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長勇:“不想,我這位朋友他就住在你的店房,在此算卦。我弟兄見麵十分高興,把你找來問問,他住店共欠你多少店錢?你到孤王府上去取。”
這句話把店東嚇得差點兒癱啦!我的媽呀,原來孟然浩和寧王趙長勇是好友呀!我真該死!王四海趴在地上一個勁兒地磕頭:“不敢,不敢!王爺,小民不知孟先生是千歲爺的朋友,他欠下我的店賬,我叫他扮成老道算卦掙錢還賬,這是我的罪,千歲爺饒命!”
“你沒罪,如不是我兄弟為還賬算卦,他不就走了嗎?如果他走了,我弟兄二人何時才能相見呢?你沒罪,你還有功呢,快起來吧。”
“是,謝千歲爺。”
趙長勇對孟然浩說:“收拾一下東西,跟我回家吧。”孟然浩再三推辭也推辭不開,一看,不去是不行了,這才到後屋更衣,把道袍脫下來,叫過王四海說:“這個卦館、這身道服給我留著,我還回來。”
“是。孟先生,有您這麽個和寧王是好友的客人,我這個王家店也就有勢力了。孟先生,您可別不來呀!”
趙長勇把孟然浩帶回府申,擺酒款待。然後又給然浩換了一身衣服,安排了一間住房,他打算讓孟然浩長期住在這兒。
第二天,趙長勇把孟然浩送到公文房,讓孟然浩給他批公文。這公文房裏有很多先生,專批山東郡城府縣呈報上來的有關公文。張、王、李、趙、劉,胡、欒、夏、郭、周,每人一張桌案,案頭都擺著一摞公文。此時,早有人給孟然浩準備好一張桌案,一把椅子。那幾位先生一聽是趙長勇的好友到這兒,誰敢小看?齊說:“好好好,請千歲爺放心。”
那幾位先生嘴上說得好聽,實際上把那些難批的、批不了的公文都推給孟然浩了。哎。一大摞!孟然浩往椅子上一坐,也不批公文。幹什麽?喝酒。趙長勇已派下專人伺候他,他也不客氣了,讓從人端上酒來,磁兒磁兒地喝上了。
頭晌喝,下晌還喝;頭一天如此,第二天不變,第三天,外甥打燈籠一一照舊(舅)。那幾位先生桌案上的公文見少,牽然浩桌案上的公文原先多少。如今還是多少。第四天。孟然浩一邊喝著酒。一邊看公文。他光看不批,四天一筆沒動。那幾位湊到一塊兒議論上下:“哎,瞧見了沒有,那位成天喝酒。光看不批,不知是什麽毛病!”
“我看他隻會喝酒,不會批文。”
“就算他會批,咱們給他那些公文,他也批不了,哈哈哈啥……”
“千歲爺說這小子有才。他有什麽才?就會喝酒,敢情到這兒過酒癮來啦!”
“喂,他不是愛喝嗎?咱們到千歲爺那兒給他插上幾句,準夠他喝一壺的!”
“對。就這麽辦。”
這些人使壞,到趙長勇那兒,把孟然浩給告了,第二天,趙長勇來到公文房一看。孟然浩手掐酒壺在那兒對嘴兒喝,那些先生一見寧王來了。一個個急忙起身施禮。
孟然浩瞅了趙長勇一眼,沒動地方,仍然磁兒磁兒地接著喝。
趙長勇很不高興,走到孟然浩桌案前,說道:“孟先生,怎麽不動筆批公文呀?如不知怎樣批.可請各位先生指點。”
孟然浩笑了笑,說:“不必.公文不多。也不難批。要批,這些公文用不了一個時辰。”那些先生一聽,什麽?這麽多公文用不了一個時辰就批完!你準是喝多了說醉話。有一位先生想讓孟然浩難堪,便說:“千歲,既然如此,請讓孟先生批上一批.我等也領教領教。”其餘的先生們也跟著起哄:“對,讓我等也領教領教。”
孟然浩說:“既然如此,不才獻醜了。”說究,放下酒壺,從筆架上拿起黑紅兩支筆,中指與無名指夾一支,中指與食指一夾,一手揮雙筆,筆走龍蛇,刷刷刷刷,連批帶改。黑紅分明,不到一個時辰,把一大摞公文批完了。孟然浩剛放下筆就嚷道:“拿酒來!”他又喝上了!
