上了。”
“你還別說,聽說這次廣西的叛軍一點都不比西川的叛軍聲勢小,這剿匪可不是個輕鬆事啊,一不小心就要步入廣西那些五品大官的後塵,被叛軍殺害了。”
“我看未必,你沒看楊玖剿滅海盜那股狠勁了嗎?那可硬是把海盜逼到了沙州城下,然後一窩端啊。儂智高跟這樣的狠人比起來算個老幾?”
“你可別說,這儂智高也不是省油的燈。交趾國知道吧,廣源挨著交趾國,幾年前開的金礦老是被交趾國搶掠,但是自從儂智高掌家之後,訓練出一支戰鬥力非常強的軍隊,跟交趾國大戰了三次,自那以後,交趾國再也不敢入侵廣源了。”
“是嗎?這麽說來,這儂智高也不簡單呐。”
“你可別小看他,這個人聽說知書達理,上知天文,下知地理,還是個秀才,差一點就考上了進士。”
“你也別老是長別人誌氣,滅自己威風。咱們的兩廣都部署楊大人也不簡單呐。你知道他去年是幹什麽的嗎?”
“不知道,你知道嗎?
“我也不知道,但是我知道今年他先是跟著雲安軍和蜀軍打,又是在京城跟著趙宰相打,最後被皇上派到廣東繼續打,他這一路打下來,從一個從九品的殿直,硬是打到了正四品的都部署,前後總共不到一年的時光,你說這速度,是要逆天的節奏呀!”
岐王聽了,頓時憤怒地說道:“如果是假的,那他趙光義憑什麽登上皇位?那他這個皇帝根本就是名不正言不順。如果是真的,他趙光義做過皇帝,就要傳位給本王。否則他就是不仁不義,天下百姓如何能服他?本王又如何能夠善罷甘休?”
楊玖懶懶地說道:“既然王爺您滿口嘴邊掛的都是仁義道德,那您何不把這個皇位讓出來呢?孔融還有六歲讓梨的故事呢,王爺明知道為了這個皇位會爭得頭破血流,不如道德高尚點,幹脆讓出來算了。”
岐王麵色一陣羞惱,一甩袖袍,說道:“像趙光義這等無情無義的人,根本就不配做皇帝。本王又怎能看著他用肮髒的手治理這天下的黎民?本王這是在替天行道。”
“好一句替天行道。”楊玖由衷讚歎道:“不瞞王爺,當您說出這句話的時候,小人頓時感覺您已經無敵於天下了。”
岐王自然聽出了楊玖話語中的反意,也絲毫不動怒,隻是淡淡一笑:“像你這樣的小人,又怎麽能夠明白本王心中所想?你的出現,讓本王再一次看清了趙光義的本性,物以類聚,人以群分,他趙光義不過如此。本王絕對不會讓你進入本王的陣營的,你趁早死了那條心吧。”
岐王說完,甩了甩袖袍,就像是要甩掉沾黏在身上的垃圾一樣,然後輕蔑地看了楊玖一眼,轉身出去了。
楊玖目送岐王離去,衝著外麵大喊:“多謝岐王將小人跟皇上歸成了一類人啊,小人三生榮幸啊……”
岐王離開之後,兩個護衛進來將楊玖再綁了起來,之後又有兩個護衛來換班。
新來的這個兩個護衛明顯是王府中的老油條,兩個人就坐在柴房門外的地上,靠著牆壁大聲聊天,沒有絲毫回避楊玖的意思。
所以兩個人的談話內容,楊玖聽得一清二楚:
“哎,你說,王爺讓咱們看押的這個人到底是誰?看他穿的衣服,也是一個大官啊。”
“噓……這種問題最好不要隨便問,小心王爺要了你的腦袋。”
“切!怕什麽怕,又沒有人監視咱們。”
“我跟你說吧,關在裏麵的這個大官,聽說是犯了欺騙王爺的大罪,正好被王爺揭穿了,就被王爺抓住關在這裏。”
“聽說?你就這麽不肯定?你表哥不是在王爺的身邊當近身侍衛嗎?你沒有問他?”
“快別說了,我問表哥的時候,他一張臉立馬就拉了下來,直接將我罵了回去。”
“這麽厲害?那說明裏麵關的這個人不簡單呐。”
“你還是少說點吧,要是讓管家聽到我們在私下議論,肯定少不了責罰的。”
“嗯嗯……”
楊玖在裏麵聽了,心中想著如果這兩個人知道了岐王要造反,不知道會是什麽反應。
楊玖看著外麵光芒暗淡下去,然後黑夜降臨,護衛點起了兩個火把,照亮柴房,繼續看守著。
再晚一點,楊玖被綁著不能動,卻感覺有點累了,就忍不住打起瞌睡來。
火把的光影在柴房牆上不斷跳躍,不知道過了多長時間,瞌睡中的楊玖迷迷糊糊地聽到對話聲:
“隻是說一會兒話嗎?”
“這可是岐王府,我這一個文弱樣子,還能把他搶走不成?再說,兩位不也是在外麵看著嗎?我隻問他幾句話,立馬就走,保證神不知鬼不覺。”
“再加五兩銀子,我立馬放你進去。”
“唉……好吧,給你。”
隨後柴房門被悄悄打開,一個身穿官服四十多歲的人走了進來。
此時楊玖早已經醒來了,看這個走進來,認出是廣州知州張立,張嘴就要說話,卻被張立慌忙按住嘴巴,然後低聲說道:“楊大人稍安勿躁,是鐵桀讓下官來探視大人的。”
楊玖點點頭,表示明白。
張立這才放開楊玖的嘴巴,急速說道:“時間緊迫,下官直說了,鐵桀讓下官來問楊大人幾個問題。”
楊玖再點點頭。
張立說道:“岐王是敵是友?”
