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噢你闖了什麽禍?”蕭元笑了,親了親有汜的小臉。
“我覺得太子坐的椅子上墊的墊子更好看,所以坐了一下。被杜師傅看見了,師傅責罵我有悖君臣之禮,拿戒尺打了我三下。娘,一點都不疼的,孩兒也知道錯了,下次便不會了。”
“你覺得薑讚的墊子好看?”
薑有汜點頭,有模有樣的說:“嗯,明黃色的,我們的都是暗灰色的。”
“那明天娘也給你換成明黃色的?”
“不了,師父說,明黃色的是給未來的儲君用的儲君乃是將來的天子,天子就是上天的孩子。可孩兒不想做天子,孩兒隻想陪在娘的身邊,做娘一個人的孩子,才能一直陪著娘。”
蕭元的笑浮現在臉上,又親了親薑有汜的臉:“輕盈給你買了糖葫蘆,今夜娘陪你去看煙火好不好?”
這樣懂事的孩子,卻在光永五年的深秋去了。起因是因為意外失足落進水池裏,爾後遍尋名醫,卻還是去了。
自孟光長公主在光王的靈堂上殺了第一個和尚開始,整個南國便掀開了滅佛的史篇。
無數的僧侶被殺,無數的寺廟被焚毀,然而,她的孩子還是沒有活下來。
薑有汜的死亡,無論是起因還是結果,都斬斷了孟光長公主對景行止最後的愛意,自此以後,郎情妾意各自東西流。
薑有汜的離世突如其來,而又理所應當。
早年的豆症導致他的身體比同齡的孩子更加羸弱,時常風寒發熱,但因為回到長安,身邊時時圍繞著南國最好的太醫,所以每每藥到病除,倒也無虞。
光永五年的深秋,蕭元永遠記得,後來的無數個日日夜夜,那時的場景,她都無法忘記,似是一個噩夢,困擾了她的餘生,直到最後死亡的那一刻,她依舊悔恨,若她不相信任何人,她的有汜便會平安長大的。
這世間的信任二字,是多麽的單薄和沉重,它扶持這蕭元曾經走過無數迷茫的歲月,卻又成為,壓死蕭元的最後一根稻草。
那一日,是中秋節。
是夕,人家有賞月之宴,或攜柏湖船,沿遊徹曉。東溪之上,聯袂踏歌,無異白日。
薑有汜三歲開始跟著皇子們一起在帝學裏念書,師從當今丞相杜蘅,李惠安念著當年的情誼,將自己的小兒子給薑有汜做書童,其實也就是做個伴而已。
薑有汜早時在帝學裏考試,是在金殿之上,由薑永夜親自主持的考試,得了頭名,薑永夜問他想要什麽賞賜。有汜說,想要與母親一起在中秋月夜,泛舟東溪之上。
要知道他自入帝學之後,夙興夜寐,每每離開長公主府中,蕭元還未起身,回到長公主府時,蕭元雖然時時等他,卻身體疲憊,常常伏在桌前沉睡。
薑有汜侍母至孝,幾次之後,便要求孟光長公主不必在等他。可到底隻是一個五歲的孩子,再怎麽聰明,心裏眷戀的還是母親。
那晚,孟光長公主帶著薑有汜去東溪河上泛舟,有汜看到河岸上的燈謎,便主動請纓要去給母親贏一個花燈回來,不待輕盈和一眾侍衛跟上,便當先跑下了畫舫。
再怎麽聰慧不凡,也都還是喜歡玩鬧的年紀,活潑好動,素愛習武。
半路上,遇到了景行止的徒弟韓書,兩人不知為何,一個和尚卻與一個五歲小兒吵了起來,推拉之間,薑有汜落進了東溪河裏。
韓書是出家之人,心中本就沒有存著要殺了薑有汜的心,立刻便跳下去將有汜撈了起來,彼時雖無大礙,可是當天夜裏,薑有汜就高燒不退。
恍惚間,孟光長公主覺得自己又回到了光永三年的那個初春。
這場高燒整整持續了三天,其間孟光長公主動員了所有的勢力,請來了南國所有的名醫,她心急如焚的時候,還曾經偷偷的割下自己的肉來熬藥。
甚至不惜,放下她的驕傲,去求了景行止。
她告訴景行止,“有汜好起來,我便不追究韓書的過失,我願意帶著南國子民,將佛尊為國教,你可能救我兒子?”