那些位先生一看,暗想:這不是胡鬧嗎?哪有批這麽快的?他這是胡亂批!有一位又想讓孟然浩丟醜,說道:“請王爺過目。”趙長勇看了一份,不由一驚。又看了一份,吃驚非小。看完第三份,大吃一驚。因為孟然浩批的公文一字不差,快得出奇,好得出眾。
趙長勇不禁在心裏想:這孟然浩一定不是凡人,莫非說是太白金星下界?這工夫,孟然浩喝酒喝出詩興來了,說道:“鄉中小鬆三尺高,漁(愚)夫拿我當蓬蒿,有朝一日長成材,能做頂天柱一條。”
趙長勇一聽:哦,孟然浩這是埋怨我把他大材小用了!其實,孟然浩不是這個意思,因為他根本不想為寧王效勞。就是把孟然浩當大材用,孟然浩也不於。他是出於無奈,才硬被寧王帶到府中來的。
而且他這詩是罵寧王的。說寧王把“頂天柱”當成“蓬篙”,有眼無珠,是個愚人。“愚”和“漁”是諧音字。寧王的文才此起孟然浩來,差得太遠了。哪知道這詩的寓意!
趙長勇把看完的公文給那些先生看,那些先生看完全傻眼了,你瞅我,我看你,那意思是說:完了,完了,看來咱們都呆不長了,咱們這些人劃拉到一塊兒捆起來,也不頂孟然浩一個人呀!看來我們離卷鋪蓋卷兒不遠了呀!
趙長勇拉著孟然浩的手走出公文房,忙說:“孟先生真乃奇才,本王對你真是大材小用了。”
“哪裏哪裏,大材二字我不敢承擔。”
趙長勇同孟然浩來到前廳,擺下酒宴,吃酒中間,趙長勇說:“我有一事,不知當講不當講?”
孟然浩說:“有何貴言,請講當麵。”
“我願和孟先生結為金蘭之好,不知孟先生意下如何?”孟然浩心想:這小子心術不正,我怎麽能和他結為金蘭之好、生死弟兄呢?可是,該怎麽推辭呢?噯,有啦!想到這兒。歎了口氣,說道:“瞎,你我結拜生死弟兄,對我來說倒沒什麽,可是對你來講就不好了。”
趙長勇不明白這話是什麽意思,忙問:“此話怎講?”
“你不知道,我這個人命硬,克人,別看你有做十八年天子的洪福,你我若結為生死弟兄。就許讓我給克了。我不能再往深裏說了。這意思你明白了吧?”
趙長勇:看來。這孟然浩不是凡人,是神仙呀!要不,他命再硬也克不了我這能做十八年天子的命呀!他說不能再往深裏說了,那意思就是說。他不能把自己的身分說出來,因為那是天機,天機怎能泄露?如果他是一個凡人,早巴不得和我結為金蘭,到我這棵大樹下來乘涼呢!既然如此,可別結拜了,別誤了我做十八年天子這件大事!想到這兒,說道:“我聽你的,那咱就不結拜了。”“這就對了。”吃過酒宴。各自歇息。
封王們到京城後。要去參加朝會的。這天趙長勇下朝回府,又擺下酒宴,與孟然浩共飲。三杯過後,趙長勇長歎一口氣,麵帶愁容。
孟然浩問他為何長籲短歎。趙長勇說:“瞎,今日早朝,皇上龍顏大怒,曉諭群臣五日內尋訪出解表、識珠、開弓、降獸之人,如若尋訪不到,午門外斬首。”
孟然浩不知細情,趙長勇把渤海進四寶之事說了一遍。孟然浩聽完,哈哈大笑,說:“這有何難!”
