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邊多爾袞兩兄弟剛剛出了皇宮,原先議事的各旗貝勒和一幫漢臣們都被皇太極遣散各自回府,連寧完我都沒留下,隻有範文程站在沒動,看是還有話說。
“範愛卿,不知你還有何話要說?”皇太極等著打發走了眾人,這才笑著問還立在一邊的範文程。
“臣無話可說。”範文程低眉順眼,吭著聲道。
“範文程啊,範文程,你是不是對本王今天沒幫你出頭而心存不滿啊?你又不是不知道,多鐸還好應付,多爾袞要是也昏了頭,今天的議事動靜可就大了。”皇太極看著範文程的模樣,反而是不怒反笑,質問的話說出口味道卻變了個樣。
“臣,不敢!”範文程依舊是低著頭回頭,可這次卻繼續的說了下去:“臣隻是想說,十四貝勒隻是心中有些怨言,並無大礙。”
“你這是廢話,本王也知道。”皇太極沒好氣的說道,這才知道範文程是故意給他豬鼻子插蔥,裝象。
“既然你範文程沒什麽意見,還留在這幹嘛?本王可沒讓你留下來吃禦膳。”
“臣隻是還有話要說。”範文程細聲慢氣的說著話,就好像剛剛壓根沒人說過一句‘臣無話可說。’一般,麵不改色的向著皇太極道。、
“你……”皇太極不知是被氣的還是樂的,用手指著範文程,一時間說不出話來。
“汗王,臣想說的是多爾袞知道顧全大局尚可,但多鐸和阿濟格恐怕就不會那麽安分了。”範文程的話透著一絲危險,而且這種話,擺在平日裏範文程根本不會這麽直接就提出來,好歹也會委婉一些,這畢竟是皇太極的家事。
當初皇太極逼死了阿巴亥,憑的也是阿巴亥是大妃,也就是努爾哈赤的正妻,這才借著機會讓阿巴亥殉死,可努爾哈赤一生有妻子十六位,大小嬪妃更是數不勝數,最後跟著一起殉葬的卻隻有一個阿巴亥還有另一個連兒子都沒生下來的德因澤。
皇太極的借口就是家事,你阿巴亥是大妃,諸妃子之尊,既然連努爾哈赤都死了額,你這個大妃怎麽能不殉葬?至於德因澤,那就完全是無妄之災了,算是陪著阿巴亥一塊死的,怎麽著也算是努爾哈赤身前還算寵信的妃子。
但多鐸今天在朝堂上公然說出來,這事就不那麽簡單了!
“老十五?他還沒那膽子。”皇太極信手的揮了揮,並不在意範文程的話,多鐸?那就是個比莽古爾泰那廝好一些的莽夫而已,他皇太極又怎麽會放在心上?
“至於阿濟格?從去年起一直稱病,本王倒是沒看出他哪病了!”提起阿濟格,皇太極有些怒氣也是正常,去年出征察哈爾蒙古最後領兵入關,皇太極可是為了拉攏阿濟格兄弟三人,讓阿濟格單獨領兵側翼,算得上信任有佳,結果事後剛回了盛京城,阿濟格就托病不出,顯然是不打算給他皇太極賣命了。
“臣,怕的就是汗王您一再放縱阿濟格和多鐸。”範文程終於說道了重點,也不再遮遮掩掩的玩什麽深沉,這套在皇太極看來無非是掩飾而已,若是不說,反而引了懷疑,他能幫上多爾袞一次忙,可說到底皇太極才是他的恩主。
“此話怎講?”皇太極雖然是女真人中的聰明人,可這不代表他能麵麵俱到,若不然,又何必要一幫子漢臣幫他出主意,又重用了範文程和寧完我二人。
範文程自然知道分寸,倒也不拖著。
“汗王既然記得去年讓讓阿濟格單獨領兵的事。”範文程接著道。
“自然記得。”皇太極點了點頭,此事是他決定的,而且事後阿濟格如此不知輕重托病,想忘也是忘不掉。
“阿濟格托病的原因呢?”範文程又問道。
