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事沉著冷靜,能夠顧及前後,分清前後,不驕不躁,不卑不亢,勇敢機智……最重要的是,你已經看清了什麽才是決定一件事情真假的本質。”
楊玖做事情一直都是遵循著本能去做,趨利避害,哪裏能夠想到陸德源說的這麽清晰,於是忍不住問道:“事情真假的本質?”
陸德源點點頭,認真地說道:“岐王身死的真假,本質上不是岐王死於誰之手,而是眾人希望岐王怎麽死。而你能夠準備地把握住人心所向,在之後順應民心,跟著民心一步步製造出岐王身死的真相,這一點,讓老夫很是敬佩,因為老夫當年跟趙普的決戰,正是因為忽略了人心所向,才最終輸給了他……”
楊玖聽了,說道:“我更加糊塗了,我不過是為了保住性命才做出的權宜之計,在您老看來居然是把握住了人心所向,何謂人心所向?”
“人心所向……”陸德源忍不住長歎一聲,帶著追憶往事的感歎說道:“人心所向,就是岐王怎麽死的不重要,人們希望岐王怎麽死才重要。”
楊玖心中似乎抓到了些什麽,但是又不能明白的說出來,於是隻好說道:“您老可不可以別再擺出一幅高深莫測的樣子了?還是明明白白的告訴我吧。”
陸德源苦笑一下,說道:“老夫與人談話,向來都是點到為止,唯有你一個人是個例外。”
楊玖嘿嘿一笑:“別打岔,快快說來。”
陸德源語重心長地說道:“岐王之死,死得突然之極,誰都知道這其中有貓膩,但是岐王已經死了,人死不能複生,就算把岐王的死因查得再透徹了也不能讓岐王複活。既然這樣,又有誰會關心岐王的真正死因呢?但是岐王的死因又不能不說,堂堂一個王爺,總要給天下一個交代,是怎麽死的?你總不能告訴大家,岐王有謀逆的心思,被你趁機殺了吧?”
楊玖麵色尷尬,強調道:“是被蠻子殺了,被蠻子殺了……”
陸德源不理楊玖,繼續說道:“是啊,眼下這就是一個很簡單的道理,如果大家得知岐王死因的真相,不光是趙光義不能接受,就算是天下的百姓,都覺得很難堪……一個大宋朝的王爺,居然勾結外夷謀逆,你如果把真相告訴大家,那就是在忤逆大家的美好願望,那就是在糟踐大家的一腔愛國熱情。
而如果岐王是被蠻子殺的,那一切就順理成章了,不光趙光義保住了臉麵,百姓們也很容易接受,似乎岐王也隻能死在蠻子的手中。於是,百姓自然要把岐王的死歸咎於蠻子,他們滿腔的愛國之情有了發泄,而你則做了個順水推舟的大好人,不光給大家留下了一個好印象,而且也幫了趙光義一個大忙,日後即便是他追究起你殺岐王的罪過,想必也會顧念一下你這一件功勞,這真可謂一箭雙雕呀!”
楊玖有些惱怒:“我都說了岐王不是我殺的,不是我殺的,你怎麽口口聲聲都不放過我?”
陸德源看了楊玖一眼,露出一個“誰信呢”的表情,然後說道:“事實證明,你如果不顧及大家的感情所向,那麽大家就會讓你死的很慘,哪怕你是多大的官員,為朝廷立下多大的功勞,一旦涉及到感情這方麵的事情,你除了像一條哈巴狗一樣左右迎合老百姓的喜好外,再沒有任何辦法了。如果不這麽做,相信我,你會死得很慘!很慘!千夫所指的場麵你經曆過嗎?那些愚民百姓,哪裏管你做的對不對,反正隻要你讓他們不順心了,他們就要讓你夾著尾巴滾蛋!”