趙長勇聽完孟然浩的話,半信學疑,問道:“解表、識珠,開弓、降獸,你全能做到嗎?”
孟然浩說:“開弓、降獸,我不敢說;解表,識珠,易如反掌。”趙長勇一聽,正合心意,心想:明天上朝,我奏一本,說找到了解表、識珠之人,豈不立一大功?開弓、降獸之人嘛,讓別人找去吧。找不著才好呢,我借機奏上一本,除掉幾個心腹之患。到時候,我當皇上還順當點兒,免得他們從中亂攬!
想到這,他不禁笑著說道:“明天我上殿麵君,保舉你高官得做,駿馬得騎。”
孟然浩聽了這話,很不高興,暗想:我如果沒有那份才能,你保舉我,我也不能解表、識珠,包做不了官,我如果有那份才能,不用你保舉,皇上也應當封我官職。我憑的是才能,用你保舉幹什麽?哦,你想從中撈個人情?去你的!他想到這裏,眼珠一轉,說道:“你先別保舉我,明天我到金亭館看看四寶。如果我能認識,你再上殿保舉也不晚。”
“也好,明天下了早朝,我帶你去金亭館。”
“行。”
第二天天不亮,趙長勇出府上殿。他前腳剛走,孟然浩就忙活起來了。他把自己的那身衣服換上,把趙長勇給他的那身衣服脫下疊上放好。孟然浩之所以這麽早,因為他要走,王府的一個草棍兒也不拿。
他寫了一封信,放在疊好的衣服上,抬腿走了。趙長勇下朝回府,一找孟然浩,不見啦!看到他給孟然浩的衣服疊著,放在床上,上麵有一封信,打開一看,挺大一張紙上就倆字:再見。上邊兒沒有稱呼,下邊兒沒有落款兒。趙長勇眼睛盯著這倆字就琢磨上了:他為什麽不辭而別呢?是不是他昨天喝酒喝多了,胡吹一通,醒過酒來,覺著沒臉兒見我了?不能吧!我看他不象個凡人,因為他不單單是算卦算得準,這幾天閑談之中,我問他什麽,他都對答如流,好象人世間的事兒,他沒有不知道的。哎,是不是該著無人解表、識珠、開弓、降獸,渤海興兵,國家大亂,我要當皇上啦?這家夥淨想當皇上了!
再說孟然浩,他由老賊府裏出來,又回王家店了。王四海一見急忙迎上前:“喲,孟先生,您可真是說話算話,到底來了。您走了之後,我是天天想,夜夜盼哪!哎,您和寧王是好友,他給您個什麽官呀?”
“我做不了官呀!今天回店沒有別的事兒,請王店東把那間小卦鋪再給我收抬一下,我還算卦。”
“孟先生,您別說笑話了,千歲能讓您再算卦嗎?”
“他可管不了我算卦這事兒。你把那身道服再給我找出來,歇息兩天就開始。”
“常言道:恭敬不如從命。您既然要算卦,我就叫夥計收拾一下房間。”王掌櫃在心裏如此尋思著。
孟然浩又住在王家店裏了。第二天,他用完早膳,換上道服,對王四海說:“我出去一趟,什麽時候回來,早晚不定,不必等我。”
“是。最好您早點兒回來。”
孟然浩出了王家店,來到大街上。大街之上人來人往。僧道兩門、回漢兩教、士農工商、男女老少。川流不斷。好不熱鬧!孟然浩行走之間,聽到前邊有倆人議論:“哎,聽說午朝門外貼出皇榜來了,你知道嗎?”
“不知道啊。皇榜上寫的是什麽事兒呀?”
“聽說是渤海派使臣送來了四寶,這四寶有文表,有寶珠,有張神弓,還有一頭怪獸。要是咱們大華天朝有人能解表識珠,拉開神弓,降住怪獸,渤海就年年進貢,歲歲稱臣。要是做不到這些,就讓咱們大華天朝分給他們疆土。”
“要是不分給他們疆土呢?”