“嗯?”皇太極眉頭一皺:“一道的幾個蒙古貝勒不怎麽肯買阿濟格的帳,所以這才心生不滿,一直托病不出。”
“汗王,那幾個蒙古貝勒怎麽著都是外臣,阿濟格又是僅次於八大貝勒,當初還是正黃旗的旗主,又怎麽敢不買賬。”範文程說的很是慢,像是在咬著字一個個的讀,而不像是跟皇太極稟告一般。
“話是這麽說。”皇太極被範文程說的一猶疑,這倒也覺得有幾分不對,範文程的下一句話倒是徹底讓皇太極想通透了。
“汗王,您別忘了,除了那幾個蒙古貝勒的兵馬,他阿濟格還要了小半個正白旗,這個旗可是如今多爾袞統轄的,又怎麽會不聽阿濟格的?”範文程這一句算是壓倒了皇太極心裏頭最後一根稻草,也就是說,阿濟格托病不出的借口根本不存在,如今窩在貝勒府裏,本就有著一絲怪異,多爾袞一向顧全大局,可竟然對阿濟格的舉動不聞不問,這就有幾分不對勁了。
難不成就因為對他皇太極不滿?阿濟格想來還不至於蠢到這種地步!至於多爾袞就更不會了。
“汗王,十四貝勒,畢竟還小,唉。”範文程扔下最後一句話,隨即站著不再言語,低眉順眼的模樣,一點都不像個剛剛說了些能將大金國朝廷震上幾回的謀臣。
“讓多爾袞領著正白旗去攻打複州?濟爾哈朗的鑲藍旗未必好交代。”皇太極沉吟了一番。
這個舉動就是要調走多爾袞,倒是阿濟格三兄弟沒了主心骨,自然就不足為慮,阿濟格是個莽撞的人,多鐸也是個笨蛋,勇則勇已,可惜都是有勇無謀。
“怕是不夠,汗王還需調走多鐸,但唯獨要留下阿濟格,十貝勒的野心最是大。”範文程三言兩語的將事情說透了七七八八。
“也對,過幾日就讓多爾袞領兵去蓋州,至於濟爾哈朗和代善,就讓他們二人回來便是。”皇太極笑著道,既然範文程拿出了主意,他這個主上倒也不需去多想什麽,在知人善用這點上,皇太極可是自認自己比起其父努爾哈赤和各個野心不小的兄弟都好上不少。
“如此正好,汗王英明。”範文程往地上一跪,學的卻是正正經經的大明禮節,每日崇禎上朝時,一幫子公卿大臣們少不了的跪拜大禮。
皇太極自然是大笑不語,自是對範文程的禮儀坦然受之。
……………………………………
複州城外的濟爾哈朗圍而不攻是不是因為攻不下複州城,而是不想拿人命去填,這倒是隨了諸多漢將的意,畢竟手下的人馬都是各自的本錢,死了一個少一個,大金國可不是大明,可以隨意征兵順帶還吃空餉。
既然濟爾哈朗都不願意拿人命去填了複州城,這幫子漢將們自然是不會主動請命,靜等著紅夷大炮來了再說,到時候有了火炮,這複州的城牆自然是一攻既破,到時候進了城那就什麽都不怕了,沒人相信少了這城牆,他們這四萬大軍還可能铩羽而歸。
可沒想到先一步等來的不是紅夷大炮,而是十四貝勒多爾袞送來的書信,隻是這些書信隻送到了幾個漢將的手上,諸多漢將在大金國的朝廷裏總歸要找個靠山,這十四貝勒多爾袞雖然和汗王皇太極不太對盤,可總歸也是女真人裏不多對漢將還算重視的主,所以這些漢將暗地裏都對多爾袞親善。
多爾袞信中稱過幾日皇太極會召回濟爾哈朗的鑲藍旗,再讓代善領著兩紅旗回去駐防,如今嶽托身死,鑲紅旗一日不可無主,代善又身在蓋州,相當於兩紅旗一時間都無人統轄,時日短還好,長了自然不是長久之計,如今察哈爾蒙古新附,朝鮮那邊又不是太安分,而且說起來這幫子占了複州的海寇還算是朝鮮國王李倧的‘封臣’,皇太極雖然看不起朝鮮兵卒的戰力,可也怎麽都放不下心來,所以調代善回去防範也是理所當然的事!
