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離京了,照說朝務繁忙,丞相這個筆杆子應該會很忙才對。(..tw)可實際情況卻叫知qing人驚訝,近這幾天,相爺一直家休假,寫字修性,喝茶養生。這假不是相爺請旨得來,而是皇帝那邊賞過來。
理由也還說得過去,因為前些日子宮裏出事緣故,很多事務都壓到了丞相案頭,辛苦您五十多歲人了,還不眠不休忙了幾天幾夜,於是現給您放個假好好歇歇,俸祿半個子也不會扣,還有加賞。
這事兒若是擱尋常人身上,像真正抱著一顆擁戴皇帝之心人,一定會滿心感激磕頭謝禮,然後高高興興回家休息。皇帝這種賞賜,對任何京官而言,都是給自己臉上添光彩。而對於心思不純人,則會忍不住揣度皇帝意思,不知道君主這是不是變相疏遠自己?但也僅此而已,等過一段時間,帝心必然能看清了。
然而史靖此時心情卻是上不能上,下不能下,有點複雜。
他感覺到了皇帝是疏遠他,並且這種疏遠是階段性,他並不陌生。但凡皇帝需要離開皇宮,並且很可能當天沒法回來時候,他絕對會找點理由,把京都官僚之首挪出皇宮範圍。
他這個丞相,雖然沒有什麽實權,但卻有聯絡之能力。借力打力這種事,皇帝當然清楚,關鍵一點還於,皇帝至今還沒有完全相信他,所以絕不會有大鬆懈、給他盤軋力量充足時間,總會時不時插手進來攪一攪。
而皇權,又是那麽強大,他就卡一人之下這個位置了,即便想稍稍挪動一下,也是難比搬山。
從說服京中七成官僚發起了那場舉國轟動開城事件,一年又一年過去。至如今史靖已經輔佐主十三年了。勤勤懇懇,無大過,有小功,是概括他政績合適詞匯。他已經是五十多歲人了。從一介布衣做到如今位置,無大過對他而言算是一個不小褒詞。他就是現知足地功成身退,對他一生不算憾事,大多數旁觀人也會是敬佩與羨慕大過嘲諷嫉恨。
可從內心深處而言,他卻明明白白地知道,自己不想退。
然而他明白同時又疑惑著,他不知道自己心裏這口氣具體來自什麽緣由。
憤怒於皇帝不信任?可是旁觀史冊記載,曆屆皇帝裏頭,又有哪一位是真正完全信任過某一位大臣?這本就是奢望,並且皇帝信任未必就是福。不是輕鬆就能享受,自己應該早就看透才對。
不甘心低頭於人?這個想法就荒唐了!如今自己隻需要向一個人低頭,但自己身後,卻有千百人要向自己低頭。要知道自己起點比龍椅上那位,可是低了不止一級。如今已擁有這等殊榮,還有什麽不甘心?
或者說,隻是因為自己才華抱負沒有得到伸展?這個念頭如今說來實有些飄渺。事實已經證明,即便沒有自己,憑皇帝那個慣著布衣金蘭兄弟能耐,也能將這殘破山河重建出巍峨。除此之外,對方還有一樣自己無論如何恐也無法匹敵資本。那就是時間。
他很年輕……比起自己……他們都很年輕……
年輕可真好啊!
史靖輕聲歎息,他說這句話時用嗓音,幾乎隻有自己能聽得清。此時書房裏隻有他一個人,也幸好沒有旁人,所以他歎出這句話時捏著筆手突然一吐勁刺破了白色宣紙,也還來得及收拾幹淨。不懼以此泄露心跡。
將毛筆寫破素紙掀起揉成團扔進廢紙簍,史靖自行重鋪了一張紙,但他沒有繼續練字,而是換了一支毛芯粗壯些畫筆,改練字為作畫。
白紙上很出現一座山峰之巔。史靖正畫是一幅山水,而但凡畫山,他總喜歡和習慣先將頂峰勾幾筆出來。
他是一個習慣了做事之前先找準自己定位人,但又不完全局限於此,山峰之頂,還留有足夠寬敞空白。
一幅山水很就畫好了,今天史靖不僅字隻練了一半就中斷,隨意作畫速度,也比平時了許多。
人奇特,也於此,不僅能用臉上表情來表達情緒,還可以從行為舉止方方麵麵來表現,當得起百物靈首之名。
――――
一道暗紅色高牆下,一株從牆根夾縫裏鑽長出來杏樹安靜綻開了枝頭花朵。五片均勻對稱花瓣上,半片粉紅如獨具風格畫師吝嗇用筆尖蘸墨輕點上去一般,使得朵朵杏花有了外紅內白一個色彩漸變現象。接近無色花瓣根部拚成一個小旋窩,簇擁著輕柔花蕊,淡黃se花蕊如向上流蘇,沒有風暗紅色高牆下,挺直而安穩迎接著晌午溫暖陽光。
今天是春啟賞杏日子,可是沒有人來欣賞這株長宮牆一角偏僻地孤杏,然而它自己卻是像往年那樣,準確收到了天與地傳來消息,隔著一道道宮牆,與牆外杏杉道上兩列杏樹一起綻開花朵。
不過,當日頭偏西,杏杉道上遊人大多開始準備回家時,離重重宮牆後麵這株獨自開花杏樹外數丈處,竟有一名身著樸素宮女拎著一隻木桶慢慢走了過來。
木桶裏盛了半桶水,有些沉重,青絲素綰宮女是不是換著手拎其行走。一段數丈遠石板路走過,她額頭不禁沁出些許汗珠,然而她一直沒有停下歇一歇。直到走到這株長牆角杏樹旁,她才放下木筒,深深出了一口氣,帶動了額頭垂下一縷柔發,也震顫了杏枝一端幾枚杏花。
宮女望著枝頭杏花微微出了一會兒神,然後她就躬身拾起桶中一隻木瓢,舀了半瓢水,然後順著杏樹樹幹,朝它根下灌去。
陸續給那株杏樹澆了幾瓢水,宮女這才直起身,就那麽拿著空瓢望著滿枝杏花。沉默了半晌後忽然開口道:“這花開時期,每天都得多喝點水,花才能開得水靈秀美啊!”
杏花紋絲未動,因為高牆遮風。也因為它根本聽不懂人說話。
然而那位宮女卻像是很希望這杏樹能回答她一樣,見杏樹安靜如初,她不禁麵露一抹失落,淡淡又說道:“葉姐姐,你什麽時候能來找婉婷呢?我……我有好多話想要跟你說。”
這宮女麵色悵然對著一株花開滿枝杏樹說話場景,若落尋常人眼裏,恐怕會以為她犯了癡症,然而心思敏捷一點人則不難看出,她是借物思人。
但是,正當這位宮女要再開口時。不遠處忽然傳來一聲嗬斥,打斷了她略顯悲傷思緒。
“那邊宮女是哪一處?不知道這別苑不能隨便進入嗎?”