“那他們就興兵打咱們!”
“這可太欺侮人了,快走,咱們看看去。”
孟然浩聽了這番話,也跟著向午朝門走去。不多時。來到午朝門外。果然有不少人在那兒看皇榜!孟然浩湊上前去,抬頭觀看,皇榜上前一部分寫的內容和那倆人說的意思差不多,後一部分還寫著:“無論僧道兩門、回漢兩教、士農工商、男女老少,如能解表、識珠,官封翰林學士;如能開弓、降獸,封大將軍。”
看榜的人不少,可是一個揭榜的也沒有,有位老者歎了口氣說:“偌大天朝,難道真就無此能人?”
老者這話劇說完,刷,有人就把皇榜揭下來了。幹這事的當然是孟然浩。
四名禦林軍見孟然浩揭榜,急忙請進午門之內,報與傳達官,傳達官急忙報黃門官,黃門官急忙報上金殿:“吾皇萬歲,午門外有一個道士揭榜。”
趙長青正坐在那兒愁眉不展呢,聽說有人揭榜,頓時大喜,忙吩咐揭榜入上殿。
工夫不大,孟然浩走上金殿。趙長青瞪大眼睛觀看,這位道士麵自如玉,眉清目秀,鼻正口闊,年紀四十上下,留著三綹兒短髯;頭戴九梁道巾,身穿藍色道袍,腰係水火絲絛,足穿白襪雲鞋,儀表非凡,舉止瀟灑,仙風道骨,氣宇軒昂。
趙長勇一瞧,哎呀,這不正是孟然浩嗎?暗想:哦,你跟我不辭而別,到午門外揭榜來啦!看來,你是不願領我的這份人情!
孟然浩上前見過趙長青,趙長青說:“免禮平身,一旁坐下。”
孟然浩沒有推辭,大大方方坐在一旁。
趙長青問道:“不知道長在哪裏出家?”
“貧道在京中南大街王家店出家。”趙長青聞聽,立時一愣:“道士出家都是在道觀裏,從沒聽說在店房裏出家的呀!於是又問:“你怎麽在王家店出家呢?”
“草民本不是道士,隻因進京趕考,住在王家店,欠下店賬,無力奉還,才叫店東給我借來一身道服,打算算卦掙錢還賬。今日路過午門。看見皇榜,這才揭榜上殿麵君。”
“哦,不知先生家住哪裏。姓氏名誰?”“草民家住姓孟,名然浩,涿州人。”
“孟先生,你既揭皇榜,定然看過榜文吧?”
“不但看過,而且看清。”
“你能解表、識珠呢,還是能開弓、降獸?”
“我能解表、識珠。”
“你果真能解表、識珠?”
“那有何難?”趙長青聽了這句話,真是如饑得食,如魚得水,臉上的褶子也開了,說話的口氣也粗了:“朕已有文官能識珠、解表。快去金亭館,宣哈蠻陀,叫他速上金殿來見。”
不多時,啥蠻陀帶著文表和寶珠來到金殿,見過禮後,取出表章呈上。內侍接過來,遞給孟然浩。
孟然浩打開,看完,微微一笑,趙長青急忙問道:“孟先生,可知文表所寫何言?”
“甚為通曉。”
“快快解表。”
“解表之前,草民有一事要講,請萬歲恕罪。”
“隻管講來。”
“草民最好喝酒,剛才出店時喝了一壺,此時酒興已過,隻怕解表有誤。萬歲可否金殿賜酒,草民喝完再來解表。”
“好好好,孟先生既然能解表、識珠,朕理當擺宴。來人哪,金殿擺宴,朕與孟先生同飲。”
這一來,滿朝文武無不驚訝。要知道隻有出征的元帥打了勝仗,立了大功,班師回朝,才能享受金殿賜宴這麽高的待遇。今天,給一個頭上沒有功名的草民大擺禦宴,這是從來沒有過的事兒!
