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記住【??】,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
以李璟典型的後世思維,實力夠了,直接出兵打就成了,其他什麽麵子,口號,忽悠忽悠底下人就足夠了,推翻明廷,走曆史上李自成的路線,從陝西出兵,
攻克山西,走寧武關直撲大同,宣府,然後進入北京密雲,直接圍攻京城就行了,當年李自成以數萬農民軍能做的事,沒道理今日自己坐擁十萬精兵卻做不成。
“主公,若行此招,則勢必招致天下人的罵名啊,”
寧佑起身搖頭晃腦的說道,然後一直東麵,“山西有二三十萬的亂民,我等大軍走南線,乘機吞並沿途各部官軍,占據縣城,先建立基礎政權,發動民眾起來抗爭,然後行驅狼吞虎之計,朝廷眼下不正在著手剿滅山東的遼東軍作亂嗎?”
“咱們直接驅使這二十幾萬的流賊,往山東去,沿途再占河南,山陝之地為根本,河南府為前沿,驅使流民先去碰撞官軍後路,最好讓官軍與賊軍兩敗俱傷,然後派一偏師,或作流民,或作叛軍,直接掐斷漕運,迫使順天府活活餓死,豈不是更快哉?!”
“此言大善。”
自認最近讀了幾本書的譚武也忍不住出來了,
“主公,既然能得天下,何不叫美名遠揚?他日也好青史留作一名,明廷時至今日,早就當亡,既如此,何不坐視其河山變化,賊寇與官軍互相廝殺,我等坐擁漁利,豈不更美?”
“我亦有此法,但終歸苦了農民啊,如今二三十萬的賊寇霍亂山西,以至於地方民不聊生,紛紛易子而食,我若先衝大同出關,直撲北京,剿滅了明廷,江山易主之後。再發兵蕩平賊寇,亦是入反掌爾。”
不得不說,李璟的認知也是沒錯,以大軍先掐斷了明朝的統治中心。剩餘的地方群龍無首,基本也就是個被剿滅的命運,
他當然知道這就是走的李自成的老路,當時李自成出兵直撲北京的時候,實力與他大體相當。也隻占據了陝西和山西南部,湖廣和河南府,但是李自成的兵馬,大多都是明王朝投降的官軍和饑民,戰鬥力和紀律都沒自己的好。
況且用水利鑽孔的新式火器,在射程和射速及穩定性上,都比以往的舊式火器強得多,自己手頭現在每月可造此火器一千支,而且還在繼續擴大,隻需要裝備個把鎮。朝廷就幾乎不是自己的對手了。
至於關外的滿洲韃子,就更別提了,別看他們現在跳的歡,但實際兵力不足三四萬人,自己隻要拿下北京,把長城一堵,不犯李自成的錯誤,搶先攻克山海關,那韃子就造成不了多大的威脅了。
但下邊人訴說的這個法子,卻勝在穩妥。隻要依照計劃進行,便能不斷的消耗一國三方的氣力,到時候再出兵橫掃,所受的阻力就要小的多。但是這樣也有一個問題,那就是北方富庶的地方,都會被打爛。
河南府,北直隸和山東曆來就是北方重中之重的省份,人口也很多,要是被這麽一鬧。沒個一兩年的工夫,是注定不能罷休的,屆時死傷的無辜民眾,就要成倍的增加了。
“主公,敢問主公,以何為基業?乎盡斬之的大族?還是昔日朝廷的命官?亦或者向往明廷的讀書人乎?”