杏樹下宮女聞聲一回頭,就看見不遠處正瞪著眼看向這邊兩名宮女,她沉默了一會兒後就緩言說道:“我來給這棵杏樹澆澆水。”
“水澆完了就點離開,此地不是尋常宮女能久待。”對麵那兩名宮女中。一位臉長且瘦如刀削宮女語氣不太友善,話剛說完,又斥了一句:“以後也不要再來了,今天且算了,下次再讓我看見你,定要向管這別苑女官稟告。”
杏樹下宮女聞言微微欠身道:“我馬上就走,煩擾到兩位姐姐了。還請原諒。”她說罷就拎起木桶,往回行去。
這小小風波看起來就要如此過去,可是當拎著桶宮女緩步行過那兩位氣勢洶洶宮女身旁時,變故陡生。長臉宮女右手邊一位嗑著瓜子,個頭略矮另一位宮女拎桶宮女剛剛行過身邊時,忽然橫出一腿。直欲將那拎桶宮女絆倒地。
可那拎桶宮女看起來一副柔弱模樣,這變故陡生一瞬間,她眼中忽然精光一現,腳下步履那矮個宮女突然橫出腿前陡然止住。她走得本來就慢,所以止步起來也容易。可即便如此,身體上慣性讓她還是趔趄了一下。似乎是為了防止摔倒,她原本拎身側木桶忽然調轉方向,臨時變成了拐杖,向身前拄去,正好抵那橫膝前一條腿上。
“啊!”
矮個宮女腿上被木桶砸得一痛,仿佛那木桶忽然變成了匕首,刺到她腿部皮肉中去了一樣,有些誇張大叫了一聲。同時她撒掉了手中還剩半把瓜子,蹲下身捂起了自己腿,嚎叫了幾聲後忽然一下子站起身,同時揚起還有她那一雙指短肉厚手,用力向那剛剛站直身拎桶宮女推去,同時大吼道:“你這刁婢,怎麽走路?隔這麽遠都能砸疼我腿,你是不是故意?”
拎桶宮女被這一掌推得一個趔趄,然而她身形借勢轉了一圈,卸去了這突然而來外力衝擊,後丈許地外站住身形。她這一連串肢體調動敏捷和流暢性,讓她手中拎著桶竟是連一滴水也沒有灑掉。
矮個宮女身邊那位長臉宮女看見這一幕,先是愣了一下神,旋即忽然大喝道:“你居然身懷武功?你究竟是何人?來這裏有何目?”
拎桶宮女被對方這一連三問弄得一怔,她遲疑了一下後,剛剛開口,說了一個“我”字,話就被那長臉宮女截了過去,就聽她忽然吊高嗓門大喊道:“來人啊!有身份不明之人擅闖別苑,來人啊……抓刺客……”
她這話一喊出口,拎桶宮女麵色不禁微變。
然而她依舊沉默著,沒有解釋,也沒有狡辯,似乎是等著什麽。
就那名長臉宮女一通扯嗓亂喊後,當她以為馬上要到來將會是今天春啟節首日,禁宮中增派羽林軍時,一個帶著威懾力聲音第一個傳了進來:
“惡婢,胡喊什麽?!”
話音才止,別苑一麵院牆月門處這才出現一個少年人身影,他腳步輕緩,但他臉上卻帶著壓抑怒氣。
長臉宮女目光那少年人臉上掠過,她先是一怔,緊接著她就看見那淡色衣著少年腰間束一道明黃金錦腰帶,瞬時間,這宮女剛才還一臉強勢瞬間崩塌,她幾乎是摔下式跪了地上。同時也將身邊那矮個宮女扯翻地,兩女朝那少年深深叩首,口中呼道:“奴婢拜見二皇子殿下,千歲千千歲!”
素服少年沿著小石子路疾步走近。他沒有理會跪麵前兩名宮女,而是朝一旁那位拎桶宮女躬身拜道:“兒臣拜見德妃娘娘。”
這位少年實是當今天子二兒子,僅他這身份就讓跪地兩名宮女心生畏懼,不料二皇子這接下來一句話,又喚出了一位德妃,兩名埋頭伏地宮女心中是大駭,身子也開始抖了起來。[..tw超多好看小說]
雖然舊朝十多年前被廢,但延續了近四百年周朝所營造一些製度大多還是有值得保留地方,並且也被廣大民眾所習慣,即便要一下子全部革。國本還未恢複之前,這種做法不免顯得有些時機不成熟。所以昭國貨幣、度量衡、法度等很多方麵都延續了前朝規製。
至於後/宮之中,一後四妃九嬪格局還是沒有變。隻是格局雖,卻未必處處到位,例如皇後這一位置就一直是空著。四妃位置中,現今也隻有一位麗妃,以及眼前這位著宮女裝德妃。
麗妃美貌,但一直未有所出。德妃宮中聲譽極好,雖說早年她身上發生過小產事故,近幾年肚子裏也一直沒了動靜,不過她今年才二十有七。太醫局太醫們都未說她不能生產,以後會不會誕下龍子也未可知。
暫且撇下這些不提,僅憑德妃目前宮中與皇帝一女兩子之間融洽關係,再加上皇帝對她一直以來不見減淡情意,即便她還未產下皇子,沒有皇後當主後/宮之中。她身份也是尊貴近乎東宮之主。
這兩名宮女想到自己剛才惡劣行徑,隨便拈起半條,都能讓她們背上難以承受重罪,她們如何不怕!
可接下來事態發展讓這兩名宮女有點意外,那位輕裝便行德妃娘娘並沒有身份公開後就立即朝她們發難。她隻是先喚那位二皇子免禮。接著語氣極淡說了一句:“你二人抬起頭來,我有一個問題,望你們如實回答。”
兩名宮女依言抬起頭來,當她們目光對上那位衣著簡樸德妃娘娘平靜眼眸時,想起剛才己方氣勢洶洶,這兩名宮女雙瞳微縮,忍不住就又低下頭去,唯獨脖子還是立正,那樣子看起來就像是一根忽然被打折了稻穗。
“本宮問你們,方才為什麽張口就喊‘抓刺客’?”德妃平靜眼眸中威意漸起,“還未弄清楚事實就誇大言辭,你們可知道這麽一喊結果是什麽?”
跪地兩名宮女聞言不敢爭辯,隻二度伏身地,連番告饒道:“奴婢知罪,請德妃娘娘饒命……”
“我說過要你們命了麽?”德妃冷哼一聲,然後她自顧自舒了口氣,緩和了一下語氣,又緩緩說道:“以後不要亂喊‘刺客’二字,若真有刺客闖入,知道你們兩個是這等脾性,隻需微一使計,這別苑周圍羽林衛是不是都要聚攏到這院子裏來?那麽他們真正要傷害目標豈不是危險了?”