一幫子漢將紛紛心中大喜,他們本以為朝廷送來了紅夷大炮,到時候就算他們想拖,還得被逼著攻城賣命,到時候賠的可都是自己的本錢,濟爾哈朗和代善雖說沒有拿他們當炮灰,可也沒拿著女真戰兵當步卒的道理,到時候還是自己這些漢將迎頭上。
多爾袞來了自然就是好事了,至少多爾袞這個十四貝勒向來看重漢將,雖說沒資格和多爾袞一起來的正白旗相提並論,可至少要比待在濟爾哈朗和代善的麾下舒服得多。
這還好是代善和濟爾哈朗都是和氣的,在八大貝勒裏屬於中間派,隻是代善對於年前漢軍蓋州城下的出工不出力的事心存不滿,但好在有濟爾哈朗拉著,倒也沒刻意為難這幫子已經無家可歸的漢軍。
多爾袞來了是好事,他們這些漢將就不用低人一等了,到時候要是有了重用得了戰功,十四貝勒也不會少了他們的,如今在這大金國,這幫子從大明投過來的兵油子也都不得不加把勁,要不然丟了可不僅僅是榮華富貴,還包含了項上頭顱!
多爾袞的書信來了沒幾日,皇太極派來的使者就帶來了皇太極的詔書,果然是讓濟爾哈朗領著鑲藍旗回盛京,然後再遣回駐地,至於代善則直接領著兩紅旗前往壓製蒙古部落和朝鮮人,如今的女真金國雖說還算平靜,可不管是蒙古還是朝鮮人都不是誠心臣服,兩邊都和大明暗地裏有聯係,要不然也不用讓八旗之二去掣肘著了。
濟爾哈朗和代善對於皇太極的這個詔命自然是覺得奇怪,可從理字上也說得通,隻是讓代善回去就有些不合情理了,嶽托是代善之子,雖然父子兩人向來有矛盾,可畢竟是父子,代善領著兩紅旗複仇也是理所當然,如今卻要調代善回去自然是不合情理。
代善雖然心不甘情不願,但也不得不約束著兩紅旗,準備著多爾袞領著正白旗一到就領兵回去,至於濟爾哈朗也自然是,不過在此之前濟爾哈朗和代善都不想就這麽走了。
代善是想看看能不能拿下複州,至於濟爾哈朗,這半年來除了年前的那次偷襲外一無所獲,倒也被代善說動,眼看紅夷大炮就快到了,強攻一次複州城也並無不可。
紅夷大炮在沈陽城中先一步出發,不同於多爾袞等等齊各個牛錄的人馬,也不同於多爾袞先一步派出來的快馬和皇太極的使者。
大軍出動自然是諸事繁多,濟爾哈朗和代善倒也還有機會攻上一攻複州城,到了二月底,多爾袞的正白旗已經在路上,幾十門紅夷大炮也從盛京送到了蓋州城!
到了翌日,女真大軍就擺出了攻城的架勢,幾十門紅夷大炮架在城外確實聲勢十足,城裏的耽羅府兵馬也已經不止是原來的三個團加半個親衛營一萬人,而是新增了一個從預備役轉過來的團,但這個團卻不再是普通的步兵團,而是一隻重裝部隊,或者說,這是一隻偽‘炮兵團’!