陸德源說到最後幾句話,已經是惡狠狠的在咬牙切齒了。
楊玖可以想象,陸德源一定是因為這一點吃了非常大的虧,才讓他今天這樣的憤慨。
陸德源說完這些話,感覺在一瞬間發泄出了積鬱在心底好幾年的悶氣,心情也舒暢不少,長長吐一口氣,又說道:“趙普正是拿捏準了老百姓這個脾氣,所以他做事情一向都能順風順水。當年趙匡胤征討南漢的時候,老夫殫精竭慮,苦心孤詣地為保住我漢朝江山謀略全局,眼看最後要收到奇效的時候,卻隻被趙普幾番言語,幾道詔令,就將我漢朝百姓擺弄的人心盡都歸向了北國,對我這個宰相更是冷眼相對,致使軍令執行不力,地方官員抵製政令,最終眼睜睜看著國家一步步落入北國的手心,老夫的心,就像是被刀子一片片割去一樣,痛啊……”
楊玖想到自己最後一次見趙普那落魄樣子,忍不住笑道:“你現在肯定想不到,你最大的對手此刻被貶成了庶民,告老還鄉了。”
陸德源似乎早知道趙普現在的處境,冷笑道:“也算是報應,像他那種人,遲早都要遭天譴的。”
楊玖沉默了。
楊玖想到了,京城保衛戰中,城外洪水肆掠,洪災一瀉千裏,無數莊田民舍被毀;城內卻是滿城歡騰,人心振奮,謂之曰:天意。
何謂天意?
何謂天意即民意?
楊玖即便是現在想起來,心中都忍不住發寒。
這時,城上跑來一個士兵報道:“大人,城東山陵地區發現大量敵軍,我部左軍先鋒部隊已經與敵軍展開交戰,左軍先鋒使陸翊請求派兵支援。”
楊玖望向東部山區,踮起腳尖望了又望,說道:“他們在哪裏?本官怎麽看不到。”
士兵回答道:“他們此刻處在一條溝壑中,四麵絕壁,隻有兩邊可以通行,溝中樹木林立,如果不進入溝壑中,很難看到他們。”
楊玖看向陸德源。
陸德源深吸一口氣,說道:“看來這一次是你對了,恐怕這一片大山中還有更多的敵軍,我們如果派出援兵,隻能是送羊入虎口。”
楊玖屏住呼吸,沉聲說道:“難道就再沒有別的辦法了嗎?隻能眼睜睜看著他們死在我們麵前?”
陸德源搖搖頭:“還有一個辦法,隻是你肯定不會采用。”
楊玖說道:“什麽辦法?不妨說來聽聽。”
“派出梧州大部軍隊,就在這山區中與敵軍展開遭遇戰,來一次你想了很久的硬碰硬。”陸德源盯著楊玖說道。
楊玖聽了,臉上頓時露出了笑容:“遭遇戰?你在開玩笑嗎?梧州城中現在少說都有七萬大軍,而叛軍能有多少士兵呢?應該是圍殲戰吧?”
陸德源也笑了,笑的很狡猾:“圍殲戰?楊玖,老夫現在明明白白地告訴你,圍殲戰根本不是你這小娃子能玩得來的,你最好按照遭遇戰的法子出牌,否則你會輸得很慘。”
楊玖奇怪地問道:“就在剛剛,你還把儂智高的一幫手下貶低得一無是處,怎麽現在突然這麽看重他們?我們即便是數倍於他們的兵力,都不能用殲滅戰的法子打嗎?”
陸德源將深沉的目光投向遠方山陵,說道:“凡用兵之法,無不圍繞天時、地利、人和來出牌。你現在看著這片山陵盡收眼底,但是真正讓士兵們衝進去了,卻如同迷宮一樣難以分辨方向,一旦開戰,別說是策略圍攻了,就算是相互支援都很難做到。而且你的這些軍隊,都是在很短的時間裏拉出來的,要他們相互配合默契,根本是一句空話。”
陸德源說到這裏,舔舔發幹的嘴唇,繼續說道:“最終要的是,你這個主帥還是太嫩,軍中有多少老將領,雖然尊於你這個兩廣都部署的名頭,但是暗地裏肯定要對你的命令不屑一顧,各自為戰。在這樣的情況下,你如何打出殲滅戰這張牌?”
楊玖聽得有理,說道:“既然如此,那我們就打遭遇戰吧,也是時候看看廣源蠻子的實力了。”
陸德源驚訝地說道:“老夫還以為,你不會如此冒險的將全部兵力派出去。”
楊玖嗬嗬一笑:“為什麽不?叛軍既然想要與本官決戰,本官就如他所願。”
楊玖隨後下令,三軍出城,全部進入山陵地區,分成幾股龐大的隊伍,浩浩蕩蕩開入了大山,展開拉網式地進攻,務求全殲敵軍。
歡迎廣大書友光臨閱讀,最新、最快、最火的連載作品盡在原創!手機用戶請到m.閱讀。
楊玖做事情一直都是遵循著本能去做,趨利避害,哪裏能夠想到陸德源說的這麽清晰,於是忍不住問道:“事情真假的本質?”