她這樣竭盡全力,還是沒能保住她的孩子。
“娘,我跟恪哥哥說好了。”
孟光長公主坐在薑有汜的床頭,將兒子的頭放在自己的懷裏,輕柔的梳著他的烏發,嘴唇蒼白,嘴角輕輕上勾,溫柔道:“說什麽?”
“恪哥哥不喜歡柳娘娘,我說讓他和我一樣,喊你做娘,好不好?”
孟光長公主搖頭,眼眶發紅,顫聲道:“不好,你答應過娘,一直陪著娘。”
薑有汜重重的咳嗽,看著孟光長公主,小眼睛裏不知道在想些什麽,“可是,我騙你了,娘,我要死了。你把恪哥哥當做你的兒子吧,就好像孩兒一直陪著你一樣,恪和我一樣聰明。”
薑有汜的小臉上,雙頰是紅潤得異常的顏色,他小手捂著胸口,猶豫了好久,說:“娘,有一點疼???”
這是從光永三年來,他第一次告訴孟光長公主,疼,不知因為身體的疼痛,而是知道自己要離開母親,而覺得心疼。
慧極必傷,情深不壽,世間種種皆不能見到美好的結局。
眼淚順著蕭元的雙頰留下,落到薑有汜胸前佩戴的那塊藥玉之上,自景行止為他診治之後,本有一些起色,蕭元也就放寬了心。而薑永夜甚至拿出絕世的珍寶,傳說中能夠讓人起死回生的藥玉,賜給薑有汜。
然而,他明明已經要好起來了,孟光長公主做了所有的努力,給予了全部的希望,此刻,他卻毫無知覺,仿佛乖巧的沉睡了一般。
這一次,這個曾經驚豔才絕被世人稱為神童的孩子,再也沒有睜開眼睛了。
當,孟光長公主抱著兒子走出房間的時候,女子曾經豔麗多姿的雙眼徹底的孤寂起來,幽深而空洞的,似乎世間所有事物在她眼睛裏都沒有了影子。
光永五年的深秋,孟光長公主的愛子,陛下親自封的光王早殤,極盡哀榮,後被追封為孝敏太子。
他本來是可以當上太子的,也許還會是南國史書上最文武雙全的一位帝王,可惜死了。
孝敏太子薨,發喪之時,孟光長公主哀哭不止,眼淚卻流不出來。
與孟光長公主一同守靈的太皇子薑恪身著哀衣,對孟光長公主的侍衛長方簡說:“長公主隻有汜一個孩子,現在有汜死了,長公主哭卻流不出眼淚,大人你知道為什麽嗎?”
方簡問:“為什麽?”
薑恪說:“長公主是因為殺死有汜的凶手還沒有伏法啊,你若能將凶手帶到靈堂之上,由長公主親自為有汜報仇雪恨,這樣長公主才能安心,也不會鬱結於心。”
方簡詫異的看了一眼薑恪,少年的眼眸認真而堅定。
第二日,長公主在靈堂前為薑有汜守靈,見到被方簡捆來的韓書,久不露笑容的臉上出現了奇怪的笑意。
她扶著薑恪的手,慢慢從蒲團上站起來,潔白的哀衣似帶上菱角一般,撫摸著裝著薑有汜的玉棺,道:“折斷他的四肢,拿一口薄棺來,讓他同我的有汜一起長眠吧。”
她走到屋外,望著朗朗晴天,說出了她這一生罪惡毒的誓言。
“孤,終此一生,見一廟則拆一廟,遇一僧則殺一僧,以祭和尚韓書殺子之仇。”
韓書那時也不過隻是個小和尚,嚇得大哭,就在棺木即將被釘死的時候,遠在北疆征戰的容煥狂奔而來,待看到靈堂上的這一幕時,俊美非常的男子突然狂笑不止,招來宮人,要在韓書的折斷的四肢上塗滿蜂蜜。
那個無心之失的少年和尚,成為南國第一個被螞蟻吃掉的人。
據說,棺木釘死之後半個月,容煥又不解氣,命人開館鞭屍,棺木裏除去成堆死去的螞蟻,小和尚的屍體連骨頭也不曾剩下一點。
“汝死我葬,我死誰埋?汝倘有靈,可能告我?”