德妃將這份道理講得十分淺白,那兩名宮女能無主侍奉時候如此跋扈,當然也不是入宮人,不難明白她意思。略一思忖到這件事可怕後果,兩宮女不禁覺得後背一涼,連忙又叩首齊聲道:“謝謝德妃娘娘訓導,奴婢們謹記了。”
德妃看著這兩人轉瞬間就顛覆了姿態,心中微微搖了搖頭,嘴麵上則是吩咐道:“去取掃帚,把你們一路嗑撒瓜子殼掃幹淨。這裏是賢妃以前居所,現空置了,負責這裏事務應當是宮中輕鬆所,你們若再敢如此怠慢,讓本宮知道,絕不輕饒!走吧!”
“是。”兩宮女恭敬應聲,稍微猶豫了一下後才站起身,又是朝德妃以及二皇子福了福,這才急踏碎步離開。走遠了一些後,那碎步兒又化作流星步亂踩,二女如被驚到兔子,慌不擇路飛奔遠去,差點把剛從路另外一端現出身影來一個身著漆色勁裝年輕人撞翻地。
勁裝年輕人望著逃也似跑開兩名宮女微微一愣,旋即沒再原地多作逗留。直接奔向別苑內二皇子。當年輕人走近二皇子身邊,看清了苑內另外那位拎桶宮女麵容,他不禁目露驚容,似乎明白了剛才那跑開宮女為何驚慌如斯。同時他一撩前襟,單膝著地,向身著宮女裝德妃拜道:“微臣拜見德妃娘娘。”
德妃點頭虛空抬了一下手:“起身吧。”她看見那年輕人手臂上搭著一條鬥篷,又道:“天將黑了,把那鬥篷給二殿下披上。”
“是。”年輕人應聲起身,抖開鬥篷披了兒皇子肩背上。德妃見狀放下木桶走近身去,細心替他整理了一下鬥篷邊角,溫言叮囑道:“雖然此時已入春了,可你身體由來就差,要防著春寒侵身。外出時候可要多穿點兒,知道嗎?”
“兒臣知道了,謝謝母妃。”二皇子眸色一暖。不論是以前北邊守關時,還是後來建朝立國,王家家族內都是極重孝道。二皇子雖然不是德妃所出,但自其母親三年前過世後,二皇子便如歆竹公主、三皇子那般,稱德妃為母妃,私下裏亦以義母為稱。
環臂於胸前,束緊了些搭肩膀上鬥篷,二皇子目光地上水桶上掠過。開口又道:“母妃,剛才您不但沒有懲罰那兩個罪奴,還教她們道理,你對她們實是太寬厚了。”
德妃微微一笑,說道:“也不是什麽大事,她倆枯守此數年。沒有功勞也有苦勞,會敏感跋扈一點其實並不要緊,隻要明白事理就行了。她們也是服侍我們王家人,如果下人肚子裏有怨氣,侍主也容易不心了。”她說著。目光輕輕二皇子身邊那位年輕人身上掠過一瞥。
“兒臣明白了。”二皇子點了點頭,接著又說道:“可不管怎樣,您以後來這裏時候,不能把隨侍宮女全部擺得老遠,還是帶上一兩位侍女吧,以免又發生像今天這樣誤會。今天正好是春啟節首日,狼牙圍城門戶大開,雖然宮中也加派了羽林衛巡視,但母妃還是要千萬小心。”
“嗯。”德妃含笑點頭,她見二皇子站原地,一直沒有要離開意思,便又問道:“你來這兒可是有什麽事?”
“聽宮裏人說,杏杉道上杏花開得正盛,兒臣心想,別苑這株杏樹是不是也開花了,所以就來這兒了。”二皇子說話同時,目光指向不遠處圍牆下那株杏,接著將後麵半句話說出口:“同時也想待這兒,緬懷一下葉姨,她祭日到了,聽人說,死去人祭日這天,靈魂可能會回舊居一趟,假若真能碰到她,我真想像小時候那樣纏著她談天說地。”
“唉……”二皇子說那話時,臉上並沒有多少傷感情緒,但這一幕讓德妃看眼裏,她卻是長長歎了口氣。
“難得你能有這份心意,你葉姨天有零,會感到高興,你父皇若知道了,也一定會覺得欣慰。”德妃說罷緩了緩情緒,然後微笑著又道:“賢妃可謂是女中奇人,天文地理似乎都又不俗涉獵,想起她生前時,每每與之聊天,一席話下來,總覺得獲益豐富,隻可惜老天擅妒……”
德妃說到這裏眸中浮現一抹黯然,頓聲片刻後才繼續說道:“皇兒,雖然母妃見識不如賢妃,但你以後若覺得悶,不如來找我談談心。近些年國勢漸穩,皇上他卻愈發忙碌了,有時我也希望能有個聊得上話人聚一聚,我倆都是以前喜歡找賢妃談天人,應該會有不少聊得上話吧!”
二皇子聞言躬了躬身:“待天氣再回暖一點,兒臣一定會常來找母妃聊天,到時候母妃可不要嫌我這個病怏怏兒子惹你困擾。”
“你這話前半句我愛聽,後半句以後就別再說了,我雖然不是你親生母親,但也是希望你能健康平安,絕談不上‘嫌棄’二字。”德妃微惱了一句,然後她就又拎起身邊擱地上水桶,抬步欲走,“我先走了,天黑了。你也不要留這兒太久。”
二皇子長身一揖:“母妃慢走。”說罷,他又喚身邊那位年輕侍衛道:“遲重,幫德妃娘娘拎桶。”
“是,殿下。”被稱為‘遲重’侍衛應了一聲。然後就準備走向德妃。
隻是遲重才邁出一步,就見德妃回轉過頭,揮了一下手示意其退下,然後溫言對二皇子說道:“皇兒,你光顧著照應我安全,竟這麽忘了自己?現遲重就留你身邊照應,哪兒也別去,我自出去,有人候著。”
二皇子猶豫了一下後隻得點了點頭:“兒臣知道了。”
德妃沒有再說什麽,拎著桶踏著碎石子路。繼續向別苑外行去。
侍衛遲重也沒有再跟隨過去,而是麵向德妃背影拱手恭聲道:“恭送德妃娘娘。”
目送德妃身影走遠,莫入別苑院牆間月門後,二皇子無聲心裏籲了口氣,順手就將披肩上鬥篷褪去。扔到了身邊剛剛站直侍衛遲重懷裏。
遲重望著搭手臂間鬥篷,遲疑了一下,“殿下……”
二皇子像是知道他接下來要說什麽一樣,已提前開口截道:“無妨,我常年身上寒一陣熱一陣,這會兒又燥起來,就不戴這個了。免得出汗後會覺得冷。”
遲重保持著沉默,其實剛才他聽到二皇子說話後,本來是想勸他早回去,但當他看見那位一直大小病纏身、體質極差少年皇子下一刻就邁開大步向牆角那株花開滿枝杏樹走去,下意識裏他又將剛才那個萌生心間念頭咽了回去。
二皇子走到杏樹下,舉高手伸指碰了一下花枝間一朵杏花。氣色看起來欠佳臉上,一雙平靜得不帶什麽溫度眸子微微聚光杏花間那輕輕顫動花蕊上,良久無言。
遲重一直靜靜侍立旁,但他看見那位皇子如此站了許久,始終一語不發時。他忽然開口道:“殿下,微臣到一旁去等您。”
二皇子聞聲側目看向他,眼中疑惑浮現:“我沒叫你走遠啊?”