這句話把店東嚇得差點兒癱啦!我的媽呀,原來孟然浩和寧王趙長勇是好友呀!我真該死!王四海趴在地上一個勁兒地磕頭:“不敢,不敢!王爺,小民不知孟先生是千歲爺的朋友,他欠下我的店賬,我叫他扮成老道算卦掙錢還賬,這是我的罪,千歲爺饒命!”
“你沒罪,如不是我兄弟為還賬算卦,他不就走了嗎?如果他走了,我弟兄二人何時才能相見呢?你沒罪,你還有功呢,快起來吧。”
“是,謝千歲爺。”
趙長勇對孟然浩說:“收拾一下東西,跟我回家吧。”孟然浩再三推辭也推辭不開,一看,不去是不行了,這才到後屋更衣,把道袍脫下來,叫過王四海說:“這個卦館、這身道服給我留著,我還回來。”
“是。孟先生,有您這麽個和寧王是好友的客人,我這個王家店也就有勢力了。孟先生,您可別不來呀!”
趙長勇把孟然浩帶回府申,擺酒款待。然後又給然浩換了一身衣服,安排了一間住房,他打算讓孟然浩長期住在這兒。
第二天,趙長勇把孟然浩送到公文房,讓孟然浩給他批公文。這公文房裏有很多先生,專批山東郡城府縣呈報上來的有關公文。張、王、李、趙、劉,胡、欒、夏、郭、周,每人一張桌案,案頭都擺著一摞公文。此時,早有人給孟然浩準備好一張桌案,一把椅子。那幾位先生一聽是趙長勇的好友到這兒,誰敢小看?齊說:“好好好,請千歲爺放心。”
那幾位先生嘴上說得好聽,實際上把那些難批的、批不了的公文都推給孟然浩了。哎。一大摞!孟然浩往椅子上一坐,也不批公文。幹什麽?喝酒。趙長勇已派下專人伺候他,他也不客氣了,讓從人端上酒來,磁兒磁兒地喝上了。
頭晌喝,下晌還喝;頭一天如此,第二天不變,第三天,外甥打燈籠一一照舊(舅)。那幾位先生桌案上的公文見少,牽然浩桌案上的公文原先多少。如今還是多少。第四天。孟然浩一邊喝著酒。一邊看公文。他光看不批,四天一筆沒動。那幾位湊到一塊兒議論上下:“哎,瞧見了沒有,那位成天喝酒。光看不批,不知是什麽毛病!”
“我看他隻會喝酒,不會批文。”
“就算他會批,咱們給他那些公文,他也批不了,哈哈哈啥……”
“千歲爺說這小子有才。他有什麽才?就會喝酒,敢情到這兒過酒癮來啦!”
“喂,他不是愛喝嗎?咱們到千歲爺那兒給他插上幾句,準夠他喝一壺的!”
“對。就這麽辦。”
這些人使壞,到趙長勇那兒,把孟然浩給告了,第二天,趙長勇來到公文房一看。孟然浩手掐酒壺在那兒對嘴兒喝,那些先生一見寧王來了。一個個急忙起身施禮。
孟然浩瞅了趙長勇一眼,沒動地方,仍然磁兒磁兒地接著喝。
趙長勇很不高興,走到孟然浩桌案前,說道:“孟先生,怎麽不動筆批公文呀?如不知怎樣批.可請各位先生指點。”
孟然浩笑了笑,說:“不必.公文不多。也不難批。要批,這些公文用不了一個時辰。”那些先生一聽,什麽?這麽多公文用不了一個時辰就批完!你準是喝多了說醉話。有一位先生想讓孟然浩難堪,便說:“千歲,既然如此,請讓孟先生批上一批.我等也領教領教。”其餘的先生們也跟著起哄:“對,讓我等也領教領教。”
孟然浩說:“既然如此,不才獻醜了。”說究,放下酒壺,從筆架上拿起黑紅兩支筆,中指與無名指夾一支,中指與食指一夾,一手揮雙筆,筆走龍蛇,刷刷刷刷,連批帶改。黑紅分明,不到一個時辰,把一大摞公文批完了。孟然浩剛放下筆就嚷道:“拿酒來!”他又喝上了!