“將軍,殿下叫你了。”
北院的院前,容煥回過神來,看著瘦削的輕盈,點了點頭,提步往裏走,卻聽見身後的輕盈沙啞著聲音,說:“將軍節哀。”
“我???”容煥手中拿著他親手削成的,尚未來得及送給薑有汜的木劍,不知是何心情,他說:“他想叫我???可我卻怕殿下不喜歡,一直不肯答應。輕盈,我再也聽不到了,是嗎?”
校場之內,薑有汜練完容煥所傳授的最後一招,看著站在不遠處一直注視著他的的容煥,“爹。”
容煥的臉色頓時一僵,大步上前,低下頭問:“你叫我什麽?”
“爹,你是我爹。”
男子原本平靜的眼睛裏閃過一絲慌亂,立刻否認,道:“我是你的師父。”
“也是我爹。”
這樣的固執,這樣的聰慧,讓容煥頓時覺得百口莫辯,他沉默了一會兒,方才按住薑有汜的肩,看著薑有汜說:“你叫我爹,殿下便會不高興。”
薑有汜黑亮的眼睛黯淡了,猶豫了好久,才說:“母親高興就好了,師父,我們回家吧。”
汝時尤小,先以母之喜怒為喜怒。吾時雖長,亦不知其言之悲也。汝年幼吾不在其側,汝學語吾不授之,生而不教,死不得哭,吾行負神明,而使汝夭。不慈無德,而不能與汝相活,相守以死。一在天之涯,一在地之角,生而影不與吾形相依,死而琿不與吾夢相接。
吾實為之,其又何尤。
------題外話------
嘻嘻,其實有汜是容煥的孩子,好多童鞋肯定都猜到了
“我覺得太子坐的椅子上墊的墊子更好看,所以坐了一下。被杜師傅看見了,師傅責罵我有悖君臣之禮,拿戒尺打了我三下。娘,一點都不疼的,孩兒也知道錯了,下次便不會了。”
“你覺得薑讚的墊子好看?”
薑有汜點頭,有模有樣的說:“嗯,明黃色的,我們的都是暗灰色的。”
“那明天娘也給你換成明黃色的?”
“不了,師父說,明黃色的是給未來的儲君用的儲君乃是將來的天子,天子就是上天的孩子。可孩兒不想做天子,孩兒隻想陪在娘的身邊,做娘一個人的孩子,才能一直陪著娘。”
蕭元的笑浮現在臉上,又親了親薑有汜的臉:“輕盈給你買了糖葫蘆,今夜娘陪你去看煙火好不好?”