陸德源點點頭,認真地說道:“岐王身死的真假,本質上不是岐王死於誰之手,而是眾人希望岐王怎麽死。而你能夠準備地把握住人心所向,在之後順應民心,跟著民心一步步製造出岐王身死的真相,這一點,讓老夫很是敬佩,因為老夫當年跟趙普的決戰,正是因為忽略了人心所向,才最終輸給了他……”
楊玖聽了,說道:“我更加糊塗了,我不過是為了保住性命才做出的權宜之計,在您老看來居然是把握住了人心所向,何謂人心所向?”
“人心所向……”陸德源忍不住長歎一聲,帶著追憶往事的感歎說道:“人心所向,就是岐王怎麽死的不重要,人們希望岐王怎麽死才重要。”
楊玖心中似乎抓到了些什麽,但是又不能明白的說出來,於是隻好說道:“您老可不可以別再擺出一幅高深莫測的樣子了?還是明明白白的告訴我吧。”
陸德源苦笑一下,說道:“老夫與人談話,向來都是點到為止,唯有你一個人是個例外。”
楊玖嘿嘿一笑:“別打岔,快快說來。”
陸德源語重心長地說道:“岐王之死,死得突然之極,誰都知道這其中有貓膩,但是岐王已經死了,人死不能複生,就算把岐王的死因查得再透徹了也不能讓岐王複活。既然這樣,又有誰會關心岐王的真正死因呢?但是岐王的死因又不能不說,堂堂一個王爺,總要給天下一個交代,是怎麽死的?你總不能告訴大家,岐王有謀逆的心思,被你趁機殺了吧?”
楊玖麵色尷尬,強調道:“是被蠻子殺了,被蠻子殺了……”
陸德源不理楊玖,繼續說道:“是啊,眼下這就是一個很簡單的道理,如果大家得知岐王死因的真相,不光是趙光義不能接受,就算是天下的百姓,都覺得很難堪……一個大宋朝的王爺,居然勾結外夷謀逆,你如果把真相告訴大家,那就是在忤逆大家的美好願望,那就是在糟踐大家的一腔愛國熱情。
而如果岐王是被蠻子殺的,那一切就順理成章了,不光趙光義保住了臉麵,百姓們也很容易接受,似乎岐王也隻能死在蠻子的手中。於是,百姓自然要把岐王的死歸咎於蠻子,他們滿腔的愛國之情有了發泄,而你則做了個順水推舟的大好人,不光給大家留下了一個好印象,而且也幫了趙光義一個大忙,日後即便是他追究起你殺岐王的罪過,想必也會顧念一下你這一件功勞,這真可謂一箭雙雕呀!”
楊玖有些惱怒:“我都說了岐王不是我殺的,不是我殺的,你怎麽口口聲聲都不放過我?”
陸德源看了楊玖一眼,露出一個“誰信呢”的表情,然後說道:“事實證明,你如果不顧及大家的感情所向,那麽大家就會讓你死的很慘,哪怕你是多大的官員,為朝廷立下多大的功勞,一旦涉及到感情這方麵的事情,你除了像一條哈巴狗一樣左右迎合老百姓的喜好外,再沒有任何辦法了。如果不這麽做,相信我,你會死得很慘!很慘!千夫所指的場麵你經曆過嗎?那些愚民百姓,哪裏管你做的對不對,反正隻要你讓他們不順心了,他們就要讓你夾著尾巴滾蛋!”