那些位先生一看,暗想:這不是胡鬧嗎?哪有批這麽快的?他這是胡亂批!有一位又想讓孟然浩丟醜,說道:“請王爺過目。”趙長勇看了一份,不由一驚。又看了一份,吃驚非小。看完第三份,大吃一驚。因為孟然浩批的公文一字不差,快得出奇,好得出眾。
趙長勇不禁在心裏想:這孟然浩一定不是凡人,莫非說是太白金星下界?這工夫,孟然浩喝酒喝出詩興來了,說道:“鄉中小鬆三尺高,漁(愚)夫拿我當蓬蒿,有朝一日長成材,能做頂天柱一條。”
趙長勇一聽:哦,孟然浩這是埋怨我把他大材小用了!其實,孟然浩不是這個意思,因為他根本不想為寧王效勞。就是把孟然浩當大材用,孟然浩也不於。他是出於無奈,才硬被寧王帶到府中來的。
而且他這詩是罵寧王的。說寧王把“頂天柱”當成“蓬篙”,有眼無珠,是個愚人。“愚”和“漁”是諧音字。寧王的文才此起孟然浩來,差得太遠了。哪知道這詩的寓意!
趙長勇把看完的公文給那些先生看,那些先生看完全傻眼了,你瞅我,我看你,那意思是說:完了,完了,看來咱們都呆不長了,咱們這些人劃拉到一塊兒捆起來,也不頂孟然浩一個人呀!看來我們離卷鋪蓋卷兒不遠了呀!
趙長勇拉著孟然浩的手走出公文房,忙說:“孟先生真乃奇才,本王對你真是大材小用了。”
“哪裏哪裏,大材二字我不敢承擔。”
趙長勇同孟然浩來到前廳,擺下酒宴,吃酒中間,趙長勇說:“我有一事,不知當講不當講?”
孟然浩說:“有何貴言,請講當麵。”
“我願和孟先生結為金蘭之好,不知孟先生意下如何?”孟然浩心想:這小子心術不正,我怎麽能和他結為金蘭之好、生死弟兄呢?可是,該怎麽推辭呢?噯,有啦!想到這兒。歎了口氣,說道:“瞎,你我結拜生死弟兄,對我來說倒沒什麽,可是對你來講就不好了。”
趙長勇不明白這話是什麽意思,忙問:“此話怎講?”
“你不知道,我這個人命硬,克人,別看你有做十八年天子的洪福,你我若結為生死弟兄。就許讓我給克了。我不能再往深裏說了。這意思你明白了吧?”
趙長勇:看來。這孟然浩不是凡人,是神仙呀!要不,他命再硬也克不了我這能做十八年天子的命呀!他說不能再往深裏說了,那意思就是說。他不能把自己的身分說出來,因為那是天機,天機怎能泄露?如果他是一個凡人,早巴不得和我結為金蘭,到我這棵大樹下來乘涼呢!既然如此,可別結拜了,別誤了我做十八年天子這件大事!想到這兒,說道:“我聽你的,那咱就不結拜了。”“這就對了。”吃過酒宴。各自歇息。
封王們到京城後。要去參加朝會的。這天趙長勇下朝回府,又擺下酒宴,與孟然浩共飲。三杯過後,趙長勇長歎一口氣,麵帶愁容。
孟然浩問他為何長籲短歎。趙長勇說:“瞎,今日早朝,皇上龍顏大怒,曉諭群臣五日內尋訪出解表、識珠、開弓、降獸之人,如若尋訪不到,午門外斬首。”
孟然浩不知細情,趙長勇把渤海進四寶之事說了一遍。孟然浩聽完,哈哈大笑,說:“這有何難!”