這樣懂事的孩子,卻在光永五年的深秋去了。起因是因為意外失足落進水池裏,爾後遍尋名醫,卻還是去了。
自孟光長公主在光王的靈堂上殺了第一個和尚開始,整個南國便掀開了滅佛的史篇。
無數的僧侶被殺,無數的寺廟被焚毀,然而,她的孩子還是沒有活下來。
薑有汜的死亡,無論是起因還是結果,都斬斷了孟光長公主對景行止最後的愛意,自此以後,郎情妾意各自東西流。
薑有汜的離世突如其來,而又理所應當。
早年的豆症導致他的身體比同齡的孩子更加羸弱,時常風寒發熱,但因為回到長安,身邊時時圍繞著南國最好的太醫,所以每每藥到病除,倒也無虞。
光永五年的深秋,蕭元永遠記得,後來的無數個日日夜夜,那時的場景,她都無法忘記,似是一個噩夢,困擾了她的餘生,直到最後死亡的那一刻,她依舊悔恨,若她不相信任何人,她的有汜便會平安長大的。
這世間的信任二字,是多麽的單薄和沉重,它扶持這蕭元曾經走過無數迷茫的歲月,卻又成為,壓死蕭元的最後一根稻草。
那一日,是中秋節。
是夕,人家有賞月之宴,或攜柏湖船,沿遊徹曉。東溪之上,聯袂踏歌,無異白日。
薑有汜三歲開始跟著皇子們一起在帝學裏念書,師從當今丞相杜蘅,李惠安念著當年的情誼,將自己的小兒子給薑有汜做書童,其實也就是做個伴而已。
薑有汜早時在帝學裏考試,是在金殿之上,由薑永夜親自主持的考試,得了頭名,薑永夜問他想要什麽賞賜。有汜說,想要與母親一起在中秋月夜,泛舟東溪之上。
要知道他自入帝學之後,夙興夜寐,每每離開長公主府中,蕭元還未起身,回到長公主府時,蕭元雖然時時等他,卻身體疲憊,常常伏在桌前沉睡。
薑有汜侍母至孝,幾次之後,便要求孟光長公主不必在等他。可到底隻是一個五歲的孩子,再怎麽聰明,心裏眷戀的還是母親。
那晚,孟光長公主帶著薑有汜去東溪河上泛舟,有汜看到河岸上的燈謎,便主動請纓要去給母親贏一個花燈回來,不待輕盈和一眾侍衛跟上,便當先跑下了畫舫。
再怎麽聰慧不凡,也都還是喜歡玩鬧的年紀,活潑好動,素愛習武。
半路上,遇到了景行止的徒弟韓書,兩人不知為何,一個和尚卻與一個五歲小兒吵了起來,推拉之間,薑有汜落進了東溪河裏。
韓書是出家之人,心中本就沒有存著要殺了薑有汜的心,立刻便跳下去將有汜撈了起來,彼時雖無大礙,可是當天夜裏,薑有汜就高燒不退。
恍惚間,孟光長公主覺得自己又回到了光永三年的那個初春。
這場高燒整整持續了三天,其間孟光長公主動員了所有的勢力,請來了南國所有的名醫,她心急如焚的時候,還曾經偷偷的割下自己的肉來熬藥。
甚至不惜,放下她的驕傲,去求了景行止。
她告訴景行止,“有汜好起來,我便不追究韓書的過失,我願意帶著南國子民,將佛尊為國教,你可能救我兒子?”
她這樣竭盡全力,還是沒能保住她的孩子。
“娘,我跟恪哥哥說好了。”
孟光長公主坐在薑有汜的床頭,將兒子的頭放在自己的懷裏,輕柔的梳著他的烏發,嘴唇蒼白,嘴角輕輕上勾,溫柔道:“說什麽?”
“恪哥哥不喜歡柳娘娘,我說讓他和我一樣,喊你做娘,好不好?”
孟光長公主搖頭,眼眶發紅,顫聲道:“不好,你答應過娘,一直陪著娘。”
薑有汜重重的咳嗽,看著孟光長公主,小眼睛裏不知道在想些什麽,“可是,我騙你了,娘,我要死了。你把恪哥哥當做你的兒子吧,就好像孩兒一直陪著你一樣,恪和我一樣聰明。”
薑有汜的小臉上,雙頰是紅潤得異常的顏色,他小手捂著胸口,猶豫了好久,說:“娘,有一點疼???”
這是從光永三年來,他第一次告訴孟光長公主,疼,不知因為身體的疼痛,而是知道自己要離開母親,而覺得心疼。
慧極必傷,情深不壽,世間種種皆不能見到美好的結局。
眼淚順著蕭元的雙頰留下,落到薑有汜胸前佩戴的那塊藥玉之上,自景行止為他診治之後,本有一些起色,蕭元也就放寬了心。而薑永夜甚至拿出絕世的珍寶,傳說中能夠讓人起死回生的藥玉,賜給薑有汜。
然而,他明明已經要好起來了,孟光長公主做了所有的努力,給予了全部的希望,此刻,他卻毫無知覺,仿佛乖巧的沉睡了一般。
這一次,這個曾經驚豔才絕被世人稱為神童的孩子,再也沒有睜開眼睛了。
當,孟光長公主抱著兒子走出房間的時候,女子曾經豔麗多姿的雙眼徹底的孤寂起來,幽深而空洞的,似乎世間所有事物在她眼睛裏都沒有了影子。
光永五年的深秋,孟光長公主的愛子,陛下親自封的光王早殤,極盡哀榮,後被追封為孝敏太子。
他本來是可以當上太子的,也許還會是南國史書上最文武雙全的一位帝王,可惜死了。
孝敏太子薨,發喪之時,孟光長公主哀哭不止,眼淚卻流不出來。
與孟光長公主一同守靈的太皇子薑恪身著哀衣,對孟光長公主的侍衛長方簡說:“長公主隻有汜一個孩子,現在有汜死了,長公主哭卻流不出眼淚,大人你知道為什麽嗎?”