這個團是由待在製造局的孫和京以及那個西芒折騰出來出來的火炮弄出來的產物,年前李焦領著兩個團三千老卒回去擴編,事後製造局的孫和京、孫和鼎再加一個西芒就把製造局剛剛製造出來的葡萄牙火炮送到了兵衙。
送來的火炮有著典型的英式風格,派到大員的人不僅買回來了適用的機床,還有一些荷蘭人轉手的英格蘭火炮。
這個時代,即使在西方,英格蘭火炮依舊是最先進的,他們在五十年前剛剛打敗了西班牙無敵艦隊,雖然並沒有能夠替代西班牙成為海上的霸主,反而是剛剛脫離西班牙的低地共和國尼德爾成立了荷蘭共和國,並替代西班牙成了新的海上馬車夫。
這也代表了荷蘭人和英格蘭人麵和心不合,他們有共同的敵人,甚至還結成了聯盟,可東方成了荷蘭人的勢力範圍,英格蘭人的手就再也插不進來,但這不代表這裏沒有英格蘭人的冒險者,東方一向是個神秘的國度,同樣也是個寸金寸土的世外桃源,除了澳門的葡萄牙人外和大員的荷蘭人外,不斷有西方各國人湧入東方,隻是因為荷蘭人的勢力很大,相比較起來英格蘭人的船隊又在全球各處和荷蘭作對,所以東方作為西方世界裏荷蘭人的勢力範圍,英格蘭人的船隻隻要被發現一艘就會被擊沉一艘。
這些賣給耽羅府的火炮都是荷蘭人從擊沉的英格蘭人的船上繳獲,但他們並不能使用英格蘭人的火炮,畢竟荷蘭政府並不想讓那個瘋狂的查理一世咬上他們低地共和國尼德蘭,這個時候的英格蘭人正在和法國和西班牙雙線作戰,俗話多虱子多了不怕癢,荷蘭人雖然現在替代了西班牙成為海上馬車夫,可荷蘭的領土隻有巴掌大,還和隔壁鄰居西班牙不對盤,荷蘭人畢竟是從西班牙脫離出來的,要不是西班牙人忙於應付英格蘭人,低地共和國未必都能成功獨立。
而如果英格蘭人如果基於虱子多不怕癢的想法,需要的僅僅是專心的去和法國人打仗,那麽西班牙就可能調回頭把丟失掉的地方從新拿回來,讓新生的低地共和國尼德蘭從新回歸西班牙人的回報。
荷蘭人強的隻是海上,所以他們也隻有海上馬車夫的美稱,而不是西班牙人的曾經的無敵艦隊!
同樣的這些繳獲的火炮也隻能賣給外人,而東方人就是最好的賣家,因為沒人會懷疑英格蘭人的船隊是被這個神秘的國家打劫的,英格蘭人也更打不過來,不是麽?
而且僅僅是一些打劫獲得的火炮就可以賣到大價錢,這種活不幹白不幹,兩邊一拍即合,荷蘭人更是熱心的幫著打劫來往的西方冒險者船隻,因為他們還可以將火炮賣出去,而隻要搶上那麽幾艘換回來的錢就足夠再買一艘新船加配齊所有的火炮,隻不過這些錢最後都流進了荷蘭總督的口袋裏而已,而不是花在買船上。
東方畢竟不是歐洲本土,更何況荷蘭本國正在和英格蘭人一起對抗老邁的西班牙帝國以及法國,這場英格蘭人和法國人的百年戰爭還在繼續,他們還並沒有太多的精力顧及東方,即使是馬可波羅在《馬可波羅行紀》中描述的那般美麗富饒,寸土寸金。
但這一切都不妨礙管理著大員所有荷蘭人的普特斯曼出手偷襲現在的盟友英格蘭人,然後再將那些不能使用的火炮高價賣出去!