趙長勇聽完孟然浩的話,半信學疑,問道:“解表、識珠,開弓、降獸,你全能做到嗎?”
孟然浩說:“開弓、降獸,我不敢說;解表,識珠,易如反掌。”趙長勇一聽,正合心意,心想:明天上朝,我奏一本,說找到了解表、識珠之人,豈不立一大功?開弓、降獸之人嘛,讓別人找去吧。找不著才好呢,我借機奏上一本,除掉幾個心腹之患。到時候,我當皇上還順當點兒,免得他們從中亂攬!
想到這,他不禁笑著說道:“明天我上殿麵君,保舉你高官得做,駿馬得騎。”
孟然浩聽了這話,很不高興,暗想:我如果沒有那份才能,你保舉我,我也不能解表、識珠,包做不了官,我如果有那份才能,不用你保舉,皇上也應當封我官職。我憑的是才能,用你保舉幹什麽?哦,你想從中撈個人情?去你的!他想到這裏,眼珠一轉,說道:“你先別保舉我,明天我到金亭館看看四寶。如果我能認識,你再上殿保舉也不晚。”
“也好,明天下了早朝,我帶你去金亭館。”
“行。”
第二天天不亮,趙長勇出府上殿。他前腳剛走,孟然浩就忙活起來了。他把自己的那身衣服換上,把趙長勇給他的那身衣服脫下疊上放好。孟然浩之所以這麽早,因為他要走,王府的一個草棍兒也不拿。
他寫了一封信,放在疊好的衣服上,抬腿走了。趙長勇下朝回府,一找孟然浩,不見啦!看到他給孟然浩的衣服疊著,放在床上,上麵有一封信,打開一看,挺大一張紙上就倆字:再見。上邊兒沒有稱呼,下邊兒沒有落款兒。趙長勇眼睛盯著這倆字就琢磨上了:他為什麽不辭而別呢?是不是他昨天喝酒喝多了,胡吹一通,醒過酒來,覺著沒臉兒見我了?不能吧!我看他不象個凡人,因為他不單單是算卦算得準,這幾天閑談之中,我問他什麽,他都對答如流,好象人世間的事兒,他沒有不知道的。哎,是不是該著無人解表、識珠、開弓、降獸,渤海興兵,國家大亂,我要當皇上啦?這家夥淨想當皇上了!
再說孟然浩,他由老賊府裏出來,又回王家店了。王四海一見急忙迎上前:“喲,孟先生,您可真是說話算話,到底來了。您走了之後,我是天天想,夜夜盼哪!哎,您和寧王是好友,他給您個什麽官呀?”
“我做不了官呀!今天回店沒有別的事兒,請王店東把那間小卦鋪再給我收抬一下,我還算卦。”
“孟先生,您別說笑話了,千歲能讓您再算卦嗎?”
“他可管不了我算卦這事兒。你把那身道服再給我找出來,歇息兩天就開始。”
“常言道:恭敬不如從命。您既然要算卦,我就叫夥計收拾一下房間。”王掌櫃在心裏如此尋思著。
孟然浩又住在王家店裏了。第二天,他用完早膳,換上道服,對王四海說:“我出去一趟,什麽時候回來,早晚不定,不必等我。”
“是。最好您早點兒回來。”
孟然浩出了王家店,來到大街上。大街之上人來人往。僧道兩門、回漢兩教、士農工商、男女老少。川流不斷。好不熱鬧!孟然浩行走之間,聽到前邊有倆人議論:“哎,聽說午朝門外貼出皇榜來了,你知道嗎?”
“不知道啊。皇榜上寫的是什麽事兒呀?”
“聽說是渤海派使臣送來了四寶,這四寶有文表,有寶珠,有張神弓,還有一頭怪獸。要是咱們大華天朝有人能解表識珠,拉開神弓,降住怪獸,渤海就年年進貢,歲歲稱臣。要是做不到這些,就讓咱們大華天朝分給他們疆土。”
“要是不分給他們疆土呢?”