“敵人。”楊玖毫不猶豫地說道。
“楊大人有什麽辦法能逃出岐王府?”張立問道。
楊玖似乎早已經想好了,說道:“你告訴鐵桀,讓他去伶仃洋的孤島上找陸德源,把本官這裏的情況告訴陸德源,再讓陸德源謀劃救本官出來。”
張立點點頭,然後說道:“大人還有什麽要說的?”
楊玖想了想,說道:“岐王跟儂智高勾結造反,告訴鐵桀,讓他注意岐王府和廣西之間的書信來往,但是注意不要打草驚蛇。”
張立麵色露出深深的震驚,但是卻知道不能多說,隻能艱難地點點頭,說道:“大人還有要說的嗎?”
楊玖說道:“沒有了,就這兩件事。”
張立點點頭,然後快速出去了。
楊玖目送張立悄悄離去的身影,目光閃閃,心中卻不知道在想些什麽。
……
……
第二天,楊玖被一陣吵吵鬧鬧的聲音驚醒,抬頭張望,看到一個個身穿壯族服裝的人抬著一隻隻沉重的大箱子相繼走過,那些人都是麵容精瘦,腰間配著翹頭的長刀。
楊玖默默數著這些人數,最後數下三十人。
之後,楊玖又聽到有人用蠻夷語喊了幾句話,整個院子就逐漸安靜下來了。
楊玖心中想著:這一定是跟儂智高有關的蠻夷,不知道給岐王府送來什麽東西,看那一隻隻箱子那麽沉,應該是金銀之類的東西。
果然,楊玖聽到門口的兩個護衛談論著:
“廣西的蠻子又來進獻金子了。”
“沒辦法,誰讓人家那邊有金礦,金子比銀子還不值錢。”
“這是今年第幾次送了?”
“第三次吧,怎麽了?”
“我在想,就算金子再怎麽不值錢,那些蠻人也不至於這麽大方吧,他們拿著金子幹什麽不好,怎麽盡都送來岐王府上了?”
“誰知道呢,也許是岐王喜歡金子吧。”
“該不會是有什麽目的吧?”
“你可真逗,那些蠻子要有目的也是給有實權的人送。咱們王爺一無官職二無權威,就算有目的又能得到些什麽?”
“這個……恐怕隻有王爺自己知道吧。”
“別說了,管家過來了。”
楊玖在裏邊聽了,心想果然是金子。而且看這陣勢,恐怕也隻有儂智高能拿出這麽大的手筆了,岐王有儂智高金子供應,肯定在廣東收買了不少官員,恐怕京城中也有不少官員吧。否則以岐王露出的這麽多馬腳,早就被皇上發覺了。
楊玖一邊想著岐王會把自己怎麽樣,一邊想著陸德源會不會出來救自己,如果他不出來的話,光靠鐵桀和呼延金這兩個愣頭青,恐怕自己可以徹底死心了。
傍晚的時候,護衛換班,又是昨晚的那兩個士兵,在柴房外一見麵就聊了起來:
“你聽說了嗎?廣西的儂智高造反了。”
“聽說了,今天下午整個城裏都傳瘋了。話說,儂智高是誰?”
“就是廣源四大家族的儂家長子,他父親還是太子書丞,他不感謝皇恩罷了,居然還造反。”
“是這樣啊……”
“聽說皇上聽了這件事後非常震怒,傳下聖旨,讓廣東的團練使升任兩廣都部署,全權負責剿匪。”
“唉,是啊,我也聽說了。那個團練使就是幾天前剛剛剿滅海盜的那個楊玖嗎?”
“沒錯,正是楊大人。他帶著朝廷的五千軍隊出征廣東,不但修好了沿海的州城,還剿滅了海盜。”
“皇上倒是挺會省事,放著廣東一個大官,就地升起來就用上了。”
“你還別說,聽說這次廣西的叛軍一點都不比西川的叛軍聲勢小,這剿匪可不是個輕鬆事啊,一不小心就要步入廣西那些五品大官的後塵,被叛軍殺害了。”
“我看未必,你沒看楊玖剿滅海盜那股狠勁了嗎?那可硬是把海盜逼到了沙州城下,然後一窩端啊。儂智高跟這樣的狠人比起來算個老幾?”
“你可別說,這儂智高也不是省油的燈。交趾國知道吧,廣源挨著交趾國,幾年前開的金礦老是被交趾國搶掠,但是自從儂智高掌家之後,訓練出一支戰鬥力非常強的軍隊,跟交趾國大戰了三次,自那以後,交趾國再也不敢入侵廣源了。”
“是嗎?這麽說來,這儂智高也不簡單呐。”
“你可別小看他,這個人聽說知書達理,上知天文,下知地理,還是個秀才,差一點就考上了進士。”
“你也別老是長別人誌氣,滅自己威風。咱們的兩廣都部署楊大人也不簡單呐。你知道他去年是幹什麽的嗎?”
“不知道,你知道嗎?
“我也不知道,但是我知道今年他先是跟著雲安軍和蜀軍打,又是在京城跟著趙宰相打,最後被皇上派到廣東繼續打,他這一路打下來,從一個從九品的殿直,硬是打到了正四品的都部署,前後總共不到一年的時光,你說這速度,是要逆天的節奏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