陸德源說到最後幾句話,已經是惡狠狠的在咬牙切齒了。
楊玖可以想象,陸德源一定是因為這一點吃了非常大的虧,才讓他今天這樣的憤慨。
陸德源說完這些話,感覺在一瞬間發泄出了積鬱在心底好幾年的悶氣,心情也舒暢不少,長長吐一口氣,又說道:“趙普正是拿捏準了老百姓這個脾氣,所以他做事情一向都能順風順水。當年趙匡胤征討南漢的時候,老夫殫精竭慮,苦心孤詣地為保住我漢朝江山謀略全局,眼看最後要收到奇效的時候,卻隻被趙普幾番言語,幾道詔令,就將我漢朝百姓擺弄的人心盡都歸向了北國,對我這個宰相更是冷眼相對,致使軍令執行不力,地方官員抵製政令,最終眼睜睜看著國家一步步落入北國的手心,老夫的心,就像是被刀子一片片割去一樣,痛啊……”
楊玖想到自己最後一次見趙普那落魄樣子,忍不住笑道:“你現在肯定想不到,你最大的對手此刻被貶成了庶民,告老還鄉了。”
陸德源似乎早知道趙普現在的處境,冷笑道:“也算是報應,像他那種人,遲早都要遭天譴的。”
楊玖沉默了。
楊玖想到了,京城保衛戰中,城外洪水肆掠,洪災一瀉千裏,無數莊田民舍被毀;城內卻是滿城歡騰,人心振奮,謂之曰:天意。
何謂天意?
何謂天意即民意?
楊玖即便是現在想起來,心中都忍不住發寒。
這時,城上跑來一個士兵報道:“大人,城東山陵地區發現大量敵軍,我部左軍先鋒部隊已經與敵軍展開交戰,左軍先鋒使陸翊請求派兵支援。”
楊玖望向東部山區,踮起腳尖望了又望,說道:“他們在哪裏?本官怎麽看不到。”
士兵回答道:“他們此刻處在一條溝壑中,四麵絕壁,隻有兩邊可以通行,溝中樹木林立,如果不進入溝壑中,很難看到他們。”
楊玖看向陸德源。
陸德源深吸一口氣,說道:“看來這一次是你對了,恐怕這一片大山中還有更多的敵軍,我們如果派出援兵,隻能是送羊入虎口。”
楊玖屏住呼吸,沉聲說道:“難道就再沒有別的辦法了嗎?隻能眼睜睜看著他們死在我們麵前?”
陸德源搖搖頭:“還有一個辦法,隻是你肯定不會采用。”
楊玖說道:“什麽辦法?不妨說來聽聽。”
“派出梧州大部軍隊,就在這山區中與敵軍展開遭遇戰,來一次你想了很久的硬碰硬。”陸德源盯著楊玖說道。
楊玖聽了,臉上頓時露出了笑容:“遭遇戰?你在開玩笑嗎?梧州城中現在少說都有七萬大軍,而叛軍能有多少士兵呢?應該是圍殲戰吧?”
陸德源也笑了,笑的很狡猾:“圍殲戰?楊玖,老夫現在明明白白地告訴你,圍殲戰根本不是你這小娃子能玩得來的,你最好按照遭遇戰的法子出牌,否則你會輸得很慘。”
楊玖奇怪地問道:“就在剛剛,你還把儂智高的一幫手下貶低得一無是處,怎麽現在突然這麽看重他們?我們即便是數倍於他們的兵力,都不能用殲滅戰的法子打嗎?”
陸德源將深沉的目光投向遠方山陵,說道:“凡用兵之法,無不圍繞天時、地利、人和來出牌。你現在看著這片山陵盡收眼底,但是真正讓士兵們衝進去了,卻如同迷宮一樣難以分辨方向,一旦開戰,別說是策略圍攻了,就算是相互支援都很難做到。而且你的這些軍隊,都是在很短的時間裏拉出來的,要他們相互配合默契,根本是一句空話。”
陸德源說到這裏,舔舔發幹的嘴唇,繼續說道:“最終要的是,你這個主帥還是太嫩,軍中有多少老將領,雖然尊於你這個兩廣都部署的名頭,但是暗地裏肯定要對你的命令不屑一顧,各自為戰。在這樣的情況下,你如何打出殲滅戰這張牌?”
楊玖聽得有理,說道:“既然如此,那我們就打遭遇戰吧,也是時候看看廣源蠻子的實力了。”
陸德源驚訝地說道:“老夫還以為,你不會如此冒險的將全部兵力派出去。”
楊玖嗬嗬一笑:“為什麽不?叛軍既然想要與本官決戰,本官就如他所願。”
楊玖隨後下令,三軍出城,全部進入山陵地區,分成幾股龐大的隊伍,浩浩蕩蕩開入了大山,展開拉網式地進攻,務求全殲敵軍。
歡迎廣大書友光臨閱讀,最新、最快、最火的連載作品盡在原創!手機用戶請到m.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