遲重躬身誠然道:“殿下緬懷故人,心有所念,微臣杵這裏,可能會有所妨礙。”
“嗬嗬,你這麽一說,我看你站得筆直,還真有點像是杵這裏一杆槍,但並沒有礙到我什麽事。”二皇子說罷笑了起來,隻是看樣子他笑得並不太開心。
垂下手束於背後,他又說道:“說到‘緬懷’二字,算一算,葉姨走了也十年了。每每走到這處她曾住過院子,不禁就會想起她昔日裏對我照顧。雖然那時我還隻是個五歲大孩子,能記得事不太多,可現但凡能記起,全都因為她離世而變得讓人傷感。”
聽著眼前這位身份尊貴皇子沒有避諱講著他並不太了解皇家往事,遲重不知道自己憑臣下身份,該如何開口,適合說怎樣話。終他隻能是沉默著目色一黯,以示對那位早逝傳奇女子惋惜之情。
“陪我聊聊天吧。”二皇子語氣極淡又說了一句。
“是。”遲重沉聲應諾,這一次他倒是反應得。
“你能不能別總是一副這樣領命公辦樣子?”二皇子麵上露出些許無奈之意,但他沒等遲重作答,就又是歎了口氣說道:“或許是因為我這個樣子,才讓整個華陽宮宮女內侍們變得如此小心謹慎、唯唯諾諾吧。”
“怕服侍不周,惹我不妥,引來皇帝遷怒。”二皇子說到這裏,目光遲重身上定了定,“可你是我從厲叔叔那裏要來,怎麽也這麽變得跟那些宮人們一樣了?其實我多麽希望,你與我能像父皇和厲叔叔那樣,成為話無所忌良朋益友。”
他這番話說完後,遲重目中神情微訝,立即簡短恭聲道:“微臣不敢逾越。”
“罷,忽然對你說這些,是唐突得很,不過我今天所說話都是心裏話,我這個意願也會一直存。”話一說完,二皇子就又轉身凝望杏花枝,不知為什麽事而悵然去了。
遲重一時間有些無所適從起來。二殿下讓他陪著說話,他不擅長;他要求走遠些,好讓二殿下獨處,可他似乎有些不樂意。
遲重原本是羽林衛之一。雖說能進這種衛隊負責禁宮巡視人大多身手不俗,可是身處這麽一群身手都不俗人當中,遲重也顯露不出什麽特點來。
也許將來某種宮廷械鬥中,他會為了幫某位皇族貴人擋刀而負傷。甚至死亡。但這就是羽林衛存使命,用生命捍衛忠誠,是每一位羽林衛已經刻入骨髓中東西,這普通人眼裏看來,可能存價值上分歧,可遲重與其他羽林衛一樣,已然認定了這條活於當世信念。
隻是機緣難料,遲重身上這條既定命運線半年前忽然發生變化。半年前,為賀皇帝壽辰,兼中陸農產大豐收。宮中來了一支戲班唱曲,那晚,正擔崗巡視皇宮遲重臨時離崗去方便時,碰到了著內侍官衣服準備溜出宮外二皇子。
二皇子雖然身份非常,但若論武鬥。卻不是任何一個羽林衛對手。二皇子自己也很明白這個道理,被遲重發現後,當即就顯露了自己真實身份,但同時要求遲重作為臨時貼身護衛,掩護他出宮一趟。
遲重以為二皇子此次出宮會如他所說那樣去回,事實上他所巡檢衛隊皇宮內經常碰到如此喬裝出宮另外一位公主,因而遲重答應了二皇子要求。不料這一出去,竟是耽誤了半宿。然而遲重雖然心急,但侍主忠信念指示下,他默默頂著脫崗不報大罪,半宿時間裏一直緊隨二皇子身邊,直到將他安全送回宮中。
次日。遲重果然獲罪受罰,但他始終忍著沒說脫崗原因,但當他正要正律廳受杖刑時,正律廳中發生了一件讓他終身難忘事。
半宿外,次日受了風寒二皇子居然到了正律廳。將遲重脫崗原因直接說了出來!隨後,連站著都要一隨侍宮女扶持二皇子並未做出袒護之舉,而是直接要求主審官將遲重罪罰過一半到他身上,這可著實嚇壞了主審大人,同時也嚇壞了遲重。
後,遲重量刑結果,因為存護主原因,隻罰了擅行不報部分罪責,由原來杖刑五十改為二十。另外,遲重這種行為基本等於違反軍紀,是必須從羽林衛隊中除名,而這一點,當時場聽審二皇子卻是半個字未幫。
不過,遲重被除名,回到厲蓋所管城防巡檢隊中後,不到一個月,就直接跳升成為二皇子貼身侍衛。雖然沒有品階,沒有人員調動權,但憑他現身懷榮耀,也許品階、特權什麽,隻是轉瞬即可得東西。
而遲重這一超越式身份提位消息流入當日那位正律廳主審官耳中,他似乎也不難猜出某位宮中貴人微妙用心,不禁暗暗為那天自己寬罪減刑但不失公正道理改判而由心底鬆了口氣。
遲重卻是想不到那麽多,雖然他也覺得自己突然被二殿下選中,成為其隨身侍衛,與那隻有一晚互相扶持看起來關係扯得有些遠,但他一心隻為忠主侍主,這一身份位置改變並不會影響到他工作和心中信念,這便夠了。
可是,替這位宮中非常受聖上關愛皇子當了幾個月侍衛後,這位二殿下病弱體質和平日略顯單調清冷生活,讓遲重有時也會質疑皇族生活;而二皇子看來古井無波、不端架子心性,讓他極少數時間裏,也會禁不住對其流露出關心之意。
這本不是一個做臣子對主上能有平等式感情交流,可因為二皇子身上那種主尊臣卑等級氣息時常淡若無存,使得遲重作為一個有想法有情緒正常人,對於照顧和恩惠了自己人,沒有什麽東西阻隔情況下,也是會將自己感恩之情投放過去。
可今天,當二皇子親口說出,要與他交個朋友時,他反而忽然意識到身份等階問題,那種萌生心間還不太堅定,介於效忠與友誼之間感情反而強迫性收起。
---
理由也還說得過去,因為前些日子宮裏出事緣故,很多事務都壓到了丞相案頭,辛苦您五十多歲人了,還不眠不休忙了幾天幾夜,於是現給您放個假好好歇歇,俸祿半個子也不會扣,還有加賞。