這些火炮到了方成手中之後自然不會直接拿去用,而是留下一部分用以仿製,有了葡萄牙半吊子工程師西芒和大明朝數一數二的火炮世家孫家的三個兒子,除了在開始由於鐵質並不符合標準,後期在可以批量生產火銃之後鐵的質地的問題就被解決個七七八八,方成並沒有出多大力,他完全把這事放手給了西芒這個半吊子工程師以及孫和鼎和孫和京,於是在時隔接近兩年,耽羅島才有了第一門自主生產的火炮。
仿製的是一種英國寇非林火炮,這種火炮流行於西班牙無敵艦隊時期,五十年前曾經橫行一時,即使在現如今也是足夠先進的前膛火炮,比起大明朝的紅夷大炮,這種炮更加輕巧方便移動,射程也更遠,隻是威力比較小。
可實用性遠比大明朝從葡萄牙人那裏獲得的船載加農炮大得多,更別說明朝自己仿製的紅夷大炮,因為找不到合適的鐵質,明朝工匠隻能用銅才代替,這無疑增加了成本限製了紅夷大炮的數量,用銅來代替鐵的後果就是紅夷大炮的不管是射程還是射速比起原裝的加農炮差上一大截,並且動則數千斤,根本就是龐然大物。
“範愛卿,不知你還有何話要說?”皇太極等著打發走了眾人,這才笑著問還立在一邊的範文程。
“臣無話可說。”範文程低眉順眼,吭著聲道。
“範文程啊,範文程,你是不是對本王今天沒幫你出頭而心存不滿啊?你又不是不知道,多鐸還好應付,多爾袞要是也昏了頭,今天的議事動靜可就大了。”皇太極看著範文程的模樣,反而是不怒反笑,質問的話說出口味道卻變了個樣。
“臣,不敢!”範文程依舊是低著頭回頭,可這次卻繼續的說了下去:“臣隻是想說,十四貝勒隻是心中有些怨言,並無大礙。”
“你這是廢話,本王也知道。”皇太極沒好氣的說道,這才知道範文程是故意給他豬鼻子插蔥,裝象。
“既然你範文程沒什麽意見,還留在這幹嘛?本王可沒讓你留下來吃禦膳。”
“臣隻是還有話要說。”範文程細聲慢氣的說著話,就好像剛剛壓根沒人說過一句‘臣無話可說。’一般,麵不改色的向著皇太極道。、
“你……”皇太極不知是被氣的還是樂的,用手指著範文程,一時間說不出話來。
“汗王,臣想說的是多爾袞知道顧全大局尚可,但多鐸和阿濟格恐怕就不會那麽安分了。”範文程的話透著一絲危險,而且這種話,擺在平日裏範文程根本不會這麽直接就提出來,好歹也會委婉一些,這畢竟是皇太極的家事。
當初皇太極逼死了阿巴亥,憑的也是阿巴亥是大妃,也就是努爾哈赤的正妻,這才借著機會讓阿巴亥殉死,可努爾哈赤一生有妻子十六位,大小嬪妃更是數不勝數,最後跟著一起殉葬的卻隻有一個阿巴亥還有另一個連兒子都沒生下來的德因澤。
皇太極的借口就是家事,你阿巴亥是大妃,諸妃子之尊,既然連努爾哈赤都死了額,你這個大妃怎麽能不殉葬?至於德因澤,那就完全是無妄之災了,算是陪著阿巴亥一塊死的,怎麽著也算是努爾哈赤身前還算寵信的妃子。
但多鐸今天在朝堂上公然說出來,這事就不那麽簡單了!
“老十五?他還沒那膽子。”皇太極信手的揮了揮,並不在意範文程的話,多鐸?那就是個比莽古爾泰那廝好一些的莽夫而已,他皇太極又怎麽會放在心上?
“至於阿濟格?從去年起一直稱病,本王倒是沒看出他哪病了!”提起阿濟格,皇太極有些怒氣也是正常,去年出征察哈爾蒙古最後領兵入關,皇太極可是為了拉攏阿濟格兄弟三人,讓阿濟格單獨領兵側翼,算得上信任有佳,結果事後剛回了盛京城,阿濟格就托病不出,顯然是不打算給他皇太極賣命了。
“臣,怕的就是汗王您一再放縱阿濟格和多鐸。”範文程終於說道了重點,也不再遮遮掩掩的玩什麽深沉,這套在皇太極看來無非是掩飾而已,若是不說,反而引了懷疑,他能幫上多爾袞一次忙,可說到底皇太極才是他的恩主。
“此話怎講?”皇太極雖然是女真人中的聰明人,可這不代表他能麵麵俱到,若不然,又何必要一幫子漢臣幫他出主意,又重用了範文程和寧完我二人。