關鍵時刻,主政陝西民事參議的原明王朝餘寧同知許意夫出來說了一句決定性的話語,又趁著幾個人思考的檔口,繼續說道,
“素聞主公愛民如子,今日一見,果真如此,下臣代黎民感激不盡。”
“但我主誌在天下,今歲明廷無道,致使百姓流離失所,皆易子而食求活不得,正乃天罪之時,我主人中之龍,當為天下計,以一省之百姓,活天下人也。”
“我主素以黎民為基業,叫那橫行鄉裏,魚肉百姓的貪官汙吏,地方豪強,盡皆一掃而空,黎民無不歡欣鼓舞,古今未曾有所耳聞,主公乃古往今來第一人也,臣等無一不拜服於主公麾下,甘為驅使。”
“此則偏頗所在,素聞鳥為食亡,人為財死,爾等區區地方豪強,鼠目寸光者,不識時務,妄圖抗拒天兵,但天下豪強何其之多也,主公何不遣派賊寇官軍者,行借刀殺人計,屠戮地方豪強,主公大軍隨後進駐,黎民必感恩戴德,莫不相忘。”
說道這裏,許意夫跪倒在地,神情誠懇的拜服道,“請主公為天下黎民計,為社稷蒼生計,為祖宗基業計,行驅狼吞虎之計,待時機成熟,一舉鼎定天下!”
“請主公行驅狼吞虎之計,一舉鼎定天下!”
那些個大將,聽得是熱血沸騰,各個拜倒在地。
……
崇禎五年二月二十七日,李璟在西安設招聞台,選派熟讀詩文,通曉筆墨著入,地方民眾但凡有僥幸未死著,念過幾年私塾著,莫不相從,一時間各州各府均設親民官與胥吏,管轄地方。
同日,李璟在西安各文武大臣勸誡之下,決意聚攏兵馬操練,克日準備東渡黃河,實施驅狼吞虎之計,準備借助流民和山東叛軍之手對付朝廷。
而山西代州寧武副總兵鄭仁寶發五千民夫,於淳縣東南角原清河李氏一族聚居東麵,興建陵墓,以原慧濟寺改顯聖寺,下西南五裏,建永昌王陵,尊李璟之父李氏先住為永昌王爵,以大明王爵之禮修建寢陵。
動作甚大,以至於遠在代縣的三邊總督張鳳翼也有所耳聞,頓時大驚失色,先是派人查探虛實,可是被乞活軍第二鎮官兵牢牢監視,不得接近王陵附近,但聽聞風言,便知其超出朝廷規格。
以追封李氏先主者,為山西都司指揮僉事,為正四品官員,身前規製,死後下葬均有規定,但發五千民夫修建,必定是大大的逾越,但掌握不到證據,故而怒招鄭仁寶趕赴代縣質問。
“來啊!各都進入代縣之後,將總督衙門團團圍住,休走了一人。”
鄭仁寶也是奉了李璟之命,以王爵陵墓之地來一步步試探朝廷的底線到底在哪裏,畢竟他行事需要名義,而區區一個征西將軍銜,如今已經不能滿足於他了,便說以寧武總兵李登高,如若按照以往,轉任征西將軍府長史,豈不是自降身份?
故而,朝廷欲派張鳳翼住持陝西,山西,河南三省剿匪總督,那空缺出來的三邊總督的職務,該交給誰呢?
再延伸下去,就是陝西布政使司,如今都被李璟的人給占完了,退?!
想都別想,李璟想退,跟著他的那群人也不會退,更別提他自己也不願意退讓了,既然乞活軍數十萬兵將不願退,那就隻能朝廷退讓了,或者兩方就當沒這回事,仍舊維係著陝西的局勢不變。
但隻要李璟率軍進入山西,這層窗戶紙就算捅破了,要麽朝廷冊封李璟全權陝西事,要麽就是李璟徹底自立,然後和山西流寇匯合,直抵京師,與大明朝廷決裂。
但這終究是最後一步,李璟也沒蠢到一開始就上來給朝廷決裂,所以借自家先父的陵墓,來先行試探朝廷的反應。
鄭仁寶在這種情況下,親自帶駐紮淳縣的第一旅第一營北上,同時嚴令駐紮繁峙的第二旅第三營一部南下,匯合駐紮代縣的第二旅第三營主力,將總督府團團包圍住。
然後才在全副武裝的兵將護衛下,直接大大咧咧的進入總督府,那些護衛總督府的標營將士,根本不敢阻攔,外頭可是足足有三四千的乞活軍官兵啊,他們八百京營的兵丁,哪裏是這群虎狼之勢的對手。
“荒唐,本官奉聖天子之命,巡視三邊,區區一個寧武副總兵,居然敢帶兵闖入,真乃該死!”