這事兒若是擱尋常人身上,像真正抱著一顆擁戴皇帝之心人,一定會滿心感激磕頭謝禮,然後高高興興回家休息。皇帝這種賞賜,對任何京官而言,都是給自己臉上添光彩。而對於心思不純人,則會忍不住揣度皇帝意思,不知道君主這是不是變相疏遠自己?但也僅此而已,等過一段時間,帝心必然能看清了。
然而史靖此時心情卻是上不能上,下不能下,有點複雜。
他感覺到了皇帝是疏遠他,並且這種疏遠是階段性,他並不陌生。但凡皇帝需要離開皇宮,並且很可能當天沒法回來時候,他絕對會找點理由,把京都官僚之首挪出皇宮範圍。
他這個丞相,雖然沒有什麽實權,但卻有聯絡之能力。借力打力這種事,皇帝當然清楚,關鍵一點還於,皇帝至今還沒有完全相信他,所以絕不會有大鬆懈、給他盤軋力量充足時間,總會時不時插手進來攪一攪。
而皇權,又是那麽強大,他就卡一人之下這個位置了,即便想稍稍挪動一下,也是難比搬山。
從說服京中七成官僚發起了那場舉國轟動開城事件,一年又一年過去。至如今史靖已經輔佐主十三年了。勤勤懇懇,無大過,有小功,是概括他政績合適詞匯。他已經是五十多歲人了。從一介布衣做到如今位置,無大過對他而言算是一個不小褒詞。他就是現知足地功成身退,對他一生不算憾事,大多數旁觀人也會是敬佩與羨慕大過嘲諷嫉恨。
可從內心深處而言,他卻明明白白地知道,自己不想退。
然而他明白同時又疑惑著,他不知道自己心裏這口氣具體來自什麽緣由。
憤怒於皇帝不信任?可是旁觀史冊記載,曆屆皇帝裏頭,又有哪一位是真正完全信任過某一位大臣?這本就是奢望,並且皇帝信任未必就是福。不是輕鬆就能享受,自己應該早就看透才對。
不甘心低頭於人?這個想法就荒唐了!如今自己隻需要向一個人低頭,但自己身後,卻有千百人要向自己低頭。要知道自己起點比龍椅上那位,可是低了不止一級。如今已擁有這等殊榮,還有什麽不甘心?
或者說,隻是因為自己才華抱負沒有得到伸展?這個念頭如今說來實有些飄渺。事實已經證明,即便沒有自己,憑皇帝那個慣著布衣金蘭兄弟能耐,也能將這殘破山河重建出巍峨。除此之外,對方還有一樣自己無論如何恐也無法匹敵資本。那就是時間。
他很年輕……比起自己……他們都很年輕……
年輕可真好啊!
史靖輕聲歎息,他說這句話時用嗓音,幾乎隻有自己能聽得清。此時書房裏隻有他一個人,也幸好沒有旁人,所以他歎出這句話時捏著筆手突然一吐勁刺破了白色宣紙,也還來得及收拾幹淨。不懼以此泄露心跡。
將毛筆寫破素紙掀起揉成團扔進廢紙簍,史靖自行重鋪了一張紙,但他沒有繼續練字,而是換了一支毛芯粗壯些畫筆,改練字為作畫。
白紙上很出現一座山峰之巔。史靖正畫是一幅山水,而但凡畫山,他總喜歡和習慣先將頂峰勾幾筆出來。
他是一個習慣了做事之前先找準自己定位人,但又不完全局限於此,山峰之頂,還留有足夠寬敞空白。
一幅山水很就畫好了,今天史靖不僅字隻練了一半就中斷,隨意作畫速度,也比平時了許多。
人奇特,也於此,不僅能用臉上表情來表達情緒,還可以從行為舉止方方麵麵來表現,當得起百物靈首之名。
――――
一道暗紅色高牆下,一株從牆根夾縫裏鑽長出來杏樹安靜綻開了枝頭花朵。五片均勻對稱花瓣上,半片粉紅如獨具風格畫師吝嗇用筆尖蘸墨輕點上去一般,使得朵朵杏花有了外紅內白一個色彩漸變現象。接近無色花瓣根部拚成一個小旋窩,簇擁著輕柔花蕊,淡黃se花蕊如向上流蘇,沒有風暗紅色高牆下,挺直而安穩迎接著晌午溫暖陽光。
今天是春啟賞杏日子,可是沒有人來欣賞這株長宮牆一角偏僻地孤杏,然而它自己卻是像往年那樣,準確收到了天與地傳來消息,隔著一道道宮牆,與牆外杏杉道上兩列杏樹一起綻開花朵。
不過,當日頭偏西,杏杉道上遊人大多開始準備回家時,離重重宮牆後麵這株獨自開花杏樹外數丈處,竟有一名身著樸素宮女拎著一隻木桶慢慢走了過來。
木桶裏盛了半桶水,有些沉重,青絲素綰宮女是不是換著手拎其行走。一段數丈遠石板路走過,她額頭不禁沁出些許汗珠,然而她一直沒有停下歇一歇。直到走到這株長牆角杏樹旁,她才放下木筒,深深出了一口氣,帶動了額頭垂下一縷柔發,也震顫了杏枝一端幾枚杏花。
宮女望著枝頭杏花微微出了一會兒神,然後她就躬身拾起桶中一隻木瓢,舀了半瓢水,然後順著杏樹樹幹,朝它根下灌去。
陸續給那株杏樹澆了幾瓢水,宮女這才直起身,就那麽拿著空瓢望著滿枝杏花。沉默了半晌後忽然開口道:“這花開時期,每天都得多喝點水,花才能開得水靈秀美啊!”
杏花紋絲未動,因為高牆遮風。也因為它根本聽不懂人說話。
然而那位宮女卻像是很希望這杏樹能回答她一樣,見杏樹安靜如初,她不禁麵露一抹失落,淡淡又說道:“葉姐姐,你什麽時候能來找婉婷呢?我……我有好多話想要跟你說。”
這宮女麵色悵然對著一株花開滿枝杏樹說話場景,若落尋常人眼裏,恐怕會以為她犯了癡症,然而心思敏捷一點人則不難看出,她是借物思人。
但是,正當這位宮女要再開口時。不遠處忽然傳來一聲嗬斥,打斷了她略顯悲傷思緒。
“那邊宮女是哪一處?不知道這別苑不能隨便進入嗎?”