方簡問:“為什麽?”
薑恪說:“長公主是因為殺死有汜的凶手還沒有伏法啊,你若能將凶手帶到靈堂之上,由長公主親自為有汜報仇雪恨,這樣長公主才能安心,也不會鬱結於心。”
方簡詫異的看了一眼薑恪,少年的眼眸認真而堅定。
第二日,長公主在靈堂前為薑有汜守靈,見到被方簡捆來的韓書,久不露笑容的臉上出現了奇怪的笑意。
她扶著薑恪的手,慢慢從蒲團上站起來,潔白的哀衣似帶上菱角一般,撫摸著裝著薑有汜的玉棺,道:“折斷他的四肢,拿一口薄棺來,讓他同我的有汜一起長眠吧。”
她走到屋外,望著朗朗晴天,說出了她這一生罪惡毒的誓言。
“孤,終此一生,見一廟則拆一廟,遇一僧則殺一僧,以祭和尚韓書殺子之仇。”
韓書那時也不過隻是個小和尚,嚇得大哭,就在棺木即將被釘死的時候,遠在北疆征戰的容煥狂奔而來,待看到靈堂上的這一幕時,俊美非常的男子突然狂笑不止,招來宮人,要在韓書的折斷的四肢上塗滿蜂蜜。
那個無心之失的少年和尚,成為南國第一個被螞蟻吃掉的人。
據說,棺木釘死之後半個月,容煥又不解氣,命人開館鞭屍,棺木裏除去成堆死去的螞蟻,小和尚的屍體連骨頭也不曾剩下一點。
“汝死我葬,我死誰埋?汝倘有靈,可能告我?”
“將軍,殿下叫你了。”
北院的院前,容煥回過神來,看著瘦削的輕盈,點了點頭,提步往裏走,卻聽見身後的輕盈沙啞著聲音,說:“將軍節哀。”
“我???”容煥手中拿著他親手削成的,尚未來得及送給薑有汜的木劍,不知是何心情,他說:“他想叫我???可我卻怕殿下不喜歡,一直不肯答應。輕盈,我再也聽不到了,是嗎?”
校場之內,薑有汜練完容煥所傳授的最後一招,看著站在不遠處一直注視著他的的容煥,“爹。”
容煥的臉色頓時一僵,大步上前,低下頭問:“你叫我什麽?”
“爹,你是我爹。”
男子原本平靜的眼睛裏閃過一絲慌亂,立刻否認,道:“我是你的師父。”
“也是我爹。”
這樣的固執,這樣的聰慧,讓容煥頓時覺得百口莫辯,他沉默了一會兒,方才按住薑有汜的肩,看著薑有汜說:“你叫我爹,殿下便會不高興。”
薑有汜黑亮的眼睛黯淡了,猶豫了好久,才說:“母親高興就好了,師父,我們回家吧。”
汝時尤小,先以母之喜怒為喜怒。吾時雖長,亦不知其言之悲也。汝年幼吾不在其側,汝學語吾不授之,生而不教,死不得哭,吾行負神明,而使汝夭。不慈無德,而不能與汝相活,相守以死。一在天之涯,一在地之角,生而影不與吾形相依,死而琿不與吾夢相接。
吾實為之,其又何尤。
------題外話------
嘻嘻,其實有汜是容煥的孩子,好多童鞋肯定都猜到了