張鳳翼居於正堂之中,罵罵咧咧的說道,他可不信鄭仁寶敢真取他的性命,畢竟尊別有別啊。
“正是如此,下官帶兵前來,正要試問一句大人,大人是哪裏的官?管哪裏的事?”
鄭仁寶哈哈大笑著進來,雙目一蹬,絲毫沒把張鳳翼瞧在眼裏,若不是看他掛了個兵部尚書的銜,恐怕今日,他就得下了他標營的武器,然後直接掃地出門了。
“你。”
一聽這話,張鳳翼官場老油條了,哪裏不懂,這分明是要和自己翻臉的節奏啊,
“本官乃當朝兵部尚書,如何管不得山西兵事?!”
鄭仁寶針鋒相對的逼問道,“大人此話狗屁不通,山西兵事,卻敢問大人一句,如何說辭?”
“你!”
在魚貫進入大堂的乞活軍兵丁麵前,張鳳翼可是不敢繼續爭執了,他的本職是陝西三邊總督,他卻呆在山西這不屬於自己管轄的地域,關鍵手頭還沒多少兵馬,鄭仁寶又不是他的直係下屬,最讓他為難的事,
發民夫修建王陵這事,沒有絲毫證據不說,而且他也不屬於自家管的,自己並非言官,也不是山西本地官,壓根插不上手啊。
但這也難不倒他,隻見張鳳翼直接起身咆哮道,“本官要到天子麵前去參奏你一本。”
“悉聽尊便~”鄭仁寶冷笑一聲,根本就沒將他瞧在眼裏。(未完待續。)
以李璟典型的後世思維,實力夠了,直接出兵打就成了,其他什麽麵子,口號,忽悠忽悠底下人就足夠了,推翻明廷,走曆史上李自成的路線,從陝西出兵,
攻克山西,走寧武關直撲大同,宣府,然後進入北京密雲,直接圍攻京城就行了,當年李自成以數萬農民軍能做的事,沒道理今日自己坐擁十萬精兵卻做不成。
“主公,若行此招,則勢必招致天下人的罵名啊,”
寧佑起身搖頭晃腦的說道,然後一直東麵,“山西有二三十萬的亂民,我等大軍走南線,乘機吞並沿途各部官軍,占據縣城,先建立基礎政權,發動民眾起來抗爭,然後行驅狼吞虎之計,朝廷眼下不正在著手剿滅山東的遼東軍作亂嗎?”
“咱們直接驅使這二十幾萬的流賊,往山東去,沿途再占河南,山陝之地為根本,河南府為前沿,驅使流民先去碰撞官軍後路,最好讓官軍與賊軍兩敗俱傷,然後派一偏師,或作流民,或作叛軍,直接掐斷漕運,迫使順天府活活餓死,豈不是更快哉?!”
“此言大善。”
自認最近讀了幾本書的譚武也忍不住出來了,
“主公,既然能得天下,何不叫美名遠揚?他日也好青史留作一名,明廷時至今日,早就當亡,既如此,何不坐視其河山變化,賊寇與官軍互相廝殺,我等坐擁漁利,豈不更美?”