杏樹下宮女聞聲一回頭,就看見不遠處正瞪著眼看向這邊兩名宮女,她沉默了一會兒後就緩言說道:“我來給這棵杏樹澆澆水。”
“水澆完了就點離開,此地不是尋常宮女能久待。”對麵那兩名宮女中。一位臉長且瘦如刀削宮女語氣不太友善,話剛說完,又斥了一句:“以後也不要再來了,今天且算了,下次再讓我看見你,定要向管這別苑女官稟告。”
杏樹下宮女聞言微微欠身道:“我馬上就走,煩擾到兩位姐姐了。還請原諒。”她說罷就拎起木桶,往回行去。
這小小風波看起來就要如此過去,可是當拎著桶宮女緩步行過那兩位氣勢洶洶宮女身旁時,變故陡生。長臉宮女右手邊一位嗑著瓜子,個頭略矮另一位宮女拎桶宮女剛剛行過身邊時,忽然橫出一腿。直欲將那拎桶宮女絆倒地。
可那拎桶宮女看起來一副柔弱模樣,這變故陡生一瞬間,她眼中忽然精光一現,腳下步履那矮個宮女突然橫出腿前陡然止住。她走得本來就慢,所以止步起來也容易。可即便如此,身體上慣性讓她還是趔趄了一下。似乎是為了防止摔倒,她原本拎身側木桶忽然調轉方向,臨時變成了拐杖,向身前拄去,正好抵那橫膝前一條腿上。
“啊!”
矮個宮女腿上被木桶砸得一痛,仿佛那木桶忽然變成了匕首,刺到她腿部皮肉中去了一樣,有些誇張大叫了一聲。同時她撒掉了手中還剩半把瓜子,蹲下身捂起了自己腿,嚎叫了幾聲後忽然一下子站起身,同時揚起還有她那一雙指短肉厚手,用力向那剛剛站直身拎桶宮女推去,同時大吼道:“你這刁婢,怎麽走路?隔這麽遠都能砸疼我腿,你是不是故意?”
拎桶宮女被這一掌推得一個趔趄,然而她身形借勢轉了一圈,卸去了這突然而來外力衝擊,後丈許地外站住身形。她這一連串肢體調動敏捷和流暢性,讓她手中拎著桶竟是連一滴水也沒有灑掉。
矮個宮女身邊那位長臉宮女看見這一幕,先是愣了一下神,旋即忽然大喝道:“你居然身懷武功?你究竟是何人?來這裏有何目?”
拎桶宮女被對方這一連三問弄得一怔,她遲疑了一下後,剛剛開口,說了一個“我”字,話就被那長臉宮女截了過去,就聽她忽然吊高嗓門大喊道:“來人啊!有身份不明之人擅闖別苑,來人啊……抓刺客……”
她這話一喊出口,拎桶宮女麵色不禁微變。
然而她依舊沉默著,沒有解釋,也沒有狡辯,似乎是等著什麽。
就那名長臉宮女一通扯嗓亂喊後,當她以為馬上要到來將會是今天春啟節首日,禁宮中增派羽林軍時,一個帶著威懾力聲音第一個傳了進來:
“惡婢,胡喊什麽?!”
話音才止,別苑一麵院牆月門處這才出現一個少年人身影,他腳步輕緩,但他臉上卻帶著壓抑怒氣。
長臉宮女目光那少年人臉上掠過,她先是一怔,緊接著她就看見那淡色衣著少年腰間束一道明黃金錦腰帶,瞬時間,這宮女剛才還一臉強勢瞬間崩塌,她幾乎是摔下式跪了地上。同時也將身邊那矮個宮女扯翻地,兩女朝那少年深深叩首,口中呼道:“奴婢拜見二皇子殿下,千歲千千歲!”
素服少年沿著小石子路疾步走近。他沒有理會跪麵前兩名宮女,而是朝一旁那位拎桶宮女躬身拜道:“兒臣拜見德妃娘娘。”
這位少年實是當今天子二兒子,僅他這身份就讓跪地兩名宮女心生畏懼,不料二皇子這接下來一句話,又喚出了一位德妃,兩名埋頭伏地宮女心中是大駭,身子也開始抖了起來。[..tw超多好看小說]
雖然舊朝十多年前被廢,但延續了近四百年周朝所營造一些製度大多還是有值得保留地方,並且也被廣大民眾所習慣,即便要一下子全部革。國本還未恢複之前,這種做法不免顯得有些時機不成熟。所以昭國貨幣、度量衡、法度等很多方麵都延續了前朝規製。
至於後/宮之中,一後四妃九嬪格局還是沒有變。隻是格局雖,卻未必處處到位,例如皇後這一位置就一直是空著。四妃位置中,現今也隻有一位麗妃,以及眼前這位著宮女裝德妃。
麗妃美貌,但一直未有所出。德妃宮中聲譽極好,雖說早年她身上發生過小產事故,近幾年肚子裏也一直沒了動靜,不過她今年才二十有七。太醫局太醫們都未說她不能生產,以後會不會誕下龍子也未可知。
暫且撇下這些不提,僅憑德妃目前宮中與皇帝一女兩子之間融洽關係,再加上皇帝對她一直以來不見減淡情意,即便她還未產下皇子,沒有皇後當主後/宮之中。她身份也是尊貴近乎東宮之主。
這兩名宮女想到自己剛才惡劣行徑,隨便拈起半條,都能讓她們背上難以承受重罪,她們如何不怕!
可接下來事態發展讓這兩名宮女有點意外,那位輕裝便行德妃娘娘並沒有身份公開後就立即朝她們發難。她隻是先喚那位二皇子免禮。接著語氣極淡說了一句:“你二人抬起頭來,我有一個問題,望你們如實回答。”
兩名宮女依言抬起頭來,當她們目光對上那位衣著簡樸德妃娘娘平靜眼眸時,想起剛才己方氣勢洶洶,這兩名宮女雙瞳微縮,忍不住就又低下頭去,唯獨脖子還是立正,那樣子看起來就像是一根忽然被打折了稻穗。
“本宮問你們,方才為什麽張口就喊‘抓刺客’?”德妃平靜眼眸中威意漸起,“還未弄清楚事實就誇大言辭,你們可知道這麽一喊結果是什麽?”
跪地兩名宮女聞言不敢爭辯,隻二度伏身地,連番告饒道:“奴婢知罪,請德妃娘娘饒命……”
“我說過要你們命了麽?”德妃冷哼一聲,然後她自顧自舒了口氣,緩和了一下語氣,又緩緩說道:“以後不要亂喊‘刺客’二字,若真有刺客闖入,知道你們兩個是這等脾性,隻需微一使計,這別苑周圍羽林衛是不是都要聚攏到這院子裏來?那麽他們真正要傷害目標豈不是危險了?”