範文程自然知道分寸,倒也不拖著。
“汗王既然記得去年讓讓阿濟格單獨領兵的事。”範文程接著道。
“自然記得。”皇太極點了點頭,此事是他決定的,而且事後阿濟格如此不知輕重托病,想忘也是忘不掉。
“阿濟格托病的原因呢?”範文程又問道。
“嗯?”皇太極眉頭一皺:“一道的幾個蒙古貝勒不怎麽肯買阿濟格的帳,所以這才心生不滿,一直托病不出。”
“汗王,那幾個蒙古貝勒怎麽著都是外臣,阿濟格又是僅次於八大貝勒,當初還是正黃旗的旗主,又怎麽敢不買賬。”範文程說的很是慢,像是在咬著字一個個的讀,而不像是跟皇太極稟告一般。
“話是這麽說。”皇太極被範文程說的一猶疑,這倒也覺得有幾分不對,範文程的下一句話倒是徹底讓皇太極想通透了。
“汗王,您別忘了,除了那幾個蒙古貝勒的兵馬,他阿濟格還要了小半個正白旗,這個旗可是如今多爾袞統轄的,又怎麽會不聽阿濟格的?”範文程這一句算是壓倒了皇太極心裏頭最後一根稻草,也就是說,阿濟格托病不出的借口根本不存在,如今窩在貝勒府裏,本就有著一絲怪異,多爾袞一向顧全大局,可竟然對阿濟格的舉動不聞不問,這就有幾分不對勁了。
難不成就因為對他皇太極不滿?阿濟格想來還不至於蠢到這種地步!至於多爾袞就更不會了。
“汗王,十四貝勒,畢竟還小,唉。”範文程扔下最後一句話,隨即站著不再言語,低眉順眼的模樣,一點都不像個剛剛說了些能將大金國朝廷震上幾回的謀臣。
“讓多爾袞領著正白旗去攻打複州?濟爾哈朗的鑲藍旗未必好交代。”皇太極沉吟了一番。
這個舉動就是要調走多爾袞,倒是阿濟格三兄弟沒了主心骨,自然就不足為慮,阿濟格是個莽撞的人,多鐸也是個笨蛋,勇則勇已,可惜都是有勇無謀。
“怕是不夠,汗王還需調走多鐸,但唯獨要留下阿濟格,十貝勒的野心最是大。”範文程三言兩語的將事情說透了七七八八。
“也對,過幾日就讓多爾袞領兵去蓋州,至於濟爾哈朗和代善,就讓他們二人回來便是。”皇太極笑著道,既然範文程拿出了主意,他這個主上倒也不需去多想什麽,在知人善用這點上,皇太極可是自認自己比起其父努爾哈赤和各個野心不小的兄弟都好上不少。
“如此正好,汗王英明。”範文程往地上一跪,學的卻是正正經經的大明禮節,每日崇禎上朝時,一幫子公卿大臣們少不了的跪拜大禮。
皇太極自然是大笑不語,自是對範文程的禮儀坦然受之。
……………………………………
複州城外的濟爾哈朗圍而不攻是不是因為攻不下複州城,而是不想拿人命去填,這倒是隨了諸多漢將的意,畢竟手下的人馬都是各自的本錢,死了一個少一個,大金國可不是大明,可以隨意征兵順帶還吃空餉。
既然濟爾哈朗都不願意拿人命去填了複州城,這幫子漢將們自然是不會主動請命,靜等著紅夷大炮來了再說,到時候有了火炮,這複州的城牆自然是一攻既破,到時候進了城那就什麽都不怕了,沒人相信少了這城牆,他們這四萬大軍還可能铩羽而歸。
可沒想到先一步等來的不是紅夷大炮,而是十四貝勒多爾袞送來的書信,隻是這些書信隻送到了幾個漢將的手上,諸多漢將在大金國的朝廷裏總歸要找個靠山,這十四貝勒多爾袞雖然和汗王皇太極不太對盤,可總歸也是女真人裏不多對漢將還算重視的主,所以這些漢將暗地裏都對多爾袞親善。
多爾袞信中稱過幾日皇太極會召回濟爾哈朗的鑲藍旗,再讓代善領著兩紅旗回去駐防,如今嶽托身死,鑲紅旗一日不可無主,代善又身在蓋州,相當於兩紅旗一時間都無人統轄,時日短還好,長了自然不是長久之計,如今察哈爾蒙古新附,朝鮮那邊又不是太安分,而且說起來這幫子占了複州的海寇還算是朝鮮國王李倧的‘封臣’,皇太極雖然看不起朝鮮兵卒的戰力,可也怎麽都放不下心來,所以調代善回去防範也是理所當然的事!