“我亦有此法,但終歸苦了農民啊,如今二三十萬的賊寇霍亂山西,以至於地方民不聊生,紛紛易子而食,我若先衝大同出關,直撲北京,剿滅了明廷,江山易主之後。再發兵蕩平賊寇,亦是入反掌爾。”
不得不說,李璟的認知也是沒錯,以大軍先掐斷了明朝的統治中心。剩餘的地方群龍無首,基本也就是個被剿滅的命運,
他當然知道這就是走的李自成的老路,當時李自成出兵直撲北京的時候,實力與他大體相當。也隻占據了陝西和山西南部,湖廣和河南府,但是李自成的兵馬,大多都是明王朝投降的官軍和饑民,戰鬥力和紀律都沒自己的好。
況且用水利鑽孔的新式火器,在射程和射速及穩定性上,都比以往的舊式火器強得多,自己手頭現在每月可造此火器一千支,而且還在繼續擴大,隻需要裝備個把鎮。朝廷就幾乎不是自己的對手了。
至於關外的滿洲韃子,就更別提了,別看他們現在跳的歡,但實際兵力不足三四萬人,自己隻要拿下北京,把長城一堵,不犯李自成的錯誤,搶先攻克山海關,那韃子就造成不了多大的威脅了。
但下邊人訴說的這個法子,卻勝在穩妥。隻要依照計劃進行,便能不斷的消耗一國三方的氣力,到時候再出兵橫掃,所受的阻力就要小的多。但是這樣也有一個問題,那就是北方富庶的地方,都會被打爛。
河南府,北直隸和山東曆來就是北方重中之重的省份,人口也很多,要是被這麽一鬧。沒個一兩年的工夫,是注定不能罷休的,屆時死傷的無辜民眾,就要成倍的增加了。
“主公,敢問主公,以何為基業?乎盡斬之的大族?還是昔日朝廷的命官?亦或者向往明廷的讀書人乎?”
關鍵時刻,主政陝西民事參議的原明王朝餘寧同知許意夫出來說了一句決定性的話語,又趁著幾個人思考的檔口,繼續說道,
“素聞主公愛民如子,今日一見,果真如此,下臣代黎民感激不盡。”
“但我主誌在天下,今歲明廷無道,致使百姓流離失所,皆易子而食求活不得,正乃天罪之時,我主人中之龍,當為天下計,以一省之百姓,活天下人也。”
“我主素以黎民為基業,叫那橫行鄉裏,魚肉百姓的貪官汙吏,地方豪強,盡皆一掃而空,黎民無不歡欣鼓舞,古今未曾有所耳聞,主公乃古往今來第一人也,臣等無一不拜服於主公麾下,甘為驅使。”
“此則偏頗所在,素聞鳥為食亡,人為財死,爾等區區地方豪強,鼠目寸光者,不識時務,妄圖抗拒天兵,但天下豪強何其之多也,主公何不遣派賊寇官軍者,行借刀殺人計,屠戮地方豪強,主公大軍隨後進駐,黎民必感恩戴德,莫不相忘。”
說道這裏,許意夫跪倒在地,神情誠懇的拜服道,“請主公為天下黎民計,為社稷蒼生計,為祖宗基業計,行驅狼吞虎之計,待時機成熟,一舉鼎定天下!”
“請主公行驅狼吞虎之計,一舉鼎定天下!”
那些個大將,聽得是熱血沸騰,各個拜倒在地。
……
崇禎五年二月二十七日,李璟在西安設招聞台,選派熟讀詩文,通曉筆墨著入,地方民眾但凡有僥幸未死著,念過幾年私塾著,莫不相從,一時間各州各府均設親民官與胥吏,管轄地方。
同日,李璟在西安各文武大臣勸誡之下,決意聚攏兵馬操練,克日準備東渡黃河,實施驅狼吞虎之計,準備借助流民和山東叛軍之手對付朝廷。
而山西代州寧武副總兵鄭仁寶發五千民夫,於淳縣東南角原清河李氏一族聚居東麵,興建陵墓,以原慧濟寺改顯聖寺,下西南五裏,建永昌王陵,尊李璟之父李氏先住為永昌王爵,以大明王爵之禮修建寢陵。
動作甚大,以至於遠在代縣的三邊總督張鳳翼也有所耳聞,頓時大驚失色,先是派人查探虛實,可是被乞活軍第二鎮官兵牢牢監視,不得接近王陵附近,但聽聞風言,便知其超出朝廷規格。
以追封李氏先主者,為山西都司指揮僉事,為正四品官員,身前規製,死後下葬均有規定,但發五千民夫修建,必定是大大的逾越,但掌握不到證據,故而怒招鄭仁寶趕赴代縣質問。
“來啊!各都進入代縣之後,將總督衙門團團圍住,休走了一人。”
鄭仁寶也是奉了李璟之命,以王爵陵墓之地來一步步試探朝廷的底線到底在哪裏,畢竟他行事需要名義,而區區一個征西將軍銜,如今已經不能滿足於他了,便說以寧武總兵李登高,如若按照以往,轉任征西將軍府長史,豈不是自降身份?