德妃將這份道理講得十分淺白,那兩名宮女能無主侍奉時候如此跋扈,當然也不是入宮人,不難明白她意思。略一思忖到這件事可怕後果,兩宮女不禁覺得後背一涼,連忙又叩首齊聲道:“謝謝德妃娘娘訓導,奴婢們謹記了。”
德妃看著這兩人轉瞬間就顛覆了姿態,心中微微搖了搖頭,嘴麵上則是吩咐道:“去取掃帚,把你們一路嗑撒瓜子殼掃幹淨。這裏是賢妃以前居所,現空置了,負責這裏事務應當是宮中輕鬆所,你們若再敢如此怠慢,讓本宮知道,絕不輕饒!走吧!”
“是。”兩宮女恭敬應聲,稍微猶豫了一下後才站起身,又是朝德妃以及二皇子福了福,這才急踏碎步離開。走遠了一些後,那碎步兒又化作流星步亂踩,二女如被驚到兔子,慌不擇路飛奔遠去,差點把剛從路另外一端現出身影來一個身著漆色勁裝年輕人撞翻地。
勁裝年輕人望著逃也似跑開兩名宮女微微一愣,旋即沒再原地多作逗留。直接奔向別苑內二皇子。當年輕人走近二皇子身邊,看清了苑內另外那位拎桶宮女麵容,他不禁目露驚容,似乎明白了剛才那跑開宮女為何驚慌如斯。同時他一撩前襟,單膝著地,向身著宮女裝德妃拜道:“微臣拜見德妃娘娘。”
德妃點頭虛空抬了一下手:“起身吧。”她看見那年輕人手臂上搭著一條鬥篷,又道:“天將黑了,把那鬥篷給二殿下披上。”
“是。”年輕人應聲起身,抖開鬥篷披了兒皇子肩背上。德妃見狀放下木桶走近身去,細心替他整理了一下鬥篷邊角,溫言叮囑道:“雖然此時已入春了,可你身體由來就差,要防著春寒侵身。外出時候可要多穿點兒,知道嗎?”
“兒臣知道了,謝謝母妃。”二皇子眸色一暖。不論是以前北邊守關時,還是後來建朝立國,王家家族內都是極重孝道。二皇子雖然不是德妃所出,但自其母親三年前過世後,二皇子便如歆竹公主、三皇子那般,稱德妃為母妃,私下裏亦以義母為稱。
環臂於胸前,束緊了些搭肩膀上鬥篷,二皇子目光地上水桶上掠過。開口又道:“母妃,剛才您不但沒有懲罰那兩個罪奴,還教她們道理,你對她們實是太寬厚了。”
德妃微微一笑,說道:“也不是什麽大事,她倆枯守此數年。沒有功勞也有苦勞,會敏感跋扈一點其實並不要緊,隻要明白事理就行了。她們也是服侍我們王家人,如果下人肚子裏有怨氣,侍主也容易不心了。”她說著。目光輕輕二皇子身邊那位年輕人身上掠過一瞥。
“兒臣明白了。”二皇子點了點頭,接著又說道:“可不管怎樣,您以後來這裏時候,不能把隨侍宮女全部擺得老遠,還是帶上一兩位侍女吧,以免又發生像今天這樣誤會。今天正好是春啟節首日,狼牙圍城門戶大開,雖然宮中也加派了羽林衛巡視,但母妃還是要千萬小心。”
“嗯。”德妃含笑點頭,她見二皇子站原地,一直沒有要離開意思,便又問道:“你來這兒可是有什麽事?”
“聽宮裏人說,杏杉道上杏花開得正盛,兒臣心想,別苑這株杏樹是不是也開花了,所以就來這兒了。”二皇子說話同時,目光指向不遠處圍牆下那株杏,接著將後麵半句話說出口:“同時也想待這兒,緬懷一下葉姨,她祭日到了,聽人說,死去人祭日這天,靈魂可能會回舊居一趟,假若真能碰到她,我真想像小時候那樣纏著她談天說地。”
“唉……”二皇子說那話時,臉上並沒有多少傷感情緒,但這一幕讓德妃看眼裏,她卻是長長歎了口氣。
“難得你能有這份心意,你葉姨天有零,會感到高興,你父皇若知道了,也一定會覺得欣慰。”德妃說罷緩了緩情緒,然後微笑著又道:“賢妃可謂是女中奇人,天文地理似乎都又不俗涉獵,想起她生前時,每每與之聊天,一席話下來,總覺得獲益豐富,隻可惜老天擅妒……”
德妃說到這裏眸中浮現一抹黯然,頓聲片刻後才繼續說道:“皇兒,雖然母妃見識不如賢妃,但你以後若覺得悶,不如來找我談談心。近些年國勢漸穩,皇上他卻愈發忙碌了,有時我也希望能有個聊得上話人聚一聚,我倆都是以前喜歡找賢妃談天人,應該會有不少聊得上話吧!”
二皇子聞言躬了躬身:“待天氣再回暖一點,兒臣一定會常來找母妃聊天,到時候母妃可不要嫌我這個病怏怏兒子惹你困擾。”
“你這話前半句我愛聽,後半句以後就別再說了,我雖然不是你親生母親,但也是希望你能健康平安,絕談不上‘嫌棄’二字。”德妃微惱了一句,然後她就又拎起身邊擱地上水桶,抬步欲走,“我先走了,天黑了。你也不要留這兒太久。”
二皇子長身一揖:“母妃慢走。”說罷,他又喚身邊那位年輕侍衛道:“遲重,幫德妃娘娘拎桶。”
“是,殿下。”被稱為‘遲重’侍衛應了一聲。然後就準備走向德妃。
隻是遲重才邁出一步,就見德妃回轉過頭,揮了一下手示意其退下,然後溫言對二皇子說道:“皇兒,你光顧著照應我安全,竟這麽忘了自己?現遲重就留你身邊照應,哪兒也別去,我自出去,有人候著。”
二皇子猶豫了一下後隻得點了點頭:“兒臣知道了。”
德妃沒有再說什麽,拎著桶踏著碎石子路。繼續向別苑外行去。
侍衛遲重也沒有再跟隨過去,而是麵向德妃背影拱手恭聲道:“恭送德妃娘娘。”
目送德妃身影走遠,莫入別苑院牆間月門後,二皇子無聲心裏籲了口氣,順手就將披肩上鬥篷褪去。扔到了身邊剛剛站直侍衛遲重懷裏。
遲重望著搭手臂間鬥篷,遲疑了一下,“殿下……”
二皇子像是知道他接下來要說什麽一樣,已提前開口截道:“無妨,我常年身上寒一陣熱一陣,這會兒又燥起來,就不戴這個了。免得出汗後會覺得冷。”
遲重保持著沉默,其實剛才他聽到二皇子說話後,本來是想勸他早回去,但當他看見那位一直大小病纏身、體質極差少年皇子下一刻就邁開大步向牆角那株花開滿枝杏樹走去,下意識裏他又將剛才那個萌生心間念頭咽了回去。
二皇子走到杏樹下,舉高手伸指碰了一下花枝間一朵杏花。氣色看起來欠佳臉上,一雙平靜得不帶什麽溫度眸子微微聚光杏花間那輕輕顫動花蕊上,良久無言。
遲重一直靜靜侍立旁,但他看見那位皇子如此站了許久,始終一語不發時。他忽然開口道:“殿下,微臣到一旁去等您。”
二皇子聞聲側目看向他,眼中疑惑浮現:“我沒叫你走遠啊?”