一幫子漢將紛紛心中大喜,他們本以為朝廷送來了紅夷大炮,到時候就算他們想拖,還得被逼著攻城賣命,到時候賠的可都是自己的本錢,濟爾哈朗和代善雖說沒有拿他們當炮灰,可也沒拿著女真戰兵當步卒的道理,到時候還是自己這些漢將迎頭上。
多爾袞來了自然就是好事了,至少多爾袞這個十四貝勒向來看重漢將,雖說沒資格和多爾袞一起來的正白旗相提並論,可至少要比待在濟爾哈朗和代善的麾下舒服得多。
這還好是代善和濟爾哈朗都是和氣的,在八大貝勒裏屬於中間派,隻是代善對於年前漢軍蓋州城下的出工不出力的事心存不滿,但好在有濟爾哈朗拉著,倒也沒刻意為難這幫子已經無家可歸的漢軍。
多爾袞來了是好事,他們這些漢將就不用低人一等了,到時候要是有了重用得了戰功,十四貝勒也不會少了他們的,如今在這大金國,這幫子從大明投過來的兵油子也都不得不加把勁,要不然丟了可不僅僅是榮華富貴,還包含了項上頭顱!
多爾袞的書信來了沒幾日,皇太極派來的使者就帶來了皇太極的詔書,果然是讓濟爾哈朗領著鑲藍旗回盛京,然後再遣回駐地,至於代善則直接領著兩紅旗前往壓製蒙古部落和朝鮮人,如今的女真金國雖說還算平靜,可不管是蒙古還是朝鮮人都不是誠心臣服,兩邊都和大明暗地裏有聯係,要不然也不用讓八旗之二去掣肘著了。
濟爾哈朗和代善對於皇太極的這個詔命自然是覺得奇怪,可從理字上也說得通,隻是讓代善回去就有些不合情理了,嶽托是代善之子,雖然父子兩人向來有矛盾,可畢竟是父子,代善領著兩紅旗複仇也是理所當然,如今卻要調代善回去自然是不合情理。
代善雖然心不甘情不願,但也不得不約束著兩紅旗,準備著多爾袞領著正白旗一到就領兵回去,至於濟爾哈朗也自然是,不過在此之前濟爾哈朗和代善都不想就這麽走了。
代善是想看看能不能拿下複州,至於濟爾哈朗,這半年來除了年前的那次偷襲外一無所獲,倒也被代善說動,眼看紅夷大炮就快到了,強攻一次複州城也並無不可。
紅夷大炮在沈陽城中先一步出發,不同於多爾袞等等齊各個牛錄的人馬,也不同於多爾袞先一步派出來的快馬和皇太極的使者。
大軍出動自然是諸事繁多,濟爾哈朗和代善倒也還有機會攻上一攻複州城,到了二月底,多爾袞的正白旗已經在路上,幾十門紅夷大炮也從盛京送到了蓋州城!
到了翌日,女真大軍就擺出了攻城的架勢,幾十門紅夷大炮架在城外確實聲勢十足,城裏的耽羅府兵馬也已經不止是原來的三個團加半個親衛營一萬人,而是新增了一個從預備役轉過來的團,但這個團卻不再是普通的步兵團,而是一隻重裝部隊,或者說,這是一隻偽‘炮兵團’!