“那他們就興兵打咱們!”
“這可太欺侮人了,快走,咱們看看去。”
孟然浩聽了這番話,也跟著向午朝門走去。不多時。來到午朝門外。果然有不少人在那兒看皇榜!孟然浩湊上前去,抬頭觀看,皇榜上前一部分寫的內容和那倆人說的意思差不多,後一部分還寫著:“無論僧道兩門、回漢兩教、士農工商、男女老少,如能解表、識珠,官封翰林學士;如能開弓、降獸,封大將軍。”
看榜的人不少,可是一個揭榜的也沒有,有位老者歎了口氣說:“偌大天朝,難道真就無此能人?”
老者這話劇說完,刷,有人就把皇榜揭下來了。幹這事的當然是孟然浩。
四名禦林軍見孟然浩揭榜,急忙請進午門之內,報與傳達官,傳達官急忙報黃門官,黃門官急忙報上金殿:“吾皇萬歲,午門外有一個道士揭榜。”
趙長青正坐在那兒愁眉不展呢,聽說有人揭榜,頓時大喜,忙吩咐揭榜入上殿。
工夫不大,孟然浩走上金殿。趙長青瞪大眼睛觀看,這位道士麵自如玉,眉清目秀,鼻正口闊,年紀四十上下,留著三綹兒短髯;頭戴九梁道巾,身穿藍色道袍,腰係水火絲絛,足穿白襪雲鞋,儀表非凡,舉止瀟灑,仙風道骨,氣宇軒昂。
趙長勇一瞧,哎呀,這不正是孟然浩嗎?暗想:哦,你跟我不辭而別,到午門外揭榜來啦!看來,你是不願領我的這份人情!
孟然浩上前見過趙長青,趙長青說:“免禮平身,一旁坐下。”
孟然浩沒有推辭,大大方方坐在一旁。
趙長青問道:“不知道長在哪裏出家?”
“貧道在京中南大街王家店出家。”趙長青聞聽,立時一愣:“道士出家都是在道觀裏,從沒聽說在店房裏出家的呀!於是又問:“你怎麽在王家店出家呢?”
“草民本不是道士,隻因進京趕考,住在王家店,欠下店賬,無力奉還,才叫店東給我借來一身道服,打算算卦掙錢還賬。今日路過午門。看見皇榜,這才揭榜上殿麵君。”
“哦,不知先生家住哪裏。姓氏名誰?”“草民家住姓孟,名然浩,涿州人。”
“孟先生,你既揭皇榜,定然看過榜文吧?”
“不但看過,而且看清。”
“你能解表、識珠呢,還是能開弓、降獸?”
“我能解表、識珠。”
“你果真能解表、識珠?”
“那有何難?”趙長青聽了這句話,真是如饑得食,如魚得水,臉上的褶子也開了,說話的口氣也粗了:“朕已有文官能識珠、解表。快去金亭館,宣哈蠻陀,叫他速上金殿來見。”
不多時,啥蠻陀帶著文表和寶珠來到金殿,見過禮後,取出表章呈上。內侍接過來,遞給孟然浩。
孟然浩打開,看完,微微一笑,趙長青急忙問道:“孟先生,可知文表所寫何言?”
“甚為通曉。”
“快快解表。”
“解表之前,草民有一事要講,請萬歲恕罪。”
“隻管講來。”
“草民最好喝酒,剛才出店時喝了一壺,此時酒興已過,隻怕解表有誤。萬歲可否金殿賜酒,草民喝完再來解表。”
“好好好,孟先生既然能解表、識珠,朕理當擺宴。來人哪,金殿擺宴,朕與孟先生同飲。”
這一來,滿朝文武無不驚訝。要知道隻有出征的元帥打了勝仗,立了大功,班師回朝,才能享受金殿賜宴這麽高的待遇。今天,給一個頭上沒有功名的草民大擺禦宴,這是從來沒有過的事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