遲重躬身誠然道:“殿下緬懷故人,心有所念,微臣杵這裏,可能會有所妨礙。”
“嗬嗬,你這麽一說,我看你站得筆直,還真有點像是杵這裏一杆槍,但並沒有礙到我什麽事。”二皇子說罷笑了起來,隻是看樣子他笑得並不太開心。
垂下手束於背後,他又說道:“說到‘緬懷’二字,算一算,葉姨走了也十年了。每每走到這處她曾住過院子,不禁就會想起她昔日裏對我照顧。雖然那時我還隻是個五歲大孩子,能記得事不太多,可現但凡能記起,全都因為她離世而變得讓人傷感。”
聽著眼前這位身份尊貴皇子沒有避諱講著他並不太了解皇家往事,遲重不知道自己憑臣下身份,該如何開口,適合說怎樣話。終他隻能是沉默著目色一黯,以示對那位早逝傳奇女子惋惜之情。
“陪我聊聊天吧。”二皇子語氣極淡又說了一句。
“是。”遲重沉聲應諾,這一次他倒是反應得。
“你能不能別總是一副這樣領命公辦樣子?”二皇子麵上露出些許無奈之意,但他沒等遲重作答,就又是歎了口氣說道:“或許是因為我這個樣子,才讓整個華陽宮宮女內侍們變得如此小心謹慎、唯唯諾諾吧。”
“怕服侍不周,惹我不妥,引來皇帝遷怒。”二皇子說到這裏,目光遲重身上定了定,“可你是我從厲叔叔那裏要來,怎麽也這麽變得跟那些宮人們一樣了?其實我多麽希望,你與我能像父皇和厲叔叔那樣,成為話無所忌良朋益友。”
他這番話說完後,遲重目中神情微訝,立即簡短恭聲道:“微臣不敢逾越。”
“罷,忽然對你說這些,是唐突得很,不過我今天所說話都是心裏話,我這個意願也會一直存。”話一說完,二皇子就又轉身凝望杏花枝,不知為什麽事而悵然去了。
遲重一時間有些無所適從起來。二殿下讓他陪著說話,他不擅長;他要求走遠些,好讓二殿下獨處,可他似乎有些不樂意。
遲重原本是羽林衛之一。雖說能進這種衛隊負責禁宮巡視人大多身手不俗,可是身處這麽一群身手都不俗人當中,遲重也顯露不出什麽特點來。
也許將來某種宮廷械鬥中,他會為了幫某位皇族貴人擋刀而負傷。甚至死亡。但這就是羽林衛存使命,用生命捍衛忠誠,是每一位羽林衛已經刻入骨髓中東西,這普通人眼裏看來,可能存價值上分歧,可遲重與其他羽林衛一樣,已然認定了這條活於當世信念。
隻是機緣難料,遲重身上這條既定命運線半年前忽然發生變化。半年前,為賀皇帝壽辰,兼中陸農產大豐收。宮中來了一支戲班唱曲,那晚,正擔崗巡視皇宮遲重臨時離崗去方便時,碰到了著內侍官衣服準備溜出宮外二皇子。
二皇子雖然身份非常,但若論武鬥。卻不是任何一個羽林衛對手。二皇子自己也很明白這個道理,被遲重發現後,當即就顯露了自己真實身份,但同時要求遲重作為臨時貼身護衛,掩護他出宮一趟。
遲重以為二皇子此次出宮會如他所說那樣去回,事實上他所巡檢衛隊皇宮內經常碰到如此喬裝出宮另外一位公主,因而遲重答應了二皇子要求。不料這一出去,竟是耽誤了半宿。然而遲重雖然心急,但侍主忠信念指示下,他默默頂著脫崗不報大罪,半宿時間裏一直緊隨二皇子身邊,直到將他安全送回宮中。
次日。遲重果然獲罪受罰,但他始終忍著沒說脫崗原因,但當他正要正律廳受杖刑時,正律廳中發生了一件讓他終身難忘事。
半宿外,次日受了風寒二皇子居然到了正律廳。將遲重脫崗原因直接說了出來!隨後,連站著都要一隨侍宮女扶持二皇子並未做出袒護之舉,而是直接要求主審官將遲重罪罰過一半到他身上,這可著實嚇壞了主審大人,同時也嚇壞了遲重。
後,遲重量刑結果,因為存護主原因,隻罰了擅行不報部分罪責,由原來杖刑五十改為二十。另外,遲重這種行為基本等於違反軍紀,是必須從羽林衛隊中除名,而這一點,當時場聽審二皇子卻是半個字未幫。
不過,遲重被除名,回到厲蓋所管城防巡檢隊中後,不到一個月,就直接跳升成為二皇子貼身侍衛。雖然沒有品階,沒有人員調動權,但憑他現身懷榮耀,也許品階、特權什麽,隻是轉瞬即可得東西。
而遲重這一超越式身份提位消息流入當日那位正律廳主審官耳中,他似乎也不難猜出某位宮中貴人微妙用心,不禁暗暗為那天自己寬罪減刑但不失公正道理改判而由心底鬆了口氣。
遲重卻是想不到那麽多,雖然他也覺得自己突然被二殿下選中,成為其隨身侍衛,與那隻有一晚互相扶持看起來關係扯得有些遠,但他一心隻為忠主侍主,這一身份位置改變並不會影響到他工作和心中信念,這便夠了。
可是,替這位宮中非常受聖上關愛皇子當了幾個月侍衛後,這位二殿下病弱體質和平日略顯單調清冷生活,讓遲重有時也會質疑皇族生活;而二皇子看來古井無波、不端架子心性,讓他極少數時間裏,也會禁不住對其流露出關心之意。
這本不是一個做臣子對主上能有平等式感情交流,可因為二皇子身上那種主尊臣卑等級氣息時常淡若無存,使得遲重作為一個有想法有情緒正常人,對於照顧和恩惠了自己人,沒有什麽東西阻隔情況下,也是會將自己感恩之情投放過去。
可今天,當二皇子親口說出,要與他交個朋友時,他反而忽然意識到身份等階問題,那種萌生心間還不太堅定,介於效忠與友誼之間感情反而強迫性收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