這個團是由待在製造局的孫和京以及那個西芒折騰出來出來的火炮弄出來的產物,年前李焦領著兩個團三千老卒回去擴編,事後製造局的孫和京、孫和鼎再加一個西芒就把製造局剛剛製造出來的葡萄牙火炮送到了兵衙。
送來的火炮有著典型的英式風格,派到大員的人不僅買回來了適用的機床,還有一些荷蘭人轉手的英格蘭火炮。
這個時代,即使在西方,英格蘭火炮依舊是最先進的,他們在五十年前剛剛打敗了西班牙無敵艦隊,雖然並沒有能夠替代西班牙成為海上的霸主,反而是剛剛脫離西班牙的低地共和國尼德爾成立了荷蘭共和國,並替代西班牙成了新的海上馬車夫。
這也代表了荷蘭人和英格蘭人麵和心不合,他們有共同的敵人,甚至還結成了聯盟,可東方成了荷蘭人的勢力範圍,英格蘭人的手就再也插不進來,但這不代表這裏沒有英格蘭人的冒險者,東方一向是個神秘的國度,同樣也是個寸金寸土的世外桃源,除了澳門的葡萄牙人外和大員的荷蘭人外,不斷有西方各國人湧入東方,隻是因為荷蘭人的勢力很大,相比較起來英格蘭人的船隊又在全球各處和荷蘭作對,所以東方作為西方世界裏荷蘭人的勢力範圍,英格蘭人的船隻隻要被發現一艘就會被擊沉一艘。
這些賣給耽羅府的火炮都是荷蘭人從擊沉的英格蘭人的船上繳獲,但他們並不能使用英格蘭人的火炮,畢竟荷蘭政府並不想讓那個瘋狂的查理一世咬上他們低地共和國尼德蘭,這個時候的英格蘭人正在和法國和西班牙雙線作戰,俗話多虱子多了不怕癢,荷蘭人雖然現在替代了西班牙成為海上馬車夫,可荷蘭的領土隻有巴掌大,還和隔壁鄰居西班牙不對盤,荷蘭人畢竟是從西班牙脫離出來的,要不是西班牙人忙於應付英格蘭人,低地共和國未必都能成功獨立。
而如果英格蘭人如果基於虱子多不怕癢的想法,需要的僅僅是專心的去和法國人打仗,那麽西班牙就可能調回頭把丟失掉的地方從新拿回來,讓新生的低地共和國尼德蘭從新回歸西班牙人的回報。
荷蘭人強的隻是海上,所以他們也隻有海上馬車夫的美稱,而不是西班牙人的曾經的無敵艦隊!
同樣的這些繳獲的火炮也隻能賣給外人,而東方人就是最好的賣家,因為沒人會懷疑英格蘭人的船隊是被這個神秘的國家打劫的,英格蘭人也更打不過來,不是麽?
而且僅僅是一些打劫獲得的火炮就可以賣到大價錢,這種活不幹白不幹,兩邊一拍即合,荷蘭人更是熱心的幫著打劫來往的西方冒險者船隻,因為他們還可以將火炮賣出去,而隻要搶上那麽幾艘換回來的錢就足夠再買一艘新船加配齊所有的火炮,隻不過這些錢最後都流進了荷蘭總督的口袋裏而已,而不是花在買船上。
東方畢竟不是歐洲本土,更何況荷蘭本國正在和英格蘭人一起對抗老邁的西班牙帝國以及法國,這場英格蘭人和法國人的百年戰爭還在繼續,他們還並沒有太多的精力顧及東方,即使是馬可波羅在《馬可波羅行紀》中描述的那般美麗富饒,寸土寸金。
但這一切都不妨礙管理著大員所有荷蘭人的普特斯曼出手偷襲現在的盟友英格蘭人,然後再將那些不能使用的火炮高價賣出去!
這些火炮到了方成手中之後自然不會直接拿去用,而是留下一部分用以仿製,有了葡萄牙半吊子工程師西芒和大明朝數一數二的火炮世家孫家的三個兒子,除了在開始由於鐵質並不符合標準,後期在可以批量生產火銃之後鐵的質地的問題就被解決個七七八八,方成並沒有出多大力,他完全把這事放手給了西芒這個半吊子工程師以及孫和鼎和孫和京,於是在時隔接近兩年,耽羅島才有了第一門自主生產的火炮。
仿製的是一種英國寇非林火炮,這種火炮流行於西班牙無敵艦隊時期,五十年前曾經橫行一時,即使在現如今也是足夠先進的前膛火炮,比起大明朝的紅夷大炮,這種炮更加輕巧方便移動,射程也更遠,隻是威力比較小。
可實用性遠比大明朝從葡萄牙人那裏獲得的船載加農炮大得多,更別說明朝自己仿製的紅夷大炮,因為找不到合適的鐵質,明朝工匠隻能用銅才代替,這無疑增加了成本限製了紅夷大炮的數量,用銅來代替鐵的後果就是紅夷大炮的不管是射程還是射速比起原裝的加農炮差上一大截,並且動則數千斤,根本就是龐然大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