故而,朝廷欲派張鳳翼住持陝西,山西,河南三省剿匪總督,那空缺出來的三邊總督的職務,該交給誰呢?
再延伸下去,就是陝西布政使司,如今都被李璟的人給占完了,退?!
想都別想,李璟想退,跟著他的那群人也不會退,更別提他自己也不願意退讓了,既然乞活軍數十萬兵將不願退,那就隻能朝廷退讓了,或者兩方就當沒這回事,仍舊維係著陝西的局勢不變。
但隻要李璟率軍進入山西,這層窗戶紙就算捅破了,要麽朝廷冊封李璟全權陝西事,要麽就是李璟徹底自立,然後和山西流寇匯合,直抵京師,與大明朝廷決裂。
但這終究是最後一步,李璟也沒蠢到一開始就上來給朝廷決裂,所以借自家先父的陵墓,來先行試探朝廷的反應。
鄭仁寶在這種情況下,親自帶駐紮淳縣的第一旅第一營北上,同時嚴令駐紮繁峙的第二旅第三營一部南下,匯合駐紮代縣的第二旅第三營主力,將總督府團團包圍住。
然後才在全副武裝的兵將護衛下,直接大大咧咧的進入總督府,那些護衛總督府的標營將士,根本不敢阻攔,外頭可是足足有三四千的乞活軍官兵啊,他們八百京營的兵丁,哪裏是這群虎狼之勢的對手。
“荒唐,本官奉聖天子之命,巡視三邊,區區一個寧武副總兵,居然敢帶兵闖入,真乃該死!”
張鳳翼居於正堂之中,罵罵咧咧的說道,他可不信鄭仁寶敢真取他的性命,畢竟尊別有別啊。
“正是如此,下官帶兵前來,正要試問一句大人,大人是哪裏的官?管哪裏的事?”
鄭仁寶哈哈大笑著進來,雙目一蹬,絲毫沒把張鳳翼瞧在眼裏,若不是看他掛了個兵部尚書的銜,恐怕今日,他就得下了他標營的武器,然後直接掃地出門了。
“你。”
一聽這話,張鳳翼官場老油條了,哪裏不懂,這分明是要和自己翻臉的節奏啊,
“本官乃當朝兵部尚書,如何管不得山西兵事?!”
鄭仁寶針鋒相對的逼問道,“大人此話狗屁不通,山西兵事,卻敢問大人一句,如何說辭?”
“你!”
在魚貫進入大堂的乞活軍兵丁麵前,張鳳翼可是不敢繼續爭執了,他的本職是陝西三邊總督,他卻呆在山西這不屬於自己管轄的地域,關鍵手頭還沒多少兵馬,鄭仁寶又不是他的直係下屬,最讓他為難的事,
發民夫修建王陵這事,沒有絲毫證據不說,而且他也不屬於自家管的,自己並非言官,也不是山西本地官,壓根插不上手啊。
但這也難不倒他,隻見張鳳翼直接起身咆哮道,“本官要到天子麵前去參奏你一本。”
“悉聽尊便~”鄭仁寶冷笑一聲,根本就沒將他瞧在眼裏。(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